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具——钵儿

合集下载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虽然华为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处于世界顶级技术水准上,但仍然希望中国加 强教育,因为中国还有更多的公司仍然在技术研发上落后于西方国家,如果没有足够 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将来这些公司或可能同样遭遇到当下华为面临的困境。”
——任正非
课堂总结
古代 的生 产工 具与 劳作
农业工具 的变化
手工业工 具的进步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一牛一人
1、“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 事劝功。”
——《盐铁论∙水旱》 2、“夫民之为生也,一人耜耒而耕,不过十亩。”
——《淮南子·主术训》
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旧时中国民间灌溉农田用的龙骨水车。为世界上出现最早、 流传最久远的农用水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最 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春秋战国铁制农具
曲柄锄,出现于汉代的农业生产工 具,用于中耕,一直沿用到后代
耧车是一种畜力条播机。西汉赵过 作耧,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 等构成。可播大麦、小麦、大豆、 高粱等。
大镰,是一种农业手工工具,用来 割草或收割谷物。现在大多情况下 已被马拉工具或农用机械所取代。
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 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 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 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用品
平,占主导地位。
私营 春秋战国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家庭 春秋战国 农户的副业
民间消费的产 在市场流 明中叶之后占据主导地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2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2

第 4 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不同时空条件下生产工具的演进历程,认识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2.通过问题探究认识生产工具的变革对生产方式的推动作用,理解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教学难点:认识生产工具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天工开物》是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它被世界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的含义是:人巧模开工开创万物,即人利用自然规律制造生产工具,开创物质财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过程一、农业工具的变化学生活动:思考古代耕作工具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变化?通过对古代耕作工具经历阶段的梳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况,使学生认识到古代耕作工具的变化经历了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的变化。

展示桔槔、翻车、筒车的图片,梳理灌溉工具的变化历程。

材料1: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

傅玄序之曰:“……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之,乃做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倍于常。

”——【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2:水能利物,轮及曲成。

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

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终夜有声……——【唐】陈廷章:《水轮赋》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古代农业灌溉工具有什么变化?解释:翻车与筒车都是古代灌溉工具,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翻车是靠人力踏动,筒车是靠水力冲动。

总结古代农业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的趋势,思考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如何促进农业生产的。

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发展的?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②扩大了农耕区域,加速了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③灌溉工具的进步提高了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用水。

传统农具

传统农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具,农具一直贯穿着整个农业发展的过程。

自古代种植起源以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一件件传统农具慢慢地被创造出来,形成辉煌灿烂的农耕农具文化。

从远古农业的发掘研究看,我国传统农具的产生不是凭空想象的,创造任何一种新农具都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太科学到符合科学,无不倾注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今天展示给大家看的是在江海大地上耕耘劳作了成百上千的南通农具模型,有的是你们爷爷奶奶们用过的,有的是你们爸爸妈妈们看过的,有的是你们既没有用过,也没有看过的。

为了展示南通前辈们创造的农耕文明,让大家领略江海大地的农家风情,我们特别举办南通科技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为了保证所有同学都能看得见,记的清,懂方法,学原理,我们特别聘请这套模型的制作师张师傅进行操作表演,请大家按照我们的讲解,依次进行参观学习。

1.风车。

吹去稻谷麦类粮食的草屑瘪粒等杂质的工具。

上方朝一边的出口的出杂质,下方的朝下的出口的出粮食。

2.石磨。

石制的磨干粉、水糊的工具。

下盘固定,上盘旋转,上盘的圆洞添原料,下盘的周围出干粉、水糊。

3.木犁。

耕地的农具。

用畜力、人力或机器等牵引。

因主部件为木材,故称木犁或土犁,以别于后来铁制的双铧犁等。

犁是由中国最古老的木制耕地工具——耒耜演变而来的。

《易经〃系辞》中有文字介绍:“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

耒褥之利,以教天下”,说明耒耜创始于传说中的神农氏时期。

南通地处长江中下游,滨江临海,自古人们就十分重视农业。

在海安青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出土了穿孔石斧、石锛、石凿等农具,成为远古人类从事渔猎和农业的重要工具。

虽然在青墩出土文物中未发现犁,但从地域和种植的植物来看,我们南通使用的就是曲辕犁。

4.耙。

有钉齿耙和圆盘耙等。

用于碎土、平地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

5.连枷。

脱粒工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子粒掉下来。

逆天的农具发明,古代人真厉害

逆天的农具发明,古代人真厉害

逆天的农具发明,古代人真厉害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其农业发展历史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发展和创造,对我们了解中国历史是大有益处的。

农业工具的产生与发展都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我认为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发展有过三次高潮,那么我就以史为据讨论一下。

原始社会时期。

“以后大家种地别用手挖了,全都用木棍在地上挖。

”伏羲得意道其实上文的木棍儿就是“耒耜”,耒耜(lěi sì)的确是有木棍演变而来的。

耒耜的发明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农业工具史的开端,其意义不亚于人类第一次载人登月。

也可以这样说,一根木棍开启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先河。

耒和耜是两种不同农具,其关系是耒是耜的前身。

耒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他就是在木棍儿的尖头处绑上一根短的横木,便于用脚发力,这样的发明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后来又不知哪位原始人脑袋灵光一闪,将单尖头改成了双尖头,成为双尖耒。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发现将耒的尖头变成扁平的形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那么这种改进后来变成了“耜”。

耒和耜的材质各种各样,只要能加工成的材料,并且符合其应用要求都可以用。

比如石质,木质,骨质、贝壳,动物的角等等。

我们的古人在当时可谓脑洞大开,正是由于他们的一些大胆的改进和尝试才慢慢的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随着农业工具的产生,人类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从此人类开始向奴隶社会迈进。

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发展迎来一次大的飞跃——铁器时代的到来商周时期农业工具的材质与原始时期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青铜材料的产生与发展在商周时达到了顶峰,但由于青铜材料十分紧缺,所以大部分青铜,被统治者用来做礼器、兵器、食器,极少会用来制作农具。

所以当时的农业工具虽有改进,但其局限性是很大的。

不过灌溉工具产生了吊桶和戽(hu四声)桶。

春秋战国——铁器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农具进入大发展时期,由于冶铁技术的提高,铁作为一种优质且产量充足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农业工具的变化 (一)耕作工具的变化 (二)灌溉工具的变化 (三)富数业工具的变化
圈厩——饲养禽兽
米驯化工具
弓箭、网——捕捉动物
马槽——喂马
请思考:
推动整个农业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产月的发展
2023/8/11
古代生产工具与劳作
12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一)纺织业工具的进步
骨针 (缝制兽皮)
相关知识点拓展 农业家庭式劳作——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形成:
(1)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2)原因: ①生产工具因素: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因素: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生产积极性提高 ④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
(3)耕作方式: 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性 质: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相关知识点拓展
农业家庭式劳作——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思考点: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是封建社会重要劳作方式,是封建经济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提供小农家庭需要的农产品以及手工产品,保证自给自足
3.有利于社会稳定,保证国家赋税收入
4.阻碍商品经济发展,难以产生技术突破,在近代阻碍社会进步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
耕作方式发展历程:
利用农具解放自己逐渐解放ຫໍສະໝຸດ 力★春秋: 开始使用铁犁牛耕

促进农业精耕细
★战国: 铁犁牛耕初步推广
★汉代: 逐步成为我国古代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唐代: 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类 拓展:铁犁牛耕的发展 唐代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二牛三人
2023/8/11
民间消费的产品

资料古代耕种工具

资料古代耕种工具

1. 耒。

古代的一种翻土、开沟渠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

《周易·系辞》说神农氏“揉木为耒”,而《世本》则以为黄帝时“始作耒”。

现在所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已发现有保留于黄土上的耒痕。

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

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说的“跖耒而耕”。

耒在战国文献中也很常见,据《考工记》,耒通高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

青铜耒是从木耒发展而来的,后来又发展到铁耒,并演化到犁。

2. 耜。

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

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铜耜出现于商代晚期,实际出土的都是耜头。

形制为扁状尖头,后部有銎,用以装在厚实的长条木板上。

木板肩部连接弯曲而前倾的长柄。

柄与耜头连接处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横木。

使用时,手执横木,脚踩耜头短木,使耜头入土起土。

《国语·周语》所引《周制》,其中有“民无悬耜”之语。

春秋战国时仍继续沿用,《孟子·滕文公》:“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吕氏春秋·孟春纪》说每年之春,天子要亲载“耒耜”而来到籍田。

《周礼》中还谈到制作木耜的情况,《地官·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即选择较小的树木以作为耜材之用。

《吕氏春秋·任地》:“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

”可见耜之通高和耒相近。

“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宽度,而《考工记·匠人》则说“耜广五寸”,则耜刃的宽度似随地而异。

战国时耜也称为臿,故《说文》云:“耜,臿也。

”当时将臿和耒连在一起,如《韩非子·五蠹》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由于方言关系,象东齐一带称臿为梩,如《孟子·滕文公》:“盖归反虆梩而掩之。

”赵岐注:“虆梩,笼臿之属。

”在铁器出现之后,木耜也和木耒一样,开始套上铁制的刃口。

战国之后,这种农具开始被淘汰。

河姆渡文化——精选推荐

河姆渡文化——精选推荐

河姆渡文物该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在1973-74和1977-78年两次对河姆渡遗址作发掘并有资料。

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发现,被断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残存尚有葫芦、橡子、菱角、枣子等。

动物方面有羊、鹿、猴子、虎、熊等野生的,以及猪、狗、水牛等家养的牲畜。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

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

它的发现,不但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统传说,许多考古学者还依此认为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

特征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

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栽桩架板高于地河姆渡干栏式建筑面的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是为最早。

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薮。

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

贯穿中华大地六千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尽管总长超过了黄河,但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以前并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归根到底还是黄河流域,只有黄河文明才是历史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现场的主流,但是近年来,在长江下游一代却不段出现令人振奋的发现。

首先,是和半坡遗址处于同一时代的河姆渡遗址的发现。

稻穗纹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图案,弯弯的稻穗图案使人想象到,河姆渡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水稻的栽培。

1987年的发掘中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壳,据发掘报告说总量达到150吨之多,在已经碳化的稻壳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结果确认这是七千前的稻米。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生产工具的进步,逐渐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农业精耕细作,推动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一牛一人
曲辕犁
(一)耕作工具的变化
曲辕犁
(二)灌溉工具的变化
根据教材P20内容和图片史料,概述中国古代灌溉工具 的演变历程及演变趋势
陶器
桔槔
翻车(马钧改进)
筒车
高转筒车
原始社会末期 春秋时期
三国时期
唐代
宋代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距今约1万年前, 距今约七八千年前, 在原始农业时出 在新石器中期锄耕产 现,以石器为工 生,人类大量以石器 具,把草木灰当 为工具,距今五六千 肥料,靠天吃饭。 年前的新石器晚期犁
耕出现。
✭春秋:开始使用铁犁牛耕 ✭战国:铁犁牛耕初步推广 ✭汉代:出现耦犁和犁壁,进一步 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逐步成 为我国古代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唐代: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 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民间私 人经营
家庭副业
民间消费 的产品
产品主要供 自己消费和 交纳赋税
主要在市 场流通
明中叶后,在一些部门,占 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资本 主义萌芽生产关系
剩余部 分出售
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 因素,鸦片战争之后逐渐 瓦解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有哪些特点。
熔化金属原料 打击金属原料 磨平金属
铸造 (大型)
坩锅 范
熔化金属 定型工具
东汉 水排
冶铁鼓风工具
(三)冶金工具的进步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劳作方式
特点
代表
集体劳作

各式各样的加工农具—杵臼、碌碡、砻

各式各样的加工农具—杵臼、碌碡、砻

各式各样的加工农具—杵臼、碌碡、砻•名称:杵臼•材质:木•尺寸:杵长 116 厘米,臼高 57 厘米,直径 46 厘米•年代:近代•地点:云南省洱源县•特点:臼用圆木挖孔如杯;杵用圆木削成如柱,中部较细,以利手握。

形制朴实,使用年代较久。

•名称:木杵、臼•材质:木•年代:近代•地点:云南省大理州•特点:臼用圆木整体挖成,杵用圆木削成。

一支两端削成圆锥状,中间较细,以利手握;一支一端细尖,一端削成圆锥状。

可两人同时进行舂米。

•名称:臼与杵•材质:石、木•年代:近代•地点:江苏省无锡市•特点:臼为砺石琢成,臼外粗糙,臼里光滑,两侧有凸耳,穿眼以便系绳搬运。

杵为圆木,按把呈丁字形。

为两人同时操作的舂米农具。

•名称:石碌碡•材质:石•年代:近代•地点:陕西省侯马县•特点:碌碡主体是一个圆柱形石辊,辊两端各装短轴,嵌在长方形木框的框架上,使用时由人或者牲口拉着前进,石辊即在木框中滚动。

用于压碎土块和压平土面,收割候也用碌碡脱粒。

•名称:碌碡•材质:石•年代:民国•地点:甘肃省甘南地区•特点:碌碡系收获后打场农具。

为长圆石辊,两端凿孔安转轴,以木框为架套辊上,用绳捆扎加固。

又甘肃民居多泥筑房顶,常用此碌碡来压实泥土。

•名称:砻/li>•材质:木•年代:近代•地点:江苏省无锡市•特点:此砻为全木制。

以块木作围,用竹篾紧箍,内以硬木为磨盘,刻浅槽为齿,磨心用方木为轴心,上盘有一横板,横板一端插入牵把轴的孔眼。

牵把有二,一端为横木把手,用绳悬挂梁上,一端为插入横板的牵轴,一牵把还在牵轴上安装一块带轴眼的小横木,以承受另一牵板牵轴的投入。

这样可同时由二组四人以上牵砻。

•名称:砻•材质:木、泥•尺寸:37厘米•年代:近代•地点:海南省通什地区•特点:旧时去谷壳农具。

大寒时节的传统农耕工具了解古代农民的农具使用

大寒时节的传统农耕工具了解古代农民的农具使用

大寒时节的传统农耕工具了解古代农民的农具使用大寒时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

在这一时节,天寒地冻,正是古代农民进行农耕工作的关键时期。

为了适应这样的天候条件,古代农民发明了各种适用于农耕的传统农具。

这些农具不仅在农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古代农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本文将介绍大寒时节古代农耕工具的使用,以深入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和文化。

一、“镊子”——有效锄除田间杂草在大寒时节的田间地头,农民们会使用一种叫做“镊子”的农耕工具,用来锄除田间的杂草。

这种农具通常由一把精细制作的铁镊头和舒适的木柄构成。

农民们会小心翼翼地使用镊子,将田间的杂草一个一个地拔除,以确保农作物的顺利生长。

二、“耧车”——高效运输农产品的利器从采摘到运输,是农民们在大寒时节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古代农民发明了一种称为“耧车”的农耕工具。

耧车是由木材制成的车辆,通常有两个大轮和一个宽敞的载货箱。

农民们会将采摘的农产品放入耧车,然后利用牵引动物(如牛或马)将其拉到目的地。

这种农具在古代农民的生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大寒时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三、“犁”——开垦土地的重要工具大寒时节恰好是开垦土地的好时机。

为了充分利用这个时期,古代农民会使用一种称为“犁”的农具。

犁是一种用于翻耕土地的农耕工具,主要由铁犁头和木制犁杆组成。

农民们会驱使牲畜来拉动犁,将土壤翻犁并松化,以便于后续的种植工作。

犁不仅提高了土地的肥力,还为种植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是古代农耕的关键工具之一。

四、“织机”——纺织业的重要利器在大寒时节,农民们不仅要进行农耕工作,还要处理农产品,如棉花、麻杆等。

为了提高纺织的效率,古代农民发明了一种称为“织机”的农耕工具。

织机是一种用于纺织的机械,由木材和多个纺轮组成。

农民们会将棉花或麻杆放入织机,然后利用手摇动纺轮,将其纺成线或绳。

这种农具不仅提高了纺织效率,还为农产品的加工提供了便利。

传统农具——石磙

传统农具——石磙

农村·农业·农民2013.10A │本栏目与中国农业博物馆合办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农业历史和农业文明,而最能体现我国农业文化的就是传统农具。

我国历史上常用的传统农具有耕地整地工具、播种工具、中耕除草工具、灌溉工具、收获工具、加工工具和运输工具,这些农具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笔者出生在豫西南的一个小城市,小时候没少往农村的舅舅家跑,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还是非常落后,生活和生产方式都与现在没法相提并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慢慢地对农村的生活有了很深的体会。

特别是对大家下地劳动的情形很感兴趣,包括地里种的作物,以及劳动时使用的工具等等。

那时候印象最深的一种工具是石磙,是农村加工粮食用来打场用的工具,用它可以把麦子从麦穗上剥离下来,很普遍,几乎每个场地上都有。

石磙,有的地方叫碌磙,古人称碌碡(liu zhou ),有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诗为证:“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石磙以前根本没有,它的前生是大地的岩层,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为了制造向自然作斗争的武器,将石头打造成球形等石器,用来向大自然索取食物,维持生命。

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将球形石器改制成圆柱形,磨光,并在两端的中央凿洞,如此,便有了石磙一族。

做石磙的石头,多是大青石,有的用麻石。

麻石磙,石糙,槽深,表面凹凸不平,较之青石磙重;青石青绿底色,有的兼有乳白色斑块,它石质坚硬细腻,细而光。

细心的人可以发现,石磙并不一样粗,整体呈圆柱体,一头大一头小,两端有洞,使用时用特制的木架子套上。

大多时间,石磙被人冷落地推到场边,默默无闻地躺在那里,偶尔有小孩骑在它身上,左右晃动,或绕着它追逐打闹。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农民们开始为收获季节的到来作准备。

首先要把停用大半年的场重新碾轧一遍,农村人叫“杠场”。

他们先用水泼场,经过一夜的滋润,然后把麦秸均匀地铺在场上,用牲口拉着石磙一遍一遍地轧。

流渡民间用器习俗

流渡民间用器习俗

第四节用器习俗一、生活用具(一)厨房,俗称“灶房”。

民国时期,贫苦农民的灶房设备简陋,做饭、煮猪食的灶(俗称“灶头”),是用石头泥巴做成的半月牙型土灶,就是简单的灶孔和锅台。

新灶筑成,须备香烛纸钱,祭祀“灶神”、“火神”,然后才往灶孔内添柴引火。

极贫农户的灶头更为简单,多用3块石头支锅;住岩穴者多用3根木棒支个破鼎罐(土沙淘器)。

农村中戏称同胞三兄弟为“三锅桩”,即源于此。

20世纪70年代后,农户的灶头(柴灶、煤灶)逐渐改为用砖砌筑,水泥沙浆抹面,锅台、灶沿贴瓷砖。

21世纪初,农村也进入了电器化时代,农户的土灶头已经逐渐被电饭煲、电磁炉、电炒锅、汽化炉等取代,新灶筑成先祭“灶神”、“火神”的风俗也逐渐消失。

(二)厨具,即厨房用具。

民国时期,贫苦农民家庭常用的厨具有铁锅,生铁翻砂铸成。

分为头车锅、二车锅、三水锅等型号,头车锅贫苦家庭不常用,二车锅用于煮猪饲料和年终杀过年猪烧水烫猪毛,三水锅用于煮饭、炒菜。

多数农家的铁锅烧烂了补、补了烧烂再补,实在补不住了才肯敲碎卖给走村串户的补锅匠。

黄桶,木制蓄水用具,大型黄桶能蓄6~8挑水(少数农户用的是陶瓷水缸或石水缸)。

水桶,木制挑水工具,大桶每挑装50千克水。

水瓢,多用整木挖制的木瓢或葫芦瓜锯成两半作水瓢。

甑子,蒸饭用具,木制,也有竹制的。

筲箕,过滤大米生饭子的用具,蔑制。

钢钵,搋糍粑海椒用,石制小舂,多配以条石海椒棒。

海椒筒,搅碎辣椒的竹筒(穷苦人家常年以手搓糊海椒拌米汤下饭)。

瓢篼,篾条编制的网状吊奶形盛器,挂在墙上存放锅铲、水瓢、长把小木瓢、刷把等。

提桶(猪食桶),木制,提猪食的盛器。

镲子,一块长方形木块中间嵌入七八个突起的小铁孔,镲丝状菜蔬用。

滤浆架和滤浆帕子,专用于磨豆腐滤浆。

此外,平常人家常用的炊具还有薄刀(菜刀),当地铁匠锻制,马鞍桥形;锅铲,当地铁匠锻制,上木把;刷把,竹制,清洗锅、筲箕、甑饼(隔)的用具。

此外还有附属烧火用具,包括火钳、火铲、火钩、吹火筒等。

红山文化是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中较重要的文化

红山文化是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中较重要的文化

红山文化是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中较重要的文化,发现于1935年,这种有彩陶和细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54年被命名为“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大致为:北起赤峰市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到朝阳、凌源、河北北部,东至通辽市、锦州地区。

红山文化以彩陶、之字纹陶器、细石器以及特有的掘土工具石耜和桂叶形双孔石刀为基本特征。

红山文化的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种,均为手制,泥制陶略多于夹砂陶。

泥质陶多为红色,器形较常见的有钵、盆、瓮、罐等,多是容器,都是小平底。

其中钵都为“红顶碗式”,有深腹、浅腹两种。

罐有小口双耳罐、长颈深腹罐、敛口罐等。

泥制陶器的主要花纹是黑色和紫色的彩纹,其中以平行线、三角形纹、鳞形纹最具特点,也偶有少量“之”字形压纹。

夹砂陶为褐色,器形少,陶质粗,火候低。

主要器形是大口深腹罐(大口,深腹、小平底)。

器表多饰有横压的之字纹和直线划纹。

红山文化的石器以磨制为主,大型石器中富有特征的器物是耜和桂叶形双孔石刀,器形主要有烟叶形和草履形两种。

桂叶形石刀通体磨光,刃、背部弧形相对称,这些表明红山文化中农耕经济已比较发达。

红山文化中发现的动物骨骼比较少。

其种类有牛、羊、猪、鹿、獐等。

牛、羊、猪应是家畜,从中可以大致了解到红山文化的先民们过着以定居为主,兼有畜牧渔猎的生活。

红山文化出土的勾云形玉器总数已达20余件,勾云形玉器包含两个基本主题―勾角和小凸。

利用勾角和小凸不同方式的组合构成了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的各种形态,其中尤以1971年在翁牛特旗三星他拉乡出土的大型墨绿色玉龙为代表。

接着在巴林右旗和辽宁文物店也发现了类似的玉龙。

分析这些勾云形玉器的造型,大致可分为四类“一为装饰类(如环、珠、等);二为工具类(如斧、棒、纺瓜等);三为动物类(如猪形、鸟形等);四为特殊类(如璧、箍形器等)。

其中箍形器是红山文化玉器群中典型器类之一。

把以上几种类型的玉器形状与当时的文化联系起来看,红山文化特殊类和工具类玉器应为满足宗教典礼需要而制作的。

农村即将遗失的文明——传统农具,问君知多少?一起来探讨

农村即将遗失的文明——传统农具,问君知多少?一起来探讨

农村即将遗失的文明——传统农具,问君知多少?一起来探讨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在农村长大,干过不少农活,用过很多农具。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渐渐远离了农村,大学毕业后去了城里工作。

可现在,那些记忆中的农具越来越少见了,曾经因为劳作对它们有些憎恶,现在,却又忍不住开始怀念。

昨天去孩子的姥姥家,有幸参加了花生的秋收,看到了他们家还保留着并且一直在用的一些传统农具,看到这些农具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童年的往事历历在目。

休息之余,顺手拍下了家里的农具,作为农民的儿子,有的农具我竟然不认识,真是惭愧!大家有认识的吗?反正一开始我是不认识,经多方打听,得知这个东西叫做两用锄耙,也叫两头忙。

既可以锄草,又可以松土,一举两得,同时避免了带多种农具的繁琐。

主要用在小麦生长初级阶段的锄草和松土。

七齿耙,也有八齿、九齿的。

主要用于搂草、播种、松土。

家里的这个掉了一个齿。

木掀,又叫扬尘。

用于扬小麦或稻谷。

如昔日农村使用耕牛或驴拉石磙的方式从稻(麦)穗碾下稻(麦)子除去叶子灰尘时,一般在侧风向采用扬撒方式,使灰尘、碎叶脉等杂物随风飘走。

镢,是一种长柄农具,专用于耕种、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

俗话讲: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

镢头就是个横家伙,地边地头土层太硬了,土里有埋头石了,锄头顶豁口了,抓钩齿顶弯了,镢上!镢在抗战时期开垦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就是科技发达的今天,农村刨地也是在使用镢。

搂耙,是一种竹制或铁制农具,用于搂草、搂柴火等。

簸箕,是打场与碾磨生活中的必用之物,用以揽装、簸拣麦子、谷物与面粉等。

三齿耙,又叫抓钩。

多用于翻地、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草、平整菜园等。

收花生或地瓜的时候,有些花生和地瓜落在土里没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抓钩来勾一遍,也叫“拦花生”和“拦地瓜”。

这是一个力气活,和使用镐头差不多,使劲往地里面刨就可以了。

镰刀,由木把和刀片组成,也有全铁制的。

用来割草或者麦收的时候割小麦,水稻等。

教学设计4: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4: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学目标】1、梳理古代东西方生产工具发展历程。

2、对照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认识生产工具决定劳作方式。

理解生产工具变革对人类社会的革命性意义。

3、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形成责任担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

难点: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新课讲授】导入在世界古代史上,农业生产工具和手工业生产工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

人们发明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不少生产工具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较为稳定。

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是古代典型的劳作方式。

……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被称为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生产工具(主要标志)劳动者(决定性作用)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又称生产工具,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是反映生产力性质的标志。

劳作方式:泛指劳动方式,包含劳动者和劳动工具,又包括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讲授一、农业工具的变化原始农业: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

人们最初用以制作农具的材料是石头、树枝、兽骨和蚌壳,以石头为主。

石斧是最重要的农具。

因为当时实行刀耕火种,首先要用石斧把树木砍倒或砍伤,然后才能用火清理出可供播种的农地。

传统农业:从夏至春秋之前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在生产工具、生产结构等方面仍然保留了原始农业的某些痕迹。

农具的种类和性质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但开始了金属农具排斥和代替石、骨、蚌和木质农具的漫长过程。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第二阶段,本时期的农具,无论在质料、形制、品类和使用的动力等方面都发生了有革命意义的重大突破。

曲辕犁取代直辕犁是中国传统耕犁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唐代江南地区出现了曲辕犁,宋代进一步完善和普及,标志着中国传统犁臻于成熟。

1、耕作工具材质:骨、竹、木、石、蚌、铜、铁。

认识我国古代农具

认识我国古代农具

认识我国古代农具农具和农业是同步产生的。

在中国至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

我国的农具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到元代我国的农具种类已达180种以上。

这些农具对我国农业发展乃至世界农具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农具的不同作用,农具可分为整地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收获农具、灌溉农具、加工农具、运输与储存农具。

1、整地农具方耙和人字耙(《农政全书》)用于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作业。

经历了从耒耜到畜力犁的发展过程。

在原始农业阶段,最早的整地农具是耒耜,先是木质耒耜,后来又发明石耒和骨耒,以后又有石铲、石锄、石䦆,铁制的耒、锸、犁铧等。

汉代畜力犁成为最重要的耕作农具。

魏晋时期北方已经使用犁、耙、耱进行旱地配套耕作。

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体系。

耙用于耕后破碎土块,耖用于打混泥浆。

2、播种农具播种农具是为了有利播种而发明的。

原始农业阶段,大多用手直接播撒种子,无需播种农具,真正的播种农具是要等到精耕细作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技术成熟以后才出现的。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耧车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播种农具,发明于汉武帝时期。

水稻移栽工具一秧马,出现于北宋时期,它是拔插稻秧时乘坐的专用工具,减轻了弯腰曲背的劳作强度。

3、中耕农具铁弯锄(北宋)中耕农具是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进行锄耘、清除杂草、疏松土壤,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确保丰收的农具。

中耕农具分为旱地除草农具和水田除草农具两类。

铁锄是最常用的早地除草农具,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

耘荡是水田除草农具,元代开始使用。

4、收获农具收获农具是作物成熟后及时收割的农具,包括收割、脱粒、清选用具。

新石器时代已有石制或蚌壳制的割取谷物穗子及稿秆的铚与镰。

金属出现后,则有青铜和铁制的铚和镰。

几千年来,铚和镰的形制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

《王祯农书》中记载的由麦钐、麦绰等组成的芟麦器,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收获小麦的农具。

谷物收割完毕要脱粒,脱粒工具南方以稻桶为主,北方以碌碡为主,春秋时出现的脱粒工具连枷在我国南北方通用。

农具诗话——精选推荐

农具诗话——精选推荐

农具诗话农具诗话【连载】 2007-09-28 19:07 | (分类:默认分类)⼀、犁犁,您是那样的古⽼⽽⼜年轻,远在神农时代,⼈类的祖先就结识了您的元祖“⽾”和“耜”,《易经. 系辞》中就有这样的话:“神农⽒作,斫⽊为耜,揉⽊为⽾;⽾耨之利,以教天下。

”到了春秋时代,您已成了当时最时髦的事物,就连孔⽼夫⼦的弟⼦也取名为“犁”、“耕”或“⽜”。

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发展与完善,到了刘邦⼀统天下的时候,您已经⾛向了千家万户,成了最受⽼百姓欢迎的耕翻⼟地的主要农具。

万千年来⼤地上到处都留下了您的⾝影,您为耕耘播种⽴下了不朽的汗马功劳。

⼈们喜欢您、⼈们敬仰您,许多⽂⽂雅⼠都把耕⽥看作趣事、乐事、⾼尚的事。

连历代皇帝也将亲⾃扶犁耕⽥作为祭祀农业的重要活动。

因此犁和犁耕也成了历代诗⼈的重要话题。

唐朝诗⼈钱起说:“沟塍花落尽,⽾耜度云回,谁道耦耕倦,更兼‘胜赏’摧。

”看!那来往于沃野⾥的耕犁(⽾耜),如耕云织绢,伴随着催耕鸟“胜赏”的鸣叫,繁重的劳作似乎也觉得不那么劳累了。

“稼穑尽民勤,耕垦穷地⼒……我志欲归⽥,兹器已先识。

”明朝⼤政治家王安⽯在作官时就学着⽤犁耕地,准备在他告⽼还乡后继续使⽤它。

就连清朝的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也津津乐道的为犁作歌:“宿⾬初过晓⽇晴,乌犍有⼒促春耕,⽥家⾟苦哪知倦,更听枝头布⾕声。

”“⼟膏初动正春晴,野⽼⽀筇早课耕,⾟苦⽥家惟穑事,陇边时听叱⽜声。

”然⽽,耕地毕竟⼗艰苦,诗⼈也常为农夫们的劳苦⽽叹怜。

唐朝诗⼈崔道融的《⽥上》诗写道:“⾬⾜⾼⽥⽩,披蓑夜半耕,⼈⽜⼒俱尽,东⽅殊未明。

”三更半夜农夫就要冒⾬耕⽥了,天还未晓已累得精疲⼒尽。

⽂武双全的南宋爱国诗⼈华岳的《⽥家》诗则说:“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良⼈犹恐催耕早,⾃扯蓬窗看晓星。

”善良的妻⼦已经为将去耕⽥的丈夫准备好了茶饭,⼜⼼疼的不想把疲惫的丈夫过早的叫醒……把这位“良⼈”的⽭盾⼼情刻画的维妙维肖。

唐朝诗⼈彦仁郁在《农家》诗中也写道:“夜半呼⼉趁晓耕,羸⽜⽆⼒渐艰⾏,时⼈不识农家苦,将谓⽥中⾕⾃⽣。

耙的简介——精选推荐

耙的简介——精选推荐

耙的简介 九齿钉耙,是明代⼩说家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中主要⾓⾊猪⼋戒所使⽤的武器。

全名称为上宝沁⾦钯,乃太上⽼君⽤神冰铁亲⾃锤炼,借五⽅五帝、雷声普化天尊:净雷法咒、六丁六甲之⼒锻造⽽成,重量有⼀藏之数,连柄五千零四千七百九⼗⽄,是《西游记》中第⼀神兵。

下⾯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耙的简介。

耙的简介 钯(同“耙”)头本为农具之⼀,并⾮兵器,乃神农之遗制;其来历亦甚悠久,与⼸弩⽭盾,⽆分前后,盖即今⽇农家⽤为翻盼⽶麦之具也。

本⽤⽊质,其更为铁质⽽为兵器,则不知始于何时,因年代过远,实⽆从考究。

虞喜志林载,贺齐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钯⽖叉棍,咸取上材,此即古⼈⽤钯之明证,⽽亦见钯之在武艺中,为不可缺者也。

九齿钉耙的原著描述 第⼗九回 --摘⾃《西游记》第⼗九回云栈洞悟空收⼋戒浮屠⼭⽞奘受⼼经 此是锻炼神镔铁,磨琢成⼯光皎洁。

⽼君⾃⼰动钤锤,荧惑亲⾝添炭屑。

五⽅五帝⽤⼼机,六丁六甲费周折。

造成九齿⽟垂⽛,铸就双环⾦坠叶。

⾝妆六曜排五星,体按四时依⼋节。

短长上下定乾坤,左右阴阳分⽇⽉。

六⽘神将按天条,⼋卦星⾠依⽃列。

名为上宝沁⾦钯,进与⽟皇镇丹阙。

因我修成⼤罗仙,为吾养就长⽣客。

勅封元帅号天蓬,钦赐钉钯为御节。

举起烈焰并毫光,落下猛风飘瑞雪。

天曹神将尽皆惊,地府阎罗⼼胆怯。

⼈间那有这般兵,世上更⽆此等铁。

随⾝变化可⼼怀,任意翻腾依⼝诀。

相携数载未曾离,伴我⼏年⽆⽇别。

⽇⾷三餐并不丢,夜眠⼀宿浑⽆撇。

也曾佩去赴蟠桃,也曾带他朝帝阙。

皆因仗酒却⾏凶,只为倚强便撒泼。

上天贬我降凡尘,下世尽我作罪孽。

⽯洞⼼邪曾吃⼈,⾼庄情喜婚姻结。

这钯下海掀翻龙鼍窝,上⼭抓碎虎狼⽳。

诸般兵刃且休题,惟有吾当钯最切。

相持取胜有何难,赌⽃求功不⽤说。

何怕你铜头铁脑⼀⾝钢,钯到魂消神⽓泄! 第四⼗九回 --摘⾃《西游记》第四⼗九回三藏有灾沉⽔宅观⾳救难现鱼篮巨齿铸就如龙⽖,细⾦妆来似蟒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农具——钵儿
四月份正是播种的好时节,农民们都多多少少地种上了些玉米、瓜果。

但是,我发现,现在用“钵儿”来种植的人越来越少了,而这个传统农具却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其中蕴藏着农民们的无限智慧,于是,我班就想将“钵儿”运用到我们的田园活动中来。

当我将收集到的“钵儿”带到活动室,发现了的孩子们就立马围了过来:“老师,你拿的是什么呀?”从孩子们的反应中,我知道了,孩子们基本都没见过这个农具,对其无任何了解,同时,由于孩子们对新鲜事物都充满探索兴趣的特点,使得他们都想对其有更多的了解。

基于以上认识,我班分三步开展此次的田园活动。

首先,收集孩子们对“钵”的各种疑问,如它的名称叫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怎么操作这个工具等等。

老师就将这些问题分门别类,有的问题由孩子们自己去调查了解,有的问题就设计专门的活动,自主探索。

接下来,我们组织了种植园体验活动——种植玉米种子。

我先引导孩子们观察保育员的劳动,了解“钵儿”的操作方法。

孩子们看了,觉得特别神奇,都争抢着要试一试,于是,我就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来亲自动手尝试。

但是由于幼儿身高和力量、以及操作方法不熟练的原因,孩子们在尝试的时候需要老师的协助,即便如此,孩子们的兴趣仍然很高涨,制作出了一个又一个“玉米种子的家”。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泥土推动活塞、活塞再推动泥土的工作过程,感受
到农具“钵”的神奇。

接下来的播种、盖大棚,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最后,我将“钵儿”和“玉米种子的家”带回了活动室,引导孩子们观察、比较农具“钵”的构造和“玉米种子的家”的外形,了解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钵”蕴藏着的科学奥秘。

通过围绕“钵”开展的一系列田园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传统农具的独特魅力,知道这是农民们智慧的结晶。

同时,也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