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读书笔记
对外贸易总结
对外贸易总结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以下是对对外贸易的总结:
1. 重要性:对外贸易对国家和全球经济都非常重要。
它促进了资源配置、技术传播和经济增长,使得各国能够专业化生产并实现互利共赢。
2. 贸易类型:包括进口和出口。
进口是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和服务,满足国内需求;出口则是将本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销售到其他国家。
3. 贸易平衡:一个国家的贸易平衡反映了其进出口之间的关系。
贸易顺差表示出口大于进口,贸易逆差则表示进口大于出口。
4. 影响因素:对外贸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汇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贸易政策、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等。
5. 国际合作:为了促进对外贸易,各国通常参与国际组织和协定,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推动自由贸易和解决贸易争端。
6. 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带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
它也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7. 风险与挑战:对外贸易面临着市场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汇率风险、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挑战。
各国需要适应变化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总之,对外贸易是国家间经济联系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需要积极参与并制定适当的政策来推动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对外贸易论读书笔记
对外贸易论读书笔记一、初读印象哎呀,读这本对外贸易论的时候,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一开始看的时候,那些复杂的贸易概念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我眼前跳来跳去,有点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呢,这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就像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宝藏,想要一探究竟。
二、书中有趣的观点1. 比较优势理论这理论可太有意思啦。
它就像在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擅长的事儿,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一样。
比如说,有的国家擅长生产高科技产品,就像学霸擅长解超难的数学题;而有的国家在农业方面特别厉害,就像有些人天生就有一双巧手会种地。
然后各个国家就可以互相交换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大家都能得到好处。
这就好比我们在宿舍里,你擅长打水,我擅长买饭,然后我们互相帮忙,生活就变得更方便啦。
2. 贸易保护主义书里提到这个的时候,我就忍不住皱眉头。
这就像是一群小朋友在玩游戏,然后有个小朋友不想让别人玩他的玩具,就把玩具藏起来。
贸易保护主义就是有的国家不想让别的国家的商品进来,设置各种壁垒,像高高的围墙一样。
可是这样做,长远来看,对大家都不好呢。
就像在一个班级里,如果大家都不分享自己的东西,那这个班级就会变得很冷漠,没有活力。
三、难懂的部分当然啦,这本书也不是那么好读的。
里面有些关于汇率对贸易影响的部分,真的是让我挠破了头。
汇率就像一个变幻莫测的魔术师,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它怎么影响进出口,那些复杂的计算公式和关系,感觉就像一团乱麻。
不过我也没有轻易放弃啦,就像爬山遇到了陡峭的路段,虽然难走,但还是一步一步往上爬。
四、对我的启发1. 全球视野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很多。
以前看问题只看到自己周围的小圈子,现在会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
就像站在山顶上看风景,看到的不仅仅是脚下的那一小块地方,而是整个美丽的山河。
我明白了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是那么的紧密,就像一个巨大的蜘蛛网,每个国家都是网上的一个节点。
2. 对未来的思考这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的想法。
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符一洋这学期,在之前学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
在学习了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贸易模型后,老师也曾让同学们探讨了一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政策和相关的未来趋势。
因此让我对于这方面的只是比较感兴趣,于是便有了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从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开始,到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中国对外贸易的摩擦,主要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然后是解决摩擦的相关政策,最后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的一些个人看法。
国际贸易是以国家之间友好稳定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下,国际贸易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想当一段时间里,国际上的局势呈现美苏两级争霸的局势。
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系的崩碎,导致了几十年的国际冷战格局宣告结束。
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国际政治向”一超多强“的格局过度。
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处于多极化状态,随着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的经济地位想丢削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慢慢下降。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肩负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旧经济秩序的重任,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但总体上,美国仍然保持着经济、局势、科技等方面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里方面的第一,有着无人能比的地位,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美国无疑是多极化中最强的一极。
近一二十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方面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二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知识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1、知识成了衡量一国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谁在知识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在未来世界上占有优势。
2、计算机、通讯、航天、金融等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4、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5、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是知识经济成长的重要保证。
5、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
读书笔记之《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读书笔记之《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之《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托马斯?孟的生平及著作托马斯?孟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贸易差额论(贸易平衡论)的创始人。
托马斯?孟于1621年发表了《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一书,这本书经过改写,在他死后即1664年由其儿子以《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的书名出版,这是一部重商主义最著名的著作。
托马斯孟出生于伦敦一个手工业兼商人家庭,自幼丧父,继父为一名富商,是东印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托马斯孟年轻是即入东印度公司的董事。
托马斯孟写作该书是为了驳斥英国国内对东印度公司的反对意见。
东印度公司是英国从事与印度等地的掠夺性贸易,于1600年成立,也是英国对外贸易中最早争得国家商业特许的公司之一。
国家允许该公司每艘船出航一次可以带出一定数量的金银。
这种特许与早期重商主义原则想抵触,遭到许多人的责难和攻击。
托马斯孟的这本书是针对早期重商主义者谴责东印度公司在对外贸易中输出的大量货币而写的,为了替他的公司辩护,他在书中阐述了他的贸易差额论的原理。
马克思称这本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认为它代表了重商主义体系对于自己原有体系的自我脱离,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
托马斯?孟的主要观点第一,他认为对外贸易才是国家致富的手段,只有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超,才能达到致富的目的。
他把国内贸易看成是财富的相互转让,并不能使国家致富,而对外贸易才有助于财富的增加。
他说:“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
”也就是说,在对外贸易中要保证贸易顺差,使货币不断流入本国;如果相反,进口超过出口,出现了贸易逆差,货币财富就会外流。
第二,他反对早期早期重商主义的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要求取消货币输出的法令。
他说:“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
输出货币恰恰是增加货币财富的一种手段。
他还举例了意大利和法国的例子,说明在这些国家,金币和银币都可以自由出口,但是由于遵守了贸易差额的原则,货币仍然流回了本国。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因为上学期与同学一起做了一次关于英国软实力的课间展示,所以查阅了许多与英国相关的资料,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国的历史,经济,文化等。
特别是对17世纪英第一帝国形成时期的历史和发展有比较感兴趣。
因此也特意选择了《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这一著作来阅读。
本书是西方经济学圣经译丛之一,是一部关于英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学理论专著,全书详细介绍了英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财富的详细过程。
作者托马斯·孟1571年出生于伦敦一个商人的家庭里,让他从小就商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因参与了地中海贸易而赢得了金钱和声誉,曾被选为东印度公司董事。
托马斯·孟是英国重商主义的集大成者,其重商主义理论及税收思想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得到集中表现。
在书中可看到他把商人置于很高的社会地位并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商人为“王国财富的管家”。
托马斯·孟重商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国际贸易差额论。
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且坚持“我们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的价值要大于我们所消费的外国商品的价值”的准则(虽然这个观点不符合当今的现实,但是在当时对外贸易体制及对外贸易还不是很让国家接受的情况下,使得从商人员和国家宏观调控者重新审视对外贸易的利于弊,对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推进起到了很大作用)。
他建议国家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其中主要是保护关税政策,以奖励输出,限制输入。
他主张,当商品输出时,国家全部或部分地退还资本家原先已纳的税款;同时,对输入本国的外国商品课以高额关税或禁止性关税,保护本国工业发展;当进口商品经过加工重新输出时,国家则应退还这些商品在进口是所纳的关税。
提出了对外贸易是国家之间贸易的唯一手段,阐述了国内贸易是不能使国家整体水平提高,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国家致富,强于他国的重要手段。
托马斯·孟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在历史上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对外贸易读书笔记
对外贸易读书笔记【篇一: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读书笔记】1、写作动力(motivation)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在贸易自由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国际化以及跨国公司的推动下,贸易与金融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越来越深人,金融和贸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下,一国的金融与外贸日益成为该国与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重要途径。
源自西方的金融深化理论已经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与外贸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人们多重视金融深化理论在金融领域对金融经济学的影响及其政策主张,常常忽视了该理论提出的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应该协调进行的观点,因此,需要对该理论在这一领域的阐述进行客观、系统的研究。
作为一个改革开放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我们需要较全面、历史地考察金融与外贸发展的互动关系,以金融深化理论为线索,以中国的改革成效为基础,借鉴其他国家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的经验,对中国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的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和探索,探讨中国金融深化与外贸的发展应对之策。
笔者在借鉴他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界定了本书的金融深化概念。
笔者认为,从静态来看,金融深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领域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状态;从动态来看,金融深化描述了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可以充分挖掘潜在的投资机会,遵循比较收益原则,利用其调集和辐射功能,尽可能合理地催化和导向金融资源,充分发挥金融产业的关联效应,形成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过程。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基础,吸收西方金融理论中的合理成分,运用多种经济分析方法以中国的现实情况为立足点,纵向进行历史的考察,横向进行国际间比较,试图探讨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有效结合的多元途径。
文章在分析宏观经济背景的基础上,首先对金融与贸易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历史地考察,然后从理论上追述金融深化论的形成与最新发展,分析中曰的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轨迹,分析汇率政策的选择、国有银行商业化以及国际直接投资对外贸发展的作用,最后追踪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金融深化的最新动态,提出中国发展金融服务贸易以及外贸的战略措施。
国际贸易实务 读书笔记
国际贸易实务一.导论一.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任务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他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二.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1.国际贸易术词贸易术语(trade terms)是用来表示买卖双方所承担的风险、费用和责任划分的专门用语。
2.合同条款合同条款是交易双方当事人在交接货物、收付货款和解决争议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具体体现,也是交易双方履行合同的依据和调整双方经济关系的法律文件。
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定和履行订立合同的过程,一般包括邀请发盘、询盘、还盘、和接受等环节。
其中发盘和接受是合同成立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和必经的法律步骤。
4.贸易方式三.学习本课程的方法1.正确处理本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和教材的关系;2.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要注意业务同法律的联系;4.要注意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国际贸易惯例;5.要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
第一篇国际贸易术语第一章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2.贸易术语的作用:a)成为从事国际贸易的行为准则,明确彼此在货物交接方面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
这就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商时间,从而节约了费用开支;b)有利于交易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c)有利于妥善解决贸易争端。
(二)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3.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国际贸易惯例的是由国际组织其他权威机构通过对贸易习惯做法进行编纂和解释而形成的。
(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它对贸易双方不具有强制性,因此买卖双方有权在合同中作出与某项惯例不符的规定)国际惯例在下列情况下具体有约束力:1)国家法律有明确规定的;2)买卖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4.关于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以下三种: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 Rules 1932)。
《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研究》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分析
第一节选题背 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 研究综述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制度对对外贸易影响的研究 二关于制度创新对对外贸易影响的研究 三关于对外贸易政策的研究 四关于对外贸易制度创新路径及对策的研究
第二节产权理论
第一节制度变迁理 论
第三节交易费用理 论
第一节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 二制度变迁 三制度与对外贸易
第四节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过度追求利益 二过于依靠劳动力优势 三国际环境的变化 四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第一节理论综述与变 量选择
第二节研究假设与样 本选择
第三节实证结果与分 析
第四节结论
第一节理论综述与变量选择
一理论综述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研究假设与样本选择
一变量设置 二样本的选取 三多元回归数理模型构建与求解
第三节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对外贸易制度对贸易总量影响的效果评估与检验 二对外贸易制度对贸易地区影响的效果评估与检验 三对外贸易制度对主要贸易国影响的效果评估与检验 四对外贸易制度对主要产品类别影响的效果评估与检验
第一节国外对 外贸易制度
第二节国外对 外贸易制度的 启示
第一节国外对外贸易制度
一美国对外贸易制度 二日本对外贸易制度 三德国对外贸易制度
第二节产权理论
一产权的内涵 二产权的形式 三产权的功能 四产权与对外贸易费用的形式 三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 四交易费用与对外贸易
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 制度变迁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 制度的现状
第三节中国对外贸易 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中国对外贸易 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二节国外对外贸易制度的启示
一美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启示 二日本对外贸易制度的启示 三德国对外贸易制度的启示
经济学读书笔记800字5篇
经济学读书笔记800字5篇在经济社会,商业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着经济现象.如果我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些东西,那么如何利用他们呢?因此,必须通过学习经济和商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去逐步构建我自己的商业嗅觉和思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经济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经济学读后感1经济学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上的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假设都是似是而非的.随着历史学民俗学统计学的发展一个又一个假设被推翻.我们不禁要感叹经济学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博兰尼说土地劳力金钱都是虚构商品永远不会彻底实现.历史上从不存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不存在一个独立于社群文化生活纯粹以市场供求最大化物质欲望和利润等逻辑来运作甚至能够自我调节的经济体.1 以物易物与交易等个人行为仅偶尔出现在原始社会.经济学是最强调个人行为的不过人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从来不是以单个人的身份出现的.马克思对物物交换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可惜他把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阶段割裂了开来.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2贸易并非出现在社区内部它是不同社群之间的外部事物是从群体之间的交易扩展到个人之间的交易.3贸易并不依赖于市场它起源于单向的运送无论是籍着和平或者不和平的手段.市场是所有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第一课但市场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市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古希腊市场功能主要是通过海盗等非和平手段实现的.4市场存在与否并不是本质上的特征地区性的市场并没有扩张的趋势.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若交易效率高到使一国有限人口不足以容纳很高的最优分工水平时国际贸易就会产生.这不符合民俗学的实证研究.5分工并非起源于贸易而是起源于地理的生物的和其他非经济的事实.斯密认为人类独自具有要求相互交换的倾向因为这对个人更有利因此形成了分工.分工程度的高低受市场范围大小的限制.但在资本主义兴起以前分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性别地理因素等原因劳动生产率不同造成了分工.6金钱并非是一项决定性的发明金钱存在与否并不必然造成经济类型在本质上的差异.金钱并不是所有社会必然的产物很多发展到相当高程度的社会群体排斥使用货币.7中古时代乡村与贸易无缘.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贸易也从来不是公平的.贸易的差异是地方实力的体现.8重商主义迫使国界之内的城镇和省份的贸易更为自由并将自治市镇的制度扩展到全国.重商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促进了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9_世纪以前从来未曾有过国家保护政策.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是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形成的.在此之前并没有很明确的国家概念更没有对外封闭的国家保护政策.如日本中国.10垄断是资本主义的常态竞争是特殊和少见的.资本主义的成就是限制市场的产物.积累大量资本的能力依赖于创造垄断的能力而每一次伟大的技术进步都为垄断部门创造了新的生命力. 大资本家总是试图做一切事贸易生产和金融.只有染指所有部门他们才有望获得垄断优势.只有二流的货色才会去专攻一门才会是商人或工业家.经济学读后感2读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我们在经济学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就是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看.愿望是一回事,但愿望曹诚的结果是另外一回事.〞今天我还是想继续就昨天提出的那个荒谬的比喻来絮絮叨叨,因为尽管我嘴上说着那是一个多么荒谬的想法,但在我的内心里,仿佛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说,顺着这个思路,不断纠缠.辩驳,就能收获些什么.我看到过的每一本经济学相关教材在讲到供给需求的时候总会提到房价这个例子,殊途同归也好还,异曲同工也罢,这本书也没有例外.可惜我至今没搞明白这个问题,我其实挺想知道,那些写书的经济学家或者大经济学家们,他们真的完全搞明白这个问题了吗?比如说,有没有谁能准确地告诉我,现如今北京的房价将何去何从,亦或再直白些,什么时候买个房子最合适?读后感·当然,不会有人来回答我,但凡回答我的,多半也不是什么大经济学家.好吧,也有可能是我的某个师长听到后,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极有可能.我并不同意〝需求是刻画人性的〞这一提法,人性比需求定律复杂得多.这个提法,恕我直言,看着很有道理,但实际只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说服自己的方式,一种自我疏导的方式——对于一个问题,只要你能想得明白,说得通,理得清,不用需求定律也可以.需求第三定律,〝好东西运到远方〞.我觉得这个还是需要结合〝愿望和结果没啥关系〞来看,才算完整.〝经济体系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是应付变化的问题〞——价格是个有用的工具:1)传递关于稀缺的信息;2)指导生产;3)做出奖惩,决定商品分配.这提醒我,工具变量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具体的思考还需要进一步去做,我还没有想明白.经济学读后感3翻开《西方经济学》,翻到微观经济学这一章,书中详细而全面地从经济行为的角度介绍了微观经济理论,如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要素市场理论等,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些更新的微观经济理论,并应用这些理论分析说明了许多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在描述方面,注重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结合,使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经济现实后面所隐含的经济思想,并且又能学会用理论分析实事的方法,使我们在学习中得益良多.通过课本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很大.(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总而言之,但就我所学的信息管理专业来看,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我们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经济学成了我们学习科目中的一大重点.只有学习好经济学知识,包括今天我所学习的微观经济学,懂得用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管理学学生,因此,微观经济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基础,一个基石,一个让我走得更远,看得更远的铺垫.经济学读后感4从前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假设一个岛上有1000口人,人与人之间交换物品过活,但有时候你手里用来交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的,怎么办?于是人们就用都喜欢的金银作为交换的东西,于是交换方便了.但金银要磨损,携带也不方便,当交换活动频繁时,发现这个东西太繁琐,限制了交换活动,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由岛上的管理者发行一种符号,用它来代替金银,于是钞票出现了.刚开始这种钞票可以随时得兑换金银.大家都很放心,因为钞票就是金银.可是岛上金银的产量太小,当人们的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时,钞票不够用了,只能暂停交换.暂停交换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生产别人想要的东西了,因为虽然别人用,但交换不出去,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经济发展减速了.于是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家钱庄,这个钱庄是大家的,由钱庄来发行钞票,印出的钞票借给想用钱的人,然后这个人有钱了再还给钱庄.于是银行就出现了.银行的出现,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的进行,大家都拼命的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的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的进行.后来人们的交换活动更频繁了,一家钱庄太少了,于是出现了很多钱庄,总要有个管钱庄的吧,于是指定一家钱庄管理其他钱庄,并且钞票只能由这家钱庄印刷,然后通过其他钱庄借给用钱的人,中央银行就这么也出现了.有一天岛上的人发明了船,于是就到处划船跑,发现了另一个岛屿,那上面也有人,也有钞票,也像自己岛上这么活动.但自己岛上生产的东西多,那个岛上生产的东西少,1元钱在自己的岛上能买1斤大米,那个岛上的一元钱只能买半斤大米,于是另外岛上的钱来这个岛上买东西时只能2元换1元才行.于是汇率出现了.算好汇率后,他们开始互相买卖东西到对方岛上,这就是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生产需要,使交换活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潮.由于岛上生产的产品太多了,以至于没法准确估计到底该发行多少钞票,发行多了的时候,因为没有那么多产品可买,产品就开始涨价,发行少了呢就开始降价,为了保证价格稳定,央行要求各钱庄要把一部分钱放在央行里面用来调节产品的价格,根据价格情况多放和少放.这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可是有一部分聪明人开始怎么才能把钱弄到自己手上,他在海边捡了一颗石子,说这个石子值100万快钱,把它卖给了一个人,这个人觉得整个岛上的钱加一起也没有100万啊,怎么办,于是向钱庄借,钱庄也没有这么多钱,于是把印钞机打开,印了这100万,借给了他买了这个石子.然后这个人开始卖这个石子,100万卖给了第二个人,由于第一个卖石子的人把钱花了,所以岛上的钱多了,所以这一百万可以筹集到,多买些产品就有了.但当把这个石子以200万转让的时候,钱庄只能又印了100万钞票,就这样钞票越印越多,可是当这个石子不停的流动转让时,大家并不觉得岛上的钱多,产品价格还是原来的那样.可是当这个石子不流通或流通的慢时,大家觉得钱多了,可是如果当持有石子的人把它扔到大海里,那就等于岛上凭空多出N多个100万来,怎么办,央行最害怕的就是这颗石子没了.它没了岛上产品的价格就会飞涨,就会通货膨胀.那么持有石子的人就绑定了岛上的经济.经济学读后感5一直都听说经济这个名词,但是对它并无感.直到进入大学,选择了经济学的专业,便知道,我和经济的不解之缘开始了.经济似乎是深奥的,自己又是浅薄的,便觉得缘分还是太浅.学校开展了读书沙龙的活动,我开始接触一些经济学类的书-《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对经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觉得与经济学更近距离,去感受经济的魅力.知道《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时,是因为刚学《微观经济学原理》,朋友说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更便于去学习课程,可以说它不仅是一本细细咀嚼的课外书,更是一本课内书,帮助学习认识经济,分析经济,解决经济问题.相比于《经济学原理》,我更喜欢《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可能是因为名字的差异. 故事一词更想让我去探索它.在读《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前,先看了作者郭凯的简介,对其也是极其佩服.故事类的书有化深奥为浅显的妙用,让大众都能够去接受的初衷.我很庆幸我成为了能接受它理解它的故事迷之一.这本书中,所有的主人公的名字都是王二,他拥有不同的身份,一会儿是地主,一会儿是打工仔,一会儿又变成企业老板,他经历了不同的事情,比如:买地.分粮.买票等.王二似乎成为了成百上千的缩影.王二在做出经济决策时,朦胧中也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印象化较深刻的一篇是关于《王二买地和投资性购房的无奈》的文章,能够体现经济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王二是种粮好手,但由于村子的闭塞,粮食只能在村内流通,存放在谷仓里的余粮便很多.粮食堆积,资产受损,于是他用粮食换地,结果地少粮多,地价开始上涨,村里人开始抱怨-王二在吵高地价.再来看我们现在房价以及投资.现代人假设有一笔闲置的资金,他们不愿将钱闲置,而是想要一种安全的稳定的投资.于是便出现买房投资的现象,这便体现了人们的经济决策.但再深入地去思考问题,会疑问为什么造成炒房价呢?难道人们认为的最好的投资方式竟然是买房?由此可以发现经济体系出现了缺陷,国家是否应当采取措施,带头寻找更好的投资方式,有效地配置资源,缓解房价,达到一定的效果?想要改变王二村里的高地价,可能需要一条通往山外的道路,那么高房价的解决方法便是有更好的投资渠道.这本书用的最多的是类比的修辞手法,如此便能直接了当,帮助我们直观的体验经济与政治,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些书,通过这次活动,我离经济又近了一步,希望类似的活动可以多多开展.作者郭凯,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电子学,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问题的研究,专业方向为国际金融和中国经济,曾就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经济学读书笔记800字。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读书笔记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读书笔记一、内容综述贸易摩擦的背景与根源:本书首先介绍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贸易环境的形成背景。
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贸易摩擦的根源,包括国际政治因素、经济利益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等。
也指出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在贸易摩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本书详细阐述了贸易摩擦的多种形式,如关税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等。
也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贸易摩擦在全球范围内的实际运作情况,使读者对贸易摩擦有更直观的认识。
贸易摩擦与大国的兴衰:本书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探讨了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与大国的兴衰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在贸易摩擦中的应对策略和效果,揭示了贸易政策在塑造国家经济命运中的关键作用。
也指出了大国在应对贸易摩擦中的挑战和机遇。
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建议:本书在分析了全球贸易摩擦的现状和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后,提出了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优化产业结构等。
还强调了提高国家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在后续段落中,读书笔记还将围绕这些核心点展开详细的阐述和讨论,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一书所传达的观点和理念。
二、全球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摩擦也愈发频繁,成为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作者详细阐述了全球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影响。
全球贸易摩擦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传统的贸易壁垒手段如关税、配额等依然存在,且在某些领域有所加强;另一方面,一些新的贸易摩擦形式如知识产权纠纷、技术标准争端等也不断涌现。
这些贸易摩擦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涉及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广泛。
全球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贸易摩擦会阻碍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影响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符一洋这学期,在之前学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部分。
在学习了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贸易模型后,老师也曾让同学们探讨了一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政策和相关的未来趋势。
因此让我对于这方面的只是比较感兴趣,于是便有了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是从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开始,到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中国对外贸易的摩擦,主要是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然后是解决摩擦的相关政策,最后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的一些个人看法。
国际贸易是以国家之间友好稳定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下,国际贸易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想当一段时间里,国际上的局势呈现美苏两级争霸的局势。
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系的崩碎,导致了几十年的国际冷战格局宣告结束。
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国际政治向”一超多强“的格局过度。
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处于多极化状态,随着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的经济地位想丢削弱,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慢慢下降。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肩负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旧经济秩序的重任,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与日俱增。
但总体上,美国仍然保持着经济、局势、科技等方面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里方面的第一,有着无人能比的地位,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美国无疑是多极化中最强的一极。
近一二十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方面出现了两个新的变化:一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二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知识经济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1、知识成了衡量一国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谁在知识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在未来世界上占有优势。
2、计算机、通讯、航天、金融等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4、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5、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是知识经济成长的重要保证。
5、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读书笔记15篇[管理资料]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读书报告(读书笔记)学院:管理学院课题名称:中国企业在柬埔寨的投资现状分析专业(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学生:指导教师:日期: 2013年4月读书笔记一:《中国两企业在柬埔寨投资112亿美元》读后感时间:2013年1月5日为了解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的现状,须从国情入手,对基于大环境对外贸易下的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的有一定了解。
于北京时间1月3日晚上消息阅读了《纽约时报》2013年的《中国两企业在柬埔寨投资112亿美元》消息此篇文章从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的金额来描述柬埔寨在中国的投资下发展规模。
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现在已有两家中国公司同意在柬埔寨投资112亿美元用于建设一条400公里长的铁路、一家钢铁厂以及一个海港,这将是柬埔寨史上得到的最大一笔投资。
柬埔寨钢铁矿业工业集团董事长张传利周三表示,柬埔寨钢铁已经雇用中铁集团为其建设一条250英里长的铁路用于连接其在柬埔寨北部柏威夏省一家钢铁厂与南部国公岛一港口。
预计建设铁路与港口的成本为96亿美元,建设钢厂的成本为16亿美元。
贷款与投资让中国在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成员国中获得更多的政治盟友,东盟计划在2016年前形成贸易共同体。
这一协议在本周一达成,在此前三天,中国浦发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柬埔寨石化宣布将共同建议一个23亿美元的炼油厂,年炼油能力为500万吨。
中国企业还计划在邻国老挝建设一条70亿美元,400公里长的高速铁路,并试图在泰国赢得建设新线路的合同。
第一,增速较快但是市场份额占有率较少。
第二,出口商品结构发展不尽合理。
对于这个问题亚洲开发银行资深经济学家Peter Brimble表示,铁路项目的规模令其震惊。
Brimble表示,“这肯定是柬埔寨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
”Brimble曾参与亚洲开发银行柬埔寨650公里废弃铁路线的修复工作。
他表示,“也许建设一条新铁路更省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读书笔记二:《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读后感时间:2013年1月21日于1月12日阅读了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2011年的《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投资、贸易、承包工程注意事项》,对于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投资进一步的了解。
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
中国对外贸易读书笔记《中国对外贸易概括》读后感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所以对本书的阅读,增加了我对专业,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等多方面的了解。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而国际贸易也有其分类。
可按商品流向、商品形态、是否有第三国直接参加、按清偿工具、按统计标准分为不同的几类贸易形式。
当社会分工逐渐扩大并产生了国家,加上各国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供国际间交换的剩余产品时,国际贸易便应运而生。
国际贸易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存在的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分工不发达,自然经济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国际商品交换也只是局部现象,并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国际贸易。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航海业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越发紧密,促使了世界各国商品的流通,丰富了贸易商品的品种,各国生产力越发强大,社会分工也扩大开来。
国际贸易在这些条件下得以繁荣发展。
而二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国际贸易规模空前扩大,第二商品的结构上的变化,高技术产品增长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各种各样先进商品的发展,世界的等等变化促使了国际间的贸易等各方面发展。
在线等。
关于贸易,或者商务的英文读书笔记。
商务英语笔记小抄分享(三)作者:未知文章来源:SZ-BOC 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9-6 6:59:131.Foroverseasdeliverieswehavetorequestthatyouobtainalette rofcreditfromabank.关于对外交货,我方要求贵方应从往来银行获取信用证。
2.Withregardtotermsofpayment,weregretbeingunabletoacce ptdocumentsagainstpayment.关于支付方式,我方歉难接受付款交单。
外贸心得体会
外贸心得体会
在外贸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许多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与客户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沟通能够建立起信任和合作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其次,了解国际贸易法规和市场趋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了解这些
信息,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避免风险和损失。
另外,建立稳固的供应链和合作伙伴关系也是外贸工作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与可靠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合作,我们才能保
证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时间,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满意。
最后,要
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外贸行业竞争激烈,只有不断
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外贸工作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市场洞察力、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
只有不断努力和提升自己,我们才能在
外贸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六版)》读书笔记模板
第一节交易准备 第二节交易磋商 第三节合同的签订 第四节合同的履行 思考题
第一节经销和代理 第二节寄售、展卖与拍卖 第三节招标与投标 第四节商品期货交易 第五节对销贸易 第六节加工贸易 思考题
读书笔记
这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六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六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第十一章国际贸易结 算
第十二章检验、索赔、 不可抗力与仲裁
第十三章国际货物贸 易流程
第十四章国际贸易方 式
第一节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及作用 第二节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第三节 《2010通则》中主要国际贸易术语 第四节其他贸易术语 第五节贸易术语的选用 思考题
第一节商品的品质 第二节商品的数量 第三节商品的包装 思考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六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国际贸易
专业
世界贸易组织
教材
题
实务
思考
实务
国际贸易
理论 国际贸易
思考题
版
贸易
国际货物
理论
方式
商品
术语
内容摘要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密切结合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在吸收国内外新近出版的有关专著、教 材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理论篇、政策篇和实务篇的结构,系统地阐明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措施,全面介 绍了国际贸易术语、进出口的交易条件和交易程序等内容。本书自1998年出版以来,一直是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 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管理类专业和工商管理双学位专业学生及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国际贸易理 论与实务》课程的指定教材。全国有较多的其他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也以本书作为指定教材或参考书籍。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在斯密以前的经济学中,重商主义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晚期重商主义对早期重商主义扬弃之后,使得重商主义更加完善、系统,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推托马斯·孟,他的经济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
我们可以从其理论之中看到许多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痕迹,由此可知,他的经济思想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经济理论的痕迹在托马斯·孟(以下简称孟)的理论中,我们能发现许多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痕迹,尽管我们不能断然言称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的这些相似之处必然获益于此,但至少我们会发现孟的经济思想的先进性,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经济术语来表述其主要思想。
(一)国家干预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对孟而言,“对外贸易差额是我们富裕的尺度”。
这也是其主要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的副标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甚至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思想、保护有助于就业的经济活动思想、保护重点工业的政策思想、保护主义需要国家支持的思想以及一整套严密的贸易管制和工业管制思想。
在贸易保护方面,孟称“如果我们也实施其他一些国家所严格执行的防止我们所说的那种过分浪费(进口的饮食和服饰)的良好法律。
”“但这种外来(产品),如果在本国消费的,就可以征课得重一些”。
由此可以看出孟的保护主义思想,当然,有利可图的进口,孟也不反对,在讨论进口某些初级产品时(如天鹅绒和其他各种刺绣丝绒、粗绒、捻丝等),应免去关税,因为其可以扩大就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际上从一定意义上讲,孟也是个民族经济论者。
(二)幼稚工业论思想尽管这一点可以纳入上面所述的干涉和保护,但其作为现代经济理论中的一种思想就显得更为重要。
除了上述所言对进口品课以重税,在出口方面还提出了减税、免税,甚至补贴的思想,如“倘使上面所说的这些输往外国的商品,可以从这里免税出口的话,那么这种制造业还会大大发展“,“尤其输入的外国货物,凡是又要再运出去的就应该予以照顾”似乎第二点只是转口贸易,实际上,和第一点是完全可以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幼稚工业。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11级市场营销(一)班冯肖肖在姚老师的带领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国际贸易》这门课程,姚老师上课生动,内容丰富我们学习到不少关于国际贸易的知识,与此同时我们在课余时间也阅读了有关国际贸易的书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是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通过研究这些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贸易利益的产生和分配,解释这种交换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国际贸易研究的主要类容包括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等。
国际贸易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属于一个历史范畴。
要产生国际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国家的形成。
国际贸易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但一直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以后,处于生产过程的内在需要,国际贸易才成为现代化大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真正得以迅速发展。
在当代,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加上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国际贸易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特征。
而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经历了三个辉煌时期:汉朝、唐宋和元朝。
中国近代由于受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的束缚,对外贸易有所衰落。
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在20世纪末期开始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出现分工交换思想的古罗马、古希腊时代。
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主要包括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
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惟一的财富,对外贸易是活的金银财富的源泉,其政策主张是“奖出限入”。
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实行自由贸易。
这些思想对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将劳动价值论称为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为开端,后经李嘉图发展,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
国际贸易读书笔记11级市场营销(一)班冯肖肖在姚老师的带领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国际贸易》这门课程,姚老师上课生动,内容丰富我们学习到不少关于国际贸易的知识,与此同时我们在课余时间也阅读了有关国际贸易的书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是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通过研究这些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贸易利益的产生和分配,解释这种交换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国际贸易研究的主要类容包括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等。
国际贸易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属于一个历史范畴。
要产生国际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国家的形成。
国际贸易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但一直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以后,处于生产过程的内在需要,国际贸易才成为现代化大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真正得以迅速发展。
在当代,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加上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国际贸易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特征。
而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经历了三个辉煌时期:汉朝、唐宋和元朝。
中国近代由于受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的束缚,对外贸易有所衰落。
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在20世纪末期开始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出现分工交换思想的古罗马、古希腊时代。
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主要包括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
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惟一的财富,对外贸易是活的金银财富的源泉,其政策主张是“奖出限入”。
重农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经济,实行自由贸易。
这些思想对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将劳动价值论称为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为开端,后经李嘉图发展,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贸易读书笔记【篇一: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读书笔记】1、写作动力(motivation)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在贸易自由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国际化以及跨国公司的推动下,贸易与金融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越来越深人,金融和贸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下,一国的金融与外贸日益成为该国与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重要途径。
源自西方的金融深化理论已经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与外贸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人们多重视金融深化理论在金融领域对金融经济学的影响及其政策主张,常常忽视了该理论提出的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应该协调进行的观点,因此,需要对该理论在这一领域的阐述进行客观、系统的研究。
作为一个改革开放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我们需要较全面、历史地考察金融与外贸发展的互动关系,以金融深化理论为线索,以中国的改革成效为基础,借鉴其他国家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的经验,对中国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的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和探索,探讨中国金融深化与外贸的发展应对之策。
笔者在借鉴他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界定了本书的金融深化概念。
笔者认为,从静态来看,金融深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领域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状态;从动态来看,金融深化描述了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可以充分挖掘潜在的投资机会,遵循比较收益原则,利用其调集和辐射功能,尽可能合理地催化和导向金融资源,充分发挥金融产业的关联效应,形成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过程。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基础,吸收西方金融理论中的合理成分,运用多种经济分析方法以中国的现实情况为立足点,纵向进行历史的考察,横向进行国际间比较,试图探讨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有效结合的多元途径。
文章在分析宏观经济背景的基础上,首先对金融与贸易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历史地考察,然后从理论上追述金融深化论的形成与最新发展,分析中曰的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轨迹,分析汇率政策的选择、国有银行商业化以及国际直接投资对外贸发展的作用,最后追踪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金融深化的最新动态,提出中国发展金融服务贸易以及外贸的战略措施。
2、主要观点(main arguments)金融活动的展开与金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最初是以贸易活动和贸易理论为基础的,金融与外贸关系的理论探讨可以一直追溯到14世纪。
20世纪70年代以麦金农一肖为代表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系统地阐述了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的关系,麦金农主张全面的外贸自由化必须先消除金融抑制,否则不能顺利地实现外贸自由化。
在中国的经济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的金融总量开放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条件的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贸易部门经济效益的提高等,既是中国金融深化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资本流动和资源配置,推动了中国的金融深化。
虽然中国的金融深化与外贸领域的市场化、国际化并不对称,外贸领域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较高,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较慢,开放水平较低,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外贸发展。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还不能适应中国外贸发展的要求。
特别是商品贸易融资,这就需要建立境内远期外汇市场、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解决商业银行贷款增加与防范金融风险的矛盾。
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背景下,金融与对外贸易作为现代经济中两支相对独立的力量,日益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从纵向的动态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金融与贸易一直处于长期的互动关系之中,而以麦金农一肖为代表的金融深化论则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与金融市场化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20年来的改革金融深化程度大大提高,对外贸易迅速发展,金融服务贸易的渐进式开放与对外贸易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国际化过程融合在一起,相互支持,互为推动力。
3、主要模型或分析框架(framework)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麦金农和肖分别出版了自己的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
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创立。
该理论区别于以往的经济发展理论,它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如下假设:①金融市场不发达,大多数经济单位仅以自有的资本进行投资和经营,经济单位之间不发生借贷关系;②金融资产很少,除了银行信用外,几乎不存在别的融资手段;③尽管基本生产单位的经营规模很小,但投资项目却是“大块的”,且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它们在投资之前必须积累一定的实际货币余额;④实际货币余额与有形资产是两种生产要素,它们之间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他们得出金融深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有重要意义的。
他们的思想分为三个方面:1. 金融抑制。
所谓金融抑制就是指政府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麦金农和肖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观察发现,金融抑制普遍存在如下特征:低的名义利率、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高额财政赤字、不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不完善和分割的资本市场、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隔绝和不适宜的汇率体系等。
但是,金融约束论还是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控制,过分相信政府的理性与能力,而未充分考虑到政府在干预过程中产生的寻租等行为对政府理性的影响,忽略了市场的力量,无视“看不见的手”,这一点与经典的经济学理论相悖。
3. 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放弃他们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推行“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放松政府部门对金融体系的管制,尤其是对利率的管制,使实际利率提高,以充分反映资金供求状况,从而使得资金配置效率大为提高。
而且,高利率鼓励人们储蓄,从而提供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顺畅渠道。
探究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 金融抑制阶段,政府制定的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要素市场造成了扭曲,这种扭曲必然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到国际贸易。
①国内利率受到限制,利率水平较低,且常伴随不稳定的高通货膨胀,产生负的实际利率和波动剧烈的收益率,这减少了消费者对金融资产(主要是储蓄)的需求,消费者偏向于当期消费。
消费者将消费进口品或者国内优质的有出口潜力的出口品,最终导致一国产业结构发展扭曲,国际贸易发展受阻。
②国内金融业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干预,限制了竞争,造成金融业从规模和质量上都发育不良,即金融产品单一、动员的社会储蓄不足。
加之金融市场不完善,企业融资手段单一,导致对储蓄资源激烈的争夺。
政府只能通过配给的方式分配国内储蓄资源,这使得政府扶植的进口替代产业得到发展,而有出口潜力、能发挥本国比较优势的企业得不到发展,国内经济发展畸形,国际贸易规模低下。
③政府对利率实行上限管理,且干预有限的金融资源分配过程,手段就是补贴性贷款利率。
对某些特定企业的贷款给予补贴,反映了政府的产业政策取向。
低廉的贷款利率,使得受补贴的企业过多地使用在发展中国家稀缺的资本,而牺牲了劳动力供应、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的相对优势,资源错配造成的低效率损失难以估量。
2金融约束和金融自由化阶段,市场的力量占据上峰,“看不见的手”逐渐发挥作用取代政府的“理性”,利率逐步自由化、金融创新日益丰富、金融规模日趋庞大,国内金融市场能够有效地降低或者化解企业经营所面对的风险,也使贸易保护的自我强化机制失效,贸易自由化盛行。
这能使国内经济从质量和规模上都得到很大的发展,最终导致贸易规模的壮大金融发展作为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对贸易结构还有影响。
kletzer 和于技术或资源禀赋的静态差异,或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的差异,却忽略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借入资金的成本或规模之间的差异会成为一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对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模式产生影响。
在这个模型中,两个国家的技术、要素禀赋和消费者偏好被假定是完全相同的。
两个部门分别为最终消费品部门和中间产品(或初级产品)部门。
劳动和资本这两种国内的投入要素同时被用来生产。
进一步假定消费品的生产必须以中间产品作为投入品,并且假定较复杂的制成品比初级产品或中间产品需要更多的信贷用以支付销售成本和推销成本。
因此制成品需要更多流动资金。
信贷市场允许当期中间产品投入成本由下一期的收入来偿还。
这样,各国信贷优势的差别就会影响该国的比较优势,决定该国出口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
信贷优势差别可表现在该国可获得的资金成本的差异上,或者表现在该国可获得的资金数量上。
作者说明资金成本的差异或可获得数量差异时,分别用了主权风险下的国际信贷市场道德风险模型和主权豁免下的基本贸易模型。
这两个模型分别从国家的主权风险差异和不同国家的破产成本差异来解释所造成的借贷成本差异,由此使得能获取低成本优势的国家生产并出口资金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对资金要求低的中间产品和初级产品。
4、思考或扩展在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在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以及跨国投资生产一体化的推动下,金融与对外贸易作为现代经济中两支相对独立的力量,日益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在当代,以麦金农——肖为代表的金融深化论则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金融的市场化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理论提出应该注意金融与外贸自由化的次序,注意消除金融抑制,进行金融深化改革,才能实现金融深化对外贸的共同发展。
因为金融抑制扭曲了汇率政策,扭曲了商品价格,造成了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的低下。
中国应该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实现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得良性循环。
中国从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大发展,金融深化程度大大提高。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与国际化进程相辅相成,存在着密【篇二:《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读书笔记因为上学期与同学一起做了一次关于英国软实力的课间展示,所以查阅了许多与英国相关的资料,也更加深入地了解英国的历史,经济,文化等。
特别是对17世纪英第一帝国形成时期的历史和发展有比较感兴趣。
因此也特意选择了《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这一著作来阅读。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他以父亲的身份来对他的儿子简单地介绍了作为一位商人应该具备的条件和以简练的语言风格陈述了他所处的国家英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及一个商人所必须的各种品质,对外贸易对国家的影响,国家的理财等进行论述。
对当时引起了很大震动,受到外贸商人的重视和政府的重视,使英国政府等部分国家部分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政策个关税政策,极大的促进了外贸认知度的在本国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