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物理学基础教程》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基础教程 全一册 第3版 绪论及矢量知识

大学物理基础教程 全一册 第3版 绪论及矢量知识

A3 矢 量
两种不同性质的量:标量和矢量。
一.矢量
标量:只用数(包括大小与正负)即可描述的量。 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并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的量。
线段长度(大小);箭头(方向)。矢尾,矢端
A
手书
A
(附有箭头)
印刷
(用黑体字,不附箭头)
二.矢量及其运算法则
1.矢量的加法和减法
服从平行四边形法则 为邻边 为对角线
反向为
减法相当于将一矢量反向后再相加。
2. 矢量的数乘
矢量与实数的乘积仍是一矢量 kA C
k( A B ) kA kB
( k )A kA A
A( kB C ) kA B A C
单 单位位矢矢量量:记模为为e1的矢量。如: 与矢量 A 方向相同的
A A e
3.矢量的标积(点乘)
两矢量为邻边的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 C AB
的方向
两矢量所在平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ABsin
A A 0
◎ 物理学为其他学科创立技术和原理 ◎ 重大新技术领域的创立总是经历长期的物理酝酿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1909)-核能利用(40年后) 爱因斯坦受激辐射理论(1917)-第一台激光器(1960)
量子力学,费米狄拉克统计,固体能带理论(20年代) 晶体管诞生(1947), 集成电路(1962),大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后期)
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物理学派生出来的分支及交叉学科
等 离 子 体 物 理 学
粒 子 物 理 学
原 子 核 物 理 学
原 子 分 子 物 理 学
固 体 物 理 学
凝 聚 态 物 理 学
激 光 物 理 学

《基础物理学》课件

《基础物理学》课件
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
中世纪欧洲的学者们开始进行 实验研究,为近代物理学的形
成奠定了基础。
17世纪,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诞生,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开 端。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相对论 和量子力学的出现,为物理学 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物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物理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 创新。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结构、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它涉及到力、热、声、光、电、磁等多个领域,旨在探索自然界中的基本规律和现 象。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宏观和微观领域,从宇宙天体到基本粒子,从生命现象到无 生命物质。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物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 腊时期,当时哲学家们开始对
光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眼镜和隐形眼镜
利用光学原理矫正视力,提高视觉质量。
照明和显示技术
各种照明设备如LED灯、显示器如电视、电 脑屏幕等都离不开光学技术的应用。
摄影和摄像
利用光学镜头记录图像,为人们提供丰富多 彩的视觉体验。
医学成像
光学仪器如显微镜、内窥镜等在医学诊断和 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06
光的衍射
光绕过障碍物边缘或穿过窄缝时的传播路径 发生弯曲的现象。衍射使光表现出类似波动 性质的行为,是光的波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
光的偏振与全息照相
要点一
光的偏振
光波的振动方向在某一特定方向上的表现。偏振现象在自 然光和部分人工光源中普遍存在,对光的传播和光学仪器 有重要影响。
要点二
全息照相
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三维物体的技术。全 息照相能够记录物体的全部信息,提供逼真的立体图像, 广泛应用于科研、军事、艺术等领域。

大学物理第一章课件

大学物理第一章课件

04
大学物理第一章:电磁学基础
电场与电场强度
电场
电荷和电流在空间中激发的场,对其 中运动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电场强度
描述电场对电荷作用力大小的物理量, 用矢量表示,单位是伏特/米(V/m) 或牛顿/库仑(N/C)。
电场线
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 假想线,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 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动量与角动量
动量
一个物体的质量与它的速度的乘 积,表示物体运动的量。
角动量
一个旋转物体的转动惯量与它的 角速度的乘积,表示物体旋转运 动的量。
功与能

力在物体运动轨迹上所做的乘积,表 示力对物体运动所做的贡献。

一个物体由于它的运动或位置而具有 做功的能力,表示物体运动或位置的 量。
03
大学物理第一章:热学基础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教育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旨在为学生提供物理学的 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其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01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物质的基本性 质和运动规律。
02
学会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0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未知 世界的热情和追求科学的动力。
偏振分类
偏振分为线偏振、椭圆偏振和圆偏振三种类型。
偏振应用
偏振现象在光学仪器、通信和信息处理等领域有 广泛应用,如偏振眼镜、液晶显示等。
06
大学物理第一章:近代物理简介
量子力学基础
量子态与波函数
01
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具有波粒二象性。
薛定谔方程
02
描述粒子在给定势能下的运动状态的偏微分方程。

大学物理基础学上册运动学PPT学习教案

大学物理基础学上册运动学PPT学习教案

日心系
z
地面系
o
y
x 地心系
★ 注意: 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
14
第13页/共63页
§2 质点运动的描述 一、位置矢量和位移矢量 二、 速度矢量 三、加速度矢量 四、其他物理量
15
第14页/共63页
一、位置矢量(位矢) 描写质点空间位置的物理量
位置矢量:由原点向质点所在位置作的
z
有向线段
轨道
r
方向: cos x r , cos y r , cos z r 16
第15页/共63页
二、运动方程
为简单只讨论平面运动的情况
1.
质点的运动方程 — 原则上写做 r
位矢随时间的函数关系。
r (t)
★ 直角坐标系中:
(1) 矢量式
r (t) x(t) i y(t) j
(2) 分量式
x x(t) y y(t)
1. 质点(实际研究对象的简化,理想模型 ) — 没有大小和形状、只具有质量的点。
可以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的两种情况:
(1) 物体本身的线度和它活动的范围相比小得很多(此时物体 的形变及转动显得并不重要)。
(2) 物体不形变,不作转动(此时任意时刻物体上各点的速度 及加速度 都相同,其任一点的运动可以代表物体所有点 的运动)。
位移 Δr 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大小: Δr
Δx2 Δy2
Δr 方向: tan y
x
(
为 r 与
x
轴的夹角)
19
第18页/共63页
位 矢 大 小 的 增量 位移
★ 注意:
1. Δ r 与Δ r 的区别
⑴Δr
是标量,Δ
r

《大学物理第一章-》课件

《大学物理第一章-》课件

详细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 反比。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 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
总结词
描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条直线上。这是对力的相互作用的客观描述,适用于任何相互作用力的情况。
CHAPTER
04
动量与角动量
动量
动量定义
动量的矢量性
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在 物理学中,常用符号p表示动量,单 位为千克·米/秒(kg·m/s)。
动量是一个矢量,具有方向和大小。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需要明确 动量的方向。
动量守恒定律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封闭系统 中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是动量守恒 定律的表述,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 一。
CHAPTER
03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会保持其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这是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客观描述,不受其他 物体的影响。
牛顿第二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线性关系。
势能分类
根据产生的原因,势能可 以分为重力势能、弹性势 能、电势能等。
势能定理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 于物体势能的减少量,即 $W = - Delta E_{p}$。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W = Delta E_{k}$。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物理学导论》的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物理学的分支。

具体涉及教材1.1节“什么是物理学”和1.2节“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定义,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范畴。

2.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以及物理学的基本分支。

难点:理解并运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苹果落地、水流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引出物理学的定义。

2. 讲解:详细讲解物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发展历程和分支,配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3. 例题讲解: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分析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个物理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物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发展历程和分支。

2. 板书右侧:牛顿第一定律的例题解析。

七、作业设计2. 答案:地球对人类具有引力,这个引力使我们能够牢固地站在地面上,而不会被甩到太空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有关物理学家的传记,了解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讲解方式;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置;6. 板书设计的信息结构;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解析;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精品课件-固体物理基础教程(贾护军)-第1章

精品课件-固体物理基础教程(贾护军)-第1章
8
第1章 结晶学理论 1.1.3 体心立方结构
如果同种原子在每一层内都是正方排列的,只是第二层原 子的投影正好都位于第一层原子的间隙位置,如图1.4所示, 以此方式重复排列就得到了体心立方结构(BodyCentredCubic, BCC结构)。它的一个典型的重复单元如图1.5所示。可以看到, 这时在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和体心位置上各有一个相同的原子, 它与图1.3所示的氯化铯结构的最大区别就是后者在体心位置 上是另一种原子。那么体心立方结构也可以理解成是由所有奇 数层和偶数层原子分别组成的SC结构体心套构而成的,但是应 该注意,由于晶体中同种原子的不可区分性,一般不采用这种
2
第1章 结晶学理论 1.1.1 简立方结构
图1.1给出了同种原子在一层内的一种最简单的排列形式, 即正方排列。如果把这样的原子层严格地重复堆积成三维结构, 即每一层原子的投影都严格重合,就构成了所谓简立方结构 (SimpleCubic,SC结构),其典型的重复单元如图1.2所示。 这是为了研究晶体结构的共性而进行的一种数学上的抽象,可 以理解为一个立方体的八个顶角上各有一个相同的原子,整个
3
第1章 结晶学理论
图1.1 同种原子在层内的正方排列
4
第1章 结晶学理论
图1.2 简立方结构的重复单元
5
第1章 结晶学理论 常识告诉我们,显然这种结构是不稳定的,因而自然界中
不会存在这种结构的晶体。尽管近来在实验室中发现,放射性 元素钋(Po)会临时以简立方结构的形式存在,但随即发生衰 变,这与我们的结论是不矛盾的。
向距离为
处各有一个Na3原a 子。于是Na晶体中所有Na原子
是完全等效的,即Na晶体的基2 元中就只含有一个Na原子。类
似地,Cu原子组成的FCC结构中所有Cu原子也是完全等效的,

2024版年度《大学物理》全套教学课件(共11章完整版)

2024版年度《大学物理》全套教学课件(共11章完整版)

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Chapter《大学物理》课程简介0102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参考书目《普通物理学教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费曼物理学讲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

02力学基础Chapter质点运动学位置矢量与位移运动学方程位置矢量的定义、位移的计算、标量与矢量一维运动学方程、二维运动学方程、三维运动学方程质点的基本概念速度与加速度圆周运动定义、特点、适用条件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定义、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圆周运动的描述、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01020304惯性定律、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牛顿第一定律动量定理的推导、质点系的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引力常量的测定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碰撞030201动量定理与角动量定理功和能功的定义及计算动能定理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03热学基础Chapter1 2 3温度的定义和单位热量与内能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与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功与热量的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01熵的概念0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03熵与熵增原理熵增原理的表述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关系熵增原理的应用04电磁学基础Chapter静电场电荷与库仑定律电场与电场强度电势与电势差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01020304电流与电流密度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磁场与磁感应强度磁介质与磁化强度稳恒电流与磁场阐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分析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条件和计算方法。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与自感现象互感与变压器电磁感应的能量守恒与转化解释楞次定律的含义和应用,分析自感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介绍互感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分析电磁感应过程中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关系,以及焦耳热的计算方法。

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的辐射与散射电磁波谱与光子概念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05光学基础Chapter01光线、光束和波面的概念020304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透镜成像原理及作图方法几何光学基本原理波动光学基础概念01020304干涉现象及其应用薄膜干涉及其应用(如牛顿环、劈尖干涉等)01020304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光栅衍射及其应用X射线衍射及晶体结构分析衍射现象及其应用06量子物理基础Chapter02030401黑体辐射与普朗克量子假设黑体辐射实验与经典物理的矛盾普朗克量子假设的提普朗克公式及其物理意义量子化概念在解决黑体辐射问题中的应用010204光电效应与爱因斯坦光子理论光电效应实验现象与经典理论的矛盾爱因斯坦光子理论的提光电效应方程及其物理意义光子概念在解释光电效应中的应用03康普顿效应及德布罗意波概念康普顿散射实验现象与经德布罗意波概念的提典理论的矛盾测不准关系及量子力学简介测不准关系的提出及其物理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意义07相对论基础Chapter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质能关系广义相对论简介等效原理在局部区域内,无法区分均匀引力场和加速参照系。

基础物理学教程

基础物理学教程

基础物理学教程目录•引言•第一章:力和运动– 1.1 力的概念– 1.2 运动的描述•第二章:能量和功– 2.1 能量的概念– 2.2 功的概念•第三章:热学– 3.1 温度和热量– 3.2 热传递•第四章:力学波动– 4.1 波动的特性– 4.2 波动现象的应用引言基础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核心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基础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甚至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本教程将系统介绍基础物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物理学知识基础。

第一章:力和运动1.1 力的概念力是基础物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导物体发生运动并改变其状态。

本节将详细介绍力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

力可以通过力的三要素来描述,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的大小通常用矢量表示,矢量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同时,力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力的作用点。

力的作用点是指力作用的具体位置,不同的作用点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物体运动。

例如,沿着物体的中心点施加力和沿着物体的边缘施加力,可产生不同的运动效果。

因此,了解力的作用点是理解物体运动的关键。

1.2 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指物体在空间中随时间变化的位置。

本节将介绍运动的描述方法以及与运动相关的重要物理量。

在描述运动时,我们通常使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

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所经过的路径长度,用矢量表示。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位移,用矢量表示,常用的单位有米每秒(m/s)。

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用矢量表示,常用的单位有米每二次方秒(m/s²)。

根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方程进行运动描述。

例如,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位移与速度成正比,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

当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加速度的不断改变会导致速度的变化,因此需要使用更复杂的数学模型。

高中物理第一课课件

高中物理第一课课件

高中物理第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物理学导论》,内容包括: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的分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物理学的应用。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如下: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2. 物理学的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3.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理论分析、数学建模等;4. 物理学的应用:科技、生活、环境、能源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分支和研究方法;2. 认识到物理学在科技、生活等领域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2. 教学重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板书材料;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2. 新课内容:(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2)物理学的分支:介绍各个分支的研究内容;(3)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举例说明观察、实验、理论分析、数学建模等方法;(4)物理学的应用:展示物理学在科技、生活等领域的应用实例;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六、板书设计1. 高中物理第一课物理学导论2. 内容:(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2)物理学的分支;(3)物理学的研究方法;(4)物理学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物理学的起源和发展;(2)列举物理学的主要分支;(3)举例说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4)谈谈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物理学起源于古希腊,经过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体系;(2)物理学的主要分支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3)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理论分析、数学建模等;(4)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波的应用、光学成像、能源转换等。

马文蔚_《物理学教程》教案chapter_01_质点运动学

马文蔚_《物理学教程》教案chapter_01_质点运动学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在理解机械运动这个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机械运动的绝对性(2)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力学范围:宇宙中天体的运动,火箭和人造卫星的轨道,导弹的弹道,以及气泡室中显示粒子径迹的分析和计算等。

在本章,我们只讨论质点运动的几种形式,而不涉及引起质点运动的原因,着重讨论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1质点运动的描述一、参考系质点1. 参考系—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参考物的物体或物体群,称为参考系。

在大多数情况下,以地球为参考系——基本参考系。

利用参考系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1)研究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常选择太阳作参考系;(2)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常选择地球作参考系;(3)研究河水的流动,常选择河岸作参考系等。

坐标系——为了定量地确定质点的空间位置而固定在参考系上的一个计算系统。

参考系与坐标系的区别——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决定于参考系而不是坐标系。

参考系选定后,选用不同的坐标系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同的。

用坐标系有:①直角坐标系;②自然坐标系;③球坐标系;④柱面坐标系;⑤极坐标系。

2. 质点:力学中的质点,是没有体积和形状,只具有一定质量的理想物体。

——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是力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质点概念的重要性:(1)首先表现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紧要时,可以把物体当成一个质点,使问题简化;任何实际物体, 大至宇宙中的天体,小至原子、原子核、电子以及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如果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体积和形状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为质点。

(2)质点概念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在不能把物体看作为一个质点的问题中,可以把该物体分割成很多体元,而每个体元都足够小,以至在所讨论的问题中可以看作为质点。

对于每个这样的体元,我们可以运用质点力学的规律,把得到的所有体元的运动规律叠加起来就可以得出整个物体的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第一课课件

高中物理第一课课件

高中物理第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第一章《物理学导论》,具体内容包括: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物理学的应用领域。

详细内容涉及第1节“走进物理学”和第2节“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3. 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物理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模型。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科技发展成果,如高铁、5G通信等,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内容讲解:(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介绍物理学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探索物质和能量规律的科学。

(2)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观察、实验、理论分析等物理学研究方法,并结合实例讲解。

(3)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强调科学家们为追求真理、探索自然所付出的努力。

(4)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展示物理学在能源、通信、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与新课内容相关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物理学的定义2.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3.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4. 物理学的应用领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物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方法。

(2)举例说明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探索物质和能量规律的科学。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理论分析等。

(2)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电器的工作原理、通信技术、交通工具等。

教案课件‖高中物理第一课力学

教案课件‖高中物理第一课力学

教案课件‖高中物理第一课力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第一章《力学》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分类、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基本力学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力的概念,了解力的分类和作用效果。

2. 使学生掌握牛顿三定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牛顿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

重点:力的概念,牛顿三定律,重力、摩擦力、弹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滑轮组等)。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与力学相关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力学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1)力的概念:介绍力的定义,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分类:列举常见的力,并进行分类。

(3)牛顿三定律:讲解牛顿三定律的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力的合成与分解: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力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验证牛顿三定律。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分类及作用效果。

2. 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 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4. 重力、摩擦力、弹力的计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三种力,并说明它们的作用效果。

(2)解释牛顿第一定律,并举例说明。

2. 答案:(1)答案略。

(2)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若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合力为9.66N,方向为北偏东53.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和牛顿三定律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大学物理教程课件第一章

大学物理教程课件第一章
加速度沿三个坐标轴的投影表达式:
(1-22)
a a xi a y j a zk
加速度大小
ax ay
dvx dt dv y dt dvz dt

d x dt
2 2
2
d y dt
2 2
(1-23)
a
a x a y a z (1-25)
2 2 2
az
cos y r cos z r
(1-3)
y

r

P
r (t ) x (t )i y (t ) j z (t ) k
x x (t )
运动方程的关系式
o

z
x
P
r (t )
y
y (t )
投影式
y y (t )
z z (t ) 从中消去参数 t 可得轨迹方程

BC r
o
时,
或 ( v ) v 1 BC v BC n r r 其中 v 1 v(t) ,当 t 0
相应坐标轴上的投影:
vx dx dt ,vy dy dt , vz dz dt
(1-16)
由于式(1-14)中各分速度相互垂直,故速率可表示 (1-17) 2 2 2 为: v v v v
x y z
速率的单位为:m/s
第一章 质点力学
vx vxi , v y v y j , vz vzk
2、参照物应当是具体的客观物体。
第一章 质点力学 质点:如果我们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可以忽略其 大小和形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或不涉及物体的转 动和形变,我们就可以把物体当作是一个具有质量 的点(即质点)来处理 . 质点是经过科学抽象而形成的理想化的物理模 型 . 目的是为了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性质 , 暂不考 虑一些次要的因素 . 一个质点的运动,即它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可 以用数学函数的形式表示出来:

《物理学基础教程》课件 第1章

《物理学基础教程》课件 第1章

加速度a与x轴正向的夹角θ为:
arcaty aanrct3a 0n3.9 6 ( )
ax
40
【例1-3】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4t。已知t=0 时,质点位于x0=10m处,初速度v0=0,试求其任意时刻的速 度和运动方程。
【解】(1)由加速度定义可知: a dv 4t dt
1.1.4 单位制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一套单位制。由于基本单位的选 取不同,组成的单位制也就不同。
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国际单位制(SI)。由于国际 单位制具有先进、实用、简单、科学等优点,故已被世界各国 及国际组织广泛采用。下表所示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1.2 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2.1 位矢
arctanvy
vx 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速度v可表示为:
v d d r t d d x ti d d y tj d d z tk v x i v yj v zk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和速率的单位都是米每秒(m/s)。
1.2.4 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
【解】(1)由式(1–12)可知,质点的速度为:
v d r d x i d yj ( 5 4 t) 0 i ( 1 3 0 t) 0 j d t d t d t
t=2s时,质点的速度为: v ( 5 4 2 ) 0 i ( 1 3 0 2 ) 0 j 7 i 5 5 j0
速度的大小为:
一般情况下,路程Δs与位移的大小|Δr|并不相等,只有当质 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才有|Δr|=Δs。此外,当质点做曲线运 动且Δt→0时,有|dr|=ds。
在国际单位制中,位移和路程的单位都是米(m)。
1.2.3 速度

大学物理基础课程课件

大学物理基础课程课件
学习刚体的旋转运动,如角位移、角速度、 角加速度等。
转动惯量
介绍转动惯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角动量守恒定律
解释角动量守恒的原理和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
探讨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和应用。了解行星轨道、人造卫星等天体运动现象,并解释引力场和地球重力 的原理。
静电场和库仑定律
介绍静电场的概念和性质,学习库仑定律并了解静电力的作用原理。探索静电现象和应用。
电势能和电势差
了解电势能和电势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探索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行为和电势 差在电路中的应用。
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外力
第二定律
2
作用于它。
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F=ma。
3
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
动量守恒和碰撞
弹性碰撞
碰撞前后动量守恒且动能守恒,物体间没有能量 损失。
非弹性碰撞
碰撞前后动量守恒但动能不守恒,物体间有能量 损失或转化。
旋转和角动16个主题,从物理学概述到电势能和电势差。通过这 些课程,我们将解释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背后的基本原理。
运动学基础
了解物体的运动是物理学的基石。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探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概念,并学 习如何应用运动学方程解决问题。
牛顿三定律
1
第一定律

大学物理学教案第一章 力学ppt课件

大学物理学教案第一章 力学ppt课件
vxi vy j vzk
速率: v vx2v2y vz2
单位:m / s
➢ 加速度
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t1时刻,质点速为
v(t)
z
v (t )
P1
t2时刻,质点速度为v (tt)

· •P2v (t+Δt
r(t) r(t+Δt )
t 时间内,速度增量为:
v v ( t t) v ( t)x
1 ρ
ds dt
en
v ρ
en
ettt
O Δ P 2
s
P1
et
t
v det
dt
v2 ρ
en
法向加速度:
沿法线方向
an
vdet
dt
v2 ρ
en
综上所述:
aat
an
ddvt et
v2en
加速度的大小: a an2 at2
加速度的方向〔以与切线方向的夹角表示):
arctanan
v d x 51t23t2 dt
a d v 126t dt
求导 求导 运动学的两类问题 r(t) v a
积分 积分
运动方程是运动学问题的核心
1、已知运动方程,求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置、速度
以及加速度。
r r t
v d r d t
a d d v t d d 2 tr 2
2、已知运动质点的速度函数〔或加速度函数〕以
v 2ait2bjt
dt
2. 已 知 质 点 的r 4 t运2 i ( 动2 t 方3 ) j 程


求该质点的轨道方程?
x 4t2
y2t 3
x(y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Δv dv d 2 r a lim 2 Δt 0 Δt dt dt
加速度a是矢量,它既反映了速度大小的变化,又反映了 速度方向的变化。加速度a的大小是Δv/Δt的极限值,方向是 Δt→0时的Δv极限方向。质点做直线运动时,a与v同向(加速 运动)或反向(减速运动);质点做曲线运动时,任一时刻质 点的加速度方向并不与速度方向相同,即不沿曲线的切线方向 ,而是指向曲线的凹侧。
a
Δv Δt
平均加速度为矢量,其方向沿速度增量Δv的方向。 平均加速度也可表示为:
Δv y Δv Δv x a i j Δt Δt Δt
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平均 Δv x a i j k Δt Δt Δt Δt
2.瞬时加速度
平均加速度与Δt的取值有关,它只能粗略地描述在Δt时间 内质点运动速度的平均变化率。为了精确地描述质点在某时刻 t的速度变化,应使Δt无限小,即Δt→0,此时,Δv也趋近于零 ,平均加速度Δv/Δt就趋近于某一极限值,此极限值称为质点 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a,简称加速度,即
t=2s时,质点的速度为:
v ( 5 40 2 )i ( 10 30 2 )j 75i 50 j
速度的大小为:
2 2 v vx vy 752 502 90.14 (m/s)
速度v与x轴正向的夹角α为: vy 50 arctan arctan 33.7 ( ) vx 75
1.2.1 位矢
如下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运动质点某时刻t到达空 间P点,其位置可由坐标原点O指向P点的矢量r表示。r称为 质点P在该时刻的位置矢量,简称位矢,它是确定质点空间 位置的物理量。P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x,y,z) 为该点位矢r沿各坐标轴的分量,即 r=xi+yj+zk 位矢r的大小为:
由于A、B两点的位矢r1、r2可分别 表示为: r1=x1i+y1j,r2=x2i+y2j
于是,位移Δr可表示为: Δr=r2-r1=(x2-x1)i+(y2-y1)j =Δxi+Δyj
若质点在三维空间内运动,则在直角坐标系Oxyz中,质 点的位移Δr为: Δr=r2-r1=(x2-x1)i+(y2-y1)j+(z2-z1)k =Δxi+Δyj+Δzk 位移不同于位矢。在质点运动过程中,位矢表示某个时 刻质点的位置,是描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状态量);而位 移则表示某段时间内质点位置的变化,是描述运动过程的物 理量(过程量)。 位移也不同于路程。路程是指在某段时间内,质点在运 动轨道上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它是一个标量,其大小不仅 与质点的初位置和末位置有关,还与质点在初、末位置之间 的运动路径有关。而位移是一个矢量,它只与质点的初、末 位置有关,而与质点在初、末位置之间的运动路径无关。
1.1.3 坐标系
选定参考系后,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还需 要在参考系中建立一个坐标系。最常用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 系、平面极坐标系和平面自然坐标系。
1.直角坐标系
如右图所示,在参考系中任选 一点O为坐标原点,并选定Ox、Oy 、Oz三个互相垂直的轴为坐标轴, 单位矢量i、j、k的方向分别沿坐标 轴Ox、Oy、Oz的正方向。质点的 位置由x、y、z三个坐标量唯一确 定。
加速度a也可表示为:
dv y dv x d2 x d2 y a i j 2 i 2 j ax i a y j dt dt dt dt
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用加速度a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α表 示)可由下式确定: ay 2 2 arctan a ax a y ax 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加速度a表示为:
Δs v Δt
平均速率是标量,恒为正值。
2.瞬时速度
为了精确地描述质点在某一时刻t的运动快慢,应使Δt无 限小,即Δt→0,此时,Δr也趋近于零,平均速度Δr/Δt就趋近 于某一极限值,此极限值称为质点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v,简称 速度,即 Δr dr v lim Δt 0 Δt dt 速度v为矢量,其方向与dr相同,为沿质点运动轨道的切 线、并指向质点前进的方向。 同时,我们把Δt→0时平均速率的极限值称为质点在t时刻 的瞬时速率v,简称速率,即
v
Δt

Δt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Δr相同。 平均速度也可表示为:
Δr Δx Δy v i j Δt Δt Δt
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平均速度可表示为:
Δr Δx Δy Δz v i j k Δt Δt Δt Δt
此外,我们将质点在Δ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Δs与Δt的比值称 v 为质点在Δt内的平均速率 ,即
(2)由式(1–20)可知,质点的加速度为:
dv y dv x a i j 40i 30 j dt dt
第1篇 力学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本章学习要点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和单位制
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运动方程 平面曲线运动 相对运动
本章小结
1.1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和单位制
1.1.1 质点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的作用可以忽略 不计时,可把物体的全部质量放在其重心上,将其当作一个 具有一定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几何点来处理。这个几 何点称为质点,它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理想模型之一。 把物体当作质点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1)平动的物 体可当作质点,因为平动时,物体上各点具有相同的运动轨 道和运动状态,只要研究其中一点的运动情况,就能代表整 个物体;(2)当物体运动的观察范围比物体的几何尺寸大得 多时,可把物体当作质点,因为此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均可 忽略不计。
2 x (l0 v0t) h2
上式即为小船的运动方程,它指出了小船的位置x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
小船的速度为:
(l0 v0 t)v0 (l0 v0 t)v0 v0 dx v 2 2 dt x cos (l0 v0 t) h
小船的加速度为:
2 2 2 2 2 v0 h v0 h v0 dv 3 a tan 2 2 3/ 2 3 dt h ( [ l0 v0t) h ] x
v ds dt
速度v的大小(速率)为:
2 2 v vx vy
速度v的方向(用速度v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α表示)为:
vy arctan vx
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速度v可表示为:
dr dx dy dz v i j k vx i v y j vz k dt dt dt dt
【例1-2】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5t+20t2)i+( 10t-15t2)j。求:(1)t=2s时,质点的速度;(2)任意时 刻质点的加速度。 【解】(1)由式(1–12)可知,质点的速度为:
v dr dx dy i j ( 5 40t)i ( 10 30t)j dt dt dt
2.平面极坐标系
如左图所示,在平面上取一点O为极点,从点O出发的一 根射线Ox为极轴。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A,线段OA的长度ρ 称为点A的极径或矢径;从Ox到OA的角度θ称为点A的极角; (ρ,θ)称为点A的极坐标。
3.平面自然坐标系
如右图所示,平面自然坐标系是沿质点的运动轨道建立的 坐标系,在质点运动轨道上任取一点O作为坐标原点,质点在 任意时刻的位置都可以用它到点O的轨道长度s(即自然坐标) 来表示。
dv y dv x dv z d2 x d2 y d2 z a i j k 2 i 2 j 2 k ax i a y j az k dt dt dt dt dt dt
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m/s2)。
1.3 运动方程
质点运动时,其位矢r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位矢r是时 间的函数,即 r=r(t)=x(t)i+y(t)j+z(t)k 上式称为质点的运动方程。 运动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分量式为: x=x(t),y=y(t),z=z(t) 从上式中消去时间参数t,就可得到质点位置坐标x、y、z 之间的关系式,此关系式称为质点运动的轨道方程。 运动学的中心问题是求解运动方程,它主要包括两类计算 问题:(1)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2)已知加速 度和初始条件(初始时刻质点的位置和速度),求运动方程。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和速率的单位都是米每秒(m/s)。
1.2.4 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质点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
1.平均加速度
如下图所示,质点在平面上做曲线运 动。在t时刻,质点位于A点,其速度为v1 ;在t+Δt时刻,质点位于B点,其速度为v2 。则质点在Δt时间内的速度增量为Δv=v2 -v1。Δv与对应时间Δt的比值称为质点在 Δ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a,即
【例1-1】如下图所示,水中有一小船,岸边的人用绳子 通过离水面高h的滑轮拉船靠岸,设绳子的原长为l0,人以匀 速v0拉绳,求任意时刻小船的速度和加速度公式。
【解】建立如上图所示的坐标轴Ox。根据题意,t=0时, 滑轮至小船的绳长为l0;经过时间t后,绳长减小至l=l0-v0t。 此时,小船的位置坐标为:
r r x2 y2 z 2
位矢r的方向余弦为: x z y cos cos cos r r r 在国际单位制中,位矢的单位为米(m)。
1.2.2 位移
如下图所示,质点在平面上做曲线运动,t1时刻位于A点 ,t2时刻到达B点,质点相对于原点O的位矢由r1变为r2。显然 ,在时间间隔Δt=t2-t1内,位矢的长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 。我们将由质点的初位置A指向末位置B的有向线段 AB 称为质 点在Δt时间内的位移,用Δr表示,即Δr=r2-r1,它是描述质 点空间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1.1.4 单位制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一套单位制。由于基本单位的选 取不同,组成的单位制也就不同。 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国际单位制(SI)。由于国际 单位制具有先进、实用、简单、科学等优点,故已被世界各国 及国际组织广泛采用。下表所示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