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栓塞综合征
[指南]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发生在严重创伤、特别是多发性骨折后,以进行性低氧血症、皮肤黏膜出血点和意识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
其好发于伤后2~3 d,创伤愈严重,脂肪栓塞发生率愈高,尤其是以下肢长骨干骨折为主的多发性骨折,其发病率可达5%~10%,男性发病卒多于女性。
二者之比为3:1。
本病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危重,若诊断与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高达10%~15%;而且有部分患者因表现不明显,易被误诊,从而延误诊断,临床应引起重视。
一、临床表现脂肪栓塞综合征临床症状可表现轻微,也可卒然死亡。
凡下肢严重创伤(挤压伤、多发骨折、大手术后)等都要警惕本综合征的发生。
对创伤后已排除颅脑损伤的继发昏迷者,应特别注意早期诊断。
脂肪栓塞综合征临床上除有原发疾病外,主要表现为:1.肺症状胸闷、呼吸急促、发绀、咳嗽或咳出铁锈色痰,听诊肺部有湿性啰音。
2.脑症状烦躁、神志不清、谵语、嗜睡、抽搐等。
3.高热排除急性感染以外的难以解释的突然高热,体温在39℃以上。
4.脉快每分钟可突然增加20次或者更多(120次/min以上)。
5.出血点皮肤黏膜点状出血,多在前胸、腋下。
二、护理观察1.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10~15min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同时应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准确记录。
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抢救。
2.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畅通。
若病员呼吸频率在30次/min以上或 8次/min以下,要立即检查给氧装置是否畅通,呼吸道是否通畅。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加压给氧,停氧时应先降低流量,逐渐停用,使呼吸中枢逐渐兴奋,不能骤停。
3.观察皮肤色泽,检查颈、前胸及腹部皮肤出血点是否消失,一般在1~3d内完全消失。
轻压口唇、指甲时观观察苍白区消失情况,苍白区消失大于1s为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或瘀滞现象,小于1s则为病情好转。
4.观察病人的出入水量,伴有休克时应留置导尿管,每小时测尿量1次,应不少于25ml或每千克体重不少于0.5~1ml/h。
脂肪栓塞PPT课件
胸部X线呈典型的“暴风雪”样阴影。 血化验示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血沉快、血 清脂肪酶上升。 血气分析提示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主要标准:①点状出血;②呼吸系统症状,肺部x 线表现;③头部外伤的脑症状。 次要标准:①动脉血氧分压低于 8.0kPa(60mmHg以下);②血红蛋白下降(10g以 下)。
(二)大脑表现 发生率约86%。起始症状包括谵妄不安、嗜睡和意 识模糊,继续发展可致昏迷。如治疗及时,大部分 病人可以完全恢复,但因大脑皮质的高敏感性可能 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轻者如个性变化、创伤后 紧张综合征等,重者如四肢瘫、癫痫等严重神经病 理学障碍。
(三)瘀点 发生在大约50%-60%的病人中,常在伤后2448h内出现。在病人的两侧腋部、胸部前外侧、颈 前部、脐周、结膜和口腔粘膜等处出现。
2、重症病人,应迅速建立通畅的气道,短期呼吸 支持者可先行气管内插管,长期者应作气管切开。 一般供氧措施若不能纠正低氧血症状态,应作呼吸 机辅助呼吸。
(三)减轻脑损害 由于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健康 搜索,因此脑功能的保护十分重要。对有因脑缺氧 而昏迷的病人应作头部降温,最好用冰袋或冰帽, 高热病人尤应如此。头部降温可以大大降低脑组织 的新陈代谢从而相应减轻脑缺氧状态和脑细胞损害。 脱水有利于减轻脑水肿健康搜索,改善颅内高压状 态和脑部的血液循环。有条件的病人可用高压氧治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有助于疏通微 循环,还可预防和减轻严重脂栓征所并发的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但对伴有心衰和肺水肿的病人,应慎 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效果较好有减轻或消除游离 脂肪酸对呼吸膜的毒性作用从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 性,减少肺间质水肿,稳定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 用,并减轻脑水肿,用量宜大,如氢化可的松 1.0~1.5g/d,用2~3 天,停用后副作用很小。
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汇报人:目录•脂肪栓塞综合征概述•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症状与表现•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脂肪栓塞综合征概述脂肪栓塞综合征是指血液中脂肪颗粒阻塞血管的现象,通常在严重创伤、骨折或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发生。
定义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组织损伤导致脂肪细胞破裂,释放的脂质进入血液,形成脂肪栓子,阻塞血管。
病因定义和病因发病率和死亡率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病率因个体差异而异,但在严重创伤、骨折或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发病率较高。
死亡率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死亡率较高,特别是在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
诊断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急促、胸痛、意识障碍等。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中存在脂质过氧化物和脂肪球。
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对症治疗包括抗凝、溶栓、抗休克等,支持治疗包括维持呼吸功能、保护心脑功能等。
诊断与治疗02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预防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病率,特别是在高风险手术中。
及早识别和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风险。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提高治愈率降低发病率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是对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
术前评估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如保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避免过度牵拉等。
030201术前准备和术中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特别是在术后24小时内。
术后观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给予抗凝药物、改善微循环等。
术后处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康复指导术后护理和康复03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症状与表现由于脂肪颗粒阻塞肺动脉,导致肺通气不畅,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这是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脂肪栓塞综合征名词解释
脂肪栓塞综合征名词解释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它是由于脂肪颗粒通过血循环被输送到全身各处,引起微血管和小动脉阻塞而导致的症状。
以下是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一些名词解释:1. 脂肪栓塞:指脂肪颗粒在血液循环中阻塞微血管和小动脉的过程。
这些脂肪颗粒可以来自骨折、骨髓损伤、脂肪组织损伤等。
一旦脂肪颗粒进入血液循环,它们会沉积在微血管壁上,导致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
2. 栓塞综合征:指由物质(如血栓、脂肪颗粒等)阻塞血管而引起的病理过程的总称。
栓塞综合征可以发生在动脉、静脉和微循环中,导致供血不足、组织缺氧和坏死等并发症。
3. 微血管:指直径在20~200微米范围内的血管,主要分布在各器官组织中。
微血管是血液与细胞之间的联系通道,通过微血管,血液中的氧、营养物质和废物可以相互交换。
4. 小动脉:指直径小于500微米的动脉血管,是血液循环中较小的动脉分支。
小动脉供应组织和器官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将废物从组织中排出。
5. 微栓塞:指脂肪颗粒或其他物质阻塞微血管和小动脉的局部(局限性)现象。
微栓塞可以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和炎症反应。
6. 分子吸附重置透析系统(MARS):一种用于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特殊治疗方法。
该系统通过血液透析和吸附技术,去除血液中的毒素和代谢产物,从而减轻内脏器官的负担,改善患者的病情。
7.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脂肪栓塞综合征常伴随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包括体温升高或降低、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和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等症状。
8.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指因脂肪栓塞引起的严重肺功能障碍。
ARDS患者的肺泡受损,导致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受阻,造成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9. 坏死:指组织细胞的死亡或坏损。
脂肪栓塞综合征引起的微血管和小动脉阻塞会导致供血不足和缺氧,进而引发组织坏死。
10. 微观脂肪微栓:指在组织切片中可见的脂肪颗粒栓塞。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微观脂肪微栓的存在,从而确诊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概述•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01概述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指循环血液中出现脂肪滴阻塞小血管的现象。
定义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两项即可诊断为脂肪栓塞综合征:①呼吸系统症状;②不发热或低热;③皮肤黏膜出血点。
诊断标准定义与诊断发病率脂肪栓塞综合征在骨折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股骨骨折和骨盆骨折,发病率为3%-5%。
死亡率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死亡率较高,可达10%-20%,多因呼吸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发病率与死亡率机械性阻塞骨折后,骨髓腔内的脂肪滴在高压静脉腔内形成栓塞,阻塞小血管,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和代谢紊乱。
生物化学反应骨折后,骨髓腔内的脂肪滴释放入血,与血清中脂肪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游离脂肪酸,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
应激反应骨折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进一步加重局部组织缺血和缺氧。
发病机制02临床表现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这是由于脂肪栓塞影响了肺部的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急促患者可能感到呼吸困难,这是由于脂肪栓塞导致肺部的氧气交换能力下降。
呼吸困难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可能发生肺水肿,这是由于脂肪栓塞增加了肺循环的阻力。
肺水肿心跳过速为了满足身体的氧气需求,心脏必须增加心跳的频率,因此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的症状。
低血压由于脂肪栓塞综合征导致的心脏负荷增加,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的症状。
循环衰竭脂肪栓塞综合征可能导致患者的循环系统出现衰竭,这是由于脂肪栓塞导致的心脏功能受损。
循环系统表现脂肪栓塞综合征可能导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从而出现意识障碍的症状。
意识障碍抽搐瘫痪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抽搐的症状,这是由于脂肪栓塞影响了脑部的正常功能。
如果脂肪栓塞综合征影响到脑部,患者可能出现瘫痪的症状。
脂肪栓塞综合征
2 心率变化:严重骨折患者如无其他感染 迹象,突然出现心率加快,>120次/分,一 般血压不下降,没有周围循环衰竭现象[2], 提示脂肪栓塞的可能。
5 注意体温的变化:创伤骨 折后48小时内,超出创伤应 激和创伤后感染范围的难以 解释的突发性高热,体温 >38 ℃,常提示有脂肪栓塞 发生。
6 心理护理:以亲切、热 情的态度安慰患者,讲解 疾病的常识,使其了解和 认识病情,护理操作时以 娴熟的技术争取患者的信 任,增加安全感,使其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Thank you!
3 神志意识的变化:创伤性休克 被纠正且神志清醒后,再次出现 颅脑创伤以外的脑症状常表明脑 栓塞的存在,所以经常呼叫或提 问患者,以判断意识状态。
4 皮下出血点:出血点是皮 肤毛细血管被脂肪堵住,血 小板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增 加引起的点状出血。多数在 伤后24~72小时内,出现在 肩、颈、前胸、腋下等皮肤 疏松部位 。
脂肪栓塞综合征
李翠Biblioteka 概括•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外伤、骨折 及骨科手术后等严重伤的并发 症。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主要 为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皮下 及内脏瘀血和进行性低氧血症 等一组征候群。
具体定义
•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指人体严 重创伤骨折或骨科手术后, 骨髓腔内游离脂肪滴进入血 循环,在肺血管床内形成栓 塞,引起一系列呼吸、循环 系统的改变 。
7 骨折后的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脂肪栓塞综合征是指脂肪栓子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系统,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和其他全身性症状。
它通常是由于长骨骨折、骨髓创伤、严重外伤、烧伤或脂肪组织损伤时释放过多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引起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采取急救护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以下是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的要点。
1.确认症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发绀、意识改变、混乱和体征如发热、心率增快等。
当患者有这些症状时,应立即怀疑脂肪栓塞综合征,并迅速采取行动。
2.保证患者安全:首先,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给予氧气,并考虑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其次,避免患者出现剧烈活动,以防止脂肪栓塞进一步加重。
3.密切监测患者症状:对患者的呼吸、心率、体温和意识状态进行持续监测。
如果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通知医生。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由于脂肪栓塞综合征可能引起液体和电解质失衡,特别是钙离子的释放,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电解质水平,并及时纠正异常。
5.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给予适当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6.止痛和镇静:脂肪栓塞综合征通常引起胸痛和患者的不适感。
可以给予适当的镇痛药和镇静剂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7.提供心理支持: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急救护理人员应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8.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情多变,可能进展迅速,并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因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总之,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危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急救护理来控制病情并防止进一步恶化。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见于骨折、脂肪移植、创伤等情况下。
它是由脂肪组织释放的脂肪颗粒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可导致肺部和其他器官的血管阻塞。
本文将详细介绍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措施,以匡助护士和医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护理。
1. 评估患者病情- 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难点、咳嗽等。
- 检查患者的循环系统,包括心率、血压、脉搏等。
- 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情况和其他症状。
2. 赋予氧气治疗- 将患者转移到氧气供应设备旁边,并确保氧气面罩或者导管正确安装。
- 调整氧气流量以维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
3. 管理呼吸难点- 赋予患者适当的呼吸支持,如辅助通气或者机械通气。
-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
4. 维持循环稳定-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脉搏。
- 赋予适当的液体治疗以维持循环稳定。
5.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赋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 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需要调整镇痛药物剂量。
6. 监测血液凝固功能- 定期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份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
- 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抗凝治疗或者血小板治疗。
7. 处理并发症- 如有需要,积极处理并发症,如肺栓塞、心力衰竭等。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8. 提供心理支持- 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解释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方案。
- 提供情绪支持,鼓励患者和家属积极面对疾病。
以上是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士和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便应用这些措施,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护理团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最后,为了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护士和医生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是指人体严重创伤骨折或骨科手术后,骨髓腔内游离脂肪滴进人血液循环,在肺血管床内形成栓塞,引起一系列呼吸、循环系统的改变,病变以肺部为主,表现为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皮下及内脏淤血和进行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病因病机]脂肪栓塞综合征常发生于严重创伤多发骨折和骨折手术之后,也偶见于普通外科手术、一些内科疾病、高空飞行、胸外心脏按压等。
其发病机理以机械和化学的联合学说为目前所公认。
1.机械学说骨折后,骨髓内脂肪滴释出,由于骨折局部血肿形成,或骨科手术操作如髓内针固定造成髓腔内压力增加,使脂肪滴进人破裂的静脉血流中,因为脂肪滴进入血流和创伤后机体的应激反应,使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如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脂质颗粒,均可聚集在脂肪滴表面。
加之,组织凝血活酶的释放,促发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沉积,使脂肪滴体积增大不能通过毛细血管,而在肺血管床内形成脂肪栓塞,造成机械性阻塞。
2.化学学说创伤骨折后,机体应激反应通过交感神经-体液效应,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肺及脂肪组织内的脂酶活力增加。
脂肪在肺脂酶作用下发生水解,产生甘油及游离脂酸,过多的脂酸在肺内积聚,产生毒副作用,使肺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致肺间质水肿,肺泡出血,致肺不张和纤维蛋白栓子形成的一系列肺部病理改变,即化学性肺炎。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与创伤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创伤骨折越严重,脂肪栓塞发生率愈高,症状也愈严重,甚者可以栓塞全身各脏器,但肺、脑、肾栓塞在临床上较为重要。
临床上通常分为暴发型、临床型、亚临床型三个分型。
[诊查要点]1.诊断要点(1)主要诊断标准:呼吸系统症状和肺部X线多变的进行性肺部阴影改变,典型的肺部X线可见“暴风雪状”阴影(非胸部损伤引起);点状出血常见于头、颈及上胸等皮肤和黏膜部位;神志不清或昏迷(非颅脑损伤引起)。
(2) 次要诊断标准:血氧分压下降,低于8kPa以下;血红蛋白下降,低于100g/L以下。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见于长骨骨折、严重创伤和脂肪移植等情况下。
该病症会导致脂肪栓子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堵塞血管,引起组织缺血和坏死。
在面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紧急情况时,必须迅速采取急救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评估患者状况:- 快速评估患者的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
- 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呼吸急促、胸痛、意识改变等。
2. 维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气道稳定。
- 如有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道支持设备。
3. 维持循环稳定:-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
- 给予液体复苏以维持循环稳定。
- 如有需要,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提高血压。
4.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 注意观察疼痛的变化和患者的反应。
5. 密切监测患者病情:- 进行连续的心电图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 监测血气分析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炎症指标等。
6.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需要使用抗凝剂。
- 防止肺栓塞的发生,定期改变患者的体位,鼓励深呼吸和咳嗽。
7. 与专业医生协作:- 及时联系和协调专业医生,如急诊科医生、重症监护科医生等。
- 根据医生的指示执行相应的治疗措施。
8. 预防措施:- 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避免长时间的骨折和创伤等情况。
- 在手术和其他侵入性操作中,注意减少脂肪移植和骨折碎片的进入血管。
请注意,以上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急救护理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
在面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过程中,及时与专业医生协作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引言概述: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危急的疾病,通常发生在骨折、脂肪移植、烧伤等情况下。
及时的急救护理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方法。
一、识别症状1.1 心肺症状:包括呼吸急促、胸痛、心悸等。
1.2 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意识改变、头晕、昏迷等。
1.3 皮肤症状:出现发绀、皮肤苍白、出汗等。
二、立即处理2.1 停止可能导致脂肪栓塞的操作:如骨折复位、脂肪移植等。
2.2 给予氧气:保持呼吸通畅,减轻心肺症状。
2.3 给予静脉补液:维持循环稳定,促进脂肪排出。
三、监测病情3.1 监测呼吸情况:注意呼吸频率、深度和呼吸音。
3.2 监测心率和血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循环衰竭。
3.3 监测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意识变化,及时处理昏迷情况。
四、寻求专业医疗救助4.1 立即呼叫急救车辆: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2 专业医生诊断:医生会进行相关检查确认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
4.3 采取相应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预防复发5.1 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可能导致脂肪栓塞的操作。
5.2 定期复查:定期做相关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3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患病风险。
结语: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及时的急救护理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在发现症状后,立即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并及时就医,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同时,预防措施也至关重要,帮助患者避免病情的复发。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脂肪栓塞综合征
组织家属参加沟通技巧培训课程,学习如何与患 者进行有效沟通,包括倾听、表达关心、提供支 持等方面。
家属互助小组建立
成立家属互助小组,为家属提供一个交流经验、 分享感受的平台,促进家属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帮 助。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脂肪栓塞综合征研究深入
通过本次项目,我们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 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成 果。
脂肪栓塞综合征
演讲人:
日期:
• 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指长 骨骨折、脂肪组织挫伤等损伤后,脂肪细胞破裂并释放游离 脂肪酸,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以呼吸、神经系统及皮肤黏膜等 损害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培训计划安排
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团队成员 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心理干预措施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心理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1 2 3
家属沟通重要性
向家属强调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性,鼓励 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通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手段清除 血液中的脂肪滴和炎症介质,减轻症 状。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采用机 械通气辅助呼吸,维持呼吸功能稳定 。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程度评估
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 (FES)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 ,FES)是发生在严重外伤、骨折(特别是长管状骨折)后以急性呼吸障碍为特征的并伴有脑部和(或)全身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1862年Zinker首次发现严重胸腹挤压伤病人死后尸检肺内有大量脂肪球。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外文献积累了大量脂肪征病例报告和动物实验资料。
近年血气分析技术的发展为本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护提供了可靠手段,使本征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国内从70年代开始不断有病例报道。
随着国内经济、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外伤引起多发创伤骨折日渐增多,警惕脂栓征的发生及复杂多发伤的救治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FES发病率在相似损伤条件下,有的病人发生脂栓,而另一些人则无,其原因尚不清,再加脂栓征的临床症状差异大,造成误诊、漏诊,因此,确切发病率不清楚。
据报道,长骨骨折后,FES发病率为0.5%-2.0%,在多发性骨折或骨盆骨折中为5%-10%,但在骨折创伤死亡病例中,病检脂栓发生率为最低24%,最多达90%-100%。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血脂肪球来自创伤部位,尤其是富含黄骨髓的长管状骨骨折,这个问题,历来是讨论重点,学说较多,主要有机械学说(血管外源说)和生化学说(血管内源说)。
(一)机械论学说1924年由Gauss提出,认为骨折或软组织创伤后,骨髓腔脂肪细胞或脂肪组织破裂形成脂肪滴,进入血循环,机械性栓塞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床。
该学说已由一些动物实验和尸检等证明其部分原理,如Kerstell的狗股骨骨折诱发FES实验,Salden 对208例的尸检及Allardyce对38例骨折的病人静脉血检查等。
因此该学说被众多学者所接受。
Gossling提出脂肪栓塞血管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破裂的脂肪细胞形成脂肪滴,(2)损伤而开放的静脉,使脂滴进入血循环,(3)损伤局部或骨折处血肿形成,使局部压力升高,促使脂滴进入血管。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常见于长骨骨折、骨髓损伤、脂肪移植等情况下。
它是由脂肪栓子进入循环系统引起的,栓子可以阻塞肺血管、脑血管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管,导致组织缺血和坏死。
在急救护理中,我们需要迅速识别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症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损伤。
1. 症状识别:-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急促、呼吸难点、咳嗽、咳痰等;- 循环系统症状: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苍白或者发绀等;- 神经系统症状:意识改变、头痛、痉挛等;- 其他症状:发热、关节疼痛等。
2. 急救措施:- 即将呼叫急救车辆或者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室;- 赋予氧气:使用氧气面罩或者鼻导管,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赋予静脉液体:通过静脉通道输入液体以维持血容量;- 赋予抗凝剂:如低份子肝素,以预防血栓形成;-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赋予适当的疼痛缓解药物。
3. 监护和观察:-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特殊是呼吸难点、意识改变等;- 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评估氧气供应情况;- 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以评估肾功能。
4. 进一步处理:- 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或者肺动脉压力监测等治疗;- 如果患者浮现血栓形成并伴有血栓栓塞风险,可能需要使用抗凝剂和溶栓药物。
5. 病因治疗:- 如果脂肪栓塞综合征是由骨折或者骨髓损伤引起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修复骨折或者清除骨髓脂肪;- 如果脂肪栓塞综合征是由脂肪移植引起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以清除移植物。
6. 康复护理:-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提供适当的康复护理,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提供心理支持,匡助患者应对可能的身体和心理后遗症。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的急救护理措施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及时的急救护理对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疾病,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脂肪组织的脂肪颗粒进入循环系统,导致血管阻塞和炎症反应。
该疾病常见于骨折、创伤、脂肪移植、骨髓脂肪移植等情况下。
本文将详细介绍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一、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1. 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头痛、短暂性偏瘫、抽搐等。
2.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痰等。
3. 循环系统症状: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
4. 皮肤症状:紫斑、红斑、皮肤发绀等。
5. 其他症状: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二、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步骤1. 确认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为脂肪栓塞综合征。
2. 给予氧气:将患者转移到有氧供应的环境中,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和缺氧状态。
3. 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需要,可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4.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静脉通路建立:建立静脉通路,以便给予药物治疗和补液。
6. 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补液方案,纠正血容量不足和电解质紊乱。
7. 使用抗凝血药物:对于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凝血药物,如肝素等,以预防或减少血栓形成。
8. 控制炎症反应:使用抗炎药物,如甲泼尼龙等,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9. 防治并发症:如有需要,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以清除体内的脂肪颗粒和炎症介质。
10. 密切观察和护理: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包括监测病情变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皮肤清洁等。
11. 予以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疼痛控制等。
12. 定期复查和随访:在急救护理后,定期复查患者的相关指标,并进行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三、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注意事项1. 快速诊断和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并且危险的疾病,需要尽早诊断和治疗,以减少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脂肪栓塞综合征护理常规
脂肪栓塞综合征护理常规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s,FES)是外伤、骨折等严重伤的并发症。
由于脂肪栓子进入血流阻塞小血管,尤其是阻塞肺内毛细血管,使其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特别是长管状骨折后易发生,是以意识障碍、皮肤瘀斑、进行性低氧血症及呼吸窘迫为特征的综合征。
由于脂肪栓子归属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
【临床表现】1、暴发型,伤后短期清醒,又很快发生昏迷,谵妄,有时出现痉挛,手足搐动等脑症状,可于1~3 天内死亡,由于出血点及肺部X 线病变等典型症状不完全,临床诊断困难,很多病例尸检时才能确诊。
2、完全型(典型症状群),伤后经12~24h 清醒期后,开始发热,体温突然升高,出现脉快、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快、啰音、咳脂痰)和脑症状(意识障碍、嗜睡、朦胧或昏迷),以及周身乏力,症状迅速加重,可出现抽搐或瘫痪。
呼吸中枢受累时可有呼吸不规则、潮式呼吸,严重者可呼吸骤停,皮肤有出血斑。
3、不完全型(部分症状群),缺乏典型症状或无症状,不注意时易被忽略。
这类病人如处理不当,可突然变成暴发型或成为典型症状群,尤其在搬动病人或伤肢活动时可以诱发。
多数脂肪栓塞属于不完全型(部分症状群),仅有部分症状,病情轻微,又可分为以下四型:(1)无呼吸症状者:脑症状较轻微,病人仅有发热、心动过速及皮肤出血点,可有动脉氧分压下降。
(2)无脑及神经系统症状者:主要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发热、心动过速及皮肤出血点等。
(3)无明显脑及呼吸症状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血点、发热、心动过速,其中出血点可能是引起注意的要点。
(4)无皮肤出血点者:最不易确诊。
【治疗原则】1、纠正休克,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
2、呼吸支持。
3、减轻脑损害。
4、抗脂栓的药物治疗:①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②肾上腺皮质激素;③利尿剂;④抑肽酶;⑤抗生素使用。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的健康史,了解既往有无疾病、手术等诱因。
2、了解有无突然胸痛、气短、咳嗽、咯血等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了解有无意识障碍、嗜睡、朦胧或昏迷。
脂肪栓塞综合征
肺部出现“暴风雪”样改变,小血管内脂肪栓塞 的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
肺栓塞
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史,X线胸片 显示肺部血管纹理增多,肺动脉段突 出等表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脂肪栓塞病史,X线胸片显示肺部斑 片状浸润影,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 。
辅助检查
肺动脉造影
可发现肺部血管内脂肪栓塞的直接证据。
预防措施
避免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增加脂肪栓塞的风险,应鼓励 患者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控制饮食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有助于 降低脂肪栓塞的发生率。
避免过度减肥
过度减肥可能导致体内脂肪迅速减少,增加脂肪栓塞的风险,应 采取合理、健康的减肥方式。
护理措施
咳嗽
可能伴有咳嗽症状,有 时痰中带血。
胸痛
由于肺部炎症和胸膜刺 激,可能出现胸痛。
神经系统症状
01
02
03
04
意识障碍
由于脑部脂肪栓塞,导致脑部 缺氧,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
症状。
抽搐
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全 身或局部抽搐。
偏瘫
脑部脂肪栓塞可能导致局部脑 组织缺血,出现偏瘫。
视觉障碍
脑部脂肪栓塞可能影响视觉中 枢,导致视力模糊或失明。
有关。
药物注射
某些药物注射可能导致脂肪栓塞 综合征的发生,如某些激素类药
物。
其他疾病
某些疾病可能导致脂肪栓塞综合 征的发生,如骨髓炎、恶性肿瘤
等。
03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症状
呼吸困难
由于肺部脂肪栓塞,导 致肺换气功能下降,出
现呼吸困难。
脂肪栓塞综合症ppt课件
*
三、 瘀点 发生在大约50%~60%的病人中,常在伤后24~48h内出现。在病人的两侧腋部、胸部前外侧、颈前部、脐周、结膜和口腔粘膜等处出现。 引起瘀点的因素包括:血液淤滞、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减少、FFA损伤毛细血管壁导致内皮损伤等。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
心血管系统表现: 心率常在100-120次/分以上,血压尚正常,心电图显示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及右束支传导阻滞 。 血液系统:血红蛋白急剧下降,12小时内下降40-50g/L。 眼部表现:眼结膜及视网膜有出血点。 发热:发热可能系脑部血供锐减,导致中枢性体温调节紊乱所致。
*
发病机制
一、机械阻塞理论 二、生物化学理论 三、凝结理论 四、炎症反应理论 五、细胞凋亡理论
*
机械阻塞理论
骨折或软组织受伤后,骨髓腔的脂肪细胞或脂肪组织破裂形成脂肪滴进入血液循环,机械性阻塞肺微血管。而微小的脂肪滴(直径7~10µm)可以通过肺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的动脉系统,阻塞脑、皮肤的毛细血管。
病因
创伤性因素
非创伤性因素
*
创伤性因素
1
骨折
2
骨手术
3
烧伤及脂肪肝挤压伤
*
创伤性因素
骨折:骨髓内容物进入损伤的髓内血管。据报道,长骨骨折后,FES发病率为0.5%-2.0%,在多发性骨折或骨盆骨折中为5%-10%。 但在儿童中发生率较低,原因在于骨髓成分不同,儿童骨髓油酸酯含量少,软脂酸酯及硬脂酸甘油酯含量多。另外,儿童骨髓腔内造血组织相对占优势,而脂肪组织较少。
*
FES
3. 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
1. 定义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4. 诊断标准
5. 治疗及预防
脂肪栓塞综合征名词解释
脂肪栓塞综合征名词解释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医学状况,其主要是由于脂肪、气泡或其他物质在血液循环中随着循环而引起的堵塞的情况。
本文将会解释该综合征的定义、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
定义脂肪栓塞综合征通常被定义为由脂肪栓塞引起的临床症状,它可以发生在糖尿病、烧伤、骨折、创伤手术、脂肪吸取术等情况下。
这种综合征被认为是一种多器官损伤的情况,其中涉及到肺、心脏、肝、肾和血液等多个器官系统。
病因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但发生的机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力学因素:骨折、创伤手术、长时间的外科手术、挤压伤、复杂性骨折等都可能导致脂肪像物质进入循环系统。
2. 生化因素:如脂肪酸乙酯的水解、脂肪酸结晶等可能导致该综合征的发生。
3. 整体影响:如麻醉药物、创伤、烧伤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也是该综合征的一个因素。
症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症状因人而异。
一些患者可能表现为轻度的疼痛、发热、肌肉萎缩等症状,而一些患者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如肌无力、意识障碍、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等,这些表现可以分为急性和亚急性。
急性表现通常是在骨折、创伤、长时间的手术等情况下突然出现的,并且表现为心悸、气短、胸痛等。
亚急性表现通常是在数小时或数日之后出现,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腹痛、恶心和呕吐等。
治疗目前,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但一些治疗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这包括:1. 预防:尽可能避免患上糖尿病、心脏病或其他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增加罹患该综合征的风险。
2. 对症治疗:如开展支持疗法,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心脏稳定等。
3. 全方位评估:评估患者的器官系统功能,如心脏、肝脏、肾脏等,以便开展针对性治疗。
预防预防是脂肪栓塞综合征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下面是一些可能促进预防的措施:1. 避免过度手术干预2. 识别并控制所有已知的危险因素3. 术前准备4. 疾病管理总之,尽管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医学状况,但它的影响十分严重。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其发生机制是由于脂肪组织或者骨折部位的骨髓脂肪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微血管阻塞和炎症反应。
脂肪栓塞综合征常见于骨折、创伤或者烧伤等情况下,但也可以在其他情况下发生,例如肥胖、手术、脂肪移植等。
急救护理是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的护理措施,旨在稳定患者的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内容:1. 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包括呼吸难点、胸痛、意识改变、皮肤苍白或者发绀等。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
2.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有呼吸难点或者气道阻塞的迹象,即将采取措施,如头后仰、清除口腔分泌物、使用气道辅助装置等。
3. 氧气治疗:赋予患者高浓度的氧气,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可以通过面罩、鼻导管或者气管插管等方式赋予氧气。
4. 静脉通路建立:在急救过程中,建立静脉通路以便赋予药物和液体治疗。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如外周静脉通路或者中心静脉通路。
5. 液体复苏:根据患者的血压、尿量和临床症状等,赋予适量的液体复苏。
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如晶体液或者胶体液,以维持循环稳定。
6. 疼痛管理:脂肪栓塞综合征可导致剧烈的疼痛,赋予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7. 监测血氧饱和度: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如果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氧气流量或者提供呼吸支持。
8.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呼吸状况、循环情况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肺水肿等。
9. 寻求专业医疗匡助: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疾病,需要专业医疗团队的干预和治疗。
及时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并与医疗人员进行沟通,以便他们能够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以上是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的详细描述。
在实际急救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症的诊断和防治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症诊断预防治疗脂肪栓塞综合症(fat embolism syndrome,FES)主要是指骨盆或长骨骨折后24~48h 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皮肤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FES发生率较低(<1%),脂肪栓塞综合症的发病机制仍具争议,可能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现行的治疗主要为支持疗法,本文着重讨论FES的诊断和防治。
1 脂肪栓塞综合症的诊断1.1 临床表现脂肪栓塞可无临床表现,实际发生率较高,有临床表现和体征才称FES。
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脂肪栓塞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其诊断常为排除性诊断。
其临床三联症为:没有颅脑外伤的神经系统症状,没有胸部外伤的呼吸系统症状以及皮下瘀点。
高热和贫血常出现在脑、肺部症状之前,高热有时是第一症状[1.2]。
邱广义等[2]认为长骨或骨盆骨折患者,出现不能解释的高热和不能解释的血红蛋白下降即是FES的开始。
本病可以在术中发生,也可以在术后12-36h出现,Gurd[3]于1974年提出了FES诊断标准,将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主要表现:①皮肤粘膜出血点;②呼吸困难双肺吸气性捻发音;③咯血,X线两肺弥漫性阴影;④神经症状:意识障碍、抽搐。
⑵次要表现:①心动过速>120次/分;②发热;③视网膜:出血点或棉絮状物质;④黄疸;⑤少尿或无尿。
⑶实验室检查:①血小板减少,低于正常的50%;②血红蛋白减少20%;③红细胞沉降率>71mm.h-1;④微球蛋白血症。
长骨骨折病人具有任何二项主要表现和四项次要表现或微球蛋白血症即可诊断FES。
Lindeque[4]建议使用呼吸指标来诊断FES,其标准为:① PaO2持续低于8Kpa;②PaCO2持续超过7.3Kpa或PH小于7.3;③在充分镇静的条件下呼吸频率持续超过35次/分。
任何股骨或胫骨骨折的病人具有一项以上指标即可诊断FES。
利用此标准得到FES的发生率高达29%,远高于其他标准。
Johnson等[5]认为动脉血气分析是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
Mod等[6]主张对有FES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应用脉搏血氧计进行无创、动态监测。
测得的血红蛋白氧饱和度≤94%时,可诊断为亚临床型FES。
75%的脂肪栓塞有肺部表现,呼吸急促导致过度换气,有时会出现轻度紫绀。
Bulger[7]报导27例诊断为FES的病人有44%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大部分PaO2水平低于6.67Kpa,部分病人有咯血。
FES病人神经系统的症状也很常见。
可以从嗜睡、谵妄不安到意识模糊,直至昏迷。
轻度偏瘫的病例也有报道。
如果治疗及时,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常可恢复。
有人报导FES病人出现了神经系统症状而没有出现肺部症状。
约50%-60%的病人中,常在伤后24-48h内在病人的两侧腋部、胸部前外侧、颈前部、脐周、结膜和口腔粘膜等处出现瘀点。
瘀点样变化同样出现在大脑和肺,瘀点是脂肪滴阻塞毛细血管,引起的周围出血所致。
1.2 辅助检查目前FES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不具100%的特异性。
因此,许多学者都在探索早期辅助诊断方法。
血小板减少症(<150x109L-1)可能为骨髓中血栓形成激活血小板,或DIC导致血小板消耗过多造成。
由于游离脂肪酸(FFA)与钙亲和力比较高,导致低钙血症, FFA与白蛋白结合可以减弱其对身体的损害,常伴有低白蛋白血症。
脂肪栓塞病人血浆脂肪分解酶和磷脂酶A2(PLA2)升高,但不具有特异性[8]。
对脂肪滴的检测假阳性率比较高,无临床诊断意义。
一些学者探索从肺微血管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心腔内发现脂滴并加以量化来获得早期诊断。
Castella 等报告经肺动脉导管行肺微血管细胞学检查,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能早期诊断FES。
但Chastre等却认为此检查具有危险,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也值得怀疑[9]。
Chastre等发现创伤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液中含脂滴的细胞数>5%时就能确诊;而Aoki等[10]报道15例下肢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未形成FES和按Gurd标准确诊为FES的患者,其BAL中含脂滴的细胞数分别为36.2%和3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Aoki 认为BAL并非特异性诊断方法。
国内学者滕青山等[11]采用异体犬长骨骨髓静脉注射建立实验模型探讨亚临床FES的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取得了较大进展。
FES病人胸部X线片示两肺大块斑片状阴影,称之为“暴风雪样”改变,尤其在肺的上中部多见。
CT扫描早期不能显示FES颅内病变,但有助于排除颅脑外伤。
MRI T2加权像是目前诊断FES最敏感的影像检查[12,13]。
能准确显示脑损害的严重程度,优于T1加权像和CT扫描;也有助于判断预后。
Takahashi等[13]的临床研究表明FES神经系统症状出现4h后,颅脑MRI T2加权像显示出阳性改变:深层白质、基底神经节、脑干、小脑弥漫性高信号改变,随着神经系统症状的消退而转为正常;迟发的脑萎缩和残留有多发性小梗塞提示预后不良。
2 预防和治疗髓内钉的插入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易致脂肪栓塞。
如用钝的钻孔器比用锐的钻孔器产生的压力要大,而中空的髓内钉比实心的髓内钉产生的压力要大。
反复地抽出和插入髓内钉也可导致髓腔内压力增高,这些都和FES发生率有关。
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无胸部创伤早期(创伤后24h内)手术固定长管状骨骨折可显著降低FES的发生率,这以达成共识。
Bosse等[14]的临床资料则显示:在合并胸部损伤(AIS≥2)的股骨干骨折中,117例早期扩髓固定组和104例早期钢板内固定组ARDS的发生率分别为3%和1%,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肺炎、肺栓塞,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发生率也均无显著性差异。
提示早期扩髓髓内钉固定和胸部损伤的股骨干骨折并不增加呼吸系统损害。
Schemitsch等[15]也具有同样的看法。
防重于治,并可不让亚临床型发展恶化。
具体措施有伤后早期的制动,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及时适当的补液,防止低血容量的发生。
检查动作要轻柔温和,必要时预防性氧吸入,以及应用假体及髓内钉时防止骨髓内压力骤然升高,必须应用减压导管等。
此外,多发伤患者常有脂肪代谢障碍,不宜应用脂肪乳剂。
3 治疗迄今为止,脂肪栓塞尚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主要依靠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加强营养物质和热量的补充、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以及对症治疗。
导致FES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进行性的肺部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
必须密切监测肺功能的改变。
常通过脉搏血氧监测来早期发现低氧血症。
早期给氧是否能通过防止低氧血症、阻止FES 的发生,不能肯定。
但是部分FES病人肺部受损后,通过机械通气,肺功能在几日之内得到恢复。
符气祯等[16]通过应用高频正压呼吸机支持呼吸治疗FES7例,效果显著。
近来有动物实验表明[17],高压氧能明显提高血中PaO2水平,因此可能是治疗FES的一种有效方法。
皮质类固醇对脂肪栓塞治疗作用研究得比较广泛。
理论上,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防止FES的启动。
研究表明,利用9mg.Kg-1至90mg.Kg-1(分次剂量)的甲基强的松治疗是有益的。
临床实验表明,FES的发生率减少了10倍。
随机可控实验表明,FES的症症状得到显著改变[13]。
但有人认为甲基强的松并不改善肺部高压状态。
对于它的使用剂量及作用效果,仍有分歧,有待进一步阐明。
肝素能够加强脂肪酶的活性,但对外伤病人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曾经有人用葡聚糖来预防游离脂肪酸的动员,但现已摒弃不用。
酒精可以降低脂肪酶的活性[18]。
白蛋白一方面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另一方面减少FFA对机体的损害,曾用于治疗FES。
目前认为,酒精和白蛋白无确切价值,多以不再推荐使用。
有人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来改善通气[4],因为阿司匹林可以阻止血栓烷的形成。
4.小结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结合一些辅助检查。
尽管尝试过许多治疗方法,但唯一可能有效的是皮质类固醇,而现有资料仍无法给出预防和治疗的用药标准。
预防的关键是防止应激反应的发生、低血容量和组织缺氧,并在没有胸壁损伤的情况下早期进行骨折固定。
由于早期支持疗法的开展,如静脉补液,高流量吸氧和镇痛,FES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总之,如何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典型脂肪栓塞综合征:表现为创伤后的一个无症状间歇期,多在48小时内出现典型的脑功能障碍症状,且常进展为木僵或昏迷。
睑结膜及皮肤在外观上有特殊点状出血点,多在前胸及肩颈部。
呼吸困难,通常有心动过速和发烧。
临床上此型较易诊断。
不完全或部分脂肪栓塞综合征:有骨折创伤始,伤后l-6天,可出现轻度发热,心动过速、呼吸快等非特异症状,或仅有轻度至中度低氧血症,而缺少症状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所见,大多数数日而自愈,只有少数发展为脂栓综合征,由于这类患者缺乏明显症状,故易被忽略。
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一般在骨折创伤后立即或12-24小时内突然死亡,有类似急性右心衰或肺梗塞的表现,但很难做出临床诊断,通常最后由尸检证实。
诊断标准:目前临床上尚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
1970年鹤田登代表修订的Gurd诊断标准值得推荐:主要标准:①点状出血;②呼吸系统症状,肺部x线表现;③头部外伤的脑症状。
次要标准:①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0kPa(60mmHg以下);②血红蛋白下降(10g以下)。
参考标准:①脉搏>120次/分;②发热>38℃;②血小板减少;④尿中出现脂肪滴;⑤血沉快>70mm/h;⑥血清脂酶上升;⑦血中游离脂肪滴。
在上述标准中,有主要标准两项以上,或主要标准仅有一项,而次要标准、参考标准有4项以上时,可确定脂肪栓塞的临床诊断。
无主要标准项目,只有次要标准一项及参考标准4项以上者,疑为隐性脂肪栓塞。
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是指长管状骨骨折或多发性损伤后脂肪细胞破坏,游离脂肪挤至静脉内形成栓子以脑循环障碍、脑缺血、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FES的典型症状为呼吸功能不全、脑功能障碍和皮肤淤斑病变三联症一,脑型FES患者没有呼吸系统表现。
脑型FES患者一般无颅脑外伤史,无昏迷、休克,于损伤早期(1 2小时~3天)出现淡漠、嗜睡、惊厥、昏迷、四肢肌张力增高。
血压一般正常,常伴有发热、心率增快、呼吸增快,同时可伴有颈胸部散在出血点。
部分患者出现中枢性面瘫或一侧肢体偏瘫。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幻觉症症状,这为诊断带来了困难。
激素冲击疗法是FES治疗的常用疗法,如地塞米松20 ~30/mgd ,甚至60mg/d ;或甲基强的松龙500~1000mg/d ,连续 3 ~5天,直至脑水肿消退。
呼吸支持、纠正低氧血症是治疗FES最基本的措施,应通过脉搏血氧计或血气分析对血氧分压进行早期、连续性监测。
出现低氧血症,即应以鼻导管或面罩供氧,使维PaO2持在70 ~80 amH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