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说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了解电容器课件(共28张PPT)

了解电容器课件(共28张PPT)
1、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符号C。
2、电容的定义式:
Q C U
Q ——指每一个极板带电量绝对值, U ——表示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即电压).
3、电容C的物理意义:
Q/U=C越大,电容器容纳 电荷的本领越强 C 与 Q 、 U 无关
V/h=S越大,水桶容纳水 的本领越强 S 与 V 、 h 无关
了 第 解 七 电 节 容 器
发明过程 简单的说,莱顿瓶和我们今天的电容器没两样。 1746年,荷兰莱顿大学的教授慕欣勃罗克 (1692--1761)[1] 在做电学实验时 莱顿瓶 ,无意中把一个带了电的钉子掉进玻璃瓶里,他 以为要不了多久,铁钉上所带的电就会很容易跑 掉的,过了一会,他想把钉子取出来,可当他一 只手拿起桌上的瓶子,另一只手刚碰到钉子时, 突然感到有一种电击式的振动。这到底是铁钉上 的电没有跑掉呢,还是自己的神经太过敏呢?于 是,他又照着刚才的样子重复了好几次,而每次 的实验结果都和第一次一样,于是他非常高兴地 得到一个结论:把带电的物体放在玻璃瓶子里, 电就不会跑掉,这样就可把电储存起来。
D
四、应用
9、如图所示,平行班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极板带电量为Q,极板间距离为d。今在两 极板间正中央放一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 则它所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C 】 2Qq 4Qq A、k 2 B、k 2 d +Q d -Q
Qq C、 Cd
2 Qq D、 Cd
q
d
四、应用
10、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接 在电压是6V的电池组正负极,跟电池组负极相 连的极板带电量为-9.0×10-8C ,则电容器的 带电量为 C,电容器的电容为 PF. 若将此电容器两极接电压12V的电池组正负极, 电容器的电容为 PF。

大学物理5-4-电容电容器ppt课件

大学物理5-4-电容电容器ppt课件

9
大学物
理学
第二版
例3 球形电容器的电容
解 设内外球分别带电Q
由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Q D
4 π r2
(R1 r R2 )
E
Q
4 π 0 rr 2
(R1 r R2 )
B
U A E dl
Q
R2 dr
4 π 0 r r R1 2

+ +
R2
+ r +
R1 + r +

第五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大学物
理学
第二版

5-4 电容和电容器
孤立导体的电容 定义:孤立导体的电容为孤立导体
所带电荷q与其电势U的比值 .
C q U
孤立导体的电容是描述孤立导体容纳电荷的能力。电 容的大小仅与孤立导体的形状、大小和电介质有关,与所 带电量无关.
单位: 1F 1C V-1
1 F 10 6 μF 1012 pF
C Q UA UB
B
U A UB A E dl
Q VB
单位:1 F 1C V-1
Q VA
第五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4
大学物 理学
第二版
注意
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导体组容纳电荷的能 力。电容的大小仅与导体的形状、大小、 相对位置、其间的电介质有关,与所带电 荷量无关.
Q VB
Q VA
第五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5
大学物 理学
第二版
3 电容器电Biblioteka 的计算步骤C Q Q U A UB U
(1)设两极板分别带电Q (2)求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E
(3)求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4)由C=Q/△U求C

电容器ppt课件

电容器ppt课件

B
rA
RA
RB
RB RA 或RB
C 40RA
孤立导体的电容 5
圆柱形电容器
AB
已知: RA R B L
L RB RA

r
L
l
场强分布 电势差
E 2 0r
RA RB
uA
uB
B A
Edr
RB RA
20r
dr
20
ln
RB RA
由定义 C q 20L
uA uB ln RB
6
由高斯定理
r1
r2
nn
S1
S2 D1
D2
E1 E2
A
d1
d2
B
D • dS D1S D2S 0
S1
D1 D2
D • dS D1S 0 S
S2
D 1
D
由 D1 0r1 E1 得
E1 0 r1
E2 0 r2
12
例2. 平行板电容器。
已知d1、r1、d2、 r2、S 求:电容C
第二次课 9-2 电容器
1
9-2 电容器
一、孤立导体的电容
孤立导体:附近没有其他导体和带电体
q U
q C 孤立导体的电容 U
孤立导体球的电容C=40R
单位:法拉(F)、微法拉(F)、皮法拉(pF)
1法拉 1库仑 伏特
1F 106 F 1012 pF
2
二、电容器及电容
1、电容器的电容
导体组合,使 之不受周围导体的影响
平行板电容器
C r0S S
d
d
同心球型电容器
C 4 r0 RARB
RA RB
(RA RB )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_图文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_图文

3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从知识上要求学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作用,明确
电容器的两种工作方式,掌握电容的概念,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因 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 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亲自体验(实物和实验)和计算机辅 助教学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和生活是如此贴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 热情。
电流传感器
E C
的“面积”表示什么?(提示
:可联系v-t图象帮助学生思
考)
电压(V)
电荷量(微库)
Q/U
3.计算上述各次实验中电容
器所带的电荷量,完成右边
1.5
的表格。
3
4.形成结论:一个电容器所
4.5
带的电荷量与电容器两极板
6
间的电压成正比。
1.展示自制电容器,用两个金属汤碗中间加一绝 缘物体。
2.用感应起电机或通过摩擦起电使其带电,并请 一位同学触摸上面的金属碗。
3.总结实验现象,建立电容器的概念。
活动二: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
1
G
2
1.用4.5V的干电池对同一电容器充电、放电,注意 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及偏角的大小,感受电 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体会电容器的功能。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_图文.ppt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4 教学方法 5 教学程序设计
1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是学完匀强电场后的一个重 要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交流电路和电磁振 荡的预备知识。
(2)《电容器的电容》是高考的热点,也 是基本综合题目中重要的组成环节,更是 一些科技信息题目中重要组成部分。

电容器说课PPT优秀课件

电容器说课PPT优秀课件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本节课采用探究 式为主,以相除 定义法为手段, 同时采用讲解法 和多媒体辅助的 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应该 教育学生如何根 据教学要求发现 问题和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的方法。
9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2 新课内容 3 巩固练习 4 归纳总结 5 布置作业
10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展示各种电容器.并做解释:这是一种能容纳电荷的容器,今 天我们来学习它——电容器以及描述它容纳电荷本领的物 理量——电容
2 新课内容
3 巩固练习
4 归纳总结
5 布置作业
11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2 新课内容 3 巩固练习 4 归纳总结
1、电容器 (1)构造: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 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5 布置作业
12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2 新课内容 3 巩固练习 4 归纳总结
二1.、定电义容:Q与U的_比__值__,公式为C=_QU___.
2.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_容__纳__电__荷__本__领__的
物理量.
3.单位:1 F=_1_0_6_μF=_1_0_1_2_pF.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
一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1-8-2所示.接 通开关S,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则( )
A.保持S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 的电场强度减小 B.保持S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 电荷量增大 C.断开S,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减小 D.断开S,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 势差增大
1

电容电容器通用课件

电容电容器通用课件

05 电容器的检测与维护
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外观检查
观察电容器的外观是否 有变形、裂纹、渗漏等
现象。
绝缘电阻检测
充放电测试
使用兆欧表测量电容器 的绝缘电阻,判断其绝
缘性能是否良好。
通过给电容器充电、放 电,观察其性能是否正常。
参数测量
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测量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耐 压等参数,与规格书进
行比对。
目 录
• 电容器基础知识 • 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应用 • 电容器的主要材料 • 电容器的制造工艺 • 电容器的检测与维护
contents
01 电容器基础知识
电容器定义与工作原理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电容器由两个相对的导体(通常为金 属箔或金属板)构成,当在两导体之 间施加电压时,会在两导体之间产生 电场,从而吸引电荷并存储电荷。
电容器的维护方法
01
定期检查
02
清洁维护
03
更换损坏元件
04
储存与运输
电容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容量降低
漏电流增大
第三季度
短路或断路
第四季度
工作噪音
WATCHING
电容器外壳的制造工艺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电容器整装的制造工艺
总结词
电容器整装是将电容器芯子、外壳和其他附件组装在 一起形成完整电容器的过程,其制造工艺对电容器的 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电容器整装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芯子与外壳的装配、 密封处理、质量检测和包装等步骤。芯子与外壳的装 配是将芯子插入外壳中并进行固定等操作的过程,密 封处理是对电容器进行密封以防止外界环境对其内部 的影响的过程,质量检测是对电容器进行各种性能检 测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的过程,包装是对电容器进 行包装以保护其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的过程。

电容器PPT课件

电容器PPT课件

4-1电容器和电容
陶瓷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
金属膜电容器
薄膜电容器
一、电容器 1、构造:
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 插入绝缘介质就组成了电容器。 2、电容器的基本功能
1)电容器的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
这时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总是一个极板带正电,另一个 极板带等量的负电。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接电源(如 电池组)的正极,另一个极板接电源的负极,两个极 板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充电后电容器的两 极板之间就有了电场,充电过程把从电源获得的电能 储存在电容器中。

电容器与电池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电容器可以瞬时 释放它的全部电量,而电池则需要花费数分钟才能完全释 放其电量. • 这正是照相机上的电子闪光灯使用电容器的原因:电 池在几秒钟内为闪光灯充满电,然后电容器几乎在瞬间将 自身所存全部电量释放到闪光管中.这会使已充电并且容 量很大的电容器极其危险,因此,闪光灯和电视机上都有警 示信息,提醒人们不要随意打开它们.它们都可能含有对人 体造成致命伤害的大容量电容器.
六、击穿电压和额定电压
1.击穿电压:电容器的极限电压
加在电容器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 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就会被击穿,电容器 于是损坏. 2.额定电压:电容器的最大工作电压 电容器长期工作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它比击穿电压要低.
八 注意事项
• 由于电容器的两极具有剩留残余电荷的特点,所以, 首先应设法将其电荷放尽,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处理 故障电容器时,首先应拉开电容器组的断路器及其上下隔 离开关,如采用熔断器保护,则应先取下熔丝管。此时, 电容器组虽已经过放电电阻自行放电,但仍会有部分残余 电荷,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放电。放电时,要先将接地线 的接地端与接地网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 直至无火花和放电声为止,最后将接地线固定好。 • 同时,还应注意,电容器如果有内部断线、熔丝熔断 或引线接触不良时,其两极间还可能会有残余电荷,而在 自动放电或人工放电时,这些残余电荷是不会被放掉的。 故运行或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前,还应戴好绝缘手 套,并用短路线短接故障电容器的两极以使其放电。另外, 对采用串联接线方式的电容器还应单独进行放电。

《电容器及电容》课件

《电容器及电容》课件

器内部断路或 短路引起,需要更换电容器。
容量不足
可能是由于长时间使用或高温 环境导致电容器性能下降,需
要更换电容器。
漏电
可能是由于介质材料损坏或潮 湿环境引起,需要更换电容器
并在干燥环境中使用。
短路
可能是由于极性接反或电路板 上的灰尘、杂质引起,需要检 查电路连接并清洁电路板。
电容器的种类与结构
总结词
了解电容器的种类和结构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和应用。
详细描述
电容器有多种类型,如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等。不同类型的 电容器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铝电解电容器通 常用于电源滤波和旁路,而薄膜电容器则适用于高频电路。
电容器的作用与应用
总结词
电容器在电子设备和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电容器的主要作用包括储存电荷、过滤噪声、传递信号和调谐等。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电容器被广泛应用 于电源管理、通信、控制电路等领域。例如,在电源管理中,电容器用于稳定电压和滤波;在通信领域,电容器 用于信号传输和匹配电路。
02
CATALOGUE
电容器的特性
容抗会减小或增大。
电容器的温度特性
温度系数
稳定性
电容器的容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具有负温度系数,即温度升高时 容量减小。
一些高品质的电容器经过特殊处理后 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能够在较宽 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性能。
耐温等级
不同规格的电容器具有不同的耐温等 级,例如常见的B级电容器耐温为 85℃,F级电容器耐温为120℃。
电容器的耐压与绝缘电阻
总结词
耐压是指电容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 而绝缘电阻则反映了电容器内部的绝缘 性能。

电容器说课比赛ppt

电容器说课比赛ppt

(六)课外探究
• 观察电子仪器中的电容,知道它的电 容和额定电压,并计算它的带电量
• 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电 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以 致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板书设计
1.电容器
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Q 3.电容的定义 : C U
4.决定式:
rs C 4 kd
探究2:甲电容器两板各带2 C电量,板间电压为2000 V,乙电容器两板各带3 C电量,板间电压为4000 V, 能否说乙电容器容纳电荷的能力大呢?
学生讨论、得出:可用电容器所带电量 与两板间电压的比值来描述电容器容 纳电荷的本领,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 ——电容。学生归纳:这是比值定义 法定义的,进而给出电容的物理意义 和单位。
俄国的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指出:某一思想只有构成 自己经验中的某一环节时,才能被领悟和理解。 本节正是在学习了电场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 我将电容器和水容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电容C与 电量Q和电压U无关,而与自身因素有关。 进一步探究影响电容的因素时,让学生通过质疑、 猜想、实验,将获得的信息演绎、归纳成结论。培养 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不仅体会学习的乐趣,更领 略交流、分享、欣赏与被欣赏的快乐。
《1.8电容器的电容 》 说课
枣阳市高级中学物理组 曾凤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与学法 三、课堂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容器的电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修3-1 《静电 场》一章中的第八节,电容器是一个重要的电学元件, 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也有重要的应用,本 节是已学的电势差、电场强度、电荷量的应用,也是复 杂电路分析的基础.在整个电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 的作用。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高中电学知识基础。

电容器的电容优质课课件

电容器的电容优质课课件
智能化技术的融合
电容器的智能化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实现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 的深度融合。
定制化服务的需求增加
随着电子设备种类的增多,电容器定制化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以 满足不同设备的特殊要求。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电容器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更加环保的材 料和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电容器的发展历程
18世纪
莱顿瓶的发明,标志着电容器的诞生。
20世纪
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容器产业的 壮大。
19世纪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为电容器的发 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1世纪
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电容器的性能和 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电容器的发展趋势
高性能化
小型化
随着电子设备对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电 容器正向高性能化方向发展。
容量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容量 ,容量过大会增加成本和体积 ,容量过小则可能无法满足电 路需求。
频率特性
根据电路的工作频率选择适合 的电容器类型,以确保电路性 能。
介质材料
根据电路的工作环境和性能要 求选择合适的介质材料。
电容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01
避免在潮湿、高温、高 磁场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电容器,以免影响其性 能和寿命。
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总结词
电能与电场能的转换
详细描述
在充电过程中,电源将电能转换为电 场能并存储在电容器中;在放电过程 中,电容器将电场能释放出来,转换 为电能。
04 电容器的特性参数
容量(C)
总结词
容量是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通常用法拉(F)作为单位。
详细描述
容量是电容器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决定了电容器存储电荷 的能力。一般来说,容量越大的电容器能够存储的电荷越多 。

2.4电容器-电容-课件4(16张)

2.4电容器-电容-课件4(16张)
第四节 电容器 电容
一、电容器
1.定义: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
组成一个电容器。“装电的容器”
2.电容器的充、放电 充电:
+Q+ + + + + +
电容器两板分别接在电池 两端,两板带上等量异种
-Q
------
电荷。
注:
带电量:Q
放电:
充了电的电容器的两板用导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每个极板所带电荷
3.如图2-4-5所示实验中,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
充、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 正电 B.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 负电 C.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 正电 D.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 负电
图 2-4-5
E变小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C 是平行板电容器,在 S 先接触 1 后又扳到 2,这时将平行板的板间距离拉大一点,下列说法正
确的( CD)
A.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不变 B.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变小 C.平行板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增大 D.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带电的油
2.定义式: C Q
U
3、单位:法拉,F ;1 F = 106μF = 1012 pF
4.物理意义: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 量。电容器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板间电
势差为1V 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判断] 1.电容大的电容器带电量一定多.( ×) 2.电容的单位有F,μF,pF,1 F=103μF=

思考:根据公式C=QU,能否说电容C与电 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 电势差U成反比?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课件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课件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资料和文献,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实践应用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设计简单的电路、解决实 际问题等,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对实验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计算平 均值、标准差等。
结果分析
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评估电容器的性能和特性, 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误差分析
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和影响, 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节课的总结
重点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电容器的电容 概念、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影响 因素等重点内容,通过实例分析 和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电容器的
学习目标
掌握电容器的定义、 单位和计算方法。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 择合适的电容器。
理解电容器在电子电绍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和单位。
02
分析电容器的基本结构 和原理。
03
讲解电容器的计算方法 及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 用。
04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 加深对电容器电容的理 解和应用。
详细描述:电容器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法拉是一个很大的单位,通常在实际 应用中使用微法拉、皮法拉等单位。
03
电容器的电容原理
电容原理的介绍
总结词
电容原理是电容器工作的基础,涉及 到电场、电荷和电介质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电容原理指出,当两个相对的导体之 间放置一个绝缘电介质时,它们之间 会产生电场,并储存电能。电容器就 是基于这一原理制成的。
巩固练习
通过练习题和测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电容器ppt教学课件

电容器ppt教学课件
“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在核爆观测站里感到十 分震惊,他想起了印度一首古诗:“漫天奇光异彩, 有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 辉.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毁灭者.”
原子弹
美国原子弹突袭广岛和长崎造成了巨大的毁 伤.在长崎投掷的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状云 团,爆炸产生的气流、烟尘直冲云天,高达12英 里多.广岛市区80%的建筑化为灰烬,64000人丧 生,72000人受伤,伤亡总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 53%.长崎市60%的建筑物被摧毁,伤亡86000人, 占全市37% .
2.答:“.02”代表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0 .02μF=2×10-8F。
“.01” 代表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0 .01μF=10-8F。
50μF=5×10-5F。
3.略 4.略
练习
1、对电容C=Q/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电容器充电量越大,电容增加越大 B.电容器的电容跟它两极所加电压成反比 C.电容器的电容越大,所带电量就越多 D.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它所充的电量跟它两 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
6、认识常用电容器
6、认识常用电容器
1、固定电容器:电容固定不变 聚苯乙烯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 : 正负极不能接反,不能接交流电
2、可变电容器 通过改变两极间的正对面积或距离来改变
电容
6、认识常用电容器
怎样表示或描述电容器的电容的大小呢?
三.电容器电容
举例:圆柱型水杯容器的储水问题:
h
h
A
B
C
原子弹
在山田须磨子(一位当年的爆炸目击 者)的一幅画:在遥远的广岛上空, 原子弹爆炸后发出彩虹一般绚丽的光 芒。
倒塌的钢架结构建筑物
广岛红十字医院里,一个严重 烧伤的学生仰面躺在一张草席 上。他的五官几乎全被原子弹 爆炸产生的热浪抹掉了。四天 后他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使学生养成仔细、认真、安全规范操作的职业 习惯。
教 材 分电 容器的好坏。
检测电容器及 万用表指针偏转现 象的分析。
正确理解电容 器充电的特性。
教学方法
任务 驱动
启发 引导
理实 一体
情景 创设
实验 演示
学法指导



分组实训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教 学 过 程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我 是 怎 么 教 的
导入新课(3min) 任务布置与实施(70min)
知识拓展(10min) 课堂小结与评价(5min)
作业布置(2min)
90min
教学过程
我 是 怎 么 教 的
导入新课(3min) 任务布置与实施(70min)






教 学 过 程 任务二的实施


电容器正常
电容器短路故障

电容器开路故障
电容器漏电故障
意 图: 使学生初步了解检测电容器的方法和步骤,明确注意事项。
教 学 过 程 任务二的实施


演过 程
E,R0 Rg
R


意 图:
难点
某一值(较小)
迅速偏转慢慢返回无穷大
0
0
某一值(较小) 某一值(较大)
37
偏转到0后不再返回 指针不动
偏转后返回但停到某一刻度处
突破难点,为后面的技能训练和知识拓展做好铺垫。
教 学 过 程 任务二的实施






教 学 过 程 任务二的实施
第1次检测
2200μF 10μF 224 101
第2次检测

重难点 与

教学过程 检测出电容器故障
按原型号配换。
教学过程
我 是 怎 么 教 的
教 学 过 程 任务一的布置 我怀疑均电衡容放大器电…路?
师傅集,成音那我块响怎检外放么测围不办一的出?下电声容音元来。 件失效或漏电了。
任务一:
识别常见电容器。
意 图: 职业场景的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教 学 过 程 任务一的实施
认 察 识 理
教 学 过 程 任务一的实施
导入新课(3min) 任务布置与实施(70min)
知识拓展(10min) 课堂小结与评价(5min)
作业布置(2min)
90min
知识拓 展
用数字万用表如何检 测电容器的好坏呢?
意 图:
服务于专业并奠定技能基础,与职业需求对接。
教学过程
我 是 怎 么 教 的
导入新课(3min) 任务布置与实施(70min)
电容器
说课流程
教材
反思
教法
内容
板书
学法
过程
教材分析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汽修、 机械等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可为学生 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第一章 直流电路
第二章 电容与电感
第一节 电容器 第二节 电感器
教 材 分 析 学情分析
一年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班
喜欢自己的专业,头 脑聪明,动手能力强
教师 点拨

自身结构
自身结构
意 图: 拨开学生在识别过程中的疑云,也为任务二的实施做好知识铺垫。
教 学 过 程 任务一的实施










教 学 过 程 任务二的布置
维修好了吗? 还需要干什么?
任务二:
检测电容器的好坏。
意 图: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浓厚积极的学习状态,明确学习任务。
教 学 过 程 任务二的实施
知识拓展(10min) 课堂小结与评价(5min)
作业布置(2min)
90min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意 图:
拉近专业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我 是 怎 么 教 的
导入新课(3min) 任务布置与实施(70min)
知识拓展(10min) 课堂小结与评价(5min)
作业布置(2min)
90min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36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认 察 识 理
意 图: 初步认识了电容器的种类,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助学习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任务一的实施
认 察 识 理
意 图: 使学生形象直观具体的认识电容器结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任务一的实施

察 识

意 图:
活用了理论知识,达到了识别技能要求,突出重点。
教 学 过 程 任务一的实施
会使用万用表(数子 和指针式)的电阻档
理论分析能力薄弱, 缺乏学习主动性。
教 材 分 析 教学目标
1. 了解认识电容器的种类、结构以及基本参数。 2. 感知、理解电容器的储能特性和充放电特性。
1. 会识别常见电容器,能判断电容器的好坏。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以及协作交
流的能力。
1. 让学生感受“做中学”的快乐,改善中职生被 动厌学的现状。
作业布置(2min)
90min
作业布置
作业
写出5种以上电容器 的种类,以及万用表 检测电容器质量的步 骤。
1、通过网络平台,了解 数字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质量好坏的其他方法。 2、通过网络平台,了解 电容器在汽车中的应用。
意 图:加深巩固本节课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学生学无止境。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认 察 识 理
教 学 过 程 任务一的实施

+-
+-

+-+ -
+-
C

+++-
++C -

K
充电过程
K
放电过程
意 图:
使学生从宏观、微观认识电容器的充放电和储能特性。
教 学 过 程 任务一的实施

某一电容器能储存多少电荷?

储储存存水电荷的能力储与存那电些荷因素有关?

水水容容量器类比水电容容电器器容(量水杯)
知识拓展(10min) 课堂小结与评价(5min)
作业布置(2min)
90min
课堂小结与评价
说说你本节课学 到了什么?你觉 得你和同组成员 做的怎么样?
意 图:帮助他们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我 是 怎 么 教 的
导入新课(3min) 任务布置与实施(70min)
知识拓展(10min) 课堂小结与评价(5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