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

合集下载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全文《道经》《德经》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全文《道经》《德经》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全文《道经》《德经》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全文《道经》《德经》春秋老子(李聃)著草树先生堪正断句 2009年-----【德经】-----(38)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39)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废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万物毋已生将恐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 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40)第四十章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褒无名夫唯道? 善始且善成(41)第四十一章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2)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43)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44)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5)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辩如讷躁胜寒靓胜炅请静可以为天下正(46)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47)第四十七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弗为而成(48)第四十八章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有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49)第四十九章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詥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50)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人之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蚤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51)第五十一章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52)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棘见常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53)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财货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54)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夆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兹以此(55)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蜇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脧怒? 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耰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亡(56)第五十六章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57)第五十七章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而国家滋昏民多伎能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无欲而民自朴(58)第五十八章其政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悉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绁? 光而不眺(59)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蚤服蚤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氐长生久视之道也(60)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61)第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国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62)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驷马不若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63)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猷难之故终于无难(64)第六十四章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作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而败之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65)第六十五章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 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66)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争(67)第六十七章小邦寡民使有什佰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68)第六十八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69)第六十九章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宵夫唯不宵故能大若宵久矣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健之如以慈垣之(70)第七十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诤之德是谓用人是谓肥天古之极也(71)第七十一章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敌无敌近亡吾葆矣故乘兵相若则哀者胜矣(72)第七十二章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73)第七十三章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74)第七十四章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毋闸其所居毋猒其所生夫唯弗猒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75)第七十五章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单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6)第七十六章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民恒且畏死而为畸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77)第七十七章民之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也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78)第七十八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月亘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细微居上(79)第七十九章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又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80)第八十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言云曰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为天下之王正言若反(81)第八十一章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草树先生《道德经》难点解读/daodejingf.html? QQ交流767739499。

西汉初期长沙马王堆汉墓竹帛书法艺术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西汉初期长沙马王堆汉墓竹帛书法艺术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西汉初期长沙马王堆汉墓竹帛书法艺术经典书法作品赏析汉代从公元前二零六年到公元二二零年的四百二十六年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

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共四百余年,书法由隶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中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

因此,两汉是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由不断变革而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

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

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

刘勰《文心雕龙·碑》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

”因此,东汉隶书进入了形体娴熟,流派纷呈的阶段,如今所留下的百余种汉碑中,表现出琳琅满目,辉煌竞秀的风貌。

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

书法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以后晋代流畅的行草及笔势飞动的狂草开辟了道路。

另外,金文、小篆因为实用面越来越小而渐趋衰微,但在两汉玺印、瓦当和嘉量上还使用,并使篆书别开生面。

康有为曾说:“秦汉瓦当文,皆廉劲方折,体亦稍扁,学者得其笔意,亦足成家。

”帛书或称之为缯书、素书,是中国古代书籍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常与简牍并列称为竹帛。

《墨子·明鬼篇》:“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其务,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

”在这段有名的文字中,竹帛并不是一种古代书籍的名称,而是一种记录文字的载体。

竹乃竹简、简牍之省称。

帛乃缣帛,即古代丝织品的总称。

所谓“书之竹帛”,也就是用文字在简牍和简帛上记录下来的意思。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汉代马王汉墓简牍书法作品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部五里牌,于1972年至1974年发掘,共有三座西汉初期古墓。

其中二号墓是汉初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

墓葬共计出土包括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棺椁、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中草药等在内的文物3000余件,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版《道德经》——真正的原版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版《道德经》——真正的原版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版《道德经》——真正的原版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版《老子五千言》甲乙两本,轰动了世界,让世人对传世本《道德经》又有了重新的认识。

原来帛书版的《老子五千言》从内容上看有许多地方与传世本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大相径庭。

另外帛书版并不叫《道德经》而是叫《老子五千言》,也不分“道经”和“德经”,还有就是在前后顺序上帛书版的内容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帛书版《老子》甲乙两本的传抄年代也略有不同,甲本应该在西汉初年刘邦登基以后,乙本在汉文帝登基之后。

帛书版《老子》与传世本《道德经》相校雠以后,发现帛书版的更接近老子本人的思想,也更接近老子所著《五千言》的本意。

《道德经》全文马王堆出土帛书版01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03不上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04道中,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0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0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

07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08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理解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_真题-无答案(306)(943)

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理解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_真题-无答案(306)(943)

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理解)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总分58,考试时间90分钟)2.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阅读理解1. 20世纪七十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十二万字以上的帛书,其中有一部失传已久的《相马经》,是我国动物学、畜牧学的重要文献。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已从车战演变到骑兵作战,马的身价愈来愈高。

传说中的相马专家是伯乐,事实上,这类专家数量众多,《吕氏春秋》就提到十个相马家,《史记》也提到“以相马立命天下”的人士,这些都可以证明古人对相马的重视。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A. 相马技术的发展使得车战逐渐被淘汰B. 《相马经》是伯乐所撰写的相马学专著C. 相马术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动物学的发展D. 相马师这一职业早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2. 1996年,意大利帕尔马的脑科学研究人员发现,在猴子大脑里存在一种特殊的细胞,叫镜像神经元。

让猴子看到或听到一个动作,当它自己做这一动作时,这些细胞会兴奋。

后来的研究证明,人脑中也存在这种镜像神经元,能够感受对方的害怕和愤怒、难过和恶心;复杂的感受如害羞、孤独和不受欢迎,也都能够通过镜像神经元明显地感受到。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表情或者经历过的情感状态,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让我们体验到他人的感受,走进别人的情感世界。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 “同情”的魔力B. 何谓神经元C. 脑科学的新发现D. “爱”的潜在根源3. 铁是所有有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海洋浮游植物必须要从海水中汲取铁质。

海水中生成的铁通常很少,因此对于广大的海洋地区来说,铁的有限性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

海水中的铁主要来自河流中的悬浮质,然而这些含铁悬浮质大多都在近海地区沉积下来。

因此风尘的输送成为远离大陆的海洋中铁的主要补给形式,尤其是对铁量较少的地区(如高纬度海域)来说,这种补给对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黄帝四经》全文及译文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黄帝四经》全文及译文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黄帝四经》全文及译文前言《黄帝四经》是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初付于帛书老子乙本前,当时称《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后经专家鉴定,认为此书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

《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

此系真正的治国经典,可惜失传2000多年,万幸今日得以再现.起源于战国,盛行于西汉初期的“黄学”即《黄帝四经》,曾是百家学术之林。

在司马迁写《史记》时,也未看到。

致使黄学被淹没了五千余年都没有被历代史学者重视。

西汉时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个谜。

现在《黄帝四经》出土,经过今人唐兰先生考证后,确认《黄帝四经》不是伪书,是几千年来出土轩辕黄帝第一本书。

这是一部“治国之本”的书,它由四篇文章组成。

这就为海内外黄帝子孙重新认识黄帝、黄帝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

轩辕黄帝不再是传说人物,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

93岁的台湾史学家王寒生先生,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喜讯,恨不得一下飞回大陆,一睹为快。

但当时海峡两岸还未通邮,无法看到真迹。

几经周折,通过日本友人才搞到《黄帝四经》影印件,王寒生先生如获至宝,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先后花近四年时间将《黄帝四经》译出来,于一九七六年在台湾龙华出版社出版,王老先生在他自写的序言里庄严宣告:“读罢四经,我们认识了修道之门径,更提高了人生境界。

如果我们仍然是懵懵懂懂,那就不可挽救了。

纵然再读书万卷,也无济于事。

在四千年前,我祖已经打开了宇宙奥妙之门,指出了一条上进大道,今日能读到宝贵经典,是如何幸福!”又云:“黄帝四经出土,如老祖再降人间,这是可幸的,凡是黄帝子孙们,全当雀跃鼓舞。

”时隔十六年,大陆余明光先生于1989年也把“黄帝四经”进行了注释,由已故的周谷城先生题写书名“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余明光先生在书的“前言”里写到:“黄学被淹没了两千余年都不为人所重视,与此联系的西汉初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个谜!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黄帝四经’,这就为我们研究和恢复这个学派在历史上的地位,重新认识‘黄老’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据。

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老子帛书介绍

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老子帛书介绍

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老子帛书介绍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老子帛书介绍1973年12月至1974年初,湖南省博物馆在长沙市马王堆发掘了2号和3号两座汉墓。

其中在3号墓中出土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代竹简和帛书,一时震惊了中外学者。

根据该墓出土的一件纪年木牍,可以断定该墓下葬的年代是汉文帝前元12年(公元前168年),说明这些简帛在地下已经埋葬了二千一百四十多年了。

3号汉墓共出土竹木简600多枚,除220枚为古代医书外,其余皆为记录随葬器物的清单。

这批竹简保存的非常完整,字迹也十分清楚。

医书简的内容可以分为4种书,发表时分别为《十问》(竹简)、《合阴阳》(竹简)、《杂禁方》(木简)、《天下至道谈》(竹简)。

这些书中除《天下至道谈》原简有书题外,其余三种原简皆无书题,现在的书名为马王堆帛书整理组所拟定的。

这四种书的内容皆与房中和养身有关。

《十问》是以“养阳”为主要内容,包括服食、行气、道引、按摩等多种方法。

此书似采自多种房中书,当与《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古房中书有密切关系,只不过是该书只限于养阳之方,是一种专题内容的摘录或汇编。

因书中设有黄帝、尧、王子巧父、盘庚、禹、齐威王、秦昭王等“十问”,故整理组拟书名为《十问》。

《合阴阳》主要讲的是性技巧。

因篇首有“凡将合阴阳之方”语,所以整理者拈以题篇。

全书分八章,第一章讲性交过程;第二章讲“十动”;第三章讲“十节”;第四章讲“十修”;第五章讲“八动”;第六章讲“五音”;第七章讲交合所益;第八章讲“十已之徵”。

《杂禁方》篇幅很短,主要是讲巫诅禁咒。

其中半数文字涉于房中,其内容多与《医心方》卷二十六《相爱方》相近。

《天下至道谈》的内容主要也是讲性技巧,多与《合阴阳》相同。

全书分二十章(前两章无篇题,后十八章有篇题);第一章讲为什么“阴阳九窍俱产而独先死”;第二章讲“三诣”;第三章讲“审操玉闭”;第四章至第八章讲“八益”、“七损”;第九章讲“合男女必有则”;第十章讲“十势”;第十一章讲“十修”;第十二章讲“八道”;第十三章为第十至十二章的总结;第十四章讲“八动”;第十八章讲“五音”;第十章讲“八观”;第十七章讲“五徵”与“五欲”;第十八章讲“三至”和“十已”;第十九章讲女性生殖器部位及“十已”后性高潮的反映。

马王堆汉墓帛书的研究

马王堆汉墓帛书的研究

马王堆汉墓帛书的研究中国文化瑰宝——马王堆汉墓帛书中国古代文化无愧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底蕴令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和学者慕名前来。

其中,马王堆汉墓帛书是一大亮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共有三个墓室,分别是夫人墓、慕容侯墓和夫人侧室墓。

其中夫人墓被认为是晚西汉至早东汉时期的一件宝贵的文化遗产,内涵丰富,涉及广泛,其帛书内容、工艺、形制高度独特,是中国纸张书写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文物。

帛书内容几十年前的秋天,北大历史系毕业的毛佩琳女士,在对马王堆汉墓进行开掘的情况下,发现了一件颇为特别的文物——一部手写的帛书。

据考证,该帛书是由晚西汉到东汉年间的黄真墓主人所编写的,它的内容涉及了书法、儒家经典、法律制度的记载,包括丝绸、竹器等物品及服装的名目,以及女性娱乐活动如音乐、戏剧等的描述。

同时,马王堆汉墓帛书还记载了当时的医学知识和药物制作方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外科秘要》,这一内容是古代医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医学知识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工艺特点马王堆汉墓帛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出现的、同时也是最早的手抄文献之一,正因为此,它具有着极高的文献学和史学研究价值。

然而,不仅仅因为其地位的特殊性和价值的意义,更因为其工艺的特殊性而倍受研究者推崇。

在形制上,马王堆汉墓帛书长1.3米、宽0.38米,全书有约50000字,属于一般书写的篇幅的两倍。

在安排章节和排版布局上,这部帛书似乎更为注重体式的平衡、协调和对称。

在纸张的处理中,蚕丝、黄麻等多种材质织成的帛布组合而成,使得其色彩丰富、质感柔软、手感光滑。

此外,手工写书的技艺亦为我们所赞叹,其笔迹纤细、水平统一、结体排列整齐,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和历史学意味。

这一独特的技术特点不仅为帛书与众不同的工艺美感、艺术特质赋予了显著的价值而且还适应于学者解读帛书的诸多问题。

后续研究正因马王堆汉墓帛书刻画了当时社会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在现代研究方法越来越成熟的今天,这部作品仍是古代文化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对中华文明发展史有重大借鉴意义的源头资料。

马王堆汉墓出土汉简帛书欣赏

马王堆汉墓出土汉简帛书欣赏

马王堆汉墓出土汉简帛书欣赏
马王堆汉墓在长沙市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汉墓陈列馆现设在湖南省博物馆院内。

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

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结蒂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

它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尸腊和泥炭鞣尸。

是一具特殊类型的尸体,是防腐学上的奇迹,震惊世界,吸引不少学者、游人观光。

女尸经解剖后,躯体和内脏器官均陈列在一间特殊设计的地下室内。

马王堆汉墓发现了大批帛书和两卷医简,均出自3号墓东边箱的长方形漆盒中。

帛书大部分写在宽48厘米的整幅帛上,折叠成长方形;少部分书写在宽24厘米的半幅帛上,用木条将其卷起。

出土时都已严重破损,经整理,知共有28件。

医书简两卷200支,一卷内容与《黄帝内经》相似,讲的是养生之道,另一卷则为房中术。

马王堆汉墓简的书写者颇能随心所欲地将刚柔不同的笔画揉和在一起。

结构上,其中宫紧凑,四周舒展,左右避让,上下呼应,顾盼有情。

特别是其波挑披拂之处,有一种变化奇丽的特殊意蕴。

从整体布局上看,该简的黑白布局随意自然,疏朗有致,毫无匠气而显得神采飞扬。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帛书和书简,在反映汉初文字的隶变情况方面最具代表性。

这些简的简幅较宽,书写时便于发挥书法特性。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补识三例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补识三例

84----------------------------------------文史考证马王堆帛书《相马经》补识三例□高一致【摘要】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所涉及相马理论古奥难懂,学者对帛书中一些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仍有商补余地。

(丨)帛书3行“百节尽关”,学者无说,比对传世医书的记载可 知,它应指马的关节闭合,不松懈弛缓。

(2)帛书8行上、55行下所记“十焦”以及27行所记“焦”,并非是所谓“六腑之一”或穴位,而是马匹个体间具有差异性的外部特 征。

结合《相马经》文本与汉代马式来看,这类“焦”似指马匹肌肉上的褶皱纹理。

(3)《相马经》所载“廣肉”之“廣”以及全篇同样表示“廣肉”的“尺”,或皆读作 “坼”,分散、散开义。

“廣(坼)肉”意为破散之肉,即《齐民要术》中所记载的“八 肉”。

但“八肉”之名源自马额左右盾肌所呈现的直观“八”字形态,“廣(坼)肉”则得名于肌肉自身摇动破散的特性。

【关键词】马王堆帛书;《相马经》;考释帛书《相马经》1973年末出土于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篇名为整理者根据文本内容所拟,并先后经过两次整理。

①全篇用整幅高约48厘米的帛写成,上下画出黑色横界栏,中间用红色画出竖界格,现已断烂成24块,其中书有文字者共10块,经整理者拼合为8 块。

②《相马经》凡77行,根据学者的归类和研究,第1行至22行上为第一部分,第23行至43行下为第二部分,第44行至77行上为第三部分;三者在性质上分别属于“经”“传”和“故训”。

③第三部分常常引用第一部分的文句,二者可以对读。

学界对《相马 经》的归类和各部分定性尚有不同看法。

④本文主要是对帛书中三处内容进行考释和补①《文物》1974年第7期刊载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 汉墓发掘简报》,介绍有3号墓发掘与文物出土情况。

《文物》1977年第8期刊载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释文》,发表了《相马经》释文。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全文:《德经》《道经》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全文:《德经》《道经》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全文:《德经》《道经》老子的《道德经》(或云《德道经》),是古代道家的一部经典着作,也是早期中国哲学史上罕有的一部关于宇宙本体论的思辨着作。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无容质疑,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亦或直呼为《老子》)。

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仅以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

影响所及,不但融汇于儒、释、道铸成三位一体的华夏文明基本肌骨,随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世界,《老子》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推崇(摘自道教经典《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宗教,因以“道”作为其最高信仰而得名,它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相对而言也是东方宗教之一。

老子是道教信奉的教主,又称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近2000多年来《道德经》这一中国古老文明,经过一代代哲学家、道学家、智者高人传承下来。

哲学家、道学家、智者高人对《道德经》都有非常独到而精辟的阐述,从而更加丰富了我们的华夏文明,他们为中国文明的延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他们是华夏民族的骄傲,中国的骄傲,东方的骄傲。

现在所见《道德经》的最早文本,是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两种帛书,即帛书甲本与帛本乙本。

就内容看,两种帛书本与原通行于世的西汉河上公本,具有一些重要的差别。

即:1.传世本老子一书有《道经》、《德经》两部分。

在通行本中,《道经》居前,《德经》在后。

两帛书本则次序相反,因此被称为《德道经》。

2.通行传世本分全书为八十一章,帛书本则不分章。

3.通行传世本中作为语助词的“兮”字,在帛书本中一律写作“呵”。

如“渊兮,似万物之宗”;写作“渊呵,始万物之示”。

4.帛书中多用假借字。

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理解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理解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阅读理解)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总分62, 做题时间90分钟)2.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阅读理解1.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十二万字以上的帛书,其中有一部失传已久的《相马经》,是我国动物学、畜牧学的重要文献。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已从车战演变到骑兵作战,马的身价愈来愈高。

传说中的相马专家是伯乐,事实上,这类专家数量众多,《吕氏春秋》就提到十个相马家,《史记》也提到“以相马立命天下”的人士,这些都可以证明古人对相马的重视。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SSS_SINGLE_SELA 相马技术的发展使得车战逐渐被淘汰B 《相马经》是伯乐所撰写的相马学专著C 相马术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动物学的发展D 相马师这一职业早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分值: 2答案:D解析:A项因果倒置,应为车战演变到骑兵作战,马的身价越来越高,相马技术得到发展。

B项无中生有,原文未提及《相马经》的作者。

C项,原文只提到《相马经》是我国动物学的重要文献,由此无法推出相马术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动物学的发展。

故A、B、C三项均有误。

由《吕氏春秋》中已有相马家的记载可知,相马师这一职业在汉代以前已出现的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2.乡村与城市,本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和文明形态,自有其不同的运作路径和发展规律。

推进城乡一体,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追求城乡一样,不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而是要尊重不同的文明,顺应不同的规律,走出一条生态、生产与生活契合,自然、文化与历史和谐的城乡差别化互动型协调发展道路。

从文明的演进看,我们不可以割断历史:从社会的变迁看,我们也不可能消灭乡村。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SSS_SINGLE_SELA 建设美丽乡村不能简单等同于农村城市化B 建设美丽乡村要符合乡村的发展规律C 建设美丽乡村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D 建设美丽乡村是要考虑城乡差别化发展分值: 2答案:C解析:由“建设美丽乡村……不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可知,C项“建设美丽乡村是让乡村全然变成城市”颠倒黑白,与文意相悖,故当选。

《道德经》全文—马王堆出土帛书版

《道德经》全文—马王堆出土帛书版

《道德经》全文—马王堆出土帛书版《德道经》简介帛书《老子·德道经》,出土于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

分为甲乙本〔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被认为是最接近老子原著本义的版本。

现代通行本《老子·道德经》,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马王堆帛书《老子·德道经》与通行本在编排上有所不同,帛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通行本反之。

通行本在某些章节次序也有差异。

文字上帛书与通行本也有所差异。

接下来阿东就将帛书版本的《老子·德道经》原文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马王堆帛书《德道经》原文《德篇》第一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第二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废,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万物毋已生将恐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舆?非也,故致数,舆无舆。

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

第三章上士闻道,堇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

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第四章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马王堆汉墓经络十一条

马王堆汉墓经络十一条

马王堆汉墓经络十一条
简介:1972年初至1974年初,中国考古工作者相继对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的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几千件珍贵文物,其中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

在马王堆帛书中,有11种是古医书,计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等。

以上11种,由于《阴阳十一脉灸经》有甲、乙两种本子,文字基本相同,可以合并起来算一种,所以帛医书实际上是10种。

马王堆三号汉墓还出土竹木简200支,全部是医书,分为《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等四种,其中除《杂禁方》为木简外,其余全部是竹简。

以上帛医书和竹木简医书合起来总共为14种。

这些古医书都是后世已经失传了的医书,就连《汉书·艺文志》也未能著录。

它们的出土,填补了我国医学史上的空白。

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释文

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释文

作者: NULL
作者机构: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17-22页
主题词: 马王堆汉墓帛书;汉水;南山;出土;善行;阴阳;全文;文体;松柏;溃堤
摘要: 《相马经》是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

高48厘米,全文共七十七行,约五千二百字,部分已残损。

字体隶书,抄写相当工整。

帛书《相马经》的文字和传世的本子,不论在内容和文体上都出入很大。

从它的文体类似于赋和提到南山、汉水、江水等迹象来看,有可能是战国时代楚人的著作。

全文的主要部分仅是马的目睫眉骨等几个局部,所以它是否就是《相马经》全书,也值得研究者作进一步的探讨。

书中有不少专门术语,由于古今语言的不同,已经很难索解。

为了便于阅读,释文尽可能用今体字排印。

假借字下加圆括号注明是今之某字。

原文明显的错字下加尖括号注明本字。

脱字以方框为记。

缺文可以补出的,以方括号为记。

释文中的号码为原件行次。

关于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重文号的漏抄与误抄

关于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重文号的漏抄与误抄

关于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重文号的漏抄与误抄
张传官
【期刊名称】《古文字研究》
【年(卷),期】2016()1
【摘要】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是早已失传的《相马经》的某种古抄本,弥足珍贵。

不过,此抄本存在着漏抄或误抄的问题,我们可以据此对《相马经》的版本价值做一个大致的判断。

关于《相马经》中的脱字与误字,学界已有较多研究,此不赘述①。

此外,《相马经》中也有不少误抄或漏抄重文号的情况,本文就集中讨论这个问题。

帛书《相马经》共分为三部分,学者多认为第一部分是"经",第三部分是"故训"。

【总页数】7页(P479-485)
【作者】张传官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与王弼本对读札记
2.论先秦两汉解经文体的萌生与确立——以马王堆帛书《相马经》为中心
3.论先秦两汉解经文体的萌生与确立——以马王堆帛书《相马经》为中心
4.马王堆帛书《相马经》补识三例
5.马王堆汉墓出土《相马经·大光破章故训传》发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王堆帛书——永不落幕的书法博物馆

马王堆帛书——永不落幕的书法博物馆

马王堆帛书——永不落幕的书法博物馆中国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的帛书。

1973年1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2号汉墓,放在一涂漆木匣中。

有写在整幅帛上的和写在半幅帛上的两种。

字体有篆、隶之分。

篆书的抄写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左右,隶书的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共有28种,计十二万余字,均破损严重。

依《汉书·艺文志》分类,六艺类的有《周易》、《丧服图》、《春秋事语》和《战国纵横家书》;诸子类的有《老子》甲本(后附佚书4种)、《九主图》、《皇帝书》和《老子》乙本(前附佚书4种);兵书类有《刑德》甲、乙、丙3种;数术类有《篆书阴阳五行》、《隶书阴阳五行》、《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彗星图》、《出行占》、《木人占》、《符箓》、《神图》、《筑城图》、《园寝图》和《相马经》,其中《五星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书;方术类有《五十二病方》(附佚书4篇)、《胎产图》、《养生图》、《杂疗方》、《导引图》(附佚书2篇),其中《五十二病方》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医书。

另外,还有《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3幅地图。

将在大连博物馆展出的《黄帝四经》帛书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重要学术价值,又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

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依据。

如《老子》甲乙写本,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今本次序相反,其中的佚文是研究儒家学说和汉初思想的宝贵资料;另一部类似《战国策》的帛书,约六成不见于《战国策》,现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为研究战国中期合纵连横斗争的重要史料。

马王堆帛书是汉代简帛文献最具重要意义的发现。

将在大连博物馆展出的《周易_六十四卦》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包括《战国策纵横家书》、《老子》甲本和乙本等,它是研究西汉书法的第一手资料,使前人争论不休的西汉有无隶书的问题迎刃而解,所谓西汉无隶书,西汉无分书等说法不攻自破。

马王堆墓出土木匣,匣内帛书记录7个埋藏多年的历史文化谜团

马王堆墓出土木匣,匣内帛书记录7个埋藏多年的历史文化谜团

马王堆墓出土木匣,匣内帛书记录7个埋藏多年的历史文化谜团我国历史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从上古时期到现今,大约经过了五千年的过程。

在这五千年里,中国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脑力,发明了很多有用的文化事物,并且将它们留到了现在;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些非常珍贵的、有研究作用的书籍或是器具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了,永远留在了那个时代。

古人将古物留到现在的主要方式,就是死后的下葬。

基本上每一个很有地位的人物死后,他的后人都会给他修建一座非常大型、非常豪华的墓地,并在里面放上很多珍贵的器物或是主人生前使用过的东西,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出这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在1972年,长沙的马王堆墓地发生了一定的变故,专家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墓里面的文物,就决定对它进行保护性的挖掘。

古墓被打开之后,专家从里面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一具没有腐烂的湿尸,尸体保存得非常好,还有弹性;经过研究,这是当时长沙的丞相利苍的夫人辛追的尸体。

这是一次重大的发现,在世界上都是很少见的。

除此之外,专家还从墓中发现了一张最轻的丝绸薄绢,另外还出土了很多精美的酒具和生活用品,这充分地展现了这位丞相生前的成就。

在文化遗留方面,专家在里面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漆木匣子。

这个木匣子里面有二十八种写着字的帛书,上面记录了医学、养生方面的知识,大约有十二万个字,这对研究古代的文化有很大意义,而且它还解答了人们很多年都没有解开的历史谜题。

1.最早的医疗保健操专家从里面发现了一张导引图,上面画着很多种姿态的小人儿,经过研究,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保健操,为的就是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身体,这些姿势基本上是模仿了动物的形态。

2.乌鸦在出土的相马经里面,有提到这样一句话,好马一能够追逐鹿,二能够追逐麋,三能够追得上乌鸦;所以,在墓里面找到的青铜马,人们都说它脚下踩的是飞燕,其实不是,而是乌鸦。

3.我国最古老的医书在这部帛书里面有说到五十二病方这一本书,这本书里面记述了很多关于医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证明在那个时代,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养生和治疗疟疾的方法,这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眶角,所以相材久及支能、下节、徐疾及征表也。眶能博长呈廉、横约尽具,此三材具矣,国马也。博长者,力也,〔呈廉〕者,材气也;横约者,死生也。故博胜浅,长胜短,呈胜不呈,廉胜不廉,横胜纵,高前胜伏,约胜不约。眶浅而短者,一驽也;纵而不廉者,二驽也;曲而不约者,三驽也。
彻肉欲长,欲深,〔欲薄,〕欲泽,欲有焦,欲高前。故长贤短,深〔贤〕浅,薄贤厚,泽贤不泽,有焦贤无焦,高前贤卑前。彻肉薄泽傅骨而毋肉者,名曰骨荐,国马也。彻肉有参画会于前者,名曰□□;杀兽能□杀上兽。彻肉有□□□□画二以锐,会于前者,名之曰 矢之族。〔彻肉〕凡画细者贤大,长者贤短,深者贤浅。彻肉□□□□□马也。 □〔之〕驽四,□一□□□者也。□□□□□能开阖前也;毋泽,四驽也。
□□□□□□□□□□□□□□欲纤欲□□□浅毛,欲毛上逆,欲动摇破散,高锡之,如火之炎,故长□□□□□□□匿贤见笞之□□□□□□毛贤逆毛。毛上逆者贤伏,能动摇破散,高钖之,〔如〕火之炎,贤毋动摇者, 〔肉索〕缠之,如收索者,名曰虎缠,良马也。能动摇,而锡〔之,如火之炎,而动摇〕益疾;锡而泽泽,急者笞□□益俞衰。 肉有画三,野毋禽,五逮乌鸦,九为天下宝。能高锡薄 ,久毋下□,□走马也。 上下疾者,易足不久;能动摇〔破〕散,高〔钖之,如火之炎。而〕不能动摇破散者,非走马也。能博能浅,能短能长,善走马也。 肉之驽四:短者,一驽也,厚革坠毛者,〔二〕驽也;不能动摇者,三驽也;其会也,启而远目者,四〔驽〕也。
法曰:能为变者良也。〔能〕变而不良者,何也?其起居非者也。起居是而不良者,何也?是不能通利者也。通利而不良者,何〔也?是〕眼不能进退者也。进退而不良者,何也?是不能灭亡数死生者也。其死生是也,不〔良者何〕也?其无光者也。有光而不良者,〔何〕也?光浅怒不能周,睁不能弛者也。其周弛是也,而不良者,何也?□□□不得。得而不良者,何也?主人不胜客者。皆是而不良者,何也?其静躁无所法者。故曰:〔相〕有法,此谓骏逸。泽□□,是谓□□。□气,驽马也。理大而短, 不泽,淳泽不死不生,非走马也。□□所出,朕毋所生,本毋所终,末有所 ,非良马也。久走马之势阳,能厚能长,能阴能阳,其动也,如失毋□□□□□□□□□缘,夬及纠如相□□名曰絇罗。怨能解絇,廉官马也。摇能□□举,天下莫若。中居者,物欲为之,而无能善也。得弓而不得弦,矢强而不发;徒得矢,而不得〔弦〕与弓,疾而 □□;□□□□□□□,〔不〕杀;得矢弦而〔不〕得〔弓,疾〕而无穷;得弓与弦矢,近发而□□杀。皆得矢弓,走疾而不穷。所谓息阴治□□□□□□□□处之,多气。
善哉死死,若印以棘。希而襄之,发而阳之。河州无树,已能长之。江水前注,孰能当之?卢首献献,高而枕之;〔重〕鞍突盈,勿令忘之。汉水前注,不欲壅之。呜呼,美哉!微而藏之。
角欲长欲约,欲细欲危;阴欲呈毋肉,欲廉。故长杀短,约杀不约,细杀大,危杀不危,呈毋肉杀厚革坠毛,廉杀不廉。角成卜者、车轮者、巨者、麋 者,此四章得一物,皆国马也。角或没不见者,国马也。或约不见,至耳下乃起如桃者,亦国马也。阴危如茧,则命善;如枣,为国宝;如枣核天下弗得。阴或壹绝者,良马也;再绝者良怒马也;三绝者怒恐不可止矣。阴之生如鸡踞者,朝至暮怒不可止。阴阳间虚毋肉者,马不走。角有约束。其约近目,杀目;其约束远目者,阴乃生。角不约者,一驽也;大而不廉者,二驽也;爪枝者,三驽也。
〔游〕肉欲急以直,欲薄欲泽。故急贤〔缓,深〕贤浅,薄贤厚,淖贤不泽。游肉前急,傅而后不傅者,末途不善,前缓〔后〕急者,如发末途,善。前后皆急傅者,疾且久。惟冈之下傅骨者,纤入目下,名曰成维,良工皆〔曰〕大遂。游肉下委,肉有实画;一画水,二画中水,三画上水。游肉孰之能锡上,□□□也。上相薄会目中者,国马也;能钖者,善走马也;不能动摇者,驽马也。游〔肉〕之驽二:缓者,一驽也;维冈之下,肉不能动摇锡者,二驽也。
得兔与狐,鸟与鱼者,欲得〔兔〕之头与其肩,欲得狐周草与其耳与其肫,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鬐与脊。吾请言其解?
此夫彻肉者,欲大,肉毋崩,毋崩善 。散筋者,欲诸筋尽细,细多利。泽光者,欲目旁之泽毋毛,毋毛多气。折方为锐者,欲前夬之锐,锐多利。斩短者,欲睫之短也;续长,前后之夬皆欲长,长善走。损狭益广〔者〕,前后之夬皆欲长而锐。尺者,在阳睫本上,卦从前夬中出,上到后夬,乃成尺。扶者,从阳睫本上到眶骨。上欲见扶,良马容莛者,皆目旁之卦也。皆为材,其摇数为利。弗 弗久,茧然有朕有骨,而朕有肉章。肥不灭,瞿亦不亡,是谓大良。出于泽,登于陵,良工所相,皎乎若绳;投之地草也,良工举之而宝也,此皆前后之夬也。弗 弗久,茧然有朕有骨,朕有肉章者,欲其骨除毋毛,毋毛多气。登于陵者,欲前夬之前举,前举多气。有树产于大海〔之阿〕者,睫欲希,希坚久。良马成,其不成才者,皆□□也。上有刻卢者,欲眶骨充盈,盈有材。中有〔玉〕英者,眼也。雍蒙别环者阴 ,阴 坚久。夬其前后者,夬也。十焦者,欲目上见如卢,如〔卢〕见骨材。中有线,理若斩竹者,欲眼理之有□多气。雍塞当者,欲前后夬彻,彻多利。受绳者目下睫本直上,正方者欲阳上,上如四荣,荣之盖多力。睫薄薄天者,欲睫之举坚久。南山有木,上有松柏,下有崖石,上甚方以锐者,欲阳上之锐如松柏,善行,下甚广以大者,欲阴,阴大善行。直刺为良,旁刺为败者睫,睫欲直,直愿。去下一崖,有一付枝,远望之转,察之而离者,角也,欲角之枝如书卜。去下一止,必循徐理者,后夬也。欲頯骨之毋与角会,毋与角会多利。下有复盛者,阴也。欲其状为盛盖,坚久。上有偃臼,玄也;欲其如臼,如臼坚久。中有一池者,目也。旁圜以草者,欲睫举坚久。池上有堤,堤上有枣,枣才实者,角也。欲角上之如枣核有材,尺为索者,卦从前夬中出而上,上〔是〕乃有下曲,曲有材。寸为绳者,前夬之卦为〔材,见〕一、见二、见三、见四者,皆禁夬也,禁夬也为材。上有君台者,堤上欲其如四荣之盖,如四荣之盖多力。下有逢室,阴 坚久,登巅薄于天,有一风穴者,目也。目欲高,高有材。中甚深固,外甚周密者,欲眼之□坚久。风穴然动,飞华转实,华飞千里,实怒乃起者,欲阳上 挈,千眼乃摇,摇善走。眼节不摇,坚久。实饰毋怒,山木未知所止。所谓见一节,良且久;见二节,国良勿有;见三节,为天下□者,阳上卦,卦正上出者,有材,见一曰鹄绝,见二曰三材。以为厚,尚欲仆之者,阳上不厌厚,厚多力。以为薄,尚欲 之者,阴不厌薄,薄善行。以为长,尚欲续之,前后之夬也。此皆不厌长,长善走。〔以〕为短,尚欲踙之者,睫不厌短,短转厚。薄泽恒,薄以长者,阴欲有 , 正居目下,坚久。四肉中度者,欲目旁尽毋毛,毋毛多气。方骨中矩者,各之方有材。圜肉中规者,目上环,环坚久。依者勿弛,卧者勿起,驾者勿止,相目之谓也。发剑首而见千里者,诸目卦及精之谓也。欲得其情,必道其门;旁有两渠,索而弗得,其状似神。上为悬卢,下为缨筋,力可以负山,足可以载云,天下少有,良工所尊,此皆前后之夬也。前夬欲前会,后夬欲下会,会善走。有松产南山之阳,正刺为良。旁有重枣,是谓良宝。重枣居旁,是谓善行。壹厌壹起,弛千里;再厌再起,千里之后,居吾去子,此皆角也。所谓绝根者,欲其厌,厌善行。所谓重枣居旁者,欲其如书卜而起;绝二寸,乃独起如枣核,起如枣核有材。面前有微者,目也;后有三齐者,肩.肩欲上□□齐,齐多利。大田少草,又欲其希者睫,睫欲希,希愿。所谓伏则弃捐者欲睫,睫举坚久。深固周密,如水在卮者,眼。眼欲盈,盈坚久。既审短长者,令相者审目旁之卦,卦有材利。积之我我,闉谷投溪者,欲阳上如墓,旁平而毋窳,毋窳坚久。深沟〔长〕渠,绝峦溃堤者,欲其有鹄,鹄绝有材。秆莛所藏者,即是己。山之阳,有悬冈,削以深者,〔欲〕睫之之睫,坚久。进以长者,欲夬之长,长善走。大木高,本深藏,藏以大,桐以锐者,欲耳筩长叶短,叶短有材。前者揭,后者拔。欲前夬举,举多气。欲后夬下,下善走。厚其垣,重其盖者,欲长阳上,阳上高,有力多利,产于中,长于外,美哉纯,丰盈大者,欲眼盈,眼盈坚久。能正直者,欲目下直,直善行。短而弦,长利弧者,欲马形上急下缓,多利。纵而阳缓瞻余者,欲须臾缓,缓多利。转而肉者,欲阳上转,上转多力。悬而抒者,欲前后夬泽,泽多气。葱茏叶,青令羽者,欲目旁黑泽而苦,坚久。不饰而弧者,欲目之如复弧,目势也。我而窳者,欲目旁平,平善行。窒而盈者,欲眼盈,盈坚久。擅曼者,欲目闉,闉合而平盈,坚久。大容箴,长容莛者,欲目旁有卦,卦长如箴,有材。江水流行,灭而无形者,欲目闉而无朕,无朕坚久。旁又危封,后不厌高,外不厌耸,立〔不〕厌直,团不厌方,此皆角也。角欲如书卜,方而数,数绝善行。擅曼平者,善走。方可驰福,可以逃凶者,欲角方有,有雨,善行。有骨, 见一、见二、见三、见四、见五者,欲后责大,前责小,欲其后傅中封 ,见三善走,有骨尺三寸,为生为死者,颌也大肉,为生为死者,欲沽大,大多气。美人阴生无百节成者,眼睛也。拟之凉月,绝似彗星者,欲眼赤,赤多气。天地相〔薄,〕灭而无形者,欲目闉交上下会,眼中央而平,平坚久。玉中有瑕者,眼睛也。必〔乡〕天德,今马乡日,□□□□□□□□□〔在玉〕中匿者,眼睛也。有去处宫,独挟色者,欲如鸽目,鸽目固具五彩。希而襄之,欲睫希。希愿襄之,坚久。发而阳者,欲目 挈,多气。江水前注,孰能当之者,前夬,夬□□□□□□□□□□□前也。重鞍突盈者,欲目旁之泽多气。汉水前注,不欲壅之者,前夬也。诸前后之夬欲长,善走。骨除不 ,多利。黑多气,能上下合者坚久。前夬举多气下
微肉欲薄欲泽、欲傅、欲前、〔欲曲。薄贤〕厚,泽贤枯,傅贤袁目,前贤后,曲贤刲。微肉不傅目而袁目,名曰壶居,此驽也。凡□□□四夬:前, 肉也;上, 肉也;下,游肉也;后,微肉也。
法曰:眼,大盈大走,小盈小走。〔大盈〕而不走,何也?是溢而暴者也。不溢不暴而不走者,何?前不能大扜,眼不能后傅者也。大扜〔后傅〕而不走者,何也?是光泽不善,而动摇迟者也。有光泽动摇疾而不走者,何也?是〔眼不〕能及复,时见睫本者也。能及复,时见睫本,而不能走者,何也?是毛不能袁除。袁除而不走者,〔何也?毛〕细不能纤,匿垌均竟后怒,狄筋不躁动,不能半复眼者也。
马王堆汉墓帛书《明。上有君台,下有逢芳,旁有积緛,急其帷刚。兰筋既骛,狄筋冥爽,攸攸时动,半盖其明。周草既匿,莫见于旁,时风出本,行马以襄。昭乎冥乎,骏□□强。阳前阴后,瘛乎若处。而比离之似簧,若合相复。
伯乐所相,君子之马:阴阳受绳,曲直中矩。长 短颊,乃中参伍。削阴刻阳,纠角有两。起阳没阴,三骨相辅。方眼深视,五色清明,其状类怒。前有卢首,后有从轨,中有藏宝。得薄薄与转,马乃少患。信能知一,百节尽关。知一之解,虽多不烦。尺也成,利乃生,气乃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