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讲课讲稿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解析(10)一、桑代克——试误说猫迷笼实验:饥饿的盲目的尝试--错误、学会了开门猫愚蠢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某种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的倾向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3、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养成的。
桑代克提出,试误过程主要受效果律、练习律、与准备律的支配,并把它们称为“学习的公律”。
效果律:某种问题与反应的最初联接给予奖励—联接增强,反之减弱(1930年保留奖励律)练习律:某种问题与反应形成联接后,经常使用,联接增强,反之减弱(有目的有奖励的练习增强联接提高成绩)准备律:对某种情景问题准备做出恰当反应、形成联接时:准予—满意;反之不满意。
个体不准备做出反应强迫做出联接反应---不满意;不要求----满意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铃声---狗---肉----唾液条件反射:铃声----狗---唾液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内容1.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
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和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
所谓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三、华生---行为习惯说(肢体、言语的习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内容(刺激——反应说)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重点是行为的塑造、控制和改变,及行为的学习华生认为,“习惯的养成和刺激与反应的条件化,两者没有什么不同,”并主张用条件反射法来解释习惯的养成问题。
教育心理学培训讲课稿范文
教育心理学培训讲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师,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培训课程。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心理的学科,它探讨了学习过程中人们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作为教师,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本次培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以及应用实践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教育与心理这两个关系极为密切的范畴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规律以及如何优化学习环境等问题。
通过研究教育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发展、情感与动机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下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
学习是指通过接受外部刺激和内部加工,形成新的能力、知识和行为方式。
学习理论主要研究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影响学习的因素等。
其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和建立联系的过程。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则更加关注个体的思维、记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自我调节的过程。
社会文化理论则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是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的结果。
再次,我们来讨论一下教育心理学中的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个体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等。
发展心理学对于教育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才能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从而指导教学实践。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讲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讲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教育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对于教育工作者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些关键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的。
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如巴甫洛夫的狗实验,揭示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可以引发条件反应。
而操作条件反射则以斯金纳的白鼠实验为代表,强调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塑造行为。
在教育中,行为主义的观点可以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纠正不良行为。
例如,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可以强化积极行为,而适当的批评和惩罚可以抑制不良行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是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让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来主动构建知识。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则强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同化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的知识,促进有意义的学习。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来构建自己的理解。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在教育实践中,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主性和自我实现。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主张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地是作为促进者和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
二、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源于个体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热爱,例如对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等。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二章--第一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每次)坐端正 喜欢帮忙 (下次)有礼貌 勤劳(爱做家务) 懒惰(不爱干活) 不敢上课说话 不敢说脏话
(二)应用强化时应注意
●1.强化前提是有机体的需要。 ●2.强化物的选择。 ●3.强化的程序。 ●4.强化的技术。
1.强化前提是有机体的需要。
强化是指利用强化物增强个体行为反应的过程。 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
二、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 应(S-R)联结,这种联结是 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而自动形 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 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 的反应最终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饿猫出迷笼”
“试误说
1+2=4 1+2=2 1+2=3
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箱
斯金纳认为:操作反应之 后所得到的食物刺激是决 定反应能否建立的关键。 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 称为强化物。
第二章 学习理论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经典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理论
• 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条的条件作用理论
2.强化物的选择。
根据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强化和惩罚, 强化是鼓励孩子再次出现某个行为。 惩罚则是希望某个行为不再出现。
正强化
● 正强化:通过某种正性刺激(正强化物),使个体某种良好反应概率增加。 就是孩子出现某个行为之后给予的是奖励,是为了鼓励该行为再次出现。
● 正强化——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社会性强化:给幼儿传达情感、关注或认可。
铃声-(没有肉)-不流口水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ppt
一、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论 三、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 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六、总结
一、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提出联结——试误说[强调“做中学〞] 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响之间 的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 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反复 作用的过程而形成的。
终生学习理念需要继续关注和研究学习。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现代社会成为学习化社 会.要求人人受教育、人人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因此.探时学习的过程及特点、分析 学习的类型及要素、探究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验证有效学习的策略都是学习革命不可 缺少的,研究学习心理不仅具有学科开展意义.更具有时代和个体开展意义。
行为主义学习观 Part.2
〔三〕试误说
桑代克首先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学习心理。他创造了迷路圈、迷箱和迷 笼等实验工具,试验鱼、鸡、猫、狗等动物的学习。根据这些实验,桑代 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并不具有推理演绎的思维,并不具有任何观念的作用 。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式的,即动物是通过反复尝试错误而获得经历的 。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和反响之间形成联结,即“感应结〞。因此 学习即联结的形成与稳固。 桑代克把从动物的实验研究中所提醒的种种规律应用于人类的学习,认为 人的学习可塑性要比动物大得多,行为也更复杂,但也是基于本能,以刺 激反响的联结为准那么的。因此,桑代克把人类的学习方式分为四类:(1) 普通动物式的形成联结,例如10个月的婴儿学习打鼓;(2)形成含有观念的 联结,例如2岁儿童学习听到母亲一词就想到母亲,或者想到糖时就说出糖 这个词;(3)分析或抽象,例如一个学音乐的人学习对一个声音的倍音发生 反响;(4)选择性的思维或推理,例如儿童应用有关造句法的各种规律和词 根的意义来学习一句拉丁文的含义。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ppt课件
.
(二)基本观点
巴甫洛夫:
消退: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 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泛化:条件反射建立初期,其它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 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 分化:条件作用建立后期,有机体可以辨别相关刺激与无 关刺激,以有选择的对某些刺激做出反应,而不对其他刺激 做出反应。
操作学习的过程: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反应→ 强化的过程。
.
(三)理论应用——程序教学理论
– 原理
学生要形成教育者希望的行为模式,这个行为一时作不出 来,可以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设计好程序不断强化形成 最终行为目标。
教育的行为就是设计好教育特定步骤的强化,形成教育者 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建立一定的认知地 图。 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是间接的,以观念 、意识为中介。
重视学习的内部过 程与条件,重视人 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是情感与认知 相结合的整个精神 世界的活动。 学习过程是学生的 一种自我发展、自 我重视,是一种生 命的活动,而不是 仅仅为了获取生存 手段的一种行为。
.
建构主义的特点: 比认知心理学更强调认知的主观方面,在认知
练习律:S-R之间的连接使用越多就会变得越强,反之越 弱。
.
(二)主要评价
– 贡献:
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学习 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
– 局限:
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学习 未能揭示学习的意识性和能动性 未能区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
二、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 华生: 频因律: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 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即练习的次数在习惯中起重要作用。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 更容易得到加强。
教育心理学教案 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教案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教案: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一、引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下的心理发展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了学习的本质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变量。
本教案将介绍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对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进行解释和预测的理论体系。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
主要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他们强调通过建立适当的刺激和回报机制,能够有效地改变学习者的行为。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奖励和惩罚等方式来加强或弱化某种行为。
2.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让学生参与主动的探索和思考,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理解和概念。
著名的理论家皮亚杰认为学习可以通过适应、认知冲突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体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
学生通过社会交往和合作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文化工具和社会情境对学习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著名的理论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近期发展区域”概念,强调教师和同伴在学习中的辅助作用。
三、教学方法基于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是指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学习理论的原则,设计教学活动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1.展示法通过展示优秀的学习成果、知识点或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可以使用多媒体、实物、图片等形式进行展示。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来促进学习。
可以采用讨论、角色扮演、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指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观察和实验,通过亲身经历来发现和探索知识。
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或观察来验证。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PPT学习教案pptx
03
学习是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形成和发展知识结构,即学习者
能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更为复杂和完善的认知结构。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实现的。同化是指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而 顺应则是指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信息。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实例
发现式教学法
先行组织者策略
概念图教学法
该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发现新知 识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 能力。例如,在科学课程中,教师可 以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 科学原理和规律。
该策略是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 生提供一些引导性的材料或信息,以 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例如,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 介绍作者背景、时代背景等信息来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习者通过自主探究和发 现的方式获取知识,培养学习 者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 如,在科学教学中,组织学生 进行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自 主发现科学规律和原理。
07
学习动机与策略
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 动力。
分类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 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求知欲、兴趣等;外部学习动机是指由 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奖励、惩罚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卡尔·罗杰斯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理念,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和自主学习。
《教育心理学讲稿》课件
提供创造性的学习资源
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通过提问、引导思考等方式,激 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望。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 书籍、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 以支持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鼓励尝试和冒险
鼓励学生尝试新方法、新思路, 不怕失败和挫折,勇于冒险和探 索。
营造创新氛围
鼓励自由思考、开放交流和多元 化的思维方式,打破思维定势和 传统束缚。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指导教学实践
培养心理健康的人才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教学实 践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教师更好地理 解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 理发展,有助于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和 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促进教育改革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推动教育改革、 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 要意义。
。
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 心态和乐观情绪,提高其幸福感
和满足感。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维护
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情绪稳定 、自我认知、良好的人际关系 和适应能力等。
维护心理健康需要保持积极的 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如规律 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 。
心理健康的维护还需要寻求专 业心理咨询和治疗,及时解决 心理问题。
运用激励机制
运用奖励、表扬等正强化手段,以及适当 的惩罚等负强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机。
引导学生设置明确、具体的学习 目标
帮助学生设置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并 监督其实现,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 动机。
学习动机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 体验到学习的自主性和胜任感,从而 增强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教育心理学讲稿》课件
目录 CONTENT
• 教育心理学概述 • 学习理论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教学设计与评估 • 教师与学生心理 • 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01
教育心理学概述
定义与性质
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教育环境中的心理现象和 行为,特别是教育活动对学生学 习和发展的影响。
教心理
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行 为的榜样、学生心理辅导者等多 重角色,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
定位。
教师情感智力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情感智力,能 够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关 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教师自我效能感
教师对自己教育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具有积极影响。
情感发展与教育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发展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情绪调节、社会交往和心理 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应用
教育者应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引导,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品质 和情绪管理能力。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
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社会环境中与人交往、适应社会规范 、形成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
教育应用
教育者应创造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环境,鼓励儿童积极 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
道德发展理论与教育
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 论,儿童的道德认知经历了三个水平 六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教育应用
教育者应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 段特点,采用相应的教育策略,引导 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
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专家讲课稿范文
教育心理学专家讲课稿范文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我们研究的是教育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并探讨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来改善教学效果。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认知发展理论。
该理论是由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它指出学习者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动机理论。
动机是学生学习和行为的推动力。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动机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不同层次。
当学生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进而促进学习和发展。
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此外,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社会认知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它指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而实现的。
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获取新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引导和支持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和指导。
最后,我想提及一下自我效能理论。
该理论由加拿大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它指出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信念会对他们的学习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认为自己能够成功的学生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绩,而缺乏自信的学生可能会遇到学习困难。
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理论和概念,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讲课文档
广告美女,姚明、刘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各种刻板印 象;做人不要太cnn;钱币。幼儿园小朋友的小红星。华生的小阿 尔波特。提问与举手发言 。
第十一页,共56页。
经典性条件作用是怎么发生的?
几个重要概念
无条件刺激US与无条件反应UR、无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CS与条件反应CR、条件反射 中性刺激NS
第三十五页,共56页。
观察学习的过程 1、 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
思考:1.什么
样的榜样容易 成为被观察的
对象?
2.观察者的 特点在观察 学习中的作
用
2、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储存
储存的形式: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
心理复述
3、动作再现过程:从记忆向行为的转化
动作的自我调节
4、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动
行为习得与行为表现
三类强化: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第三十六页,共56页。
第三节 认知理论
一、学习的完形说
(一)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一种完形,而非形成
S-R联结。
(二)学习是一个顿悟过程而非试误过程。
顿悟说:认为学习不是依靠盲目的尝试、偶然的成
功,而是由于对情境中关系的理解而突然地解决问题的过 程。
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 过发现。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是经过仔细考虑 的、有组织的、有序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 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也就是“讲解式教学”,这种学 习适用于有意义的言语学习。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
第一页,共56页。
第一节 西方学习理论的几大体系
一、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 联结理论:经验主义
认为经验,特别是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经验主义的特征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
理论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解析(10)
一、桑代克——试误说
猫迷笼实验:饥饿的盲目的尝试--错误、学会了开门猫愚蠢
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某种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的倾向
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
3、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养成的。
桑代克提出,试误过程主要受效果律、练习律、与准备律的支配,并把它们称为“学习的公律”。
效果律:某种问题与反应的最初联接给予奖励—联接增强,反之减弱(1930年保留奖励律)
练习律:某种问题与反应形成联接后,经常使用,联接增强,反之减弱(有目的有奖励的练习增强联接提高成绩)
准备律:对某种情景问题准备做出恰当反应、形成联接时:准予—满意;反之不满意。
个体不准备做出反应强迫做出联接反应---不满意;不要求----满意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铃声---狗---肉----唾液条件反射:铃声----狗---唾液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内容
1.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
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
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和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
所谓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三、华生---行为习惯说(肢体、言语的习惯)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内容(刺激——反应说)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重点是行为的塑造、控制和改变,及行为的学习
华生认为,“习惯的养成和刺激与反应的条件化,两者没有什么不同,”并主张用条件反射法来解释习惯的养成问题。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华生所谓的行为,指的是有机体所说的或所做的,是能直
观察到的。
他认为组成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刺激——反应。
(
二)刺激——反应的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
2、习惯形成所遵循的规律:主张频因律和近因律
频因律:某种动作多次重复练习,容易形成连续的动作习惯---巩固
近因律:容易学会前一个学习动作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动作。
下次练习提早出现。
四、斯金纳—操作性条件理论(作用说--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箱—老鼠--碰触杠杆--吃食-;--斯金纳大箱--女儿实验)(二)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1、行为塑造::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进行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是塑造。
要塑造行为,教师应该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了解学生现在能做什么事情(起点行为)。
第二,了解希望他表现的(终点)行为。
第三,识别学生所在环境中的潜在强化物
第四,把终点行为(第二步)分解成可以按顺序掌握的细小的步骤。
(学校课堂教学“小步子”程序化机器教学教学思想)
第五,经过不断地强化每一个接近终点的行为,使学生由起点行为逐渐地向终点行为靠近。
2、行为矫正
在制定行为改变计划时,要关注三个问题:
第一,个体有哪些不良行为?应该增强(或削弱)哪些行为?
第二,目前环境中哪些相倚的事物支持个体的这些行为(或者总出现不希望出现的行为,或者使适宜的行为出现的可能性降低)?
第三,改变环境中的哪些东西可以改变个体的行为?
教学思想:“环境育人”与其等学生犯错误再惩罚,不如改善教育环境或条件,让学生一开始九做出正确行为。
不犯错。
五、格式塔学派的完形——认知学习理论---顿悟说
大猩猩观察站—聪明、智慧:目标、顿悟、学习的迁移。
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3.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以意识为中介
二)顿悟说在教育中的应用
1、学习情境的统整性
2、综合的学习方法:学习者把学习材料作完整的学习,更比零星的或分割的学习方法易于成功
3、知识的准备和情绪的准备
学习者对某一学习情境(或学习材料),自身必须有足够的智慧能力,才能发生顿悟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的准备。
除须有知识的准备外,还须有另一种冷静的客观态度,细心探察,运用思考,使问题得以完满的解决,此即所谓情绪的准备。
六、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一)认知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师首先应明确所要构建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最好能画出各组成要素的编码系统的图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死的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
(二)发现学习法
1.直觉思维是发现学习的前奏
2.学习情境的结构性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
3.探索中发现的正误答案同具回馈价值
七、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说
(一)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己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二)意义学习的条件:1客观条件:2主观条件:
(三)接受学习
(四)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先行组织者
八、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白鼠为对象,研究其在高架迷津中的取食行为。
目的说内容
(一)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感知、记忆、推理、假设期待)
有机体的一切行为都是指向一定目的的,即总是设法获得某些事物和避免某些事物。
(二)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
九、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
加涅认为,每一个学习动作可以分解成八个阶段(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反馈)
十、班杜拉—社会观察学习理论
提出的一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它强调多数人的学习都发生在社会环境中。
通过对他人的观察,人们获得知识、规则、技能、策略、信念和态度。
班都拉的经典实验
1、成人攻击性行为的榜样作用
2、男孩模仿成人的攻击性行为
3、女孩模仿成人的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