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华莱士风格
美国著名记者
美国著名记者——迈克·华莱士10级新闻一班杨菲1090702070迈克·华莱士是美国著名记者,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著名节目《60分钟》的主持人,是美国电视界的“教父”级的人物。
华莱士有着独特的采访风格,一般是以尖锐犀利的问题紧逼被采访人,探求出了许多真相,但也是受到许多人的骂声。
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让他在人们的记忆中烙下深刻印象。
华莱士1918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布鲁克兰市一个移民家庭,他的父母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人。
父亲经营杂货批发业,后成为保险经济人。
华莱士从小就很聪颖,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密歇根大学。
大学一年级末,华莱士被人推荐,首次进了大学电台,当时他就说了:“嗯,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业。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新兴的新闻媒介。
1939年华莱士从密歇根大学毕业。
最初为《芝加哥太阳报》所属的电台写新闻,之后在芝加哥主持“姿帕斯讲场”引起全国轰动。
1951年,华莱士移居纽约,进入CBS。
刚进入CBS,华莱士做过各种各样的事,还去百老汇演过话剧。
之后,华莱士离开CBS,在纽约第五频道创办了一个新闻节目叫“晚间节奏(Night Beat)”。
这是一档完全不同于过去形态的电视新闻节目,它把焦点集中在种种尖锐的社会问题上。
这是第一次一个电视采访人用困难的问题挑战他的采访对象,也是第一次电视观众面对困难而严肃的话题。
此档节目以前所未有的采访风格征服无数观众。
之后他又把他这种尖锐的带挑战性的提问风格带到他创办的另外一个节目“迈克·华莱士访问(The Mike Wallace Interview)”,虽然很多人不接受他调查式的强硬的提问,但他的观众群还是不断增长。
1962年,华莱士的长子皮特在希腊滑雪时出事故身亡。
这次事故之后,华莱士回到CBS,与CBS签下合同,开始专注于硬新闻的报导,包括采访越战。
1968年,CBS新闻节目的制作人丹•休依特与华莱士共同主持和编辑一个新的电视节目“60分钟”,这个电视节目采取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叫做“黄金时段的新闻杂志”。
迈克·华莱士在此
他是全美“最著名的广播电视记者”,他被称作新闻“巨人”,他用“华莱士式提问”,锻造一个属于他的时代。
4月8日这一天,他停止了向世界发问——迈克·华莱士在此本报记者王晶晶《中国青年报》( 2012年04月11日 10 版)华莱士与邓小平在一起迈克·华莱士在93岁时停止向世界发问。
过去半个世纪里,按照媒体的说法,“他的名字一度让腐败的政客、高明的骗子、不作为的官僚头疼”。
他所服务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播出的广告称,如果有4个单词会让这些人从心里害怕,那一定是“迈克·华莱士在此!”(Mike Wallace is here)因为这位新闻访谈类节目《60分钟》的主持人,几乎以审问的方式,撬开了他们的嘴,即使那个人是国家首脑,他也毫不留情。
三十几年前,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接受采访前,曾咆哮着警告他:“我不想谈越南,如果敢提越南,我就让你们这帮小子立马滚蛋。
”华莱士深吸一口气,以“一个男人对男人的架势”走了过去,“越战强暴了你,总统先生,然后,你强暴了整个美国。
你该谈谈这个事情!”在自传《你我之间》里,他这样回忆。
这个曾要干到“四脚朝天”的人,4月8日在美国东北部一家疗养院里停止了呼吸。
患有心脏病和老年痴呆症的他,在最后的日子里再也没提起过《60分钟》,仿佛那段辉煌的岁月被他的健康一同拐跑了。
不过,那些连他自己都遗忘了的日子,如今正被人们津津乐道。
那些和尼克松、霍梅尼、邓小平、江泽民打交道的片段,成为新闻专业课上的一个个案例,也是很多电视台记者反复观摩学习的教材。
“迈克·华莱士一度是中国新闻人遥远意义上的角色榜样。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洪兵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实际上,这个新闻界的榜样起初可算不上什么典范。
他家世寻常,成绩平庸。
因为眼睛长得细长,还被人取了一个带有歧视色彩的外号。
偶尔几次,他还干过去商店偷5美分的口香糖这种不太光彩的事。
如果说还有什么值得特别一提的话,那就是他在高中成为学校管弦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以及网球队长。
60分钟,一辈子——美国新闻怪杰华莱士的完美谢幕
60分钟,一辈子——美国新闻怪杰华莱士的完美谢幕曾经虚度了大学四年的新闻专业学习,现在能让我忆起的外国新闻史上的著名人物已寥寥可数,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1972年报道“水门事件”由此直接导致美国总统尼克松下台从而名声大噪的两位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还有一位就是著名的美国调查性新闻报道栏目《60分钟》的记者兼主持人迈克·华莱士。
如今,前两位早已经“退隐江湖”,而后者却用了一辈子去兑现“60分钟”。
作为一名记者,华莱士做过很多次“高端访问”。
有人说,接受过他采访的名人可以编成一本“20世纪名人录”,这些名人中,包括自肯尼迪时代以来除现任总统小布什以外的历届美国总统,以及60年代以来掌握国家权力的各国首脑,包括中国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和江泽民,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伊朗前宗教领袖霍梅尼,埃及前总统萨达特,叙利亚前总统阿萨德,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联合国前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等等。
然而,中国人了解华莱士,恐怕还是从1986年他采访邓小平开始的。
在此之前,邓小平从没有接受过任何西方媒体的电视专访,而这第一次也成为唯一一次,除了其他政治上的原因,我们也能由此看出华莱士在新闻界的巨大影响力和个人魅力!在9月2日的采访中,面对说实话不爱讲空话的邓小平,华莱士当时有点紧张,他向邓小平要了一支烟,以便放松一下心情,紧接着,两个有烟瘾的人还相互交流了戒烟的痛苦与经验。
正是在这次采访中,华莱士问道,“这是每个人都想问的问题:过去几年里,邓小平做了很多的工作,搞了现代化,经济在发展,人们不再像过去那么害怕。
但是,邓小平之后怎么办?人们都关心邓小平之后中国是否会回到过去?”面对这个问题,邓小平斩钉截铁地回答:“绝对不会回头!”采访结束四天后,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台播放了邓小平接受华莱士采访的全过程。
当人们看到邓小平在美国电视屏幕上谈笑风生时,无不感叹这位时代风云人物超人的智慧和胆识,节目播出后,轰动了整个世界!而华莱士也凭借这次个人历史上的伟大接触使他和他的《60分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我们可以说是《60分钟》成就了名嘴华莱士,也可以说,是华莱士成就了辉煌的《60分钟》。
[新闻传播]从CBS《60分钟》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从CBS《60分钟》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河南省南阳电视台吴春光摘要随着CCTV《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节目的成功操作,各种各样的调查性节目的推出甚嚣尘上。
在各栏目纷纷效仿CCTV栏目模式之机,通过重新审视在美国被称为“电视调查性节目开山鼻祖”的CBS的《60分钟》新闻杂志节目,总结其创造35年收视神话的策划策略,以期能为中国电视新闻媒体在深度报道节目制作上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闻节目60分钟深度报道在时下的电视荧屏上,电视新闻已经不再是消息的代名词,而纷纷向新闻深处挖掘,对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做出解释性或调查性报道,即所谓的深度报道(in-depth reporting)来抢占观众的有限注意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电视深度报道节目起源于西方。
正如孙玉胜在《十年》中所讲到的,中央台一套在90年代初期第一次尝试推出的深度报道节目的构想来源于一盘美国的CBS所制作的一期名为《60分钟》的新闻杂志性节目。
在这个节目中,以戏剧性的手段表现新闻事件,挖掘新闻事件深层次的内容这一崭新手段为我们的电视新闻人打开了全新的视野。
杂志性新闻节目——《60分钟》CBS的爱德华·默罗在1958年曾经说过:“电视新闻是一个由本来互不相容的表演、广告和新闻三个因素结合在一起的。
其中每一个因素都要求制作人有异乎寻常的较高的职业素养。
一旦你能够把这三个因素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你就成功了。
”1CBS的《60分钟》是美国历史最长的收视率最高的10个节目之一:连续22年高居前10名排行榜。
它曾经5次成为美国收视率第一的电视节目。
以下是CBS《60分钟》的节目成功运作值得借鉴的几个方面。
一、从选题到制作——精良的创作班底《60分钟》的选材内容非常广泛,题材热点跨越国界、跨越信仰、跨越意识形态。
每次播出的都有国际上的热点、全美的热点,访问的对象从国家元首到普通老百姓,主题多半为涉及政府和社会政策、司法公正、灾难、社会正义等等。
我最欣赏的新闻人物
我最欣赏的新闻人物第一组:约瑟夫·普利策第二组: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
22岁在哈佛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并留在哈佛攻读研究生。
毕业后,他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先后在多家报纸公职,热衷于政治新闻的报道并亲身参与活动,曾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
他的专栏评论被不止250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国外报纸刊用,同时它还分别为50多家杂志撰稿。
他获得了1958度普利策新闻奖。
23岁时撰写《政治序论》,西奥多·罗斯福对此书推崇备至,与李普曼往来交换意见。
1964年9月,林登·约翰逊总统在李普曼75岁生日前授予其总统自由勋章。
授勋书上写道:“他以精辟的见解和独特的洞察力,对这个国家和世界的事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而开阔了人们的思想境界。
”1974年85岁生日时,纽约市授予他最高荣誉青铜奖。
第三组:沃尔特·克朗凯特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1916年11月4日-2009年7月17日),在密苏里出生,在得克萨斯长大,在合众通讯社(即后来的合众国际社)接受了职业记者训练。
到CBS从业之前,他先在一些小报社和广播电台谋职。
但合众社是他的精神家园,并且在他以后的生涯中留下了巨大影响。
在合众社,他学会了准确报道、精练写作,并且快速发稿。
根据1972年的一个民意调查,称克朗凯特是“全美最受信任的人”还远远不够。
事实上,在许多问卷调查中,他都超过了美国总统和副总统,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和所有的其他记者。
这一荣誉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风云变幻的时代来临。
在那些愤怒和分歧的岁月里,美国人坚信,沃尔特·克朗凯特绝不会欺骗他们。
他也保持着干练的报道风格:虔诚,直接,不花哨。
播音员主持人的风格表现类型
播音员主持人的风格表现类型20世纪90年代初,受港台电视传媒影响。
《上海早晨》《晚新闻》《阳光直播室》等“说新闻”形式在全国各地电视台相继开播,替代了过往“播新闻”的形式。
不少播音员主持人虽然尚未完全适应这种由“播”到“说”的转变,然而播音员主持人相对轻松的表情和语言却已经成为了当时街头巷尾的议论焦点。
我国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开始着力关注国内外新闻主持的风格与形式,电视文化也迎来兼容并蓄的重要时期。
一、播音员主持人风格形成的渊源以第一代主持人赵忠祥、沈力等为代表,正襟危坐、字正腔圆,严谨的主持风格是他们的鲜明特点。
这种“播新闻”的形式也影响了一代人对新闻的阅读和审美。
然而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这种风格显然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相比,“说新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语言的通俗化,较之于过往严肃的播音主持方式,主持人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在语言上亦竭力表现得轻松、幽默,语言魅力得以充分彰显。
随着电视媒介功能的转变,主持人的风格也更趋于个性化。
二、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特征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较之于一般节目的风格固然有相同之处,却也存在自身独有的特征。
主要有传播性、审美性、以及生动与创新等特征。
作为传递新闻于大众的节目形式,这种传递的过程自然带有传播功能,无论是新闻现场抑或主持人的转述,所述事实必然是真实存在的,是播音员主持人对客观事实的传递,而主持风格的差异则是为求以更加生动的形式传播于受众,增添活力。
从某种意义而言,电视节目同样是一种文化产品,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贯穿于节目,不可避免的为受众欣赏品评。
因此,审美性成为了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重要特征。
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美感成为了受众评判这档节目是否“好看”的重要因素。
此外,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生动、创新也尤为重要,他们既要保持对鲜明事物的关注,又应保持对新鲜新闻语言的敏感,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三、播音员主持人的风格表现类型(一)新闻型主持人新闻型主持人,其实是播音员到主持人的一个中间阶段。
迈克华莱士
有媒体评论说,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华莱士和他的《60分钟》,把电视访 谈节目变成了“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华莱士向来以尖锐的问题让他的 节目来宾招架不住,不过,他的风趣和幽默也让后生晚辈折服,他的退 休标志着一个时代风格的结束。
人物生平
新闻怪杰
• 他曾经采访过全球无数著名的政治人物和 各界名流 1,以其辛辣、强硬的主持风格和近乎于“审 讯”的采访方式被全世界观众所熟知。 2,此外,由于华莱士最擅长追踪式新闻报道 以及揭露社会问题的深刻性,他在世界传 媒界中还被同行们称为“新闻怪杰”。
新闻作品
美国新闻界最富争议和影响力的传奇人物之一
独特的风格:尖锐犀利
• 方面影响: A、不回避、不退让、咄咄紧逼的提问方式 B、遭到许多非议
新闻作品
为什么?
A、华莱士个人: 1,独特的新闻理念:永远追求事实真相,甚至不给人留情面, 冷酷到底。 2,独立的人格:冷酷、清醒,理性,新闻至上,早年的从业经 历,确立目标。 3,犀利的文风:简短有力的提问,直接剖析深入,幽默感增加 个人魅力。 4,勇敢的心:无所畏惧,志同道合之士的合作,早年也积累了 一定得人脉。 5,崇高的职业感:深入新闻前线,不顾个人安危,采访各界高 低层人士,坚持不懈。 B、大背景: 美国相对自由民主的新闻环境,而且华莱士身处政治混乱、电视 新闻发展的年代,时代呼唤英雄,英雄体现一个时代,丑闻、好 奇心、真相、揭露、宗教、种族歧视等电视通信时代的到来,人 们越来越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和争取权利运动。
新闻作品
与中国结缘
• 中国文革结束后,华莱士代表CBS采访当时 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成为轰动整个世界的 政治大事件。 • 《人民日报》随后刊发部分内容,这是邓 小平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接受西方电视媒体 专访。华莱士由此成为让西方世界了解 “红色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一人。
传奇主持人 华莱士辞世
传奇主持人华莱士辞世作者:高竞佳来源:《世界博览》2012年第08期1986年9月2日,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传奇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完成了工作历程中又一次伟大的接触——采访当时的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
这天上午10点,邓小平特意换上了—套新的黑色中山服,脚穿一双锃亮的黑皮鞋,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位于中南海岸边的紫光阁。
早早在此等候的华莱士迎上前去。
邓小平同他握了握手,两人就一起走向座位。
一边走,华莱士一边高兴地对邓小平说:“我把今天同您的交谈看成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因为像您这样的人物,我们记者不太容易得到专访的机会。
”确实如此,那是邓小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接受西方电视媒体专访,邓小平对华莱士提出的20多个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如今回头看,当年邓小平对于中美关系、中苏关系、台湾问题、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以及对干部退休制度等问题的看法和预测,都已成为现实。
华莱士问邓小平,他离开后的中国会怎样,是否会回到过去的状况?邓小平回答:“肯定不会。
”2004年,在纪念邓小平100年诞辰时,华莱士说,历史证明了邓小平的回答。
当地时间4月7日,华莱士于康涅狄格州一所疗养院中去世,享年93岁。
把里根问成结巴很多中国人熟悉华莱士这个名字,也是因为他采访过邓小平。
不仅如此,他还采访过中国的另外一位领导人:2000年8月15日下午,华莱士在北戴河专访了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江泽民就中美关系、中国国内问题等回答了他的提问,阐述了中国在这些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方针政策。
在美国有一句流传已久的话:“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华莱士。
”在将近60年的新闻岁月中,华莱士出访过无数个国家,与多国领导人进行过智慧的交锋,他犀利睿智的提问,令见过很多世面领导人也会提高警惕,担心落入华莱士设置的“圈套”。
在美国,华莱士这个名字代表了硬新闻、调查新闻,代表了不回避、不退让和咄咄逼人的提问。
华莱士采访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让被采访者用外交辞令把问题躲过去,对于关键问题,华莱士会非常巧妙地“穷追猛打、紧咬不放”。
迈克华莱士
• 迈克•华莱士,美国王牌电视 人,CBS电视新闻杂志《60 分钟》明星记者、节目主持人 和业界常青树.他风格尖锐、 辛辣而独到,是美国新闻界最 富争议和影响力的传奇人物之 一。中国文革结束后,华莱士 代表CBS采访当时国家领导人 邓小平,成为轰动整个世界的 政治大事件《人民日报》随后 刊发部分内容,这是邓小平首 次也是唯一一次接受西方电视 媒体专访。华莱士由此成为让 西方世界了解“红色中国”改革 开放政策的第一人。
个人风格
•
•
• •
•
• •
以在节目中抽烟闻名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60分钟”节目在美国家喻户晓。 自从1968年创办以来,华莱士就一直担任“60分钟”的记者主播并大红 大紫。在他60年的记者生涯中,最著名的招牌就是在节目中抽烟,而他 的尖锐问话也和手中香烟一样,经常让来宾受不了。 幽默感增加个人魅力 华莱士还有另一个招牌,就是灿烂的笑容,不过也常常让来宾哭笑 不得。他曾问来宾:“在外星人拜访你家之后,你真的还相信他们存在 吗?” 华莱士的幽默也为他平添许多个人魅力。他曾因为自己的座驾并排 停车而被警察戴上手铐,理由是冲撞警员,华莱士则一笑置之说:“我 认为躺在床上,还要去冲撞是很难的。”他独特的幽默风范将受后生晚 辈敬仰。 辛辣风格早已形成 已经退休的前CBS记者马文· 卡尔博回忆,20世纪50年代,华莱士 在杜蒙电视台担任节目“Night Beat”的主播时,主持风格已经相当辛辣 ,“他会坐在那里一直吸着烟,那时他就开始以吸烟形象出现在电视上 。”卡尔博还说:“华莱士惯于钻入被访者体内,30分钟后留下一具„尸 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本领。”
采访邓小平
1986年初,华莱士由好友辛迪· 瑞汀博格 引荐来到中国。辛迪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 的一名士兵,后来成为毛泽东、周恩来的 好朋友。华莱士一行在南方领略了中国改 革开放的新气象。当时,海外媒体和舆论 讨论最多的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不是一 项真正的基本国策? • 从南方一路畅游到北京,华莱士突发奇想 ,为什么不直接采访这 场改革的发起人 ,从他的嘴里找到答案?于是,“60分钟” 栏目组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一份申请。华莱 士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出乎意料的是,一 个月后,北京方面正式答复说邓小平愿意 接受采访。 • 华莱士此次独家采访邓小平,让CBS在全 世界名声大噪。《人民日报》于9月8日和 9月15日分两次刊登了邓小平与华莱士谈 话的详细内容。1993年9月,《答美国记 者迈克· 华莱士问》收入了《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迈克 华莱士
迈克华莱士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是美国广播和电视记者,在媒体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声望。
他是《60 Minutes》(60分钟)节目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该节目最著名的记者之一。
华莱士以其直接、坚定和无所畏惧的采访风格而闻名,他的专业能力和严谨的态度为他赢得了许多粉丝和赞誉。
生平迈克华莱士于1918年5月9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布鲁克莱恩(Brookline)。
他在波士顿大学攻读经济学,并于1939年获得学士学位。
然而,华莱士对媒体行业的兴趣促使他寻求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华莱士于1940年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最初担任播音员和节目制作人。
他很快展示出自己在采访和报道方面的才能,成为公司的重要人物。
在1951年,他成为了多个广播节目的主持人,为他赢得了更多的知名度。
然而,真正将华莱士推上事业巅峰的是他于1968年创办的《60 Minutes》节目。
该节目以其独立和深入的报道而闻名,华莱士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的采访方式直截了当,时常追问敏感问题,揭示真相和揭露不法行为。
他的报道被认为是正直、尖锐和富有洞察力的,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尊重。
华莱士在其职业生涯中采访了许多重要人物,包括美国总统、商业领袖、文化名人和国际重要人物。
他的采访风格让人印象深刻,他的坚持追问问题和勇于挑战权威使他成为广播和电视新闻界的传奇人物之一。
华莱士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了许多奖项和荣誉,包括23个艾美奖和5个对电视新闻的乔治·福斯特·佛尔奖。
他在电视新闻界的卓越贡献被广泛认可和赞赏。
退休与遗产2006年,华莱士宣布从《60 Minutes》节目正式退休。
然而,即使在退休后,他仍然活跃于媒体行业,并继续做一些个人项目。
他的声音、风格和专业能力将永远与《60 Minutes》联系在一起,成为该节目的标志之一。
迈克华莱士是一个媒体界的传奇人物。
他的敏锐和勇气为他赢得了媒体界和广大观众的尊敬,他的报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人中的犹太人
名人中的犹太人建筑大师:| 弗兰克·欧恩·盖里Frank Owen Gehry, CC (born February 28, 1929),1989年普利策克奖获得者,被《名利场》誉为―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代表作有: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沃特•迪士尼音乐厅等等。
| 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February 20, 1901 or 1902–March 17, 1974),美国建筑师,曾担任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被公认为是对美国建筑学影响最大的建筑师之一,代表作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耶鲁大学美术馆等等。
| 丹尼尔·李博斯金Daniel Libeskind (born May 12, 1946),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重建项目总建筑师,代表作还有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安大略皇家博物院等等。
| 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born October 12, 1934),1984年普利策克奖获得者,代表作有: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盖蒂中心等等。
作曲家:| 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August 25, 1918 – October 14, 1990),美国作曲家、指挥家、作家、音乐演说家及钢琴家,作为第一代美国本土出生和受教育出来的音乐家,《纽约时报》评论他为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具天才、也最为成功的音乐家‖,《西区故事》是其代表作。
| 阿隆·科普兰Aaron Copland (November 14, 1900 – December 2, 1990),美国古典音乐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
代表作:著名的三部芭蕾《牧区竞技》《小伙子比利》和《阿帕拉契之春》。
| 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 (September 26, 1898 – July 11, 1937),美国作曲家。
迈克-华莱士-真相“拷问者”
迈克-华莱士-真相“拷问者”迈克?华莱士:真相“拷问者”“My epitaph? I want it to be this: tough, but fair. Nothing else.”“我的墓志铭?我希望这样写:他不好对付,但为人公正。
就这一句,我不需要别的。
”——Mike Wallace (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 the CBS reporter who became one of America’s best-known broadcast journalists as an interrogator of the famous and infamous on 60 Minutes, died on April 7th, 2012. He was 93.A reporter with the presence2) of a performer, Mr. Wallace went head to head with chiefs of state, celebrities and con artists3) for more than 50 years, living for when “you forget the lights, the cameras, everything else, and you’re really talking to each other,” he said in an interview.Mr. Wallace created enough such moments to become a paragon4) of television journalism in the heyday of network news. As he grilled5) his subjects, he said, he walked “a fine line between sadism6) and intellectual curiosity.”His success often lay in the questions he hurled7), not the answers he received.“Perjury8),” he said, in his staccato style, to President Richard M. Nixon’s right-hand man9), John D. Ehrlichman, while interviewing him during the Watergate affair10). “Plans to audit tax returns11) for political retaliation12). Theft of psychiatric records. Spying by undercover agents. Conspiracy to obstruct justice. All of this by the law-and-orderadministration of Richard Nixon.”Mr. Ehrlichman paused and said, “Is there a question in there somewhere?”No, Mr. Wallace later conceded. But it was riveting13) television.Both the style and the substance of his work drew criticism. CBS paid Nixon’s chief of staff H. R. Haldeman $100,000 for exclusive interviews with Mr. Wallace in 1975. Critics called it checkbook journalism, and Mr. Wallace conceded later that was “a bad idea.”Some subjects were unfazed by Mr. Wallace’s unblinking stare. When he sat down with the Ayatollah14) Khomeini, the Iranian leader, in 1979, he said that President Anwar el-Sadat of Egypt “calls yo u, Imam15)—forgive me, his words, not mine—a lunatic.” The translator blanched16), but the Ayatollah responded, calmly calling Sadat a heretic17).“Forgive me” was a favorite Wallace phrase, the caress before the garrote18). “As soon as you hear that,” h e told The New York Times, “you realize the nasty question’s about to come.”Mr. Wallace invented his hard-boiled persona on a program called Night Beat. Television was black and white, and so was the discourse, when the show went on in 1956, weeknights at 11, on the New York affiliate of the short-lived DuMont Television Network. “We had lighting that waswarts-and-all19) close-ups20),” he remembered. The camera closed in tighter and tighter on the guests. The smoke from Mr. Wallace’s cigare tte swirled between him and his quarry. Sweat beaded on his subject’s brows.“I was asking tough questions,” he said. “And I had found my bliss.” He had become Mike Wallace.“All of a sudden,” he said, “I was no longer anonymous.” He was “the fiery pro secutor, the righteous and wrathful D.A.21) determined to rid Gotham City22) of its undesirables,” in the words of Michael J. Arlen, The New Yorker’s television critic.Night Beat moved to ABC23) in 1957 as a half-hour, coast-to-coast, primetime program, renamed The Mike Wallace Interview. ABC promoted him as “the Terrible Torquemada24) of the TV Inquisition.”Mr. Wallace’s career path meandered after ABC canceled The Mike Wallace Interview in 1958. He had done entertainment shows and quiz shows and cigarette commercials. He had acted onstage. But he resolved to become a real journalist after a harrowing journey to recover the body of his firstborn son, Peter, who died at 19 in a mountain-climbing accident in Greece in 1962.“He was going to be a writer,” Mr. Wallace said in the interview with The Times. “And so I said, ‘I’m going to do something that would make Peter proud.’ ”Forging a Career PathHe set his sights on25) CBS News and joined the network as a special correspondent. He was soon anchoring The CBS Morning News With Mike Wallace and reporting from Vietnam. Then he caught the eye of Richard Nixon.Running for president, Nixon offered Mr. Wallace a job as his press secretary shortly before the 1968 primaries began. “I thought very, very seriously about it,” Mr. Wallace told The Times. “I regarded him with great respect. He was savvy, smart, hard working.”But Mr. Wallace turned Nixon down, saying that putting a happy face on bad news was not his cup of tea.Only months later 60 Minutes made its debut, at 10 pm onTuesday, Sept. 24, 1968.It was something new on the air: a “newsmagazine,” usually three substantial pieces of about 15 minutes each—a near-eternity on television. Mr. Wallace and Harry Reasoner26) were the first co-hosts, one fierce, one folksy27).The show, which moved to Sunday nights at 7 in 1970, was slow to catch on. Creative conflict marked its climb to the top of the heap in the 1970s. Mr. Wallace fought his fellow correspondents for stories and airtime.“There would be blood on the floor,” Mr. Wallace said in the interview. He said he developed the “not necessarily undeserved reputation” of being prickly and “of stealing stories from my colleagues.” “This was just competition,” he sai d. “Get the story. Get it first.” The time was ripe for investigative television journalism. Watergate and its many seamy sideshows had made muckraking28) a respectable trade. By the late 1970s, 60 Minutes was the top-rated show on Sundays. Five different years it was the No.1 show on television. In 1977, it began a 23-year run in the top 10. No show of any kind has matched that. Mr. Wallace was rich and famous and a powerful figure in television news when his life took a stressful turn in 1982.That year he anchored a CBS Reports documentary called “The Uncounted Enemy: A Vietnam Deception.” It led to a $120 million libel29) suit filed by Gen. William C. Westmoreland, the commander of American troops in Vietnam from 1964 to 1968. At issue wa s the show’s assertion that General Westmoreland had deliberately falsified the “order of battle30),” the estimate of the strength of the enemy.The question turned on a decision that American military commanders made in 1967. The uniformed military said the enemywas no more than 300,000 strong, but intelligence analysts said the number could be half a million or more. If the analysts were correct, then there was no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the optimistic phrase General Westmoreland had used.Documents declassified after the cold war showed that the general’s top aide had cited reasons of politics and public relations for insisting on the lower figure. The military was “stonewalling, obviously under orders” from General Westmoreland, a senior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analyst cabled his headquarters; the “predetermined total” was “fixed on public-relations grounds.” The C.I.A.31) officially accepted the military’s invented figure of 299,000 enemy forces or fewer.The documentary asserted that rather than a politically expedient lie, the struggle revealed a vast conspiracy to suppress the truth. The key theorist for that case, Sam Adams, a former C.I.A. analyst, was not only interviewed for the documentary but also received a consultant’s fee of $25,000. The show had arrived at something close to the truth, but it had used questionable means to that end.After more than two years General Westmoreland abandoned his suit, CBS lost some of its reputation, and Mr. Wallace had a nervous breakdown.He said at the time that he feared “the lawyers for the other side would employ the same techniques against me that I had employed on television.” Already on antidepressants, which gave him tremors, he had a waking nightmare sitting through the trial. He attempted suicide. “I was so low that I wanted to exit,” Mr. Wallace said. “And I took a bunch of pills, and they were sleeping pills. And at least they would put me to sleep, and maybe I wouldn’t wake up, andthat was fine.”The despair and anger he felt over the documentary were outdone 13 years later when, as he put it in a memoir, “the corporate management of CBS emasculated a 60 Minutes documentary I had done just as we were preparing to put it on the air.”The cutting involved a damning interview with Jeffrey Wigand, a chemist who had been director of research at Brown & Williamson, the tobacco company. The chemist said on camera that the nation’s tobacco executives had been lying when they swore under oath before Congress that they believed nicotine was not addictive. Among many complicating factors, one of those executives was the son of Laurence A. Tisch, the chairman of CBS at the time. The interview was not broadcast.Mr. Wallace remained bitter at Mr. Tisch’s stewardship32), which ended when he sold CBS in 1995, after dismissing many employees and dismantling some of its parts.Official “Retirement”Mr. Wallace officially retired from 60 Minutes in 2006, after a 38-year run, at the age of 88. A few months later he was back on the program with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the president of Iran, Mahmoud Ahmadinejad.He won his 21st Emmy33) for the interview.And he kept working. Only weeks before his 2008 bypass surgery, he interviewed the baseball star Roger Clemens as accusations swirled that Mr. Clemens had usedperformance-enhancing drugs. It was Mr. Wallace’s last appearance on television, CBS said.Myron Leon Wallace was born in Brookline, Mass., on May 9, 1918, one of four children of Friedan and Zina Wallik, who had come to the United States from a Russian shtetl34) before theturn of the 20th century.Myron came out of Brookline High School with a B-minus average, worked his way through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graduating in 1939.After he graduated from college, he went almost immediately into radio, starting at $20 a week at a station with the call letters WOOD-WASH in Grand Rapids, Mich. He went on to Detroit and Chicago stations as narrator and actor on shows like The Lone Ranger, acquiring “Mike” as his broadcast name.In 1943 he enlisted in the Navy, did a tour of duty35) in the Pacific and wound up as a lieutenant junior grade in charge of radio entertainment at the Great Lakes Naval Training Station. After three failed marriages, Mr. Wallace finally found his lifetime companion, Mary Yates, the widow of one of his best friends—his Night Beat producer, Ted Yates. They were married in 1986. Mr. Wallace said that Ms. Yates had saved his life when he came close to suicide before they married, and that their marriage had saved him afterward.He also said that he had known since he was a child that he wanted to be on the air. He felt it was his calling. He said he wanted people to ask: “Who’s this guy, Myron Wallace?”迈克·华莱士,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译注:下文简称CBS)记者,美国最著名的新闻广播工作者之一,在《60分钟》节目中采访过许许多多英名远播或者臭名昭著的人物,赢得了“拷问者”的称号,于2012年4月7日辞世,享年93岁。
我最喜欢的一位记者
记我最喜欢的一位记者——迈克·华莱士在上大学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记者这个行当,也从来没想过这一生我会和这个专业有任何的瓜葛。
经过两年半的专业学习,虽依然没有接触过任何的记者,也没真正的接触过任何的与媒体有关的人。
所以,对于记者依然是比较陌生。
在一开始接触《我最喜欢的一位记者(编辑)》这个题目的时候真的是感觉无处下手,再仔细的思量了一夜之后终于艰难的做了决定——我最喜爱的一位记者是生于1918年5月9日,卒于2012年4月7日的美国CBS访谈节目《60分钟》主持人,美国电视界的“教父”级人物——迈克·华莱士。
以前看新闻的时候,都有留意主持人和前方记者连线时的出镜记者的形象:有的西装革履的记者出现在生产一线,画着浓妆的记者出现在事故现场;有的出镜记者在镜头前装腔作势,有的故作深沉;偶一出镜的记者,不是神情木然,就是提出的问题不搭调;还有些记者背弃了当初的誓言,靠有偿新闻、红包为自己谋来锦衣玉食等等。
很多让观众感觉不和谐的因素让观众对记者这个行当,对记者这个群体的印象特别的差。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观众对记者所采制的新闻的真实性持有怀疑态度。
不仅如此,素质低下的记者对于新闻业务的不当处理使很多本应该能够更加好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新闻事实变成了虎头蛇尾、马虎了事。
所以,使得观众对本应该很让人尊重的记者感到不满意。
在检索了一些关于迈克·华莱士的资料之后,更是感觉到中国记者仍任重仍道远。
迈克·华莱士,一位曾采访过多位政治人物的“教父”级记者。
在美国人心目中,华莱士处理最具争议性、危险性题材的能力已经成为了新闻界的传奇。
华莱士有一句名言:“采访肤浅的人别找我。
我宁愿辞职也不会这么干。
”在华莱士38年的主持生涯中,他“非突袭式采访”成为了行业的标杆,接受过他采访的名人可以编成一本《20世纪名人录》,其中包括了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卡特、里根、老布什等美国历任总统,自从《60分钟》开播以来,历任美国总统除了前任总统小布什拒绝接受采访以外都接受过这个节目的采访。
迈克华莱士
1955年,华莱士与芭芙离婚,他们共同主持的节目也因而停播。纽约第五频道邀请华莱士去主持晚间新闻 节目,华莱士开始主持“深夜追击”。这个节目在世界电视史上被誉为最有争议性的栏目 。
......
个人生活
个人生活
华莱士的父母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人,典型的波士顿市民家庭。父亲供职于一家保险公司,母亲为家庭主妇。 第 一 任 妻 子 诺 尔 玛 ·嘉 比 , 第 二 任 妻 子 影 星 芭 芙 , 第 三 任 妻 子 女 画 家 洛 兰 ·佩 里 戈 德 。
华莱士的小儿子克里斯·华莱士也是一名记者。1962年,他的长子,19岁的彼得在希腊发生登山事故死亡 。
早年经历
早年经历
迈克·华莱士(8张) 华莱士在1918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诺福克县波士顿郊外的布鲁克莱恩镇。父母弗兰 克·华莱士和吉娜·华莱士是俄裔犹太移民,华莱士是第四个也是最小的孩子 。父亲早年的职业是批发杂货商,后 来成为一名成功的保险经纪人 。后来华莱士进入爱德华·德夫逊社区小学,与比他大一岁的约翰·肯尼迪为校友。 在布鲁克莱恩高中,华莱士曾担任校交响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手。以B-的成绩从高中毕业后,华莱士在1935年进入 密歇根大学学习。在密歇根大学学习期间,他曾任密歇根日报的记者,也参加过学校广播台的工作 。
迈克·华莱士
美国新闻记者、主持人
01 人物生平 04 人物评价
基本信息
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1918年5月9日~2012年4月7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犹太人家庭,美 国新闻记者、主持人。毕业于密歇根大学 。
1968年开始担任CBS王牌电视新闻栏目《60分钟》的主持人,采访过多位重要新闻人物,包括八任美国总 统、马丁·路德·金、伊扎克·拉宾、亚西尔·阿拉法特、普京等 。1986年9月2日,他在中南海紫光阁采访邓小平 。 1989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密歇根大学授予华莱士荣誉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8月15日, 在北戴河采访了江泽民 。2006年3月14日,华莱士通过CBS对外宣布,因为健康问题不再“全职”参与《60分 钟》的工作 。2012年4月7日,迈克·华莱士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县新迦南的一所护理中心里去世,享年 93岁 。
写作技巧:如何创作一则精彩的导语?
写作技巧:如何创作一则精彩的导语?在写直接导语时,你常从核心思想入手。
发生了什么?如果你要对一个朋友叙述你正在写的一篇文章一篇报道,你会怎样开始?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如何创作一则精彩的导语迈克•华莱士,美国新闻界传奇记者、主持人,在其职业生涯中几乎获得了一位电视新闻记者所能获得的全部奖项,包括21次艾美奖。
他是CBS王牌新闻节目《60分钟》的创始人,曾经采访过全球众多政要名流,以辛辣、强硬的主持风格著称。
创作一则导语呢?要做到既创新又引人入胜真是很具挑战性。
记者在报道时往往在脑中构思种.种可能的导语,试着决定到底用哪一个,同时寻找能使导语新鲜有趣的材料。
要写出好导语,关键在于打开思路。
这是来自《纽约时报》顶级编辑的建议。
“别太受故事本身限制,”比尔·凯勒(Bill Keller)说,“你要相信,这个故事可能完全走向意料之外的方向。
”记者总想寻找一个有逻辑的起点。
“人们经常问我,但我却无法回答自己是怎样开头的。
这就是个整理所有盘旋在你脑中的材料,然后看哪个旋涡可以发展起来的过程。
它就这么自然地发生了。
”金·墨菲说。
她说有时在写特写时,她可能先构思核心段落,然后再回过头去思考开头。
“你往往知道你的核心段落是怎样的,然后你得想出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发展到那里。
”在写直接导语时,你常从核心思想入手。
发生了什么?如果你要对一个朋友叙述你正在写的这篇报道,你会怎样开始?然后试试齐普·斯坎兰的方法,将你的报道浓缩到六个词。
这通常就是导语了。
但无论你决定写什么,写出的直接导语都必须简短,然后试着再加一个词使其令人难忘。
假如一句话太长了,就用两句话表述。
一旦决定了要传达什么,你就可以着手以独特的方式去表达了……但那需要努力和创造力。
让我们来看一下以下这则摘自《财富》杂志的导语:犹如一个芳华已逝的超模,“维多利亚的秘密”也开始渐露老态。
这则导语很巧妙。
这不是传统的“谁对谁做了什么”式的导语,也是其为何有趣味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迈克-华莱士19次获得艾美奖
2012-04-10 19:12 来源:广州日报
在1968年9月CBS电视台推出《60分钟》节目时,华莱士已经是节目制作组的一员,是《60分钟》的开山元老之一。
退休后愿随时客串
华莱士在3月14日宣布,他将在今年春季结束之后,退出《60分钟》节目的常规制作。
但是,华莱士仍将以名誉记者的身份留在CBS电视台。
他表示只要CBS需要,将随时愿意承担客串记者和主持人的工作。
今年5月9日,华莱士将迎来88岁的生日。
他在宣布退休决定的声明中表示:“当人们问我什么时候退休的时候,我常常回答说,‘等我两腿一伸的时候就退休了。
’但是随着我88岁的生日即将到来,很显然,我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耳聪目明。
”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乘坐长途飞机‘南征北战’已经不像从前那么富有吸引力了。
”
华莱士说,退休是出于他本人的意愿,电视台从来没有催促过他,而他也会继续“呆在同一栋楼的一间舒适的办公室里就在我呆了43年的办公室的旁边……”
“奇妙的发现之旅”
回顾从事新闻工作40多年的感受,华莱士表示:“绕着整个地球跑、和任何你愿意的人交谈、有充足的时间上电视,以至于能够把整个故事说出来这是多么奇妙的发现之旅!”
CBS在三年前开始将华莱士的工作量减半。
华莱士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很不习惯闲着没事干的生活方式。
他说:“我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别的事情。
”
CBS电视台新闻主席萧恩·麦克曼勒斯赞扬华莱士是广播新闻界的巨人,他说:“在过去6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华莱士完美地体现了善良、坚强和公正的新闻精神。
”
《60分钟》制作人杰夫·费格称赞当年与当·休伊特一起创办节目的华莱士是该节目的“心灵和灵魂”。
采访风格咄咄逼人
华莱士一直以刨根问底、甚至咄咄逼人的采访风格著称,留下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至今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他曾当面问美国著名歌星芭芭拉·史翠珊是不是常常被人称作“贱女人”;还逼问参加越战的美国将军威斯特摩兰是否谎报军情,夸大越共实力,导致美军在越战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60分钟》甚至曾经在一个宣传广告中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哪四个单词令骗子和无
赖最为闻风丧胆?”答案就是:“MikeWallaceishere.”(迈克·华莱士来了。
)此外,华莱士的采访风格也成为美国漫画界最喜欢描绘的题材。
开创“伏击式采访”
华莱士还开创了“伏击式采访”的先河,即埋伏在采访对象的办公室或者家外面,等到采访对象出现时,便出其不意地把麦克风送到他们的面前。
但是华莱士的这种采访方式也引起了争议,有人批评他的目的在于让采访对象感到尴尬。
华莱士本人则表示,他已经好久没用这种采访方式了,原因是这种“伏击”已经变得令人可以预见。
采访总统“专业户”
华莱士的非“伏击式采访”对象可谓星光熠熠,排列起来简直可以构成二十世纪的名人榜。
华莱士曾经采访过多位在任美国总统和第一夫人,包括老布什、里根夫妇、卡特夫妇、福特、尼克松、约翰逊和肯尼迪。
华莱士采访过的国际领导人包括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以色列总理贝京、埃及总统萨达特、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约旦国王侯赛因和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等。
布什不肯接受“挑战”
但是美国现任总统布什一直拒绝接受华莱士的采访要求。
为此华莱士曾经打趣说,布什是自从林肯以来唯一一位不肯接受他采访的在任美国总统。
华莱士采访过的艺术家和演艺界名人更是数不胜数,令他自己最难忘的是对俄罗斯著名钢琴家霍洛维兹的采访。
他还采访过著名小提琴家帕尔曼和芭蕾舞演员巴雷什尼科夫。
评价邓小平为“伟人”
华莱士还曾经在1986年9月,在中南海紫光阁采访中国领导人邓小平。
谈到他对邓小平的印象时,华莱士说,邓小平是一位伟人。
他采访过很多世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但邓小平和他们都不同。
他的智慧,他对挫折所表现出来的豁达态度,他的务实精神,他说话喜欢直截了当的风格以及他人生经历中的几次大起大落,这些都令西方人着迷。
1998年,华莱士是唯一一位跟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到伊拉克斡旋、化解伊拉克核武器危机的记者,并在《60分钟》中播放了对安南的专访。
同年,华莱士采访美国“死亡医生”科沃奇恩,并且播放科沃奇恩为绝症病人实施安乐死的录像带,节目引起了极大争议,并且引起了美国社会对安乐死的激烈争论。
遇讼患上抑郁症
华莱士对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尔科姆的一次采访也很出名。
华莱士当时问刚与黑人运动组织“伊斯兰国”决裂的马尔科姆是否害怕时,马尔科姆回答说:“噢,是的,我可能已经是个死人了。
”就在这次采访结束的8个月后,1965年2月,马尔科姆遇刺身亡。
当然不是所有的采访都是顺利的。
威斯特摩兰将军就曾经以诽谤罪将华莱士和CBS告上法庭。
官司打了4个月,最后CBS作出道歉,而威斯特摩兰也放弃了1.2亿美元的赔偿要求。
但是华莱士为此患上严重的抑郁症,甚至有过要自杀的念头,需要定期看医生和服药。
华莱士在CBS的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的抑郁症病情:“一开始我没办法睡觉,然后是没办法吃东西。
我感到绝望,但是没办法压制这种情绪……我对一切事情失去期望,就像疯了一样。
我曾经为《60分钟》做过一个关于抑郁症的节目,但是我当时并不能真正体会到抑郁症的滋味。
最后,我崩溃了,只能卧床休息。
”
最近几年,华莱士逐渐向公众透露他长期与抑郁症作战的经历,并且敦促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及时接受治疗。
19次获得艾美奖
1918年5月9日,华莱士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布鲁克林出生,父母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人,1893年移民美国。
父亲经营食品杂货店,华莱士是家中的幼子。
1939年,华莱士从美国密歇根大学毕业。
1943年至1946年在美国海军服役。
复员之后,华莱士加入《芝加哥太阳报》旗下的电台担任新闻撰写人和主持人,开始涉足新闻行业。
华莱士还曾经在电台制作的话剧中扮演角色。
1955年,华莱士加入CBS电视台,四年后离开,并在1963年返回CBS当记者。
《60分钟》在1968年9月24日首播,华莱士从那时候开始,一直是《60分钟》的记者,并在工作中逐渐形成刨根问底的采访风格。
凭着出色的表现,四十年来华莱士先后19次获得艾美奖,并在2003年获得艾美奖终生成就奖。
不喜逛街四度结婚
华莱士一共结过4次婚,目前他和第4任太太玛丽·叶茨住在纽约。
夫妇两人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有趣的是,玛丽曾经要求华莱士签署一份《家具购买免责书》。
对此华莱士的解释是:“因为我拒绝和玛丽一起去购物,所以我必须得答应她我绝不抱怨,无论她买什么回来我都不能抱怨。
”
华莱士《60分钟》节目介绍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是最典型的调查性新闻报道栏目,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10个节目之一。
《60分钟》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拥有被誉为美国一流的电视新闻记者华莱士。
“60分钟”的节目在1968年9月24日首播。
用了10年的时间,“60分钟”上升到收视率最高的前10名。
到70年代末,它成为电视史上最有影响的新闻节目。
它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观众群,来收看华莱士和CBS曝光腐败和欺骗。
华莱士对新闻的敏感,电视采访设备的越来越小型化,使得他可以把摄制组带到电视记者从未去过的地方,把消息以破纪录的速度带回给美国公众。
当然他们也遭受过各种批评,比如批评华莱士使用暗藏的摄像机,贬损华莱士不给人准备的突然尖锐提问为“袭击新闻”等等。
甚至少数被曝光的对象起诉CBS。
但多年以来,还没有哪个起诉的人胜诉。
在华莱士60年的记者生涯中,最著名的招牌就是在节目中抽烟,而他的尖锐话题也和手中香烟一样,经常让来宾受不了。
然而他咄咄逼人的风格, 奠定了调查式电视新闻的标准,也被大众所认可。
自《60分钟》开播以来,历任美国总统都要经历华莱士的"考验"。
在华莱士的采访中,最具鲜明个人特色的手段就是"伏击式采访",即突然抛出一个让对方难堪的话,让对方措手不及。
在对另一个国家元首的采访中,华莱士会突然谈到其敏感的话题,当对方笑着称这是个误会后,华莱士有备而来地说出下一句:我知道你会否认,不过美国有句俚语,如果一只动物叫起来像鸭子,走起来像鸭子,那它就是鸭子。
华莱士就是以这种方式让对方陷入尴尬,让观众了解被采访者最真实的反应。
这就是所谓华莱士风格的"伏击式采访"。
在长达6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华莱士目睹了风云变幻的世界,并以高超的采访技巧确
立了他在美国新闻界的地位。
作为“新闻怪杰”,华莱士是美国乃至全世界年轻记者学习的楷模。
在美国人心目中,华莱士处理最具争议性、危险性题材的能力,已经成了新闻界的传奇。
华莱士有一句名言:“采访肤浅的人别找我。
我宁愿辞职也不会这么干。
”尼克松当政时曾经要求华莱士担任他的新闻秘书,但华莱士婉言谢绝说:“我还是愿意当一辈子记者。
”
“当—辈子记者”,始终是华莱士的座右铭。
华莱士凭着自己的名气,常常把国际上的政界要人作为他采访的重点对象,如萨达特、卡斯特罗、阿萨德、阿拉法特、巴列维、霍梅尼、卡扎菲、侯赛因、邓小平、江泽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