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汽车试验学
汽车试验学概论
![汽车试验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8269d4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d.png)
③ 国家标准
各国依据自己的国情而制定的适用于本国的标准。我国国家标准简 称GB;美国国家标准简写为ANSI;日本国家标准简写为JIS。
1.2.2 汽车试验标准的分类
1. 按试验标准适用范围分类
④ 行业标准
1.3.3 试验总结阶段
试验总结包括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定 性的分析研究,对测取的数据利用试验统计理论、误差分 析方法进行处理,以确定实测所得的性能指标和各参数间 的关系。对强度、疲劳磨损试验则在试验完毕后,对被试 车辆进行分解、检查与测量,获取试验后的数据。
复习思考题
1. 何为汽车试验?简述汽车试验的必要性。 2. 简述汽车试验的发展趋势。 3. 简述汽车试验的类型。 4. 简述汽车试验标准的分类和特点。 5. 汽车试验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进行?
没有国家标准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所制定的 标准。我国汽车行业标准简写QC,交通行业为JT。
⑤ 地方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统一 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制定地方标准。
⑥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指各汽车生产企业、汽车试验场根据本身特点,参考相 应国际、国家标准而制定的,它仅限于企业内使用。
第二阶段,从第一条“汽车流水生产线”建成至20世纪40 年代。这时产品的可靠性、寿命和性能方面的问题较为突 出,要求通过试验研究加以解决,从而形成了汽车试验研 究体系。此期,汽车试验除借助于其他行业较成熟的技术 和方法外,制定了专业试验方法。道路试验在此阶段得到 了足够的重视。有实力的汽车公司开始建设汽车试验场。
1.1.1 汽车试验的发展历程
汽车试验学
![汽车试验学](https://img.taocdn.com/s3/m/b21f1d2ebcd126fff7050b99.png)
汽车试验学第1章绪论§1.1 汽车试验在汽车工业发展中作用汽车是一种大批量生产、产品性能、质量要求高,结构复杂、使用条件多变的特殊产品,任何设计制造缺陷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汽车试验在汽车制造业中显得特别重要,它已成为汽车制造公司重要的竞争手段。
通过试验,可以检验产品设计、制造及结构的先进性、设计思想的正确性、制造工艺的合理性、使用维修的方便性以及各总成部件的工作可靠性。
随着汽车科技的高速发展、汽车用途的日益扩展,需要不断进行理论相关问题研究和试验论证。
这类研究工作都离不开汽车试验。
从汽车零、部件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考虑,需要进行大量的有关改善汽车材料、工艺、可靠性、寿命、磨损及成本等各种基础性或专项性试验。
自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丰田汽车率先创立的“精益生产”方式。
该生产方式的突出特点是:以最少的投入,产出尽可能多的和最好的产品。
§1.3 汽车试验学的研究内容汽车试验学包括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两大要素。
具体内容包括:试验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特征分析包括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与系统动态特性的测定、系统的负载效应以及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的技术措施。
传感器包括各类车用及汽车试验用传感器的原理、构造、性能及其应用。
信号的调理与传输包括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的滤波、信号的传输。
试验数据的采集包括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和DSP技术。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数字信号处理)静态数据处理包括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的表达及曲线拟合技术。
动态数据处理包括测试数据的试验评价、动态数据的时域与频域分析、谱分析等技术。
试验设计与试验研究包括试验设计程序、方法与要求,试验规划与设计,试验新理论、新方法的探索。
§1.4 汽车试验的分类一、按试验特征分类室内台架试验室内台架试验的重要特征在于试验不受环境的影响,且可以24小时不停地进行试验。
因此,特别适合于汽车性能的对比试验和可靠性、耐久性试验。
车辆测试技术
![车辆测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bf06840da38376bae1fae18.png)
车辆测试技术第一章概述一、基本概念所谓“汽车测试”,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实际测试的手段确定汽车的某个(些)参数。
这里的“参数”,一般是指物理量的定量数值;个别情况下也可能是定性评价。
一般来说,汽车试验所采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场所、试验环境和试验工况等,都应该遵循国家或者相关部门、行业或企业发布的正规标准文件。
标准可以确保试验操作规范、安全,数据结果准确、可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比性。
而有些探索性、创新性试验,也可以由研究人员自行制定试验标准和操作规范,这也是对汽车基础理论、设计制造技术和汽车试验方法的有力推动。
二、试验与理论的关系、试验的必要性理论分析不能完全取代实际测试,尤其是对于现代汽车行业来说,汽车试验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作为一种室外交通工具,汽车的使用条件复杂,整车、各系统、机构和零部件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载荷、工作条件和行驶环境。
2.汽车是一种高度普及的社会化的民用商品(军用和专业比赛车辆不在此列),研究、制造单位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厂商为了争夺市场,势必要在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成本之间做出平衡,“不惜血本”的模式是走不通的,过分的“精益求精”也是不符合商业规律的。
一个研发任务,要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条件下,寻求在法规允许和市场满意框架下的利益最大化,势必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手段,定量、可靠地确定产品的设计参数,达成研发和制造效费比的最优化。
而在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机理解释方面,暂时有所欠缺是可以接受的。
3.汽车研究和设计的许多问题,已经有了理论模型,但是这些模型并非普遍适用,或者模型中的某些参数不易确定。
4.由上述几点可以看出,理论不能代替试验,归根结底,在于现有理论的不准确性或者局限性。
因此,进行汽车试验,以及对汽车试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对于优化汽车产品的设计、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完善汽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刺激和带动相关技术理论(如,传感技术、信号分析理论和技术、电子设备制造技术等等)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试验学 教材
![汽车试验学 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92486f6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3.png)
以下是一些关于汽车试验学的教材推荐: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大机械系列实用规划教材·汽车系列:汽车试验学》:这本书是关于介绍“汽车试验学”的教学用书,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汽车试验学的基本理论与试验方法,从基础知识到应用技术逐步深入进行讲解,涵盖了试验数据测量的基本知识、汽车工作状况基本参数的测量、汽车典型总成及整车的性能试验、汽车公害及检测等内容。
《汽车发动机试验学教程(第2版)》:这本书是对现代汽车发动机试验技术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专业教科书。
书中首先论述了进行汽车发动机试验所必备的台架系统、测试技术及法规、试验标准和试验内容及方法等基础知识;然后系统地介绍了国标规定的汽车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测试、发动机基本性能试验、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发动机排放试验;最后介绍了电控发动机匹配与标定试验,汽车发动机动态模拟试验技术,以及客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部分试验技术。
《汽车试验学——杨志华主编》:这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概论、机械量的电测量系统、典型汽车试验设备与设施、试验设计理论与方法、测量误差分析、试验数据处理、汽车整车性能试验、汽车总成与零部件试验、车辆先进测试系统和开发流程简介等。
以上书籍都可以作为学习汽车试验学的重要参考资料,选择哪一本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兴趣。
《汽车试验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凝练与植入探析
![《汽车试验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凝练与植入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88476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a.png)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1 引言2020年6月1日,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了在高等学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理念。
《纲要》明确,“今后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建设成效纳入“双一流”成效评价、学科评估等。
”[1]《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是高校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中,在课堂上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传授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适宜的引入相关思政元素,进而向学生传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思想、伦理、道德与职业观,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做“三有”时代新人,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教学中的体现。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高校提高教学效果、培育符合时代要求高层次人才的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与方法。
《纲要》中对理工、工学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要求即“要在课堂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黄锋 吴孟武 杨灿 邓小禾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高校各类型课程中的应用,是实现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如何达到有效的育人效果,是每位专业课教师都应该思考的。
文章以《汽车试验学》课程为例,针对课程特点,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力求为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寻找适合的切入点、探析思政元素植入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汽车专业相关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1汽车试验
![1汽车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b4be1bb02d276a200292eb7.png)
1.按试验特征分类
室内台架试验 汽车试验场试验 室外地道路试验
一、室内台架试验
室内台架试验的重要特征在于,试验不受环境的影 响,且可24小时不停地进行试验,如此它特别适合 于汽车性能的对比试验和可靠性、耐久性试验。室 内台架试验的突出特点是试验效率高。室内台架试 验不仅适用于汽车的总成部件,也适用于汽车整车。 图1-7和图1-8是汽车整车和发动机的室内台架试验。
陷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2. 汽车试验工作的重要性
汽车试验是一种客观需要
无论是新设计或是正在生产的汽车产品;也不 论在设计制造上考虑得多么细致周密,都需经过科 学而严格的试验。
汽车试验的作用
通过试验以检验产品设计、制造及结构的先进 性、设计思想的正确性、制造工艺的合理性、使用 维修的方便性、各总成部件的工作可靠性。
图1-1 汽车整车试验室
四、现代生产阶段的汽车试验技术
自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人经十多年的努力才创立起来的现代生产方式, 为了达到在合理利用资源与优化内部管理、有效控制库存与流动资金占用、 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成本、灵活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最终在提高企业竞 争力与获得最大利润等目的。美国人进行了大量的各类试验,从某种意义 上讲现代生产方式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需进行各类大量试验的过程,如内 部拉动计划的制定、标准化的实施与持续改进、新产品的开发与试制、新 车型上线生产的工艺调整与验证、产品质量控制等都需要试验的直接帮助; 此外,要想上述各类工作能有效而精准的执行,就必须研究、更新更有效 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用仪器设备,如此便有效地推动了汽车试验研究的发展。 如大量效率更高、功能更强、精度更好地试验仪器就是在最近几年研究出 来的。发动机快速高效的标定系统、可进行汽车整车各项性能试验的多功 能虚拟仪器系统等就是其中之一。
新能源汽车试验学 第一章 绪论
![新能源汽车试验学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fecae54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2.png)
LOGO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3个阶段
1873年→20世纪60年代后→进入21世纪
LOGO
主要国家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 美国
2009年8月奥巴马总统提出2.4亿美元的研究开发预算,插 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开始作为国家产业 政策着手推进
LOGO
特斯拉-MODEL S
福特C-MAX插电混动版
硬件在环测试技术发展趋势
LOGO
在新能源汽车试验研究中,如混合动力驱动系统、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电池 管理系统(BM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HIL都是有效测试手段。
硬件在环测试技术发展趋势
图1-6是某汽车技术中心开发的自动驾驶 仿真与验证硬件在环测试系统,硬件基于美 国NI 的PXI,软件基于CarSim。图中右侧为 仿真模拟控制柜,左边是仿真模拟驾驶台。
主要国家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 日本
• 制定面向未来的《新一代汽车战略2010》 • 建立了“All Japan”的官民一体化协作体制
丰田氢氧燃料电池车MIRAI
LOGO
主要国家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 欧洲
• 2020年通过新战略“EU2020”,要求官民一体在欧盟层面上推进 电动汽车的开发;
• 针对动力电池的性能测试以及整 车续驶里程测试、能量消耗率测 试等对电动汽车是必须的。
LOGO
性能试验发展趋势
LOGO
3 制动性与操纵稳定性试验
提高整车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能的电子控制系统,主要是响应人的驾驶意图,快速、准 确地完成路面识别并控制控制轮胎和路面间的附着力。
防抱制动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控制系统(EBD)、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 ESC)等,在汽车上已广泛使用,相关测试标准已形成和逐步完善。
汽车试验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汽车试验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2248e2e009581b6bd9eb6b.png)
第一章1、汽车试验的类型有哪些。
答:(1)按试验目的的分类a质量检查试验b产品定型试验c研究性试验(2)按试验对象分类a整车试验b机构及总成试验c零部件试验(3)按试验场所分类a室内试验b室外道路试验c试验场试验2、如何进行汽车试验。
答:(1)试验准备阶段a制定试验大纲b准备仪器设备c人员配备和试验记录表格的准备(2)试验实施阶段(3)试验结束(总结)阶段3、试述误差的定义和来源。
答:误差是测量值与被测量之间的差。
主要有:a装置误差b方法误差c环境误差d人员误差4、系统误差的分类和消除方法有哪些。
答:(1)根据系统误差变化与否分类a恒值系统误差b变值系统误差(2)按误差产生的原因分类a工具误差b装置误差c 环境误差d方法误差e人员误差(3)根据误差的变化规律分类常值性的,累进性的、周期性的以及按复杂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消除(1)固定不变的系统误差消除方法a代替法b交换法(2)线性系统误差消除方法对称测量法(3)周期性变换的系统误差消除方法每隔半个周期进行一次测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则可消除周期性误差。
5、试述随机误差的分布和消除方法。
答:a分布:呈正态分布b消除方法:消除趋势项c算术平均值,无限接近被测量的真值6、试述粗大误差的来源和消除方法。
答:①来源:a测量人员:由于测量者错误的读数和错误的记录造成的。
b客观外界条件:由于测量意外的改变(如外界振动)②引起仪器示值或被测对象位置的改变而产生粗大误差。
a消除方法:对于出大误差,除了设法从测量结果中发现和鉴别而加以剔除外;b此外,可采用不等精度测量和互相之间进行校核的方法3ð准则(莱以特准则)、罗曼诺夫斯基准则7、介绍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
答:a一元线性回归b一元非线性回归c多元线性回归8、试述动态试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1)数据分析2)数据准备3)数据性质检验4)数据分析类型9、试述试验数据修约的规则。
答:确定修约位数的表达方式a进舍规则b不许连续修约8、汽车道路试验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在汽车的道路试验中如何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重复性、可比性?试述试验前试验车辆应进行准备工作的内容答:⑪汽车道路试验的最大特点是接近实际使用情况。
汽车试验技术教材
![汽车试验技术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c5b3dc519e8b8f67d1cb909.png)
汽车试验技术主编:周京执行主编:金永磊编委成员:杜闯杜克虎马瑞亮乔宗亚唐利刚唐勇王亥平奚顺明詹秀媚郑中旭校对:试验室成员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试验平台 (1)第二节试验设备 (2)第三节试验标准 (5)第二章性能试验 (7)第一节总述 (7)第二节动力性试验 (7)第三节燃油经济性试验 (12)第四节操纵稳定性试验 (13)第五节制动性试验 (19)第六节环境适应性试验 (22)第七节汽车空调试验 (28)第三章 NVH试验 (35)第一节道路NVH试验 (35)第二节模态试验 (47)第四章可靠性试验 (52)第五章零部件试验 (58)第一节四门两盖开闭件耐久性试验 (58)第二节汽车各类开关耐久性试验 (64)第三节环境试验 (73)第四节力学性能试验 (76)第六章评价试验 (78)第一节保安防灾评价试验 (78)第二节商品性评价试验 (85)第一章概述汽车试验是通过某种人为的方法,把被测系统中所存在的许多参数中的某些待测定的参数用专门的装置,人为地把它激发出来,用某些通用的或专用的仪器进行测试和数据处理的过程。
人们在对这一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研究中产生了各种试验技术。
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汽车试验技术,但受篇幅与能力所限,对这些试验技术不能一一叙述,仅对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即试验内容和方法进行浅显的描述。
试验内容逐年增加——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日益增加的各项要求,需要不断的增加试验项目和试验内容;汽车功能的扩展,各种新结构、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亦需要增加试验内容。
试验方法也不断更新——高等级公路及高速公路的发展带来了汽车行驶速度的显著提高,需要更新试验方法;汽车法规的日渐严格,需要更新试验方法;人们对汽车要求的日益提高,需要更新试验方法;试验技术的进步也会带来试验方法的变化。
面对如此繁多的试验内容和方法,本书仅对我公司目前能进行的、基本的试验项目进行阐述。
本章主要从试验平台、试验设备及试验标准方面对汽车试验进行简述。
《汽车试验学》教学大纲
![《汽车试验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cc3008533687e21ae45a94a.png)
《汽车试验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汽车试验学》是理论性、实践性相兼有的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从事相关试验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车辆实验的内容、方法、使用的仪器及试验原理有较全面地了解,并能够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为其进一步的汽车设计以及研究和处理工程技术问题奠定科学技术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培养学生善于勇于发现、分析问题、综合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汽车基本性能实验进行方案制定、实验测试、数据处理及指标评价,熟悉典型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合理的选取测试工具。
3.能够对汽车典型总成(发动机、变速器等)的常规实验项目进行方案制定、实验测试及数据处理。
4.能够对汽车排气污染物及噪声进行测定,熟悉检测原理,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评判车辆环保特性。
5.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汽车试验学》课程主要以讲授、讨论、实验课为主,以课堂测验、课后作业为辅。
结合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结合配套实验课教学。
本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汽车试验学》课程实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加强学生基本汽车测试技术训练,着重于试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
通过课程实验,熟练掌握汽车常用传感器、汽车试验常用物理量测量方法及仪表、汽车试验信号采集系统、汽车典型总成试验与测试、汽车整车性能试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学会汽车整车以及各总成部件测试设备和仪器的操作、报告撰写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2)、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各种汽车整车以及各总成部件测试设备和仪器,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汽车试验学专业知识
![汽车试验学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6fcb43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04.png)
定值原则量(如某一固定尺寸)
相对测量
-- 绝对测量:
采用仪器、设备、手段测量被测量,直接得到测量值 测量成果:20.1 mm
特点:简朴、直观、明了; 测量精度不高
-பைடு நூலகம் 相对测量:
将被测量直接与基准量比较,得到偏差值
基准量:20.00 mm 测量值:+0.08 mm 结 果:20.08 mm
控制器
判断电磁阀通断
动画演示
电磁阀工作状态
试验检测措施分类
• 1. 直接测量 (绝对测量、相对测量) 间接测量
• 2. 开环测量与闭环测量 • 3. 偏差法、零位法、微差法
试验测试措施分类
• 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 直接测量:直接将被测量与原则量进行比较
原则量
原则计量单位(如米尺、光栅尺、 激光、……)
发动机:向发动机旳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发动机旳工作情况信息, 对发动机工作情况进行精确控制 温度、压力、位置、转速、流量、气体浓度和爆震传感器等
底 盘:控制变速器系统、悬架系统、动力转向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等 车速、踏板、加速度、节气门、发动机转速、水温、油温
车 身:提升汽车旳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等 温度、湿度、风量、日照、加速度、车速、测距、图象等
• 智能化 • 虚拟化 • 网络化 • 微型化 • 软测量技术
课程旳目旳
经过汽车试验技术旳基础理论学习 和试验,培养学生能正确地选用测试 装置,进行多种物理量旳测量;
初步掌握进行动态测试旳措施和技 能,为后来旳生产试验和科学研究打 下一定旳基础。
思索题
简述测量参数旳种类。 简述测量措施有哪些?
长光栅 --- 直线位移;圆光栅 --- 角位移
汽车实验学复习资料
![汽车实验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f9c9517551810a6f4248695.png)
第一章概述1。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检测技术基础规范化;检测设备智能化;检测管理网络化2。
汽车检测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价值分类:国际标准、国际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强制性试验标准、推荐性试验标准特点:权威性、通用性、先进性和相对稳定性1)统一规定了试验检测项目,试验检测规程。
可以作为制定试验检测大纲的依据。
2)规定了性能参数、技术要求、允许值.可以为试验检测评价的指标。
3)规定了汽车各项试验检测规程、操作方法。
可以为汽车定型,合格产品出厂的检验标准。
3. 汽车试验分类1}按试验目的分:品质检查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科研性试验2}按试验对象分:整车试验;机构及总成试验;零部件试验3}按试验方法分:室内台架试验;室外道路试验;试验场试验汽车试验过程三个阶段: 4。
汽车试验过程三个阶段:汽车试验过程三个阶段试验准备阶段;试验实施阶段(启动预热、工况监测、采样读数、校核数据);试验总结阶段(定性分析、数据处理、评价结论、写实验报告)第二章整车技术参数的检测1.整车外观检测的项目1)汽车标志检查2)漏水检查3)漏油检查4)车体周正检测车辆外廓尺寸(汽车的长度,宽度,高度)、轴距、轮距、前悬、后悬2。
我国对汽车外廓尺寸限界规定汽车高≤4m;汽车宽≤2.5m;汽车长:货车、越野车≤12m ;客车≤12m,铰接式客车≤18m ;半挂汽车列车≤16.5m;全挂汽车列车≤20m。
3。
汽车质量参数:整车干质量、整车整备质量、装载质量、总质量、轴荷质量. 4.汽车质量参数和质心位置参数测定的目的、质心水平位置的测定与计算1)测定汽车的整车质量及其在前、后轴上的分配;2)测定汽车的质心离前、后轴的距离及质心离地的高度,检查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a=m2/(m1+m2)*L,b=m1/(m1+m2)*L(质心高度的测定方法:摇摆法和质量反应法)5。
车轮滚动半径的测定方法:印迹法和车轮转数法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试验的计划与组织
试验总结 试验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包括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观察到 的现象进行定性分析,对测取的数据采取试验统计理论、误差分析 法进行处理,以确定实测所得的性能指标和各参数间的关系。对于 强度、疲劳磨损试验,在试验结束后,对被试车辆进行分解、检查 与测量,获取试验后的数据,完成上述工作后,即可对被试车辆做 出评价。 试验过程总结,写出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内容包括:试验任务来 源、试验目的、试验对象、试验条件描述如气象(气温、气压、风 向、风速和湿度等)、地面状况、测试工况等、试验方案设计与试 验方法、测试系统仪器选配、传感器定度、数据处理方法、处理结 果与误差范围、试验结果分析、结论、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 见、附录如典型试验记录曲线、数据处理结果表、试验规律曲线及 工况照片等。
第二节
汽车试验标准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包括汽车装载质量、轮胎气压、燃料、润滑油、 制动液、气候条件、试验仪器设备和试验道路等。 1)装载质量 (1 )无特殊规定时,装载质量均为厂定最大装载质量或使试 验车处于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 (2 )装载质量应分布均匀,装载物应固定牢靠,试验过程中 不得 晃动和颠离,不应因潮湿、散失等条件变化而改变质量,以保 证装载质量的大小和分布不变; (3)乘员平均质量按表1-2计算,可用相同质量的重物代替。
第二节
汽车试验标准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2.试验车辆准备 1)接车检查 (1)记录试验样车的生产厂名、牌号、型号、发动机号、底 盘号、各主要总成号和出厂日期等。 (2)检查车辆装备完整性及装配调整情况,应符合该车装配 调整技术条件及 GB7258-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 有关规定。 (3)行驶检查,行驶里程不大于100km。 2)车辆磨合 根据试验要求,对试验车辆进行磨合,除另有规定外,磨 合规范按该车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第二节
汽车试验标准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4)气象 无雨、无雾天气,风速不大于3m/s,相对湿度小于 95%,天气 温度为0~40℃,对气象有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由相应试验方法规 定。 5)试验仪器和设备 试验仪器和设备须经计量检定,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使用前 进行调整,确保功能正常,符合精度要求。当使用汽车上安装的速 度表、里程表测定车速和里程时,试验前必须按 GB12548-90《 汽 车速度表、里程表检验校正方法》进行误差校正。 6)试验道路 除另有规定外,各项性能试验应在清洁、干燥、平坦的,用沥 青或混凝土铺装的直线道路上进行,道路长2~3km,宽不小于8m, 纵向坡度在0.1%以内。
第二节
汽车试验标准
汽车试验标准的分类
(5)企业标准 各汽车生产企业、汽车试验场根据自身特点,参 考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的标准,只限于本企业内部使用。通常, 企业标准严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6)强制性标准 为了保障人身健康、安全、保护环境、节约能 源而制定的强制执行的标准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即强制性标准。 (7)推荐性标准 在我国,凡是标准代号带有T的均为推荐性标 准,如 GB/T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等。 这类标准无强制性,可参照执行。 汽车道路试验接近实际使用情况,试验结果最具真实性,但由 于道路试验的影响因素很多,从而导致试验结果比较离散。若控制 不好试验条件,将降低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重复性,甚至使试验结 果失真。因此,对于道路试验条件、车辆准备工作等,在 GB/T12534-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中作了统一规定。
第三节
试验的计划与组织
试验实施
(1)试验现场不得临时改变项目或内容,避免因考虑不周、 准备不足而发生意外; (2)试验中发现车辆、测试仪器和设备出现故障,立即停止 试验,查找原因,进行检修; (3)试验中规定的允许最大负荷、最高转速、最大压力、最 低温度等各类极限值,测试人员应该明确,任何情况下不应 突破; (4)测试同一项目要尽可能在同一条件下进行,以免因客观 条件变化引起误差; (5)测试数据应及时汇总处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试验中,人身安全的注意事项应做出明确规定,并采取 相应措施,确保安全。
第三节
试验的计划与组织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2.准备仪器设备 根据试验大纲要求,准备好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整车试 验时要准备好各种传感器、记录仪器等;进行室内台架试验时, 要准备好各种连接件、测量仪器、动力设备和测功设备等。所 用仪器设备应满足试验要求的测量范围、容量和精度,使用之 前仪器设备应进行标定,标定的数据应记录并填入试验报告。 3.人员配备和试验记录表格的准备 根据试验项目配备操作、监测、记录人员,明确任务和相 互间配合关系,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车辆驾驶技术, 并拟定试验记录表格和数据处理表格,对自动打印或记录的测 试系统,要设计好打印格式、记录图形的方式与规格。
第二节
汽车试验标准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3)行驶检查 检查汽车的技术状况,行驶里程不大于100km行驶检查在汽车磨 合行驶之后,基本性能试验之前进行行驶道路为平坦的平原公路。 交通流量小、有里程标志、单程行驶不少于50km、风速不大于5m/s、 车速为汽车设计最高速度的55%~65%,不允许空挡滑行,尽量保持 匀速行驶。 行驶前,应在出水管、发动机主油道(或曲轴箱放油螺塞)、 变速器及后桥主减速器等的加油螺塞处安装0~150℃量程的远程温度 传感器(热电偶),各总成冷却液及润滑油必须加到规定量。行驶 检查时,每5km测一次各点温度,并记录当时时间、里程及车速等试 验数据,绘制温升曲线,找出各总成的平衡温度和达到平衡温度时 的行驶里程和时间。
第一节
汽车试验分类
汽车试验
汽车试验技术的发展与汽车试验仪器设备的完善有密切关 系,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数据采集、变换、放大储 存、处理以及控制的高精度电子测量仪器相继出现,电子计算 机对汽车性能预测、强度计算等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运算工具, 如操纵稳定性预测、空气动力学特性预测、车身以及车架的有 限元计算等,从而代替了大量多方案比较试验。 此外,电子液压振动试验台、电控转鼓试验台等大型先进 试验设备的广泛采用,以及现代化风洞、试验场等大型试验设 施的建立,使汽车试验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汽车试验可按 试验目的、试验对象和试验场所进行分类,见表1-1。
第三节
试验的计划与组织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2)试验的内容与条件 为完成试验任务所需的试验内容、试验条件、试验程序以 及试验工作量,应在大纲中做简要说明,必要时应附有试验原 理示意图。 (3)试验项目和测量参数 根据试验内容详细列出必须进行的试验项目以及每个项目 必须测量的参数,如制动性能试验需要测量的参数(初速度、 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并说明由测量参数求得最后性能指标 的方法。 (4)试验仪器设备 根据试验项目、测量参数选择试验需用的仪器设备,并提 出仪器的精度要求。
第三节
试验的计划与组织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5)试验技术和方法 大纲中规定了与试验有关的技术事项和试验方法步骤, 对于试验标准或法规中规定的试验程序和方法步骤必须严格 遵守。 (6)人员的组织与分工 试验人员应按专业水平和工作需要进行分工,职责明确, 同时建立试验组织系统,组成试验领导指挥系统。 (7)试验进度计划 根据试验任务和目的以及各个项目进行的先后顺序编制 进度日程计划,使试验工作协调有序和按计划进行,在编制 进度计划时,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余地,以免因时间太紧而 影响试验质量或因天气变化而造成计划不能按期执行,致使 计划失效。
第二节
汽车试验标准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行驶中还应检查各总成工作状况、噪声及温度,注 意转向器、制动器等零部件的性能,发现异常应及时找 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行驶。 进行里程表校正、平均技术车速测量及平均燃料消 耗量测定等,这些内容可根据要求选做。 4)预热行驶 试验前,试验车辆必须进行预热行驶,使发动机、 传动系统及其他部分预热到规定温度。
第三节
试验的计划与组织
试验实施 试验实施阶段包括车辆预热、工况监测、读数采样和校核数据四 个过程。 试验中除另有规定,都应经过启动运转预热过程,使试验设备和 被试车辆部件均达到正常工作温度,然后按负荷由小到大、转速由低 到高的次序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车辆和设备运转工 况,如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等。试验需要加载时,应注意极限加载值, 按大纲规定,在指定工况下进行读数采样。 读取数据时应注意,稳态值为定时间测量值,动态瞬时值为被测 量瞬时测量值,多采用自动采样记录系统,可快速记录大量数据,存 储、输出记录的参数,必要时可画出参数间的关系曲线图。数据测取 结束后,应立即汇总测试数据,绘制测量曲线,根据曲线分析判断试 验是否有效,若数据相互矛盾或偏差过大,应采取措施,必要时重新 进行局部或全部的补救试验。
第一章 汽车试验概述
第一节 汽车试验分类 第二节 汽车试验标准 第三节 试验的计划与组织
第一节
汽车试验分类
汽车试验
汽车试验是指在专用试验场或其他专用场地或试验室内, 使用专用的仪器设备,依照试验大纲及有关标准,对汽车或总 成部件进行各种测试的过程,根据需要可在常规道路上或典型 地域进行相关试验,如限定工况的实际行驶试验、地区适应性 试验等。 汽车试验过程是汽车设计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既是检 验已有设计是否合格的有效途径,又为进一步修改和优化汽车 设计提供了依据。先进有效的试验手段可大大降低汽车开发费 用,缩短汽车开发周期。进行汽车试验,可对汽车性能进行检 验,确定其缺陷和薄弱环节,以便进一步研究并加以改进,对 汽车各种性能做出客观评价。
第三节
试验的计划与组织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汽车试验技术性很强,必须进行周密计划与组织,试验过 程包括试验准备、试验实施和试验总结三个阶段。 1. 制定试验大纲根据车辆试验任务提出的要求,按试验标 准编制试验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试验的目的和任务 明确规定试验必须完成的任务,如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要测取所需要的数据或要观察的现象等;要达到的目的,如 法规适应性验证、新产品的定型或零部件定型等。试验目的 决定试验类型、试验规模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