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955357d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3.png)
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一、公共经济学的产生和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是从财政学发展过来的(公共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才问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
)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政府部门的经济行为)。
二、如何消除投票悖论(第四章)1、表决程序安排(1)在多数票规则下,如果确定一个投票(或表决)程序,集体选择将会获得确定的结果,投票循环不再发生。
(2)在多数票规则下,究竟鹿死谁手,往往取决于表决程序安排;确定表决程序的权力,常常是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力。
(3)在多数票规则下,操纵投票程序可以控制表决结构,这是多数票规则的一大缺陷。
2、单峰偏好和3、中间选民定理所谓单峰偏好,是指个人在一组按某种标准排列的备选方案中,对其中的一个方案偏好程度最高,对其他方案的偏好程度都低于对这个方案的偏好程度,或者说,离开这个方案以后,对其他方案的偏好程度都逐渐递减。
虽然对同一组方案各个人的单峰偏好是不同的,但是只要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值的,简单多数票规则一定可以产生出惟一的均衡解,这个均衡解和中间选民的第一偏好正好一致,即中间投票人偏好的议案或公共物品会被通过——单峰偏好理论和中位选民定理。
三、收入分配的公平理论(主要有哪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收入分配公平理论主要有两种: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四、(一)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不完善)(重点)1、垄断(竞争失效):垄断厂商通过操纵物价,谋取暴利,使市场均衡作用失灵,妨碍资源的合理配置。
垄断引起的经济问题:(1)价格扭曲和产量扭曲(2)收入扭曲2、公共产品问题:花费大,耗时长,私人不愿提供,必须通过政府干预,来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3、外部性问题:指某些市场主体的活动给社会或其他市场主体带来影响,却没有进行赔偿或得到报酬,影响者也没有得到补偿或进行付款。
种类: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4、市场的不完全:还有一些产品无法提供或无法充分提供,如保险市场。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d31ef6533b3567ec102d8a66.png)
1、公共经济学的四大特征特征(选择)(1)宏观性-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
(2)实用性-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3)多样性-本质上是经济学的分支,但同时又受到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其他非经济学科的影响和渗透。
(4)可探索性-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的研究,具有可探索性。
2、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选择)公共经济学把政府看成一个经济活动主体,该主体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而生产和消费。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优化资源配置的研究目的同样适用于公共经济学。
例如公共经济学把税收看成政府的成本与价格通过财政收支的研究来弄清纳税人的每一笔开支是否实现了福利最大化。
3、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选择)凯恩斯的有效需要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主导,强调国家干预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与私人市场经济具有互补性的公共经济的理论与宏观经济学之间有更深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宏观经济学中寻求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都与公共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高公共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公共经济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4、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选择)福利经济学主要围绕着①公共利益问题②公平收入分配问题③社会福利问题三个命题进行研究。
而作为分配政策的制定者的政府,必须干预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这也是公共经济学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福利经济学为考察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提供了理论启示并且福利经济学中的分析法在公共经济学的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5、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选择)公共经济学是对财政学的继承,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要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支持,因此,它与它与财政学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公共经济学又是对财政学的发展,它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的创新与开拓。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比财政学要宽。
在研究方法上,财政学主要偏重实证分析,分析政府是如何进行收支的;公共经济学则全面采用了现代经济的分析方法,融入了规范分析,均衡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以及博弈的方法。
政府经济学差别
![政府经济学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386eab8ebceb19e8b8f6bac4.png)
这是学生经常问的、老师又很难解释清楚的问题。
我国的多数老师采取最简单的回答:公共财政学就是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就是政府经济学。
从上述可见,三者本来就是同一根源,要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确实不容易。
国外学者也只是交替使用公共财政学(publichnance)、公共经济学(publiceconondcs或publicsectoremn(x1)ics)、政府经济学(economicso{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eco-nomics或economicsofgovernmentactivities),至于三者之间的区别,很少有人进行认真的思考,只是感觉到存在差别而已。
相比之下,学者们对公共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区别更清楚一些。
如,迈克尔·霍华德在他的《公共部门经济学: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一书中简述了这种区别:"公共部门经济学常被公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所交替使用。
我从未合理地区分过两者的区别。
一般地说,公共财政学是一个老术语,它强调预算的收入一面,当然也讨论财政支出的决定和影响。
而公共部门经济学更加注重政府税收与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税收的来源以及影响公共支出的因素,仍然是公共部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又如,彼得·M·杰克逊在他主编的《公共部门经:前沿问题》中也认为:"'公共部门经济学'这个概念取代研究领域比较狭窄'财政学'只是近年的事,传统的财政学主要侧重财政方程式中的税收方面,÷了公共支出的公共选择。
""与财政学相比,公共部门经济学近来发展的一个:是经济学家们更加注重公共用品(公共政策)的需求和供给"②。
还有一位:,马克,波尔曼,在一篇评论斯蒂格利茨的文章的注释中说,许多美国人习:用"公共财政"这个词,"对'公共经济学'这个词感到不习惯,但这是一·适的词语"。
唐任伍公共经济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唐任伍公共经济学第二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b4e29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d.png)
唐任伍公共经济学第二版课后答案1、公共经济学的定义是什么。
其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它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
研究的内容: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
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行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是什么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动既不能忽视收益与成本,又必须以全社会的公正与公平为前提和目标。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有时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收入再分配功能。
社会资源配置功能。
宏观经济稳定功能。
(1)狭义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及其内部各厅局、附属机构。
(2)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3)统一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性公共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兴办的各种企事业,包括国有和公营)。
(4)一般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性公共企业+政策性官方金融机构。
3、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相互关系如何财政学研究政府行为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是公共经济学的前身。
财政学的研究局限于财政收支,特别关注于税收。
公共经济学的传是人是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他在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院里:公共经济研究》首次引入“公共经济”概念。
相较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的内容:(1)增加了关于政策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内容。
公共经济学认为国家是经过政治程序产生的,主张研究其政治程序的经济效应。
(2)增加了关于政策对经济影响的内容。
研究方法也有变化:公共经济学全面采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即注重实证分析方法(通过量化分析来验证命题和假设,使弄清楚“已经发生了什么”),又注重规范分析方法(从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出发,研究“应该怎么办”)。
总而言之,时代和经济环境变化了,要求人们从更广泛的范围,更深层次上去研究政府的经济活动。
浅谈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0b554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a.png)
浅谈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引言公共经济学和财政学是经济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学科,它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经济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和管理作用。
本文将从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定义、关系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读者对这两个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
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定义及关系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国家和社会中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的是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经济问题。
而财政学则是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收支以及财政政策的学科。
可以说,公共经济学是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托,两者密不可分。
公共经济学和财政学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解释。
首先,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公共经济学的应用。
公共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而财政学则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的财政管理中。
其次,公共经济学和财政学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财政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财政学研究的实践问题又会反过来促进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
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发展趋势1. 公共经济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公共经济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以下是公共经济学的几个主要发展趋势:•多层次研究:公共经济学从传统的国家层面扩展到了更多的地方层面,比如地方政府、城市等。
这种多层次的研究使得公共经济学更加贴近实际,能够更好地指导地方经济的发展。
•重视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公共经济学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率,还需要考虑公平和社会福利。
未来,公共经济学将更加关注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提出更合理的公共政策和经济管理措施。
•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公共经济学越来越注重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未来的公共经济学将进一步深化对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政策建议。
2. 财政学的发展趋势财政学作为公共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同样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以下是财政学的几个发展趋势:•数字化的财政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政管理正变得越来越数字化。
(0277)公共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0277)公共经济学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a56bcd360cba1aa811dae9.png)
C.税收
D.预算
34.小李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很想拥有一部SONY新款数码相机,并愿意为此支付8000元人民币。在商场迎新春促销活动期间,他仅以6500元就购得了一部。而此款数码相机的生产成本为4000元。那么,小李从购买中得到的消费者剩余为(D)
A.500元
B.2500元
C.0元
1500元
C.经营性收费
D.规费
50.第三部门的根本性特征是(A)
A.非营利性和非政府性
B.公益性和民间性
C.自愿性和组织性
D.非营利性和自愿性
51.公共经济学研究(D)
A.公共经济
B.公共部门的生产与消费
C.市场经济
D.公共部门的经济现象与规律
52.有四位消费者愿意为理发支付下列价格:
彼得:7美元杰西:2美元米琪:8美元凯蒂:5美元
98.简述税收的公平原则。
五、判断分析
99.政府机构不断膨胀。
100.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只是“守夜人”。
101.公共收入就是税收。
102.外部效应是指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了不利影响。
103.市场失灵是因市场上信息不对称而引起。
六、论述
104.举例说明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105.联系实际论述政府失灵及其表现。
106.试论官僚在政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联系实际说明他们作为经济人为什么可以较容易地追求其最大化利益?
107.用身边的例子说明中间投票人理论在实践中的意义。
108.论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
(0277)《公共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概念解释
1.公共收入:公共收入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和个人筹集的一种收入。公共收入相对于私人收入而言,具有公共性,强制性,规范性的特点。
05722《公共经济学》-题集
![05722《公共经济学》-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d799ef26a76e58fafab0039c.png)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导论名词解释:实证方法:一种研究方法所要回答的问题为“是什么”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试图理解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说,它想要解释这个世界。
传统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正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把财政学称为公共经济学的前身并不为过。
实际上,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学者认为公共经济学就是财政学。
公共选择理论:是将经济分析应用到对政治部门研究中去的一门学科。
公共利益模型:传统上,经济学家往往倾向于把政府描述为慈善家,即默认政府会理所当然地推行慈善性政策。
称之为公共利益模型。
问答题:一、经济学的本质:就其本质而言,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如何选择的科学。
二、经济学的核心思想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其一是“稀缺性”;其二则是“效率”。
三、应用:稀缺性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经济学的这两个核心思想——“稀缺性”与“效率”,彼此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相关。
可以说,人们之所以如此看重“效率”,力图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种种资源,正是因为资源是“稀缺”的。
换言之,正是“稀缺性”的普遍存在,促成了人们对“效率”的要求。
如果我们用一种双重否定的表达方式,像萨缪尔森(Paul 丸Samuelson)所言的那样,就是:一项经济活动如果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即无法在不损及其他任何人生存状况的前提之下再提高或增进任何人的福利水平,那么它就是有效率的口。
四、经济学研究社会在稀缺性的条件下如何选择使用有限的资源时,通常会有四个最主要的问题?(1)生产什么?(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如何做出决策?五、经济学基本问题在公共经济学中的具体化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具体到公共经济学,就细化为如下的形式了:首先,在社会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究竟应该用多少来生产公共产品,又应该用多少来生产私人产品?显然,这是一个权衡取舍的问题。
其次,这些产品应该由公共部门来生产,还是由私人部门来生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效率性。
再次,对于同一种公共产品来说,有些社会群体可能从中受益匪浅,有些群体则可有可无,还有些群体却可能对之深恶痛绝。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801cb704b52acfc789ebc9da.png)
二、协调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的目标:公平 公平不是平均,它允许存在一定的收入 差距,只是强调收入差距应控制在与效 率相适应的水平上。收入的差距通常借 助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来衡量。 G=A / (A+B)
协调收入分配的手段: (1)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高税率的消费 税和遗产税,降低高收入者的过高收入水平; (2)安排社会保险支出、社会救济支出和社 会福利支出,提高低收入者的过低收入水平; (3)增加公共投资,创造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和就业机会; (4)颁布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以反对歧 视; (5)扶持工会等对抗垄断的组织。
(3)垄断 垄断指对市场的控制。垄断可分为两种: 人为垄断和自然垄断。 当有垄断时,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 把价格提高到均衡价格以上。这就引起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损失,从而 资源配置没有实现最优。
(4)分配不公平 在市场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 作出的贡献大小,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分 配是初始分配。由于每个人拥有的生产 要素数量与质量不同,市场经济中的分 配必然引起收入不平等,甚至两极分化。
第二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一、参与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的目标:效率 帕累托最优:经济运行所达到的效率已经使一 部分人处境的改善必须以另一些人的处境恶化 为代价,说明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最优状态。 但是,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有假设前提:(1) 信息完备和对称的假设;(2)完全竞争市场 的假设;(3)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假设; (4)没有外部效应的假设;(5)交易成本可 忽略不计的假设;(6)任何人完全理性的假 设。现实生活中这些条件很难具备。
经济学家将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概 括为三个相关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如 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 资源配置问题。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计划,即计划经济;一种是通过市 场,即市场经济。 结论:没有市场是不能的,但市场不是万能的。 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公共经济学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9fb6b7c7e21af45b307a8d5.png)
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一)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起点⏹1、重商主义的公共财政思想。
它于15世纪初萌芽,到17世纪达到极盛时期。
重商主义认为国家的强大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必须以拥有金银货币的数量来衡量其财富的多少。
国家经济政策和活动的一切目的是获取货币,主张实行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干预经济的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换回更多的金银,积累货币财富。
⏹2、重农学派的财政思想。
创始人为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该学派18世纪形成于法国,它主要是反对重商主义和封建特权,其内容有提倡、重视和发展农业,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倡在经济上实行自由放任。
认为农业是物质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农业才能创造“纯产品”,因此,必须发展农业,才能使财源茂盛,增加财政收入。
从这一角度出发,重农学派在财政方面主张实行“单一的土地税”,并由占有“纯产品”的地主承担全部税负,取消其他课税。
同时反对行会限制和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倡减轻人头税负担,反对包税制的征收制度。
⏹3、古典学派的公共财政思想。
古典经济学派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理论和体系,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
英国的威廉·配第1662年发表的《赋税论》是古典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配第是英国从重商主义向古典政治经济学过渡的代表人物,主张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划分为军事、行政司法、宗教、教育、社会事业和公共土木工程等项目,并认为国家支出应以提高生产率、振兴产业为目标,削减非生产性支出,增加生产性支出。
赋税是将一部分人民财产转移给政府,人民所纳赋税应以其在公共秩序中所享受的权益而定。
他提出了“公平”、“简便”、“节省”的征税标准。
在税收制度上,他主张以地租为主要税源,以单一国内消费税取代其他税种,并倾向于实行比例税制。
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主要的理论代表,创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财政学体系,被誉为“政治经济学之父”、“财政学之父”。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26862f0581b6bd97e19ea79.png)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重点:公共经济学的含义公共部门的三大经济职能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1、public economic: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1)公共经济:是公共部门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在正规和非正规制度约束下从事的经济活动(2)理论渊源:20C40S之前盎格鲁—萨克斯传统,20C40S之后,盎格鲁萨克斯传统与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相融合——选择题:公共经济学与(20C40S后兼容了盎格鲁斯萨克斯和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财政学)相比,在实质上的区别并不明显。
2、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参与资源配置;协调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选择题: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最初100—200年中,公共部门主要履行的经济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
公共部门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是(A私人部门不愿提供公共产品B私人部门不愿矫正外部效应C规模报酬递增所导致的垄断D私人部门的趋利本性导致仅依靠私人部门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公共部门作用于社会公平的主要措施有(政府征收一些税,荣个税、财产税、遗产与赠与税等;济贫支出;社会保险支出;干预垄断行业;基建投资)--判断(都是改对后的观点)1、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
2、当基尼系数=0时,说明此时收入分配绝对公平。
3、对公平分配而言,经济学家公认的基尼系数合理区间是[0.3,0。
4]。
(在资源配置这点上,还要掌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
要有完整的假设分析和作图说明)(在协调收入分配这点上,还有理解社会福利的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折中主义和平均主义的观点,会进行选择判断.)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假设两个人AB,两种产品XY。
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增加一个单位的X时所放弃的Y数量,就为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简称MRS,如果以△X和△Y分别表示XY的变动量,则边际替代率为()交换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是,A的边际替代率与B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即()[用下图说明]图中,横轴表示X产品的数量,纵轴代表Y产品的数量,盒形图空间为产品的总量。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b003a8d784254b35eefd3411.png)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公共经济学中,公共部门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和公共财政是可以且经常互换的概念。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是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如何在公共事务领域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公共事务问题等。
也就是研究研究公共事务的政府与市场解决之道,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治道。
①部分内容重叠但研究范围宽窄不同◆财政学太多地集中在筹集收入(税收),而公共经济学则是一个范围更加广泛的词语。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政府在税收、支出、社会保险和管制等所有的制定政策问题。
◆财政学主要是与税收及其相关问题等筹集收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税收方面,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大量的与支出政策相关的问题。
◆马斯格雷夫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显然是有着明显差异的。
财政学仅涉及到公共政策的财政工具;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贸易政策、反托拉斯政策和各种形式的管制等所有的工具。
②方法与范围的差异◆公共经济学方面实证研究的发展将过去30年的研究与以往所有研究区别开来。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与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高速计算机、可以依赖的经济计量软件和可读大量数据的机器。
◆财政学研究这种演变的第二个主要方面,一直就是扩大研究主题的范围,它涵盖了政府支出和税收各方面。
◆研究焦点的转移无疑是因为受到政府支出大量增加的刺激。
财政学领域因此从研究为基本的政府服务融资的税收转变到公共经济学领域,看到了更宽范围内政府支出的效果。
③强调相同,承认理论和方法发展◆哈威•罗森的《财政学》目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教材之一。
◆在理论方面,财政学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将对政府(的收入和)开支和政府(作用)的分析用基本的经济理论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
◆在实证方面,最为激动人心的发展就是为了理解支出和税收政策如何影响个人行为和政府本身如何制定政策而广泛应用了计量经济学的工具”。
◆认为“财政学的发展都是充满着歧义的”。
举例说明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微观经济学
![举例说明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微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e19d0e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2.png)
举例说明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微观经济学一、引言近些作来,国内某些学者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以“则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s Fconomics)等名称命名的译著和著作很多。
国内的一些学者,如陈共、平新乔、张翠、高培勇、郭庆旺、杨志勇、华民等都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分析。
从国际上看,关于两者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论述比较详细的主要有《公共经济学手册》第一卷,由《国际税收和财政》杂志在l994年发起的一次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特刊及由《公共经济学杂志》在2002年的一次纪念其创刊而由一些顶尖级的经济学家关于公共经济学发展的总结分析。
此外,由于引进的西方文献越来越多,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二、问卷的评介与分析本人于2005年元旦前后向全球部分大学的从事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经济学家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了全球性网络调查。
我的问题是:“您如何看待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本次调查受到来自这些经济学家的数十份电子邮件。
这些邮件反映了他们对我所做的调查课题的认识。
本文就是选取了部分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回信(见附承①)和一些经济学家发表的论文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俗姆斯·被特巴教授认为,财政学主要是与税收发其相关问题等筹集收入方面的问题,要是在税收方面,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大量的与支出政策相关的问题。
他认为,医疗保健和医疗援助以及残疾人保险和失业保涂都是属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他感兴趣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属于财政学的领域。
他附件的文章中研究了公共经济学30年(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木)的发展演变、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政府经济学笔记考点
![政府经济学笔记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3b141c14791711cc791736.png)
政府经济学考点前言1.政府经济学是由公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发展而来的。
2.财政学、经济学从纯粹属于国家走向公共社会,是从亚当·斯密开始的。
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自由贸易、自由放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3.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于1841年出版。
20世纪初英国剑桥学派的重要人物——庇古于1920年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他是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掀起了一场旨在用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代替经济自由主义学说的“凯恩斯革命”。
4.西方经济学界有人把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称为“干预经济学”,把科斯的经济学称为“产权经济学”。
5.政府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差别:(1)研究对象和范围有差别。
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中的经济主体是公共部门或公共组织,而政府经济学研究对象中的经济主体是政府及其管理部门。
(2)运用的理论和分析工具有差别。
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其分析工具是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而政府经济学除此以外,还必须借助政治学理论,尤其是国家理论,在进行经济分析的同时引入政治分析。
(3)学科性质的定位有差别。
公共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在经济学,而政府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应该属于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
6.斯蒂格利茨把政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和如何决策”。
第一章政府与市场1.政府的基本特点:(1)主权性和独立性;(2)政治性和阶级性;(3)强制性和约束性;(4)执行性和实践性;(5)综合性和动态性。
2.市场的概念:是指商品和劳务买卖双方自由交换的场所和机制,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3.交易主体、交易客体和交易行为构成了市场的三个基本要素。
4.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是市场中供求、价格、竞争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5.市场机制包括了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核心。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a0ec768dec3a87c24028c4ec.png)
公共收入规模和构成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政府分配政策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包括: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公共选择、政府规制、最优税收理论和税制设计。
简述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异同。
(p7)答:两者关系: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
公共经济学必然包括财政学的研究内容,二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两者区别:财政学侧重于对政府财政收支形式和过程的研究,尤其是对财政收入予以更多的关注。
公共经济学重视政府财政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的研究,并特别强调政府财政支出的经济分析。
简述公共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答: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何谓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答:市场失灵:是由于现实中市场体制无法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要求,因而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是市场失灵。
政府失败:是描述现实政府与理想政府的差距,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过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的这样一些情况。
(p17)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公共部门与市场组织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数国家都处于混合经济的运行环境中,是市场自发调节和国家干预结合的产物。
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双重压力下,使公共部门和市场组织产生了要有效合作的关系。
而且,公共部门也存在着一般市场主体要解决的“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经济问题。
5、以国有企业为例,如何理解公共部门的基本经济问题?公共部门存在着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政府与市场有效合作从效率的角度讲,政府应提供公共物品,而市场应主要提供私人物品。
非常重要的是,市场展开的前提——产权的明晰和保障,需要通过政府来维护。
同样从效率的角度,政府的干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市场失灵的解决。
但是,一方面,政府自身存在着改进市场失灵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政府在现实中也是有缺陷的。
从公平的角度讲,如果对市场自然形成的分配结果不满意而需要加以再调节的话,必须由政府来进行。
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bb4f42804d2b160b4ec0b4.png)
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比较分析作者:张磊来源:《商情》2016年第32期【摘要】财政学以及公共经济学都属于公共部门经济学的范畴,但其发展历史、具体研究内容则各有异同,只有研究其发展历史、研究方向等,才能更确切地了解这两门学科的内涵,进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比较分析一、财政学的发展历史(一)古典学派与财政学古典学派的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了关于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五章专门论述了财政收支、税收、公债等,他把财政学融于政治经济学之中,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从现象到本质,揭示了财政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财政理论体系,是财政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的里程碑式标志。
(二)德国社会学派与财政学1872年,瓦格纳出版了财政学,建立了独立的财政学体系,核心内容:财政是以国家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共同经济。
国家财政分配也应该随着国家职能范围的扩大而增加,通过对许多欧洲国家和日本、美国的公共支出增长情况的考察,1882年,他提出著名的瓦格纳法则: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政治压力增大以及在工业经营方面因社会考虑而要求增加政府支出。
(三)凯恩斯主义学派与财政学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它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而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报酬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陷阱引起的,凯恩斯主义对财政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体现在:1.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
2.批判古典学派看不见的手原理,提出看得见的手原理。
3.倡导逆经济风向调节的财政政策。
二、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历史1959年美国著名学者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出版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一书标志着公共经济学的形成。
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在这部经典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公共经济学”这一词语。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https://img.taocdn.com/s3/m/6aee45b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9.png)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国家或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金融、税收、社会保障、教育、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一、财政学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中的核心领域之一,研究政府如何通过征税和支出来管理公共财政。
在财政学研究中,包括税收政策、财政预算、政府债务等内容。
例如,通过研究税收政策,可以分析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税收制度的效率和公平性。
二、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着重研究政府决策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以及政府与民众如何进行利益博弈。
在这个研究领域中,经济学家会尝试分析政府为何会偏好某些政策,并探讨政府是否能够实现社会最大福利。
三、社会保障与福利经济学社会保障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和优化问题,针对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提供经济援助和保护。
这一领域的研究包括社会保险、医疗保健、养老金、失业救济等,目的是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并减少社会不平等。
四、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环境问题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找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
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包括环境政策、资源配置、环境成本评估等。
例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激励企业减少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五、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研究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在这个研究领域中,经济学家会分析教育政策的效果、教育市场的运作规律以及家庭和社会背景对教育成果的影响。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六、规划与城市经济学规划与城市经济学关注城市和地区发展问题,研究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经济学原理和政策。
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涉及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竞争力等方面。
总结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财政学、公共选择理论、社会保障与福利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以及规划与城市经济学等多个方面。
公共财政学与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公共财政学与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fc5de2e0aeaad1f346933f99.png)
公共财政学与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李悦祎金信工21班
公共财政学与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1.公共财政和财政都可译为“public finance”,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应当是“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决定了从经济学角度、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财政问题成为主流。
而公共经济学是“public economics”,公共经济学研究面更广。
2.政府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学科界限不是特别明显,可以认为二者研究的内容是近乎相同的,是有不同的名称。
3.财政学的出现是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为标志,他认为:市场经济需要的是“小政府”管理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对其进行进一步地扩充和深化,其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理论。
4.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著作《财政学院里:公共经济研究》中,首次引入了公共经济学的概念。
公共经济学主要是充实和添加了以“公共物品”为基础的支出理论,如公共物品的最佳提供、成本—效益分析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如今我们所学习的财政学已经不是借鉴亚当斯密时代的财政学,而是借鉴公共经济学,即当代的财政学。
政府经济学笔记考点
![政府经济学笔记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f044a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a.png)
政府经济学笔记考点政府经济学考点前言1.政府经济学是由公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发展而来的。
2.财政学、经济学从纯粹属于国家走向公共社会,是从亚当·斯密开始的。
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自由贸易、自由放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3.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的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于1841年出版。
20世纪初英国剑桥学派的重要人物——庇古于1920年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他是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掀起了一场旨在用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代替经济自由主义学说的“凯恩斯革命”。
4.西方经济学界有人把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称为“干预经济学”,把科斯的经济学称为“产权经济学”。
5.政府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差别:(1)研究对象和范围有差别。
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中的经济主体是公共部门或公共组织,而政府经济学研究对象中的经济主体是政府及其管理部门。
(2)运用的理论和分析工具有差别。
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其分析工具是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而政府经济学除此以外,还必须借助政治学理论,尤其是国家理论,在进行经济分析的同时引入政治分析。
(3)学科性质的定位有差别。
公共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在经济学,而政府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应该属于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
6.斯蒂格利茨把政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和如何决策”。
第一章政府与市场1.政府的基本特点:(1)主权性和独立性;(2)政治性和阶级性;(3)强制性和约束性;(4)执行性和实践性;(5)综合性和动态性。
2.市场的概念:是指商品和劳务买卖双方自由交换的场所和机制,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3.交易主体、交易客体和交易行为构成了市场的三个基本要素。
4.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它是市场中供求、价格、竞争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关于公共经济学内涵的几点理解
![关于公共经济学内涵的几点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32cf9020ed630b1c59eeb537.png)
、
公共经济学不能替代公共财政学
研究》 为起点 , 正式进入经 济学研究 范畴的。马斯 格雷 夫在 该书 的一 开始就 指 出 : “ 的确 ,我一 开 始就
不愿 把本 书看作 是对 财政 理论 的研 究 。从 很 大程度
上说 ,问题不 是 财 政 问 题 , 而 是 资 源 利用 和 收入 分
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0 1 3年 1 1月 , 第4 3卷第 6期 , N o v . , 2 0 1 3 , V o 1 . 4 3 , N o . 6
J o u na r l o f N o r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作, 而且 , 在一批 大 学 的学科 建 设 和 课 程建 设 中 , 公 共 经济学 也 受 到 重 视 。在 财 政 学 、 经济学、 MP A 的
是 想在 书 的封面 上给 出我们 对这 个 问题 的 回答 : 公 共经济 学就 是财 政学 ,财政 学 就是 公 共 经济 学 ,二
研究生课程体系中, 普遍引入了公共经济学 , 有 的大 学 已经在 经济 学一 级学科 博 士点下 面设 立 了公 共经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1 1 ;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08 - - 2 1 基金项 目: 教育部 国家级教学 团队建设项 目; 国家级教学 团队建设规划研究 作者简介 : 孙健夫 , 男, 河北乐亭人 , 博士 , 河北大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从事财税 理论 与政 策 、 公共经济 、 公共 管理研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一、引言近些年来,国内某些学者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以“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s Economics)等名称命名的译著和著作很多。
国内的一些学者,如陈共、平新乔、张馨、高培勇、郭庆旺、杨志勇、华民等都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分析。
从国际上看,关于两者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论述比较详细的主要有《公共经济学手册》第一卷,由《国际税收和财政》杂志在1994年发起的一次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特刊及由《公共经济学杂志》在2002年的一次纪念其创刊而由一些顶尖级的经济学家关于公共经济学发展的总结分析。
此外,由于引进的西方文献越来越多,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二、问卷的评介与分析本人于2005年元旦前后向全球部分大学的从事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经济学家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了全球性网络调查。
我的问题是:“您如何看待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本次调查受到来自这些经济学家的数十份电子邮件。
这些邮件反映了他们对我所做的调查课题的认识。
本文就是选取了部分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回信(见附录①)和一些经济学家发表的论文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詹姆斯•波特巴教授认为,财政学主要是与税收及其相关问题等筹集收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税收方面,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大量的与支出政策相关的问题。
他认为,医疗保健和医疗援助以及残疾人保险和失业保险都是属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他感兴趣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属于财政学的领域。
他附件的文章中研究了公共经济学30年(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发展演变、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角色的一门学问。
因为这一角色在不断地变化着,所以公共经济学也成为一个持续演变的领域。
一些核心问题被持续关注,例如对不同商品的税率结构应该如何设置;而还有一些问题,例如对发达国家老龄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行改革才是最优等等,最近才成为研究的中心。
经济学其他一些分支领域的理论与实证进展为公共经济学提供了新的视野,推动了对其中一些长期存在问题的研究。
反之,这一领域出现的问题又推动了新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近30年是公共经济学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
理论和经验上的重要新成果大大提高了我们对诸如各个税种的效率和归宿这样的核心问题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保障项目的经济效应以及最优的制度安排的认识。
在公共经济学相关经济理论以及支持复杂政策评价的实证分析等两个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在过去的30年间,公共经济学的各个不同部分的进展有快有慢。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主要的研究进展是经济理论在次优税制设计问题上的应用。
在70年代晚期以及80年代,家庭和企业数据库的出现促成了人们对税收激励以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经济代理人行为问题的探索。
继而公共经济学的经验研究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多应用计量经济学家也把他们的研究兴趣转向公共财政问题。
90年代,实证政治经济学和相关领域的迅速扩张尤为显著。
公共经济学中的很多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促使了这一领域里几个二级专门学科的兴起,诸如老年经济学以及教育经济学。
这些领域中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不仅关注那些广布于公共经济学范围内的问题,而且也利用其他分支领域发展起来的真知灼见和方法技巧,例如医疗经济学、人口学以及劳动经济学等。
波特巴认为,过去30年发展变化的重大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所得课税对家庭行为的影响;社会保险项目的激励效应;资本所得税的效率和归宿;赤字和跨期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实证政治经济学;最优所得税和税种的设计以及转移支付等。
未来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则包括了:环境经济学和最适次优政策;老龄经济学;私有化和政府的范围;开放经济中的税收和支出政策;最适社会保险项目的设计;征税与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在生命周期视角中的税收和支出项目以及国防经济学等。
罗宾•鲍德威认为,“公共经济学”这个词语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采纳来取代财政学的,这是因为财政学这个词语似乎是太狭窄了。
特别是,许多学者认为财政学太多地集中在筹集收入(税收),而公共经济学则是一个范围更加广泛的词语。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政府在税收、支出、社会保险和管制等所有的制定政策问题。
人们认为财政学这个词语太狭窄了而不能代表本领域的更广范围的研究对象。
然而,这两个词语现在都被使用着。
他猜测这大概是英语的一般常见问题,有很多词语都有大致相同的意思。
拉本德拉•扎哈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重叠的。
但是,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是太狭窄了。
财政学几乎是完全研究政府预算的操作(尤其是税收和支出),而公共经济学涉及的更多的是公共部门对经济的干预,它包括了诸如管制和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财政学权威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财政理论与实践》是全球各个大学本科生普遍使用的教材,是财政学的经典著作。
马斯格雷夫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提出的财政“稳定宏观经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的三职能说成为后凯恩斯经济学政府干预经济的代表观点,是现代财政学的奠基之作。
他在回信中指出,他写的《财政理论与实践》是30年前完成的著作,他尽管已经94岁高龄,仍然关注财政学的发展变化。
他称,他非常后悔看到了财政体制所发生的显著转变。
他那一代人还认为财政的建设性和积极作用是对市场的必要补充,应该尽可能少的干预市场。
但是,马斯格雷夫一直坚持不懈地认为,公共物品、公正和有效的税制以及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增长中的经济作用是在财政学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基本观点。
他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显然是有着明显差异的。
财政学仅涉及到公共政策的财政工具;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贸易政策、反托拉斯政策和各种形式的管制等所有的工具。
他也注意到,许多问题可能是需要许多工具才能解决的,所以,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可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同时,还有通过共同的预算政策将一串财政工具合并起来的情况。
马丁•费尔德斯坦称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出现了转型。
他认为自己当初入门学习的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财政学原理》(1959)开启了财政学的新纪元,但是,计量经济学研究方面论述的不足反映了当时该领域的研究状况。
同样,马斯格雷夫只是讨论了政府支出的一般原则,其经典著作没有论及政府支出的具体方面,而这也就成为以往30年中公共经济学研究的课题。
在论文中,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是交替使用的。
他认为,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财政学理论方面的这些发展其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们在许多重要的财政学问题上,对庞大的专业思想体系进行了分类。
尽管它们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表明了一些早期观点的各种错误,提供了基本的分析见解。
第二,他们吸引了一代优秀的大学生转向公共经济学领域;其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继续理论研究,而是完善了财政学理论基础,这种新理论的严谨性对他们的实证研究是有益的。
公共经济学方面实证研究的发展将过去30年的研究与以往所有研究区别开来。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与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高速计算机、可以依赖的经济计量软件和可读大量数据的机器。
这些发展,复杂的经济计量技术和标准装备的大学生对公共经济学实证研究的革命都是关键性的。
对税收的计量分析研究成果等实证研究深化了我们关于税收对个人风险影响、税收对公司融资政策的影响以及在经济增长背景下分析税收问题的意义的理解。
财政学研究这种演变的第二个主要方面,一直就是扩大研究主题的范围,它涵盖了政府支出和税收。
研究焦点的转移无疑是因为受到政府支出大量增加的刺激。
财政学领域因此从研究为基本的政府服务融资的税收转变到公共经济学领域,看到了更宽范围内政府支出的效果。
政府支出增加的大部分是为了社会保险项目,公共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正好与之呼应。
社会保障养老金、事业保险、工人的补偿金、老年保健医疗和穷人医疗补助计划的增加给理论和实证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20世纪70年代,对稳定政策的分析已主要转向宏观领域,更加强调金融政策,而不仅仅研究通过改变预算赤字和盈余的财政刺激的各种变量。
然而,财政学研究如何利用税收规定(如投资税收抵免和折旧扣除)以反周期的方式来刺激企业投资。
财政联邦主义也成为了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即分析这些政府如何选择它们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更高一级的政府政策(包括地区财政补贴和匹配财政补贴)如何影响这些选择,以及税收和支出方面形成的地区间差异如何影响私人部门的为政府计划的效果。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马丁教授认为征税和支出问题将继续对公共经济学研究提出挑战。
哈威•罗森的《财政学》目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教材之一。
作为马斯格雷夫和费尔德斯坦的学生,他在其《财政学》教材的前言中写到:“财政学领域已经与上一代有很大不同了。
在理论方面,财政学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将对政府开支和政府的分析用基本的经济理论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
一个主要的例子就是最适税收(optimal taxation)的文献。
最适税收就是试图使用标准的经济工具而不是根据一套特别的税制设计原则为政府的财政行为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证方面,最为激动人心的发展就是为了理解支出和税收政策如何影响个人行为和政府本身如何制定政策而广泛应用了计量经济学的工具”。
他认为“财政学的发展都是充满着歧义的”。
但是他坚定地认为,财政学就是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是分析政府征税和支出政策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河野正道教授认为,日本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公共经济学的父母是金融(父亲)和福利经济学(母亲)。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是次优、公共物品定价、最适税收、最适补贴和外部性等问题。
公共经济学涉及的是效率和微观经济特征的问题。
而财政学(日本语)则在某种意义上涉及的是宏观经济问题。
按照他的理解,财政学是金融(融资)学的一部分,是日本语中很传统的财政学(日语)。
现在,金融(融资)不仅仅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财政学,也是私人企业的财政学。
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使用这些词语的原因。
他认为,财政学专门研究政府(公共部门)的融资活动。
此外,法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让-雅克•拉丰也认为,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在经济领域中政府如何干预的一门学科。
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财政学逐步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独立的学科,其标志就是1971年创办了《公共经济学杂志》。
总结几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关系的认识也是存在歧义:(1)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是一回事,都是研究政府作用的,只是题目的变化而已,“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是相互替换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