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1.2走进科学实验室(二)教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1.2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1.2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
教师讲述:进入实验室,我们了解了实验室的布局之后,要做实验,必须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实验安全原则。现在请同学们阅读第九页,实验室安全原则,了解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讲一讲:下列警告标志各表示什么涵义?
针对四种警告标志进行辨认
读图活动:通过图片中反映出的错误操作,让学生进行辨识,并纠正学生中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
活动1:展示学生设计的实验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教师进行适当的知识补充
活动2:根据提供的器材完成以下实验操作。
提供的实验器材:盛水的烧杯、胶头滴管、试管、酒精灯、火柴、放大镜、试管架
操作内容:①用胶头滴管取10滴红墨水
②点燃酒精灯 ③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④熄灭酒精灯
⑤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使其放大,思考怎样可以更大的放大物体。
2.酒精灯:加热物质
(1)点燃的方法: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2)熄灭的方法:必须用灯帽盖灭
(3)酒精灯火焰: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
(4)注意事项:
3.放大镜:放大观察
教学反思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的介绍过程中,学生尝试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际例子体会观察的局限性,需要借助仪器。
教学重点
1.认识常见的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教学难点
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教师补充胶头滴管、酒精灯以及放大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思考与讨论:酒精灯加热时为什么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一、实验室的布置
二、实验室的安全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第二课时) 导学案(浙教版七年级上)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第二课时) 导学案(浙教版七年级上)

第二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实验室的常见仪器,并知道其基本用途与使用方法。

2、知道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体会科学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学习并练习常见仪器的操作,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前预习】1、使用滴管时,胶头在 ,管口在 ,滴管口不能伸入 ,滴管用后应立即 ,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

2、使用放大镜是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可以同时移动和 ,以获得大大而清晰的图像。

【科学情景】安全酒精灯百度百科介绍了一种安全酒精灯安全酒精灯现有酒精灯灯嘴与灯体分离,一旦灯体翻倒,会造成酒精外流,有引发火灾的危险。

有一种安全酒精灯,它由灯帽、灯芯、带孔陶瓷灯芯座、酒精入孔塞、灯芯薄膜管、灯瓶、浮块及内塞构成。

即使灯瓶翻倒,由于内塞将灯瓶密封,灯芯薄膜管将灯芯与酒精部分隔离,而浮块却始终将灯芯薄膜管的管口托起,使之高于酒精液面高度,所以即使灯瓶翻倒,酒精也无法通过灯芯薄膜管从灯芯孔流出。

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发明安全性酒精灯?【合作学习】一、常见仪器的使用与操作方法1、开展滴管、酒精灯、放大镜的使用操作活动。

使用滴管、酒精灯时注意下列要求。

2、知识归纳仪器的操作胶头滴管的使用:外内,直空。

酒精灯的使用(三禁)禁止向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禁止用吹灭酒精灯。

使用放大镜的正确方法方法一: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方法二:放大镜不动,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三、课堂反思通过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能谈谈实验室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吗?【课堂练习】1、按下列要求将仪器名称填在横线上:(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2)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用作配制溶液和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

2、使用酒精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当使用会引发安全事故。

回答下列问题:(1)点燃酒精灯要用,酒精灯不用时要用熄灭。

《第2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2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设备。

2. 学会正确应用实验器械和设备。

3.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4. 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实验器械的应用方法,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实验中的观察和思考,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室,安置实验设备,如试管、烧杯、天平、温度计等。

2. 准备实验材料,如食盐、糖、水等,以及相关的实验指导书。

3. 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注意事项和纪律要求。

4. 安排教师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确保学生安全进入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此刻已经学习了初中的前几个单元,同砚们在阅读课文时一定有许多疑问,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走进科学实验室,共同探讨科学的奥秘。

(二)讲授新课1. 实验器械展示教师:这里有许多实验器械,大家可以仔细观察。

待会我们要分组实验。

请大家了解每种器械的名称、用途、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观察实验器械,老师提示一些常见实验器械的应用方法,如酒精灯、天平、温度计等的应用注意事项。

2. 介绍实验室安全守则教师:进入实验室后,我们应当如何恪守实验室规则,如何安全地完成实验呢?请同砚们阅读实验室安全守则。

学生阅读实验室安全守则,教师对其中重要的规则进行诠释和说明。

3. 分组实验教师: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分组实验,请同砚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任务书,结合实验室提供的器械,进行科学探究实验。

每个小组都会得到不同的实验任务,希望同砚们能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按照分组,开始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实验中的安全事项。

4. 讨论与交流教师:请各小组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我们将共同探讨这些发现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将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求解决办法。

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发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1.2.2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2.2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3.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使其具备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 重点:
- 科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讲解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例如,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同时,我也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 根据实验报告,总结本节课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心得体会。
2. 复习科学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实验经历,谈谈在实验过程中如何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选取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
4.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并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实验数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科学实验室的基本概念。科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它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在科学实验室中,我们可以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科学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第2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2节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设备,掌握应用方法。

2. 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了解实验室设施的应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际操作,掌握实验技能,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室设备,照实验器械、药品、试管、烧杯、天对等。

2. 准备实验教案、PPT、实验步骤指南等教学资料。

3. 预约合适的时间,确保实验室的应用安全和卫生。

4. 确保学生已预习相关实验内容,并准备好必要的实验用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学生是否喜欢科学,对科学有什么样的认识。

2. 简单介绍科学实验室及其功能,让学生对科学实验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实验室规则讲解1. 讲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2. 示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3. 鼓励学生恪守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实验内容介绍1. 介绍本次实验的主题和目标,让学生明确实验任务。

2. 展示实验器械,介绍实验所需材料和工具。

3. 引导学生分组,分配实验任务。

(四)实验操作指导与实施1. 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方法,确保学生理解实验原理。

2. 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安全。

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4. 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实验经验和收获。

(五)总结与评判1. 总结本次实验的效果和收获,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评判学生的实验表现,给予必定和鼓励,指出不足的地方并给出改进建议。

3. 引导学生对科学实验室的进一步了解和探索,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2走进科学实验室学案

1.2走进科学实验室学案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要点整理〗1.实验室安全守则⑴听从老师的指导,未经老师的允许不能擅自进入实验室;⑵察看实验室的灭火器﹑急救箱等应急情况处理器材所在的位置,并牢记在心;⑶不能用湿手接插实验室电源,不能用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⑷没有老师的指令,不得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药剂;⑸没有老师的允许,不得随意改变实验程序或所用的化学试剂等实验材料;⑹打翻化学试剂需立即处理,并及时向老师报告;⑺挥发性﹑腐蚀性﹑有毒溶剂等应在排风柜子里取用,用完后应立即密封容器;⑻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⑼若不慎烫伤﹑烧伤﹑化学药剂灼伤皮肤或眼睛时,应及时用正确的方法处理。

2.实验室常用仪器示意图及注意事项1.互反应的容器2.1.溶液2.用积的液体(带铁铁1.器和其它仪器2.斗架使用实验室常用热源1.2.用气体中燃烧滴加液体药品用使反应物摇匀;常用于中和滴定、接收蒸馏液体等1.或的反应2.发生装置用固体药品(药匙的两两个匙)〖例题解析〗〖例题〗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对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分析与解答:A由于焰心的温度很低,加热时,试管接触到焰心,会使试管冷热不均而炸裂,故正确;B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要平视,如果俯视会使读数偏大,实际体积偏少,故正确;C给固体加热时,在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稍稍向下倾斜,这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药品中含有的湿存水就会以水蒸气的形式,流向导管,当它遇到温度较低的试管口时,又会冷凝成水珠,如果试管口向上,这时水就会倒流到温度很高的试管底部,从而导致试管底部因骤冷而炸裂而不是橡皮塞弹出,故错误;D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灯内酒精燃烧的现象发生,故正确。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不一致的是,故答案为C。

〖巩固基础〗1.科学实验的结果常要用到一些具体的数据,下列工具中不能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是()A.试管B.天平C.停表D.电流表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3.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A.取少量氯化钠B.闻药品气味C.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4.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5.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洗净的标准是()A.器壁上的水可聚成水滴B.器壁上出现均匀水膜C.器壁上的水可成股流下D.器壁无水6.规范的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所示的操作正确的是( )7.根据用途,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六年级生物上册 1.2《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 上海版

六年级生物上册 1.2《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 上海版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际例子体会观察的局限性,需要借助仪器重点:1.认识常见的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难点: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过程方法: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试管;烧杯;酒精灯;托盘天平;量筒;试管夹;胶头滴管;玻璃棒。

【教学过程】一、设问导入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

2.实验室里的仪器教师:利用图,介绍仪器的名称、用途,并演示其正确使用方法。

学生:观察器材,熟悉各常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

试管架:放置试管等的仪器。

试管:少量物质反应时用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等。

酒精灯:使物质加热的工具。

药匙:取少量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工具。

停表:测量时间的仪器。

天平和砝码: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的仪器。

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压的仪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天文望远镜用于观测遥远的星体。

强调:各种工具和仪器是为了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的,但是每一工具和仪器都有自己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因此,同学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都在不断地提高。

二.实验室的安全。

教师讲述:实验前,做好预习和实验准备工作,检查实验所需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全。

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应先经教师允许。

绝对不允许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不能用湿手接插实验室电源,不能用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品尝药品,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

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放回原瓶,也不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1.2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2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实验室定义: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
-实验室功能: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验等
-实验室重要性:培养科学素养、提高来自验技能等-实验室安全规则:遵守实验室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等
-实验仪器使用方法:介绍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操作步骤: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其次,在实验操作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指导和帮助。我发现,通过分组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课堂讲授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的讲解和练习。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操作,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纠正。
-引导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2.教学手段: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直观展示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软件:运用互动教学软件,进行实验模拟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内容逻辑关系
2.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如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
3.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包括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以及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板书设计:
1.科学实验室的基本知识:
重点题型整理
1.题型一:实验操作步骤排序
题目: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1.2《走进科学实验室》优秀教案

1.2《走进科学实验室》优秀教案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内容来源】七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一章【主题】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熟悉科学实验常用的仪器;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体验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知道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及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2.过程与方法了解实验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会使用实验室的常见仪器。

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和准确记录及描述。

知道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知道屠呦呦吗?她是我国得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科学家的工作绝大多数在哪里完成呢?学生回答:科学家的实验应该在实验室。

教师追问:为什么在实验室呢?实验对我们问题的得出有什么用呢?今天就跟随老师一起走进科学实验室看一看。

(二)新课教学科学实验室实验室图片展示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

活动:学校实验室中共有存放仪器的仪器室(实验准备室)____ 间,存放仪器的柜子共有____ 个,供学生做实验的大间实验室(实验操作室)共有____ 间。

你认识哪些仪器?它们有什么用途?哪些仪器不认识?试着查询这些仪器的名称,并将它们填入下表。

仪器用途①②③④认识实验仪器1.温度计: 测量物体的温度2.秒表或停表: 测量时间(时间间隔)3.电流表: 测量电流大小4.电压表: 测量电压大小5.放大镜: 放大作用,用于观察较小物体6.烧杯: 配置溶液和较多量溶液的反应容器7.试管: 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8显微镜: 观察微小的物体9.酒精灯: 实验用于加热的仪器10.试管夹:夹持试管。

《第2节__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2节__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设备,掌握应用方法。

2. 学习并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实验设备的应用方法,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所需实验设备和材料,如试管、量杯、烧杯、试剂瓶等,以及各种实验试剂。

2. 预先安置实验任务,以便学生在课前预习。

3. 制作实验操作步骤的PPT或视频,以便学生参考。

4. 安排实验室应用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

5.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恪守实验室规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科学实验图片,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等,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二)实验室介绍指挥学生参观实验室,介绍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照实验台、实验器械、实验药品等,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基本构成和操作规范。

(三)实验操作基础讲解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器械的准备、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等。

同时,向学生介绍实验室安全知识,如如何正确应用实验器械、如何处理实验废弃物等。

(四)具体实验操作以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为例,如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实验器械,安全处理废弃物。

(五)实验总结与评判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收获,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判,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拓展学习推荐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项目和书籍,鼓励学生课余时间继续探索科学实验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1.2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1.2走进科学实验室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方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器材及其用途。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知识。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简单的科学实验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1. 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和完成简单的科学探究实验。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3. 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客观性,树立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引入(5分钟)1.首先,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科学实验视频或实际演示,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这个视频或演示应该与本节课的主题《走进科学实验室》密切相关,让学生在观看或参与的过程中,对实验室产生浓厚的兴趣。

2.紧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对科学实验室有什么了解?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进行哪些活动?”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享他们对科学实验室的认识和经验。

3.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可以总结他们的回答,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例如:“同学们,你们提到了实验室中有各种实验设备、实验药品,以及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科学实验室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在实验室中开展有趣的科学实验。

”4.随后,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强调在实验室中要注意的事项,如穿戴实验服、佩戴防护眼镜、遵循实验操作规程等。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安全意识。

5. 在课程的主体部分,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实验室中的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科学实验的理解。

6.最后,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轻松备课】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系列(浙教版)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教学设计)-【轻松备课】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系列(浙教版)

取少量液体的器皿:滴管、试管。

化学实验室加热的仪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

化学实验室测量的仪器:温度计、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

物理实验室观察的仪器:放大镜、显微镜。

生物实验室3.实验室安全⑴.实验室安全守则:①.听从老师的指示,未经老师的允许不能擅自进入实验室。

②. 察看实验室灭火器、防护用品急救箱等应急情况处理器材的位置,并牢记在心。

③. 不能用湿手接插实验室电源,不能用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④. 没有老师的指令不得试嗅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

⑤. 没有老师允许不得随意改变实验程序或所用的试剂等实验材料,以免发生意外。

⑥. 打翻化学试剂或器皿时需立即处理,并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汇报。

⑦. 任何物品在使用前先看说明书或产品指示语,挥发性、腐蚀性、有毒溶剂应在排风柜子下提取,用完后即封住容器。

⑧. 如果发生烫伤、烧伤、化学试剂灼伤皮肤或眼睛时,应及时用正确方法处理。

实验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眼睛。

⑨. 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

实验完毕要整理要洗手。

⑵.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⑶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①.若烧伤或烫伤,则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②.若被化学试剂灼伤,则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③. 如果意外伤害较严重,则应在老师指导下及时去医务室或医院;④.如果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必须有序撤离并报火警119。

⑷小组计论:从图中找出哪些同学的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①.用手直接拿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口朝着人;②.实验室里吃零食;③.直接嗅闻气体;④.在实验室里发呆不做认真做实验;⑤.直接拿持烫的石棉网和烧杯,化学试剂倒翻末及时处理。

4.常见的实验操作⑴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操作①胶头滴管分为两种:普通胶头滴管和滴瓶上的胶头滴管。

滴瓶上的滴管起瓶塞的作用。

②胶头滴管的主要用途:用于吸取少量液体;用于滴加少量液体。

③随堂分组实验:练习使用滴管a、轻压胶头,并将滴管口伸入试剂瓶液体中。

1.2走进科学实验室

1.2走进科学实验室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一斜二送三直立
Ⅱ. 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保存 细口瓶 在_________ 中
(1) 倾倒液体药品
【思考】 1.细口瓶的塞子为 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 答: 防止腐蚀桌面和避免试剂 受到污染 【思考】 2.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为什么要紧 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答: 防止药液流出试管外。应该缓慢的倾倒。
(温度最低)
加热时要用酒 精灯的外焰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太少,也不 能太多,使用前要先检查。 ②酒精灯点燃要用火柴或纸条等,绝 对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 酒精灯 ③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 ④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停 表 ( 秒 表 )
测量时间(时间间隔)
电流表:测量电 路中的电流
请你仿照例子针对现象提出一个恰当的问题: 例:鱼缸中的金鱼在水里上下游动。 问题: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下游动? (1)天下雨了。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一群大雁往南飞。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问题:钢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3)种子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冰吸收热量会熔化。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借助仪器扩大观察 显微镜 范围. 要观察微小的物体,可以用___;要看 天文望远镜 . 到遥远的星体,可以用_______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在科学研究中,实验和观察是两回事,它们 互不相干 B.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而不能用其他仪器 C.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D.观察不需要用脑子去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山中心学校
ganshan center school
备课纸
A.向量筒里倾倒液体B.从滴瓶里取出液体C.向试管里加入粉末D.给试管里液体加热3.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用A.用水扑灭B.用扇子扇灭
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
错解和易错分析取下的试剂瓶盖子应该倒放在桌面上;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天平的使用应该是左盘放物体,
错解和易错分析对照用量筒量取液体、倾倒液体、滴加液体、用试管给液体加热等基本操作要点,可知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换容器口;滴加液体时滴管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数错误、液体外流、腐蚀标签、污染试剂、暴沸飞溅等事故。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量取液体
答案B
解析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另一盏酒精灯点燃;量取液体时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