概念形成与产生方式探究

合集下载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41(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面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是(分数:2.00)A.学习心理B.学生心理C.教学心理D.学生心理健康√解析: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心理学规律,探究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相互作用,学生心理健康不是教育心理学关注的主题,它属于学校心理学关注的主题。

故选D。

2.有研究者将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积极状态学生,一类是消极状态学生。

研究发现,对积极状态的学生使用教师讲授的方法教学效果好,对于消极状态学生使用电影教学的方法教学效果好。

这种现象被称为(分数:2.00)A.学与教相互作用√B.以学定教C.教学相长D.因材施教解析: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就是指学习因素与教学因素的交互作用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使学习因素与教学因素达到最优配置,使教学效果最佳。

考生可结合心理统计学中“交互作用”这一属于理解“相互作用”的含义。

因此本题选A。

3.下面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分数:2.00)A.习惯化和去习惯化B.图式改变C.形成条件反射D.视觉适应√解析:解析:习惯化是指当个体对于一个事物比较熟悉之后不再关注它,这说明个体由于经验已经获得了对于这个事物的认识。

去习惯化是指当个体遇到与以前不一样的事物之后,又引起了个体的兴趣,说明个体由于经验的作用能够区分不同事物了。

图式改变来自于皮亚杰的观念,指的是由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个体认知的变化。

形成条件反射说明个体学到了不同的经验。

视觉适应属于生理反应,不属于学习。

故本题选D。

4.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结构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分数:2.00)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解析:解析:奥苏伯尔根据新旧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根据学习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概念形成与产生方式探究

概念形成与产生方式探究

概念形成与产生方式探究白玉摘要采用分析、推理和归纳的方法,发现并提出了第三种概念形成方式——创造方式;对三种概念形成方式特征进行了对比;确立了人类产生概念的两种方式——发现方式和创造方式。

得出了以下结论:个体概念形成有三种方式:发现方式、创造方式和接受方式;其中发现式概念形成可以产生新概念,创造式概念形成一定产生新概念,接受式概念形成不产生新概念。

人类概念产生有两种方式:发现方式和创造方式。

关键词概念概念形成方式概念产生方式发现式概念形成创造式概念形成接受式概念形成1 问题提出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概念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现方式,一种是接受方式。

邵志芳(2006a)通过举例说明,概念形成有两种方式,即发现式与习得式:比如说,有一类字,叫“A类字”,这一类字有以下一些例子:照、昭、召、刀、凹等,其本质属性就是:韵母为ao的汉字。

如果被试通过舍弃非本质特征而得到本质属性,就是采取了“发现”这一形式。

如果事先就告诉被试说,“A类字就是韵母为ao的汉字”,这种概念形成所采取的形式就是“接受”或“学习”。

霍涌泉(2007)把概念学习的两种方式叫做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概念特征,并以一个名词加以概括,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形成。

关键特征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呈现,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的方式叫概念的同化。

易小文和陈杰(2006)认为,掌握概念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日常生活,在与人交往及个人经验积累过程中获得,这种途径获得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另一个则是通过专门教学活动而获得,由于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概念,能够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其内涵与外延,故称科学概念,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是接受教师对教材的教和对各种知识读物的自学。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

函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函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函数概念的发展简史1、函数概念的萌芽时期(自然函数、代数函数时期)[1]函数思想是随着数学开始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出现的。

而事实上,早期的数学是不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的。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数学研究的是抽象的概念,而抽象的概念来自事物静止不动的属性。

例如,数学中的数、线、形等数学对象都不包括运动,运动变化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等等。

受其影响,直至14世纪,数学家们才逐渐开始研究物体的运动问题。

到了16世纪,由于实践的需要,自然科学开始转向对运动的研究,自然中各种变化和各种变化着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数学家关注的对象。

伽利略就是最早开展这方面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在他的著作里多处使用比例的语言表达了量与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例如,从静止状态自由下落的物体所经过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这正是函数概念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16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研究曲线问题时,发现了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在数学中引进了变量思想,在他的《几何学》中指出:所谓变量是指:“不知的和未定的量”,成为数学发展的里程碑,也为函数概念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直到17世纪下半期,牛顿—莱布尼兹的微积分问世时,数学上还没有明确的函数概念。

把“函数”(function)一词最早用作数学术语的是莱布尼兹,当时,莱布尼兹用“函数”(function)一词表示幂,如都叫函数。

后来又用函数表示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变动而变动的量。

例如曲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切线的长度、垂线的长度等等。

从这个定义看出,莱布尼兹利用几何概念,在几何的范围内揭示了某些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可以说出现了函数概念的一点端倪,但函数的一般定义仍没有诞生。

原因在于:数学家们一直在同具体的函数打交道,对具体函数或求导,或积分,讨论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并没有感到有定义一般函数概念的需要。

\2、函数概念的初步形成(解析函数时期)[2] 18世纪微积分的发展促进了函数概念“解析定义”的发展。

自我概念形成的基本途径

自我概念形成的基本途径

自我概念形成的基本途径自我概念是个人主观意识中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它是个人对自己的身份、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个体经历不断积累和社会互动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基本途径形成。

首先,自我概念的形成取决于个体对自身的知觉和理解。

个体通过感知自身的外貌、能力、性格等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和认知。

例如,一个人可能通过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体型等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形象;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能力来评价自己的能力水平;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反应和思维方式来认知自己的性格特点。

这种个体的自我知觉和理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

其次,社会互动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途径。

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馈,从而进一步认识自己。

社会互动可以通过家庭、朋友、同事、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

例如,一个人可能通过家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通过朋友的意见和观察来认识自己的魅力和行为习惯;通过同事和上司的评价来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职业形象。

这种社会互动能够为个体提供外界的观察和反馈,有助于个体形成更全面、客观的自我概念。

此外,个体的行为和经历也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

个体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和经历,不断塑造和修正自己的自我概念。

例如,一个人可能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来发现自己的运动天赋和身体素质;通过演讲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来认识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通过克服困难和挑战来认识自己的勇气和毅力。

个体的行为和经历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实践过程,通过行动来丰富和定义自己的自我概念。

最后,个体的文化、教育背景和环境也会影响自我概念的形成。

个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价值观对其自我认知和评价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不同文化对外貌、能力、性格等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这会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认知。

教育背景和家庭环境也会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产生影响,家庭教育和社会经历塑造了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影响其自我认知和评价。

总之,个体的自我概念是一个综合评价和认知的结果,它是个体对自己身份、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主观认识和理解。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数(这里指自然数,下同)概念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也是幼儿开始积累数学的感性经验首先遇到的问题之一。

掌握数概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仅要会数数,还要理解数的含义,知道数的顺序和大小,理解数的组成和数的守恒,掌握数的读写法。

因为幼儿年龄小,身心都在发育中,要在不断积累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数概念,所以要经历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下面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一些分析研究。

一计数计数活动的实质是在所数的物体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中从1起各数之间建立一一对应,而把最后一个元素所对应的那个数作为计数的结果。

有些幼儿虽然很早就能按顺序说出数词一、二、三……,但不能同所数的物体一一对应,或者不能确定数得的结果,这样不能认为具有计数的能力。

幼儿的计数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

研究表明,一般遵循以下的发展顺序:先口头数,然后点物数,再到说出计数的结果。

最初,幼儿没有数量的观念,对物体集合的感知模糊不清。

以后逐渐能区别数量的多少。

例如,给一岁多的幼儿每只手里放一块饼干,如果拿走一块,他会不满意。

两岁左右,在成人的教育影响下,逐步学会个别的数词,如“一”、“二”,但往往不能正确地用以表示物体的数量。

例如,当问到物体“有多少”时,有些幼儿往往都用“两个”来回答。

两岁至三岁的城市幼儿,有一些开始能数几个数,有少数能数到10以上,但也有些(约1/3)完全不会数。

三岁多的幼儿,多数能数到10。

四岁多的幼儿,多数能数20以内的数,其中少数能数到100。

五岁多的幼儿,多数能数30以上的数,其中约半数能数到100。

六岁多的幼儿,大多数能数到100。

农村的幼儿,由于环境和教育条件差一些,口头数数的能力发展迟缓一些,但是到六岁以后大多数也能数20以内的数,即使是没有入过学前班的,也有25%的幼儿能数到100。

幼儿在口头数数的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1.四岁以下的幼儿掌握一些数词,但是往往分不清它们的先后顺序,因而常出现跳数、乱数的现象,返回重数的情况也较多。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认知,是对自己的认识、了解和评价。

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逐渐形成和演变。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对个体的成长和自我认同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四个阶段来探讨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一、婴幼儿期婴幼儿期是个体自我概念形成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对自己的认知主要依赖于感觉、感知和亲子关系的影响。

通过感知外界的反馈和父母的关怀,婴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例如,当婴儿通过匍匐前行探索周围环境时,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能够自主移动,从而形成初步的自我概念。

二、儿童期儿童期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和独立的经历来构建自己的自我概念。

儿童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能力、外貌和行为,逐渐形成对自己的认同感。

此外,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也起到重要作用。

家庭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念会塑造儿童的自我认知,而社会环境也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促进自我概念的发展。

三、青少年期青少年期是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他们对外貌、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关注增加,对他人的评价也开始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青少年期的自我概念发展还与身体的变化、性别角色认同等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家庭和同伴的支持和认同也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产生重要影响。

四、成人期成人期是自我概念形成的继续和巩固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通过职业选择、婚姻和家庭建立等生活事件来进一步塑造自己的自我认知。

与此同时,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也开始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一个成功的职业人士可能会形成自信的自我概念,而一个失业的个体可能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

此外,个体在成人期还会面临许多身份转换和角色调整的挑战,这也会对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总之,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总称,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特点、性格、能力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

一个健康的自我概念有助于个体建立自信、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有效应对挑战和困难。

而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社会互动、教育经历等等。

本文将探讨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各种因素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婴幼儿期开始逐步建立。

在个体不断的经历和成长中,通过感知、认知、比较和反思,逐渐建立起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以下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几个重要阶段:1. 婴幼儿期在婴幼儿期,个体对于自我的认知主要是建立在感官经验上。

包括对自身身体特征的认知,以及通过亲子互动建立起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这一阶段奠定了个体对于自我的基本认知框架。

2. 儿童期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开始通过比较与他人的不同来建立起对自我的评价。

在学校、家庭等环境中,儿童会逐渐形成对自己外貌、智力、性格等方面的认知,并通过与同龄人相互比较来调整自己的自我认知。

3. 青少年期青少年期是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青少年逐渐具备思维能力和抽象推理能力,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和内省。

他们对未来有更多期许和展望,在社会互动中塑造出更为复杂和完整的自我认知。

4. 成年期随着个体进入成年期,他们已经建立起相对稳定和全面的自我认知结构。

在工作、社交、家庭生活等方面,个体会不断验证和修正自己对于自我形象的看法,逐步形成对自己能力、角色和责任等方面更为清晰和准确的认知。

影响自我概念形成的因素1. 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庭中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对孩子给予的关爱、支持和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自我概念。

家庭氛围是否融洽、父母对孩子是否支持肯定、家庭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孩子对于自我的看法。

2. 社会互动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获得他人反馈是形成自我概念重要的来源之一。

概念形成的三个过程

概念形成的三个过程

概念形成的三个过程
概念形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指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将各种具体的感觉、印象和经验整合并抽象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感知是概念形成的第一个过程。

感知是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的信息,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中。

感知过程包括感觉的接受、感觉的加工和感觉的整合三个环节。

感觉的接受是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的信息,例如眼睛接收光线、耳朵接收声音等。

感觉的加工是指大脑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处理,例如将各种感觉分解成颜色、形状、声音等要素。

感觉的整合是指将各种感觉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感觉图像。

通过感知过程,我们可以对外界事物进行初步的认知,感知到它们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属性。

记忆是概念形成的第二个过程。

记忆是指将感知到的信息暂时存储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进行提取和利用的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检索三个环节。

编码是指将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转化为大脑可识别的神经信号,并存储在大脑的神经网络中。

存储是指将编码后的信息保存在长期记忆中,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关联和整合。

检索是指在需要时从存储的信息中提取出所需的内容,并进行利用。

通过记忆过程,我们可以将感知到的信息保留下来,并在以后的认知过程中进行利用和参考。

总结起来,概念形成的过程包括感知、记忆和思维三个方面。

感知是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的信息;记忆是将感知到的信息暂时存储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进行提取和利用;思维是在感知和记忆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推理,生成新的概念和创造性的想法。

这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概念形成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更好地促进概念学习

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更好地促进概念学习

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更好地促进概念学习概念教学是小学科学教材的基础知识和教学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以促进概念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成为科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之一。

然而,从当前情况看,相关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结论,轻过程,没有真正实现对科学概念的建构。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概念教学呢?下面我结合两位张老师的公开课教学,谈一谈我对概念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勉。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概念?什么是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教学的方式有哪两种?关于什么是概念?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描述。

在心理学上一般认为,概念是用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小学科学概念,主要界定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指“在科学研究中经过假设和检验逐渐形成的,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可用言语进行科学的解释,一般在教学条件下获得”。

也就是说小学科学中的概念,一般可通过事实、证据等途径获得。

从大量的科学概念教学中我们发现;科学概念教学的方式有这样两种:有些概念的教学可以先告诉学生概念的定义,然后再从众多的例子择出符合这个概念定义的部分进行分类,让学生从这些例子上来更好的理解概念。

还有些概念有很独特的特征,我们可以一条条的用实例来列举,再通过这些实例把特征归纳出来,这些概念的定义学生也就很容易接受了。

比如《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在教学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两个概念时,是先通过学生观察鸟的的骨骼标本由哪几部分组成,是怎样连成一个整体的? 交流总结出连接鸟的整个身体的是这一串脊骨,我们把它叫作脊柱。

再通过观察比较鱼、狗与鸟的骨骼标本的共同特征,结论是它们都有连接整个身体的脊柱,从而归纳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两个概念的。

而鸟类、鱼类、昆虫类和哺乳动物这四个概念的教学,是先通过学生阅读科学小百科的内容先使学生在阅读中初步了解这四个概念的定义,再通过给各类动物增添成员的活动,使学生在列举更多的符合概念的例子中进一步地理解概念。

空间的概念及其产生

空间的概念及其产生

空间尺度与模度
在大自然中,空间是无限的 。但是,在这无限的空间中, 我们又可看到人们正在用各 种手段取得适合自己所需要 的空间。我们室内设计研究 的空间是建筑内部空间,这 种空间是一种人为的空间, 它是由墙、地面、屋顶、门 窗等围成的建筑内部的空间 。而从柯布西耶的人体尺度 图可以看出,人体本身具有 完美的黄金比模数,而外界 的尺度都是以人自身的尺度 为基准进行计算的。
推荐参考书目:
1. 崔陇鹏,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模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11 2. 顾大庆.空间、建构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 3. 若弗雷·H.巴克.建筑设计方略——形式的分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7. 4. 伯纳德·卢本.设计与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6. 5. 罗杰·H ·克拉克.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6. 6. 芦原义信,尹培桐.外部空间设计[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5.
空间的概念及其产生
空间的概念
• 空间是和形体相对,空间借助实体而获得。 空间本身并没有具体的形态,而是由人的感 知形成的。如将墙、柱等各种形体进行不同 的排列组合就会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空间。空 间可分为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内部空间从 物质的角度来说,是实体限定下的不可见的 虚体。从人的感觉的角度来说,是实体暗示 出的视觉“场”。外部空间是从自然中限定 自然,有目的创造的外部环境,创造比自然 更有意义的空间。
空间的产生
单元体“空间操作”
分割
扭转
消减
变异
消减
所谓消减法,即是对既定建筑 整体形体的一部分切、削、雕 凿、剔挖方法。以求使几何形 体在保持原有整体几何特征和 功能需求的条件下,变的更富 有层次感和丰富性。

概念教学的形成法与同化法

概念教学的形成法与同化法

概念教学的形成法与同化法这段时间和两所小学的老师一起研究概念教学,产生了一个困惑:《数学教育心理学》说概念教学有“概念形成”、“概念同化”两种方法,而叶澜的“新基础教育”还提出了“从上位概念导出下位概念”的方法,这三种方法到底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关系?小学用哪种方法为好?为消除这个困惑,我重新学习了新版数学课标、《思维心理学》(刘爱伦主编、水仁德副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后文简称《思》)和《“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叶澜主编、吴亚萍副主编、吴亚萍著,后文简称《数》),并作了笔记。

为凝练说明我的读书收获,先概括几点:第一,形成法就是探究法(即新版课标所提的“自主探索”),其思维方式是合情推理之一的归纳法,从若干特殊事例推出一般概念;第二,同化法与“从上位概念导出下位概念法”是一回事,其思维方式是演绎法,从一般概念推出其某种特殊情形——虽属于接受式学习,但也需学生主动建构;第三,小学应以形成法为主、中高年级可辅以同化法,初中应继续重视形成法并多用些同化法;第四,在某种情况下,形成法与同化法可结合着用。

以下是我的笔记——大小标题、按语是我拟的,其余都是引的原文,引文前括号内的数字是所引书的页码。

一、新版课标的简要要求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

二、《思》中的“概念”基础知识与“概念掌握”的两类方法1、(100-102)概念的分类根据研究的需要,概念可分为两大类:人工概念和自然概念。

动生电动势深入探究动生电动势的概念与产生原理

动生电动势深入探究动生电动势的概念与产生原理

动生电动势深入探究动生电动势的概念与产生原理动生电动势(又称感应电动势)是指通过磁场的变化而产生的电动势。

它是电磁感应现象的一种表现,广泛应用于电磁感应和电磁设备中。

本文将深入探究动生电动势的概念与产生原理,以加深对这一重要电学现象的理解。

一、动生电动势的概念动生电动势是指通过磁场的变化而在导体中产生的电动势。

当导体相对于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场,从而产生电势差,即动生电动势。

动生电动势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描述,该定律指出,动生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二、动生电动势的产生原理动生电动势的产生原理涉及到磁场的变化以及导体中的电子运动。

当磁场线与导体垂直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沿着导体内部的方向运动。

若导体相对于磁场作匀速平移运动,自由电子将会受到一个恒定的洛伦兹力,导致电流的产生。

当导体相对于磁场作非匀速运动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将受到不同的洛伦兹力。

这些力的变化将导致电子在导体中形成电场。

由于电子的集体运动,整个导体中会产生一个电势差,即动生电动势。

动生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有关。

磁通量是指磁场线穿过某个曲面的总数量,通常由磁感应强度和曲面的面积决定。

当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导体中的电子将受到不同大小的洛伦兹力,进而导致动生电动势的产生。

三、动生电动势的应用动生电动势是电磁感应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1. 发电机:发电机利用动生电动势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让导体绕过磁场旋转,产生磁通量的变化,从而在导体中产生动生电动势,实现电能的转换和储存。

2. 变压器:变压器也是一种利用动生电动势原理工作的设备。

当交流电通过一个线圈时,变压器的铁芯中的磁通量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动生电动势,实现电压的变换。

3. 感应加热:感应加热是通过感应加热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当高频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中的磁场变化会导致导体加热,实现能量的转换。

“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

“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

“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一、本文概述“亚文化”是一个在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领域广泛使用的概念,它指的是在主文化或主导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次级文化。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亚文化”概念的形成史,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揭示亚文化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的发展变迁。

文章将梳理亚文化概念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并重点分析亚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表现和特点。

通过对亚文化概念的形成史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亚文化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为当今多元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亚文化的起源亚文化(subculture)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社会学研究中。

当时,社会学家们开始注意到,在大规模、同质的社会中,存在着一些小的、相对独立的群体,这些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这些群体内部成员间的互动频繁,形成了他们自己特有的文化,与主流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现象被学者们称为“亚文化”。

亚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多种社会现象。

一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开始多元化。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边缘群体开始形成,如工人阶级、青少年、少数民族等,他们有着与主流社会不同的经历和感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

另一方面,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各种文化信息和观念开始迅速传播。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特定的文化符号、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被某些群体所接受并放大,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

例如,在音乐领域,摇滚、朋克、嘻哈等音乐风格的出现和传播,就形成了相应的亚文化群体。

亚文化的形成还受到全球化、移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亚文化的形成更加多样和复杂。

而移民则带来了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传统,为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亚文化的起源是多元化的,它既是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特定群体自我认同和表达的结果。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根据数学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与特征,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①引入概念,使学生感知概念,形成表象;②通过分析、抽象和概括,使学生理解和明确概念;③通过例题、习题使学生巩固和应用概念。

(一)数学概念的引入数学概念的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概念引入得当,就可以紧紧地围绕课题,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学生顺利地掌握概念起到奠基作用。

引出新概念的过程,是揭示概念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而各个数学概念的发生形成过程又不尽相同,有的是现实模型的直接反映;有的是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经过一次或多次抽象后得到的;有的是从数学理论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有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有的是将思维对象理想化,经过推理而得;有的则是从理论上的存在性或从数学对象的结构中构造产生的。

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各种概念的产生背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选取不同的方式去引入概念。

一般来说,数学概念的引入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

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或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以与模型、图形、图表等作为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去获取概念。

例如,要学习“平行线”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辨认一些熟悉的实例,像铁轨、门框的上下两条边、黑板的上下边缘等,然后分化出各例的属性,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

铁轨有属性:是铁制的、可以看成是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两条边可以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等。

同样可分析出门框和黑板上下边的属性。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属性是:可以抽象地看成两条直线;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彼此间距离处处相等;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等,最后抽象出本质属性,得到平行线的定义。

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是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去进行教学的,因此教学中应选择那些能充分显示被引入概念的特征性质的事例,正确引导学生去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事例中归纳和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

分数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分数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分数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引言概述:分数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值表示方式,用来表示一个数相对于另一个数的比例或部分。

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分数的概念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分数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数的起源1.1 古代分数的出现古代人们在进行交换和分享时,发现有时无法平均分配物品,于是产生了分数的概念。

最早的分数表达方式是用图形来表示,比如用一根竖线和横线组成的图形来表示整数和分数的关系。

1.2 古希腊的分数古希腊人在商业交易和建筑测量中使用分数。

他们使用的分数形式比较简单,以单位为分母,表示分数的分子。

1.3 古印度的分数古印度人在数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发展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分数表示方法。

他们引入了分数的概念,并将其运用于计算和测量中。

二、分数的形成2.1 分数的定义分数是指一个数相对于另一个数的比例或部分。

一般来说,分数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组成,分子表示被分成的部分,分母表示总共分成的份数。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有一些基本性质,比如分数可以相互比较大小、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等。

这些性质为分数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2.3 分数的化简和扩展分数可以进行化简和扩展操作。

化简是指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公因数,使得分数的值保持不变但形式更简洁。

扩展是指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使得分数的值保持不变但形式更广泛。

三、分数的发展3.1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计算比例、表示时间、解决分配问题等。

分数的应用使得我们能更方便地进行计算和决策。

3.2 分数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分数在数学学科中有重要的应用,比如在代数、几何、概率等领域。

分数的运算和性质是学习这些领域的基础。

3.3 分数的推广和发展随着数学的发展,分数的概念被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

比如引入负分数、小数和无理数等概念,丰富了分数的表达方式。

四、分数的局限性和挑战4.1 分数的有限性分数只能表示有限的数值,对于无限循环小数或无理数等特殊数值,分数无法完全表示。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形成机制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形成机制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形成机制一、静息电位的概念静息电位是指在神经元或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的电位差。

在细胞膜内外侧产生的电压差异,形成静息电位。

一般情况下,静息电位为-70mV左右。

静息电位的存在,是生物神经元和肌肉细胞能够进行正常信号传导和兴奋性行为的重要基础。

静息电位是由细胞质内、外离子浓度梯度和细胞膜通透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质内部存在高浓度的钾离子,而细胞外则存在高浓度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细胞膜对钠、钾和氯离子的通透性不同,导致了这种电位差的形成。

静息电位的维持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理活动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还能够保证细胞的正常兴奋和传导。

二、动作电位的概念动作电位是指在细胞兴奋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突然出现的短暂电压变化。

动作电位是神经元和肌肉细胞进行信号传导的基本单位,是产生神经冲动和肌肉收缩的物理基础。

动作电位的形成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复杂过程。

当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会发生开放和关闭的变化,导致钠离子快速内流和钾离子慢速外流。

这一过程导致了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迅速变化,从而产生了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具有快速传导、一次触发和不衰减的特点,能够保证神经信号和肌肉收缩的快速、准确和有效传导。

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1. 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静息电位的形成受到静息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离子浓度梯度的影响。

细胞膜上的钠-钾泵能够使细胞内钠离子浓度降低,细胞内外存在电学和化学的离子浓度梯度。

细胞膜上的钠和钾通道保持半开状态,使得细胞膜内外的离子保持动态平衡,从而维持了静息电位的稳定状态。

2. 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动作电位的形成涉及到离子通道的快速开放和关闭。

当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上的钠通道会迅速开放,使得钠离子快速内流,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快速升高;随后钠通道关闭,钾通道开放,钾离子慢速外流,使得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迅速下降和恢复。

这一过程形成了动作电位。

形成概念模型的方法

形成概念模型的方法

形成概念模型的方法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需求收集与分析:这是概念模型设计的基础,需要与用户和领域专家密切合作,收集和分析系统的需求。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可以进行访谈、观察和调研等方式,了解系统中涉及的实体、属性、关系等。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初步确定系统的业务场景和功能需求,为后续的概念模型设计提供基础。

头脑风暴:这是一种创意激发方法,可以召集不同领域的人员,通过集体讨论、相互启发的方式,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

在头脑风暴中,可以围绕主题进行自由联想、组合、改进和优化,从而形成一系列创新性的概念模型。

类比法:通过寻找与目标对象类似或相关的事物,来比较和借鉴其特征、属性和规律,从而得到新的概念模型。

类比法可以帮助我们扩展思路、启发灵感,发现新的解决方案。

假设法:通过对现有事实或趋势进行假设和预测,提出新的概念模型。

假设法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验证可行性,并不断完善和优化概念模型。

数学建模:使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达概念模型的特征和规律。

数学建模可以帮助我们定量分析模型,推导其内在规律和演化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物理建模: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来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结果。

物理建模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概念模型的结构和功能,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结果。

计算机模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验证概念模型的可行性和效果,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综合方法: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构建概念模型。

综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了解问题,系统地分析问题,从而得到更加科学、合理、可行的概念模型。

以上是形成概念模型的常见方法,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列举概念的产生

列举概念的产生

列举概念的产生概念的产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为了对事物进行认识、划分和描述而产生的。

概念在人类认识世界和交流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一类事物共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

概念的产生通常源自人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事物的共同属性和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对事物的抽象概括。

概念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会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概念。

以下列举一些概念的产生方式:1. 直接感知:概念的产生可以源自人们对事物直接感知的过程。

当人们观察到一类事物具有共同的属性或特征时,就会形成对这类事物的概念。

比如,当人们观察到各种动物都具有生命、运动和感知的特征时,就会形成对动物的概念。

2. 经验总结:人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实践,对事物的共同属性进行总结归纳,形成概念。

比如,人们通过和不同的动物接触,总结出它们都有生命、行动和感知的共同特征。

3. 文化传承:概念的产生也受到文化传承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方式和概念形成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饮食文化的概念,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可能有不同的概念形成方式。

4. 逻辑推理:通过逻辑推理,人们可以从已有的概念中推导出新的概念。

比如,在已有对动物的概念基础上,通过推理出“哺乳动物”、“鸟类”等更为具体的概念。

概念的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概念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同时,概念的产生也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过程,不同的个体可能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概念。

因此,概念的产生需要在不断地实践和交流中得到验证和确认。

总之,概念的产生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对事物认识和描述的一种方式。

概念的产生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直接感知、经验总结、文化传承和逻辑推理等。

概念的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实践和交流中得到验证和确认。

概念形成的分类

概念形成的分类

概念形成的分类概念形成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是指将一些事物或事件的特征和属性归类并赋予它们一个名字和含义的过程。

概念形成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种表现,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下面将对概念形成的分类进行分析和阐述。

1. 意象概念和符号概念按照概念形成的特点和方式,可以将概念分为意象概念和符号概念两种类型。

意象概念是指通过感官直接获取到的、与具体的感性经验相关的概念,如颜色、味道、形状等。

意象概念是从感性体验中抽象出来的,是直接体验和感知的结果。

比如,感受到一块热的东西,就可以形成“热”的意象概念。

符号概念是指通过符号、语言等符号系统间接获得的、与具体的感性经验有所脱离的概念。

符号概念是通过语言等符号系统使人们能够进行抽象思维,更好地理解和概括现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符号概念需要在符号的规定下进行,因此,符号概念的形成也依赖于社会文化环境和符号的语言组织规则等因素。

比如,通过符号“狗”,人们就可以理解它是一个动物,可以作为宠物等等。

2. 演绎概念和归纳概念概念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成方式被分类为演绎概念和归纳概念。

演绎概念是基于逻辑推理得出的概念,是从一些已经知道的前提条件出发,通过推理得到的新概念。

演绎概念是严谨的逻辑推理过程的结果,它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确定性。

比如,从“所有的哺乳动物有乳腺”这个前提条件出发,可以得到“猫是哺乳动物,所以猫有乳腺”的演绎概念。

相反,归纳概念是通过对一定数量特例进行归纳而得到的新概念,它与演绎概念的区别在于归纳概念是基于观察和实证的。

归纳概念基于个别的、多变的实际经验,往往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概率性。

比如,通过观察多只猫都有喜欢吃鱼的习惯,可以得出“猫喜欢吃鱼”的归纳概念。

3. 客观概念和主观概念按照概念内部和外部因素,可以将概念分为客观概念和主观概念两种。

客观概念是事物或事件的本质、特征和属性的客观存在和描述。

客观概念可以用于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

大概念的产生

大概念的产生

大概念的产生大概念的产生是指个体对于某一特定对象或事件进行思考和认知后,形成的一种抽象的概念或理念。

在人类认知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观察和思考,将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从大量的细节中提炼出共性的特征和本质的内涵,进而概括和抽象出相应的概念。

大概念作为认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思维模式。

下面从认知心理学和哲学角度探讨大概念的产生。

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大概念的产生与人类的感知和思考息息相关。

当我们与外界环境进行接触时,脑神经系统会将感觉器官所接收到的刺激转化为神经脉冲传递给大脑。

大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和提炼,提取出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共性特征的部分。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信息进行分类和归类的过程。

在认知过程中,人类进行自上而下的思维,通过先验知识和经验,将具体事物归类到某种抽象的概念之下。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猫时,我们会将它归类为“动物”这个大概念之下。

这是因为我们在之前的经验中,学习到了猫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如呼吸、生长、繁殖等。

通过将具体事物归类到大概念之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世界,减少认知负担。

除了自上而下的思维,人类还进行自下而上的思维。

当我们被具体的事物所吸引时,会通过感官接受到大量的细节信息。

我们可以将这些细节信息进行比较和整合,寻找其中的共性特征和相似之处。

例如,当我们看到多种不同的花朵时,我们会找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比如花瓣、花蕊、花香等。

通过将具体事物的共性特征整合起来,我们能够形成相应的大概念,比如“花朵”。

大概念的产生也与语言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用于表达和传递我们的思想和概念。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对世界进行描述和解释。

当我们使用某个词汇时,实际上是在引导和激发听众或读者的思维,让其联想到相应的大概念。

例如,当我们说“动物”时,听众或读者会想到狗、猫、鸟类等多种具体的动物。

社会文化也对大概念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每个社会和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信仰和思维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形成与产生方式探究白玉摘要采用分析、推理和归纳的方法,发现并提出了第三种概念形成方式——创造方式;对三种概念形成方式特征进行了对比;确立了人类产生概念的两种方式——发现方式和创造方式。

得出了以下结论:个体概念形成有三种方式:发现方式、创造方式和接受方式;其中发现式概念形成可以产生新概念,创造式概念形成一定产生新概念,接受式概念形成不产生新概念。

人类概念产生有两种方式:发现方式和创造方式。

关键词概念概念形成方式概念产生方式发现式概念形成创造式概念形成接受式概念形成1 问题提出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概念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现方式,一种是接受方式。

邵志芳(2006a)通过举例说明,概念形成有两种方式,即发现式与习得式:比如说,有一类字,叫“A类字”,这一类字有以下一些例子:照、昭、召、刀、凹等,其本质属性就是:韵母为ao的汉字。

如果被试通过舍弃非本质特征而得到本质属性,就是采取了“发现”这一形式。

如果事先就告诉被试说,“A类字就是韵母为ao的汉字”,这种概念形成所采取的形式就是“接受”或“学习”。

霍涌泉(2007)把概念学习的两种方式叫做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概念特征,并以一个名词加以概括,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形成。

关键特征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呈现,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的方式叫概念的同化。

易小文和陈杰(2006)认为,掌握概念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日常生活,在与人交往及个人经验积累过程中获得,这种途径获得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另一个则是通过专门教学活动而获得,由于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概念,能够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其内涵与外延,故称科学概念,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是接受教师对教材的教和对各种知识读物的自学。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

学生学习知识中的现成的结论、原理、概念等,称之为接受学习;从不同事例中独立发现将要学习的内容,称之为发现学习。

(钟毅平,2003)。

本文采用奥苏贝尔对两种学习方式的术语,把邵志芳、霍涌泉和易小文所说的概念形成的两种“形式”、“方式”和“途径”,统一称作“方式”,把他们所说的两种方式统一称作概念形成的发现方式和接受方式。

本文要探究的问题是,概念形成只有发现和接受这两种方式吗?是否存在第三种方式呢?回答是肯定的。

从概念产生的角度来看,个体概念形成是人类概念产生的前提,人类产生的每一个概念都是首先由某个个体形成的。

如果概念形成真的只有发现和接受两种方式,那么,人类所有概念都是由这两种方式产生的,或者由其中某一种产生的。

但分析发现,在人类已有的概念中,存在大量概念,它们既不是以发现方式产生的,更不是以接受方式产生的。

这些概念是以什么方式产生的呢?这就是本文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证明第三种概念形成方式的存在,并用比较和概括的方法,给出三种概念形成方式的本质特征。

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产生概念的两种方式,并给出各自特征。

2 什么是概念形成心理学家们,如杨志良(1986)、邵志芳(2006a,p272)、叶奕乾(张履祥和葛明贵(2004)游旭群(2011)等都曾给出过概念形成的定义或论述。

但这些概念形成的界定都是基于发现式或接受式概念形成的。

为了探究未知概念形成方式和比较各种不同概念形成方式的特征,需要一种与具体概念形成方式无关的普适性概念形成界定。

为此,本文从概念的组成与结构层面给出概念形成的定义:概念形成就是大脑中概念组成与结构的建立。

概念的组成包括概念对象(即事物)表象、对象名称(也是概念名称)表象和对象特征(或本质属性、特有属性、关键属性等)表象,称之为概念三要素。

概念的结构就是三要素之间的双向联结。

此种双向联结是三要素之一被激活时,另外两个要素立即被激活,使主体产生有意义联想的保障。

见图1。

3 两种已知概念形成方式的特征分析3.1 发现式概念形成的特征分析科学发现是发现式概念形成的典型真实代表。

以拉瓦锡大脑中形成“氧气”这个概念为例,分析一个真实的以发现方式形成概念的特征。

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氧气(概念所反映对象)并在大脑中形成了对象表象。

通过实验,发现了氧气的种种特征(即对象特征,如助燃、维持生命、在空气占有约1/5体积等)并在大脑中形成了这些特征表象。

又通过大脑的想象给对象取了个名称——Oxygen(氧气,对象名称)从而形成了概念名称的表象。

于是,在拉瓦锡的大脑中,氧气这个概念的三要素(对象表象、名称表象和特征表象)就形成了,并建立了相互联结,从而形成了氧气概念的组成和结构,即形成了氧气这个概念。

可见,拉瓦锡氧气概念的形成中,对象表象和特征表象都是以发现方式形成的,名称表象是以内部创造(即想象)方式形成的。

心理学家们对概念形成做了长期的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形成了各种流派(邵志芳,2006b)。

它们所做的各种人工概念形成实验是发现式概念形成研究的典型代表。

以前面提到的A类字概念形成实验为例,分析发现式人工概念形成的特点。

实验中,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即作为正例的若干元音为ao的汉字,如到、涛、叫等)是由主试出示给被试的。

对象名称(即“A类字”或“正例”)是由主试告知被试的,如果被试通过对对象的观察和分析,独立发现对象特征(实验中叫做规则),即“元音为ao的汉字”,就认为被试形成了概念。

可见,在人工概念形成实验中,概念三要素中的对象名称表象和对象特征表象都是以接受方式形成的,只有对象特征表象是以发现方式形成的。

拉瓦锡大脑中氧气概念的形成,使人类产生了氧气这个新概念。

由此可见,真实的发现式概念形成是可以产生新概念的概念形成方式。

但被试大脑中A类字概念的形成并不产生新概念。

由此可见,发现式概念形成是可以产生新概念的,但并不一定产生新概念。

3.2 接受式概念形成特征分析概念形成者把大脑中概念的组成与结构以他人可以感受的形式展示在各种媒体上的过程和结果叫做概念的外部表征。

课堂上教师拿着量筒(对象)告诉学生这个东西叫量筒(对象名称),讲解量筒的属性(对象特征),就是一种概念的外部表征。

纸质媒体和屏幕媒体上呈现的各种对概念的讲解也是概念的外部表征。

学生通过外部表征形成概念三要素并在大脑中建立三要素的联结,就是接受式概念形成的实例。

其本质特征是:概念三要素都是从概念的外部表征中以接受方式形成的。

它与发现式概念形成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的对象特征是主体亲自发现的,而前者不是。

显然,接受式概念形成不能产生新概念,只起到人类知识的继承和传承作用。

4 概念形成的第三种方式——创造式概念形成4.1 创造式概念形成存在的实例如果概念形成确实只有发现和接受两种方式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人类已有的所有概念都是以发现方式产生的,因为接受式概念形成只能复制而不能产生新的概念。

但是,如果打开一本词典,把其中的概念一个一个地与发现式概念形成的基本特征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存在大量概念,在它们产生的时候,它们所反映的对象..并..及其..特征非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就是说,它们并不是以发现方式产生的。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神仙鬼怪。

比如,“神仙”这个概念,它是以发现方式产生的吗?显然不是,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神仙,到哪里去发现呢?在人类现有的概念中,此种概念大量存在。

如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孙悟空、女娲等表示人物的概念,诺亚方舟、天宫、天堂、地狱、飞毯等表示物的概念,孙悟空大闹天宫、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表示事件的概念,三头六臂、火眼金睛、长生不老、七十二变、能掐会算等表示性质(或属性)的概念。

第二种,文艺作品中的概念。

比如,哈姆雷特这个概念,它也不是发现方式产生的,因为在莎士比亚创作《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之前,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并不存在,如何发现呢?在人类已有的概念中,各种文艺作品(包括小说、电影、电视剧、绘画、动画、雕塑等)中表示人、物、事件及其性质的概念也大量存在,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第三种,在创造者或设计者大脑中的首次形成的、所反映对象为人造物的概念。

比如“电灯”这个概念,它在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爱迪生无法以发现方式形成概念的。

毫无疑问,电灯这个概念是在电灯被制造出来之前就在爱迪生的大脑中形成了。

此种概念在人类现有的概念中确实大量存在的,比如表达各种人造物的概念,如桌椅板凳、房屋建筑,交通工具、武器设备,以及表达这些人造物属性(如汽车结构)和事件(如驾驶汽车)的概念等。

第四种,人工概念。

此种概念虽然不多,但却是存在创造式概念形成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概念形成时所使用的各种人工概念同样不是以发现方式产生的,概念所反映对象(实验材料,又称刺激)和对象特征(规则)都是学者们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比如布鲁纳的人工概念实验卡片(见连榕,2010)、卡闵的假想动物(见邵志芳,2006a)、雷柏的限定状态语法字母串(见邵志芳,2006)、尚克斯的双条件语法字母串(见邵志芳,2006)等。

称以上四种概念的形成方式为创造方式。

4.2 创造式概念形成的特征以爱迪生发明电灯来分析创造式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世界上并不存在电灯这种东西。

“电灯”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爱迪生首先在他的大脑中想象出来的,电灯的特征是爱迪生在大脑中构思和设计的,对象的名称是爱迪生内创的。

可以看出,电灯这个概念的三要素,都是在电灯问世之前就已经产生并形成于爱迪生的大脑之中的。

同样,神仙鬼怪的相关概念、文艺作品中的相关概念和人工概念的三要素也都是概念对象的发明者通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创造式概念形成的本质特征是:概念三要素都是在大脑中创造出来的。

毫无疑问,创造式概念形成是一定产生新概念的方式。

5 三种概念形成方式的比较至此,已对三种概念形成方式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现将三种方式的比较列于表1中。

表1. 三种概念形成方式的比较概念形成方式创造式发现式接受式对象表象形成机制内部创造从外部反映从外部反映特征表象形成机制内部创造从外部反映从外部反映名称表象形成机制内部创造反映或自创从外部反映能否产生新概念能,一定能,不一定不能思维特征发散思维,想象聚合思维,分析理解,记忆主体品质发现能力创造能力接受能力操作方法观察、对比、分析设计、想象理解、记忆结果发明发现发展6 概念的产生通过以上对概念形成方式的讨论,已经明确,人类概念产生有两种方式。

把某个体首次以发现方式形成某概念的过程叫做概念的发现式产生,把某个体首次以创造方式形成某概念的过程叫做创造式概念产生。

人类所有概念都是以发现方式或创造方式产生的。

7 结论与展望创造式概念形成方式的提出必然影响对概念的种种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