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铁区间隧道的结构设计
地铁区间隧道设计
地铁区间隧道设计本文旨在介绍地铁区间隧道设计的重要性和背景信息。
地铁区间隧道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对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隧道承载着地铁线路的重要部分,连接着各个站点,确保列车能够在顺畅且安全的环境中运行。
地铁区间隧道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沉降管控、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隧道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乘客的舒适度。
在设计地铁区间隧道时,必须充分评估地质条件,特别是地下水位和岩土层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隧道断面设计和支护结构选型,可以有效避免地面沉降和隧道变形,确保隧道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
另外,通风系统是地铁隧道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确保隧道内的空气流通,减少因车辆排放和人员聚集而产生的污染物浓度。
同时,通风系统也可以帮助调节隧道内的温度和湿度,提供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
排水系统是地铁隧道设计中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合理的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隧道内的积水,防止地铁线路因积水而受损。
同时,排水系统也需要考虑雨水排放和泄水管道的设计,确保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排水效果。
综上所述,地铁区间隧道设计是保证地铁线路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营的关键环节。
通过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沉降管控、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等因素,可以确保隧道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提供给乘客一个舒适且安全的出行环境。
本文旨在解释地铁区间隧道设计所需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地铁隧道设计需要遵守以下标准和规范:地质调查标准:在设计隧道之前,需要进行详尽的地质调查,以了解隧道所经过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断层、地下水位等。
地质调查结果将指导隧道设计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地质调查标准:在设计隧道之前,需要进行详尽的地质调查,以了解隧道所经过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断层、地下水位等。
地质调查结果将指导隧道设计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结构设计标准:隧道的结构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结构设计应考虑隧道的承载力、抗震性能、排水与排风系统等因素,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区间盾构隧道结构设计
区间盾构隧道结构设计1)主要设计原则①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应满足运营功能要求以及建筑限界、施工工艺、结构防水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要求。
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按地震烈度为7度进行结构抗震设计,采取相应的构造处理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结构抗力应满足人防部门的要求,抗力级别为6级。
②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周围的环境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并应按相关规范的规定进行结构设计计算。
③结构设计应符合强度、刚度、稳定性、抗浮和裂缝宽度验算的要求,并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
④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就其施工和正常使用阶段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必要时也应进行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钢筋混凝土结构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其最大裂缝允许值为:明挖法和矿山法施工的结构为0.2~0.3mm;盾构法施工的结构为0.15~0.20mm。
结构进行抗浮验算时,其抗浮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05,否则应采取抗浮处理措施。
⑤采用暗挖法施工时,区间隧道为平行的双洞单线隧道,两隧道的净距一般不宜小于1.0倍隧道洞径。
⑥所选择的盾构机型,必须对地层有较好的适应性,并同时依据盾构推进速度、周围环境状况、工期、造价等各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⑦严格控制工程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量,其允许数值应根据地铁沿线的地面建筑及地下构筑物等实际情况确定,并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⑧结构防水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烈度、环境条件、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及材料来源等因素进行,并应遵循“以防为主、多道设防、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防治”的原则。
车站及出入口通道防水等级为一级;车站风道及区间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
2)盾构机类型的选择3)钢筋混凝土管片和特殊管片的设计(1)盾构隧道断面尺寸的拟定xx圆形区间隧道内径的确定是在建筑限界Φ5200mm的基础上考虑施工误差、测量误差、设计拟合误差、不均匀沉降等诸多因素确定的。
并根据《关于明确成都地铁一期工程试验段工程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2003]第一期)的精神,本次设计内径为5400mm(见图5.3.1)。
地铁区间隧道课程设计
地铁区间隧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铁区间隧道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 使学生掌握地铁隧道施工方法、技术及其特点;3. 帮助学生理解地铁隧道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数学知识分析地铁隧道线路、施工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方法,对地铁隧道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团队合作、沟通交流技巧,针对地铁隧道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趣,增强对地铁隧道建设的关注;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城市发展的情感态度,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3.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城市交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地理、数学等学科知识,以地铁区间隧道为主题,通过讲解、实践、探讨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地铁区间隧道基础知识:- 隧道定义、分类及功能;- 地铁隧道线路规划、设计原则;- 地铁隧道施工方法、技术特点。
2.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技术:- 隧道开挖、支护技术;- 隧道防水、排水措施;- 隧道施工安全与环保。
3. 地铁区间隧道与城市交通:- 地铁隧道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地铁隧道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 城市地铁隧道网络规划与发展。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和安排。
教学大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地铁隧道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以及线路规划和设计原则,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施工技术:使学生掌握地铁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如开挖、支护、防水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一、设计任务对某区间隧道进行结构检算,求出力,并进行配筋计算。
具体设计基本资料如下:1.1工程地质条件线路垂直丁永定河冲、洪积扇的轴部,第四纪地层沉积韵律明显,地层由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粉土、细砂、圆砾土、粉质粘土、卵石土。
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本地区地震烈度为7度。
表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4.2处;隧道顶板埋深10.7m;采用暗挖法施工,隧道断面型式为5心圆马蹄形结构。
二、设计过程2.1根据给定的隧道或车站埋深判断结构深、浅埋;可以采用《铁路隧道设计规》推荐的方法,即有上式中s为围岩的级另U; B为洞室的跨度;i为B每增加1m时的围岩压力增减率。
由丁隧道拱顶埋深10.7m,位丁粉土层、细砂层和圆砾土中,根据《地铁设计规》10.1.2可知“暗挖结构的围岩分级按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确定”。
围岩为VI级围岩。
则有因为埋深,可知该隧道为极浅埋。
2.2计算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1永久荷载A顶板上永久荷载a. 顶板自重(可只考虑二衬)b. 地层竖向土压力由丁拱顶埋深10.7m,则顶上土层有杂填土、粉土、细砂,且地下水埋深4.2m,应考虑土层压力和地下水压力的影响。
=4.2 XL6 +(5.9 一4.2)X(24 一10} + 3.2 X(26 一10)+ 1.6 X(27 一10)c. 地层竖向水压力tj 尸I F = = 10.7 X (10.7 — 4.2} = 6SKPaB底板上永久荷载a. 底板自重b. 水压力(向上):q 代怎| =y w.h = 10K (107-42 + 6.63} = 1313KPaC 侧墙上永久荷载地层侧向压力按主动土压力的方法计算, 由丁埋深在地下水位以下,需 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为简化计算,按水土分算)侧墙自重对丁隧道侧墙上部土压力:用朗肯主动土压力方法计算=142 X 16 4 1JX (24 - 10)+ 3.2(26 - 10)+ 1.6 X f27 - 10)]Kac. 对丁隧道侧墙图层分界处土压力J 42 X 16-1- L7X (24- 10) + 3.2(26-10) = +4.9 X (27 一 10)[42X16+ 1.7 X (24 - 10)- 3.2(26 - 10)1” 〜 ……L+4.9 X (27 - 10)J4.2 X 16+ 1.7 X (24- 10)+ 3.2(26-10)+(4月一 (L7S )X (27 - 10)e.对丁隧道侧墙底部土压力4.2 X 16 + 1.7 X (24 - 10) + 3.2(26 一 10) +]a. b. Ka = tan气御一易=3印一刍=OKKa ± = W2SKPad. 对丁隧道圆心高度土压力K H = tan aST=tan 3(45。
地铁区间隧道设计介绍
70° 70°
350
2、地铁区间施工方法及结构
3盾)盾构构法法施工是 一种利用盾构掘 进机在地面下进 行暗挖的一种施 工工艺,每挖一 环,拼装一环, 循环工作,直至 完成整条隧道。
始发井
51
接收井
2、地铁区间施工方法及结构
3)盾构法
适宜的盾构类型主要有泥水加压式盾构、土压平衡式盾构。
2、地铁区间施工方法及结构
度管片及复合防水封垫,单层钢筋混凝土管片组成的隧道衬砌可取得良好的防水效果,
350
不需要采用修筑内衬结构。
65°
20°70°6200550065°
无锡地铁区间隧道主要在市区及建筑物和交 通主干道下方,所穿越土层大部分为粘性土或含 水的粉砂、细砂层,自稳能力较差,地层中富含 地下水。在此种地质条件下施工,宜优先选用盾 构法进行施工。
当地层条件较差时, 可增加预注浆或旋喷加固地层、管棚超前支护、降水等工程 措施。尽可能限制围 岩的松弛变形,以保证洞壁稳定,从而达到控制地表沉降的目的。 矿山法施工的主要缺点是地表沉降较大且不易控制,对周边的建筑物的安全影响较大, 防水效果相对较差。
2、地铁区间施工方法及结构
2)矿山法
2、地铁区间施工方法及结构
地铁区间隧道设计
1 地铁区间隧道概况 2 盾构区间结构设计 3 盾构区间结构设计文件组成与接口
1、地铁区间施工方法及结构
1)明挖法
2、地铁区间施工方法及结构
2)矿山法 矿山法适宜在岩石地层或无地下水的松软地层中施工,是为适应城市浅埋暗挖
隧道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 种施工方法,也称浅埋暗挖法。其断面根据地铁限界要求 一般设计为马蹄形断面,采用复合式衬砌。 对岩石地层采取分步或全断面开挖,喷锚 支护复合衬砌。在地质条件较差的Ⅳ、Ⅴ级围岩地层宜采取CD或CRD法,采用地层预 支护,格栅钢架+锚喷结构作初期支护,然后再施作二次衬砌。
地铁区间隧道常见结构的设计
地铁区l 司隧道常见结构的设计
王忠岭
( 哈 尔滨地铁 集团有 限公 司,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1 )
摘 要:随 着我 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不断发展 ,城 市化进程 的不断加 快 ,使得我 国各 个城 市的 交通建设也取得 了非常大的进 步 ,为 了缓解我 国交通的压力 ,方便广 大群 众 出行 ,城市轨道 交通 建设 的发展速度也有 了非常大的提升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越来 越 多的城 市将 交通 线路 的运 营作 为主要 的工作 ,而这其 中地 - g交通铁路 系统的建设也成为 了当前城 市交通发展 的主要趋势。
参 考文献
… 陈 忠信 , 唐 晓亮, 谢 娟. 基 于c#的地 铁 站 安 全 疏散 模 糊 综合 评 价 系统 的开发 与应用 [ A ] . 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 0 0 7 中国科协 年会论文集( 四) f C 1 . 2 0 0 7 . [ 2 】朱烨 中. 城 市轨 道 交通 中消防报 警 系统联 网技 术的应 用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各个城市的交通建设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为了缓解我国交通的压力方便广大群众出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速度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交通线路的运营作为主要的工作而这其中地下交通铁路系统的建设也成为了当前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趋势
的缺 点 主要 有 以下 几点 :
首先 ,这一施工工 艺基本上都是 在地表进行工作的 ,这样 不仅会 给城市地面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且昼夜工作还会影 响到周围居 民的正常生活 ,最主要的是它会破坏掉施工周边地 区的环境 。 其次 ,这一施工 工艺 的运行 需要拆 除掉影响施 工的管线 , 对地 表场地 的要求 相对较 高。 从上述几点我们可 以看 出 ,实施 这一施工 工艺的时候 ,为 了降低施 工的风险和工程造价的话 ,可以使用 ,但是对于那些 施 工场地周围有保 护区域的地方 ,我们还是要从长计议 。
地铁区间隧道常见结构的设计
地铁区间隧道常见结构的设计【摘要】结合深圳地铁2号线工程实例,介绍地铁区间隧道常见结构型式的设计,以用于指导建设实践。
【关键词】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地铁区间隧道目前主要的设计方案有暗挖马蹄形断面隧道、圆形盾构断面隧道、明挖矩形断面隧道。
每种型式各有优缺点,在设计中需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线路埋深和周边环境加以选择。
1、设计结构型式的选择1.1 明挖矩形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明挖法施工工艺成熟,方法简单、可靠,施工风险小,容易控制;工程进度快,根据需要可以分段同时作业;浅埋时造价及运营费用低;对地质条件要求不高;防水处理容易。
但施工对城市地面交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也有一定影响,在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在明挖影响范围的地下管线需拆迁;需较大的施工场地。
对于跨度大、埋深浅、地质条件差且地面环境允许,有施工场地的区间段,应优先考虑使用,以减少施工的风险和减少工程造价。
1.2矿山法马蹄形结构1.2.1矿山法优缺点分析地铁区间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是为适应城市浅埋隧道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施工方法,也称浅埋暗挖法。
在我国地铁区间隧道建设中已广泛采用。
它是采用信息化设计和施工,可以根据施工监测的信息反馈来验证或修改设计和施工工艺,具有适应城市地下工程周围环境复杂、地质条件较差、埋深浅、地面沉降控制严格及结构防水要求高等特点。
矿山法施工除在施工竖井或洞口位置需占有一定的施工场地外,对地面交通、管线等干扰较少,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废弃土石方量少;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及施工方法,针对性强;对软硬不均地层,可以采用不同的开挖方式进行处理,处理方便容易。
矿山法也有自身的弱点:在施工中容易引起地下水流失,从而引起地面沉降或隆起,在重要管线和房屋周边需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在施工中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地面坍塌,从而造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引发事故。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施工工艺和要求进行施工,并加强施工中的监控量测工作。
地铁区间结构
区间隧道断面形状:通 常采用圆形或矩形断面, 圆形断面适用于小断面 隧道,矩形断面适用于 大断面隧道
区间隧道断面尺寸与行 车速度的关系:断面尺 寸越大,行车速度越高, 但也会增加工程量和投 资
区间隧道断面形状的选 择:根据地质条件、施 工方法、结构受力等因 素综合考虑
区间隧道材料选择
区间隧道材料类型:包括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管等 材料选择原则:根据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结构形式等因素综合考虑 混凝土材料:具有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适用于一般地质条件 钢筋混凝土材料:具有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 钢管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特殊地质条件
通风设施的结构组成:进风口、 排风口、通风道等添加标题添加标题Fra bibliotek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风设施的类型:机械通风、自 然通风等
通风设施的布置原则:根据地铁 区间长度、隧道断面大小等因素 进行合理布置
排水设施结构
排水系统组成:包括排水管道、 排水泵站、排水井等
排水管道材质:一般采用钢筋 混凝土管或钢管
排水泵站作用:将区间积水抽 排至城市排水系统
施工方法: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如挖掘机、压路机等,确保路基施工质量和进度。
排水措施:设置排水沟、排水管等排水设施,确保路基不受水侵害。
防护措施:采用防护措施,如挡土墙、护坡等,防止路基受到外力破坏。
05
地铁区间桥梁结构
桥梁类型及特点
添加标题
区间桥梁的分类:根据结构形式和材料的不同,区间桥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混凝土桥梁、 钢桥梁、混合桥梁等。
地铁区间结构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 地铁区间桥梁结构 地铁区间结构维护与管理
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设计和选型
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设计和选型一、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1地铁车站的分类1.1 按照车站埋深分:浅埋车站、深埋车站1.2 按照车站运营性质分:中间站、区域站、换乘站、枢纽站、联运站、终点站1.3 按照车站结构断面形式分:矩形断面、拱形断面、圆形断面、其他1.4 按车站站台形式分:岛式、侧式、岛侧混合式2 地铁车站建筑及平面布局2.1 地铁车站的组成地铁车站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生产、生活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厅等三大部分组成。
车站建筑又可概括为以下部分组成:乘客使用空间、运营管理用房、技术设备用房、辅助用房。
2.2车站总体平面布置按照以下流程确定:前期工作(设计资料的收集、现场调查、构思),确定车站中心位置及方向,选定车站类型,合理布置车站出入口、通道、通风道与地面通风厅。
3 车站建筑设计3.1 车站设计3.1.1 设计原则(1)根据车站规模、类型及平面布置,合理组织人流路线,划分功能分区。
(2)车站一般宜设在直线上。
(3)车站公用区间划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
(4)隔、吸声措施。
(5)无障碍通行。
3.1.2 平剖面设计(1)车站规模确定。
确定车站外形尺寸大小、层数和站房面积,确定车站规模大小。
(2)车站功能分析。
确定车站乘客流线、工作人员流线、设备工艺流线等,以便于合理进行车站平剖面布置。
(3)站厅设计。
主要解决客流出入的通道口、售票、进出站检票、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分隔、站厅与站台的上下楼梯与自动楼梯的位置等。
(4)站台设计。
确定站台形式、站台层的有效长度、宽度和站台高度,然后进行站台层公共区(上、下车与候车区及疏散通路)的设计。
(5)主要房间布置。
包括变电所、环控用房、主副值班室、车站控制室、站长室等,一般设置在站厅和站台层的两端。
(6)车站主要设施布置。
包括楼梯、自动扶梯、电梯、售检票设施等的布置和各部位通过能力的设计,按照有关规范执行。
3.1.3 消防、安全与疏散主要考虑建筑防火与防水淹问题。
第三章-区间隧道衬砌结构设计Word版
第3章区间隧道衬砌结构设计3.1地下铁道线路上部建筑钢轨、联接零件、道床、轨枕、防爬设备及道岔共同组成地下铁道线路上部建筑。
地铁的特点有运量较大、快速迅捷、安全、准时、不污染环境,同时地铁可以修建在建筑物较多而且不便于发展地面交通的地方。
3.1.1 钢轨选定钢轨类型的主要因素是年通过量、速度、选定的轴负载、延长检修周期、检修工作量和振动噪声。
(1)钢轨类型综合国内外地铁钢轨类型和南昌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宜选用60kg/m的钢轨。
(2)钢轨铺设中山西路站至子固路站区间为直线段,在地下铁道内由于阳光不受影响,温度变化相对较小,铺设无缝线路。
对于无缝线路,采用换铺法进行施工,对于长轨条的焊接,采用基地焊接与工地焊接相结合的施工方式。
基地焊选用接触焊,工地焊可以选用铝热焊或移动式气压焊。
3.1.2 扣件地下铁道的钢轨扣件有刚性扣件及弹性扣件两种,考虑到中子区间地段线路采用整体式道床,因此扣件采用全弹性分开式扣件。
因为全弹性分开式扣件在垂直和横向均具有良好地弹性,相比而言更加适合整体式道床。
3.1.3 道床一般情况下有碎石道床和整体道床两种道床。
整体道床的类型较多,随着轨枕方式的不同,有短轨枕式整体道床、长枕式整体道床、纵向浮置板式整体道床等。
结合南昌铁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利用短轨枕整体道床设计区间,道床稳定、耐久性强、结构简单、造价低、施工简单。
钢筋混凝土短轨枕的预制混凝土采用C50,嵌入在混凝土道床,采用C30混凝土道床,布设中心沟,在单层钢筋网的内,钢筋网作为一个杂散电流排水加固。
3.1.4 道岔道岔有单开道岔和双开道岔等形式。
中山西路站至子固路站区间采用9号单开道岔。
3.2地下铁道区间隧道限界与净空本设计线路采用2B 型接触网带电车辆通过这条线,每列车编排6辆,最高时速是80公里/小时。
2B 型车车辆长度为19m ,最大宽度为28m ,车辆定距为12.6m ,车辆限界及设备限界详细参数参照《地铁设计规范》附录。
地铁区间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地铁区间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铁区间隧道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隧道结构、施工方法及其原理;2. 使学生了解地铁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分析、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问题;3. 引导学生掌握地铁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及环境保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铁区间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地质条件对隧道工程影响的能力,能够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进行隧道工程设计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铁隧道工程建设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投身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意愿;2. 引导学生认识到地铁隧道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地铁区间隧道工程课程内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地铁区间隧道工程概述- 隧道工程的发展历程及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地铁隧道工程的主要类型及结构特点。
2. 地铁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分析- 地质条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地质勘察方法及地质风险评估。
3. 地铁隧道工程设计- 隧道工程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 隧道工程支护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
4. 地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及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及环境保护措施。
5. 地铁隧道工程实例分析- 分析国内外典型地铁隧道工程案例;- 了解隧道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前言一. 地下铁道的基本功能及特点地下铁道(metro subway)是指,在大城市下的地下修筑隧道、铺设轨道,以电动快速列车运送大量乘客的公共交通体系,简称地铁。
在城市郊区,地铁线路可延伸至地面或高架桥上。
地铁运输几乎不占街道面积,不干扰地面交通,有些国家称它为“街外运输”,或称为“有轨公共交通线”(mass transit railway)。
它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并能大量快速、安全运送旅客的一种现代化交通工具。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市区的客运交通流量猛增,城市规模随之不断扩大,这样就使城市中空气污染、噪音、交通拥挤等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因素逐渐突出,于是居民区就需要向城市郊区扩展。
在上下班时和节假日,城市交通更显得拥挤混乱。
原有的城市道路面积和城市面积的比例(道路率)是受城市发展历史制约等,一般不容易改变,想通过拆迁改造城市交通状况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不可实现的。
如上海市人均道路面积仅为2.2m²,要增加道路面积非常困难。
因此,许多干道的交通堵塞状况日益严重。
目前很多城市道路交通的平均车速已下降至10km/h以下,很多路口交通负荷度已经很饱和。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建设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轻轨运输是缓解交通紧张状况的有效途径。
尤其是在市内,建设地铁,向地下发展是今后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
地下铁道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能满足大客运量的需要。
一条低铁道单方向每小时的运送能力可达4~6万人次,为公共汽车的6倍至8倍,为轻轨交通的2倍多。
完善的地下铁道系统会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可担负起城市客客运量的一般左右(实例见下表)表0—1 地下铁道与公共电、汽车客运量比较表实例2.地铁列车以平均每小时35~40km的速度运行,且一般不存在堵车问题,所以省时、快速、方便,减少了乘客出行时间和体力消耗。
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设计和选型(推荐5篇)
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设计和选型(推荐5篇)第一篇: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设计和选型一、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地铁车站的分类1.1 按照车站埋深分:浅埋车站、深埋车站1.2 按照车站运营性质分:中间站、区域站、换乘站、枢纽站、联运站、终点站1.3 按照车站结构断面形式分:矩形断面、拱形断面、圆形断面、其他1.4 按车站站台形式分:岛式、侧式、岛侧混合式地铁车站建筑及平面布局2.1 地铁车站的组成地铁车站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生产、生活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厅等三大部分组成。
车站建筑又可概括为以下部分组成:乘客使用空间、运营管理用房、技术设备用房、辅助用房。
2.2 车站总体平面布置按照以下流程确定:前期工作(设计资料的收集、现场调查、构思),确定车站中心位置及方向,选定车站类型,合理布置车站出入口、通道、通风道与地面通风厅。
车站建筑设计 3.1 车站设计 3.1.1 设计原则(1)根据车站规模、类型及平面布置,合理组织人流路线,划分功能分区。
(2)车站一般宜设在直线上。
(3)车站公用区间划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
(4)隔、吸声措施。
(5)无障碍通行。
3.1.2平剖面设计(1)车站规模确定。
确定车站外形尺寸大小、层数和站房面积,确定车站规模大小。
(2)车站功能分析。
确定车站乘客流线、工作人员流线、设备工艺流线等,以便于合理进行车站平剖面布置。
1(3)站厅设计。
主要解决客流出入的通道口、售票、进出站检票、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分隔、站厅与站台的上下楼梯与自动楼梯的位置等。
(4)站台设计。
确定站台形式、站台层的有效长度、宽度和站台高度,然后进行站台层公共区(上、下车与候车区及疏散通路)的设计。
(5)主要房间布置。
包括变电所、环控用房、主副值班室、车站控制室、站长室等,一般设置在站厅和站台层的两端。
(6)车站主要设施布置。
包括楼梯、自动扶梯、电梯、售检票设施等的布置和各部位通过能力的设计,按照有关规范执行。
试述地铁区间隧道常见结构的设计
试述地铁区间隧道常见结构的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事业的建设也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方便出行,其中尤以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引人注目,此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建设线路将投入运营,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建设地下交通铁路系统。
本文将具体结合沈阳地铁10号线工程实例,介绍地铁区间隧道常见结构型式的设计,以用于指导后续地铁建设实践。
关键词:地铁; 区间隧道; 结构设计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事业的建设也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方便出行,其中尤以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引人注目,此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建设线路将投入运营,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建设地下交通铁路系统。
地铁从开始发展到现在,其结构设计越来越成熟。
目前,地铁区间隧道主要的设计方案有暗挖马蹄形断面隧道、圆形盾构断面隧道、明挖矩形断面隧道。
上述各种型式都各有优缺点,需要设计者和设计部门需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线路埋深和周边环境加以选择。
1 设计结构型式1.1明挖矩形结构明挖矩形结构应用非常广泛,其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发展实践,施工工艺愈来愈成熟。
明挖矩形结构具有方法简单、可靠,施工风险小,容易控制;工程进度快,可以根据需要可以分段同时作业;浅埋时造价及运营费用低;对地质条件要求不高;防水处理容易等典型特点。
但施工对城市地面交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也有一定影响,在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在明挖影响范围的地下管线需拆迁;需较大的施工场地。
对于跨度大、埋深浅、地质条件差且地面环境允许,有施工场地的区间段,应优先考虑使用,以减少施工的风险和减少工程造价。
1.2矿山法马蹄形结构矿山法施工,也被称为浅埋暗挖法。
是为了适应城市浅埋隧道的需要,在地铁区间隧道的建设中采用的矿山法施工逐渐发展起来的施工方法。
矿山法施工是采用信息化设计和施工,可以根据施工监测的信息反馈来验证或修改设计和施工工艺,具有适应城市地下工程周围环境复杂、地质条件较差、埋深浅、地面沉降控制严格及结构防水要求高等优点。
第三节 地铁区间隧道的结构设计
第四章 ⑵双层衬砌 地 铁 与 轻 轨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①为防止隧道渗水和衬砌腐蚀,修正隧道施工误 差,减少噪声和振动以及作为内部装饰,可以在 装配式衬砌内部再做一层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 凝土内村;
②根据需要还可在装配式衬砌与内层间敷设防水 隔离层;
③国内外在合地下水丰富和含有腐蚀性地下水的 软土地层内的隧道,大都选用双层衬砌,即在隧 道衬砌的内侧再附加厚250~300mm的现浇钢筋混 凝土内衬。
Ⅱ
Ⅲ
Ⅳ
轨
Ⅴ
喷射混凝土厚度20cm设置锚杆, 长度3.0m,间距0 . 6~ 0 . 8 m,配置钢筋网,必要时设置钢 支撑,应施作仰拱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⒊盾构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
地 铁 与 轻 轨 ⑴横截面内轮廓尺寸 根据建筑限界(图4-15)﹑施工误差﹑道床类 型﹑预留变形量等条件,还要考虑最小曲线半径 问题 ⑵管片厚度 一般为(0.05~0.06)D,上海为350mm,广州为300mm ⑶管片宽度 1000~1500mm ⑷管片类型与结构 依据材料或形状或其他方面分类 ⑸管片接缝类型与结构 有螺栓连接﹑无螺栓连接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图4-11 单层装配式衬砌圆环的构造图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图4-12 双层衬砌圆环构造图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⑴装配式衬砌
①预制装配式衬砌是用工厂预制的构件(称为管
片),在盾构尾部拼装而成;
②管片种类按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钢、铸铁
双线 喷射混凝土厚度10~15cm设置锚 杆,长度2 .5m,间距1~1.2m , 必要时配置钢筋网 喷射混凝土厚度15cm设置锚杆, 长度2 .5~3.0m,间距1m,设置 钢筋网 喷射混凝土厚度20cm设置锚杆, 长度3~3 .5m,间距0 . 8~1m, 配置钢筋网,必要时设置钢支撑, 仰拱 通过实验或计算确定
地铁区间结构
⒈明挖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
⑴内部净空尺寸的确定 根据建筑接近限界曲线半径超高道床施工误差等因素确定 ⑵隧道结构断面厚度尺寸的拟定 根据设计经验或模拟法,进行试算,先假定截面尺寸,然 后进行计算,进行调整。
矿山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
⒉矿山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
⑴区间隧道衬砌横断面形状 ①用矿山法修建的区间隧道的界面尺寸应符合建筑限界要 求,还要考虑施工﹑测量误差以及结构固有的变形量,可 按工程模拟法确定,无资料时按下表所示; ②Ⅱ﹑Ⅲ级围岩变形量很小,设计时不考虑;曲线段时内 轮廓需加宽。 预留变形量(cm)
盾构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形式
⑵双层衬砌
双层衬砌圆环构造图
盾构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形式
⑶挤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 ①挤压混凝土衬砌(Extrude Concrete Lining,简称 ECL)是随着盾构向前掘进,用一套衬砌施工设备 在盾尾同步灌注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衬 砌,因其灌注后即承受盾构千斤顶推力的挤压作 用,故有此名称; ②挤压混凝土衬砌可以是素混凝土的或钢筋混凝 土的,但应用最多的是钢纤维混凝土的;
盾构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形式
单层装配式衬砌圆环的构造图
盾构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形式
⑴装配式衬砌 ①预制装配式衬砌是用工厂预制的构件(称为管
片),在盾构尾部拼装而成;
②管片种类按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钢、铸铁
以及由几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管片;
③钢和铸铁管片价格较贵,一般都采用钢筋混凝 土管片。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及施工
地铁区间隧道选型的原则 地铁区间隧道的结构形式 地铁区间隧道的截面设计与构造
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方法
⑴区间隧道即连接两个车站之间的隧道;
地铁区间隧道常见结构的设计
地铁区间隧道常见结构的设计摘要:在这个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时代中,不断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同时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因此我们逐渐扩大了城市交通的基本建设,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出行提供方便。
其中为了更好的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轨道交通的发展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小城市逐渐建设了轨道交通,从而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地铁;区间;隧道;结构;设计Abstract:in this era of 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to a certain extent, increased the pressure of urban transport, so we gradually expand the urba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for People's Daily life and work travel to provide convenience. In orderto better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urban traffic, the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it is the best solution, so more and more large and small cities gradually build rail transit,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 industry.Key words:subway; Interval; The tunnel; Structure; design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因此逐渐满足不了现代化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为了保障交通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渐投入了轨道交通的建设,高科技的施工工艺和设备逐渐为地铁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很大的帮助,从而让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阶段。
第三章区间隧道衬砌结构设计
第三章区间隧道衬砌结构设计第3章区间隧道衬砌结构设计地下铁道线路上部建筑钢轨、联接零件、道床、轨枕、防爬设备及道岔共同组成地下铁道线路上部建筑。
地铁的特点有运量较大、快速迅捷、安全、准时、不污染环境,同时地铁可以修建在建筑物较多而且不便于发展地面交通的地方。
钢轨选定钢轨类型的主要因素是年通过量、速度、选定的轴负载、延长检修周期、检修工作量和振动噪声。
(1)钢轨类型综合国内外地铁钢轨类型和南昌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宜选用60kg/m的钢轨。
(2)钢轨铺设中山西路站至子固路站区间为直线段,在地下铁道内由于阳光不受影响,温度变化相对较小,铺设无缝线路。
对于无缝线路,采用换铺法进行施工,对于长轨条的焊接,采用基地焊接与工地焊接相结合的施工方式。
基地焊选用接触焊,工地焊可以选用铝热焊或移动式气压焊。
扣件地下铁道的钢轨扣件有刚性扣件及弹性扣件两种,考虑到中子区间地段线路采用整体式道床,因此扣件采用全弹性分开式扣件。
因为全弹性分开式扣件在垂直和横向均具有良好地弹性,相比而言更加适合整体式道床。
道床一般情况下有碎石道床和整体道床两种道床。
整体道床的类型较多,随着轨枕方式的不同,有短轨枕式整体道床、长枕式整体道床、纵向浮置板式整体道床等。
结合南昌铁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利用短轨枕整体道床设计区间,道床稳定、耐久性强、结构简单、造价低、施工简单。
钢筋混凝土短轨枕的预制混凝土采用C50,嵌入在混凝土道床,采用C30混凝土道床,布设中心沟,在单层钢筋网的内,钢筋网作为一个杂散电流排水加固。
道岔道岔有单开道岔和双开道岔等形式。
中山西路站至子固路站区间采用9号单开道岔。
地下铁道区间隧道限界与净空本设计线路采用2B 型接触网带电车辆通过这条线,每列车编排6辆,最高时速是80公里/小时。
2B 型车车辆长度为19m ,最大宽度为28m ,车辆定距为,车辆限界及设备限界详细参数参照《地铁设计规范》附录。
由于区间是一个圆形盾构隧道施工,无论是在直线或曲线段,只能使用相同直径的盾构,要在直线上或不同曲线半径地段采用不同半径的盾构来施工是不可能的。
城市地铁盾构法区间隧道的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隧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节主要设计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节盾构隧道线路的拟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节管片构造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节管片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节管片防水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节联络通道和洞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工程概况越—三区间属于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的的北段,由越秀公园站—火车站、火车站—三元里站两个双孔区间隧道和两个联络通道及泵房组成。
工程起于越秀区的地铁越秀公园站,向北下穿人民北路、环市西路到达地铁广州火车站;然后,线路从地下穿过广州火车站南站房等建筑群向西北延伸,最后下穿广花路到达地铁三元里站。
区间全长3926 单线延米,曲线半径为600m 和400m 两种。
区间纵坡均为“v”形坡,最大坡度为30 ‰,最小竖曲线半径为3000m。
刍议地铁隧道的结构设计
刍议地铁隧道的结构设计摘要:为了满足逐渐扩大的城市交通需求,我国大部分城市纷纷投入到轨道交通建设中来,已有相当多的地铁线路开通运营,取得了良好成效。
随着我国大部分城市地铁线路的竣工和运营,形成了一个由城市中心向周边区域辐射的交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周边城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提高了交通运输行业的经济效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地铁隧道;结构设计;主要形式引言:就目前而言,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主要发展方向,地铁隧道工程在城市建设项目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地铁区间隧道的设计方案主要有三种:明挖矩形断面隧道、圆形盾构断面隧道和暗挖马蹄形断面隧道。
在实际地铁隧道工程实施中需要根据线路埋深、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与周边环境等因素来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以应用。
一、我国地铁隧道结构的主要形式我国建设的地铁隧道中所选用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明挖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结构、圆形盾构结构、矿山法马蹄形结构等,因为圆形盾构结构隧道通常是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拼接组装而成,与矿山法马蹄形结构和明挖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结构相比较之下,圆形盾构结构隧道的横向刚度和纵向刚度较为薄弱,并在受到外界施工作业的扰动情况下,圆形盾构结构隧道的抵抗能力较差,在进行地铁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前期,需要对该施工地附近的施工情况和地质条件做好深入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以便于为地铁隧道的顺利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针对地铁隧道设计结构方案的分析2.1明挖矩形结构隧道明挖矩形结构隧道结构设计简称为明挖法,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是将隧道内的的土体或者岩体统一挖掘清除,继而进行隧道洞门和洞身的修建,待此环节施工完成后再将泥沙或岩石回填。
在地铁隧道施工在我国发展初期,最常使用的就是明挖法,也正是应为如此,明挖法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巧在长久的发展中逐渐趋于成熟。
探析明挖法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应用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工程分段同时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缩减了工程所需时间;于受到地质影响较小,应用范围较大;相对来说,隧道内部的防水工作较容易;榆施工方法简单易行,施工风险较小;明挖法的施工过程较好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二﹑地铁区间隧道的结构形式
⒈明挖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形式
1)整体式衬砌结构 分单跨﹑双跨等形式,整体性好,防水性能高, 施工工序多,速度慢。 2)装配式衬砌结构 接头构造,整体性差,慎用。 3)区间喇叭口隧道 岛式车站两侧行车道与正线区间隧道间设过渡 段
预留变形量(cm)
围岩类别 Ⅳ Ⅴ Ⅵ 单线隧道 3~5 5~7 特殊设计 5~7 7~10 特殊设计
表4-6
双线隧道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③理论和实践经验得出: a.当区间隧道衬砌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和不大的水 平荷载时,衬砌拱部轴线采用单心圆弧线或三心 圆弧线,墙部可采用直线; b.当衬砌承受竖向荷载的同时,还承受较大的水 平荷载,结构轴线用多段圆弧连接而成。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⒊盾构法施工时特殊地段的衬砌
地 铁 与 轻 轨 ⑴曲线段的衬砌 楔形衬砌环,保证隧道的前进方向 ⑵区间联络通道和中间泵站衬砌 ①联络通道可设在线路最低点,并和排水泵合并 建造; ②隧道内侧需留出宽约250~400cm的洞门; ③一般情况下都是矿山法施工。 ⑶渡线和折返线衬砌结构 明挖法施工,衬砌同明挖法施工的衬砌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⒊新奥法施工的地铁区间隧道的选择:
⑴第四系的疏散地层中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当 不具备明挖条件或采用明挖法很不经济时,应进 行新奥法和盾构法的比选; ⑵在无水的第四纪地层中,盾构法和新奥法各有 所长。前者虽然造价一般较高,但施工安全、进 度快,后者不需要大型施工机械,对隧道断面、 地质条件、线形、施工长度等适应性强。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⑵衬砌截面尺寸拟定 ①包括初期支护的各设计参数以及二次衬砌的各 设计参数。; ②初期支护采用工程模拟法拟定,可参照表4-7; ③一般的二次衬砌采用C20素混凝土,20~30cm 即可; ④将围岩较差地段的衬砌向围岩较好地段延伸5~ 10m; ⑤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的结构缝应设在一起。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⑶挤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 地 铁 与 轻 轨 ①挤压混凝土衬砌(Extrude Concrete Lining,简 称ECL)是随着盾构向前掘进,用一套衬砌施工 设备在盾尾同步灌注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整体 式衬砌,因其灌注后即承受盾构千斤顶推力的挤 压作用,故有此名称; ②挤压混凝土衬砌可以是素混凝土的或钢筋混凝 土的,但应用最多的是钢纤维混凝土的; ③新浇注的混凝土在活动的端模板和可伸缩的弧 形模板作用下,同时承受盾构千斤顶和四周围岩 的作用,处于三向受力状态。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⑶隧道衬砌以封闭式为佳,尽可能接近圆形,一 般都设置仰拱,以增强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和整 体稳定性; ⑷隧道衬砌应能分期施工,又能随时加强,可根 据施工量测信息,调整衬砌强度、刚度和施做时 机,以及仰拱闭和和后期支护的施工时间,以主 动“控制”围岩变形。
⒈原则
⑴区间隧道即连接两个车站之间的隧道; ⑵区间隧道的走向和埋深,受到工程地质和水文 地质条件、地面和地下环境影响,施工方法等因 素制约,直接关系到造价的高低和施工的难易;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⑶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包括:行车隧道、渡线、折 返线、地下存车线、联络线以及其它附属建筑物; ⑷地铁区间隧道衬砌结构与构造主要取决于隧道 的用途、沿线地形、地物、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施工方法、环境要求、维修管理、工期要求以及 投资高低等因素。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⑵顶进法施工的区间隧道结构 1)穿越地面铁路﹑地下管网群﹑交叉路口等情况 时常采用顶进法施工; 2)分为顶入法﹑中继间法和顶拉法三种; 3)结构形式一般为箱形框架结构; 4)使用阶段和施工阶段的强度验算。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4)渡线隧道、折返线隧道 单渡线﹑交叉渡线 5)联络通道及其他附属结构 联络通道,安全﹑消防﹑维护等;排水站。
⒉矿山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形式
1)衬砌结构要求 ⑴须能与围岩大面积牢固接触,保证衬砌与围岩 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工作; ⑵允许围岩能产生有限制的变形,能在围岩中形 成卸载拱;
图4-14 平板形管片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⑤箱形管片的纵向接缝(径向接缝)和横向接缝 (环向接缝)一般都是平面状的; ⑥平板形管片的接缝除可采用平面状外,为提高 装配式衬砌纵向刚度和拼装精度,也有采用样槽 式接缝的; ⑦衬砌环内管片间以及各衬砌环间的连接方式, 可分为柔性连接和刚性连接;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复合衬砌初期支护的参数设计 表4-7
地 铁 与 轻
围岩 类别
单线 喷射混凝土厚度5~10cm设置锚 杆,长度2.0m,间距1~1.2m , 必要时局部设置钢筋网 喷射混凝土厚度10~15cm设置锚 杆,长度2.0~2 .5m,间距1m, 必要时配置钢筋网 喷射混凝土厚度15cm设置锚杆, 长度2 .5m,间距0 . 8~1m,配 置钢筋网,应施作仰拱 喷射混凝土厚度20cm设置锚杆, 长度3.0m,间距0 . 6~ 0 . 8 m,配置钢筋网,必要时设置钢 支撑,应施作仰拱
双线 喷射混凝土厚度10~15cm设置锚 杆,长度2 .5m,间距1~1.2m , 必要时配置钢筋网 喷射混凝土厚度15cm设置锚杆, 长度2 .5~3.0m,间距1m,设置 钢筋网 喷射混凝土厚度20cm设置锚杆, 长度3~3 .5m,间距0 . 8~1m, 配置钢筋网,必要时设置钢支撑, 仰拱 通过实验或计算确定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⑵双层衬砌 地 铁 与 轻 轨 ①为防止隧道渗水和衬砌腐蚀,修正隧道施工误 差,减少噪声和振动以及作为内部装饰,可以在 装配式衬砌内部再做一层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 凝土内村; ②根据需要还可在装配式衬砌与内层间敷设防水 隔离层; ③国内外在合地下水丰富和含有腐蚀性地下水的 软土地层内的隧道,大都选用双层衬砌,即在隧 道衬砌的内侧再附加厚250~300mm的现浇钢筋混 凝土内衬。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图4-11 单层装配式衬砌圆环的构造图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图4-12 双层衬砌圆环构造图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⑴装配式衬砌 ①预制装配式衬砌是用工厂预制的构件(称为管 片),在盾构尾部拼装而成; ②管片种类按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钢、铸铁 以及由几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管片; ③钢和铸铁管片价格较贵,一般都采用钢筋混凝 土管片。
Ⅱ
①常用的锚杆型式有:全长粘结式﹑端头锚固型 和摩擦型等; ②喷射混凝土则有素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 ③钢支撑常用型钢或旧钢轨,一般埋入喷射混凝 土内; ④二次衬砌主要是安全储备以及承受静水压力等; ⑤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设防水隔离层。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⑵其它方案 ①在干燥无水的坚硬围岩中,区间隧道衬砌亦可 采用单层的喷锚支护; ②当岩层的整体性好、基本无地下水,防水要求 不高,可采用单层整体现浇混凝土衬砌或装配式 衬砌,不做初期支护和防水隔离层; ③为适应不同的围岩条件,整体式衬砌可做成等 截面直墙式和等截面或变截面曲墙式,前者适用 于坚硬围岩(Ⅲ级以上),后者适用于软弱围岩; ④一般要求在衬砌做好后向衬砌背后注浆,充填 空隙,改善衬砌受力状态,减少围岩变形。同时 衬砌混凝土本身需要有较高的自防水性能。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2)隧道衬砌结构类型与选择 a.拱形结构,基本断面形式为单拱双拱和多跨连 拱,见图4-9; b.前者多用于区间隧道或联络通道后者用于停车 线折返线或喇叭口岔线上; c.结合具体条件选择单层衬砌或双层衬砌。
图4-9 矿山法修建的衬砌结构形式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三﹑地铁区间隧道的截面设计与构造
⒈明挖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
⑴内部净空尺寸的确定 根据建筑接近限界曲线半径超高道床施工误差 等因素确定 ⑵隧道结构断面厚度尺寸的拟定 根据设计经验或模拟法,进行试算,先假定截 面尺寸,然后进行计算,进行调整。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⒉矿山法修建的地铁区间隧道
地 铁 与 轻 轨 ⑴区间隧道衬砌横断面形状 ①用矿山法修建的区间隧道的界面尺寸应符合建 筑限界要求,还要考虑施工﹑测量误差以及结构 固有的变形量,可按工程模拟法确定,无资料时 按表4-6所示; ②Ⅱ﹑Ⅲ级围岩变形量很小,设计时不考虑;曲 线段时内轮廓需加宽。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⒉矿山法隧道的特点
地 铁 与 轻 轨 ⑴大多埋置于第四系的疏散或含水地层中,在施 工过程中通常需要采取一定的辅助措施,地下水 是威胁隧道安全的主要因素; ⑵除稳定岩石地层中的区间隧道外,大多属于浅 埋隧道; ⑶环境保护要求高,必须严格控制隧道开挖引起 的地面沉降和爆破振动对地面建筑及居民生活的 影响; ⑷考虑地铁结构的耐久性要求,锚喷支护不宜作 为永久衬砌结构; ⑸监测控制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铁 与 轻 轨
④按管片螺栓手孔成型 大小,可将管片分为箱 形和平板形两类。 a.箱形管片(图4-13) 是指因手孔较大而呈肋 板形结构。方便拼装, 便于运输和拼装,易开 裂。只有金属管片才采 用箱形结构。
图4-13 箱形管片
第四章 地铁与轻轨交通的结构设计
地 b.平板形管片(图4-14) 铁 与 轻 轨 是指因螺栓手孔较小或 无手孔而呈曲板形结构 的管片。对盾构千斤顶 推力具有较大的抗力, 钢筋混凝土管片多采用 平板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