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测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
实验室检验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实验室检验档案管理,确保检验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范围1. 实验室检验档案包括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检验设备、检验人员资质等。
2. 实验室检验档案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保管期限。
三、档案管理职责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检验档案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
2. 档案管理员负责实验室检验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统计和利用等工作。
3. 检验人员负责检验档案的填写、签字和提交。
四、档案收集与整理1. 检验档案的收集:检验人员应在检验过程中及时填写检验记录,并在检验结束后及时提交给档案管理员。
2. 检验档案的整理:档案管理员应按照档案保管期限、分类、编号等要求,对收集到的检验档案进行整理。
3. 检验档案的归档:档案管理员应将整理好的检验档案按照规定的时间、顺序归档。
五、档案保管与利用1. 档案保管:档案管理员应将检验档案存放在通风、干燥、防火、防盗的专用档案柜或档案室。
2. 档案借阅:档案借阅应办理借阅手续,经档案管理员批准后方可借阅。
借阅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周,特殊情况需办理续借手续。
3. 档案利用:档案管理员应积极提供档案查询、复制、汇编等服务,确保档案的有效利用。
六、档案销毁1. 档案销毁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2. 档案销毁前,应由档案管理员对档案进行鉴定,确认无保存价值后方可销毁。
3. 档案销毁应填写销毁清单,经档案管理员和实验室主任签字确认后,方可销毁。
七、监督检查1. 实验室应定期对检验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档案管理员应定期对检验档案进行清理、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检测资料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检测报告、样品信息、设备参数、标准方法、内部规范等。
第三条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应遵循集中统一、分类管理、保密安全、方便利用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小组,负责检测资料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五条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小组的职责如下:1. 制定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负责检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3. 负责检测资料档案的查询、借阅、复制和利用;4. 定期对检测资料档案进行整理、鉴定和销毁;5. 加强检测资料档案的保密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第三章收集与整理第六条检测资料的收集应做到全面、及时、准确,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检测资料的整理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 对收集到的检测资料进行分类、编号、编目,建立档案目录;2. 按照档案保管要求,对检测资料进行装订、装盒,确保资料整洁、完好;3. 对电子版检测资料,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第八条检测资料归档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按照时间顺序归档;2. 按照检测项目分类归档;3. 按照检测标准、方法等要求归档。
第四章保管与利用第九条检测资料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1. 设立专门的档案室,配备必要的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设施;2. 档案室内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检查档案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理、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十条检测资料档案的利用应遵循以下要求:1. 查阅档案需在档案室内进行,不得擅自携带档案外出;2. 查阅档案需填写查阅登记表,注明查阅目的、时间、归还日期等;3. 查阅档案应尊重档案的保密性,不得泄露档案内容。
第五章销毁与鉴定第十一条检测资料档案的销毁应遵循以下要求:1. 档案销毁前,需进行鉴定,确定销毁范围和方式;2. 档案销毁需办理销毁手续,并由档案管理人员、销毁人员、监销人员共同见证;3. 档案销毁后,需填写销毁记录,并由监销人员签字确认。
实验室检验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规范实验室检验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档案利用率,保障实验室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部所有检验档案的管理工作。
三、档案管理职责1. 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领导和监督实验室检验档案管理工作。
2. 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等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员,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准确。
四、档案管理要求1. 档案分类实验室检验档案分为以下类别:(1)检验项目档案:包括检验方法、检验标准、检验流程、检验结果等。
(2)检验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置日期、检定/校准日期、使用状况等。
(3)检验试剂档案:包括试剂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使用状况等。
(4)检验人员档案:包括人员姓名、职务、专业、资质、培训情况等。
(5)检验报告档案:包括检验报告、原始记录、审核记录等。
2. 档案收集(1)各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应按照档案分类要求,及时收集相关档案材料。
(2)档案管理员负责对收集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确保其完整、准确。
3. 档案整理(1)档案管理员按照档案分类要求,对收集的档案材料进行整理。
(2)档案整理应按照时间顺序、编号规则进行,确保档案的有序性。
4. 档案归档(1)档案管理员将整理好的档案材料按照规定进行归档。
(2)档案归档应按照档案类别、时间顺序进行,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5. 档案保管(1)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保管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
(2)档案保管应采取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措施。
6. 档案利用(1)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查询、借阅、复制等工作。
(2)档案利用应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档案的保密性。
五、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档案管理职责,档案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档案管理制度,造成档案丢失、损坏、泄密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解释。
检验科实验记录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28检验科实验记录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 目的:建立全面完整的记录,便于对实验活动进行查询、处理。
2 范围:适用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
3 职责: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活动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要做详细的记录,所有活动记录均应存档和建立专门的管理程序。
4 内容:
4.1实验记录要对实验过程进行真实和详细的描述,记录形式包括书面记录和计算机记录,主要包括在实验过程的文字描述、表格、统计数据等。
4.2实验室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和制定规范的实验记录表格。
4.3根据实验室工作性质,以表格形式为主的书面记录应保存于实验室内以供留底查询。
4.4 计算机记录定期备份,不得擅自修改或删除。
必要时形成单独的文件并刻录成光盘,编号入档并长期保存。
4.5 原则上实验室任何记录和资料不得移出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定期检查实验室个人记录和工作记录。
4.6 建立实验室资料的分类整理和保存制度,同时为便于管理和查询,所有档案均应建立装订和索引系统。
4.7 根据资料和记录的性质,明确规定档案保存方式和保存期限。
4.8 按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实验室资料的管理,专人负责,妥善保存。
建立实验记录和资料查阅借阅批准登记制度,严格履行保密制度,不得转借、损毁、污染、涂改。
22!检查科PCR实验室记录和文件档案管理程序
22!检查科PCR实验室记录和文件档案管理程序目标:确保22!检查科PCR实验室的记录和文件档案得到适当管理和维护。
1. 物理档案管理:- 所有的PCR实验记录和文件应存放在指定的文档柜或文件箱中。
- 档案应按照日期和时间顺序进行标记和归档,确保易于检索和追溯。
- 每个PCR实验室的文档柜或文件箱应定期检查,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正确归档。
2. 数字档案管理:- 为PCR实验室建立一个电子文档管理系统,以便存储和管理所有实验记录和文件。
- 所有文档应按照日期和时间顺序进行命名和存储,以确保易于浏览和访问。
- 定期备份电子文档,并确保能够恢复和检索备份文件。
3. 记录保留期限:-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适当的记录保留期限,并向所有PCR实验室人员宣布和执行。
- 过期的记录和文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或归档。
4. 记录和文件安全:- 所有PCR实验记录和文件都应受到严格的机密和安全措施的保护。
-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复制记录和文件。
- 所有打印的记录和文件应通过适当手段进行安全销毁。
5. 定期审核:- 定期对PCR实验室的记录和文件档案管理程序进行内部审核,以评估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 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在档案管理程序中进行更新。
6. 培训和意识:- 向所有PCR实验室人员提供档案管理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文件归档和保留政策。
- 定期提醒和宣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增强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
以上是22!检查科PCR实验室记录和文件档案管理程序的建议,旨在确保实验室的记录和文件得到适当的管理和保护。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
CNAS检测实验室程序⽂件-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1⽬的规范记录和档案的管理控制,对相关记录进⾏有效管理,确保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为质量体系活动和检测⼯作符合规定要求提供事实证据。
2 适⽤范围本程序适⽤于管理体系运⾏中所有相关记录的管理。
对各类记录的分类归档、保存期限、登记和保管、借阅与保密以及过期销毁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3 引⽤⽂件保护电⼦存储记录管理程序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管理程序⽂件控制管理程序记录⽬录清单标识管理规定4 职责4.1 技术负责审批技术活动记录表格。
4.2 质量负责审批质量活动记录表格。
4.3 记录表格的使⽤部门做好各种记录表格的设计。
4.4 部门负责⼈负责组织所在部门记录的收集、整理、保存和移交。
4.5 办公室/异地实验室负责记录的归档、保存和清理。
4.6 检测⼈员完整填写检测过程原始记录,并对记录的全⾯、清楚、准确、及时性负责。
4.7 异地实验室负责异地实验室记录的控制。
5 措施/⽅法5.1 记录分为技术记录和质量记录两类。
5.1.1 质量记录是质量活动的见证性⽂件,包含了质量活动(如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等)中形成的所有⽂件资料。
5.1.2 技术记录是检测技术活动的见证⽂件,可包括各种表格、合同、⼯作单、⼯作⼿册、核查表、⼯作笔记、控制图、外部(含分包⽅)和内部的检测报告、客户信函、⽂件和反馈等。
5.2 记录的保存期限5.2.1 应通过对各类记录的性质、⽤途、重要程度、保存条件等评估后分别确定其管理保存期。
5.2.2 现⾏各记录的保存期见《记录⽬录清单》和《档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分类编号⽅法》。
5.2.3⼈员或设备记录应随同⼈员⼯作期间或设备使⽤时限全程保留,在⼈员调离或设备停⽌使⽤后,⼈员或设备技术记录再保存3年。
5.2.4 保存期应在批准使⽤前确定。
批准⼈应适时对记录保存期进⾏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进⾏必要的调整。
5.3 记录的编制5.3.1记录应有唯⼀性标识,并能按⼯作任务分类。
CNAS实验室记录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 目的本程序规定记录的格式设计、审定、填写、更改、标识、收集、索引、编目归档、查阅、贮存、维护和处置等基本要求。
通过本程序的实施,使本公司的记录满足检验检测任务的要求,并能为满足客户需求、监管机构及资质认定部门的规定提供客观证据。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质量管理和检验检测过程中的各种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
3 职责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格式在《文件控制程序》文件中已规定;原始记录和检验检测报告的格式由相关检测部门设计。
记录的收集由相关部门负责(见表《记录管理职责分配一览表》)。
记录的归档保存、检索查阅和销毁由资料管理员负责。
4 工作程序4.1记录的分类、编号及管理职责。
4.1.1 记录的分类4.1.1.1记录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二大类(见《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清单》)a)质量记录包括《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管理要求”的各项过程要素实施中所产生的记录等;b)技术记录包括《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技术要求”的各项过程要素实施中所产生的记录。
4.1.1.2 原始记录a)公司应确保能方便获得所有的原始记录和数据,记录的详细程度应确保在尽可能接近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重复检验检测活动,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样品描述;样品唯一性标识;所用的检验检测方法;环境条件(适用时);所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信息;检验检测过程中的原始观察记录以及根据观察结果所进行的计算;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标识;检验检测报告的副本;其他重要信息。
注:检验检测报告书的副本是指公司发给客户的报告或证书版本的副本,可以是纸质版本或不可更改的电子版本,其中应包含报告或证书的签发人、认可标识(如使用)等信息。
b)除特殊情况外,所有技术记录,包括检验检测的原始记录,应至少保存6年。
人员或设备记录应随同人员工作期间或设备使用时限全程保留,在人员调离或设备停止使用后,人员或设备技术记录应再保存3年。
技术记录,无论是电子记录还是纸面记录,应包括从样品的接收到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过程中观察到的信息和原始数据,并全程确保样品与检验检测报告的对应性。
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管理规范文
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管理规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管理规定》的要求,制定本管理规范,旨在规范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的管理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第二条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的管理范围包括实验室检测记录的填写、存档、查阅和销毁,以及实验室报告的编制、审阅、批准、发布和存档。
第三条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的管理应坚持科学、规范、客观和公正的原则,确保检测工作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第四条质量部门是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的管理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培训和考核。
第五条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的管理程序应依法合规,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为数据的可追溯提供有力依据。
第二章检测记录的管理第六条检测记录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严守商业秘密,确保实验室检测数据的保密性。
第七条检测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每个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仪器设备、试剂、样品信息等内容,确保记录的真实和可靠。
第八条检测记录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填写,并在记录的末尾签名确认和日期。
记录的填写应规范、工整,不能有潦草和删改的痕迹。
第九条检测记录应及时进行归档存储,并做好相应的防护,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归档存储方式可以采用电子化或纸质化形式,必须保证存档的可读性和可检索性。
第十条检测记录应设立权限管理制度,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查阅和修改相关记录,做到权限明确、责任到人。
第十一条检测记录的销毁必须遵循相关政策和规定,并严格按照销毁程序进行,确保销毁的彻底和不可恢复。
销毁记录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备份,并经过相应的审批和审查。
第三章报告的管理第十二条报告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编制和审定。
报告的编制应统一格式,包括但不限于报告编号、报告名称、样品信息、检测结果等内容。
第十三条报告的编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并应由相应的技术主管或质量主管进行审阅和批准。
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规范实验室档案管理,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真实、准确,并保护实验室档案的安全。
制定本规定,明确实验室中涉及档案的范围、管理流程、责任与义务,从而完善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工作档案的管理。
三、相关术语1.实验室档案:指与实验室管理和工作有关的一切书面材料和资料。
2.实验室档案管理员:指实验室指定的负责实验室档案管理和维护的人员。
3.责任者:指实验室负责人或具体工作的负责人。
四、档案管理流程1.实验室档案管理员应按时完成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并做好档案维护、整理工作。
2.实验室成员应及时提交与实验室有关的书面资料,如实验记录、实验设备日志、检测数据等。
3.实验室档案管理员应及时对收到的书面资料归档,并根据实际情况分门别类进行归档整理。
对于重要的实验资料,应及时备份、存储,确保档案资料安全。
4.档案管理流程应遵循“保存、整理、鉴定、借阅、毁损”五个环节:(1)保存:实验室应按照实验室档案管理要求和规定,将实验室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书面材料和资料分类归档,保存至档案库。
(2)整理:为了留下一个准确、完整、可读取的档案,档案管理员应做好档案整理之前的工作,对质量较差的文件进行筛选处理、清理瑕疵,对已经虚损的文件进行复制打印、粘贴修补等,然后进行整理。
(3)鉴定:实验室档案管理员应认真对档案资料进行鉴定,依据档案管理规定,对可能发生水损、霉变等情况危害资料完整的文献资料要及时进行修复、复制备份。
(4)借阅:所有使用实验室档案的人员必须向实验室档案管理员提出书面申请。
实验室档案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借出档案,并监督借阅人员妥善保管档案,谨防档案破损或遗失。
(5)毁损:所有有毁损可能的档案必须得到相关部门或者领导的批准方可进行毁损,毁损的档案资料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备案销毁。
五、档案管理的责任与义务1.实验室负责人要明确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档案;档案管理员要严格遵守实验室档案管理规定,维护实验室档案的完好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22!检验科PCR实验室记录和文件档案管理程序
22!检验科PCR实验室记录和文件档案管理程序XXX实验室记录和文件档案管理程序PCR室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SYZY -PCR-GL-22第01版生效日期:实验室记录和文件档案管理程序1目的:安全、妥善存放实验室原始记录和数据,保证实验记录的再现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便于对检测的过程进行全面、仔细的回顾及检测质量的历史性回顾及趋势分析。
2范围:检验过程产生的数据资料,诸如病人信息资料、样本资料、检测数据、检验结果等。
3细则:3.1电脑上记录文件的管理制度3.1.1实验原始记录存于扩增区扩增仪配套电脑中,文件名与当天日期、实验项目与标本实验号段一致,保存在非系统分区中,如D盘、E盘等。
保存路径要清晰、便捷、易查找。
3.1.2文件夹目录结构分明:一整年的实验结果均保存在一个年度文件夹里,如“2016HPV(21分型)”文件夹;每个年度文件夹又包含12个月文件夹,如“1月”、“12月”,每天的实验结果就保存在当月文件夹里。
3.1.3原始数据的储存时以当天日期、工程及唯一编号命名,如2013年4月01日的储存为-0009.pcr。
3.1.4为了防止储存实验结果的电脑发生系统崩溃、硬件故障等问题导致实验结果丢失、无法查询等情况,每个月的实验结果记录文件都要用移动存储设备(如软盘、USB硬盘等)拷贝到另一部电脑上做备份.3.2书面记录文件的管理:3.2.1设专门文件夹存放实验室所有空白表格。
3.2.2填写书面记录,需使用蓝黑色墨水钢笔或签字笔,字迹清晰。
不得在记录本上进行无关书写,保持记录本清洁、完整。
3.2.3记录表格存于各区有标识的抽屉中,按月装订,年底归档,并进行编号并分类管理,实现分类查询。
3.2.4在没有实验室负责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随意将记录借出。
在记录借出时需有实验室负责人、经手人、借阅人的签名方可。
3.2.5书面表格储存3年。
编写人。
实验室记录管理程序
记录管理程序1 目的为确保本公司各项质量记录清晰、准确,并实现质量体系运行及各项检测工作的可追溯性。
2 范围质量记录包括:检测原始记录)、仪器设备检定记录、检测报告、检测样品保管、归还记录,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记录、内部质量审核记录及报告、质量体系评审记录及报告,验证活动计划、实施情况,人员考核、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开展新检测项目的评审情况、申诉报告等与实验室工作质量相关的原始记录等。
3 职责3.1检测科检测人员负责检测原始记录、仪器设备的检定记录、设备使用维护记录的填写。
3.2检测管理室负责质量记录的分类、编目、归档、报告及销毁工作。
3.3检测管理室设立资料档案管理员,实验室设立仪器设备管理员。
资料档案管理员负责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内部质量审核记录及报告、质量体系评审记录及报告、验证活动计划情况实施、申诉报告等的归档、保管工作。
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检定记录、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和维修记录的归档、保管工作。
3.4检测管理室验证活动计划、实施情况、新工作的评审情况、申诉报告的处理记录等填写。
3.5检测管理室负责外部服务和供应品采购、人员考核、培训计划实施情况等记录的填写。
4 步骤和要求4.1质量记录必须用墨水、签字笔填写或计算机打印,字迹清晰、端正。
当记录出现错误应划改时,不可涂擦,以免字迹模糊或消失,直接在改动部位划两横杠并将正确的值填写在旁。
对记录的修改应有改动人签字或盖章。
4.2检测原始记录检测人员应认真、准确、客观地填写原始记录,并应使用得到批准的专用原始记录纸。
原始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a)标题(如××产品/项目检验记录);b)唯一性编号;c)被检测样品(对象)状况,主要应包括:样品编号、样品名称、型号规格、商标、出厂编号\批号、样品(试件)状态(特殊情况应详细述);d)检测依据或参考的检测方法(标准代号应包括年号);e)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f)检测时的环境条件及试件预处理情况;g)观察得到的数据、计算公式和结果;h)检测日期、地点、检测人员、校核人员;4.3检测原始记录应与检测委托书、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一并存档,由检测管理室按检测类别(编号)分项目保存。
实验室数据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实验室数据档案的管理,确保数据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所有涉及实验数据、分析报告、实验记录等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
第三条实验室数据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不得遗漏、损毁或篡改。
2. 准确性原则:确保档案资料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更新和完善。
3. 安全性原则: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防止失密、泄密和丢失。
4. 有效性原则:确保档案资料的可利用性,便于查阅和利用。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实验室数据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1. 实验方案、实验报告、实验记录;2. 实验数据、图表、照片等;3. 实验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资料;4. 其他与实验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第五条档案整理要求:1. 按照档案资料的性质、来源、时间等进行分类;2. 按照档案资料的编号、名称、页数等信息进行编目;3. 实行一式两份制度,一份存档,一份备查。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六条实验室数据档案的保管:1. 档案应存放于安全、干燥、防潮、防虫、防尘的专用档案柜或档案室;2. 电子档案应备份存储,确保数据安全;3.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七条档案利用:1. 实验室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档案,应填写档案查阅申请表;2. 档案查阅应遵守国家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档案内容;3. 查阅档案时,应爱护档案,不得涂改、损坏或擅自复制。
第四章档案鉴定与销毁第八条档案鉴定:1. 档案保管期限届满,应由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进行鉴定;2. 鉴定结果分为继续保存、部分保存、销毁三种;3. 鉴定过程中,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第九条档案销毁:1. 经鉴定确需销毁的档案,应填写档案销毁申请表;2. 档案销毁前,应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0天;3. 档案销毁应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销毁方式,确保信息安全。
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加强实验室资料档案的管理,确保资料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资料档案的利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
三、档案管理职责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资料档案的总体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2. 资料档案管理员负责具体实施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销毁等工作。
3. 实验室所有人员应积极参与档案管理工作,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资料。
四、档案管理制度1. 资料档案的收集(1)收集实验室各项实验、研究、教学等活动产生的资料,包括实验报告、数据记录、实验方案、设备使用记录等。
(2)收集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文件。
(3)收集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工作记录、会议记录、培训记录等。
2. 资料档案的整理(1)按照档案类别、时间、内容等进行分类整理。
(2)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编号、装订,确保档案的整洁、美观。
(3)对电子档案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3. 资料档案的归档(1)归档前,资料档案管理员对档案进行审查,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
(2)归档时,填写归档登记表,记录档案的基本信息。
(3)归档后的档案,按照档案类别、时间等要求进行存放。
4. 资料档案的保管(1)档案存放地点应干燥、通风、防火、防盗、防潮、防虫蛀。
(2)定期检查档案的保存状况,发现破损、缺失等情况,及时进行修复、补充。
(3)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借阅、归还等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
5. 资料档案的借阅(1)借阅档案需填写借阅登记表,注明借阅人、借阅目的、归还时间等信息。
(2)借阅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归还档案,逾期未归还的,需承担相应责任。
(3)档案借阅期间,借阅人不得擅自复制、篡改档案内容。
6. 资料档案的销毁(1)档案保管期满,经鉴定无保存价值的,可进行销毁。
(2)销毁档案前,需填写销毁登记表,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方可销毁。
五、档案管理流程1. 收集:实验室人员根据档案管理制度,收集各类资料。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医院检验科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检验科实验室档案管理,确保实验室质量证明资料及质量体系运作的可靠性。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以下资料:1.病人信息资料;2.样本资料;3.检测数据;4.检验结果;5.检验科人事资料;6.仪器资料;7.室间室内质控资料;8.医院质控系统。
职责:1.检测人员对记录负责;2.室负责人对管理措施的落实负责;3.科主任对管理措施的检查和监督负责。
记录内容:1.患者信息资料记录包括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或门诊号。
2.样本资料的记录包括样本种类、接收日期和时间、检测项目、接收者、检测项目操作者。
3.检测数据资料记录包括检测中室内的温度、湿度、检测项目、样本数、质控、仪器运行情况、操作前后消毒情况、操作者姓名等。
4.检测结果的记录包括检测项目产生的每份样本产生的检验数值。
5.人事资料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毕业院校、参加工作时间、专业技术职务及晋升时间等。
6.仪器资料记录包括仪器原件资料、存放位置、仪器复印件资料、存放位置及保管人、仪器安装及调试记录(包括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产地、数量、启用日期、仪器原始值、所处位置等)。
7.室间室内质控资料包括质控品发放部门、质控品数值资料、质控检测原始资料及质控图(一年内由实验室负责人保存,一年后归档保存10年以上)。
8.医院文件包括各级文件分类(行政性文件、业务文件)。
9.业务研究资料包括讲课资料(专家授课资料、科内讲座资料)保存。
记录方法:本制度规定,所有记录必须清晰、准确、完整,且应及时归档保存。
对于涉及到患者隐私的资料,必须严格保密。
同时,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管理规范
实验室检测记录与报告管理规范
1. 实验室检测记录的管理规范:
- 所有实验室检测记录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系统进行管理,以便于查找和追溯。
- 实验室检测记录应包括检测项目、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等相关信息。
- 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档案室,对检测记录进行归档并定期进行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实验室检测记录的保留时间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一般为3-5年。
-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检测记录管理流程,包括检测记录的录入、审核、归档等环节,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2. 实验室检测报告的管理规范:
- 实验室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的要求编制检测报告,并在报告上标明检测日期、检测单位、检测项目等必要信息。
- 检测报告应采用统一的格式和模板,确保报告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 检测报告应及时向委托单位或客户提供,并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检测报告的保存期限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一般为3-5年。
-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检测报告管理流程,包括报告的编制、审核、签发等环节,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其他管理规范:
- 实验室应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实验室应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 实验室应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评审和纠正措施,提升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 实验室应加强与委托单位或客户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回应相关问题和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实验室资料及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实验室资料及档案的管理,确保实验室资料及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资料及档案的管理工作。
三、资料及档案的分类1. 文档类:包括实验报告、实验记录、设备操作手册、技术规范、检验报告等。
2. 数据类:包括实验数据、试验结果、图表、图像等。
3. 媒体类:包括光盘、U盘、硬盘等存储介质。
4. 物品类:包括实验设备、试剂、耗材等。
四、资料及档案的管理要求1. 收集与整理(1)实验人员应按照实验项目要求,及时收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资料及档案。
(2)资料及档案收集后,应按照类别、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并建立目录。
2. 保存与保管(1)资料及档案应存放在专用档案柜或档案室,确保安全。
(2)档案柜应设置专人管理,并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工作。
(3)档案柜钥匙由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外借。
3. 查阅与借阅(1)查阅资料及档案应在档案室进行,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携带出室。
(2)查阅资料及档案应填写查阅登记表,注明查阅目的、时间、归还日期等信息。
(3)借阅资料及档案需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并办理借阅手续。
4. 档案鉴定与销毁(1)档案鉴定工作由实验室负责人组织,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
(2)鉴定后的档案,失去保存价值的,应按规定程序销毁。
五、责任与奖惩1. 实验室负责人对本实验室资料及档案管理工作负总责。
2. 实验人员应遵守本制度,做好资料及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查阅等工作。
3.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资料及档案丢失、损坏或泄露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4. 对在资料及档案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实验室档案管理程序
---------监测业务档案管理监测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着客户利益和实验室信誉。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所有的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报告副本均应归档。
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规定适当的期限安全贮存,妥善保管,并为委托方保密。
实验室档案员负责本部门记录和报告的预立卷整理、审核、归档工作。
报告发出后,项目负责人应将项目的相关资料如合同、委托书、任务书、监测报告(包括报告审核单和报告原稿、监测报告更改申请表等)、监测方案(包括方案报告审核记录表和方案原稿等)、现场采样和监测记录、样品交接记录、样品分析原始记录等预立档,并及时交本部门实验室档案员核查。
当报告中包含由分包方出具的监测结果时,应予以说明,并将分包协议书和分包方监测报告存档。
合同书除交委托方外,同时交财务室2份(至少1份原件),业务承担部门留存1份原件,与项目材料一起进行年度归档。
使用非标准方法检验时,应与委托方协商确认并形成有效文件保存。
次年一季度,实验室档案员将预立档资料交档案室存档。
应急监测所形成的各种记录、报告按《档案管理程序》予以保存;项目管理记录包括《任务流转登记单》、项目承接及监测报告发出登记表》等;分包方资质证明等相关资料和评审记录由业务管理员立档(本部门保存),动态管理,及时更新。
---------质量体系档案管理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投诉处理、不符合报告及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质量控制的归档工作,并对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存档、借阅、维护、清理等环节进行控制。
管理评审材料、报告和有关记录由质量管理部门收集整理后,交档案室存档,记录应包括评审计划、评审内容、会议记录、评审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等。
内审活动的记录、内审报告、各部门提交的不符合项纠正报告也由质量管理部门归档,包括内审计划、内审检查表、现场审核记录表、不符合项报告和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报告。
质量管理部门还负责资质管理过程中记录(如考核样记录等)的归档,以及监测过程中全部质量控制记录(如监测分析质量统计表、原始记录检查记录表、监测数据统计表等)的归档。
检验检测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检验检测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检验检测实验室检测报告的归档、整理、保管、销毁等环节的管理原则们及其管理方法,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检测报告档案的管理。
2、工作内容2.1检测报告的归档2.ll各部门承办完毕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由档案室分类存放保管,每季度移交档案管理员归档。
2.1.2各部门兼职档案员都必须严格执行归档制度,不得私自留存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工作调动不得私自带文件到其它单位。
2.1.3凡需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做到字迹工整,严禁用圆珠笔、铅笔、纯蓝和红墨水书写。
2.1.4移交归档的资料应进行登记。
2.1.5归档的报告必须符合下列要求:2.1.5.1检测报告必须统一使用A4纸张打印盖章,并加盖副本章。
2.1.5.2其余与报告相关的采样原始记录、样品交接记录、样品分析记录、质控记录、图谱等溯源性材料必须同步留存电子档。
2.1.5.3检测报告及相关材料,保存期6年。
2.1.5.4归档时应对应建立目录,方便查阅。
2.2档案的整理和保管2.2.1本单位全部档案统一用一种分类文法,系统地加以分类整理、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2.2.2要做到档案存放条理、整齐,便于查找和检索。
2.2.3档案要编号、分保管期限保存,并制订档案目录。
2.2.4为确保档案的安全,其档案库房和存储设备必须防火、防盗、防尘、防潮、防光、防鼠、防虫的七防要求。
2.2.5档案管理人员对库房存档要进行定期检查清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研究解决。
2.3档案的签定和销毁2.3.1企业组织鉴定小组,负责对档案材料的鉴定工作。
2.3.2档案材料鉴定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应对照上级和本单位的保管期限进行审查,根据案卷对本单位现实工作和长远工作的参考价值,确定保管期限。
2.3.3对确实推动保管价值的档案,列出销毁清单,经有关领导审核。
2.3.4销毁时必须多人以上监销。
销毁人和监销人均应在销毁单上签字,销毁清单和有关领导的签署材料永久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实验室检测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对检测活动的复现、验证和追溯,确保记录(档案)的安全,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试验室各种质量活动和检测记录的控制及档案的管理。
3 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
3.1.1 负责组织建立试验室的全部记录和档案;
3.1.2 批准记录和档案的借阅与消纳;
3.1.3 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2 资料室应归口管理和保存各类文件、档案及记录。
3.3 资料员
3.3.1 按照分类要求实施记录、档案的管理和安全存放;
3.3.2 办理借阅手续,监督和收集有关记录。
3.4 全体员工在质量活动中认真记录活动的过程和数据。
4 程序
4.1 文档的类型
4.1.1 机构设置和人员任命文件。
4.1.2 有关认证/认可和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和工作文件。
4.1.3 委托人有关检测要求的信函。
4.1.4 试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
1)质量手册
2)程序文件
3)作业指导书
4.1.5 试验室各项质量活动的计划和记录:
1)各种质量计划
2)试验室能力验证和内部质量控制方案实施的结果记录
3)试验室内部、外部审核评审记录
4)员工培训记录和技术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