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以《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为例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作用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作用【摘要】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既起着积极的作用,又起着消极的作用;既能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又能妨碍第二语言学习者。
因此,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存在正向迁移,又存在着负向迁移。
对此,本文探讨了母语迁移的形式和作用,以及对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正迁移;负迁移;母语;第二语言习得0 引言从第二语言习得(SLA)学科史上讲,迁移(transfer)是第一个受到极大关注的习得因素,它由行为主义者提出并逐渐为广大SLA研究者所关注、接受、质疑、批判、重新定位。
在现阶段,要想否定母语(即L1)迁移是SL A中的重大影响因素这个地位已经不可能了,突破自身局限性的L1迁移又被学者们在认知框架下重新定位。
“迁移”这一概念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由Lado在《跨文化语言学》(1957)中提出。
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
Sharwood Smith和Kellerman认为迁移就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crosslinguisitic influence),是中性理论(theory -neutral),与“干扰(interference)”,“借用(borrowing )”,“回避(avoidance)”等概念并提。
Kellerman (1987)认为迁移即“导致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元素合并的程式(processes)”。
Odlin 则认为迁移是“由目标语和已经学过的语言之间由于相似或者相异而产生的影响”。
1 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语言迁移研究发现,语言问的相同和差异会产生母语迁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Odlin):(1)正向迁移。
指母语与目的语的相同之处会促进第二语言学习,加速通过中介语中某些发展序列。
例如,母语为汉语的人学习英语时,就很容易学会句子的语序“He comes from Beijing”,这是因为,表达同样意义的汉语语序和英语语序相同“他来自北京”。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负迁移现象研究定稿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负迁移现象研究定稿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探究摘要:语言迁移现象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或技能对目标语言知识或技能所产生的自动的潜意识的影响。
目前国内学者大多强调母语对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而忽视了母语的正迁移。
本文试图在语言迁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文化方面描述外语学习中母语和目标语间存在的多层次的正、负迁移,并建设性地提出在外语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共性,从而促进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
关键词:语言迁移;普遍语法理论;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论;语言标记理论;二语习得一、前言多年来,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从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角度来看,语言迁移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不同时期不同研究领域的语言学家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Odlin将其定义为母语对目标语影响和母语向目标语的借用,也就是目标语和其它任何已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Schachter则从认知心理学和生成语法角度,把语言迁移看做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制约,即学习者先前所获得的知识都有可能对之后的二语习得产生某种制约,这种制约既是迁移。
Faerch和Kasper则重视语言迁移的心理层面,他们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中介语的被激活而最终掌握目的语。
尽管语言迁移的研究是跨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但多数研究还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或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此语言迁移常被语言学界解释为“母语迁移”。
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即为母语和目标语之间有利于目标语言学习的迁移;反之,由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某种形式和规则上的差异而形成的“干扰”被称为负迁移。
任何学习外语的人都易于把母语中的表达运用到目标语学习中来,因此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在外语教学中极为常见。
二、语言迁移的理论依据语言迁移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假说理论以及近期的语言标记性理论为依据,先后经历了早期的行为主义母语习惯迁移论、中期的心灵主义最低影响度立场论以及近期的认知学迁移制约论。
试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精)
试论母语在⼆语习得中的作⽤(精)⼀、母语迁移作⽤概述教育⼼理学研究表明,迁移是⼀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即⼀种学习对另⼀种学习的影响。
迁移现象⼴泛存在于学习过程之中,有正负迁移之分。
正迁移(积极迁移有助于另⼀种学习的理解和掌握,反之,对另⼀种学习产⽣消极影响,导致错误和困难发⽣,就是负迁移(消极迁移。
在第⼆语⾔习得研究领域,母语对第⼆语⾔习得的正负迁移作⽤是众多语⾔学家和⼼理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
根据传统语⾔学的观点,母语只能对英语学习有负迁移(消极迁移即“负⾯”negative影响或起“⼲扰”(interference 作⽤。
这种观点有⼀定的⽚⾯性,没有考虑到语⾔的同⼀性, 较少考虑如何利⽤语⾔共性来促进“正迁移”,提⾼外语学习效率。
笔者认为在⼆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对⼆语习得的正负迁移并存,也就是说母语对⼆语习得既存在着促进作⽤,⼜存在着⼲扰作⽤。
本⽂从语⾳、词汇、语法三⽅⾯分析⽐较母语对⼆语习得的正负迁移作⽤,并以理论和实证阐述这⼀观点。
⼆、母语在⼆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语⾔是客观现实的编码体系,语⾔具有表达世界和认识世界的功能。
⼈类有着共同的⾃然世界,从⽽使语⾔具有同⼀性。
⼈们⽣活在同⼀个物质世界中,各语⾔虽然千差万别, 但语⾔本⾝对客观世界——时间、空间等事物的反映都是同⼀的,即可以⽤相同的概念称谓事物解释词义。
正是这种“同⼀性”的存在为母语在⼆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提供了可能,为不同民族的⽂化交流,提供了可⾏性。
Cummins在语⾔具有“同⼀性”的基础上,对于母语和⼆语习得的关系提出语⾔相互依赖假设理论:母语是任何语⾔学习的基础,它有学习转移的功效,在⼼理上、社会上及教育上母语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
他指出:⼆语习得总是建⽴在母语的基础上,母语⾮但不是学习的负担,反⽽是任何语⾔学习的资源。
从母语学到的语⾔能⼒也可以转移到第⼆语⾔。
Cummins的观点反映了语⾔的同⼀性。
曾有过⼀个很好的形容:母语不是⼀件外⾐,学习者在进⼊教室时可以脱下,弃之门外。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正负迁移问题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正负迁移问题摘要:语言学学者研究发现,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正负迁移作用的分析,协助第二语言的习得者认清学习中母语施加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外语。
关键词:正迁移负迁移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英语多年,还是学不好,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中外学生。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发现,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先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会对后来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好的影响称为正迁移,反之为负迁移。
对不同个体而言,由于生理及心理的上的差异,产生的究竟是负迁移还是正迁移,或者哪一方面更多一点,也不尽相同。
学习第二语言时发现,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母语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从学到的第一个单词开始(hello哈罗),相信很少有小孩不是通过给英语标注相近发音的汉字来学习第二语言的。
这种学习方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施加母语影响,势必会造成中国式英语,形成汉语式思维。
把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负迁移看做是汉语式思维惹的祸。
汉语式思维,可以定义为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受到了原有思维定势的影响,学习外语时所运用的思维。
有学者对它做过研究: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按某一固定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
思维定势对思维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方面,它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正迁移,可以加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会使学生在遇到异常或异类问题时,不求创新,形成思维的惰性。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分属于不同的文化范畴。
具有十多年牢固汉语基础的人在学习与汉语截然不同的英语时,很自然会受到汉语习惯的干扰。
原来从母语中学到的东西会持续的、无意识地出现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从而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
那些较好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的人,无不是在突破了自己母语的思维定势之后,才能学好其他语言的。
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来阐述。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作者:张婧孙运路来源:《学园》2015年第03期【摘要】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主要表现为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正向迁移主要是将母语中与第二语言相通的内容直接运用,避免了重复学习的现象;负向迁移主要是母语中与第二语言中相互区别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母语习惯阻碍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
要想克服负迁移现象,需要从词汇、语法、文化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母语迁移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3-0077-01第二语言的习得主要以成年人为主,是一个有意识的语言习惯培养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母语及第二语言进行区别性的对比、相似性的引用及文化的相互比较与吸收,才能保证正确地运用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与母语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区别,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母语的迁移,这种迁移可以是语言本身,如语音、语调、语法等,也可以是语境,如文化、习俗等。
对此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母语和第二语言的习得。
一母语迁移的主要表现形式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母语迁移现象主要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的是利用母语与第二语言的相似处直接运用,减少第二语言的学习时间;负迁移指的是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差异会阻碍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快地掌握第二语言。
1.正迁移正迁移是将母语与第二语言相同的地方直接用于第二语言中,母语的正迁移能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这就意味着不同母语的人在学习同一种第二语言时,学习质量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两者的母语与第二语言的相似度。
众所周知,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一些,因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掌握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现象,只有在深刻理解并掌握母语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理解并自觉地适应第二语言文化。
2.负迁移负迁移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有阻碍作用,有必要重点研究以获取克服母语负迁移的方法,提高第二语言习得效率。
论二语习得中的母语正迁移
似 性 , 可 以 推 测 出 汉 语 会 向 英 语 发 生 正 迁 移 , 促 进 学 习 者 的 英 达, 其意义在上下文中是完全相等的。如一些专有名词。学生在
语学习。
记 忆 这 些 单 词 时 , 可 以 借 助 汉 语 的 理 解 加 速 掌 握 。为 了 让 学 生
陈月红( 1989) 曾对中, 英, 法三国的学生进行判断测试, 发 更 灵 活 地 记 忆 单 词 、扩 大 词 汇 量 , 教 师 还 可 以 利 用 汉 语 中 形 声
一书的不完全统计就至少有 17 种说法, 这一方面说明语言迁 结为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习惯差异。有的甚至认为难度和差异
移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这个课题上 成正比, 差异越大, 难度越大, 甚至得出了语际距离等于难度这
的 研 究 还 不 是 成 熟 , 大 家 的 认 识 还 没 有 达 成 一 致 。笔 者 在 这 里 一 公 式 。Harris(1954)写 了 一 篇 名 叫“ 迁 移 语 法 ”( Transfer gram-
定义:
论似乎也注重语言共性, 但那主要是指适用于人类一切语言的
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 或者没有完全习 高度抽象化的普遍语法。该理论认为中介语的发展就像第一语
得的) 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言习得的发展一样是一个重新创造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目标
根据 Odlin 的定义, 迁移不仅仅是传统的迁移研究中所指 语的习得不受母语的影响, 从而否定了母语在二语习得的正迁
研究也说明了母语知识的正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习 产 生 较 为 广 泛 的 迁 移 。在 前 一 种 学 习 中 获 得 的 知 识 , 之 所 以
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作用
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负迁移作用作者:王毅来源:《大观周刊》2012年第51期摘要:本文通过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进行浅析,得出如下结论:一个人的母语能力会对他的二语学习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适当地利用好母语,就能促进外语学习和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母语正迁移负迁移二语习得在最近的几十年,双语教学是西方教育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提倡者认为可以适当利用母语促进外语教学,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都开始重新评估母语在二语课堂中的作用,并且努力将母语资源融入到二语教学中,以促进二语学习。
由于母语与第二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系统以及功能使用规则上面的相似程度存在着异同,不同外语学习的难度也会因此有所不同。
简要地说,语言迁移就是指先前的学习对后期学习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影响过程,可以划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如果两种语言比较类似,那么容易产生语言正迁移,反之则会出现负迁移。
一、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1、母语在语音中的正迁移在语音方面,中文里的汉语拼音和英文中的音标都是由音节构成的,其中拼音又可以分为声母和韵母,韵母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单韵母和复韵母,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声母就类似于英语中单词词首的辅音,而韵母则相当与英文中的元音。
此外,就发音方式和发音部位而言,汉语中声母與英语中的辅音也有很多的相似处。
中国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在发英文中的爆破音/b//p//t//d//k//g/;鼻音/m//n/;边音/l/;卷舌音/r/;纯元音/i://u://a:/上不会出现困难,因为汉语中也同样存在上述的音。
因此如果我们能在外语教学中预先比较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语语音系统的发音。
2、母语在词汇上的正迁移(1)词形构造上的正迁移我们汉语中有着大量的偏旁部首,比如说“木,火,亻”等等。
在单独的字(树,烂,伙)中,这些偏旁都带有一定的含义,我们可以通过偏旁推断出字的相关意思。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英语中有很多的词缀,包括前缀,中缀和后缀这些词缀同样含有特定的意思,例如:bi-(双)vice-(副级)pre-(之前)。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环境 , 促成原有知识和新 知识 的交织、 融合 , 重组新的知 识结构 , 不 断发挥 母语在 二语 习得 过程 中的正 迁
移作 用。从正 迁移 的角度探讨语 言迁移和二语 习得 的基本概念及 其关 系, 在 分析母语 正迁移现 象的基 础
上, 提 出了充分发挥母语在二语 习得 中的正迁移 作用的有 效策略 。
关键词 : 二语 习得 ; 正迁移 ; 策略
中 图分 类 号 : H 3 1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4 4 4 4 ( 2 0 1 5 ) 0 3 - - - 0 1 4 4 - - 0 4
在 二语 习得研 究 领 域 中 , 母 语 迁 移 现 象是 影 响 学 习者 二语 习得水 平 的 一个 不 能 忽 视 的 、 具有 重 要 价 值 的因素 。母语 既 是 外 语学 习不 可 缺少 的基 础 , 又 是可 以开发 利用 的资 源 。中 国的学生 一直是 处 于 母 语 为汉语 的情境 中进 行外语 学 习的 。在 日常生活
基金项目: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 目“ 商务英语专业 中高职衔接 课程标 准的研究 ” ( 2 0 1 3 J K 2 3 6 ) ; 广 州市教 育科学 “ 十二五 ” 规划课 题
“ 高职 E G P与 E OP融合教学差异化、 多元化策略研究” ( 1 2 A1 3 3 )
作者简介 : 李鸿杰 ( 1 9 7 2 一) , 女, 河南南 阳人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 院外语外 贸学院讲师 , 硕士 , 研究方 向为应用语言学。
01 5~0 4—1 8 收稿 日期 : 2
起到了负作用的影响 , 使学习者在母语 和 目的语的 认 同上产 生混淆 , 阻 碍 学 习者 对 第 二语 言 的正 确 理 解 与学 习。在语 言 学 习过 程 中 , 也 要 注 意母 语 对 外 语学 习 的促 进 作 用 , 不 能 忽 略 母 语 的正 迁 移 作 用 。 在具 体教 学过程 中 , 教师要 充分 发挥 正迁移 的作 用 ,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母语来促进外语学 习, 提高学习 成效 。单 纯地从 语 言本 身 的角 度 来看 , 汉语 和英 语 在语 音 、 句 式 等方面 存在一 定 的相似 之处 , 学 习者在
简析母语正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研究
简析母语正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研究"论文摘要: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影响在所难免。
传统语言学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
二语习得理论认为,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基础,又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识别两种语言的语际共性,可以减少二语表达过程中的焦虑感,缩短和目的语的心理距离,对二语的产出起到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正迁移一、母语迁移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研究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根据连接论的二语习得观,在习得二语之前,学习者的头脑中已经存在着母语,有其固定的概率形式;母语使用的时间越久,其概率形式被激活的机会越多,被强化的程度就会越高。
学习外语,碰到跟母语相似的成分,容易激活已经存在的母语形式,导致迁移。
母语知识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称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迁移分积极与消极两种:当母语规则与目标语规则相同时,迁移多为积极的,称作母语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标语之间出现差异时,迁移多为消极的,称作负迁移。
负迁移往往会导致语言错误及学习困难的产生。
例如,汉语中名词的复数一般体现在相应的量词上,这造成了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往往会忘记在名词后加-s或-es;“我非常喜欢…”也容易被逐字说成“I very much like…”;汉语表达礼貌时多用“请”,所以我国学生说英语时常用please来表示礼貌,而很少用其他的英语礼貌表达方式,如Would you…? Could you…? Do you mind…?等;汉语固定的句型“虽然…,但是…”被用在英语中翻译为Although…,but…。
后又立刻补充一句“Sorry,sorry,没有but”。
这些都是在日常交流中很常见的语误。
传统的语言学观点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或者说,母语干扰了二语习得。
许多人将母语的负迁移作为不能学好外语的主要原因。
浅析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
3海外文摘1 引言二语习得是指一种与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第二语言的心理过程,涵盖了诸多因素,其中母语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引起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尽管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但通常我们更关注母语与二语之间的差异以及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对于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分析母语的正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出广大外语教师及学习者应充分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从而提高学习者的二语学习能力。
2 什么是母语迁移Long & Richards在Oldin(1989)的著作Language Transfer 一书中作序指出“至少一个世纪以来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研究的中心问题”。
在我国语言学界,赵世开等人也认为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离不开对母语迁移作用的讨论。
然而,根据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 (Gass &Selinker,1989)中关于语言迁移的定义就有十七种之多,由此可见,母语迁移问题既是二语习得中的重点,又反映出该研究结果目前尚不成熟的特点。
本文提到的“语言迁移”问题的定义,引自Odlin 提出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从Odlin 提出的定义可知,语言迁移的来源除了受母语的影响之外,还可以受到学习者所掌握的其他语言的影响。
因此,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应当用“第一语言迁移”来区分于其他语言。
根据G a s s 和Selinker 的定义,语言迁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新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受到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正面影响,即语言的正迁移;另一类是新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受到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负面影响,即语言的负迁移。
由于已有的研究接下来笔者将着重讨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
3 母语的正迁移母语的正迁移作用通常由语言的普遍特点来体现,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形式存在一部分共同因素,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母语为汉语的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受到汉语的积极影响。
浅议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迁移现象
义的,英语"book"的意思是“装订成册子的纸张 ”,不管上面有 无文字 ;而 汉语“书”的意 思是“有文 字的册子 ”。 因此,当教 师对学生说:"please hand in your books."他要 的是练习本而不 是书。"book"和“书”的外延差别就更大了。
句法迁移 汉语与英语在句法上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它们都有诸 如陈 述句,否定 句,特殊 疑问句 ,感叹句 ,被动语 态等句 法形 式。但由 于汉语属于非 形态语言,动词没 有时态、人称、数和 格的差别 ,因此 ,中 国学生常常忘 记或用错英 语动词的词性 。 例如:中国学生深受沐浴迁移的影响,会把“汤姆喜欢篮球”翻 译成 "Tom like basketball",把“王 芳给 了我 两只铅 笔”会 译为 "Wang Fang gave two pencil"等等类似的现象。 (三)文化迁移 无论是英 语还是汉语 ,这 两种语言都 体现了自 身民族的 历史,文化和 精神风貌等特 点。英语和 汉语这两种 语言所反 映的文化 背景是不同 的,如 果不知道这 两种文化背 景的区别 而一味按 照母语文化 背景知识与 对方进行沟通 和交流,那么 势必就会产生语用交际错误的现象。例如大部分中国人在路 上遇见一些熟人,会经常问到“你到哪儿去?”其实这是很简单 的一句寒 暄的套语,但对西 方人来说会 给人一种粗 鲁无礼的 感觉,因为西 方人认为对方 是在打听自 己的隐私。 这样就会 很容易产生“文化冲突”的现象。 二、正迁移现象探究及启示 在对中国 学生英语学 习的研究方 面,人们往往 更多地关 注汉语的 负迁移进而 忽视了甚至 否认正迁移的 存在。然而 , 根据 图式理 论, “ 图式在 知识的 组织 中起着 中心作 用”(桂诗 春,1991:144)。而所谓图式就是“积集在一 起的知识单元,而 认知是 建筑积 块”(朱曼殊 ,缪 小春,1988:418)。乔姆 斯基认 为一切人类语言都具有共同的特点。 “这种语言的普遍性是学 习人类一切语言的天生能力,是 一切语言的蓝图,是一切语言 都具备的普遍特 征”(刘润清,麦基,王平,1988:226)。汉语与 英语虽然 存在着很大 的差异,但至少从 整体上它们 都属于人 类语言这个大的范畴,因此必然 具备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即存 在着共同的成份,所以在学习英 语时,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发 挥母语的 正迁移作用,努力 参与并模仿,有意 识、有 效地减少 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三、总结 英汉两种 语言中存在 着差异,有意识 地找出它 们之间的 不同或相似之处,在学习中尽量 排除母语的干扰,逐渐养成一 种良好的外语习惯,是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Terence Odlin. (Language Transfer) Cross- linguistic In 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 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Rod Ellis, 第二 语言习得 概论[M],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 出版社,2002: 22, 305 [3]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 要[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 社,1991:142- 152 [4]朱 曼殊,缪小 春,心理语言 学[M],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 出版社,1 998 : 4 18 - 42 5
二语习得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
二 、 语正 迁 移 现 象 的表 现 母
( ) 音正迁移 一 语
从语音系统看 。 汉语属于 以声调区别字义 的 “ 声调语言 ” , 而英语是一种主要依靠语 调来 区别宇 义的“ 句调语言 ” 且有些 . 音 素只存在 于英语 中 . 例如 英语 中的咬舌 音 , 是这 并不能否 但 认 汉语对英语学 习的促 进作 用。在语音 方面 . 英语 发音需要借 助音标 , 音标又被 分为元 音与 辅音 。 同样适 应于 汉语 。因 而 这 此 , 用汉 语 中存在 的音 素 。 利 自然的掌握 两种语 言发音 上 的共 同之处 , 有利于快速 熟悉 目标语 的发音规 律。 如 . 例 英语音标 中
式, 内涵义 。 想义 以及感情 色彩 方面都 存在 差异 . 联 因此 , 二 在
语 习得过程 中. 词汇 负迁移 也成为芙语 学习的一大 绊脚石 。但 是 , 关于词的组合规则 和构词法上仍不 乏相似之 处。在英语 在 中. 有横 组合 关系( y tg t ) s n mai 和纵 聚合 关 系( aa ima a c p rdg t — i) c . 意词 , 即注 短语 和句 子之 间的横 向和纵 向联系 , a… 0 如 f
一
( ) 法 正 迁 面上 . 在这里 主要探讨一下句法正 迁移。 汉语 的基本句型结构 与英 语有很大的相似性 , 按语气分 . 都包含陈述句 。 问句 . 疑 祈使 句和感叹句 。 因此在学 习英语过程 中. 如果调动 已有 的关于汉 语句法的图式 . 迁移 到英语句型 中,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此外 , 在语序 方面 , 英汉 两种语 言在句型 上有很 大的相似 处, 在简单句 中, 主谓宾 的顺 序几乎一样 . 时候 可以不用改 变 有 单词顺序 , 就可 以在两种语 言之间进行转换 。这也解释 了为什 么许多汉语语 法扎 实的同学 在学 习英语 的句 型语法 时相对容 易. 效果也好。
学术报告总结——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研究
学术报告总结——第⼆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研究报告题⽬:第⼆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研究报告⼈:时间:指导教师:报告内容:本报告的主要内容框架:⼀、语⾔迁移:(⼀)什么是迁移(⼆)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语⾳迁移(⼆)词汇迁移(三)句法迁移(四)语篇迁移(五)⽂化迁移三、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四、总结语⾔迁移的研究⼀直是是⼆语习得的重要内容。
我的报告主要从语⾳、词汇、句法、语篇以及⽂化五个层⾯⼊⼿分析母语迁移现象,并通过讨论影响母语迁移的语⾔因素与⾮语⾔因素,从⽽正确认识并积极的克服母语迁移, 以找出有助于⼆语习得的有效⽅法。
最终得出:研究母语迁移,对于⼆语习得以及语⾔教学有着⼗分重⼤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报告的选题意义是:语⾔迁移是应⽤语⾔学和第⼆语⾔习得领域⾥的⼀个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第⼆语⾔的习得中,母语起着重⼤的作⽤,描述这⼀现象的术语就是“迁移”。
现阶段普遍认为在⼆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迁移被视为不可忽视的现象。
国内专家学者关于这⽅⾯的研究见仁见智、报道诸多。
因此,探索这⼀现象对于语⾔学研究以及语⾔教学都有着⼗分重⼤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试图从语⾳、词汇、句法、语篇以及⽂化五个层⾯⼊⼿分析母语迁移现象,以期为今后英语语⾔教学积累资料。
评价:通过这次学术报告,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仅感受到了浓浓的学术氛围,⼜享受到了做学术的乐趣。
我这次学术报告选择是对⼆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的研究。
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这⽅⾯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报道诸多。
鉴于上学期对于⼆语习得课程的学习,以及与⾃⼰专业结合的情况,我认为探索这⼀现象对于语⾔学研究以及语⾔教学都有着⼗分重⼤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在学术报告会上,⼤学互相交流学术问题。
分享新发现,讨论新问题。
这是⼀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扩展了思路,拓展了视野,为今后的学术研究以及学位论⽂的思路奠定了基础。
在准备学术报告的过程中,也收获良多。
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作者:王秋雨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10期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重大影响,汉语学习者的母语有可能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也同样会有消极影响,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规则来处理目的语,这会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以学习汉语的英语学习者为例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母语正负迁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做具体阐述。
关键词:母语迁移;语音;词汇;语法;对外汉语教学一、引言语言迁移问题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一直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那么,学习者的母语或第一语言在习得第二语言时究竟是否起作用?如果起作用,到底起什么作用?是怎样起作用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由于母语与目标语的共性带来的正面影响,又要看到母语与目标语的差异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母语迁移现象2.1 母语正迁移指母语与目的语的相同之处会促进第二语言学习。
2.1.1 语音正迁移汉语和英语都采用的是国际音标标注,但是两者间会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则会促进学习者加快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和掌握。
例如:汉语中开头(kai tou),美丽(mei li),其中/k, t, m, l/都是声母,相当于英语中对应的辅音/k, t, m, l/,而/ai ou , ei i/相当于英语中的元音,在有一部分的元音和辅音在汉语和英语中是相似的甚至是相同的。
2.1.2 句法正迁移汉语和英语中有些简单句型是相同的,大致有以下三种,分别为:(1)主语+系动词+表语: I am a student.我是一名学生。
(2)主语+及物动词+宾语: She is typing a letter.她在写一封信。
(3)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He post me a card.他寄给我一张贺卡。
在这些句式的学习中,第二语言学习者将会较为容易的掌握这些句子并加以运用,在理解起来会利用自己的母语作为途径进行学习,可以直接对句中成分进行相应的翻译,不容易出现偏误。
浅析汉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现象
浅析汉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现象作者:张朝峰陈万会来源:《卷宗》2013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以中国人(即汉语为母语者)学习英语为例探讨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现象。
汉语在外语学习中的正迁移现象有利于外语的学习和运用。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情况,继而分析了汉语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探讨了汉语在二语习得中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正迁移现象。
关键词:汉语;二语习得;正迁移1 问题背景二语(本文中的“二语”仅指英语,下同)教学中汉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是外语教学界热议的话题。
母语在二语教学中的作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学界仍尚无定论。
由于汉语和英语在文化层面存在差异,这使得一些学者在探索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时,主张外语学习应该忘记母语,或者把外语完全当做自己的另一种母语去学习。
但是外语学习者能做到忘记母语、甚至是完全抛却母语去学外语吗?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适时地运用母语促进外语教学”的课题备受英语教师的关注。
2 理论依据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内,母语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讨论大都肯定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下面就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对母语作用的研究作一简单回顾。
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是由美国语言学家Lado于1957年首先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语误的出现根本上是由学习者将母语迁移到第二语言时所发生的干扰造成的。
在语言迁移过程中,Lado认为第一语言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称为“语言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负面影响叫做“语言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正迁移在二语习得中起促进作用,负迁移则起干扰作用。
到了20世纪70年代,许多语言学家用对比分析方式对学习者所犯的语言错误进行归类,从而提出了语误分析理论。
即把错误分成两大类:语间语误(Interlingual error)和语内错误(Intralingual error),前者是无规律的,由母语干扰所造成的,后者则是有规律的,与母语系统无关的。
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研究
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研究摘要: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个复杂而受诸多因素制约的认知过程。
本文通过英汉对比,分析了几十年来在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上的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其迁移的多种语言和非语言因素。
关键词:语言迁移第二语言习得正迁移负迁移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母语的语音、语义、语法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现象。
语言迁移虽然是一种“跨语言影响”,但多数研究的还是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所以语言迁移就成了母语迁移的代名词(唐承贤,2003)。
1 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1.1 正迁移正迁移是指母语对目标语起促进作用(Gass和Selinker,1994)。
1.2 负迁移负迁移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学习者)误以为相同所致(唐承贤,1997)。
1.3 交际迁移与学习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迁移母语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交际迁移(transfer in communication)和学习迁移(transfer in learning)(戴炜栋,王栋,2002)。
交际迁移只在说话和理解言语时发生,指学习者在应用和理解目标语时求助于母语知识来实现暂时的或个别的交际目的;学习迁移是早在说话和理解话语前就发生了,是指学习者使用母语知识来构建有关的目标语规则的中介语系统(Ellis,1994)。
2 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2.1 语言因素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英语是屈折语,汉语是孤立语,两者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英语的学习中负迁移往往大于正迁移,其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层面(斯琴,赵智芸,2006)。
语音层面上的负迁移:语音层面上的影响最明显的例证就是母语的口音对外语发音的影响,中国人讲英语或多或少带有中国口音,这是因为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
英语是一种主要依靠语调来分辨句义的“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而汉语则属于以声调区别字的“声调语音”(tone language),这两种语言在音位的数量及组合方式上不完全一样,这往往是造成中国学生在说英语时语音迁移的主要原因。
浅析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
浅析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师晓晶(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5)02-0186-02摘要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母语迁移现象一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所在。
本文从语言迁移的概念出发,介绍了语言迁移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阶段,并着重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现象,指出母语正迁移研究带来的教学启示。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母语正迁移A Brief Analysis on the Posi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i Xiaojing Abstract In the research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is always a focus of research among many scholars.Starting from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transf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development stages of language transfer,focuses on the posi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d points out the teaching implications brought by the posi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Key words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mother tongue;positive transfer早在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语言学理论开始占主要地位的时候,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就已经围绕母语的作用展开。
母语在二语习得课堂中正迁移论文
母语在二语习得课堂中的正迁移摘要:母语在二语习得中课堂中,存在正负迁移影响。
常规我们研究的只是母语在二语习得课堂中的负迁移,本文介绍了母语,即汉语对我们二语习得课堂中的正迁移情况,以及从汉语的语音,构词,语序,阅读,写作等方面进行举例说明。
关键词:二语习得;正迁移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2一、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负迁移影响母语对l2语言习得的影响一直是l2外语教育一线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对此,各种理论提出的假设不同,看法不一,但都有共识:母语对l2习得肯定有影响,这种影响的过程叫做“语言迁移”。
20世纪50年代的“对比分析”理论认为语言迁移有正负之分,正迁移起到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外语学习者习得l2,负迁移为干扰因素,给外语习得者带来困难。
早在1957年,罗伯特拉多在研究跨文化语言学时指出:“学习者往往将祖国的语言和文化中的结构,词义和词序迁移到外国的语言和文化中去。
”凯斯帕给迁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心理过程,在此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激发其母语知识去发展或使用其中介语。
”而斯加克特则把迁移现象看作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制约,学习者先前获得的知识在学习者对目的语进行假设时产生制约,使其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发生迁移。
面对众说纷纭的现象,奥得林(提出了他对迁移的理解:“迁移是先前习得的目的语和任何其他语言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当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以母语在外语习得中的迁移为理论指导,加入教学实践中汉语在英语课堂中的正迁移作为实例辅佐,得出英语课堂中汉语运用的一点启示。
二、母语在外语习得中的正迁移近年来,有研究显示母语思维问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cohen甚至在他的新书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中用一章的篇幅谈一语,二语思维问题,他还将一语或二语思维当作学习策略来看待。
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研究综述
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研究综述
杜程程;郭一平;宫静雯;姜曹冉;朱建芝
【期刊名称】《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年(卷),期】2022()8
【摘要】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研究。
本文旨在回顾母语迁移理论,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同时对其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思考。
本文在深入理解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关注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作用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页数】4页(P53-56)
【作者】杜程程;郭一平;宫静雯;姜曹冉;朱建芝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0
【相关文献】
1.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现象的认知研究
2.从“也”及日语相关形式“も”习得过程中的词序偏误看“母语迁移”的心理语言学条件——兼谈“双向二语习得研究”的意义
3.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综述
4.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以《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为例
5.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8, 6(3), 511-515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8 in Hans. /journal/mlhttps:///10.12677/ml.2018.63059Posi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i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 Case Study of Teaching Modern ChineseYing Sun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Received: Aug. 5th, 2018; accepted: Aug. 15th, 2018; published: Aug. 21st, 2018AbstractSecond language study often involves into learner’s original knowledge, with which they can un-derstand and construct a new knowledge. Meanwhile, Chinese students are influenced and limited by the level of their mother tongue in learning English. This thesis carries out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arner’s Chinese proficiency and English learning by the method of the questionnaire, individual interview and translating test. With the software SPSS17.0, this statistic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level of Chinese proficiency have a positive transfer on learning Englis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hat English major should be offered Modern Chinese, for the key role it plays in im-prov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culture and the translating ability of the English majors.Keyword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rn Chinese, Positive Transfer, English Learning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正迁移作用—以《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为例孙颖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收稿日期:2018年8月5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15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21日孙颖摘要第二语言的学习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语言知识,学习者会利用母语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
同样,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其母语——汉语的影响和制约。
为了论证汉语基础知识和汉语水平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笔者在本论文中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翻译测试获得定量数据,并使用SPSS17.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现代汉语》课程无论是对提高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语言文化修养,还是对提高他们的英语翻译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二语习得,现代汉语,母语迁移,英语学习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学习者的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具有一定的影响,即母语的正迁移和母语的负迁移。
学术界对母语干扰二语学习、母语对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负迁移作用的研究和关注颇多,如戴伟栋、王栋在《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一文中说:“在行为主义理论框架下,学习是一个旧有习惯阻碍新知识的过程”[1]。
但对于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的研究却较为少见。
我国著名翻译者章含之曾深有感慨的说:“当翻译这么多年,压力最大的不是外文,而是中文。
我所缺少的是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2]。
可见,母语积极地影响着二语习得的效果。
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字分析、鉴赏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汉语言文化修养,很多高校都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了《现代汉语》这门课,来作为对英语专业课程的有力补充。
然而,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它在学生习得英语的过程中是否具有母语正迁移的作用?鉴于以上问题,笔者在2015年至2016年第一学期承担了英语本科翻译专业1501班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并在学期末通过问卷,个别访谈和英汉翻译测试等方法,分别对英语本科翻译专业1501班(开设《现代汉语》课程)和应用英语专业1502班(未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部分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使用SPSS17.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母语的正迁移作用进行探究,进一步论证了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该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英汉对比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2.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一) 母语的迁移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影响的研究理论众多,其中最主要的有迁移(transfer)理论。
Terence 认为“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对目的语的学习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掌握,称为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特征不同时,可能表现为对目的语学习产生阻碍作用,使学习者对掌握目的语具有一定的困难,称为负迁移”[3]。
孙颖我国对母语迁移理论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以介绍评述西方理论为主。
90年代末,苏留华等学者开始了汉语对英语学习迁移的专项研究[4],但此项研究缺乏数据支撑。
笔者认为,汉语水平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更大程度上应该是积极影响,在学生汉语水平和英语教师的汉语水平都能够达到汉语教学所要求的标准的情况下,汉语对英语的正迁移作用将大于负迁移。
即,汉语水平越高,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就会越少。
(二) 《现代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在《现代汉语》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重点讲述了“词汇、语法和修辞”三部分,主要采用了英汉对比分析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现代汉语》这门课的学习,15级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在汉语词汇、语法和修辞三个方面认识到了汉语和英语的不同。
首先,汉语的动词缺少形态变化,但却能以重叠或重复建构词形[5]。
其次,由于汉语的词类具有多功能性,同句法成分是一对多的关系[5];再次,汉语的单句结构有些和英语单句结构相同,而有些却大不相同。
如:英语的简单句有“主+ 系+ 表”结构,而汉语却没有;汉语有连动句、把字句、兼语句等句式,但英语却没有这样的单句。
另外,汉语句子中的反复、排比、对偶等句式的词句整齐,可以互文见义,采用意合法,往往不用关联词;而英语句式结构严谨,则多用关联词[6]。
只有牢牢掌握这些语言差异,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英汉翻译时才可以准确措辞,灵活使用直译或意译,仿译、活用成语等多种翻译法,避免母语的负迁移,提高翻译质量。
3. 调查过程(一) 调查对象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受调查对象共30人,全部为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所有被试者都是大一新生,通过访谈了解,他们入学时的英语高考成绩均在90至120分之间。
其中15级应用英语1502班学生15名(下文将简称为组1),15级英语本科翻译专业1501班学生15名(下文将简称为组2)。
组1被试者15人均为女生。
组2被试者15人,含男生2人,女生13人。
(二) 问卷设计本次调查问卷由三部分构成,即:基本情况、实际情况调查、和英汉翻译测试三部分。
笔者分别在问卷1 (组1问卷)和问卷2 (组2问卷)的实际情况调查部分对两组学生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查:1) 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与动机;2) 学生的汉语能力和汉语水平;3) 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程的需求和建议。
调查问卷的第三部分,即两个班的英汉翻译测试,共8小题,每小题1分。
为了考察汉语水平对翻译质量的限制,每小题都给出了与汉语句式不同的英语单句或复句,以及三个不同汉语水平的译者所译出的汉语句子。
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汉语水平作答。
1) Talking and laughing, running and jumping, the children had a good time。
此句主要为了测试英语动词和汉语动词的不同语法功能。
即英语通过词缀构形,而汉语动词则通过重叠构形。
2) Lincoln was a good speaker and a student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此句主要考察英翻汉时,英语名词通常转化为汉语动词的译法。
3) It was poorly done。
此句主要考察英汉被动意义的不同表达方式。
4) I asked her to come here and do some typing。
此句主要考察学生对汉语把字句和连谓句的掌握。
5) As you sow, so will you reap。
此句主要考察学生对英汉谚语的互译,以及对汉语复句的意合法。
6) We will not attack unless we are attacked。
此句的考察内容是汉语修辞——顶真,及汉语紧缩句的用法。
7) We don’t believe that Chinese is inferior to any other language in the world。
此句主要考察英、汉语否定位置的区别。
8) The best ideas come out of the corner of our eyes, the edge of our consciousness。
此句主要考察学生在翻译英语句子时的汉语措辞和汉语文字功底。
孙颖4. 调查数据及分析本次调查发出30份问卷,实际收回3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