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5篇)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企业卫生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本公司一切与生产卫生有关的项目均适用本制度。
3.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3.1车间内要随时保持整洁,不准有垃圾、积水,地面、门窗、天花板不准带有灰尘和霉斑,要定时清洁。
3.2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进入车间前应洗手消毒,在过脚池中浸脚,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和工作帽;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严禁饮食、吸烟和随地吐痰。
3.3车间生产人员和进入车间的其他有关人员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洗手:①开始工作之前②上厕所以后③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④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⑤在从事操作期间也应勤洗手3.4车间工作人员(含新参加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操作;生产人员患有有碍食品的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或手有外伤等情况,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加工岗位。
3.5生产中所有的设备、容器、用具、工作台等,在上班前、后必须清洗干净,并定期进行消毒清洗,工作结束后要求分类摆放整齐。
3.6灭蚊灯、捕鼠器、紫外消毒灯、防尘设施等,必须保证能正常工作,并按要求使用。
3.7生产车间和其它场所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及时清理出厂,废弃物存放的容器及场地应及时清洗消毒。
3.8车间内的更衣室、工间休息室等公共场所,应经常整理和清扫,必要时进行消毒,以保持其清洁。
3.9厂房、设备、排水系统、废物排放系统和其他机械设施,必须保持良好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修。
车间应做到整洁、空气新鲜。
无明显水汽、积水。
3.10各生产班组每班工作结束后必须按规定将操作场地的废弃物、垃圾清除到有关的卫生设施处,保持车间清洁,必要时应对地面、墙壁、设备、管道、排水沟等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____人员卫生管理制度4.1食品生产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概述生产场所卫生是保证劳动者健康和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为了有效管理和维护生产场所的卫生状况,制定并执行科学的卫生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系统的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场所的卫生状况达到规定要求。
二、责任分工1. 生产场所卫生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2. 各生产车间车间主任负责监督生产车间的卫生状况并落实卫生管理制度。
3. 全体员工都有责任保持和维护生产场所的卫生状况。
三、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1. 生产区域的清洁a. 每日上班前由专门的卫生人员对生产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b. 建立每日清洁消毒记录,记录清洁人员、清洁时间和消毒方式等信息。
c. 确保生产区域干净整洁,避免积尘、杂物等污染。
2. 废弃物管理a. 提供专门的垃圾桶和垃圾袋,区分纸类、塑料类和其他垃圾。
b. 每日末班时清理垃圾桶,确保各类垃圾及时清理,并记录清理人员和清理时间。
c. 禁止将有害废弃物直接倒入垃圾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3. 消毒管理a. 使用专门的消毒剂进行定期消毒,包括生产设备、工作台面、门把手等常接触表面。
b. 更新消毒剂时,需记录消毒剂名称、批号、使用时间等相关信息。
c. 消毒工作由专门的卫生人员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
4. 通风管理a. 确保生产车间和办公室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并保持通风正常运转。
b. 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的功能和效果,如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
c. 不得堵塞通风口,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5. 消防安全a. 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排烟设备等,并定期检查其功能和有效性。
b. 每个生产车间设置明显的紧急疏散标志和紧急疏散通道。
c.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6. 健康饮食a. 配备干净、健康的饮用水,并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b. 员工食堂提供卫生、营养的饮食,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食材。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模版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模版【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生产场所的卫生环境,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的质量安全。
适用于所有的生产场所。
二、责任和义务1. 企业负责人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产场所的卫生符合要求。
2. 生产场所管理人员应当组织实施本制度,监督生产场所卫生工作的落实。
3. 所有员工应当积极参与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工作,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三、生产场所的卫生要求1. 生产场所应当保持清洁整齐,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表面要经常清扫擦拭,确保没有灰尘和杂物。
2. 生产场所应当保持足够的通风和空气循环,建议定期开窗通风,特殊场合应当使用专业的通风设备。
3. 生产场所应当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工作,特别是对于易滋生细菌的区域和设备要加强消毒频次。
4. 生产场所应当保持充足的照明,确保员工可以清晰地看清工作区域,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 生产场所内应当设置清洁卫生用品储存区域,保持卫生用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工作人员的卫生要求1. 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当进行洗手,并戴上相应的卫生防护用品,如帽子、口罩、手套等。
2. 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流汗、咳嗽、打喷嚏等行为直接接触到产品或工作区域。
3.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自身的健康状况符合从业要求。
4. 工作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卫生培训,了解卫生知识和操作规程,并及时更新和应用。
五、食品安全管理1. 生产场所从事食品生产的,在食品安全方面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配备专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2. 生产场所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并定期进行自查和外部审核。
3. 生产场所应当保持食品原材料和成品的储存区域的清洁,防止污染和积尘。
4. 生产场所应当保证食品的贮存和运输温度符合要求,防止食品变质和滋生细菌。
5. 生产场所应当配备符合卫生标准的餐饮设施,保证员工的饮食安全。
生产区域卫生管理制度
生产区域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为了确保生产区域的卫生条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及行业规范,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员工健康,特制定本生产区域卫生管理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厂房、仓库、实验室、包装区等。
1.3 原则:遵循“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的原则,实现生产环境的清洁、有序、无污染。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2.1 卫生管理小组:设立生产区域卫生管理小组,由生产部经理任组长,成员包括质控、后勤、安全等部门负责人。
2.2 职责分配:-生产部:负责日常生产区域的卫生维护,监督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卫生控制。
-质控部:负责卫生标准的制定与监督执行,定期进行卫生检查与评估。
-后勤部:负责清洁工具、清洁剂的供应,以及废弃物的处理。
-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卫生管理中涉及的环保与安全事项。
第三章卫生标准与要求3.1 环境卫生:-生产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无积尘、积水现象。
-地面、墙壁、天花板应定期清洁消毒,无霉斑、脱落物。
-设备、工器具、容器表面清洁无污渍,定期进行深度清洁和消毒。
3.2 个人卫生:-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前须更换工作服、帽、鞋,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保持个人清洁,勤洗手,不得在生产区域内进食、吸烟或存放个人物品。
-有传染病症状的员工禁止进入生产区域。
3.3 物料管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区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包装材料应清洁无污染,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清洁或消毒。
第四章清洁与消毒4.1 日常清洁:各生产区域应制定日常清洁计划,明确清洁责任区域、频次和方法。
4.2 消毒程序:依据产品类型和生产环境要求,制定相应的消毒程序,使用符合食品安全的消毒剂。
4.3 记录与监控:建立清洁消毒记录,详细记录清洁时间、人员、使用的清洁剂及消毒剂等信息,定期审核。
第五章监督检查与改进5.1 内部检查:卫生管理小组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追踪改进效果。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1.引言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提高生产环境卫生标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介绍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卫生管理责任2.1生产区卫生管理的责任由相关部门统一负责,确保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卫生管理制度,督促各部门落实卫生管理措施。
2.3生产区卫生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卫生管理经验,定期接受培训,并能够有效地组织卫生管理工作。
3.卫生设施与设备3.1生产区应配备充足的卫生设施,包括洗手设施、卫生间设施、废物处理设施等。
3.2卫生设施应定期检修和消毒,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卫生标准。
3.3生产区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手套等,以减少员工受到有害物质和细菌的危害。
4.卫生操作规范4.1生产区应制定合理的操作规范,确保员工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避免食品和生产物品受到污染。
4.2生产区应定期检查和清洁工作区域,防止杂物和灰尘影响生产环境卫生。
4.3所有员工应接受相关卫生知识的培训,并遵循相关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标准。
5.食品安全管理5.1生产区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出的食品符合卫生标准。
5.2生产区应建立合理的食品存储和分配制度,严格控制食品的保存期限和温度。
5.3生产区应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确保每个环节的责任人能够主动负责,及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6.卫生检查与培训6.1生产区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确保卫生管理的有效实施。
6.2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卫生技能。
6.3卫生检查和培训应有相应记录,以备查考。
7.紧急事件处理7.1生产区应建立紧急事件处理机制,包括污染事件、疫情爆发等突发事件。
7.2生产区应设置应急物资储备区,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7.3生产区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紧急事件演练,提高员工的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8.总结本文对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
厂区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厂区清洁卫生管理制度•相关推荐三、管理要求:3.1、车间卫生要求3.1.1、每班生产结束后,必须彻底将生产设备、工器具、地面、墙壁、排水沟等打扫干净,所用物品摆放整齐,车间内不得堆放杂物,保持一个卫生、干净、整洁的环境。
生产过程中不间断随时清扫、整理。
3.1.2、车间内所有的门窗、玻璃、窗台应随时保持清洁干净,每星期彻底清扫车间卫生。
3.1.3、车间应每天用水喷洒1次,以清洁空气。
3.1.4、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带入车间,严禁在车间内吃零食、吸烟,不得随地吐痰、闲聊、打斗、大声喧哗、玩手机、翻阅书报画册。
3.1.5、车间整洁、无杂物、空气新鲜、地面洁净、无积水、设备无油污、无粉尘。
3.1.6、车间内不得堆放废弃物,装溶液用的桶必须加盖。
3.1.7、工作时落地原料必须及时清扫妥善处理。
3.1.8、生产车间所有的窗必须安装纱窗,防止蚊、蝇等进入现场,纱窗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或更换,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准打开纱窗。
3.1.9、工作中产生的垃圾,必须放入车间内的临时存放袋、箱中,每天上午、下午(下班前)二次将生产区域的垃圾清理出车间。
3.1.10、未用的原料、辅料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3.1.11、各种半成品用转运箱、输送平板及垃圾箱保持清洁。
3.1.12、产品包装(塑料包装袋、产品标签和纸板箱)保持清洁、摆放整齐。
车间应做到:A、地面清洁、无灰尘、无垃圾、无污迹、无积水、无死角。
B、墙壁(角)和天花板清洁、无污染、无蛛网、无死角。
C、门窗明亮干净、无积灰、无污迹、无蛛网。
D、照明灯具保持清洁,无灰尘积压。
E、桌凳保持干净,物品堆放整齐。
F、水池及地下水道清洁、排水畅通、无阻塞现象。
G、车间四周责任区内清洁、无垃圾、无烟蒂。
H、设备、线路每周进行一次日常保养,含清洁清理的内容,做到表面目视无灰尘、油渍、污渍等异物。
I、工具、容器、模具、搬运工具等按指定地点摆放整齐,并保持其清洁。
3.2、人员卫生管理的要求3.2.1、未经允许,非生产人员一律不得私自进入车间。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生产场所的卫生安全,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的依据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业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场所,包括工厂、车间、仓库等。
三、职责和义务1. 生产场所负责人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卫生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
2. 生产场所负责人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卫生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员工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卫生设施设备,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卫生。
4. 员工应当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5. 员工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四、卫生设施设备管理1. 生产场所应当配备足够的洗手间和卫生间,并定期清洁消毒。
2. 生产场所应当配备手消毒液、洗手液等洗手设备,并确保其正常供应。
3. 生产场所应当配备足够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和更换垃圾袋。
4. 生产场所应当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保证空气流通和污染物排放。
五、废弃物管理1. 生产场所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废弃物分类和储存,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废弃物应当妥善包装和标识,由专门人员定期清理和运输至指定地点处理。
六、卫生培训和教育1. 生产场所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卫生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2. 员工应当参加卫生培训和教育活动,积极掌握相关知识,做到防范于未然。
七、职业健康检查1. 生产场所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
2. 员工应当按照规定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如实报告体检结果。
八、个人防护用品管理1. 生产场所应当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并定期检查其质量。
2. 员工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和清洗。
九、制度执行和监督1. 生产场所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度执行,并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和督导工作。
2. 员工应当积极配合制度执行,如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敷衍塞责。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八篇)
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公司厂区环境的卫生管理,创建文明、整洁、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厂区环境的卫生设施的设置、建设、管理、维护和环境卫生的清洁打扫、废弃物清运处理。
第三条公司全体员工以及施工单位,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四条综合办为厂区环境卫生管理的职能部室,负责全公司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应当加强环境卫生标准和制度的宣传,提高公司员工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第六条专职环境卫生清扫保洁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文明作业。
任何人都应当尊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
第七条公司的基建、绿化、生产、后勤等有关部门都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车间内(外包除外)的清扫保洁工作,由使用者承担。
第二章公共区域的清扫与保洁第九条厂区地面卫生:厂区地面卫生清扫专门由保洁公司负责,其卫生清扫范围是厂区内所有硬化路面(包括水泥路面及砖砌路面)第十条厂区绿化带卫生:公司各部门按照安全环保部划分的卫生责任区,负责清扫与保洁。
第十一条公司内部的施工场地由施工单位负责清扫保洁及垃圾清运第十二条相关部门与施工单位签订项目建设、改造等合同或协议时,要把有关由施工单位负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处置等事项写进合同或协议。
第十三条临时占用道路或场地的部门,负责占用期间所占区域的清扫与保洁。
第十四条禁止在公司内部公共场地倾倒、堆放垃圾,禁止将卫生责任区的垃圾扫入道路或公共场地,禁止在厂区内焚烧垃圾和树叶,禁止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及各种废弃物。
第十五条禁止在树干、电线杆、建筑物等上面张贴各种海报、标语及广告宣传品(公司统一安排的除外)。
第十六条必须按安全部规定的区域和位置停放车辆,厂区内严禁乱停放汽车和自行车。
第十七条厂区内的树木、花草须加强养护和整修,保持鲜活完好;严禁损毁、攀摘各类花草或向绿化带抛弃垃圾,不准利用树木晾晒衣物。
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目的:建立进入一般生产区的个人卫生规程,使个人卫生符合药品生产要求,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
范围:进入一般生产区的所有人。
职责:进入一般生产区的所有人员执行本制度;车间主任及QA人员负责监督。
内容:
1 人员的着装
1.1 进入一般生产区的所有人员必须在指定的更鞋处更换工作鞋。
1.2 进入一般生产区的所有人员必须在指定的更衣室更换工作服、工作帽、工作帽应能够覆盖所有头发。
2 手的卫生
2.1 随时注意保持双手卫生,勤剪指甲并保持干净;
2.2 不可使用指甲油及其它可能脱落微粒的化妆品、不得佩戴饰物;
2.3 下述情况必须彻底洗手:
2.3.1 进入本区之前;
2.3.2 上洗手间后;
2.3.3 工作时手被弄脏后。
3 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的清洗
3.1 每周至少清洗更换二次,但一经污染立即更换;
3.2 必须在清洗衣物间清洗,清洗后要在指定地方晾干。
4 清洗工清洗后需及时记录。
5 一般生产区内不许吸烟、用餐、喝饮料,更不能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6 生产区不准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要按规定及时处理。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生产区卫生环境,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员工健康水平,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区,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实验室等。
第二章卫生责任第三条公司成立卫生管理小组,负责生产区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四条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卫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所有员工均为生产区卫生管理义务参与者,应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生产区卫生环境。
第三章卫生要求第六条生产区应保持清洁、整洁、有序,不得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第七条生产区地面、墙壁、设备等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第八条员工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在车间内穿着个人衣物。
第九条生产区应设置足够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保持垃圾桶清洁。
第十条生产区应设置饮水设施,确保水质安全,并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第十一条生产区应设置防蝇、防鼠、防蚊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四章卫生检查与考核第十二条公司卫生管理小组定期对生产区进行卫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卫生、设备卫生、员工个人卫生等。
第十三条卫生检查结果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对卫生状况较差的部门或个人,公司将进行通报批评,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四条对在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公司卫生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具体实施细则1. 清洁频率:生产区地面、墙壁、设备等每日至少清洁一次,遇特殊污染情况随时进行清洁。
2. 消毒要求:生产区消毒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3. 员工培训:公司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4. 垃圾处理:生产区垃圾按照分类要求进行收集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 突发事件处理: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为公司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生产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生产区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区,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区域等。
三、环境卫生管理职责1. 生产部负责制定和实施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评估环境卫生状况。
2. 设备部负责生产区设备设施的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3. 工程部负责生产区环境卫生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设施完好。
4. 人事部负责对员工进行环境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环境卫生意识。
5. 员工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生产区环境卫生。
四、环境卫生要求1. 生产区应保持整洁、干净,无杂物、油污、灰尘等。
2.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便于管理。
3. 生产区地面、墙面、设备设施应定期清洁,保持清洁卫生。
4. 厨房、卫生间等生活设施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消毒。
5. 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及时清理,不得随意堆放。
五、环境卫生检查与考核1. 生产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生产区环境卫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2. 设备部、工程部、人事部等部门应定期检查本部门负责的环境卫生工作。
3. 对环境卫生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环境卫生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六、环境卫生宣传教育1. 生产部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环境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环境卫生意识。
2. 通过宣传栏、会议等形式,宣传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3.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环境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七、附则1. 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我们旨在确保生产区环境卫生得到有效管理,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工厂车间卫生管理制度(11篇)
工厂车间卫生管理制度(11篇)工厂卫生管理制度篇一1、车间工作人员应坚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
2、所有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头发不得外露,工作服和工作帽必须坚持清。
3、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
4、车间内严禁吸烟,随地吐痰,如发现处以50—200元罚款。
5、未经允许非加工人员不得进入加工车间;经部门同意后,必须由厂内人员陪同可进入。
6、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应经常清洗,不得有锈蚀,并坚持清洁。
7、生产车间和其它场所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及时清理出车间。
8、车间内工作区域只能存放有少量即将使用的包材,必须将其摆放整齐,不得随意丢弃。
9、每一天工作结束后,必须彻底清洗加工场地的地面、墙壁、机器设备等,车间内不能遗留任何原材料、包装物。
10、生产车间和其它工作场地内应坚持清洁,不得堆放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应随时清理和清除。
11、车间内的更衣室、鞋架、洗手消毒间等,应经常进行清扫,坚持清洁。
注:为了大家的工作与健康,请遵守以上规定。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细则篇二一、应急处理要求由镇政府突发事件指挥部指挥协调全镇各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并报告上级人民政府。
由区卫生局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建红色应急机动队,人员由流行病学、临床救护、急诊医学、卫生监督、实验室检测、消杀灭菌、后勤保障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分为疾病控制应急分队、医疗救护分队、检验检测分队、后勤保障分队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应在临时现场指挥部领导下承担现场处理工作任务。
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污染物处理、标本采集、环境消毒、消杀灭菌、预防性服药、预防接种、医疗救治等。
二、控制措施(一)一般性控制措施1.现场处置工作程序(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快速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对可能的生物、毒素因子进行分类,确定疫区和目标人群;(2)根据自然环境因素确定可能的污染范围,对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潜在危害进行判定;开展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群防群治尽可能减少危害;(3)对救护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和物资的需求做出评估和调用;(4)经过事件紧急处理,疫情消除后,进行后续监测,直至消除危害;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核实;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原因,实验室检验;提出采取控制措施的建议,包括疫区封锁、人员疏散、消杀灭菌、隔离观察、预防服药、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和干预等;处理结果的总结、评估与上报。
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生产区卫生清洁,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区,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等区域。
三、卫生责任1. 生产区卫生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明确个人卫生责任区域。
2. 各部门负责人为部门卫生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监督本部门员工做好卫生工作。
3. 生产区卫生由保洁人员负责,保洁人员应定期对生产区进行清扫、消毒等工作。
四、卫生标准1. 生产区地面保持清洁,无积水、油污、杂物等。
2. 生产区墙壁、门窗、设备表面保持整洁,无灰尘、污渍等。
3. 生产区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无异味。
4. 生产区废弃物分类存放,并及时清运。
5. 生产区垃圾分类投放,确保分类正确。
五、卫生措施1. 生产区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不得在车间内吸烟、吃零食。
2. 生产区地面、墙壁、设备等应定期进行清扫、擦拭、消毒。
3. 保洁人员应定期对生产区进行大扫除,确保卫生达标。
4. 生产区废弃物应及时清理,不得堆积。
5. 生产区通风系统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通风良好。
六、卫生检查1. 生产区卫生检查由公司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 各部门负责人应组织本部门员工配合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卫生管理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要求整改。
七、奖惩措施1. 对在生产区卫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生产区卫生问题严重的个人和部门,给予批评和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目的:制定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使个人卫生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生产区全体员工的个人的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部管理人员、生产操作工、质量监督员。
四、管理制度:
1.个人健康
1.1 新进员工必须经过健康检查,经检查身体健康合格后,才能上岗;
1.2 工作期间,每年必须体检一次,经体检查合格方可继续上岗;
1.3 工作中如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发现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皮肤病及精神病要及进上报主管领导,并调整工作岗位;
1.4 因病离岗的工作人员,康复后需持县级以上医院的健康合格证明方可重新上岗;
2.个人卫生
2.1 每日上岗前应在更衣室穿好工作服;
2.2 随时注意保持个人清云消洁卫生,做到: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衣、勤洗澡;
2.3 不得化妆,佩戴饰物。
3.工作服卫生
3.1 工作服统一穿白大褂;
3.2 工作服应有个人编号,专人专用;
3.3 工作服按规定每周清洗二次,并做好记录。
生产区域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生产区域清洁卫生管理制度目的:建立生产区域清洁卫生制度,保证生产区域的清洁。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区域卫生管理。
责任:车间主任、清洁工、操作工。
内容:1、一般原则1.1洁净区、非洁净区必须有明显标志。
1.2有各区域的人流、物流走向。
1.3必须有进入生产区的更衣程序。
1.4每个卫生区必须有自己的清洁工具,且不得在二区跨区使用。
1.5不允许干扫。
1.6清洁工必须遵循生产人员同样的卫生规则。
2、清洁工具及管理2.1清洁工具包括拖把、水桶、扫把、抹布、毛刷、垃圾铲、垃圾桶等。
2.2生产区清洁工具应贮于各区域清洗间。
卫生间专用的清洁工具应存放在卫生间指定地点。
2.3清洁工具用完后要及时清洗,水桶用后刷洗干净,倒置存放;拖把、抹布用后要用洗涤剂洗,再用清水洗涤,抹布洗净干燥后放入洁净塑料袋中。
洁净区清洁工具的清洁按清洁规程操作。
3、清洁剂与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3.1清洁剂中性洗涤剂。
3.2消毒剂有0.1%或0.2%新洁尔灭、75%乙醇、2%或5%甲酚皂、乳酸、1%或3%过氧乙酸、臭氧、紫外杀菌车等。
3.3清洁剂与消毒剂按说明书准确配制,并记录。
3.4清洁剂、消毒剂贮于各区域清洁间。
3.5消毒剂各品种每月交替使用并做好记录。
4、清洁方法及频次4.1生产区公共区域地面由专职清洁工每天用清水拖一次,室内桌面、椅、柜及设备外壁每天擦一次,门窗、卫生间、水池及墙面污迹由专职清洁工每天擦一次。
4.2洁净区的门窗、地面、墙壁、地漏、排水道、室内用具及废物贮器等设施每周用消毒洁擦洗一次。
4.3室内墙壁、棚顶、照明、排风及其它附属装置每月全面擦拭一次。
4.4洁净区的废物垃圾置于指定的贮器内应密闭,每天下班前由专职清洁工或操作工清除。
4.5定期更换消毒剂、清洁剂,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4.6空间消毒根据监测结果决定,一般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用紫外杀菌车消毒或用规定的消毒剂熏蒸消毒。
4.7岗位区域卫生每天工作完毕,由岗位人员按“有关清洁规程进行清洁。
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生产区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区员工,各部门应严格执行。
二、个人卫生要求1.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穿戴公司统一发放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佩戴口罩,保持个人卫生。
2. 工作人员应保持双手清洁,工作过程中不得用手触摸面部、口腔等部位。
3. 工作人员应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指甲清洁,不得留长指甲。
4. 工作人员不得在工作区内吸烟、饮食,禁止在工作区内吐痰、乱扔垃圾。
5. 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不得随意堆放杂物,保持通道畅通。
三、卫生设施与用品1. 生产区应设置足够的洗手池、消毒液、纸巾等卫生设施。
2. 洗手池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确保员工使用时的卫生。
3. 消毒液应按照规定比例配置,确保有效消毒。
4. 纸巾应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更换。
四、卫生检查与考核1. 公司定期对生产区进行卫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卫生、工作环境、卫生设施等。
2. 检查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卫生检查不合格的部门和个人,将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整改。
3.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五、宣传教育与培训1. 公司定期组织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卫生意识。
2. 新员工入职时,应接受公司组织的卫生知识培训,了解并掌握相关卫生要求。
3. 公司对违反卫生规定的行为,要及时纠正,确保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 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本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保障生产场所的卫生安全,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生产环境的良好运营。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对生产场所的管理,提高生产场所的卫生管理水平。
该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的生产场所。
二、卫生管理组织1.设立卫生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领导任命,负责生产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
2.卫生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生产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3.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检查生产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并及时处理卫生问题。
三、生产场所卫生要求1.保持生产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全面清洁。
2.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害物质的存在。
3.对生产设备、仪器仪表等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
4.保持生产场所内的通风良好,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5.做好生产场所垃圾的分类和清理工作,确保垃圾不堆积不滋生病菌。
6.规范生产场所用水管理,确保用水的清洁和安全。
四、员工个人卫生要求1.员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遵循相关的卫生规定。
2.员工必须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的清洁。
3.要求员工勤洗手,尤其是进食前、上班前、工作后等关键时刻。
4.员工应遵守专业的卫生要求,包括遵守食品加工的卫生操作规程等。
五、卫生管理措施1.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档案,记录卫生检查、清洁和消毒等相关情况。
2.定期进行生产场所的卫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产场所的清洁状况、空气质量、噪音情况等。
3.对于卫生差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整改,并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
4.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禁止在生产场所内私自制作、保存食品。
六、违规处理1.对于生产场所卫生规定的违反行为,将按照公司规定的纪律处分办法进行处理。
2.在生产场所存在严重卫生问题且拒不改正的情况下,将会采取停产整改、罚款或责令停产等措施。
七、监督与反馈1.员工可以通过匿名举报、建议箱等方式向卫生管理委员会反映问题。
2.卫生管理委员会将及时处理员工反映的问题,并对处理结果进行通报。
公司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公司生产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目的与原则制定本制度旨在建立和维护一个干净、整洁、安全的生产环境,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保护员工健康,提高生产效率。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卫生管理制度。
2.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卫生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3. 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日常卫生管理1. 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无尘土、无垃圾、无积水。
2. 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清洁消毒,避免产品受到污染。
3. 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中。
4. 食品生产和加工区域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个人卫生和操作规程。
四、个人卫生要求1. 员工上岗前必须洗手,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2. 禁止携带私人食品进入生产区域,以防食品污染。
3. 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员工应避免直接参与生产活动,直至痊愈。
五、环境卫生控制1. 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害虫控制,防止害虫滋生。
2. 对于易受污染的区域,如厕所、食堂等,应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3. 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维持室内空气质量。
六、监督与考核1. 定期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对于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3.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共同完善卫生管理制度。
七、培训与教育1. 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2. 新员工入职前应接受卫生管理制度的培训,确保其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八、应急预案1.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如火灾、食物中毒等。
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九、持续改进1. 卫生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评估和改进。
2. 通过收集员工反馈、客户意见和监督检查结果,不断完善卫生管理制度。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
目的:制定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使一般生产区清洁卫生符合生产工艺卫生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生产区的卫生管理。
三、责任者:生产部管理人员、生产操作工、质量监督员。
四、管理制度:
1、门、窗、墙壁清洁卫生,无不清洁死角;工具、工作台、工作柜不清洁;灯管清洁。
2、地面平整、清洁,无杂物、无苍蝇、无老鼠、无蜘蛛、无蚂蚁。
3、进入一般生产区必须进行更衣,严禁不穿戴工作服、鞋、帽进入生产车间。
4、一切非生产用品不得带入工房,不得在工房内吸烟、吃饭、睡觉、会客,不得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5、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在设置的容器内,并及时清理。
6、一般生产区应的有相应卫生工具,使用后必须及时清洁存放于规定位置,不得对药品生产环境产生影响。
7、非生产人员不准私自进入一般生产区,有事需经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同意。
厂区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厂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员工卫生意识,确保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厂区范围内所有区域,包括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
三、卫生责任
1. 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落实卫生责任制。
2. 各部门员工应自觉维护厂区环境卫生,遵守卫生管理制度。
3. 厂区保洁人员负责厂区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
四、卫生管理内容
1. 生产区卫生管理
(1)生产设备、工具应保持整洁,无油污、锈蚀等现象。
(2)生产区域地面、墙壁、门窗等应保持干净,无积尘、蛛网等。
(3)生产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2. 办公区卫生管理
(1)办公桌、椅子、文件柜等办公设备应保持整洁,无灰尘、杂物。
(2)办公室地面、墙壁、门窗等应保持干净,无积尘、蛛网等。
(3)办公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清新。
3. 生活区卫生管理
(1)宿舍内床铺、地面、门窗等应保持整洁,无灰尘、杂物。
(2)食堂、浴室、厕所等生活区域应保持干净,无异味、污垢。
(3)生活区应定期进行消毒,确保卫生。
五、卫生检查与考核
1. 公司定期对厂区卫生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卫生、个人卫生等。
2.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或责任人,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毕。
3. 将卫生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卫生状况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六、附则
1. 本制度由公司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制定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卫生条件达到规范要求。
2. 范围适用于公司一般生产区的卫生管理。
3. 职责
生产部、质量部、研发部负责执行本制度。
4. 内容
卫生要求
厂房内表面窗明壁净见本色,无浮尘,无霉斑,无渗漏,无卫生清洁死角,灯与管线无积尘。
地面光滑,平整,清洁,无积水,无杂物。
厂房严密,设置有防止昆虫和其它动物进入的措施。
物料定置放置,码放整齐,有明显状态标志。
一切非生产物品及个人物品不得带入和存放于生产区,不得在生产区内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走廊及其它通道不得堆放任何物品。
人流、物流分开,有明显标记,人、物分别从规定通道出入,不得穿行。
生产中的废弃物装在密闭容器内,每天及时清理到规定的废弃物堆放处,并定期清洗废物容器、工具等,必要时消毒。
生产区内设置清洗间,清洗间应保持清洁,清洁工具齐全,洗涤、消毒措施完备;清洁完成后,应及时清洗及消毒清洁工具,并于洁具柜内整齐放置。
清洁卫生内容、方法和频次每天清除并清洗废弃物贮器;擦拭地面、室内桌椅柜及设备外表面;擦去门窗、水池及其它设施上的污迹;灭除蚊蝇昆虫。
每周擦洗门窗、水池及其它设施;擦洗地面、废弃物贮器、水池、排水管道、及墙角等处。
每月对墙壁、顶棚、照明及其他附属装置设施除尘;全面清洁工作场所。
工艺卫生评价标准和检查室内无蜘蛛网、蚊蝇、虫、鼠、无废物垃圾、无非生产用物品,地面无积水、无尘迹。
工具用具及时清洗干净并定位放置。
工作室符合厂区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每天生产结束由QA 检查并记录。
5. 参考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编写格式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6. 记录(无)
COP-423-001
COP-423-002 COP-424-001
文件修改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