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概述和影像学表现

合集下载

肱骨髁上骨折鉴别诊断模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肱骨髁上骨折鉴别诊断模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肱骨髁上骨折鉴别诊断模板-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髁上端出现的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造成的。

这种类型的骨折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减轻病情对患者的影响。

在诊断肱骨髁上骨折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检查,借助影像学和其他检查手段来确定诊断。

以下是一个肱骨髁上骨折鉴别诊断的模板,帮助医生进行诊断:1. 主诉: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臂疼痛,活动受限,局部疼痛明显。

2. 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外伤史,是否有慢性疾病或药物过敏史。

3. 体征:检查患者上臂的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情况。

4. 影像学检查:X线片是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主要手段,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的位置和程度。

5. 鉴别诊断:需要鉴别肱骨髁上骨折与其他类型的肱骨骨折、软组织损伤等情况。

6. 治疗方案: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可能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但需要注意与其他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便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医生在诊断时可以参考以上提供的鉴别诊断模板,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示例2: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上肢骨折类型之一,正确的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肱骨髁上骨折鉴别诊断模板,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1. 病史询问- 患者年龄、性别- 有无外伤史,如摔倒、交通事故等- 有无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是否有既往的肱骨骨折或其他骨折经历2. 体格检查- 观察受伤部位的肿胀、皮肤瘀伤等情况- 触诊受伤处是否有明显疼痛、畸形等- 进行活动检查,观察患者的活动范围和疼痛程度3.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明确受伤部位的骨折情况和类型- CT扫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具体情况和断面4. 诊断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表现为在肱骨髁上部位的横行或斜行骨折线- 骨折线的位置、角度、长度等特征有助于确定骨折的类型5. 鉴别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与肱骨颈骨折、肱骨干骨折等需进行鉴别诊断- 根据X线及CT检查结果,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判断6. 治疗方案- 确诊肱骨髁上骨折后,应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开展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通过以上的肱骨髁上骨折鉴别诊断模板,医生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要点,都在这里!严亚波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5到10岁儿童,约占所有儿童骨折的5%。

儿童肘关节骨折中,80%为肱骨髁上骨折。

很多年轻医生第一次值班遇到的骨折就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如此常见的骨折,对于每个刚刚进入临床工作的年轻医生都是一种考验,也是每个骨科医生需要掌握的骨折类型。

1肱骨远端的解剖和髁上骨折损伤机制肱骨髁上骨折是指发生在肱骨内外髁连线上方2~3cm处的骨折。

此类骨折为AO分类中的A 型骨折,属于关节外骨折。

最常见于5-8岁的儿童,约占全部肘部骨折的50%~60%。

临床上,依据远端骨折块的移位方向,髁上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当跌倒时,肘关节处于半屈曲或伸直位,则出现伸直型骨折;若处于屈曲位,则出现屈曲性骨折。

伸直型骨折最为常见,约占98%,此次主要讨论伸直型骨折。

图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肱骨远端分为外侧柱和内侧柱,中间由前方的冠状突窝和后方的鹰嘴窝连接,这个区域是肱骨由圆柱解剖形态转变为三棱柱的部位,骨质相对薄弱,是应力上的弱点,因而骨折风险高(图1)。

图2.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如果肘关节过伸,鹰嘴抵在鹰嘴窝上作为支点,而前方关节囊向后牵拉肱骨远端,形成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2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后内、外侧移位临床上,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应该充分考虑儿童自身的特点(肱骨髁上区域正在重建且骨皮质薄,肱骨下端无明显前倾角而不存在应力遮挡,肘部韧带比较松弛)。

儿童的骨膜较成人厚且坚韧,在儿童骨折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时刻考虑到骨膜的作用。

在伸直型骨折中,肱骨远端前方的骨膜可能被撕裂。

而后方骨膜可能完整,可以作为手法复位的铰链。

骨折块的移位方向有时候可以提示内外侧骨膜是否完整:如果骨折块向后内侧移位,提示内侧骨膜完整。

肘关节屈曲旋前可以使内后侧的骨膜紧张,可以纠正内翻和有助于复位。

如果骨折块向后外侧移位,提示内侧骨膜撕裂。

肘关节屈曲旋后有助于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病症PPT演示课件

肱骨髁上骨折病症PPT演示课件
调整原则
外固定后应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外固定是否松动。如出现松动或骨折再移位,应及时调整外固定,确 保骨折的稳定愈合。
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可给予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钙剂等药物,以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康复训练
在外固定拆除后,患者应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以促 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防止肌肉萎缩。同时,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并在 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促进身心康复
心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康 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
感。
长期随访建议及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或后遗症。
功能评估
在随访过程中,应对患者的关 节功能、肌肉力量等进行评估 ,以便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生活指导
医生应给予患者生活指导,如 避免过度使用患侧手臂、注意 保护患侧手臂等,以减少再次 受伤的风险。
X线检查方法及意义
X线检查方法通常采用正位和侧位 Nhomakorabea线片,必要 时加照斜位片。
X线检查意义
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 位方向和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 依据。
CT和MRI在诊断中的应用
CT检查
对于复杂或疑似关节内骨折的病例, 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折信息 ,如碎骨片的大小、位置和移位情况 等。
MRI检查
04
手术治疗策略与技巧
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手术适应症
明显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尤其是伴有 血管、神经损伤或开放性骨折的患者。
VS
手术禁忌症
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可通过非手术治 疗获得良好效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肺功 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

儿童肱骨髁上骨诊疗指南

儿童肱骨髁上骨诊疗指南

儿童肱骨髁上骨诊疗指南【概述】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 ~ 70%,常见于3一10岁的儿童,以5 ~7岁的男孩最多见,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手的非优势侧。

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V olkmann挛缩,造成终身残疾。

骨折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影响患儿的肘关节外观,需行截骨术矫正畸形。

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

【影像检查】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以普通X线片检查为主。

因肘关节肿胀和疼痛,不能完全伸直肘关节,拍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片困难。

怀疑肱骨髁上骨折时应拍肱骨远端正侧位片。

若怀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而正侧位片未发现骨折线,应拍斜位片。

建议术前加照对侧肘关节,对于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常规行CT检查。

【分类】根据远端骨折块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骨折。

远端骨折块向后上移位者为伸直型骨折,向前上移位则为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又可细分为伸直尺偏型(远端向尺侧移位);伸直桡偏型(远端向桡侧移位)。

伸直尺偏型多见(75 % ),可能与肌肉轴线偏内侧和受伤时多处于伸肘、前臂旋前位有关,易合并肘内翻。

伸直桡偏型虽仅占伸直型骨折的25 %,但易伴发血管、神经损伤。

Gartland依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将伸直型骨折细分为三型:1、I型骨折无移位;2、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

3、Ⅲ型前后侧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全移位。

【诊断】严重移位骨折容易诊断,但要注意有无其他伴发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

约5%的患儿同时伴发同侧其他骨折(通常为桡骨远端骨折)。

因而对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应作详细检查,以免漏诊。

查体可见肘关节肿胀,髁上处有环形压痛,肘伸屈时可及异常活动。

肿胀严重者,肘后三点触摸不清。

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并详细记录。

早期检查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这是由肱动脉被骨折近端前侧皮质压迫绷紧所致。

可试行轻柔手法复位,以解除对动脉的压迫。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尺神经损伤:表现为爪形手,尺侧皮肤感觉消失,拇 指不能内收,其他四指不能外展及内收;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为猿手,出现拇、示、中指不能 屈曲,拇指不能外展及对掌,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感 觉障碍。
肱骨髁上骨折
定义: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 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
• 损伤机制: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 系间接暴力所致。
好发年龄:以小儿多见,5-12岁。
临床表现:肘关节肿胀,功能障碍,压痛明显, 限于肱骨髁上部,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肘 关节骨性标志倒等腰三角形 伸展尺偏型 伸展桡偏型 屈曲型
伸展型:系由间接暴力造成,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 位,手掌着地,地面反作用力经前臂传达到肱骨下端, 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上而下的身体重力而将肱骨上 端推向前方而形成骨折。占90%
屈曲型:多由直接暴力造成,肘关节在屈曲位肘尖着 地,暴力经尺骨鹰嘴,把肱骨髁推向前上方的骨折。
治疗
保守治疗: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复 位原则:先做远侧骨折端的侧方移位的整复, 后做前后方移位。石膏托屈曲90固定。
手术治疗:手法整复失败或存在血管、神经损 伤的骨折类型。
治疗不当的后果
缺血性肌挛缩 神经损伤 肘内翻畸形
桡神经损伤:表现为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伸直, 拇指不能背伸,以及手背桡侧皮肤有感觉障碍。

肱骨髁上骨折X线诊断分析

肱骨髁上骨折X线诊断分析

肱骨髁上骨折X线诊断分析发表时间:2013-05-13T16:29:24.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吴晓丽1 王东华1 仇晓岩2 [导读] 青枝型相当大量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仅为青枝型,无断端错位,X线征象细微。

吴晓丽1 王东华1 仇晓岩2(1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 163461;2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6)【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181-02【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X线检查表现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的骨折,多见于儿童。

占肘部骨折的30%~40%,其中伸直型占90%左右。

骨折处理不当时容易引起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

选取2010年以来收治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X线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为2010年以来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3~11岁,平均6岁;右侧32例,左侧28例;骨折按Gartland分型:Ⅰ型6例,Ⅱ型16例,Ⅲ型38例。

伤后就诊时间1h至3d。

2 X线表现摄正侧位X线片一般能明确诊断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

对无移位的骨折可拍健侧X片对比。

有不少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仅为青枝型骨折无断端移位,X线表现为髁上细微骨折,须仔细阅片。

肱骨髁上部一侧皮质轻微成角、皱褶,或呈小波浪状改变[1]。

肱骨髁部侧位像可见“X”型的改变白线,前为缘突之皮质,后为鹰嘴窝之皮质,髁上骨折时可能仅表现为“X”皮质的断裂或成角。

脂肪垫征阳性。

由于关节囊内出血,造成关节囊内滑膜外的脂肪层向上推移。

2.1在正位X线片上可观察到:正常肱骨远端前后扁,两侧宽。

如两骨折端不等宽,或有侧方移位而两侧错位的距离不等,均说明骨折端之间有旋转移位。

正常儿童肱骨鹰嘴窝两侧皮质在正位X线片上观察均不明显,只表现为一骨质疏松区。

肱骨向哪侧旋转,超过20°以上,则哪侧鹰嘴窝皮质白线清楚。

运动系统笔记——肱骨髁上骨折

运动系统笔记——肱骨髁上骨折

运动系统笔记——肱骨髁上骨折一、解剖概要1.解剖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髁轴线之间有30-50°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

2.分型肱骨髁上骨折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

分伸直型和屈曲型骨折两型,其中伸直型占97%。

3.并发症肱骨髁上骨折的侧方移位易损伤肱骨髁内侧的尺神经、外侧的桡神经。

在儿童期,常出现肘内翻或外翻畸形。

二、临床表现1.儿童有手着地受伤史,肘部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

检查局部明显压痛,有骨擦音及假关节活动,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2.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易导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可出现桡动脉搏动难以扪及,手指皮温降低。

出现5P征(无痛、脉搏消失、皮肤苍白、感觉异常、肌麻痹)时,可导致缺血性肌挛缩。

三、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拍摄肘部正侧位片可明确诊断。

但应注意有无神经、血管损伤。

四、治疗1.手法复位外固定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没有血液循环碍者,可行手法复位外固定。

如果经2~3 次复位对位不佳者应及时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

伤后时间较长,局部组织损伤严重,出现骨折部严重肿胀时,不能立即进行手法复位者也应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指征:①手术复位失败;②小的开放性伤口,污染不重;③有神经、血管损伤。

3.康复治疗无论手法复位外固定,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应严密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及手的感觉、运动功能。

抬高患肢,早期进行手指及腕关节屈伸活动,有利于减轻水肿。

4~6周后可进行肘关节屈伸活力。

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稳定的病人,术2周即可开始肘关节活动。

4.骨筋膜室综合征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由于近折端向前下移位,极易压迫肱动脉或刺破肱动脉,加上损伤后组织反应,局部肿胀严重,均会影响远端肢体血液循环,导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如果早期未能作出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可导致缺血性肌挛缩。

①诊断在对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治中,应严密观察前臂肿胀程度及手的感觉运动功能,如果出现高张力肿胀,手指主动活动障碍,被动活动剧烈疼痛,桡脉搏动扪不清,手指皮温降低,感觉异常,即可确诊。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Brauer CA,Lee BM,Bae DS,et a1.A systematic review of medial and lateral entry pinning versus lateral entry pinning for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J].J Pediatr Orthop,2007,27(2):181—186.DOI:10.1097/bpo.0b013e3180316cf1.
上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 • Swenson等1948年首次使用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交叉克氏
针固定技术以来,因该方法创伤小、复位效果好、固定时 问短等优点得到了广泛推广
Swenson AL.The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by Kirschner-wire transfixion[J].J Bone Joint Surg Am,1948,30A(4):993—997.
Gartland分类
• II型 骨折移位,前方骨皮质断
裂,后方骨皮质保持接触 • IIa单纯远折端后倾,后侧
皮质完整 • IIb骨折有横向移位或兼有
远折端倾斜
Gartland分类
• III型 骨折断端完全移位,
皮质无接触
针对不同分型,文献提示治疗方案: Ⅰ型,原位曲肘前臂旋前90°固定,4~6周左右拆除 ⅡA、B型,手法整复后固定方法同前 Ⅲ型,若手法复位失败,(无论是否伴随神经血管症状)应积 极尽早手术治疗
• 肢痛难忍(Pain) • 桡动脉搏动消失(Pulselessness) • 皮肤苍白(Pallow) •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 肌肉无力或瘫痪(Paralysis) • 被动牵拉痛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一、概述
肱骨下端关节面向外侧倾斜,当肘伸直时,形成前 臂较上臂向外偏斜5-15度的携带角。携带角过大称 肘外翻,过小而成负角者,则称肘内翻。肘内、外 翻畸形是肱骨髁上骨折易发生的晚期并发症。肱骨 下端有肱动静脉和正中神经尺桡神经通过。骨折后 需注意有无伤及血管和神经。
二、病因
肱骨髁上骨折多系间接暴力所致。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 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
位牵引,纠正侧方移位及折端间的旋转,然后矫正前后移位,伸直型者 屈肘位固定,而屈曲型者固定于半伸直位。通常使用长臂石膏后托,较 小夹板固定简便易行,3周后去固定,活动关节。 大部分病例并不需手术治疗,但闭合复位应力求矫正内翻及内旋畸形, 恢复Baumann角(肱骨角),以免遗留肘内翻畸形。即使留有一定程度 的前后错位或角度,可在生长过程中逐渐矫正,远期功能影响不着。 有些不稳定骨折,可在复位后经皮自内、外髁穿入克氏针交叉固定,以 保持整复的位置。 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应急诊进行探查处理并同时手术复位骨折,以克氏 针交叉固定。
六、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内容: 1.外伤史 以生活及运动意外为多发,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2.临床表现 以肘部肿胀(多较明显)、剧痛及活动受限为主,并应特别
注意有无血管损伤。 3.影像学检查 常规正、侧位X线片即可确诊及分型。
七、鉴别诊断
在5~6岁以下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注意和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相鉴别。 因肱骨小头的骨化中心在1岁左右出现,而滑车的骨化中心在10岁左右 才出现,故骨骺全分离在X线片无骨折线,桡骨纵轴线与肱骨小头关系 不改,但与肱骨下端关系改变,肘部肿胀,环周压痛。
三、临床表现
无移位骨折者,肘部可有肿胀、疼痛、肱骨髁上环状压痛及 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肘关节脱位和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鉴别要点

肘关节脱位和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鉴别要点

肘关节脱位和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鉴别要点一、背景介绍肘关节脱位和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肘部损伤,由于两者症状相似且治疗方法不同,因此在临床上需要进行准确的鉴别。

本文将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等方面对两者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二、临床表现1. 肘关节脱位:患者常有外伤史,肘部明显变形,可见皮下血肿或挫伤。

患者主诉剧烈的疼痛和不能活动受伤侧手臂。

肘关节处可闻到“咔嚓”声。

2. 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常有外伤史,肘部明显变形,可见皮下血肿或挫伤。

患者主诉剧烈的疼痛和不能活动受伤侧手臂。

但与脱位不同的是,患者尝试屈曲或伸直手臂时会出现明显的阻力和疼痛。

三、影像学检查1. 肘关节脱位:X线检查可见肘关节明显脱位,肱骨头与尺骨头分离。

CT或MRI检查可进一步确认脱位程度和伴随损伤。

2. 肱骨髁上骨折:X线检查可见肘关节明显变形,肱骨外上髁出现明显的骨折线。

CT或MRI检查可进一步确认骨折程度和伴随损伤。

四、治疗方法1. 肘关节脱位:应及时进行复位,通常采用手法复位或外科干预复位。

复位后应进行固定和康复训练。

2. 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而定,轻度的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戴上支架或石膏固定;严重的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五、预后评估1. 肘关节脱位:及时复位和恰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大多数患者恢复正常功能。

2. 肱骨髁上骨折:预后取决于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和康复情况。

一般而言,轻度骨折预后较好,严重骨折可能会影响肘部功能。

六、总结肘关节脱位和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有相似之处,但治疗方法和预后评估却截然不同。

因此在临床上需要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以便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肱骨髁上骨折检查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检查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检查方法1.引言1.1 概述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上肢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肱骨(上臂骨)的髁上部分,也被称为肱骨髁上骨折。

这种骨折通常由外力作用在肱骨上引起,例如跌倒、运动伤害或意外事故等。

肱骨髁上骨折的发生率在各个年龄段都较高,尤其在老年人以及运动员中更为常见。

肱骨髁上骨折可以造成严重的疼痛、活动受限及功能障碍。

因此,及早确诊和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为了准确诊断肱骨髁上骨折,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肱骨髁上骨折检查的方法,包括X射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检查方法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资料,帮助医生确定骨折的位置、类型和程度。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各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肱骨髁上骨折的检查方法及其优缺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诊断这一常见的骨折类型。

最终,我们希望本文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便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叙述:引言部分将对肱骨髁上骨折的问题进行概述,包括其定义、常见症状等内容。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肱骨髁上骨折的定义和常见症状。

而在结论部分,我们将介绍目前常用的肱骨髁上骨折检查方法,并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逐步了解肱骨髁上骨折的问题,从其定义到常见症状的介绍,再到目前可用的检查方法的详细介绍。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将分析这些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给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评估。

通过以上结构安排,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肱骨髁上骨折的检查方法的全面信息,使读者对该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对检查方法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肱骨髁上骨折的检查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在肘关节区域,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肱骨髁上骨折PPT演示课件

肱骨髁上骨折PPT演示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肌力训练
进行上肢肌力的训练,如握力器、哑铃等,以增 强肌肉力量。
心理支持与辅导
心理疏导
01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Fra bibliotek家属参与
02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持。
康复信心建立
03
通过介绍成功案例、分享康复经验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康复
信心,积极面对治疗过程。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
对于难以复位的关节内骨折,可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关节镜引导下,将骨折复位并 使用内固定物进行固定。
康复治疗与随访
早期康复锻炼
在固定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锻炼 ,包括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肌 肉收缩训练等,以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和防止肌肉萎缩。
定期随访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观察骨折 愈合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同时,要 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神 经损伤等。
06
总结与展望
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
近年来,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不断深入,揭示 了该骨折在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中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 ,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诊断技术改进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如X线、CT和MRI等,对肱骨 髁上骨折的诊断更加准确和精细,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合适 的治疗方案。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肱骨髁上骨折多由于间接暴力所致, 如跌倒时手部着地、肘部受到撞击等 。
发病机制
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肱骨髁上部位因 应力集中而容易发生骨折。同时,由 于肘关节的解剖特点,骨折后容易发 生移位。

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评估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评估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评估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肱骨髁上骨折是上肢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该骨折通常发生在肱骨髁上部,是肘关节的重要构成部分。

这种骨折可以由于外力冲击、摔跤或其他外伤引起,导致肘关节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检查和测试来评估患者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的恢复程度。

这一评估过程对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跟踪康复进展至关重要。

在康复评估中,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以及功能恢复情况,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到最佳的肘关节功能。

鉴于肱骨髁上骨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康复评估方法也需要具备多样性和综合性。

这可以包括临床观察、图像学评估、物理检查、功能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等多种方法。

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肌力测试、关节活动度测量、疼痛评估、日常生活功能评估以及各种功能评分表的应用。

这些评估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肘关节康复情况,为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综述肱骨髁上骨折康复评估方法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同时,我们也将分析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患者康复提供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会概述肱骨髁上骨折的背景和重要性。

然后,会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对本文内容的整体了解。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肱骨髁上骨折的定义和分类,涵盖相关解剖知识和分类系统。

然后,会重点阐述康复评估在肱骨髁上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包括其对康复过程的指导作用和患者功能恢复的评估依据。

为了全面介绍肱骨髁上骨折康复评估方法,本文还将综述与该领域相关的各种评估方法。

这将包括临床评估工具、影像学评估、功能评估和生物力学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每种评估方法都将详细介绍其原理、应用范围和操作步骤,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各种评估方法的优缺点。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x线特点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x线特点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x线特点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是肱骨骨折中的一种常见类型。

这种骨折通常发生在肘关
节附近,具有特定的X线特点,医生通过这些特点可以准确诊断和评估伤势。

首先,X线检查显示肱骨髁上骨折时,通常可以观察到肱骨髁上有明显的骨折线。

骨折线通常沿着髁上骨的方向延伸,并且可以观察到骨折线的两端有明显的骨折断面。

这是诊断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重要特征。

其次,X线图像还可以显示骨折的位置和程度。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通常发生
在肱骨的近端,即靠近肘关节的部分。

骨折线可能会穿过肱骨髁上部分的骨骼结构,从而导致骨折段的分离。

这个位置和程度的信息对于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此外,X线图像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骨折的稳定性。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通常
会引起骨折段的错位或偏移。

形成的骨折断面可能会相互错位,导致骨头无法准确对齐。

这种错位可以通过X线图像来观察,有助于医生判断骨折的稳定性,并决
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总结起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X线特点主要包括明显的骨折线、骨折位置偏近肘关节以及骨折段的错位或偏移。

通过X线图像的观察和评估,医生可以准
确诊断和评估伤势,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治疗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般症状及局部骨折征
诊 断
特殊体征: 伸直型者可见“靴状” 畸形,肘向后突出,半屈位畸形,屈 曲型者肘后呈半圆形,可扪及突出的
要 骨折端。有侧方移位者,肘尖偏向一
点 侧。
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 并发症:神经损伤、血管损伤
肘内翻
• X线照片:肘部正侧位
靴状畸形—伸直型
与肘关节脱位区别
伸肘
屈肘
正常的肘后三角
并发症
桡 神 经 损 伤 垂 腕
• 神经损伤
手 指 感 觉 障 碍 区
正 中 神 经 损 伤
猿手
并发症 • 血管损伤
前臂缺血体征5P征: Pain 疼痛; Pallor 苍白; Paresthesias 感觉异常 Pulselessness 动脉搏动或消失 Paralysis 肌肉无力或瘫痪 手指伸直引起剧烈疼痛为前臂屈肌缺血早期症状
肱桡线
穿过桡骨颈中心的轴线必定经过肱 骨小头中心,无论体位正否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X线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X线
治疗
无移位骨折屈肘90°,颈腕带悬吊2-3周 移位明显、肿胀不重、无血管损伤者手法
复位,夹板固定4〜5W 。
要求解剖复位
伸直型骨折
顺势拔伸牵引
纠正重叠移位
持续牵引
若骨折存在旋转移位,纠正旋 转移位,前臂旋前或旋后
被动伸指时有剧烈疼痛为 肱动脉受压或损伤的表现
并发症
• 血管损伤
缺血性肌肉挛缩:
由于供血不足引起肌肉变性,形成疤痕挛缩从而影响手 部功能。多见肱骨髁上骨折、桡尺双骨折复位不当,包扎过 紧、肢体严重受挤压。
“爪状手”、“铲状手”畸形,前臂变细,旋前位,腕及 手指屈曲固定状态。
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及后遗症
骨 折 块 撞 击
骨折块向后外上方移位



况Ⅰ 分型 为骨 四折 度块
无 移 位
Ⅱ 型 骨 折 块 侧 方 移 位
Ⅲ 型 骨 折 块 翻 转 移 位
和11岁
1)肱骨小头 2)桡骨小头 3)内上髁骨化中心 答案:6岁儿童
肘关节常用定位线
肱骨前线
沿肱骨干皮质前方画 线正常同肱骨小头中 1/3相交。正常的放射 线泪滴见于鹰嘴窝和 冠突窝皮质聚合处(黑 箭)。正常前脂肪垫 (箭头)。
前脂肪垫
肱骨前缘的直线穿过肱骨小头的中1/3,肱骨 小头后缘不超越肱骨纵轴线
前倾角测量 骨折整复的标准,影响屈肘的角度
携带角
携带角 男5~10º 女10~15 º
携带角X线测量
携带角
肘 内 翻 畸 形
男5~10º 女10~15º
肱骨髁上骨折-概述
肘内翻畸形
正常
肘外翻畸形
骨折近端易损伤AV
病因与分类
分型:分为伸直型、屈曲型两大类,以伸 直型最多,约占90%以上。

骨 • 多发生在5~10岁儿童

髁 • 晚期后遗症明显
肱骨外髁骨折远端包括:整个肱骨外髁、 肱骨小头骨骺、邻近的肱骨滑车
应用解剖
肱 骨 外 髁 是 伸 肌 附 着 点
病 因 病 机
骨 折 块 因 伸 肌 牵 拉 出 现 移 位
肱骨外髁被撕脱
摔倒时,肘部处于轻度屈曲外展位,桡 骨头撞击肱骨外髁
髁上骨折复位前
髁上骨折复位后
注意事项:
1. 要麻醉:局麻或臂丛麻
2. 先矫重叠移位,旋转移位,侧方移位,再矫 前后移位
3. 尺侧偏要矫枉过正,桡侧偏矫正适可而止 4. 要恢复前倾角、提携角 5. 屈肘位固定(90-110°) 6. 固定≯6W,儿童一般<4W 7. 定期复查X线片
(2)先骨牵引,再复位
伸直型 屈曲型 粉碎型
病因病机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将 肱 骨 髁 上 推 向 后 方
身体重力
伸 直 型 移 位 机 理
伸直型骨折
尺偏移位 桡偏移位
尺偏型


















易出现肘内翻
桡偏型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











肘部先着地
屈曲型移位机理
屈曲型骨折
• 受伤史
肱骨髁上骨折概述 和影像学表现
概述
• 青少年最常见骨折 • 骨折部位的形态结构:力学上弱点 • 肱骨髁上的前倾角、携带角的临床意义 • 认识肘部的神经血管 • 关于骨折的预后
肱骨髁上骨折-概述
前面
后面观

形态上:由园

柱形转变成三棱

扁平形

是骨密质与骨
松质交界处是应
力弱点
皮质骨 松质骨
力学上的薄弱点
肘内翻畸形
X线检查
肘关节正侧位片
肘关节骨化中心
C -Capitellum肱骨小头, R- radial head桡骨小头, I - internal (medial) Epicondyle内上髁, T – trochlea滑车, O – olecranon鹰嘴, E - external (lateral) epicondyle外上髁. 骨化中心大概出现于每一奇数年龄 – 1, 3, 5, 7, 9
固定:屈肘40°〜60°位固定, 2周后改80°〜90°位
手术治疗
适应证 1、开放性骨折 2、老年患者 3、手法复位失败者 4、复位后骨折断端位置不能维持者 5、合并同侧肱骨干或前臂骨折者 6、合并严重的血管受损题?
肱骨髁上骨折
• 手法整复时尺偏畸形一定要纠正,“宁桡勿尺”
• 侧方移位的纠正是关键,不必强求纠正前后移位
• 反复多次整复易发生骨化性肌炎
• 手术治疗选择要慎重
• 肘内翻:发生率高占60%~70%, 研究表明与前臂重力、骨骺损伤、 尺偏移位、再移位、固定有关
• 肘内翻畸形的纠正手术宜在骨骺闭合后进行
肱骨外髁骨折
又称肱骨外髁骨骺骨折
概述
• 骨折部位特殊
用双手手掌 扣挤或用双手 拇指推挤
纠正侧方移位
要点:环抱 近端,拇指顶压 远端,徐徐屈肘
纠正前后移位
尺偏型骨折复位后,术者一手固定骨折部, 另一手握住前臂略伸直肘关节,并将前臂 向桡侧伸展,使骨折端桡侧骨皮质嵌插并 有桡倾,以防肘内翻发生。
伸直型固定后压垫放置示意图
四 夹 板 固 定
固定于肘关节屈曲90°-110°位置3周
伤后时间长(1〜2d),局部损伤重,肿胀严 重,并有水泡形成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或做尺骨鹰嘴悬吊牵引(1〜2kg),3〜5d消肿后 再复位
尺骨膺嘴骨牵引
牵引前
牵引中
去除牵引后
屈曲型骨折
方法:顺势拔伸牵引,纠正重叠移位,在牵引 下,纠正旋转移位,侧方移位
注意:复位的顺序同伸直型骨折,但方向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