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变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行为理论 儿童的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建立好行为,消除坏行为)
儿童行为是后天获得的
儿童学习行为的三种方式
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学习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 ——操作学习理论
观察和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经典学习理论
巴普洛夫试验:狗的唾液和铃声 条件联系既可以通过配对来形成,也可以通过消退使它消失。这对于改变和
行为改变技术
行为改变技术
心理学术语,是属于对人类行为进行分析和矫正的心理学领域,又称为行为 矫正或行为治疗。
如对正常儿童的懒惰行为、马虎行为、缺乏自信行为、退缩行为、过度的紧 张焦虑行为、自我为中心行为、对人的敌意行为等。以及正常儿童口吃、 发脾气、厌学、说谎、逆反、网瘾、早恋等不良行为的治疗。
儿童行为改变概论
惩罚原理
是指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及时给予行为者以厌恶刺激或撤 除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降低该行为在相同或相似情境或刺激下的出 现率。
惩罚的类型: 体罚、语言惩罚、隔离、无奖赏
类化或泛化
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现象 所谓类化,即指与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引起相同的反应,
或者某一刺激也引起了与特定的反应相类似的反应这样一种现象 如:用图片和模型进行教学、讨厌数学老师泛化到数学课
分化
认识事物或对世界的反应更为准确 在学习和行为过程中有大量的运用
第三部分 行为改变技术的实务篇
儿童行为改变的灵魂
帮助孩子在规训中 获得更好的自我形象
第一部分 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
正强化原理 负强化原理 消退原理 惩罚原理
正强化原理
在一定的情景或刺激作用下,某一行为发生后,立即有目的地给予行为者以 正强化物,那么以后在相同或相似的情景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将 会提高。这种有目的地利用正强化物来提高行为出现率的行为改变原理叫 做正强化原理。
前提是:孩子必须拥有负强化物
塑造原理
塑造是指在建立一个新行为时,可从起点开始对该行为有关的一系列反应逐 个进行正强化,并连续强化这些不断接近新行为的一系列反应,来建立最 终的目标行为。因此,此法又称为“连续接近法”。
渐隐原理
所谓渐隐法,与塑造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渐隐法先提供最容易引 发正确反应的情境刺激或模仿对象,然后在诱发刺激弱化的情况下巩固正 确反应,直到到这种正确反应在适当的新情境下仍能产生。如书法练习中 先描红后临贴,再到自行书写的过程。
代币法原理
代币法:通过编制一套激励系统来强化正确行为,优点是非常灵活,可以使 学生得到自己喜好的大的强化物,又可以强化多项行为,且培养学生从追 求即时强化转化为追求延时强化。
渐隐原理
所谓渐隐法,与塑造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渐隐法先提供最容易引 发正确反应的情境刺激或模仿对象,然后在诱发刺激弱化的情况下巩固正 确反应,直到到这种正确反应在适当的新情境下仍能产生。如书法练习中 先描红后临贴,再到自行书写的过程。
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可以住在自己想住的房间等。 操作性强化物:提供给个体玩的东西,如玩具、画图、跳绳等。 社会性强化物:指个体喜欢接受的语言刺激或身体刺激,如口头赞美以及温
情的轻拍、拥抱、点头微笑等。
负强化原理
指个体正在承受厌恶刺激时,一旦个体表现出期望的良好行为,便立即撤除 其正在承受的厌恶刺激,那么以后在同样的情景下,该行为的出现次数就 会增加。
渐巩固起来的;(强化物) 如:礼貌行为、发脾气等
观察和模仿——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儿童试验 当儿童看到榜样被奖赏的行为时,就增加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反之,当儿
童看到榜样被惩罚的行为时,就会抑止产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如:孩子模仿大人 注意、记忆、动机和原动力重演 (波波玩偶实验)
经典和操作的相同之处
塑造孩子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语言学习、人的惧怕或过敏行为
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 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操作条件反射——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白鼠杠杆试验 反映了人来主动适应世界,人的很多行为就是在不断的外界环境的强化下逐
经典和操作的不同之处
(1)经典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十分明确,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 激物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机体自身的一些因素促使机体操作动作的。 (2)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 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 (3)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而在操作性条件反 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 激。
消退原理
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行为者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反应,若此时这个反应之 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次遇到相似情境时,该行为发生的 频率会降低。
就是当出现不良行为时,对该行为不予关注(置之不理),从而导致这种不 良行为出现频率下降直至消退。
消退原理应用的注意事项
消退的行为必须明确具体; 与正强化联合起来使用; 在消退过程中,被消退的行为可能变得更坏; 特别注意: 1、无意之间消退了应该强化的好行为; 2、无意中断了消退程序,使消退半途而废; 3、无意中使用了间歇消退 4、消退了不应该或不适应使用消退原理消退的行为
使用正强化的注意事项
强化的行为必须明确 行为发生后立即强化; 要选择有效的强化物; 不要滥用、误用正强化; 结合其他方法使用
正强化物
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或为人们所喜欢的,能够产生愉快结果的刺激,就称 之为强化物。
消费性强化物:如糖果、饼干、饮料、水果等一次性消费品。 活动性强化物:如看电视、看漫画书、郊游等。 拥有性强化物:指在一段时间内个体可拥有享受的东西,暂时性的。如:可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 系,建立联系的基本条件是强化过程。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 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某种条件反射。
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十分强调பைடு நூலகம்化的作用,不同的强化方式效果不同,因此 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依赖于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