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试题
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综合素质(1套)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1.素质教育强调“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这说明素质教育( )。
A.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B.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C.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D.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四个选项都是素质教育的内涵,题干中反映的是素质教育不是为了选拔,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选择B。
2.沿海地区的教师根据本地区沿海的气象的特点,研发了沿海防灾防风的课程,并在全区进行推广授课,说明老师的角色是( )。
A.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C.课堂教学的管理者D.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答案】B。
解析: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要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老师研发本地区课程的做法是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的体现。
故选B。
3.王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严格按照教材的安排来讲解,教材上怎么写的,就必须怎么写,考试的时候答案也是按照书上的来写,学生自己的看法总是不对的,并经常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说是为他们的升学好。
你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 )。
A.王老师的做法兢兢业业,值得称许B.王老师的做法是好的,毕竟是为大家的升学做准备C.王老师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D.王老师的做法强调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答案】D。
4.一个学生正在画漫画,漫画上的卢老师奇丑无比。
卢老师笑着说:“希望你有马良神笔,让老师美起来。
”这体现了卢老师能( )。
A.宽容学生B.公正待生C.严于律己D.严慈相济【答案】A。
解析:卢老师没有因为学生将自己画得奇丑无比而发火,而是循循善诱,态度温和,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宽容。
因此,答案为A。
5.某老师对一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说:“你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该老师的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哪一要求( )。
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参考答案

教师综合素质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此题共分两小题,第1题每空一分,第2题每空2分共22分。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①,以提高②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③和④为重点,造就⑤、⑥、⑦、⑧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⑨和⑩。
2、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是:①②③④⑤⑥。
一、1、①、党的教育方针②、国民素质③、创新精神④、实践能力⑤、有理想⑥、有道德⑦、有文化⑧、有纪律⑨、建设者⑩接班人。
2、①课程功能;②课程结构;③课程内容;④课程实施;⑤课程评价;⑥课程管理。
二、1、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谈你是如何参与校本教研的。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有方案、系统的研究活动,解决课程中的多层次问题,促进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开展和根底教育事业的兴盛。
校本教研的根本途径:1、教师反思 2、同伴互助 3、专业引领三者关系: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充分的发挥自我反思、同班互助、专业引领三者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有效地促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
从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开展方面来谈。
一是教师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二是教师要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
三是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的专业态度都得到开展。
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2〕从教学与教学研究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注: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
〕2、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2、〔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开展;〔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4〕变平均开展为因材施教,开展个性;〔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山东省小学《综合素质》:素质教育观的运用试题

山东省小学《综合素质》:素质教育观的运用试题山东省小学《综合素质》:素质教育观的运用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最多的领导方式是()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2、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合作学习D:掌握学习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__。
A.无阶级性B.为生产劳动服务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E.在特定场所进行4、培养劳动者是__。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5、谐音联想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精细加工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6、杜牧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一句的“豆蔻”指的是()岁的女孩子。
A:8、9B:13C:15D:207、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表现了教师劳动的____特点。
A:示范性B:连续性C:复杂性D:创造性8、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A:《雄辩术原理》B:《康德论教育》C:《大教学论》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9、利用物体热辐射来进行的军事侦察叫做。
A:可见光侦察B:雷达侦察C:红外侦察D:微波侦察10、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特别苦,而吃药之后再吃糖就感觉特别甜。
这是哪种感觉规律?()A:感觉适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感觉转换11、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2、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__A.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B.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C.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游戏法、启发法D.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诵读法、练习法、启发法13、某学生认为,只要违反了规则并给他人带来了伤害,不论动机如何都是不道德的。
素质教育试题

素质教育试题
一、选择题
1.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
A. 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
B. 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
C. 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D. 强调学生成绩
2.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知识水平
B. 学术成就
C. 肤浅技能
D. 综合素质
3.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
A. 单一性
B. 多样性
C. 机械性
D. 机械性
4. 素质教育强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A. 抽象能力
B. 思维能力
C. 社会关系
D. 个人发展
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A. 优秀人才的培养
B. 人的全面发展
C. 常识掌握
D. 学生的目标实现
二、填空题
1.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素质高低是以一个人的()来衡量的。
3.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4.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注重()和品德修养。
5. 素质教育的通过教育活动提供对()现象的感知。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素质教育?请简要描述。
2. 为什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3. 你认为素质教育在当前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4. 你觉得素质教育是如何与传统教育相区别的?
5. 你将如何实践素质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四、论述题
素质教育作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请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及你的观点,从学生、教师、家庭、社会等方面论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素质教育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素质教育理论考试题及答案素质教育是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理论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素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是素质教育理论考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一、单项选择题1.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提高学生考试成绩B. 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C.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D. 强化学生的纪律性答案:C2. 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劳”分别指什么?A. 道德、智力、体育、美术、劳动B.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C. 品德、智慧、体育、美学、劳动D. 道德、智力、体育、美术、技术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以下哪些方面的支持?(多选)A. 政策引导B. 教师专业发展C. 学生自主学习D. 家长参与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多选)A.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 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C.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D. 强调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答案:ABC三、简答题1. 简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答: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导向: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 教学内容:素质教育强调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应试教育则侧重于考试大纲内的知识点。
- 评价方式:素质教育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学业成绩,还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等;应试教育则主要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
- 教学方法:素质教育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应试教育则多采用填鸭式教学,以记忆和重复练习为主。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答: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从传统的“教书育人”转变为“育人教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徐州继续教育素质教育概论试题库

徐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1. ()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C)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2.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
(D) 以上都是3. ()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C) 思维素质4.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
(C) 同步性5. 自主健康成长要求学生(),能在现实环境中找到社会需要、自己乐为而又可为的奋斗目标。
(A) 健康成长6.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A) 教育思想7.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
(D) 以上都是8. 在全社会倡导()之风,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事。
(D) 素质教育9.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A) 课堂教育10.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A) 活动课程11.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B) 精神审美素质12. 优良的()是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B) 教学环境13.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C) 教育基本理论14.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
(C) 现实教育15.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物。
(A) 素质16.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原因,即()才能实现。
重庆市重点中学素质教育达标测试题及答案九年级上期语文第一学月测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重庆市重点中学素质教育达标测试题及答案九年级上期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襁褓(bǎo)成吉思汗(hàn)亵渎(xiè)重蹈覆辙(ch ónɡ)B.旁骛(wù)弥留之际(mí)骈进(bìnɡ)强聒不舍(ɡu ā)C.扶掖(yè)怒不可遏(è)妖娆(ráo)一抔黄土(póu) D.睿智(ruì)恪尽职守(kè)枘凿(nà)气吞斗牛(dòu) 2.找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A.风骚渲嚷留滞孤军奋战B.陵驾凭调忐忑自知之明C.嬉闹灵柩谀词脑羞成怒D.沉吟陨落田圃断章取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行。
B.“勤学好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
C.上帝在创造世界时,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并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孙。
D.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重蹈覆辙,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金融风暴期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社会经济的平稳。
B.在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中,朱昊的演奏时而如溪间清泉流入心田,时而又如高山瀑布倾泄而下,令人陶醉其中。
C.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说,粤剧在中国众多剧种中,算是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个,而且仍然不够,仍然需要继续努力。
D.为避免甲型H1N1流感不再持续蔓延,近日,广州市12个区市将全面铺开中小学生甲流疫苗接种工作。
5.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3分)①“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②只要勤勉不懈,就能弥补个人天赋的不足,到达理想的彼岸。
③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写出了《红楼梦》。
素质教育测试题

素质教育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A. 应试教育B. 知识教育C. 全面发展D. 技能教育2. 下列哪项不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A. 德育B. 智育C. 体育D. 应试技巧3.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考试能力B. 创新能力C. 应试技巧D. 记忆能力4. 素质教育提倡的师生关系是:A. 权威与服从B. 尊重与平等C. 命令与执行D. 指导与服从5.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与以下哪项相结合?A. 家庭教育B. 社会教育C. 网络教育D. 所有选项6. 素质教育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是:A. 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B. 多元化评价体系C. 以排名为主要评价标准D. 以竞赛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7. 素质教育中,学校应该重视哪些方面的教育?A. 学科知识教育B. 艺术教育C. 职业教育D. 综合实践能力教育8.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A. 只关注课本知识B. 只关注考试技巧C.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D. 只关注个人成绩9. 素质教育提倡的课堂教学方式是:A. 教师讲授为主B.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C. 学生被动接受为主D. 教师与学生互动为主10. 素质教育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A. 知识掌握B. 技能掌握C. 情感、态度、价值观D. 所有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12. 请举例说明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3. 论述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14. 阅读以下案例: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项目。
请分析这些活动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注】本测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要( )”的思想为指导。 A、面向世界 B、面向现代化 C、面向未来 D、面向学生 3、( )的问题,是如今教育领域中常讲常新的重要话题,是我国 各级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始终抓好的一项任务。 A、提高教育认识 B、转变教育思想 C、更新教育观念 4、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应当在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逐步( )。 A、升华 B、转变 C、 完善 5、公民从业上岗的普遍要求是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 )、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 。 A、较强的沟通能力 B、较强的动手能力 C、灵活的思维方式 6、( )等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条 件。 A、学会做人 B、学会做事 C、 学会合作 D、学会学习 7、( )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新思路,更需要新的教育理 念,引导我国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A、新形势 B、新教师 C、新情况 8、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具有( ),这是国家繁荣、富强的保证。 A、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健 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9、要高标准完成德育工作,必须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 )全 员参与性。 A、针对性 B、实效性 C、个别性 10、只有( ),才是教育的最好成就。 A、培育学生的品德与修养B、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C、激发他们的梦 想与激情 11、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百的升学率,而是( )。 A、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B、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 活泼、主动的发展 C、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和人生体验 12、培养( )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 期望。 A、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 B、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C、有鲜明个 性、善于合作 D、有丰富的知识 13、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 )。 A、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B、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C、减轻教师负担
A、 热爱学生 B、尊重学生 C、关心学生 D、关注学生的成长 60、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当前这场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就是( ) A、 创新精神 B、实践能力 C、人的发展 D、素质教育 61、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理论,把( ),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A、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B、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62、(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观念和显著特征。 A、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终身学习 C、人的可持续发展 D、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 63、( )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客观要 求 A、 综合化B、信息化 C、知识化 D、创新化 64、( ),正在使大批教师成了教学的机械重复者,复杂的脑力劳动 退化为简单的体力劳动。 A、 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B、教学评价的单一化 C、教学目的简单化 D、选拔制度的唯一性 65、( )教育活动的指南,是教育行为的向导,也是动员人们为之努 力的精神力量 A、教育目的 B、学习目标 C、教育理想 D、生活目标 66、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改革的关键是( ) A、改变学校管理模式 B、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C、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和谐统一 D、将促进教师成才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 67、教育观念变革的根本标志,首先表现在( )。 A、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B、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C、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 D、新型教师群体的构建 68、我国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关 键问题取决于( )。 A、学校负责人教育思想的转变 B、整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C、教师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 D、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69、让教育科研成型转化为( )的主导思想。 A、科研型 B、探究型 C、自主型 D、合作型 70、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 )。 A、教育活动中 B、教学活动中 C、教育和教学的一切方面 D、师
31、( )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 照物。 A、家长 B、自我 C、教师 32、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以对学生的( )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 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 A、尊重和信赖 B、理解 C、信任 33、学生需要严师,更需要( )。 A、知识 B、慈祥和宽容 C、微笑 34、“棍棒”只能造就奴隶,不能造就( )。 A、人才 B、天才 35、( )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对学生有无“爱的情感”,直接影响教 师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行为。 A、教育 B、教学 C、谈心 36、在当今信息时代,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最宝贵的教育遗产之一( ),仍是教育工作者的财富。 A、 因材施教 B、 兴趣入手 C、教学相长 37、师爱的最高境界是( ),师爱的基础条件是( )。 A、平等 B、友情 C、亲情 38、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 )的成长环 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 A、严格 B、宽松愉悦 39、学习只有发挥( )效应,才能提高学习的成效。 A、智力因素 B、非智力因素 C、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 40、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质量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 于( )。 A、 家长地关心程度 B、教师的能力 C、学习者自身 41、教育工作者应该记取: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 ) A、成功 B、升学 C、奉献 D、报酬 42、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 ) A、个性化 B、创新 C、稳定 D、常规化 43、( )应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A、教师 B、校长 C、教育行政官员 D、教导主任 44、( )是学校的主人。 A、教师 B、学生 C、教师和学生 D、校长 45、( )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当前又是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A、改革高考制度 B、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制
C、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D、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46、( )是教育改革起点和依据。 A、真正实现教育观念上的变革 B、社会人才观的改变 C、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化 D、考试选拔制度的变革 47、( )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 A、素质教育 B、应试教育 C、德育 D、智育 48、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让每一个学生考上大学 B、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智者 C、让每一个学生成材 D、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 稳定的基础 49、教育创新的落脚点应该是( )的变革和创新 A、教育模式 B、教学模式 C、评价模式 D、办学模式 50、办好学校的关键是( ) A、校长 B、教师 C、学生 D、教育主管部门 51、素质教育应把( )放在首要位置。 A、智育 B、美育 C、德育 D、体育 52、( )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A、教师之间的关系 B、学生之间的关系 C、师生关系 D、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 53、(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确立的基本信念。 A、好的教育就是大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B、升学就是成才,成才就要 升学 C、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D、不断充实和 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54、( )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A、终身学习 B、学校学习 C、交流学习 D、探究学习 55、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 )健康发展 A、身体的 B、个性的 C、心理的 D、行为的 56、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 ) A、 生活方式 B、交流方式 C、思考方式 D、学习方式 57、素质教育把( )作为重点,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 A、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B、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C、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58、( )使教师职业超越了单一的工匠式技能特征,并成为衡量教师 专业化程度的核心指标。 A、 教学能力 B、教科研能力 C、创造力 D、终身学习 59、( )应成为新世纪教师工作的出发点。
生交流中 71、变经验型为科研型,是指靠(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A、继承教育传统 B、教育科学研究 C、在学生身上多花时间 D、多 次重复加深记忆 72、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 )。 A、提高学生成绩 B、走向素质教育 C、改变教师教育思想 D、加 大教育投入 73、( )是学习的主体。 A、教师 B、学生 C、教师和学生 D、教师、学生与家长 74、素质教育,学生学习的压力主要是( )。 A、学习内部的压力 B、分数的压力 C、升学的压力 D、教师、家 长的压力 75、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是( )。 A、学生的个性发展 B、学习成绩的提高 C、升学 D、终身学习的能 力 76、( )是教育创新的先导。 A、教学模式的创新 B、教育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 C、教育观念的创新 D、教育手段的创新 77、 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 )。 A、以升学为最终目的 B、升学是为了就业 C、以人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 D、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 78、研究教法首先要研究( ),这样才能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 中心。 A、学生 B、教材 C、学法 79、创新教育是以( )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A、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C、培养 人的完善人格和健康体魄 80、( )是进一步挖掘时间资源效益的根本出路。 A、删减教学内容 B、降低教学要求 C、填鸭式教学 D、优化课堂教 学体系 二、多项选择: 1、《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 )的重要思想为指 导。 A、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 B、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 C、胡锦涛 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