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之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之我见

【摘要】历史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也需要讲方式方法。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掌握了高效学习之途径,即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有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此文就高中历史的常用学习方法作一概述。

【关键词】勾画框架;记忆;理论运用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讲求方式方法问题。方法找对了,可能是事半功倍;方法不对或欠妥,效果明显不同。在学校教育中,很多同学觉得历史很难学。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历史不同于其它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没有记忆,难以成就知识的飞跃。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而已。”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体现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可见,记忆在学习中是多么的重要。那么,怎样学习历史知识呢?我从教学实践总结出有以下方法,可供商榷:

一、以大手笔勾画知识框架

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看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宏观粗线条勾勒,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比如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共包括七个单元,总体上可看做是一部全人类的政治发展演变史。横向可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纵向可分为可为三个阶段: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大框架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

元);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第四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第六单元)和世界(第七单元)。有了基本的框架,再向其中填充相应的内容,一步步细化,最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这种大框架的知识构建,小知识的集合,就是一个知识串。虽然学生脑海中只有一个知识框架,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若干小的知识点,学生已经宏观掌握了一本书。

二、各种记忆方法并用,夯实基础,服务于一个总目标。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各种智力元素综合运用记忆。

1、联想记忆法:就是利用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1)时间上的联想: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联想,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我们还可以抓住某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发生的几件大事。如: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发生了辛酉政变,并开始了洋务运动。

(2)空间上的联想: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杭州是一座南方历史名城,联想相关的知识点:①隋大运河的南方起点②南宋都城,岳飞被害地③西湖苏堤④白娘子的传说地

2、比较记忆法:就是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同点中寻求规律性,从不同点中探索出矛盾的特殊性。比如,同一名词“内阁”的比较,西方的内阁制与中国明代内阁制的本质区别。

3、归纳记忆法:就是对知识的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和归纳,也是记住线索和要点的过程。如:中共十三大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1+2+3 ,其中, 1是一个中心,2是两个基本点,3是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

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可以归纳为四句话:“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在掌握了革命的基本史实后,可以得出结论: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性质不同。

4、趣味记忆法:就是把枯燥的记忆趣味化,或者叫寓记忆于趣味之中。

(1)谐音记忆法:如《马关条约》签订后三国干涉还辽(辽东半岛)的三国是:饿(俄)了就得(德)想办法(法)(2)关键词记忆法:如《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浓缩为:“一厂、二亿、三岛、四埠。”

(3)故事情节法: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其前因后果,依据事件发展变化历程展开故事式联想。我们可从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条件)、导火线、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积极性、局限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动态联想,使其自成一体,成为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

5、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如:中共的人大会是五年召开一次,例如: 1987年召开中共13大;1992年召开中共14大……学生只需记一次大会时间即可依据规律解答。

6、回忆记忆法: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著名的遗忘曲线,将学过的内容,及时地回忆复习以达到强化作用。

7、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如:新航路的开辟,要求学生在头脑里能浮现一幅世界地图,以形象直观动态的线条展示出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航海家、航线方向、及其以后殖民扩张的方向(在那个半球)。四字总结为“西西葡东”。

记忆有法,而无定法。以上介绍的几种比较常用的记忆方法,由于各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故在应用时可做调整或创新,找出更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三、善于总结历史问题的基本规律。

要学好高中历史,不仅仅是记忆问题,还需要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高中历史更注重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本质的考察,即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而在这里面就蕴藏着一定的历史理论。我们可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用历史变革观等理论来看问题。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客观评价方法。做到史论互证、论从史出、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用历史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

的真正目的所在。

总之,一句话,学习做事需讲求方法,切忌死用劲。那种苦磨时间不讲实效的学习是死学。现在的学业考试,在一定层面上,已上升为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不能形成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如何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多层面境界?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要注意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的突破口或切入点,由浅及深,积少成多,最终吸收演化成自己解决问题处理事件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实效,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啊!

参考文献:

[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 《怎样教好历史课》

[3] 《教师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