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优秀PPT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湖心亭看雪》课件(23张ppt)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湖心亭看雪》课件(23张ppt)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 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 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 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余住西湖( 古义:我 今义:剩余 )
是日更定(
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
今义:白色,与“黑”相对
上下一白( 名词,白色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名词,古人罚 酒时用的酒杯

大喜曰( 副词,非常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形容词,大,跟 )
都。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
消失。
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撑(船)。 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拥, 独自 裹、围。毳,鸟兽的细毛。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 读者如见其人;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 人如临其境;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3.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 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 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否矛盾?
(2)“痴”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 冰雪世界,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 又倍感孤寂落寞。

《湖心亭看雪》教学课件(共84张PPT)

《湖心亭看雪》教学课件(共84张PPT)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同赏雪景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 木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 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 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 ,占地约二十一公顷。她的 前身,是南宋御花园聚景园,其范围南起杭州旧城清波门外,北至 涌金门下,东倚城垣,西临西湖水面,而且还包括了接近湖岸的若 干洲渚如柳洲,水心寺基(小瀛洲前身)等。
南屏晚钟
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 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 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 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 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 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尤其是在天气交响混合,共振齐鸣,悠悠扬,经 久不息。
翻译课文
及下船,舟 . 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 相公者。” 等到(回来 时)下了船,船 夫嘟囔道:“不 要说相公您痴, 还有像您一样痴 的人呢!”
一词多义
一小舟( 一 )
一 是
是日更定(
这)
上下一白( 全 )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共28张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共28张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 鸟声俱绝。
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 下了三天,西湖中人、鸟、声音都消失 了。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一天晚上初更,我撑着一叶扁舟, 裹着裘 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惟.长堤一痕 惟:___只____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_尽__力___,__文___中__指__痛___快_____ (7)及.下船 及:___等__到____
5.虚词意义及用法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表__反__问___,__哪__里__ (2)更有痴似相公者. __代__词___,__…___…__的__人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更定 地点:西湖,前往湖心亭 人物:余,舟子,两金陵人,童子
事情:余独往湖心亭看雪,喜遇知音, 强饮三大白而别
作者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等有何作用?
开头三句话交代了作者看雪的时间和背 景。本文写于明亡后,作者却沿用明朝的 纪年,表现出对故国深深的思念。同时, 从时间、地点两个方面引出下文的大雪和 湖上看雪,为读者呈现出一派萧杀的冷寂 景象。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 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 (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líng)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nán)喃曰:“莫说相公痴,更(gèng)有 痴似相公者!”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41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41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每件事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独往湖心亭看雪

第一层 第二层
出游气候环境 舟中所见雪景



湖心亭遇客饮酒

第一层 第二层
亭中会客经过 舟子抒发感慨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是日更定”,交代看雪的具体时间;“湖心 亭”,交代看雪的地点,照应题目。一个 “独 ” 字映衬出环境的空旷,显示了作者遗世独立、不 随流俗的高洁情怀,暗示了作者的“痴”,为下
以“独”字表现人物品格的诗文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一王维
4.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 陈子昂
5.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栏。
— 十白居
1. 背诵课文,说说你的感悟。
2. 你是否读过其他描写雪景的作品?
与课文对比,说说有何异同。
“拉”“强”二字有何妙处?
如何理解“痴”字的含义?
从舟子口中道出的“痴”字,看似随意,实则意 味深长。
从本文来看,作者的“痴”表现在:
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 表现出
特立独行、率性任真的一面; 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对高洁人格
的追求;
痴情,“崇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的手法及作 用。
运用了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 “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 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 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给人一种超凡 脱俗的美感。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2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2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 (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
•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
•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 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1·请找出文中舟子对张岱的评价语
考题2: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表达效果。
(1)衬托出环境的清幽空旷; (2)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不 随流俗的生活方式(是晚明江南文人独立不羁精神的写照,其根
源是魏晋风度)
(3)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做伏笔。
5·张岱追求怎样的山水之境? 在文中找出相应语句支撑你的观点。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程度副词,非常
哪能 还
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酒杯 表顺承
南京
客居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尽力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等到
船夫
旧时对士 痴迷 人的尊称
像 ……的人
第2段
译文
•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 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张岱35岁,着悠游的生活。
写文之时
清朝顺治帝登基;顺治元年(1644)张岱反清复明失败;张岱50多
岁,过着隐居避乱、潜心著述的生活。主要作品有《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等。1647年,写下《湖心亭看雪》
考题:如何理解“痴”字的含义?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2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2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③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只小船是作者租用的,小船上的两三人,可能是两个舟子,靠出租 小船为生,他们无心观雪,真正想观雪的只有作者,因此作者用了一个“独”字。
小结“痴情”
张岱之“痴”,一方面是缘于其特立独行的精 神,追求自由的天性。他的“痴”是个性的张扬和抒 发,他的“痴”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在与自然 的对话中,感受着自由的可贵,体现出文人特有的生 活性情。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如何理解文中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中 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1)“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 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 “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2)“痴”于景:“雾凇沆砀……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 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备 感孤寂落寞。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课文翻译
公元1632年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 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文: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 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 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晚上八时左右 撑(船) 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
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 ①作者去湖心亭赏雪,旁若无人,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 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清高的境界,所以“独”字表现了他的高洁。
➢ ②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作者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 心,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 的,“独”字表现了他文人雅士的孤傲清高。
板书设计:
看雪年月、地点和环境

《湖心亭看雪》优秀ppt课件

《湖心亭看雪》优秀ppt课件
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
结:品味作者写景 全景:上下一白——空旷,纯净,沉寂 近景: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置换量词“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条,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体会量词使用之精准传神,突出大雪漫漫中人与物之渺小,令人产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
2
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
3
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春晓、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4
西湖孤山
蘇堤
白堤
阮 公 墩
小瀛洲
花港观鱼
苏堤春晓
断桥残雪
雷锋夕照
柳浪闻莺
南屏晚钟
平湖秋月
曲院风荷
三潭映月
双峰插云
西湖
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 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
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
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
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
1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
——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3
“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山阴人。明亡后隐居,著述。著有《西湖梦寻》《快园道古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表达效果:这种错落互见式的表现手法,以此含彼,以单方代双方,既 简洁明快,又含蓄深婉。
合作探究
4.如何理解“痴”?
“痴”行:不寻常的天气、时间、行踪。“大雪三日”“是日更定” “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作者特立独行的一面。
“痴”景:作者于“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之时,欣赏大雪 无痕的世界,映射出作者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白描的手法表达出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D.文章结尾写舟子喃喃自语,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从侧面写出俗人
无法理解文人的高雅,展现了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作者的超凡脱俗,也体现了他的孤傲清高,和遗世独立、不随俗流的高洁情怀。
(3)《湖心亭看雪》中表达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的议论性
句 子 :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O
C) 4.下面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雾凇沆砀:(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
B.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
雪。
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C.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一个叫金陵的人。
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极写大雪造成的艺术效果。
合作探究
2.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
析。
(2)抓住了景物在大雪覆盖中留下的“影子”特点,妙
用“痕”“点”“芥”“粒”等量词, 把 长 堤 、 湖 心 亭 、 作 者 身 处 之
舟、包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之人用白描的手法按照由远及近、 由大及小的次序勾勒出来,如同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 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走近作者
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人。出身仕宦世家,

13《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4张PPT)

13《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4张PPT)
大白而别。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 作者见有人在,是惊喜的。但并不写自己惊喜,而说对方大喜。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实为作者的心声。同饮则是幸逢知己的
快乐,给画面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这又使人想到“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 • “强饮”是本不能饮,但为了酬谢知己而不可不饮。





张 岱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文学创作上,张岱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史 学上,张岱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 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琅 嬛文集》等。
张岱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后,他曾参 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 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 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文本赏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 作者从听觉角度写雪,一个“绝”字,刻画出雪后西湖的寂寥空旷。 这是高度写意的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 威严。
• 使人想起《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 寒江雪。”柳宗元是从视觉着眼的,天地茫茫,唯余一渔翁。而张岱 笔下则是“人鸟无声”,可无声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 人在。两首诗的因果顺序正好相反,柳诗为渲染独钓的渔翁,而张岱 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 湖心亭 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只小船,船上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28张PPT).ppt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28张PPT).ppt

6、这篇文章容易让我们想起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 飞绝,万径人
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假如淡泊功名、终生不仕的张岱在湖
感 知
心亭上遇到柳宗元,他们会成为知交吗?

观点一:以文会友。一诗一文,无论是氛围的“绝”,还是心境的“独”,

都是不谋而合的。其背景阔大与人物渺小的对比,情与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湖 心 亭 看 雪作
者 : 张 岱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体会本文白描的手法。
2.整体感悟,细心品 读,体会本文的审美 意境。
3.联系作者的生平事 迹及创作背景,体会 其家国之思。
第一课时
探究几处标点
你觉得哪些标点符号可以改一改?辨析改前和改后的差别。
1、“有两人铺毡对坐”后的“,”改为“! ”。 改之前让人感觉作者的内心较为平静或至少表现得平静, 改后表示作者内心和金陵 客一样激动喜悦。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后的“!”可以改为“?! ”。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晋陶渊明独爱 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 啸”“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等等。
认识一位痴人
2.关键词提炼。
(1)如果要把第1段中表明天气和寂静氛围的词语提取出来,用7个字
表达,你会怎么概括? 大雪三日声俱绝。
(2) 如果要把第1段中点明时间、交通工具和事件的词语 提取出来, 用7个字表达,你会怎么概括?
改之前突岀大喜之情,改后同时强调出乎意料的惊讶。 3、你还能找到哪些?
认识一位痴人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段,选择课文中的词语或短语, 来替换标 题中的“湖心亭”三字,形成新的文章题目,并结合替换后的题目说说 你对作者的认识。

《湖心亭看雪》全ppt课件

《湖心亭看雪》全ppt课件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 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补充
或提问。
角色扮演:模拟文中人物对话场景
角色分配
根据文章内容,选定几个关键 场景,学生自愿选择扮演文中 人物,如张岱、舟子、童子等

对话准备
学生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 准备对话内容,可加入适当的 想象和发挥。
表演过程
在讲台上或教室内选定区域进 行表演,其他同学观看。
思考并回答:作者在湖心亭看雪时,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拓展阅读资源推荐
《雪夜闲游多秉烛》——描述 雪夜景色的古诗,可加深对雪 景描写的理解
《湖心亭》——关于湖心亭的 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介绍,有 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背景
《现代散文选读》——选取与 课文相似的现代散文进行阅读 ,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湖心亭看雪》全ppt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 • 思考与讨论环节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张岱生平及主要作品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 ),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 号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剑老人 、古剑陶庵、古剑陶庵老人、古剑蝶 庵老人,晚年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 (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 故自称“蜀人”),明清之际史学家 、文学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挖掘
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分析“湖心亭看雪”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交融,探讨中国传 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
诗词歌赋的引用与化用
挖掘文本中引用的诗词歌赋,理解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 响,并分析其对文本主题的深化和拓展。
传统美学与审美追求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
反映作者的感情。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 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 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 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
使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故乡的深 冬的原野,表露了蕴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 的悲凉。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古代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今义:跟“黑”相对的颜色。
(二)一词多义 1.是:是日(这 代词) 是金陵人(表判断 判断动词) 2.更:更定矣(gēng,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量词)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gèng,还 副词) 3.白:上下一白(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 4.一:上下一白(全 副词) 余拏一小舟(一只 数词)
痴于“景”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
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由远及近,把雪后西湖仅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 仿佛是一个逐渐拉近的长镜头,极写大雪造成的“艺术 效果”。这几句描写,抓住了景物在大雪覆盖中留下的 “影子”的特点,妙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把长堤、 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包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人用白描 的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次序勾勒出来,如同 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2、间接描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全景式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没有正面写雪,而写“大雪三日”后人声鸟 鸣断绝,寂寥凄清。
痴于“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没有直接写雪,而是写出了雪后雾气弥 漫,云天山水合而为一,完全成为雪与雾 的世界
2. 赏析写景句子,学习白描手法。 3. 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体会其家

13 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33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ppt

13 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33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ppt
崇祯五年 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十二月
西湖,湖心亭
第一部分(1):交代了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和
赏雪的具体经过。 大雪三日
第二部分(2):写湖心亭奇遇。
2 1 0 0
整体感知
文中舟子对张岱有一句评价,是什么?关键词是哪个?是什么意思?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傻”或“痴迷”
名词作动词,客居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表承接 告别
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
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
等到 船夫 小声嘟哝 不要

……的人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状语后置。“更有似相公痴者”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
痴的人呢。”
2 1 0 0
整体感知
在这部分中,有哪些古今异义的词?找一找。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古义是还,今义是更加。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古义竭力,尽力;今义是勉强。 “白”古义是酒杯,今义是像霜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他的“痴”表现在哪几方面?如何理解 “ 痴”含义?在前文中找一找。

2 1 0 0
整体感知
“痴”于行
不寻常的天气
不寻常的时间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不寻常的行踪
——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2 1 0 0
整体感知
讨论:“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绝”字在此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焉得更有此人( ɡènɡ ) 余强饮三大白( qiǎnɡ )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湖心亭看雪》 —张岱
课文朗读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 gēng)定矣,余/挐( ná) 一小船,拥/毳( 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天/与云与 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dī )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jiè ),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
水汽凝成的冰花 白汽弥漫的样子

雾凇
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草,形容船小
罢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 译 (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

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张岱“痴”在哪里?
痴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 粒而已”
·修改后:雾淞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 而已。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张岱“痴”在哪里?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 粒而已”
使用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等简练单纯的文字,镜头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寥寥几笔,不加 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 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给人以超凡脱俗的美感。
思考: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课件(共29张PPT)(优质版推荐)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教学课件(共29张PPT)(优质版推荐)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 白描手法,景人相映;而《江雪》主要使 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 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 《江雪》表达 了作者怀才不பைடு நூலகம்的孤独感。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5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5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段: 总写雪景和学 业舟中看景。
课 文 分析
思考:本段第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
➢ 第一句既点明时间、地点,又巧妙地 利用明朝纪年表明自己不忘故国,不 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课 文 分析
讨论、交流:第二句中一字传神,“绝”字妙在何处?
➢ 一个“绝”字写出了雪之大。 ➢ 作者虽未具体描写雪景,但这个“绝”字,让人看到的却是“千树
理 解 词语 (8)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饮:尽情地喝。强:尽情。 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
杯酒。
译文:(他们)邀请我一同喝酒。我尽情喝了三大杯后告辞。
理 解 词语 (9)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此:客,做客。在此地客居。 译文:(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课 文 分析
思考:本段最后一句内涵丰富,请自选角度作点赏析。 ➢ 作者描写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
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 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痕”“点”“芥”“粒”等量 词表现出了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 ➢ 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在精神上和大自然得 到了和谐与统一。在这一刻,作者完全忘却了人世间的喧嚣和烦恼, 作者的心灵得到了宁静和解脱。
课 文 分析
合作探究:请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说说作者眼中的西湖的 雪景有什么特点? ➢ 描写雪景的句子有:“大雪三日,湖中人鸟
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西湖雪景的特点为:开阔辽远、纯洁静谧、 清新淡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写近景的句子是:
4、写远景的句子是:
5、特写镜头呢:
有何作用?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叫做白描。 文中那句运用了白描手法?
第二自然段 1、“强饮三大白”的“强”是勉强的意思吗? 2、为何问其姓氏,却答“是金陵人”? 3、写舟子说?为什么?
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 天堂”。西湖景区由以下景点构成。 一山(孤山) 两堤(苏堤、白堤) 三岛(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 十景(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 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苏堤 春晓、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苏堤
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 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 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 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
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 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淤泥构筑而成。后 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
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有几种解释,较通行的说法是,每当雪后初晴,来至断桥上往西 ,往北眺望,孤山,葛岭一带楼台上下,如铺琼砌玉,晶莹朗澈,有一种 冷艳之美。 又有人认为,大雪初霁,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链 。日出映照,断桥向日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 链到此中断了,故以“残雪”名之。
湖 心 亭
湖心亭在西湖中央,在湖心亭极目远眺, 湖光尽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有“湖心平眺 ”之称。清乾隆帝在亭上题有匾额“静观万类 ”和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1368-1644年在中国历史上 是哪个朝代?都城先后在那 两个城市?
1636-1912年呢?
共存8年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 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 (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 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 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 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为明朝遗 老。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 寻》即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书中缅 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 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1、学生体会情感的处理, 为什么这样处理?
2、自己试读。
3、全班齐读。
1、赏雪景 2、( )
第一自然段
1、从声音角度写雪景的句 子是:
2、从视觉角度写雪景的句 子是:
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 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 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 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
总结归纳
作业:

熟读并背诵课文
完成课后练习
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