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文言文句子翻译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公输》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公输》
1.夫子何命焉为?
译: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吾义固不杀人。
译:我坚持道义,一定不会杀人。
3.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译:楚国有的是土地,却缺少民众,如今去杀自己缺少的民众而去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
4.胡不见我于王?
译: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5.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译: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了攻城的巧妙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抵挡了他。
6.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译:我知道用来抵抗你的方法了,我不说。
7.我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译:我知道你用来抵抗我的方法了,我不说。
8.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考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译: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中考文言文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曹刿论战》★★★★ 1、十年春,齐师.(军队)伐.(攻打)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
2、肉食者...(位高禄厚的人)谋之,又何间.(参与)焉?——位高禄厚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3、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4、何以.(凭,用)战?——您凭借什么作战?5、衣食所安.(养生),弗.(不)敢专.(独占)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6、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民弗从也。
——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7、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帛,弗敢加.(以少报多)也,必以信.(语言真实)。
——祭祀用的祭品,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如实禀告神。
8、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赐福,保佑)也。
——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9、小大之狱.(案件),虽不能察.(弄清楚),必以情.(实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但是)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10、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之属.(类)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12、公将鼓.(击鼓)之。
——庄公想要击鼓进军。
13、齐师败绩..(溃败)。
公将驰.(驱车追赶)之.(齐军)。
——齐军溃败。
鲁庄公正要驱车追赶齐军。
14、遂.(于是)逐.(追击)齐师。
——于是追击齐国的军队。
15、既.(已经)克.(战胜),公问其故.(原因)。
——已经战胜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
16、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靠勇气的。
17、一鼓作.(振作)气.(士气),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士气正旺盛),故克之。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要降临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们的体肤饿瘦,使他们受到贫困之苦,使他们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们内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强,增加他们所不具备的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译: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4.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乐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一个人嫦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
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
中考常考十六篇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中考常考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6篇)整理此资料用意:将常见易考文言文及其翻译归纳,不必繁琐分册复习,节省宝贵时间。
包含以下篇目:一、《醉翁亭记》;二、《岳阳楼记》;三、《小石潭记》;四、《桃花源记》;五、《出师表》;六、《记承天寺夜游》;七、《陋室铭》;八、《爱莲说》;九、《送东阳马生序》;十、《三峡》;十一、《论语十则》;十二、《鱼我所欲也》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十四、《曹刿论战》;十五、《马说》;十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醉翁亭记》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於负者歌於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1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的优美。
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醉翁亭记》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醉翁亭记》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山之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译: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游玩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暝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译: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译: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6、苍颜白发,颓然乎期间者,太守醉也。
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唐雎不辱使命》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唐雎不辱使命》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2、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而安陵君却凭借着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亦头抢地耳。
译: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6、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译: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7、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译: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了。
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
最新中考复习文言文(10篇)
中考复习文言文(10篇)1.《孔子语录》(孔子)(一)《论语十则》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知识并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领悟出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词:愠:恼恨。
翻译: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词:耻:以……为羞耻。
翻译:(他)聪明而且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不应该感到满足;教导学生不应该感到厌倦。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他们不好的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本文选自儒家经典著作,作者是,是时期鲁国人。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学而不思则罔()(4)学而不厌()3、本文强调思学结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之文言文翻译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之文言文翻译1.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先用“/”断句)[知识点]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断句[答案](1)读书人(有学识的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断句)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使他成了精通儒学的人。
[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即,就;更,另,另外;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何,为什么;见事,知晓事情。
(2)句重点词语:闻,听说;异,对……感到诧异(惊异);通儒,精通儒学的人。
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意思是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使他成了精通儒学的人。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是说韩性对这件事感到诧异,应断开;“录为弟子”,是指把他(王冕)收作学生,应断开;“学遂为通儒”是说他(王冕)的学习成就,应断开;故划分为: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其不知丘亦甚矣。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答案](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
(2)他太不了解我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独:只,只是。
文言文复习(10):句子翻译
“句子翻译”(文言复习)2016-5-22一、翻译的“标准”——信、达、雅1、信——准确。
译文要忠实于原意,不随意增减内容。
2、达——通顺。
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字句通顺无语病。
3、雅——优美。
译文要用优美的语言译出原文的写作风格。
(注:就考试而言,考生应当做到前两点)二、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直译——用现代汉语对原文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2、意译——根据语句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字句,可根据句子的特点灵活处理。
三、翻译的“关键点”——实词、虚词、句式全国新课标卷的“翻译题”一般是两小题,每题5分,合计10分。
评卷时踩点给分,一般是每小题4个采分点各1分、句子大意1分,合计5分。
考生在翻译时要关注以下三个关键点:关键点一:关键实词关键实词是指文言句子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
翻译题中,关键实词是标答的重要赋分点,而多义词又是“重中之重”。
考生若能准确破译这些实词,就能得到相当可观的分数。
关键点二:关键虚词关键虚词是指《考试说明》中规定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特别是其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确定虚词的意义,要看虚词的位置和上下文语境。
(“而、乃、其、且、焉、以、则、因、于”尤为重要)关键点二:文言句式文言句式是指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四大类。
“倒装句”分四小类: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
学习时,一定要记清各种句式的语言标志,翻译时合理调整语序,译出句式特点。
四、翻译的“方法”——留、删、换、调、补、变(口诀: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字顺调补变)1、留——保留凡是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名、朝代名、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保留不变。
例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文:2、删——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这样的虚词主要有:句首发语词(夫、盖)、衬音助词(之)、句中表停顿的虚词(“者、乎、也、焉”表停顿)、句中的结构虚词(“之”用于取独、提宾)、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等。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三峡》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三峡》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常常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中考语文必备文言文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详细解析】1. 学而时习之:“学而”是连词,表示“然后”,“时习之”中的“时”是副词,表示“按时”,“习”是动词,表示“复习”。
整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了知识之后,按时去复习它”。
2. 不亦说乎:“不亦”是副词,表示“难道不是”,“说”通“悦”,是动词,表示“愉快”。
整句话的意思是“难道不是很愉快吗?”3. 有朋自远方来:“有”是动词,表示“有”,“朋”是名词,表示“朋友”,“自远方来”是介词短语,表示“从远方来”。
整句话的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4. 不亦乐乎:“不亦”是副词,表示“难道不是”,“乐”是形容词,表示“快乐”。
整句话的意思是“难道不是很快乐吗?”5. 人不知而不愠:“人”是名词,表示“别人”,“不知”是动词短语,表示“不了解”,“而不愠”中的“而”是连词,表示转折,“愠”是动词,表示“生气”。
整句话的意思是“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
6. 不亦君子乎:“不亦”是副词,表示“难道不是”,“君子”是名词,表示“品德高尚的人”。
整句话的意思是“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总结】这段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具备的品质。
孔子认为,学习之后要按时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能带来快乐;面对别人的误解,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生气,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高尚品质。
这段话至今仍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是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内容之一。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突破 要点16 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答案带解析)
要点16 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例1:【2022·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
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
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释】①雨麦:下麦雨。
②有年:丰年。
③忭(biàn):喜乐,欢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是.进亦忧,退亦忧(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始治.官舍( )(4)引流.种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或异二者之.为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予至扶风之.明年D.以为休息之.所★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2)亭以雨名,志喜也。
4.两位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忧乐观”,有何不同?【答案】1.这在……之前修建水,水流2.B3.(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记载这件喜事。
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与民同乐”。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
(1)句意为:这(他)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
是,这。
(2)句意为: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
先,在……之前。
(3)句意为:开始修建官邸。
治,修建。
(4)句意为:引来流水,种上树木。
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
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中考课外阅读古文文言文精选复习,原文翻译对照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 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 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 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开始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 的话。
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 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 便以为学全了驾船 的技术。
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 胆,桨坠舵失去操控。
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吗?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 .二、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①, 妻善织缟②, 而欲徙于越。
“何也? ”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 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老婆善于织缟,想移民到越国 去。
有人对他说:“您必然会穷的。
”鲁国人说:“为什么?” 说:“屦是用来穿的, 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
以您的所长,去到不 使用的国家,想让不穷,这可能吗?”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三、打捞铁牛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
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 没于河,募能出之者。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 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 浮梁:浮桥。
2维:系,连结。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 《马说》(解析版)
专题21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马说》(解析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
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
题目是后人加的。
⑵“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
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马”交代了本文议论的对象,“拉”提示了文体,意思是“说说、谈谈”。
“马说”即论马、谈马。
⑴[祗]同“衹(只)”,只、仅。
⑵[奴隶人]奴仆。
⑶[骈死](和普通马)一同死。
⑷[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⑸[槽枥]马槽。
⑹[不以千里称]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
⑺[一食]吃一次。
⑻[或]有时。
⑼[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⑽[食]同“饲”,喂。
下文“而食”“食之”中的“食”读音和意思与此相同。
⑾[外见]表现在外面。
⑿[见]同“现”。
⒀[且]犹,尚且。
⒁[策之]用马鞭赶它。
⒂[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⒃[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⒄[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⒅[材]才能、才干。
⒆[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⒇[临]面对。
(21)[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22)[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答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⑵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答案】千里马常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⑶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答案】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而著称。
⑷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答案】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答案】喂马的人却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⑹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美不外见。
【答案】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
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答案】想要跟普通的马同等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⑻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方法指引: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信”,翻译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 “达”,就是通顺畅达,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没有语病。 “雅”,有一定的文采,用词造句比较讲究,优美 自然。 例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 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 像那(要说那)太阳出来后林间的雾气散了, 烟云聚拢后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 的,是山中早晨和晚上(的景象)。 (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开”“归”“暝”“晦” 的意义各计0.5分)
二、考题回放:
2013年中考文言句子翻译题: 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2年中考文言句子翻译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月亮的。 (2)至于夏水襄陵。
参考答案:(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 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
三、方法指引: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补、删、调、换
5.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 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如: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 “攻打”。全句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 国”。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 表》)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 “都”;“咨”,要换成“商量”。
三、方法指引: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补、删、调、换
4.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 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 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 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即“你太不聪 明了。” 又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陋之有”翻译时应调整为“有何陋”,即“有 什么简陋呢?”
三、方法指引:
(二)、翻译的方式:直译和意译 1.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 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 如: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译: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直译要求这样字字有着落。 2.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去进行灵活的翻译,可以改变 原文的词数、词序和句式。如: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 楼记》) 译:天上的云雾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千里方圆,月 映水上如金光闪耀,月影象一块圆圆的玉璧沉落在水底。 这个例句的译文,适当地增减了词语,调动了词序,这就是 意译。
一、备考策略:
文言文翻译练习,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 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 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 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 。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 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在翻译时要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 虚词的用法。
三、方法指引: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补、删、调、 换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 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 译。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 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或驾驭千里马的方法), 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 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却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
中考复习之文言文句子翻译
目标: 1.落实考试说明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的 翻译的能力。 2.掌握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3.加强踩点得分意识,提高文言句子翻译能 力。
三、方法指引: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补、删、调、 换 2.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 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 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译:(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 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桃源中有的 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 款待(渔人)。
参考答案:(假如不是正午或晚上,是不能看见太阳和
参考答案:(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
二、考题回放:
2011年中考文言句子翻译题: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就(或因此)派唐雎出使秦国。 (2)岂直五百里哉? 更何况只五百里呢?
三、方法指引: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留、补、删、调、换
3.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 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 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 去。如: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打仗,是靠勇气的。(“夫”为发语词,没有 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 山》) 译: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 向着山居住。 以上两例加点的“夫”与“而”,只起语助和连接 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应不译。
四、小结:
翻译口诀: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通假古本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读下面的文言句子,给老师的翻译找错误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翻译:况且想要和平常的马相等不可以得到,怎么 能让它跑千里呢?
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 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翻译:鞭打它不用正确的道理,喂养它不让它吃饱, 它叫却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拿着鞭子靠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