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纲要2

合集下载

科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科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课程纲要(五年级下册)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授课时间:34课时授课教师:课程目标:本册教材将重点承担"制订计划"和"搜集证据"两项科学探究要素的培养。

一、为了更加扎实地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将"制订计划"探究要素的学段目标分解成两个子目标∶1、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二、同样,我们把《课程标准》提出的"搜集证据"的学段目标也细化分解成三个方面∶1、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3、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自制:根据需要本教研组制作的图片、多媒体课件、录像、实验模型等。

课程标准: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学生对内容标准进行细化为科学、明确、恰当、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便于落实与评估。

二、实施手段严格按照“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三、教法建议(1)重实践和体验,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锻炼和提升。

本套教材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训练不是空洞地说教,而是基于真实探究活动的实战训练。

教材将引领学生经历各种有趣的观察、比较、分类、辨别等探究性或体验性活动,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真实的探究情境中动脑动手亲自制订计划、设计实验,亲历观察、实验等搜集证据的过程,亲身感知制订计划、搜集证据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制订计划和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

(2)基于科学探究,构建科学概念。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生命留影》校本课程开发纲要昌黎三小杨金英课程名称:《生命留影》课程开发者:杨金英课程适用对象:四--六年级学生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课程资源:新编(自编)学习时间:隔周一节课程目标:1.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发适合学生水平,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活动型校本课程。

2.通过学习不同类型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让学生学会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的具体操作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益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4.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让学生亲近自然,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课程内容:一、参观学校标本室,了解动植物标本的种类和基本制作方法,布置采集植物任务和注意事项。

二、学习制作腊叶标本。

三、学习制作液浸标本。

四、制作叶子粘贴画。

五、植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六、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七、蝶类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八、动物标本展览与评价。

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3.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标本制作活动的机会。

4.重在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二)学习方式:1.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观察与实践相结合。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

3.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一、评估方法1.每小组在每次标本制作实验后,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成果,每个实验成果按等级打分,占总成绩的55%。

2.书面测试。

试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几种比较常用动植物标本制作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写出具体的制作流程,并且加强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

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5%。

3.出勤率和课堂参与态度占总成绩的10%。

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与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与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与大纲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科学教学,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了解和探索自然现象,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程内容3.1 课程主题- 生物世界- 物质世界- 地球与宇宙- 技术与工程3.2 课程单元每个主题包含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多个知识点。

具体单元安排如下:生物世界-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物质世界-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质的利用与保护- 物质的运动与力地球与宇宙- 地球的构成与演化- 地球的自然现象- 地球的资源与环境- 宇宙的构成与演化技术与工程- 技术与工程的基本概念- 技术与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技术与工程的应用与影响- 技术与工程的创新与发展4.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研究、小组合作研究、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研究情况。

6. 课程资源- 教材:采用国家教育部审定的小学科学教材;- 实验器材: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用品;- 网络资源:可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7. 课程实施建议-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以上为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与大纲,供参考。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纲要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程纲要

新郑市龙湖镇小乔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纲要及导学案龙湖镇小乔完全小学李瑶二零一七年八月新郑市龙湖镇小乔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年的科学课的学习经验,在新的学期要有新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积极探索科学的学习手段,学习意识,自我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

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认知科学、探究科学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学期科学课教材有八个单元、二十四个小节,涉及考察、生活、环境、动物、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探索月球、南极、北极等内容。

那么它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和指导并共同和同学们一起去探讨、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

本教材有很多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在第一单元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的考察能力,如何考察、考察什么?怎样制定我们的考察计划?为在第二单元的学习打下伏笔,第二单元你吃的好吗?在这一单元中主要探讨如何吃的科学、吃得健康。

第三、四单元学习中积极培养同学们自己动手的能力,善于观察、勇于动手、积极总结交流。

第五、六单元学习中要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积极讨论问题的能力。

第七、八单元培养学生敢于探秘新郑市龙湖镇小乔小学未知世界的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思维、善于思维、大胆幻想,积极亲身亲历科学探究,探索科学奥秘,善于总结经验科学态度,让同学们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感受辛苦、享受成功,潜移默化的体会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1、考察前,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考察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考察?如何观察?怎样制定一个完美的考察计划?合作、快乐、完美的完成考察计划,享受完成考察计划的成果。

2、吃得好吗?我们吃什么?怎样吃的合理与健康,认识什么是绿色食品,合理的膳食搭配与我们身体的健康成长的科学关系,简单了解我们的身体结构和食物链,人和动物的食性。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2)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2)

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科学(二年级上册)》,青岛出版社2018年7月第1版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课时:19课时设计者:崔洪卫工作室一、课程背景(一)课标分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2年级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

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石头”、“布料”、、“塑料””“金属”和“太阳的光和热”“春夏秋冬”等研究主题。

第一单元《常见的材料》呈现了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布艺沙发、玻璃窗、石头摆件、小木桌、书本、塑料花等物品,目的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制成生活中物品的材料非常丰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科书单元页还呈现了一篇美文:“布料软,石头硬,塑料、金属不相同。

看与闻,摸与听,材料特点要分清。

”美文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材料的特点以及了解辨别生活中常见材料的方法。

第二单元《太阳和月亮》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

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

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单元页背景图呈现一幅海面上日出进日月同辉照片,目的是用美景引导学生对太阳和月亮进行观察,尤其是在农历月初日落前观察、农历月末日出前后观察日月同辉的现象,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单元页还呈现了一段美文:“日升落,月圆缺,影响生物和生活。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三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万有引力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受力的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思考万有引力的概念,初步认识地球引力对物体的影响。

2.植物的光合作用观察实验种植绿色植物,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作用,学习植物对人类及环境的重要性。

3.水的三态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条件和应用,了解水的特性和重要性。

4.声音的传播通过实验展示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声音传播的原理和规律,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5.太阳能利用通过实验了解太阳能的基本概念和利用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太阳能对社会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和重视。

6.空气的压强通过实验展示气压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习空气的压强变化原理和规律,初步认识空气对物体和人类的重要影响。

7.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学习地球运动对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认识地球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

8.科学实践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实践科学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3.讨论交流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调查评价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观察实验情况,评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了解学生科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和问题点。

三年级科学 课程纲要

三年级科学 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全册)学校名称:新密市实验小学课程名称:科学课程类型:国家教材编写教师:陈跃峰编写时间:2012.1三年级年级科学学科下册单元课程纲要猜猜看教学要点: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教学目标: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想象。

2、能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初步了解科学家猜想的有效途径,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活动。

教学过程:1、大胆猜想同学们,在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现在老师这有一些有趣的问题,你们想猜猜看吗?(想)课件出示问题与画面,学生猜想。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提问题,另一组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猜想。

我们看一看哪一组做的最棒。

(游戏活动)2、讨论猜想的依据在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对问题起因的猜想,还是对问题结果的猜想,以及对过程的猜想,人们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不同程度的说明和解释。

通过刚才的猜想,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并说一说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3、阅读科学家猜想的途径阅读《海洋变成了高山》,看沧海桑田的变化视频,补充科学知识。

全班交流科学家猜想的途径以及自己的收获。

猜对了吗教学目标:1、利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明白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致。

2、学会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技能,了解材料传热的性能。

3、培养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猜想、假设和事实的区别。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纸杯、火柴、水槽、烧杯、镊子、铁棒、纸团、纸条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生:花生。

2、身体生来瘦又长,五彩衣裳黑心肠,嘴儿尖尖说黑话,只见短来不见长。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积极参与科学活动和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和方法,能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初步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物体-认识物体的质地、形状、大小和颜色。

-了解物体是由什么制成的,认识一些日常物品的材料。

-通过实验和观察,初步认识物体的浮沉性和磁性。

2.第二单元:天气变化-认识四季及其特点,探究天气的变化规律。

-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学习防范自然灾害的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天气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3.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认识植物的部分和功能,初步了解植物的呼吸和生长。

-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植物的意识,学会种植和照料小植物。

4.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和分类,了解一些家禽、野生动物的特点。

-通过实验和观察,初步了解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5.第五单元:科学实验-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规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锻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了解一些日常化学实验的规范和安全知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1.启发性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实验教学: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观察教学:通过观察一些自然现象或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4.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考察学生对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物体的特性、天气变化、植物和动物的生活等。

2.考察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实验步骤的规范、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科学探索》课程纲要

《科学探索》课程纲要

《科学探索》课程纲要一、课程名称:科学探索三、课程简介:《科学探索》拓展课程是一门基于小学科学基本课程又超越小学科学学科领域的框架,且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

它以学生为主体,以科技活动为学习媒介和途径,以“共同学习”、“社会学习”、“问题学习”、“柔韧学习”等为基本学习模式的探索和开发,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题、自主探究课题、综合解决问题的精神、资质和能力为宗旨,经过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将教与学、内容与形式、个体与群体、课内与课外、自然性和社会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积累和丰富更多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与科学课程相关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等有关知识的学习,对物体的运动、生命现象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等道理。

2、过程与方法:(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并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2)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3)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不迷信科学权威。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纲要2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纲要2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纲要课程类型:科学活动性课程适用年级:3-6年级学生人数:20人左右。

一、课程简介:小学科学拓展课程是以“做中学”、“玩中学”等理论为依据的科学活动探究性课程。

设计具有科学教育意义的探究活动,与《科学》课程相结合,引领学生亲历丰富多彩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爱上科学,并且善于使用科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背景分析:国家课程中大部分是基础性课程,少量是拓展性课程;地方课程中一部分是基础性课程,还有一部分可转化为拓展性课程;校本课程中少量为基础性课程,大量应该开设成拓展性课程。

每周拓展性课程课时一般是4课时左右,设计和开发拓展性课程,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系统化”、“加深加难”,应着重在“趣味活动”上做文章,更多地关注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品行修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情况下,一学期的教学时间约为18周,5、6年级一周三节科学课,3、4年级一周两节科学课,在上级部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全册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分配显得十分紧张。

而一旦让学生亲历探究、深入探究,许多时候一个探究活动就需要多个课时,走马观花式的探究只能使科学探究流于形式,限于框架,无法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而托管服务的托管课程每周有1-2课时,恰好可以弥补科学活动性课时数的不足。

因此,我们提出以小学科学教材的探究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开发适合孩子的科学托管活动性课程。

三、课程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托管服务资源,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题,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课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科学知识,获得知识新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2.结合科学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植物观察种植、动物观察饲养、微生物观察等实验性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动植物栽培饲养等实用技术,亲身经历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教科版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教科版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教科版课程纲要
小学教育课程纲要视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和特殊需求而定,因此每个课程的具体内容都是不尽相同的。

本文就中国教育部推出的《小学科学教科版课程纲要》为例,介绍一下该课程纲要所涉及内容:
一、基础理论研究
1.科学发展史:概述古今科学发展的演变和影响;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提问、探究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科学文化与社会:学习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与故事,了解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基本科学知识与技能
1.物理学:学习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物质性质与转化,进行基本物理实验;
2.化学:学习化学中的基本概念,进行基本化学实验;
3.生物学:了解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生物现象及其规律性,实践生物实验;
4.技术教育:掌握基本的技术操作、使用及维护知识,学习基本的技术应用;
三、综合运用
通过实验活动、调查活动、科学发明、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把握物质转化规律、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科
学技术的博大精深与发展乐趣,切实提升学生学习创新的能力,培养新世纪的科学家和创新人才。

本课程纲要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们更好地体验科学,更好地了解现代科学发展,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优先于理论,以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水平。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理解物质的基本构成和物质的形态变化。

2.认识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认识简单的能源和能源的转化,了解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

(2)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认识物质的颜色、形状、大小、硬度、柔软度等性质。

(3)了解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等变化过程。

2.物质的构成和变化(1)了解物质的基本构成,认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3)了解物质的化学反应,如氧化、酸碱反应等。

3.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1)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茎、叶和花的生长。

(2)探究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如昆虫的变态、青蛙的变异等。

(3)了解生物的生活规律,包括呼吸、进食、排泄等生命活动。

4.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认识简单的生态系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2)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适应性。

(3)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意识。

5.能源和能源的转化(1)认识简单的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2)了解能源的转化过程,如水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热能等。

(3)探索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节能用电、开发新能源等。

6.科学实验(1)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实验能力。

(2)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加强实验设计和观测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2.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能源的认识和能源的转化过程。

四、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索物质的特性和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2.观察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小学科学课程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大纲如下所示是关于小学科学课程大纲的文章:小学科学课程大纲科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小学科学课程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科学课程大纲的内容和目标。

一、课程目标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基本理解和观察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发展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提问和解决问题。

2. 培养科学兴趣: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案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领域的好奇心。

3. 掌握科学基本概念:使学生掌握与生活经验相关的科学概念,例如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 培养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科学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5. 培养科学道德观念:引导学生遵守科学实验守则,树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念,如诚实、审慎和负责任等。

二、课程内容小学科学课程应该全面覆盖以下内容:1. 物理学:介绍物体的性质、力的作用、重力、热与温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能力。

2. 化学:教授简单的化学知识,例如物质的组成、分子结构、化学变化等,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观察化学现象。

3. 生物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周期,引导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分类和生态等知识,培养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

4. 地球科学:教授地球的结构、地质变化、天气变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奥秘,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5. 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小学科学课程大纲的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1. 实践探索:通过实验、观察和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实践,探索科学的奥秘。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生物1.人体结构和功能-大脑、心脏、肺部、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和作用-骨骼和肌肉对身体的支撑和运动作用2.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过程-昆虫的生长变化和蛹化过程-动物的生长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点3.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不同植物的适生环境和生存要求-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种类动物的栖息地第二部分:化学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和特点-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和凝聚等变化过程-不同物质之间的混合和分离方法2.熟悉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常见的化学元素和其性质-一些简单的化合物的名称和用途-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3.环境保护与废物处理-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预防方法-回收利用和资源再生利用的重要性-合理处理废物的方法和环境保护的责任第三部分:物理1.热和温度的认识-热的传播规律和热量的计量单位-温度计的使用和温度的测量方法-不同材质的导热性能和保温性能的比较2.光的性质和反射-光的成分和传播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其应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反射现象的认识3.电与电路的知识-电的生成和传导规律-电路的组成和基本电器元件的功能-安全使用电器和防止触电的方法第四部分:地理1.世界地图以及常见地理现象-世界地图上的大洲和海洋-季节、气候、日照时间等地理现象的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对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自然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方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方法3.地球环境的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自然灾害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保护地球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和措施第五部分:历史1.了解古代历史和文明-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和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朝代及其代表人物和事件-古代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2.了解世界上的不同文化和文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色-世界上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和遗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3.掌握历史事件和人物-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和相关知识-尊重历史,珍惜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培养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第六部分:技术1.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影响-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社会的推动作用2.掌握使用简单工具和器材-掌握使用尺子、圆规、小锤子等简单工具的方法-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原理和应用-制作简单的手工制品和实用工具3.发展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动手实践和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潜力-发展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和方法以上是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 掌握生物、物理和地理等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2. 培养科学实验和观察的能力;3. 培养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4. 培养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5. 培养对科学伦理和科学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按照以下模块划分教学内容:1. 生物科学-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与特征;- 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动物和植物的适应环境的特点;- 动物和植物的保护与人类的关系。

2. 物理科学- 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物体的运动和力;- 热能和能量转化;- 光的传播和反射。

3. 地理科学- 地球的结构和地壳变化;- 气候和气象现象;-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1. 课堂讲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2.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3. 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科学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4.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日常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表现;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和准确性;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4. 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的内容概要,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大象版(2)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大象版(2)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大象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适用年级:五年级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授课时间:46课时一、课程内容大象版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开设“问题银行”,使学生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

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学生从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五年级上册包括五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学;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第四单元:生命的旅程;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

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

第七单元: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二、课程目标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小学科学课教案二

小学科学课教案二

小学科学课教案二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石和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学习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提高身体质和协调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篮球赛制和规则,培养学生规范行为意识,提高学生的竞技意识。

教学重点:1.熟悉篮球规则和基本动作要领。

2.学生进行概念认知和实践操作,掌握篮球的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性。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难点: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技能不熟练或者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纠正。

2.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学习方法:1.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

2.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互动的方式。

3.实践操作和反思总结的方式。

学习实践:第一步:熟悉篮球赛制和规则。

1.教师简述篮球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篮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通过灌篮高手、美国队长等篮球题材的作品,生动形象地介绍篮球的赛制和规则,让学生了解比赛规定、秩序和精神。

第二步:学习篮球的基本技能。

1.教师讲解篮球基本动作、技术要点和战术方法,包括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内容。

2.学生进行技能实践操作,逐渐掌握篮球的技能。

第三步: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

1.学生自行组织篮球比赛,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竞技意识。

2.学生互相观摩、交流和总结,促进学习方法的改进和提高。

第四步:反思总结和展示成果。

1.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在篮球技能和团队合作方面的不足,制定进一步的学习计划。

2.学生展示比赛成果,展示自己的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获得同学和教师的赞誉。

总结:小学科学教学是一个综合性、华丽性和实践性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校本课程纲要文档

科学校本课程纲要文档

《我们爱科学》课程纲要中牟县新圃街小学张建华《根的作用》教学方案中牟县新圃街小学张建华《各种各样的种子》教学方案中牟县新圃街小学张建华单元第七单元单元课时2课时主题各种各样的种子总课时 2 第1课时背景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植物的果实的基础上,对于果实内部结构的探究,也是对植物生长的源头的一个探索。

孩子们上一节课对植物的果实都充满了好奇,因此很渴望探究种子的来源,结构,作用。

学习了本节课,孩子们会对种子有个科学的正确的认识。

学习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花生和玉米种子的不同。

2、能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的作用,能辨别出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

评价设计一、利用课堂提问,学生交流回答。

来检测目标一的达成。

二、利用样题,学生回答,来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1、将下面种子名称与相应的图片连线。

南瓜子蚕豆绿豆向日葵西瓜子2、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的表面有一层________,里面是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菜豆、花生等植物的种子有_____片子叶,这样的植物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玉米、小麦等植物的种子只有_____片子叶,这样的植物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A.大豆B.葫芦藓C.肾蕨D.水绵4、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A.单子叶里B.胚乳里C.子叶或胚乳中D.种子的胚芽中《花的结构》教学方案中牟县新圃街小学张建华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播放无言六色的花盛开的情景,并圈出几种常见的花,提问:你知道这几种花的名字吗?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字?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花,你有什么疑问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吧!二、自主探究认识结构1、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准备的花,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镊子,玻璃皿,放大镜,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交流、记录一下你们组的发现吧。

2、汇报交流3、孩子们真了不起,与生物学家发现的基本一致!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吧!课件播放4、小结:5、你们知道花的这些结构的作用吗?课件播放花的个部分的构造和作用。

小学科学:走进磁世界拓展课程课程纲要

小学科学:走进磁世界拓展课程课程纲要
(一)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1.过程性评价
1)课堂表现:纪律、积极性、课堂展示效果
2)作品评价:以实物或实验报告作为主要标准
3)课外合作:小组合作意识,参与程度,小组内分工的完成情况
建议过程性以等级制和发展性评价为主
2.终结性评价:
以应用、展示、竞赛、推广等形式为主,也可以以自评、互评、师评结合进行
第二-四板块:学生在各种关于磁的研究项目中学习科学探究原理和技术,建议3个模块螺旋轮流执教,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教学,注意各种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互补和支持关系。
第五板块:建议以多种形式,包括科技节展示、社会实践、以及各种比赛等形式开展,尽量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展示过程中。
课程评价方式过程和建议
《青蛙跳高吉尼斯挑战赛》
第四板块:磁与生物(13课时)
磁与植物生长的研究(6课时)
《科普阅读磁铁对吊兰生长的影响》《磁铁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磁铁磁性强弱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磁铁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磁铁磁性强弱对植物幼苗的影响》《“磁铁对植物的影响”答辩会》
磁化水与植物生长的研究(4课时)
《磁化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磁化水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磁场强度不同的磁化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磁化水对植物的影响”答辩会》
第三板块:玩转磁(18课时)
制作一辆电动小车 (4课时)
《电动小车的基本构造》《制作小电动机》《设计和制作我们的电动小车》《校园电动飞车挑战赛》
电动小火车 (3课时)
《让带有磁铁的电池动起来:小火车》《制作铜线线圈:轨道》《电动小火车的更多玩法》
好玩的磁铁之“钓鱼”(2课时)
《做一个钓鱼竿》《做一个有创意的海洋生物》
做一个小喇叭 3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科学活动性课程
适用年级:3-6年级
学生人数:20人左右。

一、课程简介:
小学科学拓展课程是以“做中学”、“玩中学”等理论为依据的科学活动探究性课程。

设计具有科学教育意义的探究活动,与《科学》课程相结合,引领学生亲历丰富多彩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爱上科学,并且善于使用科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背景分析:
国家课程中大部分是基础性课程,少量是拓展性课程;地方课程中一部分是基础性课程,还有一部分可转化为拓展性课程;校本课程中少量为基础性课程,大量应该开设成拓展性课程。

每周拓展性课程课时一般是4课时左右,设计和开发拓展性课程,不要一味追求“高大上”、“系统化”、“加深加难”,应着重在“趣味活动”上做文章,更多地关注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品行修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情况下,一学期的教学时间约为18周,5、6年级一周三节科学课,3、4年级一周两节科学课,在上级部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全册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分配显得十分紧张。

而一旦让学生亲历探究、深入探究,许多时候一个探究活动就需要多个课时,走马观花式的探究只能使科学探究流于形式,限于框架,无法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而托管服务的托管课程每周有1-2课时,恰好可以弥补科学活动性课时数的不足。

因此,我们提出以小学科学教材的探究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开发适合孩子的科学托管活动性课程。

三、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托管服务资源,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题,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课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科学知识,获得知识新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2.结合科学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植物观察种植、动物观察饲养、微生物观察等实验性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动植物栽培饲养
等实用技术,亲身经历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

四、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及基本框架
(2)教学进度安排表:
(1)课时安排
共需20课时,每周1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课程实施原则
1.趣味性原则:教学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因材施教原则:依据学生的情况,给与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3)课程实施准备
1.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
2.依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3.准备充分的教学材料。

(4)课堂实施方法与过程
1.学生主体,以学定教。

对于不同的探究专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例如搭建活动,在明确规则后,先放手让学生自我操作,待大部分学生遇到困难后,可以展示几种成品,以供借鉴。

而显微镜的操作方面,必须先介绍它的结构、作用和操作方法之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2.言简意赅,清晰讲解。

几句话,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目标是什么,“玩耍”必须在哪些要求下进行。

3.材料充足,放手去玩。

不限制学生天性,放手随学生去“玩”,失败无需担心,从头再来,无威胁性、低成本。

4.强化创新,升华认知。

学生在“玩”够后,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可以从中总结出特点,或者提炼出原理,把实际上升为理论,再从理论指导实际,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1)学生评价原则:
1.科学性、客观性原则。

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手段等多种方面,只有做到各个环节的科学准确性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评价结果。

2.发展性原则。

评价过程中坚持发展性原则,首先“发展”意味着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就要注意到学生的“发展”是一动态的过程。

3.主体性原则。

在遵循主体性原则的过程中我们应一方面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建立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平等关系。

在他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只是被视为被动的没有生命的客体,而更多的是作为能动的、有个性特点的主体。

4.过程性原则。

在进行评价时,不能简单地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而是要将评价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尤其是要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和亲身体验。

5.开放式原则。

学习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应该坚持开放性原则。

(2)具体评价方法
七、所需条件:
(1)广泛收集优秀的活动内容。

(2)争取学校的支持(资金、场地、人员等)。

(3)充足的活动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