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课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度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反思(含课堂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1. 古诗词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1古诗词三首
1. 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

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 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
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悉的情况)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

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23.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23.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导学案主备人:复备人:班级:学习小组: 学习小主人:学习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探究四】我能借助工具书、插图理解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诗句重点词义诗句的意思乡村四月闲人少,闲:才了蚕桑又插田。

了:【探究五】把握整体我能行。

1.《乡村四月》这首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___,写的是____时节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读了这首诗,我知道了这首诗主要抓住了()、()、( )、( )、()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乡村四月的景色。

3.我能通过朗读把这个美丽的画面读出来。

【探究六】我能背诵这首诗给全班同学听。

导学航线:独学→群学(小组内交流独学结果)→抽号、预展→展示。

【探究一】学习课文生字,理清思路。

1.我会读下面的生字并口头组词给我的对子听。

蚕昼耘塞若蓑笠桑绩鹭2.我能正确流利读好《乡村四月》(导学航线:独学---对学----对子互评)【探究二】我能读出诗歌的节奏美。

我能用小斜线标出诗歌的朗读节奏,并读出这首诗的节奏美来。

【探究三】我能借助工具书、插图理解前两句诗句的意思。

诗句重点词义诗句的意思绿遍山原白满川,遍: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子规:如烟: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导学案主备人:复备人:班级:学习小组: 学习小主人:学习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探究四】我能借助工具书、插图理解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3 古诗词三首 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3 古诗词三首 1

最新版
2017.3.1 古诗词三首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一、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二、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三、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23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乡村四月一、激趣导入: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二、自主预习:1、我能正确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下列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 蚕昼耘绩箸笠鹭蓑2、我能区别形近字组词。

塞( ) 箸( ) 蓑( ) 耕( ) 赛( ) 笠( ) 衰( ) 耘( )3、我要反复读一读诗文,多方查找资料,同时借助工具书,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句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学习《乡村四月》。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成下列练习。

绿:白:山原:2、川:子规:(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意思:。

从中我知道了。

(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里的“闲”的意思。

“了”的意思。

我能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我体会到了:。

(4)《乡村四月》这首诗作者主要描写了的景象;前两句写,后两句写。

整首诗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对的赞美。

2、交流展示。

四、达标测评: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2019精选教育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词三首课时3 人教新课标.doc

2019精选教育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词三首课时3 人教新课标.doc
5.指导学生交流:谁能说说这首词中写了哪些景物?写了哪些色彩?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6.引导学生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微课设计指导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领略了两位宋代诗人为我们展现的田园风光,使我们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质朴,谁能想象画面,再来背诵一下这两首诗。
2.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还精通音律,都说他“词中有画,画中有词”,那么,你从他的《渔歌子》里看到了哪些景物呢?我们今天一起去看看。

23 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教案)

23 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教案)

《 23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设计人:张华年级:四学习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二、合作探究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以图导题,理解题意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三、拓展延伸品读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四、课堂检测成长资源49页第四题2、3小题。

《渔歌子》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知识链接:简介作者背景: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二、合作探究1、渲染气氛,理解词义: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读自悟、理解词义。

3、感情朗读,感悟意境.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三、积累语言,拓展延伸:1 、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 、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四、课堂检测默写两首古诗。

最新版四年级下语文23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最新版四年级下语文23 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23.古诗词三首4.(1)全班交流: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为什么不愿意回家?(2)自由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小组交流。

四、感情朗读,配乐欣赏。

(用时:5分钟)1.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视频。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1.学生边听边跟着吟唱。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争取熟读成诵。

五、积累运用,布置作业。

(用时:5分钟)1.鼓励学生课外拓展积累相关古诗词。

2.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其中的《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1.学生搜集《江南春》《江雪》。

2.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板书设计轻闭上眼睛听,边听边想象画面。

)师:你们的眼前出现画面了吗?生:出现了。

师:这是一种鲜明的绿,谁能读出柔美的绿?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师:让绿色布满整个山原吧!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也仿佛听到了杜鹃鸟的声声啼叫。

第几句写出杜鹃的啼叫?生:第二句。

师:我们来齐读第二句。

生:(齐读)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细雨不停,子规不歇,望着笼罩在雨中的山川绿原,我们忍不住感慨,四月的乡村——好美啊!师:用朗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吧!生: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赏析:此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让学生置身于自读自悟的情境中,充分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从而感受乡村的美丽景色。

同时,注重让学生把看到的、想象到的、领悟到的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让学与教变得其乐融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诗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古诗词三首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古诗词三首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 古诗词三首_人教新课标23 古诗词三首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借助注释、插图等资源,自主学习,发挥想象,理解诗意。

4.体会诗词的内容,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感受到劳动生活的紧张繁忙,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根据诗所描绘的景物,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及其情趣。

根据诗所描绘的景物,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极其乐趣。

小山村的图片、子规叫声录音、挂图。

多媒体课件。

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诗人,翁卷,他出生于美丽的江南水乡温州。

每当人们提到他,就会想到这首诗。

(出示课题及内容)二、初读1认读生字,学记生字。

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把这首诗读正确,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三、学习《乡村四月》,体会画面美4指导朗读、背诵。

四、明确课文主题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2看到了这么美的画面,听到了这么悦耳的声音,让我们再来读这首诗,读着读着,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乡村四月呢?3多么秀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幸福的农家生活,美美地读读这首诗,用你的朗读带我们走进这如诗如画的乡村四月。

一、复习导入1让学生齐读古诗《乡村四月》。

2这首诗描写了农村什么景象?(学生讲述)设计意图:《乡村四月》与《四时田园杂兴》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古代农村景象。

二、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学习范成大的诗《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也是描写农村风光的。

2教师释题意。

“四时田园杂兴”:四时,是指春夏秋冬。

田园,这里泛指农村。

兴,指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

杂兴,指随兴写来。

“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是指: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三、介绍作者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

请同学们看资料对作者更深的了解。

设计意图:读者只有对作者生平深入地了解才能和作品对话,和诗人对话,明诗意,悟诗情。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词三首课时3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词三首课时3 人教新课标
5.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学生强调学习诗词不但要考虑,理解词句的外表意思,而且要展开想象,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体会写作意图,从而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总结拓展。〔约5分钟〕
指导学生谈一谈:学习了这三首古诗词后,你对乡村生活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自由谈感受。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才能。
三、学习?渔歌子?。〔约25分钟〕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题目。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读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才能进步很快。2.简介作者背景。
五、课堂板书。
白鹭飞斜风细雨
渔歌子桃花流水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不须归
六、教学总结。




这首词粗浅易懂,学生的理解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在想象画面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抓住诗中写景的词语进展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如诗如画的春景图。清新宜人的画卷呈如今大家的眼前,学生的脸上洋溢着陶醉的表情。他们显然已经享受到文字带来的美感。接着,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画面中的“人〞。学生抓住“斜风细雨不须归〞体会到他的悠闲自在,联络“白鹭飞〞理解他渔夫生活的无忧无虑。同时,还补充了作者的背景资料:时局动乱、官场黑暗、退隐江湖、寄情山水,学生更深化地理解了作者向往自由、热爱自然的思想。学生的朗读与背诵明显更有感情了。
3.老师范读?渔歌子?。让学生考虑:你能感受到什么?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4.引导学生自读全词,整体感知。互相交流:读?渔歌子?有什么感受?你眼中呈现什么画面了?

部编语文四下《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部编语文四下《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部编语文四下《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一、我要把古诗词认真朗读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字正腔圆,并根据以往读诗的经验,试着读好诗词的节奏。

二、本课有14个生字需要记住并能工整正确地书写下来,请仔细观察它们的结构和笔画,用221的方式写一写。

(注意横画多的字,横与横之间的距离,要把字写匀称舒展)
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
三、学古诗词要了解诗(词)人,通过查资料等方法进一步了解一下本课的三位诗(词)人,记住关于他们的一些重要信息,我会有选择地摘录记忆:
四、回想一下以前学古诗词的方法,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三首诗词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五、通过小试身手,我发现还有一些地方较难理解:。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设计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导学案设计
1.要引导学生注意“疏”字左右的穿插避让。
2.集体评议时,要鼓励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播放音乐,引出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课题:这首词由词牌名和词题构成。
“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最开始是配乐唱的歌曲,既然是歌曲,“乐”在这里读yuè,“村居”词题。
3.指导读音,读准题目。
1.认真倾听,齐读课题。
2.找找词的题目和诗的题目有什么区别。
3.再次齐读课题,读准字音。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古诗和词最直观的区别。
二、初识词(用时:5分钟)
1.自读这首词,寻找结构、字数上有什么特点。
2.教授词的长短句、上下阕。
3.指导学生初读词。
1.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诗句和词句的差别:诗的每句话对仗都很工整,字数一样,而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一样。因此,词还有一个名称叫长短句。
“树”“菜花”“儿童”
“蝴蝶”,从图中还能看到小路,并看图读诗句,说说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然后完成填空。
3.读诗句,体会黄蝶飞入菜花丛中,无法寻找的情景。
4.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给同学听听。
5.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6.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诗句。
1.引导学生了解“新市”是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1.指导学生结合词句想象画面。
(1)朗读词句,小组合作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引导交流、反馈:
①村居的“景”美:“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多美的画面啊!
②村居中的“人”更美。
(3)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交流: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生活?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词三首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古诗词三首_人教新课标

22古三首1.会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背古,并能默写。

3.借助注、插等源,自主学,想象,理解意。

4.领会的内容,使学生从中感觉到村田园光的美,感觉到生活的忙碌,培育人民的之情。

依据所描的光景,引学生,想象画面,感觉田园生活及其情味。

依据所描的光景,引学生,想象画面,感觉田园生活极其趣。

小山村的片、子喊声音、挂。

多媒体件。

三第一一、入今日我再来一位人,翁卷,他出生于美的江南水温州。

每当人提到他,就会想到首。

(出示及内容)二、初1生字,学生字。

2借助文注或词典,把首正确,初步理解古内容。

三、学《村四月》,领会画面美1老范,重急得体,抑挫分明。

2指名学生,老相机指。

3指学生理解句,领会感情。

▲“ 遍山原白川,子声里雨如烟。

”(1)透“ 遍山原” 四个字,你忧如看到什么了?(山岭和旷野都了。

)(2)从哪儿感觉到了画一般的美?(白川)① 着句,你看到了什么?②(出示画面)你能把它出来?(⋯⋯)(3)四月的村有更美的呢,听,那空中来什么啼叫的声音?(子声声)知道子规是怎么叫的吗?好,让我们一同来倾听子规的歌声。

(4)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春季,山陵和旷野遍及绿色,各处都是已翻耕好的水田,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表现一片片白色。

杜鹃声声啼鸣,仿佛在敦促人们快点干农活,春雨漾漾如烟似雾。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了”是什么意思?(结束)(2)理解这两句诗并领会感情。

(乡村的四月,农民是特别忙碌的,干农活是特别辛苦的,但他们却很勤奋,作者在这首诗中正是要赞叹乡村四月里农民勤奋耕种,不辞辛苦的精神)4指导朗诵、背诵。

四、明确课文主题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赏识,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感人民的赞叹。

2看到了这么美的画面,听到了这么动听的声音,让我们再来读这首诗,读着读着,你感觉这是一个如何的乡村四月呢?3多么艳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幸福的农家生活,美美地读读这首诗,用你的朗诵带我们走进这如诗如画的乡村四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教案及反思

23古诗词三首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蚕”字,会写“蚕”“桑”两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诵、熟练地背诵诗歌,并能准确无误地默写。

3、能领会诗的意思,并能说出一、二句诗的大意。

4、积累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谈话导入)二、阅读诗歌1、学生在小组内自读。

2、在班上交流,让个别学生在班上朗读,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说说读了本诗的收获。

3、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三、指导学生领会诗的意思1、学生自读诗歌,并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诗歌的意思。

2、让一些学生说出自己对诗歌意思的理解。

3、教师指导学生领会诗的大意。

4、激发学生对勤劳的乡村人民的热爱。

同学们,乡村的人民这样勤劳,你们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情呢?四、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熟练地背诵。

考试前——放松自己,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们都知道,在任何大考中,一个人的心态都十分重要。

在考前,无论你的学习好坏,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心态。

没有好心态,绝对考不出好成绩。

可好心态,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靠一点点的修炼。

我们先来听听中考、高考状元们是如何修炼自己的好心态的文科状元求芝蓉说:“周末晚上,可放松地看看喜爱的电视剧或电视节目,有助于调整状态。

”理科状元和文科状元都说“活得二些,寻找生活中的乐趣,与同学老师多开玩笑。

试试在所有作业本的名字旁,画上一个自己的笑脸。

”全省文科状元说:若要好心态,父母也得配合默契。

比如,在高考前向父母出具‘高考通知书’:请不要问我高考用具准备好了没有请爸爸妈妈保持正常心态,话语行为与平时一致;高考过程中,请不要询问各科考试情况。

开车接送我高考的时候,请保持冷静,注意礼让行人。

高考前,还可以给父母一份‘高考菜谱’,罗列平时爱吃的菜。

其实,高考,不过就是第十次月考。

反正成绩在走出考场的那一刹就已经定了,干脆抛开一切。

”全省理科状元:“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的时候,散步的效果不错。

边散步边思考,烦恼很快就消散了。

”中考状元:心理暗示很重要。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和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和精品教案

23、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

【学习重点】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

【学习难点】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媒体运用]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过程预设]一、唤起生活的记忆。

1.背诵节气歌,寻找生活的记忆。

二、学习《乡村四月》(一)学习生字词。

1.单音字注音、组词2.多音字注音、组词。

3.词语解释(二)学习诗歌1.自由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一会儿把想象到的景象和大家交流。

2.这首诗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节劳动人民紧张繁忙劳作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3.出示诗配画,边读边想象。

4.理解诗句三、学习《四时田园杂兴》1.介绍作家2.单音字注音、组词3.多音字注音、组词4.注释5.朗读古诗,整体感知。

6. 理解诗句7.齐读古诗,感受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和农村儿童的天真、勤劳、可爱。

四、学习《渔歌子》。

1.介绍作家2.单音字注音、组词3.多义词解释4.注释5.同学们,再来读读这首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可以与同桌交流讨论。

6.理解诗句7.你从“白鹭”、“桃花”、“青箬笠”、“绿蓑衣”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8.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为什么不想回家?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9.感情朗读[课后练习]1.背诵这节课学的三首古诗词。

2.积累其他的田园风光诗词。

3.任选本课诗词中的一首作诗意画,看谁画得好。

[板书设计]《乡村四月》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渔歌子》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和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3课
2、自由读两首古诗,读准确,读流利。
3、两首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比一比组词
塞( ) 笠( ) 蓑( )耘( )
赛( ) 篱( ) 衰( )耕( )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
课堂环节
导 案
学 案
我的想法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3分钟)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全班交流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7分钟)
1、看动画课件听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三、检查交流预学情况:(10分钟)
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组内轮读
四、学习课文
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全班交流,讲讲诗意。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词内容,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学习准备: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媒体资源:动画课件《四时田园杂兴》,动画课件《渔歌子》
预学案:
自主学习
1、认写生字词:蚕桑 ———— 耘田 ———— 箬笠———— 昼 ——— 绩——— 塞 ——— 鹭 ———

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课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课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23 古诗词三首?讲学稿〔师生共用〕学习目的: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蚕桑、耕田、箬笠〞等词语。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3、我要读课文,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我要养成课外主动积累古诗词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我知道以下是学习的重点: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

学法提示:想完成以上学习目的,我要多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或手中的工具书,体会诗词的内容。

学习准备:1、我想理解更多的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要去多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我能做到。

2、我要查阅翁卷、范成大、张志和三位诗人的生平,诗歌特色、诗的创作成就。

学习过程: ㈠课前预习:1、我能正确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以下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 ) 蚕. 昼. 耘. 绩. 塞. 箬. 笠. 鹭. 蓑. 2、我能区别形近字组词:塞( ) 箬( ) 蓑( ) 耕( ) 赛( ) 笠( ) 衰( ) 耘( )3、我要反复读一读诗文,多方查找资料,同时借助工具书,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句大致的意思。

二、深化探究,学习提升。

1、学习?乡村四月?: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完成以下习题。

①绿: 白: 山原: 川: 子规: ②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诗句意思:。

从中我知道了③“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里的“闲〞: “了〞: 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诗句意思:从中我体会到了④?乡村四月?这道诗作者主要描写了 ______的景象;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整首诗像一幅色彩亮堂的图画,表现出诗人对 的赞美。

2、我还能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首诗、第三首诗。

3、自主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4、我还能完成以下习题:我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意思:我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词句意思:5、学习三首诗词,我发现它们有共同点,都是描写我来盘点一下:1、我发现,文中的三首古诗为我们再现了三幅精巧的画面,?乡村四月?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前两句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课,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课,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导学案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新知检测
精设预习
白鹭:闲适的象征。它能衬托出渔夫的生活环境。


本课亮点
学生学习的兴趣高
需改进措施
角色转换,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空间。
附课件: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不须归:乐而忘返,不想回家。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板书设计
渔歌子
-------张志和
白鹭飞斜风细雨
渔歌子桃花流水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不须归
教学反思பைடு நூலகம்


课堂达标率
85%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个别学生听课的状态不好,课前没有做好复习。
教学流程
检测预习
交代目标
合作共享
安全教育一分钟
一、精设预习、创设意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初步感受到景色美;它和古诗在表达上不太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四年级下册语文23课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蚕桑、耕田、箬笠”等词语。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3、我要读课文,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我要养成课外主动积累古诗词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我知道以下是学习的重点: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

学法提示:想完成以上学习目标,我要多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或手中的工具书,体会诗词的内容。

学习准备:
1、我想了解更多的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要去多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我能做到。

2、我要查阅翁卷、范成大、张志和三位诗人的生平,诗歌特色、诗的创作成就。

学习过程: ㈠课前预习:
1、我能正确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 ( ) 蚕. 昼. 耘. 绩. 塞. 箬. 笠. 鹭. 蓑. 2、我能区别形近字组词:
塞( ) 箬( ) 蓑( ) 耕( ) 赛( ) 笠( ) 衰( ) 耘( )
3、我要反复读一读诗文,多方查找资料,同时借助工具书,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句大致的意思。

二、深入探究,学习提升。

1、学习《乡村四月》: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完成下列习题。

①绿: 白: 山原: 川: 子规: ②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诗句意思:。

从中我知道了
③“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里的“闲”: “了”: 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诗句意思:
从中我体会到了
④《乡村四月》这道诗作者主要描写了 ______的景象;前
两句写 后两句写 整首诗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表现出诗人对 的赞美。

2、我还能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首诗、第三首诗。

3、自主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4、我还能完成下列习题:
我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意思:
我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词句意思:
5、学习三首诗词,我发现它们有共同点,都是描写
我来盘点一下:
1、我发现,文中的三首古诗为我们再现了三幅精美的画面,《乡村四月》描
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前两句写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两句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四时田园杂兴》则描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歌子》一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描写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能默写三首古诗。

三、拓展积累:
(一)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作者背景: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

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

此为组诗之六。

[注释]
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黄四娘:杜甫四川浣花溪边时的女邻居。

3.蹊(xī):小路。

4.娇:可爱的。

5.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6.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是个“联绵词”。

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7.江畔:江边。

我可以结合注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大致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背景: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

四时田园杂兴:诗人晚年写了一组四季田园杂感诗,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

分为“早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时五组,每组12首。

都是描写的乡村生活。

课文中选的是“夏日”诗一首。

其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1.肥:指果肉肥厚。

2.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3麦花:荞麦花。

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

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4篱落:篱笆。

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5蛱(jiá)蝶:蝴蝶。

6.菜花:油菜花。

7惟有:只有。

8无:没有。

9傍:靠近。

[赏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其三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其十五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其二十四
鸟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