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中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完整word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及翻译观沧海【作者】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赏析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摆列,高耸耸立。
周围是葱翠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摇动,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吼叫,似要将宇宙吞没。
日月的起落起落,忧如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有幸得很,美好特别,让我们尽兴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闻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荒僻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望给明月,希望能素来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朝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哪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广阔,顺水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渐渐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味。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朝代】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气夜晚,一群乌鸦落在枯藤围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彩,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咏雪【作者】刘义庆【朝代】南北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命题人设置文段中的某一句作为翻译题,说明此句有特殊之处。
或考其中的某实词、某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首先要思考所翻译句的命题点在哪里,抓住了命题点,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得分点。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希望大家喜欢!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抓住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2、抓住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②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3、熟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三、具体步骤——翻译“六字法”留、换、调、删、补、变。
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完整word版)初中文言文常用字解释.docx
初中文言文常用字解释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相当于“而且”,“又”。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学而时习之”。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 译 ] :“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才,方才。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之】1.用作代词:(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①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完整word)初中文言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翻译一、《江天一传》原文与翻译【原文】江天一①,字文石,徽州歙县人②。
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③。
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④,必无文章。
”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⑤,每试辄拔置第一⑥。
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⑦。
家贫屋败⑧,躬畚土筑垣以居⑨。
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⑩。
雨至,淋漓蛇伏(11),或张敝盖自蔽(12)。
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13)。
【注释】①作者为明清鼎革之际抗清义士江天一立传,重点叙其智谋和失败被执、慷慨就义的经过,以顺叙为主,间用补叙、插叙,有详有略,笔法灵活有致。
②徽州:清代徽州府,辖歙(shè设)县、休宁、祁门、绩溪等六县,府治在歙县。
③具:通“俱”。
至性:善良天性,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④立品:树立良好品德。
⑤傅岩:字野清,浙江义乌人,崇祯初年进士,授歙县令,官至监察御史。
⑥试:指童生岁试。
⑦补诸生:考取秀才,成为县学生员。
⑧败:破、坏。
⑨躬畚(běn本)土筑垣:亲自取土筑墙。
畚,竹制或木制撮土工具。
此作动词用。
⑩暴(pù铺):通“曝”,晒。
(11)蛇伏:像蛇一样蜷伏着。
(12)敝盖:破伞。
(13)自若:自如,像平常一样。
【译文】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和扶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
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
”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
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
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
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象蛇一样蜷伏着,或是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
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二、师旷论学【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文言文语句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标准
古人曾提出“信、达、雅”的三字标准
“信”即字字落实,力求准确; “达”即文从句顺,力求通顺; “雅”即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直译: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
终极绝招:
遇到疑难时,不妨根据语境来 进行合理推断!
猜测法:
1.联想推断法 联想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推断: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不速之客: 邀请、招致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背离 )
众叛亲离 背叛
2.相似结构推断法(对偶、排比句均可用 此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 自然界的万物
------《宋史·卷三百六·戚纶传》 译:胡则当时被当权者亲近,于是一起搜集戚 纶的过失,后来戚纶调任扬州知州。
“涂”通“途”,道路 捃[jùn]:拾、取。摭[zhí]:拾取、搜集。
推断: 当涂者→当权者; 捃摭→搜集,拾取
小
这个“猜词”不能随便
使用。我们首先要“直译”
结
(留删换调补),在“直译” 与“意译”均不能完成时,
3.以形释词法
如从字形结构入手:
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大多表意, 因此可以通过字形结构来推断词义。
例如: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 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 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
(胡)则时为当涂者所昵,因共捃摭纶过,徒 知扬州。
【题目1】 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方法(2011-11-20 01:23:36)转载▼分类:语文资料标签:教育文言文翻译方法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三、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留、换、删、补、调等。
1.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例: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下此文)。
2.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出师表》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3.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4.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包括:①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文: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因往晓之________②终日在天中行止________③奈何忧其坏________④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2)与“杞人忧天”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②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4)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答案】(1)告知,开导;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同“释”,解除、消除(2)庸人自扰;高枕无忧(乐天安命)(3)①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②你踩踏着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
(4)嘲讽了一些为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的人。
评价:一些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我们要在灾难发生之前,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就去开导他;晓:告知,开导。
②句意为: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
行止:行动,活动;③句意为: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奈何:为何,为什么;④句意为: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
舍:同“释”,解除、消除。
(2)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
本文具有讽刺意义。
可以寻找词典的解释。
庸人自扰,其意思是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从这则寓言中得出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庸人自扰”。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翻译技巧和练习-1_78
多背记古文,多积累一些 成语典故和名人轶事, 建立语感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谢谢大家
揠:拔。 芒芒然:露出疲惫但十分满足的样子 槁:草木干枯,枯萎。
参考译文:
今天可把我累坏 了,我帮助禾苗 长高了。
第三关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 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 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 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 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 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 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 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 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 况鞍县柱乎?”遂不问 。
王者何贵
参考译文:当君王的人 ,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 的?
贵: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珍贵、认为......珍贵。
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 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把 天当作最宝贵的。”(于是)齐桓公仰起头 望着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 广阔无边的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民当君主(的人),要 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 亲附,(它)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它) 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它)就很危险;百 姓背弃,(它)就要灭亡。《诗经》中说‘ 统治者如果不贤良,一个地方的人民都会怨 恨他。’ 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而最后不灭 亡的政权,这是从来就没有过的。”
太祖:曹操 冲:曹操小儿子曹冲 首罪,自首请罪
儿衣在侧,尚啮, 况鞍县柱乎?
参考译文:我儿子的衣 服在他自己身边,尚且 还会被老鼠咬破,何况 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
第四关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 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是罪一也;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 而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 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人心所向。
(比如有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从四面围攻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时令,可是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振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优势,攻打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完整word)部编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推荐文档
更多免费资料,请关注公众号: 部编版语文资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世说新语》两则一、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文言知识:1. 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 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 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 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 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 元方入门不 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 陈太丘与友 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 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 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 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三、翻译课文。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 3. 俄而:不久,一会儿 6.差:大致、差不多 9.因:凭借 《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欣然:高兴地样子 未若:不如比作即:就是2. 4.聚:急速 7.拟:相比 10. 起:飘起 期行:相约同行 4. 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 乃:才6.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等待 11. 方的一种尊称 16.引:拉 14. 5. 8. 11. 3. 戏:玩耍时:当时 7. 9.不:通“否” 非:不,不是 12.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7. 顾:回头看惭:感到惭愧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相委:委,丢下、舍弃15.10. 待: 13.君:对对 日中:正午时分《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古文翻译轻松拿满分
文言文答题技巧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2.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3.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4.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2文意理解题型(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完整word版)《湖心亭看雪》《黄州快哉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 完成6~9题。
(16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乙】江出西陵, 始得平地, 其流奔放肆①大。
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②, 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 波流浸灌, 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 南北百里, 东西一舍③。
涛澜汹涌, 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 动心骇目, 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 冈陵起伏, 草木行列, 烟消日出。
渔夫樵父之舍, 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注释】①肆:极, 甚。
②沔(miǎn):沔水。
沅、湘、汉、沔, 都是江水名称。
③一舍:三十里。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绝: (2)拥毳衣炉火拥:(3)其势益张益: (4)余兄子瞻名之曰名:7.对文中画破浪线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B.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C.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D.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9.甲乙两篇文章同写远望之景, 描写方法却各具特色。
请简要分析。
(5分)答案:(二)(16分)6.(4分)(1)消失(2)裹, 围(3)更加(4)命名, 取名7.(3分)C8.(1)(2分)(他们)看见我, 非常高兴地说: “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2)(2分)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②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③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⑤博学而笃志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至少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
【答案】(1)生气;反省;迷惑;喜好;坚守(2)①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②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翻译方法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②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④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盍:何不。
②若:你。
③垣墉:泛称墙。
④病于:病,有害。
于,比。
中山:地名若之何:为什么
(二)
郑子产有疾,谓子太叔①曰:“我死,子必为政。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疾数月而卒。
[注释] ①子太叔:即游吉,郑国大夫。
②取:同“聚”,聚集。
③萑苻:水泽名,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北
1.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30分)
(1)郑子产有疾,谓子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
(2)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3)疾数月而卒。
2.将文中的现代白话文句子翻译成古代文言。
(20分)
(1)太叔后悔了,说:“我早听从(子产)夫子的,不会到此地步。
”
(2)将他们全部杀灭,盗贼(才)稍微被遏止。
中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近 几 年 来 文 言 句 子 翻 译 所 占分 值 不 断 增 大 , 要 求 翻 译 的句 子 由课 内 不 断 向 课 外 倾 斜 。但 在 中 考 中 , 文 言 文 翻 译
部 分失分依然非 常严 重。究其 原 因, 主 要 是 教 师 没 有 进 行 针对性训 练 , 更 没有 教 给学 生 文 言句 子 翻译 的方 法技 巧 。 以下 在 明 确 文 言 文 翻 译 的 原 则 和 标 准 的 基 础 上 , 探 讨 中考 文 言 句 子 翻译 的 方 法 技 巧 , 以 期 提 高 初 中 学 生 文 言 文 翻 译 能力 , 提高得分率 。
死 可以吗? ”
一
点 务 必 要 在 遵 循 前 两 点 的 基 础 上运 用 。 明确 了原 则 和 标 准 后 , 再 研 究 中 考 文 言 句 子 翻 译 的 特
4 . 名 词作 状 语 。如 翻译 《 小石 潭 记 》 “ 其岸 势 犬 牙 差互 ” 中 的“ 犬牙” 在句 中是 名 词作 状 语 , 要翻译成“ 像 狗 的牙 齿 一 样 ” 。 ( 三) 注意重点词语 , 讲 究 字 字 落 实 文 言句 中有 些 词 语 古 今 差 异 很 大 , 需 要 用 与 之 相 适 应 的现 代 汉 语 来 替 换 。最 有 效 的 方 法 就 是 将 句 子 中 的 每 个 字
子 翻译 时是 主 要 得 分 点 , 所 以 在 文 言 句 子 翻 译 时 要 注 意 词 性 的变化 , 落实好关键词语 。
、
明 确 文 言 翻 译 的 原 则 和 标 准
原则 : 文言文 翻译要 求准 确达 意 , 必须 遵循 以“ 直 译 为
主, 意译为辅” 的 原 则 。直 译 , 指 译 文 要 与 原 文 保 持 对 应 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荥经县荥经中学王珊
摘要: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中考文言文翻译也随之有了根本的改革,绝大多数的试卷都增加了直接翻译题型。
这既能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又能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这比以往的选择题型难度加大了许多。
因此,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就必须掌握必要的方法。
关键词: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各种文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其基本要求是符合原意,尽可能做到字字落实;适当调整补充,使句子顺畅;注意上下文、前后句的联系。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1、“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2、“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3、“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做到句句有着落,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例1:
原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译句: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粗鄙的人。
例2:
原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
译句: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蔽天空和挡住阳光,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可以改变原文的词数、词序,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例:
原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译句:征战多年,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三、文言句子翻译的步骤:
第一步:断词,就是对文句以词为单位进行划分。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当中的单位词与现代汉语并不完全等同。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而现代汉语多音节占绝大多数;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可能是多个词,在断词时应该按文言单位词来划分。
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解释为“里面、中心”等;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读成“中间(jiàn)”,解释为“其中夹杂着”。
古代汉语中多音节词多见于专用名词(如姓名、官名、地名、物品名等)、感叹词及领起全句或全段的虚词(如若夫、至若、且夫)等,断词时不可拆开。
例如: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第二步:释义,顾名思义,即对文言词语逐个用现代汉语注释。
在注释过程当中则会涉及古汉语当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释义时须力求周备。
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这句中需要分析的词有“山”“高”“仙”“则”“名”。
这里面前半句不用翻译,跟现代汉语一样,后半句“仙”即“仙人、神仙”,“则”是“就”的意思,“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出名、著名、闻名”。
第三步:串句,经第二步后,文句各词义得到逐个落实,这一步就是在符合原文内容的情况下,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选择恰当的词义并使之串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如第二步所举的例子,串联起来就是“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当数这一步最为重要,失分大多也在这里。
学生答题时,大多数都能做到“信”(落实字词义),却难以做到“达”(译文通顺流畅),更甭说“雅”(译文生动优美、反映原文风格)之类。
尤其要注意的是,串句确定词语义项时必须关照前后文,甚至是全文。
此外,串句会涉及“补省”(补充句中省略的成分)、“调序”(调整变式句语序)、“留语气”[固定格式、两种文言句式(判断句和被动句)]等方面。
总之,文言文翻译必须要求在把握全篇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文理解确定句意,并力求以直译为主,只对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句子,才酌情采用意译。
这样,实现译文“信”“达”“雅”也就完全可能。
四、文言文句子翻译六技巧: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官名、器具等不翻译。
例:
原句: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译句:应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藤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2、对:就是一对一的把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词译成双(多)音词。
例:
原句: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三峡》)
译句:每到刚刚放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这句话翻译时就采用了一对一的方法,把单音词译成双(多)音词。
注意,这句话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即“林寒涧肃”采用了互文的修辞,在翻译时要注意。
3、换:有两种情况。
①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就是用现代的同义词去替换相应的文言词。
如:
原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句:小恩小惠不能遍及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未”换成“不能”,“弗”换成“不会”。
②古今异义的词,要翻译成现代汉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例:
原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译句: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这句中“妻子”要换成“妻子和儿女”,“绝境”要换成“与世隔绝的地方”。
4、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例:
原句: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译句: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
根据现代汉语,应在数词后面补上量词。
再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句:(渔人)乘船沿着小溪划行,竟忘了路走了多远。
这句省略了主语“渔人”,翻译时就要补出来。
5、删:即删去不译的词。
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例:原句: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译句: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这里的“之”为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可删去。
6、调。
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词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例:
原句:还自扬州。
(《伤仲永》)
译句:从扬州回家。
此句为状语后置,翻译时应把状语“自扬州”调到“还”前面。
又如:何陋之有?
译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此句为宾语前置,翻译时须调整为“有何陋”,“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五、翻译中涉及到的常见的特殊句式及不译之词
1、常见句式
(1)判断句:“......者,......也”,“......,......也”,“……也。
”
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
(2)倒装句:
宾语前置: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状语后置:屠惧,投以骨。
(《狼》)
(3)被动句:“为……所……”“……于……”
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童趣》)
(4)省略句:(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
(《桃花源记》)
(5)固定格式:
①不亦......乎(不是......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十则》)
②得无......乎(该不会,莫非)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③何......为(为什么......呢)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④......然则(虽然如此,那么)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2、不译之词:
(1)发语词:指用在句首的语气助词,如:“夫”,“夫战,勇气也”。
(2)判断词:指表判断的词,如:“者、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特殊助词:如“之”,补充音节,“久之,目似瞑”;舒缓语气,“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当然,以上介绍的翻译文言文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同学们千万不要片面的去理解,而要综合地运用。
在运用中不断体会、总结、归纳。
以求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严复《天演论·译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