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及财政学产生及发展

合集下载

财政学第一章

财政学第一章
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公共管理的需要。
1-1-2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二、财政的发展
财政产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和 国家形态的更迭,财政也在不断的发生变 化,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各种社会 形态,都有与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国家形 态相适应的财政。
(一)奴隶制国家的财政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们要一切从 实际出发,而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他是世界上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
四.继承和发展 国际税收
(一)奴隶制国家的财政 他是世界上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
本课程以财政学基本理论为核心,重点论述了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预算、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几方面的基本理论。
特点:(1)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家族的收支没有严格划分; (2)国家财政以直接剥削奴隶劳动的收入为主; (3)国家财政收支基本上采取力役和实物 的形式。
1-1-3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二、财政的发展 (二)封建制国家的财政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二、财政的发展
(二)封建制国家的财政
收入
支出
财政分配
十二 财政平衡
考查


学时分配 2 2 4 4 2 2 2 4 2 2 2 2 2 32
课程简介
五、考试安排
本课程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作业占20
%,考勤成绩占10%。
课程简介
六、使用教材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章 导论
本 章 教学内容
结束放映

1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一节财政概念●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1.“财政”一词的来源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综观我国几千年留下来的古籍,可以找到关于古代财政即政府理财之道的记载,如“国计”、“国用”、“大司农”等。

日本引进西方Finance一词,同时借鉴中国古代的“财”与“政”的词意,创立“财政”一语。

1882年日本率先使用“财政奏折”一词。

我国文献中最初启用“财政”一词,见于1898年戊戌变法“明定国是”诏书中“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

《辞海》对“财政”作如下解释:财政谓理财之政,即国家或公共团体以维持其生存发达之目的,而获得收入、支出经费之经济行为也。

2.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经济现象),换言之,财政行为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因而,财政学是一门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学。

当代西方基于财政与政府国家之间的关系,把财政学等同于政府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

3.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财政学的两个基础性概念——公共产品的定义1.布坎南的定义:在《民主财政论》一书中,他指出:“任何集团或社团因为任何原因通过集体组织提供的商品或服务,都将被定义为公共产品”。

也就是说,凡是由团体提供的产品都是公共产品。

2.奥尔森的定义: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指出:“任何物品,如果一个集团X1,…,Xi,…,Xn中的任何个人Xi能够消费它,它就不能适当地排斥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则该产品就是公共产品。

也就是说,该集团是不能把那些没有付钱的人排除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之外的。

3.萨缪尔森的定义:所谓公共产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

财政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

财政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

CAIXUN财讯-40-财政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五班 曾舒婉 / 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财政的调控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关键。

同时国家资源的合理分配也影响着财政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这就需要国家培养更多研究经济发展的专业财政人士。

在教学研究领域,财政教学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创新与挑战。

财政教学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财政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根据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趋势,充分掌握与财政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科学与经济管理等等重要学科的学习。

在财政方面的学习不仅应该与时俱进,更应该不断的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在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把握国家财政发展的正确方向。

文章对财政教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此来加强对财政教学的重视。

财政 教学 发展前景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各门学科的教学质量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面对不断改革创新的发展趋势,财政学这门学科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代人才的培养主要为了适应现阶段的国情,国家现阶段缺乏大量的财政方面的人才。

目前财政学的教学质量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教师在在发掘学生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应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创新的基础上努力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财政学的发展现状(1)发展缓慢滞后面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式,重视和创新财政学人才的培养方式是你尤为重要的。

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财政发展和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都实现了质的飞跃,但现阶段财政学的发展面临着缓慢滞后的危机,因此必须加强重视和培养财政学方面的人才。

就财政本身而言,它与国家的发展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财政的发展必须依附于国家才能够体现,二者相辅相成。

在一些学术争论中对于财政学的争议很小,因为财政的本质就是调节国家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以前大多数学术派只注重于对于财政学的学术研究,而往往忽略了财政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摆脱以往理论知识的束缚下,我们应该真正关心财政学的发展道路。

第一章 财政学 导论

第一章 财政学   导论


五、国家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

该分配关系的重要性:农民人口多、相对贫穷等, 以及农产品的特性(一)农民对国家财政的贡献: 1. 直接方式—农业税等,占全部税收3%左 右
2. 间接方式— “剪刀差”。定义。图形。低
价销售农产品—工业品较低的工资成本和 物化成本— 较高的效益—财政收入
高价购买工业品—工业部门较高的销售收入— 较高的效益—财政收入 (二)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

“剪刀差”的再分配原理
P/V
工业品价格/价值
1
农产品价格/价值
O 年份
假定经济领域只生产两种产品:工业品和农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大于1, 农产品价格与价值比越来越小于1,形成剪刀张开状。
二、 财政学研究的问题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国民经济中“公”与 “私”的分工。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 运行方式。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财政学必须进行两种不同 性质的研究: 1)实证分析, 2)规范分析。
2、公共产品论的发展

1)萨缪尔森的贡献。在1954年萨氏的《公共支出纯论》和次年的 《公共支出论图解》两篇论文中,萨缪尔森以崭新的思路分析了 公共产品的最佳供应模型问题。对林达尔模型作了更新、发展和 完善,表明了公共产品论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他分析得出了公 共产品的定义,并提出公共产品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问 题,在此基础上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公共产品的最佳供 应问题,并相应建立了萨缪尔森模型。

3、“边际革命”对西方公共财政学的影响: (1)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分析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时,使政 府公共服务成为具有价值的“公共产品”。 (2)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引人,还使得市场等价交换原则也适用于对 政府公共服务的成本和费用的补偿分析。 (3)边际效用价值论使得公共财政活动和公共产品提供的目的,从 政府需要转到私人需要这一基点上。 (4)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运用于公共财政分析上,就使得有效配置资 源的私人经济原则也适用于公共经济活动。 上述四大变化的直接结果是,公共经济和政府活动已不再表现为 市场经济的异己分子,即财政活动不再是虽然有必要,但对于资 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来说都是尴尬的例外了。

财务的产生和发展

财务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1、财政的概念财政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财政产生的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人的劳动力所生产的东西超过了单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数量时,天子及百官脱离生产专门从事社会管理才有可能。

没有剩余产品,任何强权政治都无济于事。

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过着原始群的生活。

单独的个人无法独自获得维持生存的物质资料,更难以严峻的自然灾害,迫使其以群体的方式与自然斗争。

人们在一个氏族内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成果,平均分配产品。

公共事务由氏族机构管理,在机构中担任组织者的人既是领导者,又是劳动者,服务全体成员。

由于生产力限制,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生产活动,无剩余产品参与分配,所以原始社会下没有独立的财政。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扩大(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使得商品生产发展,剩余产品不断增多,为财政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社会政治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由于剩余产品(生产的劳动产品在满足生存需要外出现剩余)的增多,各个家庭逐渐脱离了氏族而成为独立的家庭单位,私有制产生。

处于优势地位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日益脱离生产,利用其职权霸占共有土地。

掠夺公共财产,占有战利品和交换的产品,逐渐成为靠剥夺他人为生的氏族贵族和奴隶主;在以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时,氏族之间也会因各种原因而发生战争,战争中的俘虏因为自身要消耗大量的物品,而不创造任何剩余产品,便会被杀掉。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俘虏被保留下来,为奴隶主们创造剩余产品,这便形成了奴隶。

另外,由于氏族内部的演变、分化,终究有一部分人贫困至极,最后只有卖身为奴,而加入到奴隶的行列。

于是阶级产生,阶级斗争也随之发生。

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在经济上的既得利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实现对奴隶阶级的剥削,就需要掌握一种拥有暴力的统治工具,以镇压奴隶阶级的反抗。

“财政”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财政”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财政”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词源与起源在西方,财政一词源于拉丁文Finis,原指结算支付款项,在16世纪,德国文献中采纳“Finanz”,意为对欺诈等行为的裁定与罚款,到18世纪曾狭义地指国家收入。

后来西欧各国使用的英文finance一词,因其原意泛指一切财务,为了加以区别,一样对国家的货币收支惯用publicfinance(公共财务)。

日本于1868年明治维新后从西欧引入public finance,并借用汉语的“财”、“政”二字,译作财政。

中国古代称财政为“度支”、“国用”、“岁计”、“国计”。

“度支”、“国用”指国家的费用开支;“岁计”指国家年度收入和支用的运算;“国计”指国家财政。

“财政”一词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中国。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设立财政处,为中国官方采纳财政一词之始。

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在国家产生往常,原始公社的后期差不多存在着从有限的剩余产品中分出一部分,用来满足公社共同需要的经济现象,但这只是将公社内部集体成员的劳动成果,通过分配用于公社内部的共同需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政。

国家产生以后,为了坚持它的存在并实现其职能,通过产品分配和再分配使其把握必要数量的社会产品,用于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从而形成了独立的财政分配,产生了财政。

也确实是说,国家的产生使财政分配从一样的经济分配(社会分配)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经济范畴。

但财政的存在和进展又必须以劳动者能够为国家提供剩余产品为条件,并随着生产力的进展和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而进展。

在中国,对财政的起源还有不同的认识,如一些学者认为,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在国家产生之后,财政分配活动才表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中国自先秦至鸦片战争前的典籍及历代思想家的论述中,关于治理国家财政的原则和理论,归纳起来要紧有以下几种:量入制出与量出制入思想量入制出的财政思想是在先秦时期提出和形成,并成为其后历代所遵循的理财原则。

财政学

财政学

(三)特点⏹ 1.理论性强;2.政策性强;3.涉及面广。

⏹二、研究对象⏹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收支分配及其所特有的分配规律。

⏹财政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政府理财学。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政的一般概念一、财政概念(财政一般)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要点:(一)主体----国家;(二)目的-----保证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三)对象----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四)形式----实物、力役和价值形式;(五) 本质----分配关系。

二、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产生条件1.生产力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2.国家的产生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财政的发展1.奴隶制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奴隶。

(2)国家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3)财政实质:反映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对抗性的剥削关系。

(4)财政特点①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的收支没有严格的界限;②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占有奴隶劳动所得、贡物收入等;③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军事开支、宗教和祭祀等方面支出;④财政分配形式基本上是实物和劳役。

2.封建制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劳动者—农奴,同时也存在着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小私有经济。

(2)国家实质:是封建主阶级统治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工具。

(3)财政实质:反映封建制国家与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之(4)财政特点①国王个人收支和国家财政收支逐渐分离,但仍然混杂不清。

②财政收入主要有:官产收入、诸候贡赋、专卖收入和特权收入。

③财政支出主要有:战争支出、行政支出、皇室享乐支出及封建文化、宗教等支出。

④封建社会末期财政分配逐步采取货币形式;⑤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国家预算、公债等财政范畴。

奴隶制国家财政和封建制国家财政为自然经济社会财政。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财政学入门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财政学入门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财政学入门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财政学入门: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活动的一门学科,它探讨了如何有效地管理国家财政资源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帮助读者初步了解财政学的核心内容。

一、财政学的概念与发展财政学是研究财政活动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国家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财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财政学的发展可追溯至18世纪,当时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开始探讨财政领域的经济学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财政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国家财政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财政学的基本原理1. 财政平衡原理财政平衡原理是指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应保持平衡,即收支二者相等。

财政平衡的实现,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收入等方式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方式控制财政支出。

财政平衡对于维护国家财政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财政稳定原理财政稳定原理是指国家财政应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财政稳定是维护国家财政健康发展的基础,可以提供稳定的财政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

3. 财政效益原理财政效益原理是指国家财政收支应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财政决策中,应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的效益性和效率性,确保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财政活动的最大效益。

4. 财政公平原理财政公平原理是指国家财政在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上应遵循公平原则。

在财政收入分配中,应确保财政负担的合理分摊,避免财富的不平等现象。

在财政支出中,应重点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的实现。

三、财政学的研究内容财政学的研究内容广泛且深入,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具体而言,财政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1.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指国家从税收、非税收入和财产收入等渠道获得的资金。

财政收入的规模、结构和效益对于国家财政运行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第一章财政学导论1、财政的产生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经济(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政治(直接)条件: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2、基本课题:财政学是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3、公共收入的内容(一)税收(二)价格或使用费(三)公债4、税收的特点(1)无偿性(2)强制性【核心】(3)固定性5、公共支出分类按支出效益的时间性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支出按支出的回报性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第二章公共经济政策的目标1、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

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

也被称为帕累托最优交换效率: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MRS某YA=MRS某YB)生产效率: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MRTS某YA=MRTS某YB)产品组合效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转换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MRS某Y=MRT某Y)2、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某一个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有,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另一方面,如果任一人口百分比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就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o线。

可以将洛伦兹曲线与45o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折线与45o线之间的面积就是“完全不平等面积”。

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0,0.2]绝对平均;[0.2,0.3]比较平均;[0.3,0.4]基本合理;[0.4,0.5]差距较大;[0.5,1]差距悬殊第三章政府与市场1、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第一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运行的结果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财政学概论

财政学概论
财政学
(Public Finance)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
1、对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熟练掌握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并对国家的 财政政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结合实践与经验,比较分析我国财政体制 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美国政府
“The question we ask today is not whether our government is too big or too small, but whether it works”
Introduction
教材与参考书目
✓ 教材:《财政学》,王曙光,科学出版社, 2015年 12月版
✓ 参考书目: 哈维罗森,《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斯蒂格利兹,《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5。 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
期刊: 财政研究、税务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 中国财政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Public Choice National Tax Journal
6
推荐浏览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 (http://)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总局网站 (http://www.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
(http://www. )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贸易研究所网站
(http://www. )
10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从“现有的事实”,推导出“将会是什么” 的逻辑结构,提供理论分析框架。它着重刻画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概括 出若干可以通过经验证明正确或不正确的基本结论。作用:理论模型(客 观规律)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导论一、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财政活动是财政学产生的基础和前提,财政也就是理财的政治,它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①古典财政学阶段:以《国富论》发表为标志。

亚当斯密主张“小政府、大社会”,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阿道夫瓦格纳是古典财政学的终结者和现代财政学的创建者。

②现代财政学阶段:以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为重要标志③当代财政学阶段:以约瑟夫《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表为标志。

在收支关系的处理上,主张“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

二、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对象:一个立场,就是如何认识财政的本质问题。

两个“度”,指的是集中度和集权度。

三大职能,指的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

四项要素分别是收、支、平、管。

五级体制分别是中央、省、设区的市、县、乡。

六点原则。

三、如何学习财政学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②借鉴西方财政学的合理成分③紧密结合中国财政经济的实际问题④密切关注财政理论研究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第一节财政概念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①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也是首要条件。

②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国家为财政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财政类型的演化①自然经济下的家计财政②计划经济下的国家财政③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二、财政的基本含义内涵:财政是政府的资金收支活动或政府的理财活动公共财政的内涵: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一种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方式或资源配置方式,是与市场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

三、财政的基本特征①阶级性与公共性:财政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公共性,是两者相互统一的一种分配形式。

阶级性是指政府财政在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时总是优先考虑统治阶级的利益,其公共性是指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属性。

②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强制性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

财政学讲义

财政学讲义

导论⏹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经济运行所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也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或公共经济学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财政二、财政的一般概念(一)财政一词的来历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考察,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财政或自古有之,我国古代有“财用”、“出入”、“国用”、“国计”、“邦计”、“理财”、“度支”、“计财”等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财政的思想。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或分配)活动。

也可以将财政一般概念表述为: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财政的一般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三、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财政的产生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的产生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为基础,以国家的产生为前提。

包括经济和政治因素(二)财政的发展1、奴隶制国家财政 ,三个显著特点:⏹1)是国家财政依靠国王和诸侯以及官吏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通过直接剥削奴隶劳动取得收入为主。

⏹2)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财政收支主要采取实物形式。

⏹3)是国王个人收支和国家财政收支不分,财政管理很不完善,财政收支也很不稳定。

2、封建制国家财政,其特点:⏹1)是税收逐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2)是财政收入形式由实物形式为主逐步向货币形式为主转化。

⏹3)是财政管理日渐完善。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财政的特点主要是:⏹1)收入少,劳动者负担相对减轻。

⏹2)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维护政府机关和文化教育、社会救济等公共消费方面的非生产性支出。

⏹3)经常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4)财政管理法制化、计划化。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国家财政的特点是:⏹1)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国家由“夜警国家”变成“全能的统治者”,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大大加强,财政收支规模日趋扩大,既表现在财政收支的绝对额的增长和支出范围的扩大,也表现在财政收支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扩大。

第一章 财政概述

第一章 财政概述
(一)财政的产生 财政这一经济范畴不是从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剩余产品和私有制出现之后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马克思、恩格斯有明 确的论证:“ 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 ……随着文明时代的向前 进展,甚至捐税也不够了,国家就发行期票、借债,即发行公债。” “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 础。” 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和扩大,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 财政这一经济范畴不是从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剩余产品和私有制出现之后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2.国家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 一方面,贵族和富人将更多的剩余产品和社会财富集中在自己手中,使财富分配更加悬 殊,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贵族与平民、富人与穷人的差距;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逐渐 为奴隶制的生产方式所取代。
二、财政的本质 (一)财政的本质 1.价值分配论 “价值分配论” 认为财政是国家以价值形式进行社会产品的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 国 家参与价值的分配,必然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首先是在各个阶级之间形成一系列的分配关系,而 这些分配关系———分配价值所发生的分配关系,就是财政的本质。 2.国家资金运动论 “ 国家资金运动论” 认为财政是国家资金运动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国家资金的筹集、分 配、使用、周转,都是国家资金的运动,都体现了国家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因此,社会主义财 政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资金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二)市场缺陷 市场经济本身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周期波动。 即使是有 效率的市场经济也难以兼顾社会公平,而公平和效率是经济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1.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收入分配不公指的是在特定时期内所存在的与当时社会公认的公平准则不相符合的收入、 财富和社会福利的分布状态。 收入分配不公是市场经济自发运行的必然结果。 在市场经济的现实 运行中,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初次分配常常是极不公平的。 2.宏观经济总量失衡问题 宏观经济总量失衡指的是市场经济在自发运行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失业、通货膨胀和经 济危机等现象。 在自由放任的经济中,由于存在自发性必然带来的盲目性,经济运行容易出现波 动和失衡,从而导致社会资源配置出现结构性失调和经济运行效率降低。 3.经济周期性波动 市场经济并不能自发地平衡经济中的供给和需求总量,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出现高失业 率、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财政学专业发展现状

财政学专业发展现状

财政学专业发展现状引言财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财政收支和财政管理的学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财政学专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财政学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1.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通常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框架下设立专业。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财政学专业的设置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目前,财政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财政学原理、公共财政学、税收理论与政策、财政管理等核心课程。

同时,学校也会根据区域特点和人才需求,设置具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如地方财政、国际财政等。

2.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财政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专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当前,高校和研究机构都加大了对财政学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一方面,学校注重提升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专业还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人才,鼓励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并开设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培养模式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探索。

传统的财政学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现如今,财政学专业还在向跨学科方向发展,将金融、会计、法律等相关学科融入课程体系,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项目中,以培养更全面的财政学专业人才。

4. 就业前景与发展趋势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为广阔。

一方面,政府部门一直是财政学专业的主要用人单位,包括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机关等;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也对财政学专业人才有一定需求,如银行、保险公司、财务部门等。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财政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也将更加多样化,未来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就业岗位和职业方向。

结论财政学专业作为经济管理类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发展现状总体较为良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财政学专业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为培养更全面、应用型的财政学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财政学专业介绍

财政学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财政学概述:财政学(英文名称:Public Finance Program)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国家如何从社会生产成果中分得一定份额,并用以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包括财政资金的取得,使用、管理及由此而反映的经济关系。

财政(Public Finance)即国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即研究政府如何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筹集和使用资金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的科学。

历史:财政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财富在国家、个人、企业之间的分配方式和使用方式等应用问题的学科,其诞生于18世纪,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财政学在18世纪成为一门科学,当时主要针对法国重商主义现象提出静态零博弈理论进行研究。

其次,财政学在20世纪已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实现了国家财政税务政策在宏观控和微观控制方面所起作用等问题研究的系统化。

从那时候起,财政学便成为人们研究经济宏观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支柱作用。

未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经济管理与调控等相关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经济政策滞后的问题越来越重视。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依照当前现有的科学知识,顺应市场的需要,研究出更先进的国民经济调控方法和技术。

所有这些都使本学科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财政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财政税收业务的基本能力;3. 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对象: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外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及具务经济法律知识和应用能力,另外还需要有从事财经类工作的基本能力,能熟练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经济法律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2.财政学 -概论

2.财政学 -概论

思考:


试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外部效应的 行为? 你身边是否哪些行为具有正外部效应? 哪些行为具有负外部效应?
(3)不完全信息
信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不对称 (4)垄断的存在
自然垄断:某一行业在生产上具有规模报酬递增 的特点,因此为了避免由于无谓竞争而引起的经济资 源的浪费,在某一地区只需要有一家企业进行独家经 营的垄断局面,竞争会造成低效率。
财政与金融
第一章 财政总论
财政学的对象 财政的概念及本质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的职能(资源配臵职能、收入分配 职能、稳定和发展职能)

第一节 财政学的对象
一、学科地位:
经济科学中经济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财政学:研究宏观经济管理问题,即研 究国家财政分配活动。
二、财政学的对象 财政学:研究国家财政分配活动的规律性科学。
怎样理解现实中的财政现象与本质?
怎样理解现实中的财政现象与本质?
2.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874.16亿,民生支出占2/3。 民生支出即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 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
的支出。
‘最基本的民生事项’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就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项。
财政所具有的三个职能是: 资源配臵、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
一、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的财富。 资源配臵——资源在不同用途、不同使用者、 不同时期之间进行分配,以达到有效合理利用。 最优资源配臵——通过对资源配臵的活动,达 到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两种资源配臵的基本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和 市场经济模式(见下一张幻灯片)
(二)财政概念是财政本质和财政现象的统一 财政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现象在现代社会表现为以政府为中心的资金 收支活动。

关于财政理论发展源流的概要回顾及我的“公共财政”观

关于财政理论发展源流的概要回顾及我的“公共财政”观

关于财政理论发展源流的概要回顾及我的“公共财政”观前言财政理论是财政学科中的核心内容,是研究财政收支的规律,探讨财政制度的运作方式以及影响因素的学说体系。

财政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财政理论的发展源流进行概要回顾,同时我也会分享一下我对于“公共财政”这个不可或缺的概念的看法。

财政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古代财政理论古代的财政理论主要集中在两条主线:一是如何增加国家收入;二是如何节约开支以满足需要。

中国的经济理论家和政治家早在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对财政理论的探索,其中往往涉及国家税收的问题。

古代希腊的柏拉图提出“财政学”,并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在物质丰富的情况下的公共财政理论。

现代财政理论现代财政理论起步于欧洲,特别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

这个时期是历史上的“金融革命”时期,特别是从约翰·洛克的《政府论》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大卫·李儒斯通的《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等经济学家的作品的发表,这些著作中开始有了涉及财政的内容,成为了财政学这门学科的基础。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国家财政力量的不断增强,财政学这个学科逐渐从单纯的政府财政管理进化为国家财政管理,对于财政政策、财政制度、财政法律等方面进行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这个时期的财政理论从需求满足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并开始关注国民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问题。

当代财政理论财政理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地发展与演进。

当代财政理论强调财政管理的现代化,从财政制度的角度来探讨重点财政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等等。

例如,加拿大经济学家马丁·菲斯特等人提出的“新财政学”、“新公共管理学”和“新公共经济学”等新的领域,推动了财政理论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公共财政公共财政也被称为国家财政,是财政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既包含为公共目的而筹备和运用国家资金和等财产资源的行为,也包括制定和推行财政政策和调控经济的手段和方法等等。

第一章 财政概论

第一章  财政概论


政府提供充分的信息,是一种社会性服 务,也属于一种公共物品。

(五)市场不完全 还有许多物品市场也无法提供或无法充 分提供。此时则存在市场不完全的问题。

如在保险方面,很多重要的风险保险及 由政府行为引起的风险的保险(如失业 会受到政府宏观政策的影响),市场不 能提供或不能充分提供。


(二)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必要性 财政配置职能的依据是资源配置上的市 场失灵。

其主要是: ①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具有非竞争性、非 排它性及存在“搭便车”问题的公共物 品。

②市场无法解决外部效应问题。 ③市场机制具有“不完全性”。 ④市场无法提供供非竞争性产业、耗资 大、周转慢及起主导作用的产业的投资。

准公共物品或混合产品市场也不能充分 有效地提供。这主要因为混合物品亦都 是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一些程度的 非排他性(或正的外部效应)。

(二)外部效应。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 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因 而相应的物品市场不能充分提供,会造 成供给不足和效率损失。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 小于收益,不完全承担自己受益的代价, 因而会导致相应的物品供给过度,造成 资源的浪费和损害他人利益。

当出现外部效应时也要求政府干预,以 实现对经济主体外溢的补偿和外部成本 的内在化。

(三)垄断(即竞争失效) 在规模经济显著(规模递增和成本递减) 的行业,特别容易形成垄断,此即自然 垄断。

英:道尔顿,1922,《财政学》“财政一 词即为货币事物及其管理”

凯恩斯,1929-1933,《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财政是公共部门经济学,财政 是关于公共部门经济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二、财政的性质与特征
(一)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 财政分配是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是由国家组
织在全社会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是凭借国家的政 治强制力进行的分配,因此国家是财政分配的主 体。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二、财政的性质与特征
(二)财政分配的客体(即对象)是社会产品 ▪ 社会产品是一个国家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
▪ 经济条件: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剩余产品 ▪ 政治条件:财政产生的权力保证——国家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二、财政的发展
▪ 财政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 展。它依次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 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并相应地形成了为各社 会形态的国家政权提供服务的奴隶制财政、封建 制财政、资本主义财政和社会主义财政。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一)轻徭薄赋的财政思想 ▪ 轻徭薄赋是中国财政思想史上较为普遍的一种政
策主张。历代的经济思想家普遍认为,轻徭薄赋 的财政政策不仅有利於缓和社会矛盾,而且还有 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二)“量入为出”与“量出制入”的财政思想 ▪ 这是中国财政思想史上关于财政收支安排的两种
是1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其价格 总和即为社会产品价值。 ▪ 公式:社会产品的价值=c+v+M ▪ 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社会产品(价值)中的“v”和 “M”部分,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二、财政的性质与特征
(三)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满足国家或政府实现 职能的财力需要
▪ “赋税是喂养政府机器的娘奶” ▪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一、财政的起源
(一)财政产生的过程 ▪ 国家作为一种管理机构,不直接创造财富,却需 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 ▪ 国家就依靠它所拥有的政治权力,采用赋税等形 式,强制、无偿地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来满足其 需要。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一、财政的起源 (二)财政产生的条件
▪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财政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 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一个是政治条件。
▪国家职能:充当“守夜人”的作用,应为小政府, 廉价政府,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关于财政收入问题,提出了以受益者负担为中心的 收入理论,即按享受国家经费开支利益的大小和方向 来筹集经费;
▪关于税收问题,他提出了平等、确定、便利、最少 征收费用的赋税原则;
▪关于公债问题,提出了“公债有害论”,即不主张 发行公债 。
(一) 重商主义时期
❖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实行高关税率限制商品 进口,防止金银外流,保护本国对外贸易,促 进国内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发展工业,扩大商品出 口,限制商品进口,通过贸易顺差换回大量金 银货币。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财经理论盛行时期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776年)——标志着财政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出现。 (恩格斯:财政学之父)
相互对立的观点。 (三)开源节流的财政思想 ▪ 这一思想主张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开辟财源,节
制赋税,富国富民。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四)官营专卖的财政思想 ▪ 这一思想指的是不通过增加租税而是通过官营工
商业和产品专卖的办法来充实国库。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二、当代西方的财政学说
身边的政府经济活动
从早到晚:水、 电、煤气、公共 汽车 …… 从生到死:医院、 幼儿园、学校、 失业与再就业、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一、财政的起源
(一)财政产生的过程 ▪ 财政是一个古老的历史范畴,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 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 原始社会初期劳动产品归全体成员共同占有 ▪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出现了剩余,私有制也因此而产生。 ▪ 贫富分化逐渐加剧,社会分裂为奴隶和奴隶主两大根本对 立的阶级。 ▪ 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设立暴力统治机构。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财经理论盛行时期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776年)——标志着财政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出 现。 (恩格斯:财政学之父)
▪国家职能:充当“守夜人”的作用,应为小政府, 廉价政府,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关于财政收入问题,提出了以受益者负担为中心的 收入理论,即按享受国家经费开支利益的大小和方 向来筹集经费;
财政及财政学产生及发展
目录
第一章 财政与财政学基本 理论
第二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 第三章 公共产品供给与公
共选择 第四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效
益 第五章 财政支出结构 第六章 财政收入总论 第七章 税收原理 第八章 商品税
第九章 所得税 第十章 财产及其他课税 第十一章 国际税收简介 第十二章税收筹划与税收征
管制度 第十三章 政府收费收入 第十四章 国有资产收入 第十五章 国家公债 第十六章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
理体制 第十七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

第一章 财政与财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财政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财政学研究的内容、视角与方法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圣经》中记载:公元前1030年,古以色列部落一直没有中央政府。以色列 人要求先知撒母耳“创设给我们以仲裁的国王,像其他国家那样”。撒 母耳为打消以色列人的念头,描述了在独裁者统治下的生活:“国王会 这样君临你等:他要夺走你等的儿子,安排在他的身边,做他战车的马 僮,跑在战车的前面;他要夺走你等的女儿,给他洒香水、备餐、烤面 包;他要抢占你等的土地、葡萄园(即使是你等最好的园地),赏赐给 他的仆人;他要强征你等1/10的畜群,你等将沦为他的奴仆。你等在那 里要为自己有了国王而悔恨。”以色列人没有被这令人泄气的告诫吓住, “人们不听撒母耳的劝告,说:‘不,我们需要国王,这样我们才能和 其他国家一样。国王给我们以仲裁,走在我们前面,带领我们战斗’”。 多少世纪过去了,人们对政府的混合感情依然如故,不同的是今天政府 的活动范围远远超越了过去,政府财政活动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 活的方方面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