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体介绍录像资料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核心课程简介及课程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核心课程简介及课程教学大纲1、电视节目制作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摄录设备的基本原理,运用理论讲授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彩色电视摄像机、录像机及其附件等前期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主要内容:节目制作基础、彩色电视摄像机、磁带录像机与电子编辑、视频切换台与电子特技、音响技术基础。
学时安排:第二学期,共68学时《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相关理论课程的实际应用,它指导专业实践课程更好地完成电视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电视技术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对电视系统中的各种音视频设备不但能正确地操作维护使用,而且会充分有效地运用制作设备,设计新功能,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场合的要求。
同时,熟悉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各个流程和艺术方面的要求,从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保证各类节目制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过《电视摄像》、《摄影基础》等课程,最好学习过一些与电子、光学等有关的课程。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国内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理论、实践的最新发展。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不仅讲授与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在课堂中还要通过教具、多媒体等多进行展示,注重启发式教学,多让学生进行设备的实际操作。
〔3〕本课程应结合实例分析。
对国内外比较经典的各个类型的电视节目,包括专题片、影视剧、新闻、晚会等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4〕本课程着重强调实践环节。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各种设备,在课程结束前制作出独立的电视节目短片。
〔5〕本课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形成。
对节目的画面、音乐、音响等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课程简介模板
课程简介模板一、课程名称,XXXX课程。
二、课程简介。
XXXX课程是一门专注于XXXX领域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XXXX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相关技能,并能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课程目标。
1. 了解XXXX领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2. 掌握XXXX领域的核心技能和方法;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5.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课程内容。
1. XXXX领域概述。
1.1 XXXX的定义和范畴。
1.2 XXXX的发展历程。
1.3 XXXX的重要意义。
2. XXXX理论知识。
2.1 XXXX理论的基本概念。
2.2 XXXX理论的核心原理。
2.3 XXXX理论的相关模型。
3. XXXX技能培训。
3.1 XXXX技能的基本操作。
3.2 XXXX技能的实际应用。
3.3 XXXX技能的进阶训练。
4. XXXX案例分析。
4.1 典型案例解析。
4.2 案例实操演练。
4.3 案例应用与总结。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估。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平时表现、作业考核、实践操作、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通过多方位的评估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主教材,《XXXX教程》。
辅助教材,《XXXX案例分析》、《XXXX技能培训指南》。
八、教学团队。
本课程由一支专业的教学团队承担,团队成员均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九、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对XXXX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无论是专业相关的学生还是对该领域感兴趣的非专业学生,都可以通过本课程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课程介绍》课件
参指南》 《XXX案例分析》
期刊
XXX学术期刊 XXX研究报告 XXX案例分析
在线资源
XXX教育网站 XXX学术数据库 XXX在线课程
问题讨论
课程期间将开展许多问题讨论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辨,促进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学生将有机会提出 自己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课程目标
1 知识扩展
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
2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应用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
1
模块一
介绍课程背景和重要概念。
模块二
2
探索案例研究和实地考察。
3
模块三
开展团队项目和实践任务。
模块四
4
总结课程成果并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
互动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环节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案例分析
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批判思维。
实践任务
通过实地调研、实验室实验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评估
学生的学习成绩将通过平时表现、课堂作业、小组项目和个人报告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我们将充分考虑学生 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和指导。
《课程介绍》PPT课件
本PPT课件旨在介绍课程概述、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估、参考资料 和问题讨论。精心设计的课件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并提供高效的学习 体验。
课程概述
该课程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广泛而深入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 计划,我们将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探索和想象力的学习旅程。
课程简介包括开发背景、授课对象、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简介包括开发背景、授课对象、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简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开发背景:介绍该课程的起源、发展历程、市场需求等,说明为
什么需要开设这门课程,以及它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授课对象:明确课程的目标受众,例如是针对某个专业或某个层
次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基础。
3.课程主要内容:这是课程简介的核心部分,需要详细介绍课程的
知识点、技能点、重点和难点,以及课程的主要结构、章节安排等。
可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课程内容,以便学生能够快速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具体来说,如果是一门英语课程,开发背景可以介绍英语在国际交流、学术研究、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授课对象可以是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满足他们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需求;课程主要内容可以包括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以及英语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介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编写课程简介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艺术综合实践课程实录
课程名称:艺术综合实践授课班级:七年级(2)班授课教师:李晓红授课时间: 2023年3月15日授课地点:学校美术教室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音乐、艺术作品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创作素材。
课程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经典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艺术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并简要介绍作品背后的故事。
二、理论讲解(2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分析艺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
三、实践操作(6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2. 素材收集: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创作素材。
3. 创作实践:- 绘画组: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画作。
- 雕塑组:学生利用黏土等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雕塑作品。
- 音乐组:学生即兴创作一首歌曲,并演唱。
- 舞蹈组:学生编排一段简单的舞蹈。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20分钟)1.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课程实录详细内容:一、导入(10分钟)课堂开始,教师播放了一段优美的古典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并简要介绍作品背后的故事。
学生们积极参与,纷纷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
二、理论讲解(20分钟)教师首先简要介绍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艺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课程负责人教学录像要点概要
课程负责人教学录像要点概要
课程负责人教课录像重点:
片长: 60 分钟;主讲教师:张燕
课程内容:分形几何(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最后一次理论课)
各部分内容实时间安排:
1 复习计算机图形学所学过的主要内容,引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不规则物体
的描绘方法——分形几何( 5 分钟)
2 观看典型的分形几何图片和动画短片,指引学生成立自相像的观点(7分钟)
3 分形几何的两个定义,差别。
分形维数的观点。
(9分钟)
4分形几何的特征。
(5 分钟)
5相像维数的导出,典型曲线相像维数的计算。
(12 分钟)
6确立性相像分形的几何建立:迭代的基本思想,基本方程。
(10 分钟)
7 koch 曲线的生成算法,动向演示迭代次数为0,1,2 时程序履行过程及结果。
(8 分钟)
8雪花曲线的生成。
(4 分钟)。
精品课程总体构成
精品课程总体构成一、课程介绍1.课程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史上起一百七八十万年前的元谋猿人生活时期,下迄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清朝,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
其间,除了原始社会100多万年的漫长岁月外,进入阶级社会后也约有5000年。
早在一百七八十万年前,中国境内就有原始人类生存繁衍。
关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考古学家把它划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期,民族学家将其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两个时期,古人类学家则将其分为猿人、智人两个阶段。
另外,按照社会组织形式,又可以将其分为原始人群(包括血缘家庭)、氏族社会两个阶段。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
大约到距今四五千年的时候,在黄河、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露出了文明的曙光。
原始社会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
我国奴隶社会的上限大约自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下限至公元前476年春秋末止,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朝代和时期,约一千六七百年的时间。
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但夏文化的考古发现目前尚少,主要是依据周秦两汉时的古籍中的有关资料。
从商朝开始,中国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商朝是奴隶制发展时期。
西周是奴隶制鼎盛时期。
到了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封建生产关系孕育成长起来。
按照学术界较为流行的观点,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定于战国,即公元前476年。
中国封建社会划分为四个时期:战国、秦、两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立和成长时期。
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取代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土地等级所有制取代了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确立下来。
秦汉时期,封建制度得到巩固,封建社会成长起来。
首先,封建等级制在生产关系领域成长起来。
其次,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确立并成长起来。
第三,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版图大大开拓。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时期。
课程概述(视频)基本规范(参考)
课程概述(视频)基本规范(参考)为帮助学生直观了解课程,保证课程概述(视频)制作的质量,特制定本规范,具体如下。
一、意义制作课程概述(视频),有助于教师直观介绍课程,供学生选课参考;有助于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有助于宣传展示暨南大学课程建设成果,为海内外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了解暨南大学课程提供渠道;制作水平将作为课程评估的重要考核指标。
二、要求1.课程概述(视频)时长约为5分钟。
2.课程概述(视频)的内容应言简意赅,包括课程的适用对象、先修后续的关系、教师队伍、主要内容简介、教学目标要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等方面。
具体可参考书面的课程简介。
3.鼓励教师自行制作课程概述(视频)。
制作标准见《暨南大学本科课程建设规范》(试行)(见暨教〔2011〕46号)的相关规定。
视频形式不限制,可采取录像、动画等多种形式。
4.片头应包括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等信息,并注明“视频仅供教学使用”。
5.视频应弘扬主流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须注重思想性、导向性、科学性,能充分展现教师风采。
三、拍摄注意事项1.服装忌穿黑白红;2.化淡妆勿戴首饰;3.语言流畅莫背诵;4.试讲在先保流畅。
四、其他课程概述(视频)将来要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以教师自愿共享为原则。
课程概述(视频)须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确保视频质量。
教务处课堂实录拍摄中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课堂实录是聚焦课堂的一种方式。
教师观看自己的课堂实录片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能较客观地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成败;观看其他教师的课堂实录片,可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在向上级教学部门申报优质示范课程和教学研究成果时,也需要课堂教学实录片。
在课堂实录片中,授课教师除跟平常授课一样,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外,还应注意如下细节:1、服装忌穿黑白红摄像机对黑白两色最难还原,在画面中缺乏质感和层次,往往成为一片白花花或黑糊糊。
课程介绍简介
课程简介
1、课程目标及课程特色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
”这个朴素的道理在今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显得更有意义,因为我们的阅读课堂上似乎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是要学习才能得到的这一事实。
学生阅读能力要想得到提升,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
本课程就是以课文为本位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
本课程选择适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连结策略进行教学。
连结策略就是读者阅读文章时将文本内容与自己的经验连结,并能连结文本中的讯息,使阅读达到连贯性进而理解的策略。
让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同时,不仅知道连结策略的含义、类型,还要学习运用连结策略去发现,联系旧知与经验获取信息,理解文本,提高阅读乐趣,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课程内容框图
(课程介绍:策略课程教学提出的不是太明确,还要从策略的角度加强一些。
课程框架图太粗糙,没有体现课程之间的关联性。
)。
教案课程概况模板
教案课程概况模板一、课程名称,英语写作教学。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包括写作技巧、写作思维、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将能够在英语写作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
三、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基本技巧,包括语法、词汇、句型等方面的提高;2. 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其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3. 提高学生的写作风格,使其能够写出富有个性和魅力的作品;4. 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使其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内容:1. 英语写作基础知识的讲解,包括语法、词汇、句型等方面的内容;2. 英语写作技巧的培养,包括段落结构、逻辑思维、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训练;3. 英语写作范文的分析和欣赏,使学生能够从优秀作品中汲取经验和灵感;4. 英语写作实践,包括写作练习、写作任务等形式的训练。
五、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练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2. 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3.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4. 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六、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练习、写作任务等形式的作业;2. 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3. 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写作技巧和写作思维的运用能力;4.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积极性、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七、教学资料:1. 课件,包括PPT、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教学资料;2. 教材,选用经典的英语写作教材,以及相关的范文、教学参考书等;3. 练习题,包括课后练习题、模拟试题等形式的练习资料;4. 其他,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补充的教学资料。
八、教学安排:1. 每周2节课,每节课45分钟;2. 第1-4周,英语写作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3. 第5-8周,英语写作技巧的培养和实践;4. 第9-12周,英语写作范文的分析和欣赏;5. 第13-16周,英语写作实践和总结。
《影视特技》课程标准
《影视特技》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一)课程定位《影视特技》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班的一门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的了解了影视特技合成制作的理论和制作技巧,也让学生掌握影视特技制作基础知识、层和遮罩的应用、滤镜特效应用以及综合实例等,采取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案例的大小、顺序,使得案例任务之间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课程中的典型知识点任务的学习活动过程,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加强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培养学生处理计算机软硬件的动手操作能力。
最终通过校企双方的量化考核,为企业提供合格的、熟练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影视特技合成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课程性质1.本课程属于大专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整个课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
2.本门课程《数字影视后期合成项目教程》,是学生就业的必备技能之一。
(三)课程作用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深入的了解了影视特技合成制作的理论和制作技巧,也让学生掌握影视特技制作基础知识、层和遮罩的应用、滤镜特效应用以及综合实例等,采取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学与用的结合。
一方面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能力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顺利适应职业岗位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本课程着重介绍影视节目制作特技操作知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影视特技制作的基础知识,设计概念;熟悉影视制作片头、片尾及特效设计的工作流程、创作技术方法。
课程整体介绍录像资料
课程整体介绍录像资料一、课程特色1、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教学按照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的基本流程,依托财务核算软件按照系统初始设置、建账、算账、结账、报表输出的过程安排整个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利用教学财务软件完成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学生边学边练、教师边教边指导,并针对实际财务工作中易错点进行强化训练。
通过课程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实训环节强化学生电算化会计职业能力,实现了教学与会计电算化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有效推进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基于工作过程,以会计电算化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结合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流程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项目负责人王庆春主编的《会计电算化》及《会计电算化实训》两部教材,已由重大出版社出版,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广泛使用。
为更好地体现工学结合特色,2008年由课程负责人王庆春主编,企业及长期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及实际工作的教师参编的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会计电算化原理与实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工业企业为情境,按照会计核算工作流程,结合用友财务软件组织编写,全书做到理论部分通俗易懂,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实践部分图文并茂,岗位明确,导向性强,具有鲜明的高职高专教材特点,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形成由了教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课件等内容组成的一体化的教材体系。
3、校企结合,打造‚双师‛素质队伍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并支持教师到企业、到会计师事务所兼职。
教师可以将自身的实践经验带到教学中来,为专业教学提供丰厚的知识积淀,使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本课程现已形成良好的‚双师”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占100%,同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工作,形成了稳固的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
‚双师‛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会计技能与实际会计工作实现零距离结合。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程序
附件 1: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
一、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本科课程要求 (一)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 广的专业课;且在本校连续开设了 3 年以上。 (二)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称,且 近 3 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 2 轮。课程负责人只能是 1 名, 已经是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的不能再申报同类课程。 (三)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 的要求(附件 3)。 (四)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 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 等材料,以及至少 3 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 人不少于 45 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 录像上网参评),且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 术标准”制作,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 二、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精神,申报国家精品课 程的高职课程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 申报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体现职
大学体育 排球 古代汉语 文学概论 现代汉语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 动物生物学 分析化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高等数学 光学 结构化学 量子力学 生命科学导论 数学分析 数学建模 数学实验 统计学 微生物学 物理化学 细胞生物学 线性代数 仪器分析 遗传学 有机化学 运筹学 自然地理学 编译原理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力学
已入选数 5 4 4 4 9 5 5
9
6 4 5 4 4 4 4 4 5 8 10 4 5 5 10 4 4 4 4 6 4 4 4 5 9 5 4 4 4 6 4 5 4 5 8
序号 44 45 46 47 48 49 50
视频制作课程目录模板
视频制作课程目录模板1. 课程简介1.1 课程概述1.2 学习目标1.3 授课方式2. 视频制作的基础知识2.1 影片理论基础2.2 镜头构图与角度2.3 光线与色彩管理2.4 音频处理与混音技巧3. 剧本创作与故事叙述3.1 故事发展与结构3.2 角色塑造与发展3.3 情节铺垫与转折3.4 剧本创作实践指导4. 摄影与摄像技术4.1 摄影器材选择与使用 4.2 摄像机操作技巧4.3 镜头选择与运动4.4 影片拍摄实践指导5. 视频后期制作5.1 剪辑与剪接技巧5.2 视频特效与转场5.3 音频处理与后期混音 5.4 颜色校正与调整6. 视频发布与推广6.1 视频导出与格式选择 6.2 视频上传与发布平台 6.3 视频推广与营销策略6.4 视频观众分析与反馈收集7. 课程实践项目7.1 制作短片实践7.2 作品展示与反馈7.3 制作过程分享与总结8. 学习资源与参考文献8.1 书籍推荐与阅读列表8.2 视频制作教学网站推荐 8.3 相关案例与视频分享9. 常见问题解答9.1 视频制作常见问题解答 9.2 学员疑问解答与讨论9.3 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10. 课程总结与展望10.1 学习成果回顾10.2 课程总结与心得分享10.3 视频制作领域未来发展趋势以上是《视频制作课程目录模板》的详细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全面了解视频制作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掌握剧本创作与故事叙述的方法,熟练掌握摄影与摄像技术,掌握视频后期制作的技巧,并学会如何发布和推广自己的作品。
课程还将通过实践项目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您更加熟悉视频制作的过程。
希望本课程能帮助您在视频制作领域取得更好的成果。
祝您学习愉快!。
课程录制知识点总结
课程录制知识点总结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课程录制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工具。
通过录制课程视频,老师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学生。
而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时间安排自主学习课程内容。
因此,掌握好课程录制的知识点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对课程录制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录制的技能。
一、前期准备1. 定义课程内容:在进行课程录制之前,需要明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确定所要传达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录制。
2. 制定教学大纲:在确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制定教学大纲。
明确每一节课的主题和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和考核要求。
3. 准备教学资料:在进行课程录制之前,还需要准备教学资料,包括教材、幻灯片、案例分析等。
这些资料可以在录制过程中作为参考,帮助教师更好地讲解课程内容。
4. 确定录制设备:在进行课程录制之前,需要确定使用的录制设备。
可以选择使用专业的录制设备,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录制。
不同的录制设备有不同的录制效果和使用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
5. 搭建录制场景:在录制课程视频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场景。
可以选择在教室、办公室或家庭环境进行录制。
无论选择哪种场景,都需要确保场景整洁、安静,并且有良好的光线和声音效果。
6. 新软件:确保使用录制软件是最新版本,以确保顺利的录制课程内容。
二、录制过程1. 信心和自信:在录制课程视频时,教师需要保持自信和信心。
要面带微笑,语言自然,不要紧张和担忧。
2. 讲解流畅:在录制课程视频时,教师需要保持讲解流畅。
语速适中,表情自然,声音清晰。
不要在录制过程中出现吞词、口误、呆滞等现象。
3. 组织结构:在录制课程视频时,教师需要合理组织课程内容,控制讲解时间。
可以使用幻灯片或板书等工具来帮助组织结构,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4. 注意细节:在录制课程视频时,教师需要注意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整体介绍录像资料一、课程特色1、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教学按照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的基本流程,依托财务核算软件按照系统初始设置、建账、算账、结账、报表输出的过程安排整个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利用教学财务软件完成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学生边学边练、教师边教边指导,并针对实际财务工作中易错点进行强化训练。
通过课程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实训环节强化学生电算化会计职业能力,实现了教学与会计电算化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有效推进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基于工作过程,以会计电算化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结合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流程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项目负责人王庆春主编的《会计电算化》及《会计电算化实训》两部教材,已由重大出版社出版,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广泛使用。
为更好地体现工学结合特色,2008年由课程负责人王庆春主编,企业及长期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及实际工作的教师参编的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会计电算化原理与实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工业企业为情境,按照会计核算工作流程,结合用友财务软件组织编写,全书做到理论部分通俗易懂,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实践部分图文并茂,岗位明确,导向性强,具有鲜明的高职高专教材特点,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形成由了教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课件等内容组成的一体化的教材体系。
3、校企结合,打造“双师”素质队伍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并支持教师到企业、到会计师事务所兼职。
教师可以将自身的实践经验带到教学中来,为专业教学提供丰厚的知识积淀,使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本课程现已形成良好的“双师”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占100%,同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工作,形成了稳固的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
“双师”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会计技能与实际会计工作实现零距离结合。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技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团队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6篇,主编、副主编教材13部(其中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主持参与教科研项目43项,14项获省校级教科研奖项,其中5项获省部级教育科研成果奖。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队伍凭借其良好的专业素养及技术服务能力,长期以来积极参与企业项目规划的制定、公司财务分析、财务制度设计、社会审计、司法会计鉴定、税收筹划等项目的技术服务,并因其技术服务水平高,受到了企业、社会的好评,硕果累累。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融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一体的学科交叉型课程,本课程全面介绍如何借助计算机应用技术及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将企业经济业务事项通过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工作程序,以生成会计信息的现代会计技术方法。
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既要懂得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又要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岗位的技能。
本课程是继《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之后开设的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为后续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准入的必备课程,也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总体设计理念本课程以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职业能力为主线,课程设计以工业企业为情境,在分析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将会计电算化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设计教学情境,按会计电算化认知与准备、分情境教学、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与技能,熟练地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业务操作,达到财政部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电算化方面的需求。
(二)具体设计思路教学设计中以“云南大地自控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业务事项处理为教学内容,按照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流程的具体要求,顺序开展教学。
首先,带学生参观企业,让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岗位。
第二,分情境组织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掌握会计电算化技能,整个教学使学生仿佛置身“云南大地自控股份有限公司”,学生扮演公司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
第三,组织课程综合实训,学生通过集中综合训练,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综合能力。
第四,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在真实的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中提高会计职业能力。
(四)、会计电算化岗位数据流程四、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安排(一)会计电算化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通过对财务部门调研,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对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做出分析,见下图.(二)、学习领域的确定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研究制订了会计电算化的学习领域,设计出相应的学习情境。
(见下图)(四)学习情境设计本设计思路是按照生产性企业的财务部门实际工作任务的先后顺序排序,再按照工作步骤展开。
会计电算化学习情景1、三种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设计1学习情境设计2学习情境设计32、主要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中账务处理系统部分是整个《会计电算化》课程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核算能力的必要知识,账务处理系统和报表系统的内容是国家财政部对会计人员的初级会计电算化知识与能力的基本要求。
因此,在教学中,账务处理系统和报表系统是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点内容。
★账务系统教学重点:账务处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间的关系和数据传递关系,账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账务系统的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和期末业务处理的内容和方法,出纳管理、往来辅助核算与管理的内容和处理方法教学难点:账务系统的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和期末业务处理内容及方法,往来辅助核算与管理,银行对账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边讲解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
教学中特别注意:1、在初始设置中要强调与本单位实际的结合,包括企业类型、凭证类别设置、核算科目是否有预置、是否有外币核算、是否有存货客户供应商分类等。
2、日常账务处理:在会计电算化核算模块中,其它模块都是为它服务的,其内容包括凭证的录入、修改、删除、审核、出纳签字、主管签字、记账、期末处理、结账等内容。
3、期末处理是日常账务处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应注意:(1)要先定义再生成凭证(包括定义对应结转、期间损益结转、销售成本结转、自定义结转等),结转后生成的凭证必须完成凭证审核与记账工作,方能结账;(2)要分层次、分步骤进行结转(例如,先成本结转,再进行期间损益结转)。
4、录入和凭证审核不能是同一个人,要完成凭证审核和记账工作才能结账。
★报表系统教学重点:自定义报表和使用报表模板生成报表的方法,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报表系统有关基本概念,报表格式设置和公式设置的方法以及报表数据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报表格式设计的方法,获取及修改公式的方法,报表系统生成过程中的关键字定义。
教学方法:边讲解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
教学中特别注意: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利用模板生成报表的方法,掌握自定义报表的方法。
2、利用模板生成报表的基本步骤是(1)调用模板;(2)修改模板;(3)生成报表3、调用模板时要正确选择行业和报表类型。
4、修改模板时要注意关键字、报表中的文字、错误公式的修改。
5、生成报表包括定义关键字、关键字录入、表页重算(整表、当前页重算)三个部分。
关键字是唯一标识表页的标志,要注意关键字(单位名、年、月、日、季)在格式状态下定义,在数据状态下录入。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中,注意把握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的能力培养。
为突出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按照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的基本流程,通过“云南大地自控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案例,利用财务软件完成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实现课堂与实习地一体化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通过学生边学边练、教师边教边指导,并针对实际财务工作中易错点进行强化训练,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上机练习、课程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此实现毕业生与会计电算化岗位的“零距离”结合。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启发式教学方法:目的是通过对已掌握内容的复习、回顾,启发引导出新的知识和问题。
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就能循序渐进,容易理解,便于掌握,教学效果好。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比如:对“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流程”这一问题的讲解,先复习学生已掌握的手工账务处理流程,再引出问题,这样学生易学、易懂,效果好。
2、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高度重视,这样便于集中学生思维,加强记忆。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比如:“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如何‘替代’手工完成账务处理?”通过提出问题,进一步讲解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工作流程。
3、情景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老师讲,学生参与,同时扮演不同角色的方式,使师生共同进入情景。
通过情景活动达到一种高效思维状态。
该方法主要用于实践教学。
比如:“日常账务处理中记账后凭证的修改”,老师讲,学生参与回顾手工条件下的红字冲销,通过互动式教学,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六、考核方法1、理论教学部分:将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及课程教学大纲中列出的重点内容作为考核内容。
采用作业、提问、讨论、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其中平时学习过程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从试卷库中提取试卷,采用无纸化方式考试2、实践教学部分:包括平时上机操作和综合模拟账套考试两部分。
从试卷库中提取试卷,采用无纸化方式考试。
平时上机操作占40%,综合模拟账套占60%(其初始化占15%,账务处理占50%,报表处理占35%)。
3、成绩评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成绩各占50%。
七、教学效果与评价1、教学效果课程基于电算化会计岗位工作流程进行教学,特别重视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增强学生会计职业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为学生走向会计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近五年(2004年-2008年)会计专业招生录取率与毕业生就业率居于较好水平。
学生近五年就业情况:主要就业单位: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云南云铜锌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南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新华书店连锁有限公司云南建工集团总公司云南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2、教学评价校外专家评价:朱庆芬:云南省财政厅会计处处长,任我校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对我校会计专业建设给予政策与学术指导支持。
朱锦余: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会计学博士,任我校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对我校会计专业建设给予学术指导和师资培养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