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贤后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的祖孙情深

合集下载

祖孙情深的孝庄太后与康熙皇帝

祖孙情深的孝庄太后与康熙皇帝

祖孙情深的孝庄太后与康熙皇帝2019-08-29清朝的孝庄太后与康熙皇帝的祖孙关系在历代封建帝王家庭中可以说是最为亲密、⽽⼜最为独特的⼀种。

清朝规定,皇⼦、皇⼥出⽣后,均由乳母、保姆喂养和服侍,与亲⽣额娘分居两处,平⽇见不到⾯。

为了免遭天花的传染,⽞烨2岁左右,就被送往紫禁城外北长街路东的⼀座宅府(雍正继位后改为福佑寺)养育。

由于不住在宫中,与⽣母佟佳⽒更是没机会见⾯;⽽此时,皇⽗福临正处在与爱妃董鄂⽒的热恋期间,幼⼩的⽞烨得不到⽗爱,已是意料之中。

出过天花后,具有免疫⼒的⽞烨,重返皇宫。

本该享受⽗母之爱,盼来的却是双亲先后离世。

⽞烨晚年曾回忆⼉时的情景:世祖章皇帝(顺治帝福临)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母膝下,未得⼀⽇承欢,此朕六⼗年来抱憾之处。

然⽽,来⾃祖母――孝庄太后的爱,弥补了他弱⼩⼼灵的感情空⽩,祖母也成为他⽣活中最可依赖的亲⼈。

作为祖母,孝庄太后可称得上是⼀位成功的教育家。

她不仅关怀、爱护孙⼉,⽽且更注重教育、培养。

她的所为⼀⽅⾯是⾻⾁亲情的⾃然流露,另⼀⽅⾯更是孝庄太后作为⼀位具有远见卓识政治家的深谋远虑。

祖母关⼼疼爱孙⼉,本是情理之中、天经地义之事。

但孝庄太后对孙⼉的爱,却有着更⼴泛、更深刻的含义。

⽞烨还在呀呀学步的时候,祖母对他的饮⾷起居、⾔谈举⽌就有了严格规定,并进⾏训练培养。

常⾔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在祖母的严格教育下,⽞烨从⼩站坐有相。

继位后,⽆论与⼤⾂议论政事,或与⽂⾂谈史论书,还是与家⼈闲暇聊天,他都⾝体直⽴,举⽌得当。

除此之外,祖母更注重他品⾏、志趣的培养。

⼀次,6岁的⽞烨向顺治皇帝请安后,认真地说:我长⼤了,⼀定要效仿⽗皇,勤勉治国。

少年的⽞烨,能有如此的雄⼼抱负,与祖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由于祖母的⾔传⾝教,⽞烨⾃幼便对读书学习产⽣了浓厚的兴趣,并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

⽞烨7岁的时候,在祖母指导下,开始学习儒家典籍,诵读经书。

读书已成为⽞烨童年⽣活的主要内容。

兴与亡的两个名人事例

兴与亡的两个名人事例

兴与亡的两个名人事例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兴于清朝的祖孙俩,孝庄皇后是我国清朝的著名贤后,她辅佐了清朝三代帝王,是一位在历史上德高望重的传奇女性,他与孙辈皇帝康熙的感情十分深厚。

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努尔哈赤的儿媳,皇太极永福宫庄妃,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

她机智过人,善于谋略,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两辅幼主,权位并重,是清朝唯一的一位太皇太后。

康熙帝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

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轶,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

”祖孙感情融洽。

就在清朝军队进关之后,当时的顺治皇帝因为在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这个孝庄太后为了皇位简直就是贡献出了相当大的牺牲,并且还用了很多的心血,所以肯定不会看着这个皇位最后落到了别人的手中,也不会让自己的孙子当不上皇帝,所以肯定就会想非常多的方法。

因此,这个孝庄太后就下意识的选择了当时得过天花的玄烨,让他开始继位坐上了皇位。

这位皇帝也就是后来我们大家熟悉的康熙皇帝。

并且孝庄太后为了要保证康熙的皇位可以坐的更加安稳,所以当时的孝庄太后还帮助了康熙选择了继位辅政大臣来辅政他,这几位大臣分别有索尼,鳌拜,遏必隆和苏克萨哈,虽然他们一直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辅佐康熙来管理朝政,也让当时很小的康熙能够得到相当好的锻炼。

而孝庄太后为了能够让这四位辅佐的大臣能够用自己的全部帮助康熙,所以当时的孝庄太后还让康熙迎娶了当时索尼的孙女和遏必隆的女儿,并且使用了联姻的办法让他们尽力的帮助了当时还小的康熙。

而这两个人在最后确实也是帮助康熙皇帝能够上位做了很大的功劳。

如果当时没有这两个人,当时年幼的康熙是很难能够坐上皇位,并且还是坐得如此稳当,如果康熙坐不稳的话,那么后来的雍正和乾隆就更是不用提了。

所以清朝开创的康雍乾盛世有着孝庄太后不可抹杀的功劳。

孝庄与康熙什么关系?孝庄在几个孙子里面最喜欢的是玄烨

孝庄与康熙什么关系?孝庄在几个孙子里面最喜欢的是玄烨

孝庄与康熙什么关系?孝庄在几个孙子里面最喜欢的是玄烨本文导读:康熙帝就是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个儿子,而顺治帝福临的生母就是孝庄文皇后,所以孝庄和康熙是祖孙关系。

孝庄皇后在几个孙子里面最喜欢的是玄烨,而且玄烨就是孝庄皇后培养起来的,据史料记载祖孙二人的关系非常亲密,这在古代封建大家庭里是很少见的。

康熙画像孝庄对康熙的培养显然比对儿子福临更加成功,而且孝庄对儿子福临的亲情远远不如孝庄对孙子玄烨之间的亲情,康熙帝小时候的亲情呵护几乎都来自孝庄。

顺治去世的时候,玄烨才8岁,年幼的康熙皇帝由太皇太后照顾,当时孝庄并没有直接干预朝政,这使康熙日后回忆对祖母更多了一份血肉之情。

孝庄对玄烨虽然非常严格,但康熙说自己能说话走路的时候,是靠着祖母的慈训得以养成了好习惯。

《清史稿》记载孝庄不干预朝政,但是朝中有大事,康熙会先告知孝庄然后做决定,可见孝庄对康熙的影响很大。

这也使后人找到的都是孝庄间接的干预朝政,多是给与建议而不是命令。

当然康熙对祖母孝庄也是很好的,因为康熙8岁丧父,10岁丧母,晚年的康熙就说自己自幼承欢祖母膝下30多年,倾听祖母的教诲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如果没有祖母就没康熙的现在,所以在孝庄生前康熙出行的时候,如果祖母不能同行,都会将自己的行踪告知孝庄,以让她放心。

康熙有多少嫔妃古代的嫔妃特指的话就是帝王的妻妾,康熙一生的嫔妃有多少我们很少有确切的数字,但是从康熙的景陵中就埋葬了4位皇后,48位妃嫔,所以康熙的妃嫔不少,这48为妃嫔中1位贵妃,妃子为11人,嫔8人,贵人10人,常在9人,答应9人。

本来3位皇贵妃中的敬敏皇贵妃和妃嫔们葬一起的,后来迁葬景陵地宫,而妃嫔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葬在景陵双妃园寝中。

康熙的画像康熙有四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和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三位皇贵妃就是敏皇贵妃章佳氏、敦怡皇贵妃瓜尔佳氏、悫惠皇贵妃佟佳氏这三位是在雍正时被追封或者尊封的。

历史趣谈:孝庄太后一心为大清江山 康熙求天缩己命延其寿

历史趣谈:孝庄太后一心为大清江山 康熙求天缩己命延其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孝庄太后一心为大清江山康熙求天缩己命延其寿导语:崇德八年八月,皇太极驾崩,其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势均力敌,“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

32岁的孝庄与皇太极孝端崇德八年八月,皇太极驾崩,其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势均力敌,“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

32岁的孝庄与皇太极孝端皇后多方斡旋,使多尔衮得摄政王称号和实权后,改为支持其子福临继位,改年号为“顺治”,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

多尔衮位高权重,依然觊觎皇位,不断迫使幼主加封自己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甚至皇父摄政王,追封自己的生母为皇后,这是皇帝才干的事情。

孝庄全力辅佐顺治,又对多尔衮施展谋略、软硬兼施,纾解其野心欲望,巩固了顺治的帝位。

30多岁的寡妇带着10多岁的儿子,面对诸多对皇位虎视眈眈的血性男人,自然是不容易。

她既要得体地对多尔衮委曲求全,也要通过继续和亲的方式,向娘家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家寻求支持。

然而,她忍辱吞声、苦心扶持的小皇帝顺治却不领情。

顺治很不喜欢两名来自母亲娘家的皇后,独宠自己中意的董鄂妃逾常。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董鄂妃被册为贤妃,仅三月有余,顺治又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还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按照册封皇后的大礼,颁恩诏大赦天下。

第二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颁诏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大有册封太子之意。

然而这个孩子“百日而殇”,顺治追封为和硕荣亲王,为他修建了高规模园寝。

顺治十七年八月,董鄂妃病逝,顺治“辍朝五日”,追谥孝献皇后。

历史学家萧一山称他“痛爱妃之死而欲逃禅”。

生活常识分享。

关于孝庄文皇后的故事

关于孝庄文皇后的故事

关于孝庄⽂皇后的故事 中国的历史上是不缺乏才华和能⼒具备的⼥性的,在清王朝短短300年的历史中,有⼀位⾜智多谋、才华横溢的⼥性。

她就是孝庄⽂皇后。

孝庄⽂皇后 故事公元1613年春天,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家族,诞⽣了⼀个⼩⼥孩,相信这个孩⼦降⽣的时候,家中⼀定有异象,预⽰其⾮⽐寻常的⼈⽣。

她不仅给家族带来了荣耀,更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这个⼩⼥孩叫布⽊布泰,⼩名⼤⽟⼉,聪明美丽。

由于她是孝端⽂皇后哲哲的侄⼥,得以有机会接触皇族,她长⼤后,⼗三岁嫁给了努尔哈⾚的第⼋个⼉⼦皇太极。

这就是后来青史留名的清朝顺治帝的母亲、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位历史上有名的贤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

孝庄⽂皇后帮助丈夫皇太极⼴纳贤才;辅佐⼉⼦福临继承⼤统;⽀持孙⼦⽞烨治国锄奸,使当时的清朝逐步⾛向兴盛,可以说,因为有了她,才有了后来的康熙⼤帝和康熙盛世。

皇太极1636年称帝后,⼤⽟⼉被封为庄妃,她⽣了皇九⼦福临,由于皇太极的谥号是太宗⽂皇帝,所以⼤⽟⼉史称“孝庄⽂皇后”,简称孝庄。

科尔沁草原的博尔济吉特家族,有三个⼈都嫁给了皇太极,除了⼤⽟⼉和她的姑姑,后来还有⼤⽟⼉的姐姐海兰珠。

孝庄看出幼⼩的⽞烨是可造之材,因此专门加以培养,经常陪着⽞烨玩耍。

孝庄对历史感兴趣,⽞烨从⼩也是对读书学习有浓厚兴趣,对于孙⼦的勤奋好学,孝庄⼜欣慰⼜⼼疼。

处理国家⼤事的时候,孝庄也常常带⽞烨在⾝边,⽿睹⽬染,本就聪明机灵的⽞烨,⽆形中学会了很多处事的⽅法和技巧。

他决意要做明君,要让国家富裕和强盛。

⼩孩⼦跟着谁就学谁,康熙的英武果断,不能不说这是孝庄精⼼培养、潜移默化的结果。

在康熙眼中,祖母慈爱、稳重、极有政治才能,康熙⼤帝后来说,⾃⼰⼋岁失去了⽗亲母亲,跟随祖母三⼗多年,是因为祖母的教诲培养,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

在祖母⽣病的时候,康熙忙前忙后,体贴⼊微,祖孙情深。

孝庄⽂皇后的⼀⽣,正是清朝由乱到治的历史关键时期,她帮助皇帝调和内部⽭盾,维护团结,稳定社会秩序,⽽她做这⼀切,都是始终站在幕后,从未实⾏垂帘听政,这也是她更为后⼈称颂的地⽅。

康熙的爱情故事

康熙的爱情故事

康熙的爱情故事
康熙帝是清朝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他在位六十一年,期
间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

康熙帝一生共有正妻四人,嫔
妃一百七十余人,但他最爱的却是慈禧太后的母亲——孝庄文皇后。

康熙帝与孝庄文皇后的爱情故事是令人动容的。

康熙帝登基后,他的母亲和孝庄文皇后之间发生了矛盾。

康熙帝一直深爱着孝庄文
皇后,但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尊严,他不得不将孝庄文皇后贬为侧福晋。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下,康熙帝对孝庄文皇后的爱从未改变。

他常常暗中前去探望她,给予她温暖和安慰,以表达自己对她
的深情。

康熙帝的爱情故事并不止于此,他还与隆科多尔琴的感情令人
感动。

隆科多尔琴是康熙帝的侧福晋,她是蒙古族人,与康熙帝结
缡后,一直深得康熙帝的宠爱。

康熙帝曾为她建造了“永寿宫”,
并在宫中赐给她许多宝物。

康熙帝对她的宠爱之情溢于言表,让人
感叹他的真情实意。

除了正妻和嫔妃,康熙帝还有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他与魏忠
贤的女儿魏佳氏相恋,两人之间的感情曲折而动人。

魏佳氏是康熙
帝的宠妃,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康熙帝对她宠爱有加,甚至为了她废除了宫禁,让她可以自由出入宫禁之地。

这段爱情故事虽然充满了坎坷,但却是康熙帝一生中最为动人的一幕。

康熙帝的爱情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对爱情的执着和真挚让人感动不已。

他在位期间,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爱情的真挚赞美。

康熙帝的爱情故事,将永远被人们传颂下去。

孝庄太后如何培养康熙的综合素质

孝庄太后如何培养康熙的综合素质

孝庄太后如何培养康熙的综合素质(转载)在康熙皇帝玄烨的生命之中,如果要列出与他感情最深、影响最大、令他又敬又爱、钦佩有加的人,大概他会毫不犹豫地写下:祖母孝庄文皇后。

玄烨从小就饱受冷遇和不幸,是在祖母的呵护下,才得以顺利地长大成人;在他最受苦难的时候,是祖母给予他以温暖和关怀;在他仅仅8岁的时候,是祖母毅然决然地将江山社稷的重任放在他的肩上,并义无反顾地为他遮风挡雨,让他健康成长。

康熙皇帝和他的祖母孝庄文皇后之间的身后感情,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皇室家庭中的祖孙关系之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顺治皇帝之母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她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与清初的满清皇室关系密切、世代联姻:清太祖努尔哈赤一后、清太宗皇太极一后四妃、清世祖福临二后、清圣祖玄烨一后等,都是出自博尔济吉特氏。

天命十年(1625),她年方13岁,就嫁给能征善战的大汗皇太极为妻。

11年后的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正式称帝,她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

3年后,她生下福临,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福临降生孝庄姑侄3人之中,最聪明过人的是孝庄。

她在婚后的第13年生下了福临,地位日隆以后,才干也逐步显示了出来;而是最受宠爱的却是孝庄的姐姐,可惜,天妒红颜,她不久即病逝,谥敏惠恭和元妃。

耸立在4米高台上的城堡式建筑清宁宫(正宫,今沈阳故宫中路正中),见证了皇太极与孝庄的相知相爱的感情,这里是他们起居的寝宫,也是孝庄熟悉政务的重要地方。

宫前两侧是东西配宫,顺治皇帝福临就降生在东部的永福宫内。

入主紫禁城孝庄太后是位精明能干、具有远见卓识的女人。

她的一生,是有着传奇色彩的一生。

她的一些举动,影响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

她辅助6岁的儿子福临登上皇帝宝座,走过一段刀光剑影的风雨历程,甚至下嫁权臣多尔衮,确保了皇位稳固,进而鼎定中原,稳稳地入主紫禁城;她力主让年仅8岁的皇孙玄烨继皇帝位,从而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圣明君主,并诞生了长达百年的前所未有的康乾盛世。

孝庄和多尔衮到底是什么关系?孝庄和康熙的关系怎样?

孝庄和多尔衮到底是什么关系?孝庄和康熙的关系怎样?

孝庄和多尔衮到底是什么关系?孝庄和康熙的关系怎样?孝庄,史称孝庄文皇后,清太宗皇太极之妃,清顺治帝的亲母亲,清康熙帝的祖母。

她的一生是在各种做政治斗争中度过的,她辅佐了两位幼主的功绩,让史学家对其称赞异常,认为她是清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但随着各种影视剧的热播,人们对她关注的焦点却不是她辅佐了两代幼主,是多么的厉害。

而是她和多尔衮的关系到底如何,她真的下嫁过多尔衮吗?清初有三大疑案: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夺嫡,孝庄就经历了两代疑案,而她自己也是其中一案的主角。

许多影视剧中将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附上了爱情这一美妙的因素。

说两人自幼青梅竹马,在一个府邸长大,早就情投意合。

只不过后来科尔沁为孝庄选定的夫君是多尔衮的八哥皇太极,两人的爱恋才自此结束。

后来皇太极死后,一来二往之间,两人又重新相恋了。

电视剧上传递的都是经过加工后的美好的东西,然而现实往往并不是那么美好。

先说孝庄与多尔衮是否是青梅竹马,答案是否。

历史上的孝庄在科尔沁出生,在科尔沁长大,十三岁的时候由兄长护送至满洲嫁与皇太极。

多尔衮呢?在盛京长大,15岁的时候就随父兄四处征战。

一个在广阔的科尔沁草原长大,一个在盛京,八竿子都挨不着,又怎么可能如野史所说的那样,两个人是青梅竹马,早就情投意合呢?因此两人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皇太极和孝庄的婚礼上。

至于后来的私下暧昧,也不可信。

一个是后宫嫔妃,一个是前朝将领,两人怎么可能私下有交集。

再说多尔衮因为爱慕孝庄,所以甘愿放弃皇位,改而拥戴孝庄的儿子福临继位。

这也是错误的说法,当时的多尔衮与豪格及代善双双对峙,谁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顺利的争到皇位。

于是福临这个幼小的君主,成了他们妥协的结果。

至于多尔衮为什么拥戴福临而不是博果尔呢,历史虽没记载,但是许多人都猜测,孝庄对其使用了美人计。

而说多尔衮对孝庄,那也不见得有多爱。

史书记载,多尔衮生活放纵,拘豪格妻其妻,又擅娶朝鲜国王族女,一女不足其欲又娶一女。

可见生活极为放纵,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孝庄而放弃皇位呢?”太后下嫁“之谜,这个迷案如今许多史学家分析,孝庄的确是嫁过多尔衮的。

历史趣谈孝庄死前说了什?竟让康熙为难了三十八年

历史趣谈孝庄死前说了什?竟让康熙为难了三十八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孝庄死前说了什?竟让康熙为难了三十八年
导语:据史书记载,康熙八岁丧父,十岁丧母,小小年纪登上帝位,他几乎是由孝庄一路辅佐过来的,祖孙俩的感情深厚,可想而知。

在康熙二十六年十...
据史书记载,康熙八岁丧父,十岁丧母,小小年纪登上帝位,他几乎是由孝庄一路辅佐过来的,祖孙俩的感情深厚,可想而知。

在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寿数。

康熙在诵读祝文时涕泪交颐,说:“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

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

”然而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该月二十五日,孝庄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岁的高寿安然离开了人世。

而她在临死前,对康熙提了一个要求。

她说:“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按照惯例,一般死的比皇帝晚的皇后要在皇帝陵墓外面修建专门的后陵,和已故皇帝合葬。

像是一般的嫔妃,死后是不能和皇帝合葬的,都是另外起的侧陵。

虽然皇太极在世时,孝庄并没有被立为皇后,然而她的儿子继承了皇位,成了皇帝,她也就被追封为皇太极的皇后了。

而且她对清朝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不管是从名份上,还是实际上,她都有资格和先皇合葬。

但是孝庄却自己提出来,不想惊动已故的皇太极,想要陪在康熙父子身边,故而想要在顺治的孝陵旁边,独居一墓。

生活常识分享。

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作者:冯佐哲来源:《北京档案》2008年第08期孝庄文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极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谥号”,她是蒙古族人,名布木布泰,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生于蒙古科尔沁部。

十三岁时嫁给皇太极为福晋(妻子),后被封为永福宫“庄妃”。

孝庄文皇后一生为皇太极生了三女(即固伦雍穆公主、固伦淑慧公主、固伦淑哲公主)一男(即清世祖福临,顺治皇帝)。

因为她的儿子和孙子(即康熙皇帝)都做了皇帝,因此她先后被尊为“皇太后”和“太皇太后”。

孝庄文皇后一生经历了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三朝,同时也经历了长年征战与各种政局变化,见证了清初社会从动乱走向安定,经济从崩溃走向稳定和发展的过程。

孝庄文皇后有远见卓识,与皇太极关系很好,辅佐丈夫“肇造丕基”。

皇太极暴卒后,她要以身殉葬,因群臣劝阻作罢。

由于皇太极生前没有决定继承人,引起了一场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

当时主要分为两派,一派以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为首,另一派以皇太极的九弟多尔衮为首。

经过激烈争斗,双方最后达成妥协,决定让皇太极六岁的幼子福临继位,即顺治皇帝;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右真王)辅政。

由于孝庄、福临孤儿寡母,大权掌握在多尔衮手里。

1644年(顺治元年)夏天,多尔衮率领清军入京,接受明朝旧臣朝拜,当时人们只知有“摄政王”,而不知有顺治皇帝。

孝庄来到北京后,看到多尔衮飞扬跋扈,对福临皇位构成巨大威胁,遂利用多尔衮对她的爱慕之情,按照满族风俗,下嫁给多尔衮。

多尔衮只能以“皇叔父”、“皇父”自居,始终没有篡位。

顺治七年(1650年),三十九岁的多尔衮死去,顺治皇帝亲政。

在孝庄的辅助下,清朝统治者笼络、利用汉军、汉将,镇压了南明残余势力和明末农民起义军主力,统一了中国。

但是这时孝庄与顺治出现了一些分歧,如在对待汉文化上、顺治的婚姻问题上,看法各异。

结果顺治郁郁寡欢,1661年患天花死去。

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孝庄颇费心机,最后决定由八岁的孙子玄烨继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大臣辅政。

孝庄太后与康熙皇帝

孝庄太后与康熙皇帝

兰台世界2012·3月下旬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

是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庄太后与康熙皇帝的祖孙关系在历代帝王家庭中可以说是最为亲密又最为独特的一种。

清朝规定,皇子皇女出生后,均由乳母、保姆喂养和服侍,与亲生父母分居两处,平日很少见面。

为了免遭天花传染,两岁左右的玄烨被送往紫禁城外北长街路东的一处宅府养育,与生母更是没机会见面。

出过天花后,回到皇宫,顺治与爱妃董鄂氏热恋,很少顾及到他。

后来父母相继离世,康熙帝晚年曾回忆儿时的情景:“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憾之处。

”[1]13-14顺治驾崩后,孝庄太后立即挑起了挑选继嗣的重任,她经过反复思考,拒绝了从顺治众兄弟辈中择贤而立的建议,将继嗣的范围缩小到顺治的几个皇子身上,又采纳了汤若望的建议,以已经出过天花的年方八岁的皇三子玄烨为君。

因为皇帝尚小,需要辅佐,书生周南上书孝庄太后,要求她垂帘听政,考虑到历史上母后临朝容易引起政局动荡,对此,她坚决拒绝。

同时为了防止顺治初年宗室专权的历史再度重演,由她主持,任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

康熙即位后,孝庄太后对他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了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让他和自己一起住在慈宁宫。

孝庄对玄烨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都悉心照料,而且十分严格,完全按照帝王的标准训练这个爱孙。

正如玄烨日后所回忆:“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

虽平居独处,亦教以敢越轨,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

”(见《清圣祖御制文二集》)为使玄烨自幼就接受满族文化教育,她指使自己信赖的侍女苏麻喇姑,既照料玄烨的生活,又教他说、写满语、满文。

孝庄太后为何死后那么多年才入葬

孝庄太后为何死后那么多年才入葬

孝庄太后为何死后那么多年才入葬清朝入关之后,孝庄皇太后是死后入葬最晚的一个皇太后,而且她的陵墓是由她的重孙子雍正皇帝修建的,而不是自己最疼爱的孙儿康熙皇帝(怎奈儿子顺治帝死得早)。

相对于自己的儿子顺治帝而言,孝庄太后对于孙子康熙帝付出的心血要多得多,曾经数次在危难中把康熙和大清朝解救出来。

可以说,没有孝庄太后,就没有康熙王朝,后来的大清王朝也会变了味道。

自然,康熙皇帝对于这位德高望重的祖母也是孝顺有佳,只要自己有空,就会时常去陪伴一下祖母孝庄太后。

然而,在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后去世之后,康熙帝并没有急于让这位自己最亲近的祖母入土为安,而是把孝庄太后的棺椁停放在了孝陵附近的一个大殿之中。

当然,这并不是康熙帝不想让祖母入土为安,而是祖母孝庄太后的一道临终遗言,让他感到左右为难,不好处理。

原来,孝庄太后临终之时告诉孙儿康熙:太宗皇帝(即自己的丈夫皇太极)已经入土多年,就不要再去打扰他的陵寝了。

自己死后,想和儿孙们待在一起。

这样一来,就给康熙帝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如果听从祖母的遗言,将有违于帝后死后合葬的祖制;如果不听从祖母的遗言,自己又会留下不孝的名声。

这确实是难倒了康熙,他决定先把祖母的棺椁停放在自己父皇顺治帝孝陵附近的暂安奉殿内,自己再慢慢想办法。

然而,这一放就是三十多年,期间康熙西征葛尔丹、收复台湾、收复尼布楚。

一直到康熙去世,康熙也没有就此想出什么好的办法。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康熙日理万机,忘记了自己的这个祖母。

据史料记载,在康熙为祖母停灵的____年间,康熙帝曾经先后30次去祭奠自己的这位祖母。

事情就这样拖到了雍正帝即位,雍正元年九月初一,雍正帝安葬完父亲康熙之后,就有大臣上书请求为孝庄太后建造陵寝,也好让孝庄太后早日入土为安。

这个困扰了康熙帝____年的问题,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摆在了雍正帝面前。

雍正帝认为这个问题确实应该解决了,毕竟继续拖延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几个月后,雍正帝把一帮王公大臣召进宫,把自己的意思告诉给了他们。

祖孙情深的孝庄太后与康熙皇帝

祖孙情深的孝庄太后与康熙皇帝

为 丁伲地 扁 ,l 沦与 欠 波 i政 事 . { 兀 宅 或
天他的传 染. 玄烨 2岁左右 . 就被送 往紫禁城 外北 l i 乇街踹 人 闲暇聊 天,他 身体 直 .攀止得
东的一 座宅府 ( 正继位 后改为福佑 寺 ) 雍 养育 由于不 住 更注重他 r 什 志趣 的培养 敬 . 岁的玄烨 向¨ 6 碰治 帝 岫 .与生母佟 佳氏更 屉没机会 址面;而此 时 .皇父幅 请安 晶 ,认真地诳 : 长太 r. 一 : 中 定 耍效仿 Z - 毡 怖Ⅱ处 i : 芏与爱妃蘸 鄂氏的热恋 期间 , 小的玄烨得 刮父 国 少年的 玄侬 . 幼 能 如此 的雄心抱 S , . t 坶潜 穆 化 爱 ,已是意料之 中。出过天牲 后 .具有免疫 力的玄悱 ,重 自影 响屉 针 外曲 々 返 皇宫 袅 本j享受父 母之爱 , 盼米 的却是双 亲先后离 世 玄
后, 祖母 以 自己多年 的政 治经验 和超 人的智 慧 , 鼎立相 助 , 他亲 自踏 验 , 确保 无误后 , 才请 祖母 过去 : 时 ,利用 中 有
他骑 马亲阅道 路 , 以确保祖 母在 路途 的安 全 一 全力扶 持孙 儿 。 先是 清除螯 拜集 团 , 真正掌 握朝 廷大权 ; 途 休息 时间 ,
} =母 的 曙教 , h于{ H 皇炸 口划J 埘 学习 P r 他 l 炸晚年 曾回 忆)n 的情景 :世柑章 皇帝 ( 冶帝 幅l ) L, t 顺 冈 浓 厚f 兴趣 . J { 】 并荠成 严准精‘ 学们卷艘 玄炸 7 的叫候 . 岁 在
髓讪坪H , — 朱经 }痘 , 保姆护祧 于紫禁城 外 , f l 令 1 父母臃 F, 祖母 指 导下,丌辑半习 家 典籍 . I 自 陵托 渍 已- 戍由 未得 一 日承欢 , 联 六 P 米拖 憾之 处 然而 来 自卒 玄烨童年 生活∞主 要内容 每犬早 鼹洗淞后 此 年 H 吃过 微 恒 母—— 孝庄 最后的爱 , 弥补 r他弱小心 灵的感情 空 白,诅 捧 起 书术. 边看边思 芎 垴 刹 坪 啊的地 l . . L求段 , , 址I . j 培L 母 乜啦 句他生活 中最 町依 赖的亲 人=怍 为祖母 , 孝庄 詹 Ⅱ使 是身边 的 监 、 仆, l 】 奴 地 且更 注重教 育 培 养:她的所 为一方面 是骨肉亲情 的 壹 午饭 1.保姆 蚺 = _ { 可 ’跟 1行 . 。嘏 再. { = ¨ 状 可称得 1是一位 成功的救 育家 . : 她不 『 爱护 孙 儿, 卫关- 而 玄烨 盘即捧 趣 本厚I ・ 的 蒋 . 精会 J 责世 求 刮 r 聚 世j 烨磐 . 叫r 边 琏 数 .地f 然 然 流露 . 一方 面更 是孝 庄太j作 为一位 具有远 卓 政治 不动 .仍沉浸 柏 中 侏姆敞进 拿他 陶 适 他吃 冗 舌 家的深谋远 虑。 饭的时候 . 义把书 蔽起 斗 . ∈ 让他 多休 - L 此- 髓. 会J

历史趣闻孝惠章皇后与康熙的深厚母子情

历史趣闻孝惠章皇后与康熙的深厚母子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孝惠章皇后与康熙的深厚母子情导语:孝康章皇后,蒙古人,博尔济吉特氏,她的姑母是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于顺治十年被废,降为静妃。

顺治十一年年仅14岁的博尔济吉特氏被入选进孝康章皇后,蒙古人,博尔济吉特氏,她的姑母是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于顺治十年被废,降为静妃。

顺治十一年年仅14岁的博尔济吉特氏被入选进宫,封为妃,一个月后册封为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比顺治帝小3岁,虽然年轻貌美,但过于忠厚老实,不善逢迎,所以入宫后并不得宠。

两年后,天姿国色的董鄂氏入宫,神的宠幸,博尔济吉特氏更受冷遇。

顺治帝总想废掉这位失宠的皇后,让董鄂氏取代她。

顺治十五年新年刚过,顺治帝就以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在化工太后有病期间“礼节疏阙”为由,停止了她的“中宫笺奏”只保留皇后位号和册宝,实际上等于停止了皇后的职权,后来皇太后知道了这件事,出面进行了干预,顺治帝被迫恢复了“中宫笺奏”。

顺治帝的废后之意由于皇太后和董鄂氏皇贵妃的抵制和苦劝才没有实现。

博尔济吉特氏入宫不到七年,顺治皇帝就撒手人寰了,当时博尔济吉特氏芳龄刚21岁,便开始过上了寡居生活。

康熙皇帝即位后,尊她为皇太后,先后五次给她恭上徽号,其徽号的全称是“仁宪恪顺诚惠纯淑端僖皇太后”玄烨的生母孝康章皇后病逝时,玄烨刚十岁。

于是博尔济吉特氏协助孝庄文皇后担负去培养教育玄烨的重担。

博尔济吉特氏把玄烨当做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母爱,与玄烨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母子之情,虽非亲生,胜如亲生。

在他们相处的半个多世纪时间中,玄烨对皇太后极为孝顺恭敬,以养天下。

玄烨到外地巡游时,多次奉皇太后同行。

巡视江南、展谒祖陵、汤泉沐浴、塞外避暑、朝拜盛京。

每次皇太后圣诞之日,玄烨总要隆重庆贺。

康熙。

揭秘康熙、孝庄与皇太后的家族史

揭秘康熙、孝庄与皇太后的家族史

揭秘康熙、孝庄与皇太后的家族史 孝惠章皇后(图⽚来源:维基百科) 康熙皇帝的嫡母是孝惠章皇后,也就是仁宪皇太后。

嫡母就是⽗皇顺治的正宫皇后。

⽞烨降⽣的时候,还没有嫡母,⽗皇的第⼀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是孝庄太后的亲侄⼥。

因为和顺治没有感情,在婚后两年即被废为静妃。

⽞烨降⽣后三个⽉,他就有了⼀位嫡母,也就是顺治皇帝的第⼆位皇后博尔济吉特⽒。

她是孝庄的侄孙⼥,当时年仅13岁。

顺治皇帝对这位因为政治联姻⽽封的第⼆位皇后也没有感情,⼀直冷淡待她。

直到顺治皇帝于顺治⼗⼋年(1661年)正⽉去世,两⼈的感情仍然没有好转。

孝庄皇太后与幼年康熙,《康熙帝国》剧照 ⽞烨即皇帝位时,年仅8岁。

康熙⼆年(1663年)⼆⽉,⽞烨的⽣母去世,嫡母开始在⼩皇帝的⼼灵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往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母⼦感情越来越深厚。

康熙皇帝登基以后,奉孝庄太后为太皇太后,嫡母博尔济吉特⽒被尊为皇太后,移居慈宁宫。

康熙皇帝与太皇太后、皇太后之间的关系⼀直很融洽。

但相⽐之下,他与太皇太后的感情更深于与嫡母皇太后的感情。

康熙皇帝曾多次奉孝庄太皇太后、嫡母皇太后之命出宫,拜谒祖陵,临幸盛京,西巡五台⼭,出古北⼝到避暑⼭庄避暑。

⼀路上,康熙皇帝都亲⾃照应,在太后的舆前舆后奔忙,对于太后的⾐⾷起居,事必躬亲,不敢有丝毫懈怠。

孝庄太皇太后慈爱⽽温情,她以尊贵长辈的特殊⾝份,将康熙与嫡母皇太后紧密地联系在⼀起,并和谐地相处。

由于孝庄太皇太后的存在,康熙将依恋之情完全系于祖母⼀⾝,⼤⼤影响了他与嫡母之间的感情,他对嫡母的孝养较之祖母,也就平淡了许多。

孝庄⽂皇后,清太宗皇太极的永福宫庄妃。

(图⽚来源:维基百科) 康熙⼗⼆年(1673年)冬,清太宗妃⼦懿靖⼤贵妃病危。

由于皇太后和懿靖⼤贵妃都是来⾃⼤漠孤烟的蒙古草原,同样的故乡让她们有着同样的情感和思念,也让她们感到⼀种天然的亲切。

在孝庄的建议下,皇太后以⼉媳辈的⾝份前往探视,⼩皇帝⽞烨则步随着嫡母皇太后的御辇⼀同谒宫问疾。

孝庄的一场政治婚姻 带来了康熙一生最爱的女人

孝庄的一场政治婚姻 带来了康熙一生最爱的女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孝庄的一场政治婚姻带来了康熙一生最爱的女人导语:康熙帝即位时年仅8岁,由于年龄太小,不能处理国家大事,所以他的父皇顺治帝临终时,为他选了4位德高望重、为国屡建功勋的元老重臣索尼、遏康熙帝即位时年仅8岁,由于年龄太小,不能处理国家大事,所以他的父皇顺治帝临终时,为他选了4位德高望重、为国屡建功勋的元老重臣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和鳌拜作为辅政大臣来帮助处理朝政。

在这4位辅政大臣中,索尼为首辅大臣,四大臣共同辅佐幼主,最初相安无事。

然而,随着四辅大臣,内部势力的变化,本来位居末位的鳌拜,势力日渐强大。

鳌拜态度专横,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以及其他的辅政大臣,放在眼里。

而此时历经三朝、经历多次宫廷斗争的索尼,以年老多病为由,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持不与鳌拜发生冲突的回避态度。

遏必隆生性庸懦,且与鳌拜同为镶黄旗,遇事多阿附鳌拜;苏克萨哈因曾是摄政王多尔衮旧属,为其他朝臣所恶,势单力薄。

鳌拜利用以上条件得以擅权,并结党营私,日益骄横,竟发展到不顾康熙帝的意旨,先后处死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临及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等政敌,引起朝野惊恐。

由于危及皇权的安危。

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眼看鳌拜权倾朝野,为能遏制鳌拜并将权利夺回,孝庄文皇后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皇帝亲政并笼络其他辅政大臣。

要想皇帝亲政,皇帝就必须是成年人,而成年人的标志就是结婚。

于是康熙12岁的时候,他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就为他举行了大婚礼。

身为皇祖母的孝庄文皇后在为康熙皇帝选皇后时颇费了一番苦心。

她一改太宗、世祖两朝均在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选择皇后的传统,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这遭到鳌拜多次上奏反对,生活常识分享。

康熙帝与孝庄太皇太后政治关系的解构_乔治忠

康熙帝与孝庄太皇太后政治关系的解构_乔治忠
康熙帝亲政后虽仍年轻,但皇帝的至尊名位是 一大优势,他接受的教育是标准的儒学观念、理学思 想,守旧势力不具备与儒学相抗衡的思想武器,康熙 帝注定要在儒学的教育下成长,加之统治全国的政 治需要,他必然倾向于仿从汉人政权的体制变革,必 然倾向实行“儒化”的政治方针和文化建设。
因此,待到康熙帝亲政之后,清廷政治上的最大 问题,仍然是如何实行适应于内地汉人地区的统治? 是做出仿从汉制的改革还是墨守入关前的旧制? 这 关系到清朝发展的方向,对于亲政后皇帝和汉族官 绅而言,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谨将态势简析如下:
孝庄后,思想处于守旧状况,对政治体制的汉化 很为反感,这从顺治《遗诏》的炮制即可确认。但她 要坚定地维系其直系子孙的皇帝位置,这是底线,不 可触动,也附合她的最根本利益。另外,如前所述, 她不能公然以“垂帘听政”等方式干政,只能隐于幕 后,这限制了控制政治决策的程度,也使她操纵朝政 要务的行为未能留下显著的文字资料,导致清史研 究者的历史评论往往出现偏差。
后尽力笼络专权的多尔衮,以保证顺治帝的皇位安 全。多尔衮死去仅仅两个月,即在顺治八年( 1651) 二月,就发生了追究多尔衮,清算其罪状的案件,结 果定为“谋逆”大罪,虽议罪奏疏由郑亲王济尔哈朗 提出,但处理此事的整个进程不能说没有孝庄后从 中操控,因为当时顺治帝尚不满十四岁,决策大权实 际掌握在其母孝庄后之手。这次政治斗争主要是权 力之争,但多尔衮为了适应统治汉族地区实行的依 从明朝制度、任用汉官的策略,也必然受到守旧满洲 贵族的反对。而顺治帝亲政后,在政治上仍然沿袭 多尔衮采 取 的 逐 步“汉 化 ”的 方 针,并 且 更 加 激 进。 他大量启用汉人,任用汉官,萧一山认为“顺治之任 用汉官,乐就文学之士,书思对命,绰有士大夫之风” [1]( P386) ,并谕旨对明朝亲王、郡王进行恩养[2]( 卷五 四,顺治八年闰二月丁丑) ,这些都是多尔衮时期所施行的 大政方针的延续。顺治帝仿从汉人传统的政治体制 和文化制度,又导致了满洲守旧派的不满。当时很 有地位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即曾上疏要求顺治帝“效 法太祖、太 宗,时 与 大 臣 详 究 政 事 得 失,必 商 榷 尽 善”,并特别提醒清太宗曾“常恐后世子孙弃淳厚之

二十四史中关于祖孙情的故事

二十四史中关于祖孙情的故事

二十四史中关于祖孙情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我心中最感人至深的亲情,就非孝庄与康熙的祖孙情莫属。

孝庄与孙子康熙的感情,远远超过与儿子顺治的。

而康熙对孝庄,更是孝顺有加,在外具有千古一帝的威严,但是在祖母面前,他永远是那个孝顺乖巧的孙子。

孝庄对康熙一生的影响很大,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出于孝庄的慈训。

我们先来看看,孝庄对于康熙的影响。

一、康熙自幼父母双亡,就只有祖母将他带在身边。

顺治去世,孝庄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将全部希望放在孙儿玄烨身上。

祖孙俩可以说是相依为命。

康熙曾说自己从记事起,就受到祖母的教诲,养成一身的好习惯。

二、顺治驾崩的时候,清朝的局面很混乱,而此时即位的康熙只有八岁,他没有能力处理政事,一切都靠祖母扶持。

要是没有孝庄,康熙根本无法从鳌拜手中抢回实权。

三、孝庄从来不干预朝政,对于康熙的疑虑,向来只是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怎么做,都由康熙本人决定。

就这样,孝庄一面帮助康熙分析局势,让他有个清晰的方向,一面培养康熙,让他有自己的主见。

四、康熙在位干的几件大事:除鳌拜、收复台湾、平定北方等等,都离不开孝庄背后对他的支持。

很多时候康熙做不了决定,都是孝庄帮助他分析,才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当年平三藩的时候,蒙古的察哈尔部布尔尼趁机作乱,当时康熙
食不下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是孝庄站出来,表示全力支持孙儿平乱,并且给康熙推举了图海。

孝庄还把后宫节省下来的银两,全部捐出来用作军需。

自己的积蓄也全部拿出来,以表示自己全力支持及配合孙儿建立事业。

康熙这才下定决心平乱,挽回了局势。

一代贤后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的祖孙情深

一代贤后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的祖孙情深

总之,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关于“太后下嫁”的史证。我认为:孝庄太后同多尔衮的情愫可能有,“太后下嫁”之事确实无。当然,孝庄太后考量母子命运和江山社稷,尽量笼络多尔衮,则是不用怀疑的。
这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按理说应当是母慈子孝、关系融洽,但事实并非如此。顺治帝和母后的关系,《清史稿?后妃传》仅有四句话记载:第一句是“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这是例行公事;第二句是“赠太后父寨桑和硕忠亲王,母贤妃”,这也是例行公事。加上第三和第四两句,共50个字。而同书记载康熙帝同他祖母关系的则有715个字。后顺治帝废掉母后为他选定的皇后,为董鄂妃死而要剃度出家、寻死觅活,都让母后失望、生气和无奈。顺治帝的早死,更让她深受打击。幸亏皇孙玄烨争气懂事。孝庄晚年身处太皇太后尊位,祖慈孙孝,尽享天伦之乐。
民国初年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观》卷一,有三条专记太后下嫁一事。民国八年(1919年),署名“古稀老人”编写的《多尔衮轶事》则更记得如同亲闻目睹,说“当时朝廷情势,危于累卵”,“太后时尚年少,美冠后宫,性尤机警……故宁牺牲一身,以成大业”。而多尔衮本来就好色成性,此时更以陈奏机密为由,出入宫禁。也有人借顺治帝的话而认为孝庄搬到睿王府住居:“睿王摄政时,皇太后与朕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以致皇太后萦怀弥切。”(《清世祖实录》卷一百四十三)。至今仍有人认为“太后下嫁”确有其事,并提出以下九条理由。下面我逐一分析。
其六,有人说见过《太后下嫁诏》。此诏如果真有,必经辨认、登录,多人过目,不会只一人看见。历史不能凭某一人的一说做定断。
其七,明末张煌言记载了这件事。张煌言(苍水)《建夷宫词》:“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盛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张苍水全集》)“建”是建州,“夷”是夷狄,明显带有民族偏见。这时张苍水在江南,南明和清朝是敌对的政体。孟森先生早就指出:“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未敢据此孤证为论定也!”而且诗词也不能直接作为历史证据,因为诗可以夸张、比附,也可以想象、虚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贤后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的祖孙情深
一代贤后孝庄太后
和康熙皇帝的祖孙情深
2014-09-12 16:41
(转自:东北新闻网)
.for3g {
float: none;
padding: 5px;
width: 540px;
height: 40px;
text-align: center;
border: 1px solid #AEAEAE;
background-color: #EEEEEE;
font-size:12px;
line-height:20px;
color:#333333;
margin:10px auto;
}
.for3g a{
color:#333333;
}
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努尔哈赤的儿媳,皇太极永福宫庄妃,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

她机智过人,善于谋略,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两辅幼主,权位并隆,是清朝唯一的一位太皇太后。

她对清朝贡献大,故事也多。

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关系,有种种传闻和故事。

传闻最广的,当今家喻户晓的是所谓“太后下嫁”。

民国初年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观》卷一,有三条专记太后下嫁一事。

民国八年(1919年),署名“古稀老人”编写的《多尔衮轶事》则更记得如同亲闻目睹,说“当时朝廷情势,危于累卵”,“太后时尚年少,美冠后宫,性尤机警……故宁牺牲一身,以成大业”。

而多尔衮本来就好色成性,此时更以陈奏机密为由,出入宫禁。

也有人借顺治帝的话而认为孝庄搬到睿王府住居:“睿王摄政时,皇太后与朕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以致皇太后萦怀弥切。

”(《清世祖实录》卷一百四十三)。

至今仍有人认为“太后下嫁”确有其事,并提出以下九条理由。

下面我逐一分析。

其一,庄妃下嫁为保全儿子皇位。

顺治帝继位是多种政
治势力复杂斗争和相互妥协的结果,不是庄妃委身于多尔衮所取得的。

其二,兄死弟娶其嫂是满洲习俗。

满洲确有这样的旧俗,但有这样的习俗并不能证明多尔衮就一定娶了他的嫂子。

其三,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

这是尊称,如同光绪帝称慈禧太后为“皇阿玛”(皇父)一样。

其四,蒋良骐《东华录》有记载。

书里说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就是慈宁宫。

高阳认为,极有可能是指孝庄与多尔衮相恋的事实。

相恋的事可能有,也可能无,但这不能证明太后下嫁了多尔衮。

其五,孝庄太后死后葬在昭西陵清孝庄太后病死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年七十五;孝惠太后病死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初六日,年七十七;孝圣太后病死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二十三日,年八十六:去世时间都在腊正月。

这是值得老年体弱病人注意的季节。

清东陵的昭西陵,因在皇太极盛京昭陵西向,故称昭西陵。

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都做了解释:“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

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

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cuò),则我心无憾矣。

”(《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二)太皇太后不愿意惊动太宗亡灵,而愿意同儿孙在一起。

其六,有人说见过《太后下嫁诏》。

此诏如果真有,必
经辨认、登录,多人过目,不会只一人看见。

历史不能凭某一人的一说做定断。

其七,明末张煌言记载了这件事。

张煌言(苍水)《建夷宫词》:“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盛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

”(《张苍水全集》)“建”是建州,“夷”是夷狄,明显带有民族偏见。

这时张苍水在江南,南明和清朝是敌对的政体。

孟森先生早就指出:“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未敢据此孤证为论定也!”而且诗词也不能直接作为历史证据,因为诗可以夸张、比附,也可以想象、虚构。

其八,朝鲜史书里记载了这件事。

当时作为清朝属国,朝鲜的《李朝实录》里,没有“太后下嫁”诏谕的记载,而像这样的大事,如有照例是应当诏谕属国的,也会有记载的。

其九,顺治帝报复多尔衮为反证。

如顺治帝母后已下嫁多尔衮,多尔衮即为其父,且母亲健在,怎能对多尔衮掘坟墓、撤庙享呢?这将置母亲于何地!
总之,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关于“太后下嫁”的史证。

我认为:孝庄太后同多尔衮的情愫可能有,“太后下嫁”之事确实无。

当然,孝庄太后考量母子命运和江山社稷,尽量笼络多尔衮,则是不用怀疑的。

这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按理说应当是母慈子孝、关系融洽,但事实并非如此。

顺治帝和母后的关系,《清史稿?后妃传》仅有四句话记载:第一句是“世祖即位,尊为皇太
后”,这是例行公事;第二句是“赠太后父寨桑和硕忠亲王,母贤妃”,这也是例行公事。

加上第三和第四两句,共50个字。

而同书记载康熙帝同他祖母关系的则有715个字。

后顺治帝废掉母后为他选定的皇后,为董鄂妃死而要剃度出家、寻死觅活,都让母后失望、生气和无奈。

顺治帝的早死,更让她深受打击。

幸亏皇孙玄烨争气懂事。

孝庄晚年身处太皇太后尊位,祖慈孙孝,尽享天伦之乐。

被誉为“藏传佛教三宝”之一的《龙藏经》
康熙帝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

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轶,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

”祖孙感情融洽。

孝庄关心民间疾苦。

顺治十一年(1654年)闹灾荒,孝庄太后“昼夜焦思,不遑寝食”,主动拿出宫中节省银共四万两赈灾。

(《清世祖实录》卷八十二)康熙平定三藩,遇到灾年,也常捐私房钱赈灾。

孝庄太皇太后发愿要写造《龙藏经》,为文化做出贡献。

当时国家经费拮据,写经费用从哪里来?她先用私房钱、变卖陪嫁品,她娘家兄弟等捐助牛羊换钱,孙子康熙帝也出私房钱赞助。

于康熙六年(1667年)开始,三年完成,康熙帝御制藏文序,供奉于慈宁宫大佛堂。

这部清康熙朝《内府泥金写本藏文龙藏经》,简称《龙
藏经》,是藏传佛教三宝之一,在信众中有崇高的地位。

它每叶横87.5厘米,纵33厘米,每函300—500叶,共108函,五万叶,十万面,重约50公斤。

经的全书:一是磁青笺经叶,二是内护经板,三是外护经板,四是五色经帘——黄、红、绿、蓝、白五层,六是哈达,七是黄绢经衣,八是七彩捆经带,九是五彩捆经绳,十是保护全函的黄棉袱包。

每函镶嵌宝石133颗,共14364颗,有彩绘佛像756尊。

保存清宫典藏签条。

这部《龙藏经》充分体现出:皇家气派,富丽辉煌,精美极致,书籍之最。

(《精彩一百国宝总动员》)文物南迁,转到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我曾有幸看到原物。

孝庄太后住在慈宁宫,在顺治、康熙儿孙奉养下,度过了四十四年的时光。

康熙帝数十年奉养孝庄太皇太后的事迹,成为帝王孝行的典范。

“晨昏敬睹慈颜豫,不尽欢欣踊跃回”——康熙帝每天早晚两次,带着欢娱的心情,到慈宁宫向祖母请安。

祖母谒陵、避暑、出巡等,行前康熙都要到慈宁宫,亲奉祖母登辇,然后骑马跟随。

路遇坎坷,下马扶辇。

一次途中下雨,康熙冒雨下马,步行泥泞中,扶着祖母御辇前行。

各地进献的珍果异味,康熙帝会送到祖母那里;外出巡猎时,常将地方特产、猎获野味派人送到祖母宫中。

每年初秋,命宫中花匠例行送慈宁宫“三清花”,即茉莉、晚香玉、夜来香,分别盛在红、黄、蓝三色盆中,供祖母清
赏。

孝庄太后病重时,康熙帝亲尝汤药、昼夜守护,图为孝庄文皇后谥册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75岁的太皇太后病重。

康熙帝在慈宁宫侍疾,亲尝汤药,昼夜守护,不离左右。

他“心怀忧虑,日侍左右,检方调药,亲视饮馔。

太皇太后宁憩之时,朕隔幔静俟,席地危坐,一闻太皇太后声息,即趋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进,因此昼夜不能少离”。

(《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二)康熙帝每天在祖母榻边,检验药方,调配汤药,先行试饮,亲自喂服。

祖母躺下后,康熙帝隔着帷幔,席地危坐。

听到祖母翻身或叹息声,就起身到榻前,进奉祖母所需。

康熙帝在病榻前,席坐冷地,衣不解带,卅五昼夜。

康熙帝为祖母祈愿步祷天坛,恭读祝文,声泪俱下,陪同大臣,无不落泪。

十二月二十五日,太皇太后崩于慈宁宫,享年75岁。

康熙帝“在大行太皇太后梓宫前,昼夜号痛不止,水浆不入口,天颜癯瘠,以致昏迷”。

康熙帝在慈宁宫结庐而居,为祖母哀泣守孝。

《清史稿?后妃传》论赞道:“世祖、圣祖皆以冲龄践祚,孝庄皇后睹创业之难,而树委裘之主,政出王大臣,当时无建垂帘之议者。

殷忧启圣,遂定中原,克底于升平。

”这些话,不过分。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