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课件第十章
土地经济学第五版.ppt
34
第三节 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
一、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 ▪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是指对土地的投入与
取得有效产品(或服务)之间的比较。 ▪ 在分析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时,要把产品与
投入相比较,投入产出率高,则土地利用 的经济效益就好;如果投入产出率低,则 经济效益就差。这就需要单独计算产出和 投入指标。
一、土地经济学的对象
土地资产流转所研究的也是土地利 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 但它所涉及的仅是土地资产流转和土地 收益分配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 系问题。
二、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抽象思维方法 (二)系统分析方法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五)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4
土地利用的基本内容
(一)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2.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3.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25
土地利用的基本内容
(三)土地利用规划 (四)土地开发 (五)土地保护
26
中国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土地粗放经营与过度利用并存 2.土地供不应求与土地浪费兼有 3.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益还有待提高
第四节 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消灭了土地私有制,建 立起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对此,当时不少 人产生误解,以为土地公有制一建立,土地 经济问题就全部解决,因而长期以来忽视对 土地经济问题的研究。直到1978年改革开 放以后,土地经济科学才重新受到重视。
第四节 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土地经济学土地规模经营PPT课件
是指农业生产单位中生产力要素的聚集程度和组合关系,也就是土地、 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数量界限。
2、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土地或耕地的数量。
第5页/共58页
二、农业土地经营规模评价 (一)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征
就是取得最佳土地规模效益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它有以下三个特征:
土地经济学课件
❖ 根据课税对象性质的不同,全部税种分 为5大类:流转税、收益税、财产税、资源 税和行为目的税。
土地经济学课件
(3)税基
税基是课税基础的简称,又称计税依 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有实物量和 价值量两种计量单位: ❖ 实物量:如土地的亩数、房屋的间数、 车船的辆数及吨位数等; ❖ 价值量:如个人所得税中的个人所得 额, 营业税中的营业额等。
土地经济学课件
(4)税率
❖ 税率是指国家征税的比率,它是 税额同课税对象的比值。
❖ 按税率和税基的关系,可划分 为 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 率。
土地经济学课件
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它是按课 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 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 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固定的比例征 税。又可分成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 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纳税人是国家行使课税权所指向的单 位和个人,即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 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 纳税人和负税人不同。纳税人是直接 向国家交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 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土地经济学课件
(2)课税对象
❖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 课税目的物,即国家对什么事物征税。
1. 土地取得税——包括土地遗产税、土地赠 与税、土地登记税(契税)等;
2. 土地保有税——包括地价税、房产税、房 地产税和土地增值税等;
3. 土地流转税,针对土地流转的所得而课税, 实质是对土地财产价值的实现而课税。
土地经济学课件
2、土地所得税:是按土地收益额的 高低而课征的一种税。
按具体的计算方法
《土地经济学》电子教案
《土地经济学》电子教案第一章:土地经济学导论1.1 课程介绍理解土地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1.2 土地的概念与特性解释土地的定义和分类分析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移动性1.3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介绍土地资源配置与利用探讨土地市场与价格形成1.4 土地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回顾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土地经济学的重要学者和理论第二章:土地资源与利用2.1 土地资源的分布与特征分析土地资源的总量和分类探讨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和利用潜力2.2 土地利用类型与模式介绍农业、工业、居住和生态用地等类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模式的特点和影响2.3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可持续性探讨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评价指标讨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和方法2.4 土地资源利用政策与管理分析土地资源利用的政策工具和措施探讨土地资源管理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三章:土地市场与价格3.1 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分析土地市场的供需因素和影响因素探讨土地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3.2 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解释土地价格与土地质量、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分析土地市场价格的波动和预测方法3.3 土地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探讨土地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不完全市场下的土地交易和定价策略3.4 土地市场政策与调控分析土地市场政策的目标和手段探讨土地市场调控的效应和挑战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与管制4.1 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与方法理解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和意义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方法4.2 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与类型介绍城市规划、农业规划和区域规划等类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和关联4.3 土地利用管制与政策解释土地利用管制的目的和手段探讨土地利用政策的效果和挑战4.4 案例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与管制的实践分析具体土地利用规划与管制的案例总结案例中的经验与教训第六章:土地产权与制度6.1 土地产权的定义与分类解释土地产权的含义和种类分析不同土地产权的特点和影响6.2 土地产权制度的作用与变迁探讨土地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回顾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6.3 土地产权交易与流转分析土地产权交易的方式和规则探讨土地产权流转的机制和影响6.4 土地产权政策与改革讨论土地产权政策的目标和手段分析土地产权改革的必要性和路径第七章:土地税制与政策7.1 土地税制的基本原理理解土地税制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土地税制的类型和征收方法7.2 土地税制的目标与效应分析土地税制对土地利用和资源配置的影响探讨土地税制的公平与效率问题7.3 土地政策工具与调控解释土地政策的工具和手段分析土地政策调控的效果和挑战7.4 案例分析:土地税制与政策的实践分析具体土地税制与政策的案例总结案例中的经验与教训第八章:农业土地利用与政策8.1 农业土地利用的特点与问题分析农业土地利用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农业土地利用的挑战和应对策略8.2 农业土地政策的目标与方法解释农业土地政策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农业土地政策的工具和手段8.3 农业土地保护与改良分析农业土地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探讨农业土地改良的技术和方法8.4 案例分析:农业土地利用与政策的实践分析具体农业土地利用与政策的案例总结案例中的经验与教训第九章: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9.1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特点与问题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的挑战和应对策略9.2 城市土地政策的目标与方法解释城市土地政策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城市土地政策的工具和手段9.3 城市土地市场与交易分析城市土地市场的特点和运行机制探讨城市土地交易的方式和规则9.4 案例分析: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实践分析具体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的案例总结案例中的经验与教训第十章:土地经济学研究前沿10.1 土地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了解土地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掌握土地经济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方法10.2 土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探讨土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土地资源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和应对策略10.3 土地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与应用掌握土地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了解土地经济学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案例10.4 未来土地经济学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讨论土地经济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和挑战第十一章:土地经济学模拟与评估11.1 土地经济学模型构建学习构建土地经济学基本模型,包括供需模型、市场均衡模型等理解模型在分析土地市场和政策中的作用11.2 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分析探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如转换模型、动态度模型等分析模型在预测土地利用变化中的应用和限制11.3 土地经济学评估方法学习使用成本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等方法掌握评估土地利用项目和经济效益的方法11.4 案例研究:土地经济学模拟与评估的应用分析具体土地经济学模拟与评估的案例总结案例中的经验与教训第十二章:土地经济学与公共政策12.1 土地经济学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应用理解土地经济学如何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探讨土地经济学在政策过程中的角色12.2 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估学习分析土地政策的经济学原理和效果掌握评估土地政策影响的方法和工具12.3 土地经济学与政策争议讨论土地经济学在政策争议中的立场和观点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土地政策中的诉求和冲突12.4 案例研究:土地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的实践分析具体土地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的案例总结案例中的经验与教训第十三章:国际土地经济学比较13.1 国际土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国际土地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特点掌握国际土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3.2 国际土地市场与政策比较分析国际土地市场的差异和联系探讨国际土地政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13.3 国际土地利用与资源管理学习国际土地利用模式和资源管理策略分析国际最佳实践和可供借鉴的经验13.4 案例研究:国际土地经济学的实践分析具体国际土地经济学的案例总结案例中的经验与教训第十四章:土地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14.1 土地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土地经济学中的应用探讨土地经济学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14.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学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方法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挑战和机遇14.3 环境影响与土地利用探讨环境影响评估在土地利用中的作用分析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和应对策略14.4 案例研究:土地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分析具体土地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案例总结案例中的经验与教训第十五章:土地经济学未来展望15.1 土地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了解土地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新兴领域掌握土地经济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方法15.2 技术进步与土地经济学探讨技术进步如何影响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和实践分析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中的应用15.3 土地经济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讨论土地经济学在解决土地市场、资源利用和政策制定等现实问题中的应用分析土地经济学在应对未来挑战中的潜力15.4 案例研究:土地经济学未来展望的实践分析具体土地经济学未来展望的案例总结案例中的经验与教训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土地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土地资源与利用的类型、模式和效率土地市场与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土地利用规划与管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土地产权与制度的类型、作用和变迁土地税制与政策的目标、效应和工具农业土地利用与政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的特点、问题和政策土地经济学研究前沿的新进展和应用土地经济学模拟与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国际土地经济学比较的视角和案例土地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策略难点:土地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土地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土地产权交易与流转的规则和实施土地税制与政策的公平与效率权衡农业土地保护与改良的技术和成本问题城市土地市场与交易的复杂性和规则土地经济学模拟与评估的实证研究和数据收集国际土地经济学比较的跨文化差异和政策分析土地经济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综合分析和决策制定这些重点和难点构成了土地经济学教学的核心内容,需要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方面下功夫,以达到对土地经济学知识的深入掌握。
《土地经济学》PPT课件
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越来越大,造成农民的收入 显著低于非农产业的从业者,农民为了缩小收入差距,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精选ppt
20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2)随着工业化的进展,产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农产品 的市场竞 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 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农民为了摆脱小规模经营在市场竞 争中的不利地位, 享受购销阶段的规模经济而扩大土 地经营规模。 (3)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 业, 劳动力工资开始上涨 , 劳动相对于资本变得越来 越昂贵,促使农业实现以资本替代 劳动的机械化,农业 生产中不可分割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迅速增大,农民为了 充分利用农业机械,获得生产阶段的规模经济而扩大土 地经营规模。
精选ppt
11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 二 ) 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不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 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利益。例 如,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以使得个别生产经 营单位得 到修理、服务、运输、人才供给、科技情报等方面 的有利条件,从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减少成本支 出。
精选ppt
25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目前,发达国家使用的是大机械、电气化,运用的 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遥感技术,发展的是 “精准”农业。而我们受规模所限,农业机械由大变小, 出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逆适应现象,各种现代技术 应用十分困难,这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竞争能力。 那么今后的农民土地规模应怎样调整?太大,农民太多, 与城市争地打架的事越来越多,太小,农民又富不起来, 农民们到底多大规模最合适?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土地:由地球陆地及其水面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并综合了人类正反面活动结果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特性(1)自然特性①位置固定型②面积有限性:土地的面积具有不可再生性,面积有限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③质量差异性:由于土地自身的条件(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以及光照和相应的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土地的较大质量差异性。
④功能永久性(2)经济特性:是人类在土地自然特性基础上长期利用土地的过程中产生的①供给的稀缺性②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③报酬递减的可能性④利用后果的社会性3.土地的功能承载、生育、资源、生态、财产和资产4.土地的分类2007年:分为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2017年:分为12个一级类、73个二级类第二章:土地利用概述1.土地利用: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以及价值、信息的交流和转换。
同时又是个经济问题,并且内涵是动态的。
2.土地利用的内容(1)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和统计(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3)编制土地利用规划(4)土地开发(5)土地保护3.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利用程度分析: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改造程度,以及土地收到人为影响的变化程度(2)利用结构分析:可以了解土地利用是否与需求结构相吻合,了解现有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否与土地的自然性状相适应。
(3)利用效益分析在农业上,用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经济作物产量、水果产量等。
对城镇土地,所看重的是单位土地面积带来的收益(利润/纯收益)。
除经济效益外,还要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土地开发:广义的土地开发是指对尚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清理、整治,使之可投入使用,包括把无法利用的土地加以改造,然后投入利用的活动;也包括对农业用地进行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后,使之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活动(也就是非农业土地开发)。
狭义的土地开发即土地开垦,是指把适宜耕作的生荒地开垦为耕地种植农作物的过程。
土地经济学PPT教案
➢ (二)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 模不经济
➢ 1.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 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 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 济利益。
➢ 2.外部规模不经济——指整个 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 和产量增加而第6页使/共2得2页 个别生产经 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四、集聚经济: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的规模扩大而获得的效益 ,并不是两个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一起所获得的效 益。 产生集聚经济的原因: 1.规模扩大中大数规则的作用 2.劳动力供给的互补性和生产的互补性 3.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 4.消费的多样性 5.公共产品的存在
第7页/共22页
➢ 五、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产生的规模经济
➢
外部性,是指一项经济活动不仅决定着自己
的经济效益,还给活动以外的第三者或者社会带
来影响。
➢
如果这种影响降低了第三者的福利水平,就
是外部不经济;相。外部性,是相对
于一定范围而言的,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形成的
➢ (2)减少过大城市的方法, 就是建设新城市。
➢ (三)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
效率
第14页/共22页
(P249页 图 )
第15页/共22页
➢ 二、房地产开发和土地规模 利用
➢ (一)公共设施的不可分性 与土地规模利用
➢ (二)开发过程中的外部性 与土地规模利用
➢ 1.外部经济“内部化”带来的 经济效益
第16页/共22页
➢ 2.外部不经济“内部化”带来
三、城乡统筹下的城市化与土地规模利用
➢ (一)城乡统筹与土地规模利用的必要性 ➢ (二)城乡统筹土地规模利用试验及其主要做法 ➢ (三)城乡统筹土地规模利用试验的评价与展望
土地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1.土地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土地利用中人与土地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
2.土地:土地是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土壤、水文、地质、大气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成果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3.土地内涵:①土地科学中土地只限于地球②土地是地球表面的某一区域(陆地部分)③土地是一个立体三维空间体(地上层、地表层、地下层)④土地是自然经济综合体⑤土地的性质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4.土地的特性一、自然特性:天生固有的特性。
①位置固定性—就地利用②面积有限性—节约用地③质量差异性—因地制宜④功能永久性—合理利用保护土地。
二、经济特性:和人利用相关的特性。
①土地供给的稀缺性(1.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2.某地区土地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3.某种土地的供给与需求矛盾。
)②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土地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利用方式是分散的。
由其特点,土地利用应选好区位)③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④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⑤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5.土地的功能①承载功能②生产功能③资源(非生物)功能6.土地的分类一、二级分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二、三级分类:①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它农用地。
②建设用地:商务用地、住宅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公共建筑、特殊用地(军事用地、风景名胜)、交通用地、水利建设用地。
③未用地:未利用土地、其它土地。
第二章土地市场1.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市场的主体是土地的供给者、购买者和其他参与者,市场的客体是交换的目的物,即土地。
2.土地市场的特点:(1)地域性。
由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使土地市场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难以形成全国性统一市场。
(2)不充分性。
土地市场参与者不多,市场信息获得较难,使土地市场的竞争不充分。
(3)供给滞后。
土地价值较大,用途难以改变且开发周期较长。
土地经济学课件
查处土地权属方面的违法行为
土地经济学课件
土地 利用 管理
是国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 的自然、经济规律, 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决策、组织、 、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决策、组织、指 挥、协调、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协调、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符合客观规律
土地利用 ---土地的开 ---土地的开 发、利用、整治、保护 利用、整治、 管理---采取法律、行政、 管理---采取法律、行政、经 ---采取法律 技术措施, 土地利用进 济、技术措施,对土地利用进 行计划、组织、指挥和调控。 行计划、组织、指挥和调控。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经济学课件 土地开发、整治与保护 土地开发、整治与保护
土地处置权: 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土
地进行处置的权利。它决定土地的归属,是 地进行处置的权利。它决定土地的归属, 土地所有权的核心
土地经济学课件
第二节 土地所有制
一、土地所有制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 展 二、土地所有制的法律形式 三、土地所ຫໍສະໝຸດ 权的流转制度土地经济学课件
土地所有制的含义 及其产生与发展 土地所有制的含义 土地所有制的产生与发 展
土地经济学课件
土地所有制的含义
土地的分配问题
表 明
土地所有制度 土地所有制度
基础
产 生 法 律 体 现
分级分类管理 垂直统一管理
土地经济学课件
第五节 土地产权及其权能构成
一、产权的概念 二、产权的起源及其功能 三、土地产权的概念和结 构
土地经济学课件
产权的概念
是财产权利的总称,存在于财产中的 是财产权利的总称, 排他性完全权利 完全权利。 排他性完全权利。 产权不同于所有权 – 产权不是人对物的权利,而是由于 产权不是人对物的权利, 人对物的使用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的关系。 – 一个完整的产权是由一束权利构成 一个完整的产权是由一束权利 一束权利构成 的。
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10章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10.1.1 中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及其特征
中国农村建设用地使用制
农村建设用地包括乡镇企业用地、村民住宅用地、乡村公共建设用地。新的 《土地管 理法》第六十条规
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 (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 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 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应当 持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 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 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第六十一条规 定, “乡 (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经乡 (镇)人民政府审核,向县级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 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 有偿使用 严格土地利用规划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受限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0.2.2 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基本内容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使用权出让
土地使用权转让
土地使用权出租
土地使用权抵押
土地使用权终止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0.2.4 国有企业改革与土地资产处置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原则与方式
国企改革中土地资产处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无偿使用转为有 偿使用;( 2)保障国有土地资产及收益不流失;( 3)因地制宜选择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尽 可能降低土地资产处置成本。
中国“四荒制”使用制 “四荒地”是指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四类未被利用的土地。对 “四荒地”的承 包 方式,新的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规定:“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 、荒 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第五十条 规定:“也 可以将土地经营权折股分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后,再实行承包经营或者股 份合作经营。 土地使用权完整充分 土地使用权期限较长 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发达
土地经济学导论幻灯片PPT
推荐教材
毕宝德主编,《土地经济学》,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A村面积 /ha
4.8 0 25.4 2.11 0.24 0.23 0 0 0.3 0.27 7.48
232.83
全图
4.8 27.58 25.7 14.57 0.24 0.23 7.24 219.46
0.3 0.27 7.48
▪“农村土地” = “集体土地” ?
旱地1140
有林地1310
农村居民点2030
(三)土地资产流转
土地资产流转:是指土地作为资产其权属的市场 流转和随之产生的土地收益分配问题,具体包括 土地市场的建立及其供求关系、土地使用权流转 中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土地作为商 品买卖形成的价格、以土地资产作为担保标的物 形成的债务抵押关系以及国家参与土地收益分配 的具体形式——土地税收等。 土地资产流转所研究的也是土地利用中发生的人与 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但它所涉及的仅是土地 资产流转和土地收益分配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 经济关系问题。
2007年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土地综合分类方法,根据土地的利 用现状和覆盖特征,对城乡用地进行统一分类。两级分类体系,一级12类, 二级57类。一级包括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 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 利设施用地、其它用地。二级类是依据自然属性、覆盖特征、用途和经营目 的等方面的土地利用差异,对一级类进行具体细化。见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条件和应注意的问题 有哪些?
❖ 4.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有什么特征?有哪些组 织形式?
❖ 5.什么是适度城市规模?为什么说要控制大城市 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 (2)减少过大城市的方法,就是建设 新城市。
• (三)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效率
(P249页图)
• 二、房地产开发和土地规模利用 • (一)公共设施的不可分性与土地规模
利用
• (二)开发过程中的外部性与土地规模 利用
• 1.外部经济“内部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 2.外部不经济“内部化”带来的经济效
• (二)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不经济
• 1.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业的规模 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 位得到的经济利益。
• 2.外部规模不经济——指整个行业或者 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 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四、集聚经济: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的规模扩大而获得的效益, 并不是两个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一起所获得的效益。 产生集聚经济的原因: 1.规模扩大中大数规则的作用 2.劳动力供给的互补性和生产的互补性 3.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 4.消费的多样性 5.公共产品的存在
2 .规模经济——伴随经营规模扩大而单位产品平均成本 不断降低的过程。
• 三、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 • *(一)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不经济 • 内部规模经济——指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
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效益。
• 1.在生产阶段,规模经济是因为生产设备的 不可分性:①单个生产设备的不可分性,使 得大规模生产能够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 利用效率。
• ②各生产要素间相互联系的不可分性
• 2.购销阶段,规模经济是因为企业规模的 扩大可以降低平均交易成本。 ①在与对手
进行谈判时,可以凭借规模的优势获得相 对有利的购销价格;②可以在市场信息收 集、监督合同执行等方面,节约平均交易 费用; ③由于大量运输也可节约平均运 费
• 内部规模不经济——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 规模 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下 降。
• 三、解决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障碍的对策
• 1.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合理的土地经营流转 机制,实现土地集中。• 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来自施小城镇战略,转 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3.转变落后思想,提倡进取意识,发展、培 育农民企业家
❖ 思考题:
❖ 1.名词解释:土地利用规模、内部规模经济与内 部规模不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不经济
第十章 土地规模利用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内部规模经济
和内部规模不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 部规模不经济,扩大农业土地规模经营 的原因和条件,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的特征、组织形式,适度城市规模的确 定,房地产开发与土地规模利用。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 一、土地利用规模及其表现 • 1.概念——土地利用规模是指经济活动中
益
三、城乡统筹下的城市化与土地规模 利用
• (一)城乡统筹与土地规模利用的必要性 • (二)城乡统筹土地规模利用试验及其主要做
法 • (三)城乡统筹土地规模利用试验的评价与展
望
土地规模经营的障碍及其出路
• 一、我国农村土地经营现状 • 1.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耕地过于分散 • 2.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比重太高,耕地
• ②工业化进展,农产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农 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大规模经营在 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农民为了摆脱小规 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享受购销阶 段的规模经济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 ③工业化进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 业,劳动力工资上涨,劳动相对于资本变得越 来越昂贵,促使农业实现以资本替代劳动的机 械化,农业生产中不可分割的生产要素投入量 迅速增大,农民为了充分利用农业机械,或的 生产阶段的规模经济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 五、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产生的规模经济
•
外部性,是指一项经济活动不仅决定着自己
的经济效益,还给活动以外的第三者或者社会带
来影响。
•
如果这种影响降低了第三者的福利水平,就
是外部不经济;相反,如果这种影响提高了第三
者的福利水平,就是外部经济。外部性,是相对 于一定范围而言的,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形成的
承载负担重 • 3.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 4.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较低,降低
了农业的潜在发展能力 •
• 二、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障碍及其原因
• 1.现行各种制度对农村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束缚
• 2.耕地、资金、技术对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约束
• 3.农业经营成本对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阻碍
• 4.以往的重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制约了农业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导致了农业剩余劳动 力的大量沉积,这是形成农村土地超小规 模经营的主要原因
佳土地规模效益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2.特征:①地区性 ②动态性 ③层次性 ④适应性 四、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 (一)家庭经营型 1.种植专业户 2.家庭农场 (二)集体经营型 1.村办集体农场 2.厂办农业车间 (三)联合经营型 (四)规模服务型 五、实现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途径
第三节 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 一、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 • (一)我国的城市土地规模效益 • *(二)适度城市规模的确定 • 概念——城市人均效用水平U最高时的规
模P0,即适度城市规模,或称最佳城市 规模。
• (1)当城市规模扩大到已经超过适度城市 规模时,增加城市的数量,使现有城市 人口分流到其他城市,可以提高现有城 市人口的效用水平。
外部性,在相对的范围扩大后外部性问题就成了 “内部”的了,这个过程即“内部化”过程。
•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 一、农业经营中的土地规模问题
• 二、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经济机制和 条件
• *1.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原因
• ①工业化的进展,使小规模农业经营与非 农产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越来越大, 造成农民的收入显著低于非农产业的从业 者,农民为了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农业劳 动生产率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2.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条件 ①非农产业发达 ②农业化水平提高 ③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 ④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3.应注意的问题 ①尊重农业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经济规律,坚持
农民自愿的原则。
②注意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 三、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1.概念——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就是能取得最
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如企业、城市等)所占 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 利 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 ①在农业中 • ②在城市中
• 二、土地规模报酬的变动类型
• 1.土地规模的扩大与规模报酬之间的相互 变化关系:
• ①当土地规模扩大的幅度小于规模报酬的 增长幅度时,称为递增土地规模报酬。② 当土地规模扩大幅度等于规模报酬的增长 幅度时,称为固定土地规模报酬。③当土 地规模扩大的幅度大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 度时,称为递减土地规模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