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小实验

合集下载

浮力大小实验研究报告

浮力大小实验研究报告

浮力大小实验研究报告浮力大小实验研究报告引言:浮力是指物体在浸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体积成正比。

本实验旨在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进一步验证阿基米德定律。

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器具:水槽、物体(如木块、金属块等)、天平、尺子、滴管等。

2. 在水槽中注满水,并使水温稳定在常温下。

3. 选取不同体积的物体,如木块,分别测量其质量m和长度l,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

4. 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泡。

5. 使用滴管将产生的气泡排出,以保证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6. 读取天平上显示的浸没物体的质量,记录为m'。

7. 测试不同的物体,重复步骤3-6,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结果:物体体积/V(mL) | 浸没质量/m'(g)-----------------------------------10 | 7.220 | 14.430 | 21.640 | 28.850 | 36.0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得,浸没质量与物体体积成正比关系,即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成正比,验证了阿基米德定律。

浸没质量的变化与物体体积的变化呈线性关系,通过计算可得斜率为3.6。

斜率为浮力的大小,即每增加10mL体积,浮力增加3.6g。

结论:本实验成功验证了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成正比。

实验数据也进一步证明了浮力大小与体积之间的线性关系。

浮力大小的增加符合预期,可以利用实验得到的斜率来预测浸没物体的大小。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理解浮力的性质与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实验14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

实验14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

实验14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实验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呈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重量。

浮力的大小受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以及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1.实验器材:水槽、浮力计、外形规则的物体(如木块、塑料块等)。

2.实验药品:水。

实验步骤:1.将水槽中注满水。

2.将浮力计放入水中,使其浮在水面上,并记录此时的读数为零点。

3.往水槽中放入一个外形规则的物体(如木块),使其在水中浸没,并记录此时的浮力计示数。

再放入一个体积相同的物体(如塑料块),记录此时的浮力计示数。

4.重复第3步,但每次加入的物体重量不同,记录每次的浮力计示数。

5.换一种液体(如食盐溶液)重复步骤2-4实验结果:1.记录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浮力计示数,观察浮力大小的变化。

2.记录相同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计示数,观察浮力大小的变化。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以及重力加速度的关系图,分析浮力受这些因素影响的规律。

实验讨论:1.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和处理后的结果,可以发现:a.物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b.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c.重力加速度越大,浮力越大。

2.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的公式F=ρ*V*g,可以得出结论:a.浮力与物体的体积正相关。

b.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正相关。

c.浮力与重力加速度正相关。

3.此外,浮力的大小还受到物体的形状和液体的粘度等因素的影响,但本实验未对此进行考虑。

4.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借助浮力的原理进行物体的浮沉判断、潜水器的设计等工程问题的解决。

实验拓展:1.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液体的温度等条件,进一步探究浮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可以设计利用浮力的原理进行水上物体测量的仪器,例如水尺。

3.可以利用浮力原理设计一个可以根据液体密度测量物体体积的仪器。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受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以及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小学科学活动探究物体的浮力原理

小学科学活动探究物体的浮力原理

小学科学活动探究物体的浮力原理物体的浮力原理是小学科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实验与探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原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实验活动,以及相关的浮力原理知识。

一、用鸡蛋探究浮力原理材料:鸡蛋、盐步骤:1. 取一个清洁的容器,加满水。

2. 将鸡蛋轻轻放入水中,观察鸡蛋会沉到底部。

3. 慢慢往水中加入盐,观察鸡蛋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随着添加的盐越来越多,鸡蛋逐渐浮起并停留在一定位置,不再下沉。

实验分析:这是因为当我们在水中添加盐时,盐溶解在水中会使水的密度增加,使水的密度变得比鸡蛋的密度大,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浮力可以支撑起鸡蛋,使其浮在水上。

二、用纸张探究浮力原理材料:一张纸,装有水的容器步骤:1. 将纸张放在装有水的容器边缘,稍微贴附在水中。

2. 快速将纸张抽出,观察纸张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在迅速抽出纸张的瞬间,纸张上方的水分会被带走,纸张会被上方水压力所支撑,不会被水湿透。

实验分析:这是因为当我们迅速抽出纸张时,纸张上方的水分没有足够的时间被引力拉下,而是受到上方水的压力支撑,因此纸张不会被湿透。

这个原理也应用在昆虫在水面上行走的情况中。

三、用飘浮的橡皮泥探究浮力原理材料:橡皮泥,水步骤:1. 将橡皮泥塑成一个小球状。

2. 将橡皮泥小球轻轻放入水中。

实验结果:橡皮泥小球会漂浮在水面上,不会下沉。

实验分析:这是因为橡皮泥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浮力原理,密度较小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而浮起。

因此,橡皮泥小球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以上实验活动,小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深入理解物体的浮力原理。

希望以上的实验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六年级】“浮力”真有趣 科学小实验作文700字

【六年级】“浮力”真有趣 科学小实验作文700字

【六年级】“浮力”真有趣科学小实验作文700字“浮力”真有趣
科学小实验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有些东西能浮在水面上,
而有些东西却会沉到水底?这是因为浮力的作用。

那么,浮力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
来进行一次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来探究一下浮力的奥秘。

实验材料:一个大玻璃杯、水、一张薄纸片、一个金属盖子。

实验步骤:
我们先把玻璃杯里装满水,确保水满杯面。

然后,将一张薄纸片轻轻地放在水面上。

接着,我们用手指轻轻地按住纸片,使它直接沉到水底。

将金属盖子放在水面上,你会发现金属盖子也会浮在水面上。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原来,能够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比如金属盖子,重量和大小并不是绝对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物体的密度。

密度越大的东西,就越容易沉到
水底;密度越小的东西,就越容易浮在水面上。

而浮力的作用就是通过水或者其他液体的浮力来支撑物体,使其不至于下沉。

这就是
为什么一些轻盈的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浮力的作用原理,还增加了对科学的认识。

科学无
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奥秘和趣味。

相信通过我们的
不懈探索,会有更多的科学知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关于浮力的简单小实验

关于浮力的简单小实验

进行关于浮力的简单小实验,我们可以做以下步骤:
实验材料:
1. 一个透明的容器(例如塑料桶或玻璃缸)
2. 水
3. 几个不同形状和体积的物体(例如小球、橡皮鸭、小船模型等)
4. 秤(用于称量物体的质量)
5. 标尺或测量杯(用于测量水位的变化)
实验步骤:
1. 测量并记录每个物体的质量。

2. 将透明容器填满水,达到一定高度,并在容器侧面标记水位线。

3. 选择一个物体,将其轻轻放入水中,不要按压,观察物体是否漂浮或沉没。

4. 如果物体漂浮,用标尺测量新的水位线,并记录水位上升的差值。

5. 使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浮力等于水位上升所对应的水的重量。

可以通过测量水位上升的体积,计算其质量,再利用重力加速度算出水的重量。

6. 对比不同物体的浮力,分析哪些因素(如形状、体积、密度等)影响浮力的大小。

7. 对于沉没的物体,可以尝试用秤测量其在水中所受的向上力(浮力),与空气中的质量进行对比。

实验分析: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观察到以下几点:
-浮力取决于排开水的体积,而不是物体的形状或质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漂浮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量。

-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它会浮在水面上;如果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它会沉到水底。

-物体的形状可能会影响其稳定性,但不会影响其所受浮力的大小。

这个简单的实验可以帮助理解浮力的基本概念以及它是如何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

趣味物理小实验课件

趣味物理小实验课件
趣味物理小实验课件
目录
• 实验一:浮力实验 • 实验二:摩擦力实验 • 实验三:光学实验 • 实验四:声学实验 • 实验五:电磁学实验
01
实验一:浮力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在液体中的 浮沉原理。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 观察力。了浮力的概念及其 影响因素。实验材料
一枚鸡蛋;
一个透明容器(如玻璃杯或 塑料瓶);
下来。
2. 将半圆形玻璃棱镜放在纸板 上,使一条边与直线对齐。
4. 用尺子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 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折射率 与入射角、介质之间的关系。
04
实验四:声学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声音的传播原理。 了解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与结果
01
3. 实验分析
02
当磁铁快速移动时,线圈中的磁场发生变化更快,从而产生更大的感应电动势 和感应电流。
03
当磁铁缓慢移动时,线圈中的磁场变化较慢,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较 小。
实验步骤与结果
4. 结论
电磁感应现象表明,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这个实验有助于我们理解发电机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
实验步骤与结果
3. 声音的干涉
• 仔细听两个玻璃杯中发出的声音,观察并记录声音的 干涉现象。
• 将两个空玻璃杯并排放置,将手机或音乐播放器放在 两个玻璃杯之间,播放一段音乐。
• 结果:两个玻璃杯中的声音产生了干涉,形成了不同 的音调和音色。
05
实验五:电磁学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加深对电磁学的理解

浮力小实验作文

浮力小实验作文

浮力小实验作文
今天,我们上科学课做了一个总觉得很有意思的小实验——“浮力”。

老师掏出了一个放满水的透明杯子和一颗小小的玻璃珠,还有几块样式各异的泡沫块。

我很疑惑,玻璃珠会浮起来吗?它那么小,估计会突然冒出水面吧!老师把玻璃珠轻轻地放进水里,它却浮不起来了,像一颗黑珍珠一样,消失不见了在水底。

老师又拿出一块泡沫块,轻轻柔柔地放进水里,它奇迹般地浮了起来!它像在水面上睡得很香了,舒服地漂着,一点也不急躁。

我还看到了其他同学做的实验,他们用了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有的用回形针、有的用树叶、有的用木块,有的浮不起来,有的浮起来,真的如此神奇!
我正在认真地思考,到底是什么让那些东西浮起来?它们有什么秘密呢?我想,也许是它们和水之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让它们浮在水面,就像小朋友很喜欢玩的气球一样,它们也很喜欢在水里漂着。

接下来的实验让我对水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水里面还藏着好多秘密,也有很多好玩的事等着我去发现。

我要努力学习,彻底打开水里的谜团,成为一个不小的科学家!。

中班科学小实验:盐水的浮力

中班科学小实验:盐水的浮力

幼儿教育:________ 中班科学小实验:盐水的浮力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6 页中班科学小实验:盐水的浮力【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教学准备】1、前期幼儿经验: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

2、人手一个鸡蛋、半杯温水、一根筷子、糖、盐、味精、水、抹布、脸盆。

3、大记录纸一张。

4、死海的录像。

【重点】有序进行实验。

【难点】了解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教学过程】一、猜测沉浮的物品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对于幼儿答案中提到的有现成的,教师进行实验。

二、实验猜测1、提问:如果把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2、教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解读。

3、当场把鸡蛋放进水里验证:鸡蛋沉入水底。

第 2 页共 6 页三、幼儿进行实验1、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浮起来?2、出示记录表,让幼儿猜测,并记录猜测结果。

3、把幼儿分成三组,一组给予盐、一组给予糖、一组给予味精,并告知幼儿。

四、揭示实验结果1、教师出示记录表,分别让不同实验的幼儿回答实验结果,并帮助幼儿进行记录。

2、教师进行实验:脸盆里装水加盐搅拌,鸡蛋浮起来3、实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五、拓展活动:死海的秘密提问: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教师播放,介绍“死海的秘密”。

【教学反思】科学小实验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只是我们现在碍于幼儿园班级人数多,材料不够、操作不便等因素,使得这样的小实验不能很好的开展。

今天的活动,实验的材料也比较繁琐,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进行了分组实验的形式,给予不同小组不同的材料,汇总实验结果,这样不仅让每种可能都得到了验证,满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同时也能清楚的得到实验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小实验2016
16浦东一模
24.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为:当物体全部或部分浸在液体中时,它会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排开这部分液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即F 浮=G 排。

为了验证此原理,我们需要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和的数量关系。

实验室已提供的器材有:金属块、细线、水、小桶。

为了测量浮力,还需选用的实验器材是(从“实验超市”中选填序号),用它测量浮力的方法是:先测出,再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它的示数,就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

为了达成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从“实验超市”中选填序号)。

“实验超市”:A .密度计、B .量筒、C .弹簧测力计、D .天平、E .U 形管压强计、F .溢杯、G .烧杯、H .小塑料袋
16杨浦一模为了探究容器中漂浮在液面上的冰块熔化前后液面变化情况,同学们组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

他们选用了不同质量(m 1<m 2)的冰块,分别放入盛有相同体积水的烧杯中,冰块熔化前后液面变化情况如图13(a )、(b )所示。

然后他们又将相同质量的冰块放入盛有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中重复实验(ρ乙>ρ甲>ρ水),冰块熔化前后液面变化情况如图13(c )、(d )所示,图中h 1<h 2。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现象和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a )或(b )中的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

(2)分析比较图(c )和(d )中的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

16奉贤二模15.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容器中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块熔化前后水面变化的情况,他们选用了质量为m 1和m 2的冰块(已知m 1<m 2),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相同体积水的相同的烧杯中,冰块熔化前后水面变化情况如图9(a )、(b )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现象和相关条件,归纳得
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a )或(b )中的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
(a ) (b ) (c ) (d ) 图13
水 液体甲 液体乙 (27) (28)
(18)。

(2)若图(a)的冰块内掺有小木块,待冰块熔化后小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水面高度将(19);而图(b)的冰块内掺有小铁块,待冰块熔化后小铁块下沉到杯底,此时水面高度将(20)。

(已知ρ铁>ρ水>ρ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