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0302眩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病例三
年轻女性,以阵发性眩晕为主 要症状。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中医针灸治疗眩晕的原理
1
祛风定痛
针灸能调节气血循环,平衡阴阳,缓解眩晕症状。
2
理气开窍
通过刺激经络,针灸可以改善眩晕引起的疏通不畅问题。
3
调整脏腑功能
针灸可以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达到治疗眩晕的效果。
中药治疗眩晕的方剂和功效
四神汤
祛除风寒湿邪,舒筋活血,改善眩晕症状。
安宫牛黄丸
清热解毒,平肝定痛,缓解眩晕引起的头痛 症状。
保持平静心态。
预防和治疗。
晕。
眩晕的疾病防治常识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
少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适 量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改善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 良好的睡眠习惯。
避免久坐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引 发眩晕,起身活动有助于缓 解症状。
经典中医文献对眩晕的阐述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眩晕是一种常见病症,中医内科学对其有深入的认识。本课件将介绍眩晕的 定义、症状,以及中医对眩晕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眩晕的病因和病机
1 内因外因共同作用
眩晕的发生常与内部病理变化和外部刺激有关。
2 气血失调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或郁滞可导致眩晕症状的出现。
3 脏腑功能失调
五脏、六腑的不协调运作可能导致眩晕的发生。
眩晕常见病症之一,需从五脏、六腑的角度进 行分析。
将眩晕与其他热病、寒病进行比较,探讨其病 因和病机。
提出补益治法,强调调理脏腑功能对眩晕的重 要性。
眩晕的病例分析与诊断
病例一
中年女性,以头晕耳鸣、眼花 为主要症状。经过针灸治疗, 症状明显好转。
中医眩晕课件ppt
,引起眩晕。
痰浊内阻
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 原因导致痰浊内阻,引
起眩晕。
瘀血阻络
外伤、久病等原因导致 瘀血阻络,引起眩晕。
02
中医对眩晕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中药汤剂
根据患者病情,中医开具具有平肝熄 风、活血化瘀、定眩等功效的中药汤 剂进行治疗。
中成药
针对不同类型的眩晕,选用具有相应 功效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天麻 钩藤饮等。
眩晕与其他疾病
总结词
除了高血压和颈椎病,还有很多其他疾病可能导致眩晕。
详细描述
如内耳疾病、贫血、低血糖、神经衰弱等,这些疾病通过不 同机制影响平衡感,引发眩晕。
05
中医眩晕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维持 身体正常代谢和血液循环。
合理饮食
饮食要清淡,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 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食材。
感谢观看
中医眩晕的治疗研究
中医眩晕的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推拿治疗等。其中,中 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针灸和推拿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研究展望
深入挖掘中医眩晕的理论基础
目前中医眩晕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以期为中医眩晕的治疗提 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加强中医眩晕的病因和证候研究
眩晕的分类
前庭性眩晕
由前庭器官受损引起,与体位和 头位变化有关,多伴有听力障碍 和耳鸣等症状。
非前庭性眩晕
主要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贫血、 低血糖、心脑血管疾病等,眩晕 程度较轻,不伴有听力障碍和耳 鸣等症状。
眩晕的病因
肝阳上亢
由于情绪激动、劳累过 度等原因导致肝阳上亢
,引起眩晕。
痰浊内阻
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等 原因导致痰浊内阻,引
起眩晕。
瘀血阻络
外伤、久病等原因导致 瘀血阻络,引起眩晕。
02
中医对眩晕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中药汤剂
根据患者病情,中医开具具有平肝熄 风、活血化瘀、定眩等功效的中药汤 剂进行治疗。
中成药
针对不同类型的眩晕,选用具有相应 功效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天麻 钩藤饮等。
眩晕与其他疾病
总结词
除了高血压和颈椎病,还有很多其他疾病可能导致眩晕。
详细描述
如内耳疾病、贫血、低血糖、神经衰弱等,这些疾病通过不 同机制影响平衡感,引发眩晕。
05
中医眩晕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维持 身体正常代谢和血液循环。
合理饮食
饮食要清淡,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 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食材。
感谢观看
中医眩晕的治疗研究
中医眩晕的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推拿治疗等。其中,中 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针灸和推拿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研究展望
深入挖掘中医眩晕的理论基础
目前中医眩晕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以期为中医眩晕的治疗提 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加强中医眩晕的病因和证候研究
眩晕的分类
前庭性眩晕
由前庭器官受损引起,与体位和 头位变化有关,多伴有听力障碍 和耳鸣等症状。
非前庭性眩晕
主要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贫血、 低血糖、心脑血管疾病等,眩晕 程度较轻,不伴有听力障碍和耳 鸣等症状。
眩晕的病因
肝阳上亢
由于情绪激动、劳累过 度等原因导致肝阳上亢
,引起眩晕。
眩晕(中医)PPT课件
收 缩 压 (mmHg)
< 120 120 ~ 139
≥ 140 140 ~ 159 160 ~ 179
≥ 180 ≥ 140
舒 张 压 ( mmHg)
< 80 80 ~ 89
≥ 90 90 ~ 99 100 ~ 109
≥ 110 < 90
注 :当 病 人 的 收 缩 压 和 舒 张 压 分 属 不 同 类 型 时 ,取 较 高 的 分级为准。
.
23
辨证要点(3)
辨病位:主要在肝肾。 其在肝者:以肝阳、肝火、肝风为主。眩晕较甚, 视物旋转,头痛目胀,急躁易怒,或 两目干涩。 其在肾者:以肾虚、精亏、髓少为主。头重脚轻, 腰膝酸软,健忘失聪,行动迟缓,或 痴呆偏瘫。 其在脾者:以气虚、血少、痰阻为主。头晕昏沉, 气短乏力,面白无华,腹胀便溏,或 呕恶肢肿。
.
13
梅尼埃氏病特点
反复的、突然发作的剧烈眩晕,听力减退、耳鸣、伴 以恶心、呕吐,持续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数天,逐渐 减轻而至消失,较少超过两周。
发作期间出现规律性水平性眼球震颤。 有明显的缓解期,长短不一,从数月乃至数年。 前庭功能试验减弱。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 病人多为中年人,女性多见。 发病机理可能是内耳淋巴代谢失调,迷路积水。
.
24
辨证要点(4)
辨病位:主要在肝肾。 其在心者:以心火、血瘀、神扰为主。头晕头 痛,痛有定处,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或喜怒无常。 其在气者:以气虚、气逆、气滞为主。头昏头 沉,头目胀痛,游走不定,胸胁胀 满,或嗳气纳呆。 其在血者:以血虚、血瘀、血热为主。头昏发懵, 头脑空痛,面色晄白,舌质紫暗,或 胸闷胸痛。
.
17
病因病机(二)
痰浊中阻:多见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 梅尼埃氏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嗜酒肥甘,蕴湿生痰; 肺肾亏虚,水停生痰;体质肥胖,痰湿中阻。
眩晕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气血亏虚。
治疗过程
采用益气养血、健脑安神的中药治疗原则,方用归脾汤加减。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三阴交、 太溪等穴位。治疗两周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典型病例三
01
患者情况
患者张某,男性,28岁,近期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 状,经西医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肝阳上亢。
治疗过程
采用平肝潜阳、熄风止眩的中药治疗原则,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选 取风池、百会、太阳等穴位。治疗一周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治疗一个月后,患者 症状基本消失,恢复工作。
典型病例二
患者情况
患者王某,女性,58岁,患有高血压多年,近期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
眩晕的病因
01
02
03
气血不足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慢性 疾病等原因导致气血不足, 无法滋养脑窍,引起眩晕。
肝阳上亢
情绪波动、长期劳累等原 因导致肝阳上亢,肝火上 炎,影响清窍,引发眩晕。
痰湿内阻
饮食不节、缺乏运动等原 因导致痰湿内阻,影响气 血运行,引发眩晕。
眩晕的症状
01
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 转、摇摆、漂浮或倾斜 等运动错觉。
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监测血压
高血压是眩晕的常见原因之一, 定期监测血压有助于及时发现高
血压,并进行有效的控制。
检查听力
听力下降也可能导致眩晕,定期 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并干预
听力问题。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长时间低头
长时间低头工作、学习或玩手机,容易诱发颈椎病,进而引起眩 晕。适当调整姿势,定期休息,缓解颈部压力。
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气血亏虚。
治疗过程
采用益气养血、健脑安神的中药治疗原则,方用归脾汤加减。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选取足三里、三阴交、 太溪等穴位。治疗两周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典型病例三
01
患者情况
患者张某,男性,28岁,近期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 状,经西医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肝阳上亢。
治疗过程
采用平肝潜阳、熄风止眩的中药治疗原则,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选 取风池、百会、太阳等穴位。治疗一周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治疗一个月后,患者 症状基本消失,恢复工作。
典型病例二
患者情况
患者王某,女性,58岁,患有高血压多年,近期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
眩晕的病因
01
02
03
气血不足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慢性 疾病等原因导致气血不足, 无法滋养脑窍,引起眩晕。
肝阳上亢
情绪波动、长期劳累等原 因导致肝阳上亢,肝火上 炎,影响清窍,引发眩晕。
痰湿内阻
饮食不节、缺乏运动等原 因导致痰湿内阻,影响气 血运行,引发眩晕。
眩晕的症状
01
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 转、摇摆、漂浮或倾斜 等运动错觉。
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监测血压
高血压是眩晕的常见原因之一, 定期监测血压有助于及时发现高
血压,并进行有效的控制。
检查听力
听力下降也可能导致眩晕,定期 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并干预
听力问题。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长时间低头
长时间低头工作、学习或玩手机,容易诱发颈椎病,进而引起眩 晕。适当调整姿势,定期休息,缓解颈部压力。
【实用资料】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PPT
病性
气
虚
血 阴
实
阳
清窍,与肝脾肾有关
脑海空虚,清窍失养
清阳受扰,瘀血阻络
(风火痰虚瘀)
虚证多
痰浊 瘀血
风阳
变证
中风
晕厥 肝风夹痰火上蒙清窍,阻滞经络
气血不足,阴阳两虚,突发气机逆乱, 清窍暂闭或失养
诊断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则仆 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 面色苍白等。
《灵枢卫气》“上虚则眩”----气血亏虚 元代, 朱丹溪-----无痰不作眩----痰浊 明代,张景岳------下虚作眩----肾阴虚 张介宾-----无虚不能作眩也 后代医家-----瘀血有关
病因病机
年老体虚
陈皮、法夏----燥湿健脾、降逆化痰
肝肾阴虚
阴精亏虚
脑海失养
视物旋转, 舌体胖大
钩藤----清热熄风降火
石决明----镇肝潜阳 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
本校某教授,男,58岁,主诉:头晕目眩一天。
田七15 郁金12
黄芩、栀子----清肝泻火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则仆倒。
陈皮、法夏----燥湿健脾、降逆化痰
病性 虚证多
治法:祛瘀生新
石决明----镇肝潜阳
分 证 论 治
肝肾阴虚
症状: 头晕目眩,耳鸣 如蝉,久发不已 健忘,目干,视 力减退,胁肋隐 痛,腰酸膝软, 咽干口燥,少寐 多梦。
舌脉: 治法:滋补肝肾
舌红
养阴填精
苔少或无
脉细数 方药:左归丸
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肝肾精 枸 子、菟丝子----补益肝肾、生精补髓 牛膝----强肾益精,引药入肾 龟板----滋阴降火,补肾壮骨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中医辨证施治的眩晕认识
针灸疗法
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缓解 眩晕症状
中药治疗
根据辨证施治,使用中药调理身 体,改善眩晕病情
Hale Waihona Puke 太极气功通过练习太极拳和气功调理身体 气血,缓解眩晕
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1 养阴清肝
2 祛湿化痰
使用滋养阴液的中草药来平衡肝阳上亢
采用温阳化湿的中药来排出体内湿气
3 益气活血
中耳疾病 血液循环障碍 焦虑和抑郁
中医病理学的眩晕认识
1 肝阳上亢
肝阴不足,阳气上升,导致眩晕
2 痰湿内蕴
体内湿气过重,阻碍气血流通,引发眩晕
3 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脑供血不足,引发眩晕
中医证候分类的眩晕认识
气虚证
气虚、脾胃虚弱导致眩晕
阴阳失衡证
阴阳不调引起的眩晕症状
湿热郁闭证
体内湿热堆积引发的眩晕病情
中医内科学课件眩晕
通过本课件学习,您将深入了解眩晕的症状、分类、病因和病理机制,并掌 握中医眩晕的认识、辨证施治、药物治疗和保健措施。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 常见但令人困惑的健康问题。
眩晕症状和分类
旋转性眩晕
感觉自己或周围的物体在旋转
非旋转性眩晕
觉得头晕或不稳,但没有旋转感
眩晕病因和病理机制
内耳疾病 脑干和小脑功能异常 药物副作用
运用益气补血的中草药来改善气血不足引发的眩晕
预防和调护眩晕的中医保健措施
1
调节饮食
避免辛辣食物和煎炸食品,多吃健脾养
保持足够睡眠
2
胃食物
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于调
护眩晕有益
3
草药保养
饮用中药汤剂或泡制草药浴对于预防眩 晕症状有效
《中医内科学》眩晕 ppt课件
PPT课件
30
〔治法〕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生姜 ——健脾化痰 天麻 ——平肝熄风
PPT课件
31
5、瘀血阻窍
〔症状〕 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 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 舌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
PPT课件
32
〔治法〕祛瘀生新,通窍活络 〔方药〕 通窍活血汤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祛瘀通络 麝香、老葱——开窍通阳 黄酒——辛窜,以助血行 大枣——甘温益气,缓和药性,以防耗伤 气血
PPT课件 39
病案分析(1)
王某,男,50岁,2003年9月6日初诊。 有肺结核、轻度肺气肿、十二指肠球部溃 疡、胃下垂及慢性结肠炎等病史。仅一 月来,因用脑过度,头目昏眩,耳鸣, 恶心欲吐,只能闭目安睡,不能转侧起 坐,形体消瘦,进食甚少,肠鸣腹痛, 舌苔干黄,脉濡细,西医诊断为“椎基 底动脉供血不足”
PPT课件
42
第三步:可做哪些相关检查。 根据患者眩晕发作时伴耳鸣、恶心欲吐 之症,可做下述检查: 1、建议其赴五官科会诊检查已排除内耳 眩晕症。 2、可做颈椎摄片排除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3、必要时做脑血管造影或颅脑CT、MRI 以排除颅内血管病变及颅内占位性病变。
PPT课件
43
PPT课件
49
方中:肉苁蓉、鹿茸末温肾助阳; 黄芪、白术、党参、茯苓健脾益气以实 后天; 熟地、枸杞、当归、石斛、牛奶等甘平 滋补,以“阴中求阳”,又可制前药之 燥。 全方补阳配阴,使阳得阴助生化无穷。 在温肾补火的原则下,佐以填精益髓等 血肉有情之品,资其生化之源,即所谓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中医内科学——眩晕经典.ppt
最新.课件
17
二、病证鉴别 1. 眩晕与中凤
病证 相同症状
不同症状
眩晕
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 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
者相似, 眩晕之甚者 舌歪斜诸症。
可以仆到。也有部分
中风病人, 以眩晕、
中风
头痛为其先兆表现, 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 口舌歪
故临证当注意中风与 斜, 半身不遂, 失语, 或不经昏
眩晕的区别与联系。 仆, 仅以外僻不遂为特征。
肝胆病证 眩晕
☆概述
目录:
☆病因病机
☆诊察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最新.课件
2
【概述】
一概念: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 晕是指头晕甚或 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 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 旋转不 定, 不能站立, 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 甚 则昏倒等症状。
脾胃虚弱, 眩晕, 兼有纳呆、乏力、面色晄白等症 气血不足 状。
脾失健运, 眩晕, 兼见纳呆呕恶、头痛、苔腻诸症。 痰湿中阻
肾精不足 眩晕,多兼有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症。
最新.课件
21
2. 辨标本虚实
虚证 实证
阴精亏虚
髓海空虚
脾胃虚弱
气虚清阳不升 气血乏源
血虚清窍失养
损伤脾胃
痰湿内生 痰阻中焦
清阳不升
瘀血停留 阻滞经脉 气血不能上荣
清 窍 扰 被
眩晕
清 窍 失 养
最新.课件
14
2、病机小结
➢ 病因:情志不遂、年高肾亏、病后体虚、饮食不节、 跌仆损伤
➢ 基本病理, 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 或气血亏虚, 清窍失养; 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眩晕(中医)详解ppt课件
护理:①发病时静卧休息,舒适体位。②饮食,偏阴
虚者, 可食银耳、百合、海参、淡菜等清补之品;偏
阳虚者, 可食羊肉、狗肉、胡桃肉等温补之品。可予
杜仲、枸杞子煎眩水晕(中代医茶)详解饮,以补益肝肾。
20
舌红少苔
眩晕(中医)详解
21
结语
眩晕是以目眩、头晕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 病因有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体虚年高、跌打
眩晕(中医)详解
10
相同 不同
病证鉴别
眩晕
中风
无半身不遂 无不省人事 无口眼喎斜 无舌强语塞
头晕仆倒
伴半身不遂 有不省人事 伴口眼喎斜 伴舌强语塞
眩晕(中医)详解
11
相同 不同
病证鉴别
眩晕
厥证
头晕仆倒
无不省人事 有不省人事
伴四肢厥冷
短时间自醒
醒后无后遗症
眩晕(中医)详解
12
辨证要点
辨脏腑 眩晕-兼头胀痛,面潮红-- 肝阳上亢
眩晕(中医)详解
6
肾精亏虚
先天不足 年老肾亏 久病伤肾 房劳过度
导致肾精亏虚,不能生髓,而脑为髓之海,
髓海不足,上下俱虚,而发生眩晕。
眩晕(中医)详解
7
气血亏虚
大病久病 失血之后 劳倦过度
致气血衰少,气血两虚, 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 所养,皆能发生眩晕。
眩晕(中医)详解
8
痰湿中阻
眩晕(中医)详解
眩 晕
1
学习要求
掌握眩晕的慨念 熟悉眩晕的病因病机 掌握眩晕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熟悉眩晕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掌握眩晕的辨证论治 能对临床病例作出正确诊治
眩晕(中医)详解
2
概念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性主动主升。 若情志过激,可致阳升风动;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阳亢于上;或气
火暴升,上扰头目,发为眩晕。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 不足,清窍失养;或脾失健运,痰浊上扰清空,眩晕乃作。肾主骨生髓 充脑,肾精亏虚,髓海失充,亦可发为眩晕。 病理因素以风、火、痰、瘀为主。风火源于肝肾,脾为生痰之源,三 者互相联系,故可见风火相煽,风痰蒙蔽或痰热上蒙,甚或风火痰浊阻 于清窍,临床错杂兼见。 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端。因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阻络所致者病实 ;气血亏虚,髓海空虚,肝肾不足所致者属虚。虚实之间可相互兼夹或 转化,但以虚者居多。若中年以上,肝阳亢逆,化风上扰,往往有中风 、晕厥之变。
2020/11/13
第二节 眩晕
8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名医经验】
2020/11/13
概述
9
眩晕的概念: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指头晕或感觉 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 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 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5
学习目的:
了解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发病特点,熟悉头痛、眩晕、中风、痴呆 等病证的概念、病因、机,掌握脑系病证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癫狂、 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
2020/11/13
眩晕源流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卫气》提出“ 上虚则眩”,《灵枢·口问》云:“1上0 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 ,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指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 鸣”,均认为眩晕以虚为主。
3.年高肾亏年老肾亏,髓海不足,不能充脑;或肾阴素亏 ,肝失所养,以致阴虚阳亢,均可发为眩晕。
4.病后体虚大病久病或失血之后,气血两虚,清阳不展, 脑失所养,发生眩晕;久病伤肾,肾精亏虚,髓海失充,发为 眩晕。
5.跌仆、外伤头部外伤,气滞血瘀,痹阻清窍,发为眩晕。
20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1/13
14
(二)病机 眩晕的病位在头窍,病变脏腑以肝为主,涉及脾、肾。肝为风木之脏
明代张介宾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 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能作眩”。
虞抟《医学正传·眩晕》提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认识到本病与中 风之间有一定内在联系。
龚廷贤《寿世保元·眩晕》对眩晕的病因、脉象都有详细论述,并用半夏
白术汤、补中益气汤等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2020/11/13
(一)病因
13
1.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阳升风动 ,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过度,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阳 亢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
2.饮食不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清窍失 养;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脾胃健运失司,聚湿生痰,痰湿 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2020/11/13
7
此外,脑为元神之府与心藏神的功能又密切相关,故 某些神志异常的病证须与心藏神的功能失调相参,如 痫病、癫狂等。
脑系病证的治疗当分虚实,虚者补之,如补肾生髓 、健脾养血、养肝潜阳等治法,实者泻之,如息风、 化痰、开窍、活血、化瘀、通络、清热等治法,临床 上可针对不同病证,辨证施治。
中医内1 科学
2020/11/13
第一节 头痛 第二节 眩晕 第三节 中风 第四节 痴呆 第五节 癫狂 第六节 痫病
第三章 脑系病症
2
2020/11/13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2020/11/13
学习要点:
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鉴别,头痛的分经用药特点,分证论治;眩晕的概 念,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分证论治;中风的概念,诊断,中经络与 中脏腑的鉴别,中经络的分证论治;痴呆的概念,诊断;要点,与郁证的鉴 别,分证论治;癫狂概念,分证论治;痫病概念,病机关键,与癫狂、中风 、厥证鉴别,分证论治。
11
西医学中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低血压 、低血糖、贫血、梅尼埃病、神经衰弱、脑外伤后遗 症等,临床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 施治。
2020/11/13
【病因病机】
12
眩晕多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及病后体虚,导致气 血肾精亏虚,脑髓失养;或肝阳痰火上逆,扰动清窍 所致。
2020/11/13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 苓汤治疗。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 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首次提出 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
元代朱丹溪强调“无痰不作眩”,《丹溪心法·头眩》记载:“头眩,痰 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 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2020/11/13
6
脑为元神之府、清窍之所。又为髓海,藏而不泻,故称“奇恒 之腑”。元神即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清窍又称脑窍 ,指人的眼、耳、鼻、口、舌等器官。脑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 。脑的病理表现主要是髓海不足、神机失用、清窍失灵、脑脉 不通等。
脑系病证大致可分为脑体(髓海)、脑用(元神)、脑窍(目、耳 、鼻、口、舌)和脑脉(经络)等方面。髓海渐空,神机失用,则 未老健忘,甚则痴呆。邪入经络,清窍失灵,则眩晕、脑转、 耳鸣、目无所见、舌即难言。风阳夹痰上扰,气血逆乱,直冲 犯脑,则为中风。头为诸阳之会,脑脉不通或挛急,则头痛、 头风。临床上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癫狂、痫病属于脑系 病证范畴。
火暴升,上扰头目,发为眩晕。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 不足,清窍失养;或脾失健运,痰浊上扰清空,眩晕乃作。肾主骨生髓 充脑,肾精亏虚,髓海失充,亦可发为眩晕。 病理因素以风、火、痰、瘀为主。风火源于肝肾,脾为生痰之源,三 者互相联系,故可见风火相煽,风痰蒙蔽或痰热上蒙,甚或风火痰浊阻 于清窍,临床错杂兼见。 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端。因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阻络所致者病实 ;气血亏虚,髓海空虚,肝肾不足所致者属虚。虚实之间可相互兼夹或 转化,但以虚者居多。若中年以上,肝阳亢逆,化风上扰,往往有中风 、晕厥之变。
2020/11/13
第二节 眩晕
8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名医经验】
2020/11/13
概述
9
眩晕的概念: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指头晕或感觉 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 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 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5
学习目的:
了解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发病特点,熟悉头痛、眩晕、中风、痴呆 等病证的概念、病因、机,掌握脑系病证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癫狂、 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
2020/11/13
眩晕源流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卫气》提出“ 上虚则眩”,《灵枢·口问》云:“1上0 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 ,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指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 鸣”,均认为眩晕以虚为主。
3.年高肾亏年老肾亏,髓海不足,不能充脑;或肾阴素亏 ,肝失所养,以致阴虚阳亢,均可发为眩晕。
4.病后体虚大病久病或失血之后,气血两虚,清阳不展, 脑失所养,发生眩晕;久病伤肾,肾精亏虚,髓海失充,发为 眩晕。
5.跌仆、外伤头部外伤,气滞血瘀,痹阻清窍,发为眩晕。
20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1/13
14
(二)病机 眩晕的病位在头窍,病变脏腑以肝为主,涉及脾、肾。肝为风木之脏
明代张介宾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 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能作眩”。
虞抟《医学正传·眩晕》提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认识到本病与中 风之间有一定内在联系。
龚廷贤《寿世保元·眩晕》对眩晕的病因、脉象都有详细论述,并用半夏
白术汤、补中益气汤等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2020/11/13
(一)病因
13
1.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阳升风动 ,发为眩晕;或因长期忧郁过度,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阳 亢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
2.饮食不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清窍失 养;或嗜酒肥甘,饥饱劳倦,脾胃健运失司,聚湿生痰,痰湿 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2020/11/13
7
此外,脑为元神之府与心藏神的功能又密切相关,故 某些神志异常的病证须与心藏神的功能失调相参,如 痫病、癫狂等。
脑系病证的治疗当分虚实,虚者补之,如补肾生髓 、健脾养血、养肝潜阳等治法,实者泻之,如息风、 化痰、开窍、活血、化瘀、通络、清热等治法,临床 上可针对不同病证,辨证施治。
中医内1 科学
2020/11/13
第一节 头痛 第二节 眩晕 第三节 中风 第四节 痴呆 第五节 癫狂 第六节 痫病
第三章 脑系病症
2
2020/11/13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2020/11/13
学习要点:
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鉴别,头痛的分经用药特点,分证论治;眩晕的概 念,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分证论治;中风的概念,诊断,中经络与 中脏腑的鉴别,中经络的分证论治;痴呆的概念,诊断;要点,与郁证的鉴 别,分证论治;癫狂概念,分证论治;痫病概念,病机关键,与癫狂、中风 、厥证鉴别,分证论治。
11
西医学中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低血压 、低血糖、贫血、梅尼埃病、神经衰弱、脑外伤后遗 症等,临床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 施治。
2020/11/13
【病因病机】
12
眩晕多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及病后体虚,导致气 血肾精亏虚,脑髓失养;或肝阳痰火上逆,扰动清窍 所致。
2020/11/13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 苓汤治疗。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 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首次提出 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
元代朱丹溪强调“无痰不作眩”,《丹溪心法·头眩》记载:“头眩,痰 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 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2020/11/13
6
脑为元神之府、清窍之所。又为髓海,藏而不泻,故称“奇恒 之腑”。元神即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清窍又称脑窍 ,指人的眼、耳、鼻、口、舌等器官。脑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 。脑的病理表现主要是髓海不足、神机失用、清窍失灵、脑脉 不通等。
脑系病证大致可分为脑体(髓海)、脑用(元神)、脑窍(目、耳 、鼻、口、舌)和脑脉(经络)等方面。髓海渐空,神机失用,则 未老健忘,甚则痴呆。邪入经络,清窍失灵,则眩晕、脑转、 耳鸣、目无所见、舌即难言。风阳夹痰上扰,气血逆乱,直冲 犯脑,则为中风。头为诸阳之会,脑脉不通或挛急,则头痛、 头风。临床上头痛、眩晕、中风、痴呆、癫狂、痫病属于脑系 病证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