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027)禁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
禁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与程序
![禁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与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e2fb67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b.png)
禁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与程序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然而,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层出不穷,也导致不少老旧技术逐渐被废止或淘汰。
为了保障工作和生活的有效进行,禁用未经批准、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与程序十分重要。
首先,禁用未经批准、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与程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发展迅猛,未经批准的技术可能存在未知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如果员工使用未经批准的技术,则可能发生设备故障、数据泄露等问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保密性。
同时,对于已经废止或淘汰的技术来说,可能由于其已失去技术支持和更新,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
禁止使用这些技术,可以防止由于技术老化而导致的潜在问题的发生,保证工作和生活的安全性。
其次,禁用未经批准、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与程序还能有效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使用范围。
科技发展迅猛,但不同技术的产生对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适用性也有所差异。
制定禁用未经批准、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和程序,可以确保组织内的技术选择与组织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因为投资并使用不适合的技术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降低。
对于废止或淘汰的技术来说,禁止其使用还可以促使组织及时更新和替换这些技术,避免长时间使用已经过时的技术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
此外,禁用未经批准、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与程序也有助于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随着技术的进步,个人的隐私和信息安全举足轻重。
未经批准的技术可能会对个人信息进行搜集和滥用,给个人隐私带来威胁。
而已经废止或淘汰的技术由于其安全性存在漏洞,使用这些技术就意味着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风险。
制定禁用这些技术的制度和程序,有助于维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保护个人利益和权益。
为了禁用未经批准、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相关的制度与程序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权威的技术审核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审查和批准新的技术,并监督和管理现有的技术使用情况。
新版RoHS指令中文版-2011-EU指令
![新版RoHS指令中文版-2011-EU指令](https://img.taocdn.com/s3/m/f027506b783e0912a2162a1b.png)
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2011/65/EU指令2011年6月8日(改写)(文本与欧洲经济区相关)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注意到成立欧盟的条约,特别是其中第114条,注意到欧盟委员会的建议,注意到欧盟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的意见,注意到欧盟地区委员会的意见,按照例行的立法程序,鉴于:(1)2003年1月27日发布的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2002/95/EC指令需要做出许多重要的变动,为了进一步明确,该指令需要改写。
(2)各成员国为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有害物质而制订的法规或行政措施之间存在的差异会产生贸易壁垒和扭曲共同体内的竞争,甚至对单一市场的建立及其功能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有必要协调成员国在此领域的法规,以利于保护人类健康和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回收和处理符合环境要求。
(3)2002/95/EC指令规定,欧盟委员会应基于科技进步并考虑欧盟理事会于2000年12月4日批准的预防原则决议,对特定类别的设备纳入管制范围以及修改限制物质列表进行审议。
(4)2008年11月19日发布的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关于废弃物的2008/98/EC指令在立法上第一次提出了预防废弃物,预防被定义为减少材料和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措施。
(5)1988年1月25日关于防止镉环境污染行动计划的理事会决议要求委员会持续发展具体的措施。
人体健康必须得到保护,因此,需要实施限制镉的使用和开发镉的替代品的全面战略,该决议强调,镉的使用仅限于尚无替代品的情况。
(6)2004年4月29日,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第(EC) 850/2004号规章重申由于持久性污染物的跨国界传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不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伤害的目标在成员国不能充分的达到,而在欧盟范围内能更好的达到。
根据该规章,为了最终的目标,必须采取可行的措施识别和减少工业生产中无意生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例如二噁英和呋喃)的排放。
禁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和程序
![禁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和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aa9952981c758f5f71f6745.png)
禁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和程序
一、禁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
医院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一)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
(二)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的;
(三)发生与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四)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的;
(五)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的;
(六)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的;
(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和淘汰的医疗技术,不得对已开展但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技术项目情况谎报、瞒报、漏报。
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如因违反规定造成后果自行承担相关民事和刑事责任。
二、禁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程序
(一)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由医务部通知相关科室主任停止该项技术应用。
(二)医疗技术因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的、发生与医疗技术直接相关
的严重不良后果的、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的、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或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的,医务部报请院学术委员会审核评估,审批结果为禁止应用的,由医务部通知相关科室主任停止该项技术应用。
实验室资质认定试题集
![实验室资质认定试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d665146158fafab069dc028f.png)
【实验室资质认定试题集】第五章参考试卷1.管理类型试卷一一、填空题请将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写在考题的横线上方。
每题1分,共10分。
1.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必须依法按照有关标准,、地出具检验结果或者认证证明。
答案:客观;公正2.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的计量器具。
在教学示范中使用计量器具。
答案:不合格;不受此限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立法的宗旨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答案:准确可靠4. 检验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工作失误,造成的;(2)伪造、篡改的;(3)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
答案:损失;检验数据;索贿受贿5. 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适用。
答案:企业内部6. 资质认定的证书形式分4种。
即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证书;监督检验机构(技术监督局系统的质检所)的证书;监督检验机构(授权检验机构)的证书;检查机构的证书。
答案:计量认证;验收;授权;审查认可7.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保证、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答案:依法设立;客观;公正8.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具备正确进行检测、校准和检查活动所需要的并且能够使用的和的检测、校准和检查设备设施。
答案:独立调配;固定;可移动9. 2007年6月20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14号令,宣布从年1月1日起,外资实验室可以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资质认定。
答案:200810.认定证书编号由10位阿拉伯数字和最后1位字母组成,前4位代表发证年号,第5、6位代表发证机关,如第5、6位数为00,则代表资质认定证书为所颁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d97b805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67.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3.02•【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9号•【施行日期】2019.03.02•【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进出口贸易,国际科技合作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2001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31号公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技术进出口管理,维护技术进出口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对外贸易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技术进出口,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
前款规定的行为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技术秘密转让、技术服务和其他方式的技术转移。
第三条国家对技术进出口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依法维护公平、自由的技术进出口秩序。
第四条技术进出口应当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技术权益。
第五条国家准许技术的自由进出口;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条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依照对外贸易法和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全国的技术进出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的授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技术进出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履行技术进出口项目的有关管理职责。
第二章技术进口管理第七条国家鼓励先进、适用的技术进口。
第八条有对外贸易法第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技术,禁止或者限制进口。
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管理办法-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令第8号
![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管理办法-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令第8号](https://img.taocdn.com/s3/m/92755e0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9.png)
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管理办法正文:---------------------------------------------------------------------------------------------------------------------------------------------------- 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管理办法(2002年1月16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令第8号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管理工作,提高科研计划及科研项目管理的效率,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由标准化、计量、科技情报、成果管理与推广、质量与可靠性、环境试验与观测、无损与理化检测等专业组成。
第三条技术基础科研管理工作的任务是计划编制、项目管理和对计划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委)统一管理技术基础科研工作。
有关部门和单位(含国务院有关部门、军工集团公司、国防科工委委管单位,下同)负责管理本部门(单位)技术基础科研工作。
第二章计划管理第五条技术基础科研计划是开展技术基础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据。
技术基础科研计划编制遵循需求牵引、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做到科学、规范、公开、公平、公正。
第六条技术基础科研计划分为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
中长期计划是编制年度计划的主要依据,年度计划是实现中长期计划的必要保证。
第七条国防科工委负责组织技术基础科研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的编制与下达。
有关部门(单位)负责编制本部门(单位)技术基础科研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建议,并根据国防科工委下达的年度计划编制下达实施计划。
第八条中长期计划编制分为计划思路及计划指南编制、项目申报与项目论证、计划编制及审定等阶段。
(一)计划思路及计划指南编制。
编制中长期计划思路和各专业计划指南并发布。
(二)项目申报及项目论证。
根据中长期计划思路及各专业计划指南,开展中长期计划项目申报和项目论证。
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11年第101号――发布《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二)
![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11年第101号――发布《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二)](https://img.taocdn.com/s3/m/861bb71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c.png)
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11年第101号――发布《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二)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公布日期】2011.12.31
•【文号】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11年第101号
•【施行日期】2012.01.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进出口贸易
正文
*注:本篇法规已被: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12年第96号――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发布日期:2012年12月31日,实施日期:2013年1月1日)废止
续(一)
(四)重水生产厂的有关设备(核出口管制清单以外的物品)
2.试验和生产设备
(五)研制核爆炸装置所用的试验和测量设备
2.试验和生产设备
3.材料无
4.软件
无
(六)核爆炸装置的部件
2.试验和生产设备无
4.软件无
三、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清单所列物项和技术(一)人及人兽共患病病原体
(二)植物病原体
(三)动物病原体。
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
![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f8b7987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0.png)
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6.24•【文号】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598号•【施行日期】2011.10.01•【效力等级】军事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军事设施保护,军械装备管理正文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598号)现公布《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二○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第一条为了保持和提高国防科研生产能力,加强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管理,保障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军工关键设备设施,是指直接用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重要的实验设施、工艺设备、试验及测试设备等专用的军工设备设施。
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目录,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会同军队武器装备主管部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条国家对军工关键设备设施实行登记管理,对使用国家财政资金购建的用于武器装备总体、关键分系统、核心配套产品科研生产的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处置实行审批管理。
第四条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对全国军工关键设备设施进行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对有关军工关键设备设施进行管理。
第五条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应当遵循严格责任、分工负责、方便有效的原则。
第六条占有、使用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负责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的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七条中央管理的企业负责办理所属单位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登记。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办理所属高等学校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登记。
中国科学院负责办理所属科研机构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登记。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的部门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域内前款规定以外的企业、事业单位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的登记。
最新EHS法律法规清单
![最新EHS法律法规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97ca90c70c22590102029dcb.png)
GB 4402-1998 手提式乾粉滅火器 GB 5003419-19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已作废) GB 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16-19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44-19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817-1986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GB 5972-1986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 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 6077-1985 剪切机械安全规程 GB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6527.2-1986 安全色使用导则 GB 672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GB 6722-1986 爆破安全规程 GB 7144-1999 气瓶颜色标志 GB 7230-1987 气体检测管装置 GB 7231-2003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 8159-1987 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GB 8197-1987 防护屏安全要求 GB 935-1989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 GB J41-1979 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 GB J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GB T13861-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T13869-1992 用电安全导则 GB T15499-1995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GB T16180-1996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全文) GB T16180-1996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之B1分级明細 GB T18490-2001 鐳射加工機械 安全要求 GB T3608-1993 高处作业分级 GB T4200-1997 高温作业分级 GB 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 Z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 Z2.20-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湖北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2001修改)
![湖北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2001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4634a1024b73f242336c5f76.png)
湖北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2001修改)【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发布部门】湖北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01.05.31【实施日期】2001.05.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修改依据】本篇法规已被《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3件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发布日期:2004年07月30日实施日期:2004年7月30日)修改湖北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1992年5月30日湖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7年12月3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改2001年5月31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技术市场管理,维护技术市场秩序,保障技术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省境内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技术出口等技术交易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家对技术市场“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技术市场的领导,坚持统一管理、多家经营、平等竞争、方便基层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种方式的技术交易活动。
第四条从事技术交易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互利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技术交易双方以及中介方的合法利益受法律保护。
第二章技术市场管理机构第五条各级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下同)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技术市场行政管理工作,履行下述职责:(一)贯彻实施有关技术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进行监督、检查;(二)管理和监督技术交易活动,组织和指导技术商品信息交流;(三)负责技术商品经营机构和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资格审查,核发《技术交易许可证》;(四)负责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和技术市场的统计工作;(五)负责技术市场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六)对从事技术交易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会同有关部门对技术交易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七)组织技术市场发展和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八)其他技术市场管理工作。
武汉市技术市场管理办法(2004年修正)
![武汉市技术市场管理办法(2004年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5216dc3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a.png)
武汉市技术市场管理办法(200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4.07.30•【字号】•【施行日期】1995.11.30•【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武汉市技术市场管理办法(1995年9月15日武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1995年11月30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批准;根据1997年10月17日武汉市第九民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1997年12月3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武汉市未成年人保护实施办法〉等8件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的修正;根据2004年6月25日武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4年7月30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武汉市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等14件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繁荣技术市场,维护技术市场秩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以下称《技术合同法》)和《湖北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与之相关的其他技术交易活动,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技术市场的管理,应坚持“放开、搞活、扶植、引导”的方针。
从事技术交易活动,应遵循自愿平等、互利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技术交易双方及中介方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建立和完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培育技术市场发展。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技术市场行政主管部门,应对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依法积极开展技术交易活动和维护技术市场正常秩序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023年湖北省国电信息安规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真题下半年B卷
![2023年湖北省国电信息安规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真题下半年B卷](https://img.taocdn.com/s3/m/73d02e3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d.png)
2023年-湖北省-国电-信息安规-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真题-下半年-B卷一、【单选题】1. 为了降低风险,不建议使用的Internet服务是()。
A、We服务B、外部访问内部系统C、内部访问InternetD、FTP服务2. 网络隔离技术,根据公认的说法,迄今已经发展了()个阶段。
A、六B、五C、四D、三3. 现场采集终端设备的通信卡启用()功能应经相关运维单位(部门)批准。
A、电力无线专网通信B、运营商虚拟无线专网通信C、信息内网通信D、互联网通信4. 终端设备及外围设备交由外部单位维修处理应经()批准。
A、上级单位B、相关单位(部门)C、相关运维单位(部门)D、信息运维单位(部门)5. 过滤王连接公安中心端的地址是()A、221.136.69.81B、221.136.69.82C、221.136.69.137D、221.136.69.1376. Windows系统的用户帐号有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全局帐号和()。
A、本地帐号B、域帐号C、来宾帐号D、局部帐号7. 检修前,在冗余系统(双/多机、双/多节点、双/多通道或双/多电源)中将检修设备切换成()状态时,应确认其余主机、节点、通道或电源正常运行。
A、调试B、监控C、检修D、各类测试8. 下列不属于一类业务系统的是()。
A、营销业务系统B、95598呼叫平台C、证券业务管理系统D、统一权限9. 网络设备或安全设备检修工作结束前,应验证设备及所承载的业务运行正常,()符合要求。
A、系统数据B、配置策略C、权限管理D、终结报告10. 信息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机房及相关设施的()性能,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A、接地电阻、过电压保护B、接地极、过电流保护C、接地极、差动保护D、接地电阻、差动保护11. 触电急救,当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急救时,伤员应仰卧于()。
A、柔软床垫B、硬板床或地C、担架D、弹簧床12. 由于信息系统开发、升级、维护、联调等原因临时开放的帐号、临时开通的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访问控制策略与端口,在操作结束后必须立即履行()手续。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0号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0号](https://img.taocdn.com/s3/m/77a1f0e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f.png)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正文:----------------------------------------------------------------------------------------------------------------------------------------------------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1990年8月24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0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标准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一)通用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制图方法等通用技术语言要求和互换配合要求;(二)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要求,工程建设的安全、卫生要求,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三)基本原料、材料、燃料的技术要求;(四)通用基础件的技术要求;(五)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六)工农业生产、工程建设、信息、能源、资源和交通运输等通用的管理技术要求;(七)工程建设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的重要技术要求;(八)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重要产品和工程建设的通用技术要求。
第三条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
下列国家标准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一)药品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国家标准、兽药国家标准、农药国家标准;(二)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国家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运输安全国家标准;(三)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国家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四)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和环境质量国家标准;(五)重要的涉及技术衔接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和制图方法国家标准;(六)国家需要控制的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国家标准;(七)互换配合国家标准;(八)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重要产品国家标准。
商务部令2007年第7号--公布《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修订后)-商务部令2007年第7号
![商务部令2007年第7号--公布《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修订后)-商务部令2007年第7号](https://img.taocdn.com/s3/m/45379e5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6.png)
商务部令2007年第7号--公布《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修订后)正文:---------------------------------------------------------------------------------------------------------------------------------------------------- 商务部令(2007年第7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现公布修订后的《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第一批)》(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2001年第15号)同时废止。
部长:XXX二○○七年十月二十三日附件:1:封面2: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参考原则3:目录格式说明4:排序索引表5:禁止进口部分6:限制进口部分附件1:封面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附件2: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参考原则一、禁止进口技术参考原则:(一)进口后将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公共道德的技术;(二)进口后将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或破坏我国生态环境的技术;(三)进口后将对我国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技术;(四)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淘汰的生产工艺技术;(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他需要禁止进口的技术;(六)根据我国所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国际协定的规定需要禁止进口的技术。
二、限制进口技术参考原则:(一)进口后将对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道德造成不利影响的技术;(二)进口后将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健康或者安全,影响动、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或者将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技术;(三)为建立或者加快建立国内特定产业,需要限制进口的技术;(四)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限制进口的技术;(五)依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技术;(六)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进口的技术;(七)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协定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进口的技术。
医疗器械知识测试试题
![医疗器械知识测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c8fd0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4.png)
医疗器械知识测试试题单位:姓名: 分数: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第三类是指( ).A、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B、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C、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2、我国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共有类代码()。
A、41个类代码B、43个类代码。
C、44个类代码。
3、《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为( )。
A、4年。
B、5年.C、6年.4、我国医疗器械的注册产品标准用字母表示为().A、GB.B、YY。
C、YZB。
5、医疗器械广告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查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刊登、播放、散发和张贴。
A、卫生行政部门B、工商管理部门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6、体外诊断试剂批发企业设置的冷库容积不少于()立方米.A、20B、30C、257、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后,其生产地址发生变化的,该生产企业应自发生变化之日30日内申请履行().A、注册证变更手续B、重新注册手续C、注册证登记手续8、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在《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 )向发证机关申请换证。
A、6个月B、8个月C、12个月9、生产、经营说明书、标签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医疗器械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A、5000元B、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C、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10、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的,由()负责注册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设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11、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而生产医疗器械产品,违法所得在1万元以上的,没收违法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罚款。
A、1—3倍B、2—4倍C、3—5倍12、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规定,开办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内审员不少于()名。
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练习题及答案
![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6ec6d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d.png)
网络安全管理员初级工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应根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对计算机安全事件等级划分方法,根据安全事件在本系统产生的影响,将本系统计算机安全事件进行( )。
A、危险度划分B、等级划分C、级别划分D、事件划分正确答案:B2、当带电体有接地故障时,( )可作为防护跨步电压的基本安全用具。
A、临时遮栏B、绝缘鞋C、标识牌D、低压试电笔正确答案:B3、无线移动通信中,在小范围内低功率适合于家庭网络的是( )技术。
A、pcmciaB、cdma2000C、IMT–2000D、bluetooth正确答案:D4、( )是实施等级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A、安全运维B、系统定级C、安全实施D、规划设计正确答案:B5、在VLAN的划分中,不能按照以下哪种方法定义其成员( )。
A、交换机端口B、MAC地址C、操作系统类型D、IP地址正确答案:C6、所有生产环境配置项的更改都要通过变更管理流程进行控制。
只有得到授权的( )才能对CMDB中的配置项信息进行修改A、配置管理员B、变更管理员C、问题管理员D、系统管理员正确答案:A7、电子邮件系统的核心是?( )A、电子邮箱B、邮件地址C、邮件服务器D、邮件客户机软件表正确答案:C8、系统审计数据可以导出为( )格式。
A、Word、ExcelB、PPT、ZIPC、BMPD、TXT正确答案:A9、系统定级、安全方案设计、产品采购等是( )部分要求。
A、系统运维B、主机安全C、数据安全D、系统建设管理正确答案:D10、数据库安全风险不包括( )。
A、系统自身BUGB、没有限制登录次数C、没有采用数据冗余备份D、数据库服务器损坏正确答案:D11、信息化从大建设阶段向大运维阶段的关键过渡期期间,信息运维服务体系以( )作为建设原则。
A、主动运维,主动服务B、“以我为主、因势利导、统一管控、持续改进”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同一软件,集中部署D、“领先实践、主业经验、立足实际、质量保障”正确答案:B12、入侵检测产品主要还存在( )问题?A、漏报和误报B、性能低下C、价格昂贵D、不实用正确答案:A13、配置管理的范围涉及IT环境里的所有配置项,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 )、安全设备、系统软件、应用软件、PC机、打印机、重要文档以及配置项之间的重要关联关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用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或淘汰技术的制度与程序
文件编号制定日期制定部门
修订日期既往修订无修订次数 1 医院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并向负责其医疗技术诊疗科目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禁用范围
1.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
2.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
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的;
3.发生与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4.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的;
5.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的;
6.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的;
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8.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未经批准或已经废止和淘
汰的医疗技术,不得对已开展但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技术项目情况谎报、瞒报、漏报。
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如因违反规定造成后果自行承担相关民事和刑事责任。
二禁用程序
1.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由医务科通知相
关科室主任停止该项技术应用,科主任执行禁用技术。
2.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科主任上报医务科,医务科报请院技术委员会审核、评估、批准后医务科通知科主任。
3.发生与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医疗技术,医务科报请院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评估,禁止应用的技术,医务科通知科主任执行禁用技术。
4.存在伦理缺陷或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的医疗技术,科室评估后科主任上报医务科,医务科报请院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核、评估、批准后医务科通知科主任执行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