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摘要: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经历了一段从无到有、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按照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标准划分,这段时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学习苏联计划经济阶段,改革开放时期和当前的新时期。同时,我们在经济和社会建设方面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这些经验集中反应在对计划和市场模式的认识和转变上。

关键词:计划经济;苏联模式;市场经济

从新中国建立,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带领着全国人民开始探寻中国的民主富强之路。按照时期早晚,我们可以简要地将我们探索的经济建设道路做如下区分:

一. 学习苏联

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新中国建立后,当时国力积贫积弱;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但在经济建设方面没有太多经验,也缺乏理论指导;当时国内以轻工业为主,缺少支撑国计民生的重工业。反观苏联,短短数十年,取得了革命和经济建设的双重胜利,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这使同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的中国看到腾飞的希望,也是学习苏联模式的最大动因。事实上,走苏联模式的发展道路,也是当时国际环境下中国谋求发展的唯一选择。基于以上原因,当时对苏联的学习可以说是全面的。单就经济体制来说,计划的元素渗透到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的每个环节。

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我们在感受苏联经验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发展经济要适合中国国情。在顺利的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情况下,我们在1956年召开党的八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落后的生产力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确立了日后工作中经济建设的地位和方向。

后来的事实证明,照搬别国经验是新中国成立后所犯的严重失误之一。俄罗斯学者季塔连科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照搬苏联的经验(虽然不是机械地照搬),依靠苏联及其提供的全面援助。但是,这逐渐成为制约中国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主体和一个世界性大国自我肯定和自我确认的瓶颈。”①

二. 改革开放

1.苏联模式的弊端

随着苏联模式问题的暴露,我国学者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和对计划经济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并开始反思对资本主义的一味批判。通过反思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发展社会主义中国,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在1982年9月中共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

瞩目的成就,也在于没有盲目的选择苏联模式或者选择欧美样式的全盘西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本土一些卓有远见的经济学家就看出了问题的端倪。林毅夫等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化道路》中分析当时经济状况后认为,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有三个基本方面构成:一是重工优先;二是低利率、低汇率、低工资、低物价的宏观政策环境;三是以计划分配资源,主要部门的国有制以及人民公社。由此导致产业结构畸形,经济效率低下,表现为:产业结构背离资源比较优势压抑了经济增速;计划管理体制造成效率低下和生产激励不足。 --!>

2.市场的优势

苏东剧变让人们清楚地看到苏联模式计划经济的弊端。相比之下,市场经济随着欧美经济的飞速发展获得了话语权,人们逐渐认可了“市场化会带来财富的增长。”

而问题在于,为什么市场化会引起财富的增长?在什么条件下市场化能引起财富增长?市场化的限度是什么?还有如何实现市场化?

3.二者结合的可能性

事实上,列宁在《论粮食税》中已经提到,苏联应该借鉴粮食税、贸易自由、租让制等方式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也就是在坚持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来壮大社会主义国家实力。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有计划

和计划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客观规律,后者是主观的东西。关于计划和单做为一种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他认为问题是社会主义可以有计划的按比例,而资本主义要通过竞争和危机达到客观上需要的比例。同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每个企业自身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无政府及无组织状态的矛盾;但是就社会来说,资本主义也不全是无组织的。

4.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不同于苏东的改革方式

在认识到苏联模式并非发展社会主义的唯一路径之后,各国都开始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东欧、中国、苏联都先后进行了改革,因为从改革方式不同,导致结果大相径庭。正如樊纲在《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中所言,仅从某一种改革成本的角度看,我国的渐进式改革相对于苏联激进式改革(即休克疗法)和总是“次优的”;而若从另一种改革成本,如对改革的“阻力”所引起的社会成本看问题,那么渐进式本身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是“最优的”。而后的事实恰恰证明了这点。 --!> 同样的观点也出现在盛洪有关中国的过渡经济学的论述当中。在尽量不损害别人利益的情况下,实际的推进改革;这就是中国特色,即追求降低改革成本。他更长远的看到,当我们走向市场化的时候,应该往前多看一步。看看实现了市场经济制度以后,还应该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是所谓后市场化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这不是两种方法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依据具体情况,如何使方法更好地为实现本国发展服

务。而我们正是这样做的。 --!>

过渡经济学将“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好”作为前提假定,是为了便利研究而设定的。它并不意味着对市场制度的价值判断具有某种绝对的含义。事实上,经济学从来不认为任何物品、行为或制度有绝对的价值。它所追求的最佳境界是不同物品、不同行为和不同制度之间的均衡点。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坚持了循序渐进的改革。

三. 新时期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究其原因,就是中国能够在各种环境下都始终坚持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在新中国60多年发展过程中,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发展的评价和看法不尽相同,但“中国崛起”一次次用事实击溃了那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诋毁。时代不断发展,计划或市场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不断调整,有关中国特色的争论也会继续下去,但是,坚持把自己的路继续走下去将是我们的不二选择。(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