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有关洋务运动的论文
洋务运动论文 (3)
洋务运动论文引言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发生在清朝末年,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洋务运动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其起因、发展过程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洋务运动的起因1.1 内外因素交织的背景洋务运动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当时中国正面临种种内外压力。
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不断侵略中国领土,中国社会陷入了危机之中。
同时,清廷内部也存在着腐败、闭关思想等诸多问题,无法应对外界的挑战。
这种外部压力和内部腐败交织的背景,催生了洋务运动的发生。
1.2 对先进技术的渴求洋务运动的另一个重要起因是中国社会对先进技术的渴求。
当时西方列强已经在工业、军事、交通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社会意识到自身的科技落后,急切需要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以提升国家自身的实力。
二、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2.1 兴办洋务机构为了推动洋务运动,清廷成立了许多洋务机构,如洪仁玕所办的湘军、曾国藩所办的淮军等。
这些机构带来了西方的军事技术、训练方法和管理制度,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变革。
2.2 兴办洋务企业洋务运动的另一重要发展方面是兴办洋务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生产和制造各种商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海江南造船厂,它成为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工业企业之一。
2.3 推动教育改革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清廷还推动了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在清朝末年,许多新式学堂和学校兴起,为中国的现代化教育奠定了基础。
三、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3.1 科技进步与工业发展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与工业的发展。
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逐渐缩小了与西方的科技差距,提高了自身的工业生产水平。
这无疑为后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2 教育与知识普及洋务运动推动了教育改革,提供了更多的现代化教育机会。
这使得更多的人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并有机会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人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近代史洋务运动论文
近代史洋务运动论文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
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近代工业化的启动与第一波的推进,对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科学教育及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深刻变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洋务运动论文,供大家参考。
近代史洋务运动论文范文一:浅析洋务运动的成与败摘要:洋务运动,满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开始是以军事自强为目的,到了后来虽然增加了“求富”的内容,但军事自强的目标始终未变。
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控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和北洋海军的覆灭,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从而完全否定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
这些看法是值得讨论的。
关键词:洋务运动改革影响洋务运动产生的性质一直以来,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
但是洋务运动是一场无奈下处于压迫后的运动。
1840年的鸦片战争,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冲破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最强大敌人的挑战。
而中国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的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沉睡的中国里,有少数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为了应付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以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
他们从事研究了解西方情势,并提出模仿西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
英法联军的嚣张狂妄和大肆侵略,更激起朝野若干士大夫的觉醒,开始具体的推动“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企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的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多方面的活动。
他们在中央已奕?、桂良、文祥等为代表,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官吏,引发了一场长达三十年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探究论文
洋务运动的探究论文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是清朝努力推进现代化的一种尝试,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从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实施方案、成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究,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一、历史背景19世纪30年代,尽管清朝政府开始逐渐实现了对一些新技术的认知,但这种认知只是一种知识储备,并没有被用来推进现代化。
1840年以前,清朝的贸易非常依赖于茶叶和丝绸等传统商品。
而在此后的近百年中,欧洲列强以其先进的制造业和技术崛起,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
中国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也开始学习欧洲的技术和制造业。
意识到这一点的清朝政府便在1861年开始了洋务运动。
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引进欧洲的工业技术和制造业来加强清朝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二、实施方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洋务运动计划建立一系列的制造业和机构,包括船厂、铁路、矿山和军工等。
这些计划由洪仁玕和李鸿章等著名官员负责领导。
清朝政府还在上海、广州等地建立了一些外资银行,以支持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业机构如“求是书院”,又称“洋闸”,主要致力于翻译、出版欧美科学技术书刊,培养中西文化通的翻译员、科技人才等。
还有一些机构如瑜珈奏鸣琴局、光华馆等,致力于教育改革,推广西方教育。
然而,这些计划都面临着困难。
首先,这一计划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它们被各种权争抢购,并要竞相获得珍贵的财政支持。
其次,这一计划没有得到足够的技术支持。
大部分欧洲企业并不希望自己的技术泄露,因此他们要么不愿意分享技术,要么提高价格。
这导致了一些项目的濒临破产和困境。
三、成果评估洋务运动的实施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它推动了清朝的现代化。
洋务运动在列强压力下让清王朝幸免于被殖民,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王朝的地位。
其次,洋务运动推进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它的实施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合作,改善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速,它不仅带来了新的技术、思想和理念,而且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洋务运动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工艺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使得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
例如,中国引进了大量的机器、轮船、火车等先进设备,推动了中国铁路、矿产、军械、航运等领域的发展。
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使中国的经济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洋务运动对中国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近代国家制度的变革,推动了政治的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开始尝试和西化的政策,如兴办洋务以学习西方的政治、军事、法律等制度和理念。
这些试图推动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化,使中国能与西方列强相抗衡。
尽管这些在短期内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但它们为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的进程打下了基础,为后来的政治铺平了道路。
此外,洋务运动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知识,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意识。
洋务运动时期,许多中国人开始接触和学习西方的科学、哲学、文学等思想和知识,他们开始思考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并积极探索中国的与发展之路。
例如,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众多洋务派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等,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人通过学习西方思想和知识,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倡议,如“自强”、“求富”等口号,鼓励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最后,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洋务运动时期,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和启发。
中国人开始接触和学习西方的文化、艺术、教育等,并对这些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例如,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文学,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
近代史有关洋务运动的论文
近代史有关洋务运动的论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史有关洋务运动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近代史有关洋务运动的论文篇一《以近代史观看洋务运动》摘要:在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农民运动的险恶情境中,洋务运动为维护清朝统治展开了一场自救运动。
作为地主阶级,他们不可能超越阶级局限而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化;清朝现代化(近代化)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
中国的近代化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区别。
由于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在这个过程里,中国为求自保,开始被动地、小心翼翼地去适应当时的形势。
这样,使得中国并不像大多数西方国家那样由资产阶级首先开始,而是由地主阶级开始的,过程也是极其艰难和曲折的。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英法的参战,清军在上海及浙江附近击败了太平军,使中国真正感受到了西方的军事优势,这样,以军事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就被当成解决国内外问题的办法。
“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这句话被曾国藩引用,说明了他想利用这次运动来使中国强大。
奕也曾建议利用镇压叛乱来作为得到西方武器的途径。
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成为一些有识之士的认识。
这其实也是在某些方面实践着魏源所提倡的“师夷长技。
于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开始了。
曾国藩等人开始聘请洋人练兵,虽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但已经采用近代的方法并配备给军队以洋枪洋炮,还开始筹建新式水师。
“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兵工厂和造船厂逐渐建立起来,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机器设备包括外国的技术人才纷纷引进国内。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建立。
它们不仅制造军火还包括船只和机器,这些又用来装备中国的军队。
1872年,日本侵台后洋务派便加快了筹建海军的活动,以10年为限,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洋务运动的成功之处600-800字论文
洋务运动的成功之处600-800字论文摘要:洋务运动是19世纪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洋务运动虽然是一次失败的自强求富运动,但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对封建传统观念是一个强大的冲击,同时又促使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一、洋务运动的兴办1.兴办近代企业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以前,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20多个军共企业。
其次,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以及交通运输落后等困难,需要加以解决,因此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
从19世纪70到代,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促进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
2. 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代,京师和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地的军队纷纷改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日本派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之义随之兴起。
3.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从19世纪代到代的30多年间,洋务派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僚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教育。
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以吸收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真正富起来,而洋务派官员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依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
3.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企业内部及其腐败,大小官员即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洋务派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
2.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运动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近代史纲要论文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1860年12月曾国藩上奏折说,目前借外国力量助剿、运粮,可减少暂时的忧虑;将来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还可收到永久的利益。
第二年他对上述看法加以发挥,主张购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成为官民通行之物,那时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
1862年李鸿章到上海后,得到外国侵略者帮助训练洋炮队、设洋炮局。
他认为,清军作战往往数倍于外敌,仍不能胜,原因在武器不行,枪炮寙(yǔ)滥,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埒,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李文忠公全书》朋僚函稿,第3卷)。
奕 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在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洋务派兴办近代工业初时是把“平中国” 和“敌外国”相提的。
前者反映了国内阶级矛盾,后者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
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浅析洋务派求富观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浅析洋务派求富观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浅析洋务派求富观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摘要: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到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之前,中国还处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与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相比,差距不可同日而语。
面对西方强国的入侵与威胁,中国也开始寻求发展之道。
洋务思潮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发展道路所提出的一种构想。
其中求富观提倡以工商立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西方进行商战的内容,引发了一系列反应,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对中国的近代社会变革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洋务思潮求富观资本主义社会变革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加快,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其他国家虽不如英国发展程度之高,但也国力日渐强盛,加入到对外殖民扩张的行列中,而开放外向也是欧洲各国一贯的传统。
中国处于东亚地区幅员辽阔,陆路对外交通困难闭塞,而且由于大河文明和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封闭的特点,不像西方一般重视海上对外交往,但还是保持着航海活动,并且借此与其他文明保持着联系与交流,曾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但是中国从明清之际就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的封闭程度进一步加强,几乎与世界断绝联系,很少再有新鲜血液注入。
这一政策在当时确实有利于防范海上的反对势力和早期殖民入侵者,比如荷兰。
但这一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却远大于这些有益之处。
在世界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工业革命迅速蔓延,欧洲各国纷纷崛起的时候,中国却兀自做着天朝上国的陈年旧梦,固步自封,因而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仍不自知。
闭关锁国挡不住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挡不住欧洲各列强的坚船利炮,在鸦片战争后被迫打开国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对世界的认识之少甚至到了可笑的地步,作为一国皇帝的道光帝派人审问英俘时,所提问题是:"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等令人不可思议的问题。
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发展小论文(读《中国近代史》)
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发展(读《中国近代史》后产生的个人观点)因为我来自天津,所以对李鸿章在天津设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机器制造局(主要为军械)的历史很感兴趣,因此写写关于那时期军事的事情。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我认为,洋务运动起于军事自强目的,也结束于军事指挥和其他方面上的失败。
1.起因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政府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虽然太平军的军事能力并不是有点,虽然他们组织训练方面很平常,军器不及官军,但由于那时官军暮气很重,军饷低,无纪律,无操练,猜忌深,所以“简直腐化不成军”(《中国近代史》P47)。
1860年曾国藩、李鸿章因目睹外国列强“船坚炮利”,发出“唯独火器不能及”的感慨,所以先后上书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
奕也在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我想,这些是洋务运动的起源,也应该是近代军事发展的起源。
2.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建设对军事近代化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器物方面中学历史课上都学过,李鸿章办轮船招商局,铁甲兵船,建立北洋海军。
我觉得这些很可贵,中国古老的军事战略是“重陆轻海”,洋务运动使战略方针逐步改变。
直到现在,我们国家都没有航空母舰,可见这种古老的战略影响有多深!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已经能够动员组织一支装备近代化的海军——北洋水师而不是旧式水师同日本侵略者作战了。
它粉碎日本“聚歼清舰于黄海中”的狂妄计划,还坚持了近一个月的威海保卫战。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虽然很多人批评洋务运动不彻底,但军事装备近代化是军事近代化的物质条件,因此,洋务运动为中国军事初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2.思想方面在洋务运动期间,西方的军事理论与著作被翻译与介绍到中国,西方军事著作的翻译,传播了西方国家近代的军事思想。
3.人才方面在天津建北洋水师学堂,武备学堂,洋务派创办了我国第一批新型学校,大力引进西方科学知识,开创了近代军事教育事业的先河,培养了为国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严复、邓世昌、刘步蟾等人。
近代史论文——洋务运动对改革开放的影响[优质文档]
洋务运动对今天改革开放的影响洋务运动30年开中国改革开放之先河,它是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自上而下的经济改革运动。
这场改革没有也无法改变当时的政治制度,西学中体的实验不可说失败但终不成功。
伴随甲午烽烟的散去,同光中兴如昙花,短暂盛开后终于凋零。
而中国从此丢失了成为近代列强的最后一张船票,在之后百年苦难的挣扎中越陷越深。
前车已覆,后人既要哀之,更要鉴之。
19世纪中国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包括对经世致用思想对于一国实力的增加有什么帮助,这几乎是每一个对中国近代社会有兴趣的人,都在考虑的问题。
因为不管是以后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或是救亡图存、还是以为找到了进化论的这个改造中国社会的所谓法宝,或是保皇或是君主立宪、或是建立共和等等方式,对于中国来说,改革并贸易真正引起中央朝庭的重视,而是民间的力量在起作用,中央集权统治者并没有主动自上而下的进行改革。
因而一个维持就有模式的国家机器面前,任何的所谓的改革之路似乎都不能真正找到强盛之路。
而仅仅是上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样是不能奏效的,对于这一点已经被一些国家的发展经历所证实。
这一点我们似乎在阅读<<近代中国思想历程>>一书中的一些论述就颇能发人深思--这就是在19世纪的80到9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要求系改革的动态,并且浮现出一批系统改革内政的方案设计。
“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中国不是被动地学习西方,只有从中国内部经世脉络里产生的问题和思路,与西方的理解发生了联系时,才会产生模仿某种体制的直接动力。
在这个意义上,单从洋务运动的演变和反思,来解释晚清改革,显然是不够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之后,受到西方影响的一些改革思路,不是从洋务运动本身的思想脉络中产生的,而是在京城清议和地方士绅政治化的场域里浮现。
它表明,在19世纪不断发展的经世论述,由于其对体制问题的关注,倒是更容易超越西方经济发展的魅力,对西方的内部体制产生感应。
”不过没有了中国的洋务运动,那么国人的这些思想也许是不会建立起来的,因为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尤其是中日甲午之战之后,人们好象对于纯粹的用什么实业救国,技术救国的思想以及作用,不再依赖或是崇拜了。
洋务运动论文
他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1860年,曾国藩领导的湘军攻陷安庆,第二年他即在安庆创设内军械所,制造新式船炮。虽然它的规模相当的小,但它是中国最早生产近代武器的工厂。1863年,曾国藩认识到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必须首先发展及其制造业,于是他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近代军工厂——江南制造局。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起了一些抵制作用。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一开始的目标是“求强” ,具体表现在开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建新式军队、购买国外新式武器。于是曾国藩在1861年12月创办了安庆军械所,在1863年安庆军械所还造出了我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1865年把金陵制造局迁到上海。李鸿章1864年在苏州设立西洋炮局,1865年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设立福建船政,1867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开办天津机器制造局,1887年丁葆祯在成都设立四川机器局……短短几年间,中国的军事工业体系基本建成,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次大飞跃。
【完整版】近代史论文---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对洋务运动的认识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
”——夏东元《洋务运动发展论》正文中国一百一十年的近代史,是一段风云变幻,翻天覆地的历史。
而洋务运动则是其中备受争议的一场运动。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其中心思想是“中体西用”。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变得摇摇欲坠。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学习西方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
洋务派进行的洋务事业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兴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建立新式陆军和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在洋务运动前期,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工业运动。
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增加民用工业部门。
洋务运动历时三十余年,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因为其"自强"、“求富”目标并未实现,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宗旨,即只改经济制度,不改政治制度,只新其貌,而不新其心。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洋务运动的封建性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一点体现在其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上。
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腐朽的封建统治。
他们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武器、工业装备来来弥补摇摇欲坠的清政府的统治大厦,然而他们并未意识到导致清政府统治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极大地约束了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潮流。
中国近代史论文“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论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爆发的原因篇一洋务运动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产生的一场自救运动,所以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一定跟西方列强的侵略有关。
但是仅有外国的侵略,如果自身并没有意识那么洋务运动也不会产生,所以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另一部分是国内原因。
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中的国际原因首先是西方列强的进一步侵略,甚至已经演变成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使得清朝统治者中的那一部分觉醒者意识到了只有通过自强才能够挽救自身的危机。
其次是还有社会上的一些先进分子对西方思想等的传播,使得清朝统治者看到了希望,比如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思想。
而洋务运动兴起的内部原因首先是国内的农民起义愈演愈烈,其中最著名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他们严重的威胁到了清王朝的统治,这使得清政府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另外就是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后,满清贵族内部的危机感,他们不再沉迷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而是开始睁眼看世界,因此引发了一场从统治者上层开始的自救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
当然还有上层统治者的支持,比如总理衙门的成立,得到了慈禧等清朝实际掌权人的支持,并且有足够的影响力来引导普通大众。
所以说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包括国内外两个方面,其中列强瓜分中国的行为是洋务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原因,而国内的战争则是洋务运动兴起的催化剂。
洋务运动概述篇二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同治维新,是清后期至清末时,清廷洋务派官员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发展基础,在全国展开的工业运动。
“师夷之长技以自强”和“师夷之长技以求富”分别是前期与后期的运动口号和目标。
该运动自1861年至1895年,持续约35年。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首次大规模的全国性西方工业运动,它在封建皇权的背景下发生的。
洋务运动引进了大量的西方科技及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的公司体制则为国帯来大批工业及化学企业,有助中国走上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
然而当时的中国,却难逃洋务运动失败的命运。
洋务运动论文
论洋务运动专业:姓名:学号:经过短短几周的近代史学习,我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的近代化改革——“洋务运动”产生了兴趣。
想借此机会谈一下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体会。
在认识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同中日甲午战争的关系时,首先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推动洋务运动军事自强特别是进行近代海防军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防御日本的侵略。
清朝统治集团兴起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
但是,再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对清朝封建统治威胁最大的是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清政府办洋务的目的。
有对内镇压的一面,但主要是为了抵御外辱。
洋务运动是在国内统治阶级矛盾缓解,海边防危机日益加重的情况下,清朝统治者位增强抵御外辱的力量而采取的一种对策。
与其说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刚开始时,军事自强抵御外辱还是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话,那么,从70年代中期以后,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则主要是为了遏制和防御日本的侵略。
明治维新后日本队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是促使清政府加紧从事军事自强活动特别是大力推进近代海防海军建设的最主要因素。
经过1874年日本制造的侵略我国台湾的事件和1879年日本侵吞琉球的事件促进了海军的建立。
此后,北洋海军开始购造大型铁甲舰船,迅速走向成军。
洋务派创建新式海防海军的目的主要是防御日本的侵略,从1874年开展海防大讨论以来一直是很明确和一致的。
建立南北洋海军都是“隐为防御日本之计”。
内阁学士梅启照指出。
日本“擅废琉球”,“窥伺高丽”企图进而侵我东北,对中国安全造成的威胁最为直接,因此“防东洋优胜防西洋”。
李鸿章更明确的指出,日本实“为中国永久大患”。
他说:“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
正是从防御日本侵略,拱卫京畿安全这样一个根本目的出发,并考虑到他日朝鲜“有警,或须派兵应援”,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海防建设中,决定以北洋为重点,首先发展北洋海军,并优先更新驻防华北地区的淮军和练军的武器装备,加强其训练,同时,将防御日本队我国台湾的侵犯,作为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建设和作战的一个重要目的。
近代史论文——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近代中国,从一个拥有独立主权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国家并向殖民地国家演化,这是个向下沉沦的过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并向资本主义演化,这是个向上发展的过程。
两个过程相互矛盾,又相互连结,没有国家的独立,就不能保证社会的真正进步,而没有社会的进步,则无法赢得国家的真正独立。
如此说,洋务运动则就像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既有向前进步的努力,同时又带有改革不彻底的封建局限性。
洋务运动的兴起,可以说是农民战争的副产品,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沉睡的中国里,有少数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他们利用农民战争所造成的新局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缓慢地逐步朝资本主义方向挪动,客观上为中国的独立和进步积累着物质力量。
从林则徐、魏源的引进洋炮、仿造战船,到冯桂芬、李鸿章的“采西学”、“制洋器”,一脉相承,明显地表现出他们在民族战争炮火的洗礼下,为抵御外侮而不惜“以夷变夏”的清醒的认识。
农民战争打乱了封建统治者的步伐,破灭了那些腐朽旧权贵的美好幻想,使得李鸿章等人能够依靠镇压农民战争而崭露头角,成为新权贵,从而利用权力在太平天国的废墟上,把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学习西方的主张着手付诸实施,并扩展开来,持续达数十年之久,形成了一个“图富强”的洋务运动。
对于李鸿章等人来说,镇压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或许是罪恶滔天,但镇压之后,他们不是全面倒退,而是有所进取,为国家富强而向西方学习,他们的所作所为,至少在客观上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代中国因为闭关锁国政策始终没有出现资产阶级,所以洋务运动在初始阶段便是由地主阶级的开明派来承担。
封建主义是地主阶级安身立命的根基,那么洋务派就自然不会破坏这个根基,而只是想在这个根基上嫁接点资本主义,甚至本意仍在于强化这个根基。
如果我们要求地主阶级不去维护封建制度而是要反封建制度,我倒觉得那是根本不合情理的。
近代史结课论文-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对于洋务运动改革的反思张瑞院系经济与管理系专业会计班级 15-5班学号 22151976【摘要】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
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
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
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关键词】洋务运动、改革、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60年代开始,由官僚地主阶级组成的洋务派为维护封建统治,发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就此中国的现代化艰难启动。
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但从自身具有的反现代化因素角度来看,又偏离了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最终将自己埋葬。
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和反思洋务运动现代化尝试失败的原因,为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一、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既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这是士大夫阶级举办的一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的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目的是为了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在当时的历史节点上,洋务派一心想要改变现状,利用西方的技术来巩固清朝的发展,但是他们又不希望改变清朝当时固有的制度,这一点严重的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同时,在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的阻挠下,尚未成形的洋务运动处处遭到抵制和破坏,更加大了运动开展的阻力。
洋务派本身阶级的局限性,也决定了管理们既是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摧残者和破者,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是封建式,很容易出现内部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的现象。
中国近代史论文“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论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自强求富运动,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注定了它的最终失败,但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对封建传统观念是一个强大的冲击。
下面是 ___为大家的中国近代史论文“洋务运动”,希望大家喜欢!《浅析洋务运动对近代民族工业的影响》摘要:19世纪 ___,清政府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但最终归于失败。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自强求富运动,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注定了它的最终失败,但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对封建传统观念是一个强大的冲击,同时又促使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关键词:洋务运动;民族工业;近代化;现代化前言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政权定鼎于南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金陵,建立了与大清分庭抗礼的政权;又过了三年,英法联军在美国、沙俄的帮助下,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赶跑了咸丰帝,留下了暴行。
清朝的统治内外交困,岌岌可危,为了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抵御外敌侵略,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 ___的自救运动,这就是洋务运动。
一、对封建传统观念的冲击1、洋务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重农轻商”的观念。
重农抑商政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这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幸而日后由于时势的发展,洋务派領导人物体会到列强经济侵略的严重性,掀起了以富国富民为主的重商运动,为清朝自强带来新的活力,使中国的近现代化工商业萌生并渐渐成长。
2、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洋务派固然是在维护封建制度的框架内学习西方,这一原则后来被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是,从完全排斥“西学”到决定“西学为用”,这是一个 ___进步。
近代的中国,在社会发展水平上和西方国家出现巨大的反差。
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西方主要国家相继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从农业文明步入工业文明,新发明、新技术不断出现,生产力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社会面貌日新月异。
浅析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浅析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篇一: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成功(山西农业大学文理学院030801)摘要: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历来是史学界争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对于它的说法可谓是众说纷纭。
本文采用一种比较新的观点,附以拙见,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力图从新的时空观上加以审视,最后得出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亦即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的结论。
笔者认为,洋务运动的弊端固然不容小视,但总的来说,它还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化中国早期现代化Abstract:westernizationmovementofthehistoricfunctionofthehistoryisalwa ysarguemoreaproblem,foritthatitmaybesaidisopinionsvary.Thispaperusesa relativelynewviewpoint,attachedtohumbleopinion,thewesternizationmove menttothehistoricalrolefromanewspace-timecanvassedthelast,itisconclude dthatthewesternizationmovementisthebeginningofchinesemodernindustria lization,thatischina'searlymodernizationofthefirststageoftheconclusion.Th eauthorthinksthat,thedisadvantagesofwesternizationmovementisnotignore d,butonthewhole,itcompleteditshistoricalmission--promptedthechinesecapitalist"happened".Keyword:westernizationmovementmodernindustrializationearlymoderniz ationofchina引言: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而止步于19世纪末的清末“洋务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
论文--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孙爱林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2010级工业设计1班引言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中国强。
”作为21世纪大学生的我们,正肩负着使中国强大的历史使命。
俗话说“了解一个人,先去了解他做过些什么。
”只有读懂历史、认清史事,诠释一个泱泱大国由衰到盛一路走来的艰辛与磨难,才能总结出真正适合我们国家发展壮大的一条大道与一个信念。
这应该是所有国民应具备的强国意识。
那么对于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前迹,这将会是一个广袤而复杂精深的大课题。
让时光机的齿轮转动到19世纪60年代初,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是关于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洋务运动。
关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化产生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社会各界学者、精英人士在各种论坛、贴吧以及杂志、文史书库等中众说纷纭,各抒己见。
究竟洋务运动有什么意图?它何以在中国近代史上风靡30多年?它到底是抵御外敌还是“引狼入室”?对中国的发展是阻碍亦或促进?什么原因能导致它失败?让我来逐一阐述。
洋务运动兴起于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眼看着一系列的烟火战乱暴动接踵而来,清政府的统治实在是岌岌可危。
于是,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官员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安内”“御外”为目的而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力求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来稳固并壮大清政府的统治。
中央以奕訢为首,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展开了一系列的洋务运动,主要内容包括编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兴办近代工矿交通电讯企业、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趁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①由于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自强、求富,因而他们引进了大量的工业设备,新的技术及文化、思想等,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促进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史有关洋务运动的论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史有关洋务运动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近代史有关洋务运动的论文篇一《以近代史观看洋务运动》摘要:在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农民运动的险恶情境中,洋务运动为维护清朝统治展开了一场自救运动。
作为地主阶级,他们不可能超越阶级局限而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化;清朝现代化(近代化)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
中国的近代化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区别。
由于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在这个过程里,中国为求自保,开始被动地、小心翼翼地去适应当时的形势。
这样,使得中国并不像大多数西方国家那样由资产阶级首先开始,而是由地主阶级开始的,过程也是极其艰难和曲折的。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英法的参战,清军在上海及浙江附近击败了太平军,使中国真正感受到了西方的军事优势,这样,以军事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就被当成解决国内外问题的办法。
“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这句话被曾国藩引用,说明了他想利用这次运动来使中国强大。
奕也曾建议利用镇压叛乱来作为得到西方武器的途径。
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成为一些有识之士的认识。
这其实也是在某些方面实践着魏源所提倡的“师夷长技。
于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开始了。
曾国藩等人开始聘请洋人练兵,虽然他们的主要目的是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但已经采用近代的方法并配备给军队以洋枪洋炮,还开始筹建新式水师。
“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兵工厂和造船厂逐渐建立起来,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机器设备包括外国的技术人才纷纷引进国内。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建立。
它们不仅制造军火还包括船只和机器,这些又用来装备中国的军队。
1872年,日本侵台后洋务派便加快了筹建海军的活动,以10年为限,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在这些军用企业的创办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如资金、燃料、运输等。
随着军用工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洋务派意识到,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也就难以实现“自强。
李鸿章“欲自强,必须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的口号,提出发展本国的工矿交通电讯业以“分洋商之利。
70年代,民用企业创办以“求富。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这些企业虽然机械化的程度很低,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雇佣了大批的工人,已经使中国工业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前进。
一些产品还投放到市场上,占据了一定份额,对外国经济侵略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的民用企业赚取的利润,使一些拥有资本的商人、地主、官僚开始投资于近代企业,民族企业诞生,民族资产阶级随之产生。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先后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而工人力量的增加,也为日后新的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这一点可能是洋务派自己也没有料到的。
以求“自强维护清朝统治的运动却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为日后清王朝的覆灭准备了物质和阶级基础,这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种豆得瓜吧。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进入,与外国人打交道越来越多,“天朝上国的进贡制度已经不可能再实行。
为了掌管与西方的外交关系,在1861年,设立了一个新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或称总理衙门,这一新的外交政策受到驻北京的西方公使的欢迎,之后,各国纷纷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它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近代化的标志。
海关总税务司由外国人担任,继李泰国之后的赫德使用了大量的外籍雇员,他们可以用来对付外国商人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出力,也成为清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臂膀。
新的关税收入使赫德建议了另一个新的机构――同文馆,目的是使中国外交官摆脱对外国翻译的依赖。
就像李鸿章所说的“先知其用心,通晓其意愿,及……其理之曲直所在。
上海、广州和福州都开办了类似的小型学校,这样也逐渐为中国培养了一些外交和翻译人才。
洋务运动的内容是非常广的,“中体西用的提出动摇了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价值观的绝对权威地位;早期的维新思想者如王韬、郑观应等也是从洋务运动中走出来的;在交通、服饰、报纸杂志方面也有所进步。
洋务运动未实现“自强的目的,也不可能提出政治近代化,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他们所处的阶级立场决定他们的出发点是维护清朝的统治,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的。
除此之外,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它没有提出政治近代化,也有很多的不足,但它采用机器大生产,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翻译人才,还在军事、外交、教育、思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是它,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第一步,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中国近代化是伴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展开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走向近代化的道路。
洋务运动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些论者以洋务运动最后失败为由否定它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这样的评价并不全面。
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1)一、洋务运动为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创造了条件第一,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封建大地上栽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幼苗。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政府正处于危机之中,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西方列强的侵扰。
为了挽救其统治,清政府内部分化出一批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的有识之士,即洋务派。
他们普遍认识到中国必须谋求富强之道,且需从“练兵、“制器开始。
如实?说:“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2)曾国藩早在咸丰十年就提出“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可期永远之利的主张。
因此他极力赞同购买并制造先进枪炮,认为“购买外洋枪炮,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3)。
经办洋务最多、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李鸿章在列强侵略面前也悟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4)曾国藩设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先后设上海洋炮局、江南制造总局与金陵制造局。
洋务运动由此进入以发展军用工业为主要内容的“求强阶段。
随着军用工业的发展和洋务派认识的深化,他们懂得了“必先富而后强即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基础,如李鸿章说:“欲自强,必先裕饷,欲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5)于是洋务派在继续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大力兴办民用工业,由此洋务运动进入“求强与“求富并重时期。
洋务运动期间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矿企业,先后共有29个单位,其中以开平煤矿、漠河金矿、汉阳铁厂、上海织布局、湖北官布局等规模较大。
同时还兴办了大批现代交通运输企业,包括近5万吨位的轮船招商局,津沽铁路、关东铁路、台湾铁路共计477公里。
还有通行全国的主要行省的电报及邮政事业。
新式工矿企业的设置,改变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手工操作的生产方式,开始有了以机器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近代轻工业、重工业,为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起了示范作用。
近代工业的出现,也带动了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社会格局开始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形成,据估计,到1894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总数已有近十万人。
第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鸦片战争后,外国的入侵首先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企业的兴办以及商品性产品的生产,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促使商品经济发展,使传统的剥削方式开始改变。
洋务派在创办民用企业时,主张“官合民之力以收利权,采取了招引私人投资的办法,倡导商民附股洋务企业。
我国早期创办的、规模较大的近代民族工矿企业,大都通过洋务派向清朝政府申请“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
洋务派确曾给予过一定的支持或扶助,如为这些企业向清政府请准贷款、垫款,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困难。
轮船招商局于1872-1877年间向清政府借款达1928万两,电报局于1889年向清政府借款达62万两。
洋务运动的兴起,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三,洋务运动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进程。
洋务派已认识到外国的经济侵略对中国的危害,并提出发展本国的工矿交通电讯业以“分洋商之利。
(6)如李鸿章曾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7)又说:在“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之时,中国“宜购造轮船,运粮揽货,以济公家之用,略分洋商之利。
于是,他创办轮船招商局,希望“渐收利权(8)。
洋务派通过兴办近代民用企业,确也收到了一些实际的效果。
以轮船招商局与上海机器织布局为例,轮船招商局创办20年间,共得纯利润600万两,是实际资本的12倍。
仅在创立的头三年,“洋商少装客货,三年共约银493、3万余两。
因与该局争衡,减落运价,三年共约银813.6万余两。
是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者,约1300余万两。
(9)上海机器织布局成立后获得十年专利权,这固然不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但它明确规定“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于限内另自纺织,其用意在于使洋人在中国设棉织厂的“后患庶几可免(10)。
这表明洋务运动使中国市场不再是外国商品的一统天下,为中国经济逐渐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洋务运动还兴办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传播了科技知识,培养了人才。
洋务派认为:“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11)因此,洋务派一开始就把引进西方科技作为主要手段。
但随着科技和机器的输入,对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为了培养科技人才和应用人才,“授以机器工程之理论与实验,以期中国不必需用外国机器及外国工程师(12)洋务派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广东陆军学堂、天津军医学堂等学校,这些学校以学西学为主,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教育,直接为军事企业和工矿企业输送人才。
新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学习了外语、自然科学知识及专业理论和技能,成为具有近代化知识结构的应用型人才。
洋务派注意留学教育,认为要培养足够的、合格的新式人才,必须派人到外国学习“远适肄业,集思广益,“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因习。
然后渐图自强(13)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
到1875年共派出四批120人,从1877年起,又派出108人赴英法等国留学。
从此以后,清政府中央以及一些地方督府不断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这些留学生接受了近代科技知识,亲身感受到资本主义文明,文化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回国后,倡导西学,成为新式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