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 淀粉分解菌的检验
淀粉分解反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验证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能够分解为麦芽糖。
2. 探究不同温度对淀粉分解反应的影响。
3. 了解酶促反应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多糖,由大量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
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较小的糖类,如麦芽糖。
淀粉与碘反应会产生蓝色复合物,而麦芽糖与碘不反应,因此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淀粉是否被分解。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淀粉糊、清水、唾液、碘液、37℃温水。
2.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温度计、滴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和乙。
在甲试管中加入2ml淀粉糊,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
将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预热。
2. 加入唾液:在甲试管中加入2ml唾液,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
3. 观察颜色变化:将两支试管静置10分钟后取出,冷却。
分别向甲乙试管中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4. 温度梯度实验:将上述实验重复进行,分别将甲乙试管放入0℃、25℃、50℃、75℃的水浴中,静置10分钟后取出,冷却。
分别向各试管中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5. 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各试管中淀粉分解情况,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常温下,甲试管中的淀粉糊与唾液混合后,滴加碘液,颜色未变蓝,说明淀粉已被分解为麦芽糖;乙试管中的淀粉糊与清水混合后,滴加碘液,颜色变蓝,说明淀粉未被分解。
2. 温度梯度实验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分解速度逐渐加快。
在25℃时,甲试管中的淀粉糊与唾液混合后,滴加碘液,颜色未变蓝,说明淀粉已被分解为麦芽糖;乙试管中的淀粉糊与清水混合后,滴加碘液,颜色变蓝,说明淀粉未被分解。
在75℃时,甲试管中的淀粉糊与唾液混合后,滴加碘液,颜色未变蓝,说明淀粉已被分解为麦芽糖;乙试管中的淀粉糊与清水混合后,滴加碘液,颜色变蓝,说明淀粉未被分解。
3.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唾液淀粉酶在37℃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最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淀粉水解试验鉴别菌株方法步骤
淀粉水解试验鉴别菌株方法步骤淀粉水解试验听起来有点儿高大上吧?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通过观察细菌对淀粉的分解情况来鉴别不同菌株的小实验。
这个实验可是非常“接地气”的,操作简单,效果却很直接,能迅速帮你分辨某些细菌的特点。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淀粉水解试验”到底是咋个回事,有啥步骤,也顺便看看这个小实验背后是不是藏着一些“大智慧”。
咱们要准备好实验材料。
首先当然得有淀粉了。
大多数情况下,咱们用的淀粉是那种普通的马铃薯淀粉,为什么呢?因为它能很好地与细菌发生反应。
如果你身边没有马铃薯淀粉,别担心,玉米淀粉也是可以的。
然后呢,需要准备的是一些固体培养基。
通常用的是琼脂培养基,琼脂这东西有个好处,就是能在固态下把细菌“关”在里面,方便观察细菌活动。
咱们就要搞定那些“细菌们”了,得先从培养物里挑选出你想要研究的菌株。
别急,这时候你可能觉得步骤很多,其实它们都挺简单的。
就是关键的一步了,给细菌提供“淀粉大餐”。
这个过程非常直观,把淀粉溶液与琼脂混合,然后将它涂抹到培养皿中,晾干。
再将那些待检测的细菌点到培养基上。
这一步听起来简单,但也得讲点技巧。
细菌可不是闹着玩的,它们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规则,什么地方能“安家”,什么地方得“低调”点,全看你怎么安排。
要点到位,细菌们才会乖乖开始“吃”淀粉。
说到这,咱就得聊聊水解了。
细菌的水解能力就是能否把淀粉“消化”掉,分解成更简单的糖分。
细菌如果能分解淀粉,它就会在培养基上周围留下一个透明的“空地”。
这就叫水解区,是不是很神奇?想象一下,细菌吃掉淀粉之后,培养基上的那块地方就变得清晰透明,像被小小的“细菌大军”攻占过一样,其他地方还保持着原本的浑浊。
透明的区域,越大,说明水解能力越强,越能证明这个细菌能把淀粉吃个干净。
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变化,那就表明这个细菌可能没那么“能干”,没有分解淀粉的能力。
就是等结果了。
通常这一步需要大约24到48小时的时间。
你得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给细菌提供一个适宜的“家”,让它们能够在这个小小的培养基上肆意发挥。
细菌淀粉水解试验
细菌淀粉水解试验
细菌淀粉水解试验,是一种用于检验细菌对于淀粉的水解能力的实验
方法。
淀粉水解能力是一些生物的特有能力,通过此方法可以确认细
菌是否具有这种能力。
该试验的基本步骤如下:将含有淀粉物质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中,加
入已经生长好的细菌,置于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取出试管,加
入Lugol碘酒,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黑蓝色淀粉蓝色复合物的颜色变化
来判定细菌是否具有淀粉水解能力。
细菌淀粉水解试验主要分为两种结果,正反应和消极反应。
当细菌具
备淀粉水解能力时,淀粉被水解成糖类成分,而Lugol碘酒会和淀粉
形成复合物,在试管中会变成蓝色或黑蓝色,这被称为正反应;当细
菌无法水解淀粉时,试管中的Lugol碘酒与淀粉将不会形成淀粉蓝复
合物,试管中的颜色将保持为原始的黄色或棕色,这被称为消极反应。
细菌淀粉水解试验主要用于鉴定革兰氏阳性菌是否能够水解淀粉。
革
兰氏阳性菌中,可发现很多淀粉酶。
不同细菌之间水解淀粉的能力也
不尽相同,因此,经常用于鉴定不同的菌种。
此外,淀粉水解能力在医学领域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肠球菌的淀
粉水解能力可以用于对肠球菌菌株可能导致的疾病进行鉴定,如败血症、肠炎等。
此外,在食品科学中,淀粉水解能力也可以用于鉴定特定微生物是否存在于食品中,为食品卫生保障提供评估依据。
总之,细菌淀粉水解试验是一种常用的鉴定细菌淀粉水解能力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试管中淀粉蓝复合物的出现与否,可以判定细菌是否具有淀粉水解能力,为鉴定不同菌种以及医学、食品科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指标。
淀粉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实验与总结
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而淀粉与碘液发生反应形成蓝色化
合物,葡萄糖不与碘液发生反应形成蓝色化合物。能分泌淀粉酶的菌落 能在周围形成淀粉圈,从而通过碘液即可筛选出淀粉酶产生菌。
取5支试管(无菌),用移液管(无菌)吸取1mL活性污泥放入装 有9.0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数次混匀后即为10-1,再用无菌移液管吸 取10-1的菌悬液1mL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数次混匀即为l02稀释液,照此方法分别制成l0-3~l0-5的稀释液。将10-1~10-5稀释液 1mL涂布于平板培养基表面。用对应的移液管按浓度顺序依低到高分别 往培养皿中各加1ml菌液,并标注对应的标签为10- 1~10-5,在无菌条件 下往各个培养皿中加入加热后适当温度的培养液,置于37℃的恒温培养 箱中培养48h。培养24h后取培养基进行观察,并无明显菌落生成。 (3)初筛
制作两个平板,在长出的菌落中,找出独立菌株并滴加碘液,挑取 有淀粉水解圈的单菌落,在两个平板进行划线并培养24h(37℃)(时 间可调整)。 4.复筛(周五)
两个平板初筛菌株在同一块平板上分别划线培养,培养 72h(37℃)(时间可调整)。 5.精筛
用滴加碘液的方式挑选出最佳菌株 6.菌种鉴定
最后通过观察筛选到的菌株的菌落大小、形态,颜色及革兰氏染色 等情况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菌种鉴定 最后通过革兰氏染色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鉴定。染色后的显微观察
图(图三) 最终观察发现该菌落为白色湿润,易挑取。革兰氏染色后的显微观察为 红色杆状菌体。
菌种的筛选 设计实验 王拓 环工121 5802 Nhomakorabea12012
检验淀粉水解的操作
检验淀粉水解的操作
检验淀粉水解的操作流程如下:
1、试管1中加入0.5g淀粉和4ml水,试管2中加入0.5g淀粉和4ml20%的硫酸溶液。
加热两试管3~4min。
2、把试管2中的部分溶液倒入试管3中,留作下一步实验用。
3、向试管1和试管2中加入几滴碘溶液,观察现象。
发现试管1的溶液呈蓝色(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而试管2无明显现象。
4、向试管3中滴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9~10。
5、另取一只试管4加入3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4滴2%的硫酸铜溶液,立即有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生成。
再滴入试管3中的水解液1ml,混合均匀后,加热煮沸,溶液颜色有蓝色——黄色——绿色——红色等一系列变化,最终有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在酸的催化作用下,能发生水解。
(试管1中的淀粉未水解,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试管2中淀粉在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了,所以无明显现象;不同现象的原因就是淀粉在酸性条件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了水解反应)。
微生实验报告 2012.12.实验十二、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结果观察测定
微生实验报告姓名:王晶晖专业年级:2011级生物技术学号:040312011032实验十二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结果观察一、结果观察1、葡萄糖发酵实验直接观察试管:试管变黄者为葡萄糖发酵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2、V. P. 反应和甲基红试验:将培养好的液体培养基分装于两个干净的小试管中,在一管中滴入2-3滴甲基红试剂, 溶液变红的为甲基红阳性菌,不变的为甲基红阴性菌. 在另一管中加入V. P. 试剂,在37℃保温15分钟, 变红者为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3、吲哚实验在培养好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厘米高的乙醚,振荡,静置分层,加入2-4滴吲哚试剂,在掖面交界出现红色者为吲哚反应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4、硝酸盐还原实验在点滴板上滴入革里斯试剂A液和B液,如过溶液变红说明有亚硝酸盐,为硝酸盐还原阳性菌,如果不变色需要再倒出部分培养基在另外的小孔中再滴如耳苯胺试剂,如果变蓝,说明此菌为阴性菌;如果不变色,说明此菌为硝酸盐还原强阳性菌。
5、柠檬酸盐实验直接观察斜面,斜面变兰色者为柠檬酸盐利用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6、明胶水解向培养好的明胶培养基中加入酸性氯化汞或三氯乙酸溶液,并铺满平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为明胶水解阳性菌,没有透明圈的菌为阴性菌。
7、淀粉水解实验向培养好的淀粉培养基平板上加入碘液,并铺满平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为淀粉水解阳性菌,没有透明圈的菌为阴性菌。
8、硫化氢产生实验直接观察培养好的培养基,出现黑色沉淀者为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二、实验结果1、葡萄糖发酵实验阳性:大肠杆菌(半固体培养基变黄,左图)阴性:恶臭假单胞菌(保持紫色不变,右图)2、V. P. 反应和甲基红试验:(1)V.P.实验阳性:大肠杆菌(加入40%的KOH溶液10~20滴,再加入等量的α-萘酚溶液,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15~30分钟,培养液出现红色,右图)阴性:产气杆菌(同上操作,培养基不变色,左图)(2)甲基红试验阳性:产气杆菌(加入 M.R.试剂3-4滴后变红,左图)阴性:大肠杆菌(加入 M.R.试剂3-4滴后不变色,右图)3、吲哚实验阳性:大肠杆菌(乙醚层呈现玫瑰红色,右图)阴性:产气杆菌(左图)4、硝酸盐还原实验阳性:大肠杆菌(滴入革里斯试剂后变红,左下图)阴性:恶臭假单胞菌(滴入二苯胺试剂后变蓝,右上图)5、柠檬酸盐利用实验阳性:产气杆菌(溴麝香草酚蓝的斜面呈蓝色,右图)阴性:大肠杆菌(斜面培养基不变色,左图)6、明胶水解实验阴性:大肠杆菌(菌落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上图)7、淀粉水解实验阳性:枯草杆菌(加入碘液,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下图)阴性:大肠杆菌(菌落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上图)8、产硫化氢实验阳性:变形杆菌(出现黑色沉淀,左图)阴性:大肠杆菌(未出现黑色沉淀,右图)思考题1、你的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试分析原因。
酵母菌分解淀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酵母菌分解淀粉的原理。
2. 掌握酵母菌分解淀粉的实验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酵母菌分解淀粉的过程。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具有较强的发酵能力。
在适宜的条件下,酵母菌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本实验通过观察酵母菌分解淀粉的过程,验证其发酵作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玻璃瓶、导管、橡皮塞、凡士林、碘液、淀粉溶液、蒸馏水、澄清石灰水、酒精灯、镊子、试管等。
2. 实验试剂:酵母菌、淀粉、碘液、澄清石灰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将适量淀粉溶液倒入玻璃瓶中,加入蒸馏水稀释至适宜浓度。
2. 加入少量酵母菌,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将瓶口和导管用凡士林密封,防止氧气进入。
4. 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5. 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等待一段时间。
6. 观察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 打开玻璃瓶,嗅到酒味,说明产生了酒精。
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在分解淀粉的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
这是因为酵母菌细胞内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进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六、实验结论1. 酵母菌具有分解淀粉的能力,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2. 酵母菌分解淀粉的过程中,产生了酒精和二氧化碳。
3. 本实验验证了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 实验装置密封要严实,防止氧气进入。
3. 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卫生。
八、实验拓展1. 探究不同浓度淀粉溶液对酵母菌分解淀粉的影响。
2. 比较不同种类的酵母菌在分解淀粉过程中的差异。
3. 研究酵母菌分解淀粉的机理,为食品发酵工业提供理论依据。
_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实验1 (1)
探究活动
案例2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一段时间 后,检测淀 粉的分解 情况
贴上标签 加等量的淀粉溶液
从对照 组中取 2 ml
变蓝
或
从实验 组中取 2 ml 从对照 组中取 2 ml 产生动活 泼砖红色 沉淀 没有砖红 色产生
探究活动
案例2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制备土壤浸出液 准备土壤 浸出液静置一天
探究活动 案例2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制备土壤浸出液 准备土壤 浸出液静置一天
案例2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探究活动准备土壤制备土壤浸出液浸出液静置一天案例2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探究活动贴上标签加等量的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淀粉的分解情况
一、分解者: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还有腐生性生物如蚯蚓、白蚁等 。
二、分解作用的过程: 有机物被分解者分泌到细胞外的各种水解酶水解成 小分子有机物质,如纤维素酶可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 糖。然后再被分解者吸收到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最 终形成CO2、H2O和各种无机盐,同时是释放能量。 三、影响分解作用的因素:
为还原性糖(麦芽糖) ,通过碘液检测,可以证明淀粉被分 解,通过裴林试剂的检测,可以证明淀粉被分解为还原性糖。
(3)实验步骤(略)课本p102
设计实验方案:
1、土壤浸出液的制备 将沙布连 同土壤一 起取出,
取自农田或林地等 处的土壤,放入里 面装有厚沙布的烧 怀中。
加水搅拌
留在烧怀中的 土壤浸出液静 置一段时间备 用。
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什么? 探究分解者作用的实验的地点应选在哪? 实验室
探究活动
案例1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作用.
准备落叶
淀粉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实验与总结
按照试验设计步骤的大方向进行试验,个别细节有所改变,具体过 程及试验时间如下: (1)配置固体淀粉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NH4)2SO4 5g,KH2PO4 5g,淀粉5g,蛋白胨1.5g, 牛肉膏3g,琼脂8g,蒸馏水400ml,pH 7.0—7.5放于烧杯在加热套上加 热,待瓶中颗粒完全融化后停止加热并倒入锥形瓶(500ml)然后用棉 塞塞住瓶口,再用棉绳系好。试管、培养皿、移液管、锥形瓶一同高压 蒸汽灭菌。 (2)培养
活性污泥,(NH4) 2SO4 5g,KH2PO4 5g,淀粉5g,蛋白胨1.5g,牛 肉膏3g,琼脂8g,蒸馏水400ml,(盐酸,氢氧化钠适量)
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而淀粉与碘液发生反应形成蓝色化
合物,葡萄糖不与碘液发生反应形成蓝色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能分泌淀粉酶的菌落 能在周围形成淀粉圈,从而通过碘液即可筛选出淀粉酶产生菌。
取5支试管(无菌),用移液管(无菌)吸取1mL活性污泥放入装 有9.0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数次混匀后即为10-1,再用无菌移液管吸 取10-1的菌悬液1mL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数次混匀即为l02稀释液,照此方法分别制成l0-3~l0-5的稀释液。将10-1~10-5稀释液
1mL涂布于平板培养基表面。用对应的移液管按浓度顺序依低到高分别 往培养皿中各加1ml菌液,并标注对应的标签为10- 1~10-5,在无菌条件 下往各个培养皿中加入加热后适当温度的培养液,置于37℃的恒温培养 箱中培养24h(可适当延长)。 3.初筛
取5支试管(无菌),用移液管(无菌)吸取1mL活性污泥放入装 有9.0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数次混匀后即为10-1,再用无菌移液管吸 取10-1的菌悬液1mL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数次混匀即为l02稀释液,照此方法分别制成l0-3~l0-5的稀释液。将10-1~10-5稀释液 1mL涂布于平板培养基表面。用对应的移液管按浓度顺序依低到高分别 往培养皿中各加1ml菌液,并标注对应的标签为10- 1~10-5,在无菌条件 下往各个培养皿中加入加热后适当温度的培养液,置于37℃的恒温培养 箱中培养48h。培养24h后取培养基进行观察,并无明显菌落生成。 (3)初筛
淀粉的水解及其产物的检验实验
淀粉的水解及其产物的检验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淀粉水解反应原理及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淀粉是由α-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多糖,其化学结构为线性链和支链。
淀粉酶能够催化淀粉分子中α-1,4-糖苷键的水解,形成含有2-10个葡萄糖分子的低聚糖。
同时,α-1,6-糖苷键也会被切断,使得支链上的葡萄糖分子被释放出来。
最终产生的产物为葡萄糖、麦芽糖和低聚糖等。
三、实验步骤
1.将1g干淀粉加入10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稀盐酸
(0.5mol/L),摇匀后放置在水浴中加温反应2小时。
2.反应结束后,在试管中取适量反应液,加入少量碘液进行检验。
3.将试管放在白色背景下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注意事项
1.稀盐酸具有强腐蚀性,操作时需戴手套和护目镜。
2.反应过程中需加温,注意不要使水浴沸腾。
3.碘液具有毒性,操作时需小心,避免皮肤接触。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淀粉水解反应后的产物主要为葡萄糖、麦芽糖和低聚糖等。
在检验产物时,可以使用碘液进行检验。
碘液能够与淀粉形成复合物,在淀粉存在的情况下呈现出蓝黑色。
而在淀粉被水解后,其结构发生改变,无法与碘形成复合物,因此检测出来的颜色会变为红棕色或黄棕色。
六、实验拓展
除了使用碘液进行检验外,还可以使用比色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淀粉水解产物的检测。
其中比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只需要将产物溶于水中,并加入苏丹三号试剂后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确定产物种类和含量。
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则是一种更为准确、灵敏的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多种低聚糖和单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细菌淀粉水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细菌对淀粉的水解能力。
2. 研究淀粉水解过程中细菌的生长情况。
3. 了解淀粉水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多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淀粉可以水解为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
本实验利用细菌的淀粉酶活性,对淀粉进行水解,观察淀粉水解过程中细菌的生长情况。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淀粉- 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不同细菌菌株(如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 碘液- pH试纸2. 实验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器- 培养皿- 试管- 灭菌接种环- 恒温水浴锅- 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准备培养基:将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后加入2%的淀粉溶液,充分混匀,制成淀粉培养基。
2. 接种:将不同细菌菌株分别接种于淀粉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
3. 观察细菌生长:每隔一定时间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记录菌落数量和形态。
4. 淀粉水解实验:a. 将培养好的细菌接种于淀粉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
b. 在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少量培养液,用碘液检测淀粉水解情况。
c. 观察并记录淀粉水解过程中细菌的生长情况。
5. pH值检测:在淀粉水解过程中,用pH试纸检测培养液的pH值变化。
6.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细菌对淀粉的水解能力,以及淀粉水解过程中细菌的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细菌对淀粉的水解能力:a. 枯草芽孢杆菌:对淀粉具有较强水解能力,淀粉水解速度较快,菌落生长旺盛。
b. 大肠杆菌:对淀粉水解能力较弱,淀粉水解速度较慢,菌落生长较慢。
2. 淀粉水解过程中细菌的生长情况:a. 在淀粉水解过程中,细菌生长旺盛,菌落数量增加。
b. 随着淀粉水解的进行,菌落形态逐渐由圆形变为不规则形。
3. pH值变化:a. 在淀粉水解过程中,pH值呈上升趋势,说明细菌在淀粉水解过程中产生了酸性物质。
六、实验结论1. 不同细菌对淀粉的水解能力存在差异,枯草芽孢杆菌对淀粉具有较强水解能力,大肠杆菌对淀粉水解能力较弱。
淀粉的水解及其产物的检验实验目的
淀粉的水解及其产物的检验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了解淀粉的水解过程;
2.掌握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方法。
一、实验原理
淀粉是由α-D-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多聚糖,在水中形成胶体溶液。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被加水分子插入α-D-葡萄糖分子之间,从而断裂α-1,4-糖苷键,形成较小的低聚糖和单糖,其中主要产物为葡萄糖。
淀粉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被加水分子插入α-D-葡萄糖分子之间,从而断裂α-1,4-糖苷键,但主要产物为异麦芽糖。
二、实验步骤
1.将5g淀粉加入200ml锥形瓶中;
2.加入100ml 0.5mol/L HCl或NaOH溶液;
3.用塞子盖好锥形瓶,在沸水中加温30min;
4.取出冷却后的试液,用滤纸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5.取10ml过滤液放入试管中,加入3ml Fehling's A和3ml Fehling's B,加热沸腾2min;
6.取出试管,观察是否出现红色沉淀。
三、实验结果
1.酸性条件下,淀粉水解产物主要为葡萄糖;
2.碱性条件下,淀粉水解产物主要为异麦芽糖;
3.用Fehling's试剂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时,若出现红色沉淀,则说明存在还原性物质。
四、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2.加热时要避免锥形瓶中的试液溢出;
3.Fehling's试剂为有毒品,实验后应及时处理废液。
五、实验拓展
1.可以用Benedict's试剂代替Fehling's试剂进行检测。
2.可以通过比色法或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淀粉水解产物进行定量分析。
淀粉水解完全的检验方法
淀粉水解完全的检验方法
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取少量淀粉,加入适量的水,制成淀粉溶液。
2.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碱性。
3.在碱性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碘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根据颜色变化的不同情况,可以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如果溶液呈现蓝色,说明淀粉还未完全水解,因为碘液与淀粉反应会呈现蓝色。
如果溶液不呈现蓝色,而是呈现黄色或无色,说明淀粉已经水解完全。
这是因为当淀粉完全水解成葡萄糖后,碘液无法再与淀粉反应,因此不会呈现蓝色。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淀粉水解实验时,应控制好实验条件,如温度、pH值等,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注意实验安全,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品或高温等操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菌分解淀粉实验报告
1. 了解淀粉分解菌的筛选方法;2. 掌握淀粉酶的活性测定方法;3. 熟悉菌分解淀粉的原理和过程。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组成。
淀粉分解菌能够产生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为自身提供营养。
本实验通过筛选淀粉分解菌,测定其淀粉酶活性,验证菌分解淀粉的能力。
三、实验材料1. 土壤样品;2. 淀粉琼脂培养基;3. 淀粉酶活性测定试剂盒;4. 移液器、培养皿、试管、酒精灯、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淀粉分解菌的筛选(1)取适量土壤样品,用无菌水进行10倍梯度稀释,制成土壤稀释液;(2)取适量土壤稀释液,涂布于淀粉琼脂培养基上;(3)将涂布好的培养基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4)观察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情况,挑选透明圈明显的菌落,进行纯化。
2. 淀粉酶活性测定(1)将纯化后的菌落接种于淀粉琼脂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小时;(2)用无菌移液器吸取菌落,加入淀粉酶活性测定试剂盒中的提取液,进行酶液提取;(3)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酶液在40℃、pH6.0条件下的淀粉酶活性。
1. 淀粉分解菌的筛选在淀粉琼脂培养基上,观察到多个透明圈明显的菌落,经过纯化,得到淀粉分解菌。
2. 淀粉酶活性测定经过测定,纯化后的淀粉分解菌的淀粉酶活性为0.8 U/mL。
六、实验分析1. 淀粉分解菌的筛选:通过涂布土壤样品于淀粉琼脂培养基,筛选出淀粉分解菌。
透明圈的形成表明淀粉被分解,淀粉酶活性较高。
2. 淀粉酶活性测定:通过测定淀粉分解菌的淀粉酶活性,验证了菌分解淀粉的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较高的淀粉酶活性,能够有效分解淀粉。
七、实验结论1. 成功筛选出淀粉分解菌,验证了菌分解淀粉的能力;2. 该菌具有较高的淀粉酶活性,有望应用于淀粉分解、淀粉改性等领域。
八、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其他微生物的干扰,导致实验结果不够准确;2. 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pH等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 在后续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该菌的淀粉酶活性调控机制,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步骤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步骤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淀粉水解产物:将淀粉样品进行酶解处理,可以使用淀粉酶、唾液淀粉酶等。
在一定条件下,观察淀粉水解过程中产生的产物,并通过染色、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确定淀粉水解产物。
2. 测定产物的还原糖含量:将淀粉水解产物进行还原糖检测,可以使用巴氏试剂或费林试剂等,反应产生的红色或蓝色可比色物质可以定量测定还原糖含量。
3. 鉴定产物的结构:通过一系列化学试验和仪器分析方法,如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等,鉴定淀粉水解产物的结构。
例如,可以检测淀粉链断裂后形成的低聚糖的结构,如麦芽糖、麦芽三糖等。
4. 测定产物的溶解性:观察淀粉水解产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质,比较其溶解程度。
通常,淀粉水解后的产物溶解性较淀粉本身更好。
5. 测定产物的粘度:利用旋转粘度计等工具,测定淀粉水解产物的粘度,与淀粉片段的分子量和链长度有一定的关系,可以反映淀粉水解程度。
这些步骤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扩展,也可以通过其他分析技术进行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
淀粉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实验与总结
第一章 绪论1.1 简介1.1.1 淀粉本试验的检测方式则利用了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的特点。
1.1.2 淀粉废水的产生1.1.3 淀粉废水的处理方式1.2 国内外的争论进展续前面所提到的厌氧生物处理法和好氧生物处理法,下面笔者将简洁介绍两种方式的应用特点。
(1) 厌氧生物法厌氧法处理淀粉废水,其最终产物是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可作为能源回收利用;剩余污泥量少且易于脱水浓缩,可作为肥料使用;处理工艺运转费用低。
在当前能源日益紧急的形势下,该方法作为一种低能耗,可回收资源的处理工艺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近年来,厌氧发酵法处理淀粉废水主要有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厌氧流化床(AFB)、厌氧接触法(ACP)、两相厌氧消化法 (TPAD) 和厌氧滤池(AF)等。
(2) 好氧生物法同厌氧生物法相比,好氧生物处理法具有处理力量强、出水水质好、占地少的优点,因此被当前各国广泛应用。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好氧生物处理法的净化机理和曝气原理进展了大量的试验争论,使好氧生物处理法在设计和运行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和革, 特别是在 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取得了肯定的成果。
但与厌氧法相比,好氧生物法在处理淀粉加工废水方面有很多缺乏之处,例对于淀粉废水的治理,由于其污染物浓度高,危害大的特点,所以一般的化学治理方法难以到达很好的治理效果。
目前对于淀粉废水的处理争论广泛承受生物治理方式,其技术方案大致包括厌氧生物处理法和好氧生物处理法。
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纺织、造 纸、医药等行业。
而在淀粉生产中会排放大量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其 COD 浓度几千甚至上万,BOD 浓度也有几千,SS 量也较高。
如将废水直接排放,不仅是水资源的巨大铺张,而且将造成严峻的环境污染。
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在力求争论出一种快速、高效、低能耗的淀粉废水处理工艺。
淀粉是葡萄糖的高聚体,通式是(C 6H 10O 5)n ,水解到二糖阶段为麦芽糖,化 学式是(C 12H 22O 〕,完全水解后得到葡萄糖,化学式是(C 6H 12O 6)。
检测淀粉水解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淀粉水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了解淀粉水解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水解程度的影响;3. 学会检测淀粉水解程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一种多糖,由大量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
在酸性或酶的作用下,淀粉可以水解为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等低聚糖。
本实验采用酸解法,通过检测淀粉水解前后溶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来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淀粉(纯度≥98%)- 醋酸(浓)- 碘液(1%)- 葡萄糖标准溶液(0.1mg/mL)- 甲基橙指示剂- 氢氧化钠溶液(0.1mol/L)- 银氨溶液- 水浴锅-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移液器- 试管- 烧杯- 研钵- 滴定管2. 实验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电子天平- 移液器- 试管- 烧杯- 研钵- 滴定管四、实验步骤1. 准备淀粉溶液:称取0.5g淀粉,加入50mL蒸馏水,搅拌均匀,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5分钟,取出冷却。
2. 水解反应:向淀粉溶液中加入10mL浓醋酸,搅拌均匀,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30分钟。
3. 碘液检测:取少量水解液,加入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4. 银镜反应:取少量水解液,加入1滴甲基橙指示剂,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溶液出现银镜。
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取少量水解液,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移液器移取1mL溶液,放入比色皿中,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620nm处的吸光度。
6.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取6个试管,分别加入0、0.2、0.4、0.6、0.8、1.0mL 葡萄糖标准溶液,加入蒸馏水至2mL,用移液器移取1mL溶液,放入比色皿中,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620nm处的吸光度。
7. 计算水解程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实验水解液中葡萄糖含量,再根据实验初始淀粉质量,计算淀粉水解程度。
实验十二 淀粉分解菌的检验
潍坊职业学院教案案首基本课题:实验十二食品中淀粉分解菌的检验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淀粉分解菌检验的操作技术和检验的意义。
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无菌操作,难点是能否判断淀粉与碘变蓝的颜色和消失的变化。
对教材的处理和意见:先讲解,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计数操作的过程。
课后作业:计算公式:每平板平均菌落数*5*稀释倍数个菌落/克食品=25克课后体会:实验十二食品中淀粉分解菌的检验一、实验原理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
许多淀粉质食品,受到某些真菌和细菌的污染,产生淀粉酶水解淀粉质原料,不仅造成食品形态发生变化和变质,而且因其产生毒素,食用后引起食物中毒。
因此加强食品淀粉分解菌的检查,在食品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器材1.灭菌平板、玻璃涂棒、灭菌吸管(或灭菌注射器)、电炉、酒精灯、灭菌研钵、高压锅、试管、三角瓶的灭菌水230 mL(带玻璃珠)、天平(灭菌纸片)、被检样品(约250 g)、灭菌镊子或勺子等。
2.淀粉琼脂培养基:可溶性淀粉10 g、琼脂10 g、蛋白胨2.5 g、NaCI 2.5 g、水500mL、pH7.0 、121℃灭菌30min。
3.碘液:碘1g、KI 2g , 蒸馏水300 mL。
三、操作步骤(一)样品处理及培养1、要检查的食品作代表性采样。
用无菌工具采集检样约250 g(全班用)(装于灭菌的容器内送检。
2、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 g(大块的须剪碎)放入225 mL的灭菌水的三角瓶内,充分振摇作成1:10的稀释液(根据污染轻重稀释成不同倍数)。
3、制备平板:将加热溶化冷至约50℃的淀粉琼脂培养基摇均匀,注入灭菌的平板3套(每组),每个约15 mL,冷却凝固后备用。
4、用1 mL灭菌吸管或灭菌注射器吸取稀释检样上层液0.2 mL分别加入上述平板内,用无菌涂棒涂布均匀。
室温培养30min后于30℃的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3天。
(二)检查取出平板,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土样中淀粉降解细菌的筛选[1]
土样中淀粉降解细菌的筛选(设计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土壤样品中微生物菌种分离和筛选技术的实验设计方案。
2.掌握富集、平板稀释涂布法、分离筛选产淀粉酶菌株的基本原理。
3.初步掌握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产淀粉酶菌株的基本技术。
二、实验原理在自然条件下,产淀粉酶的细菌和其它各种细菌混杂生活在土壤中,要想分离出来必须建立相应的“筛子”。
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而淀粉与碘液发生反应形成蓝色化合物。
葡萄糖不与碘液发生反应形成蓝色化合物,结果可使淀粉酶产生菌周围形成透明圈,从而筛选出淀粉酶产生菌。
微生物酶产生菌的筛选具体分为增殖培养、初筛和复筛过程。
增殖培养是通过控制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和/或培养条件使样品中的目的菌得以大量繁殖,而非目的菌的生长受到抑制或繁殖减缓,从而提高样品中目的菌的数量和比例。
初筛是对所得的纯种进行检测。
由于淀粉酶是胞外酶,在分离培养基中加适量可溶淀粉通过平板透明圈法来检测淀粉酶产生菌。
筛选透明圈比值大的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进行复筛。
复筛的目的是淘汰底产菌。
三、实验材料1、培养基:蛋白胨, NaCl,可溶性淀粉,琼脂,蒸馏水。
2、玻璃仪器: 培养皿10副,试管10支,三角瓶 6个,移液管 10支(1mL7支,10mL 3支),100mL量筒2个,玻璃棒,玻璃珠。
3、其它:酒精灯,硅胶塞,包装绳,包装纸,PH试纸,接种环,电子天平,称量纸,高压蒸汽灭菌锅,摇床,角匙,记号笔等。
四、方法与步骤1、土壤样品: 食品厂、粮食加工厂、饭店等日常接触淀粉较多的肥沃土壤。
2、培养基的制备(1)液体培养基:称取蛋白胨1.0 g、NaCl 0.5 g、可溶性淀粉0.2 g溶于装有100 mL蒸馏水的三角瓶中,调pH为7.2至7.4,分装为2个三角瓶,50mL/个,包扎,121℃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
(2)固体淀粉培养基:称取蛋白胨1.5g, NaCl 0.75g,可溶性淀粉0.3g ,溶于装有150 mL蒸馏水的三角瓶中,再加入3.0 g琼脂粉并搅拌至充分溶解,调pH 为7.2至7.4,包扎,121℃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
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实验方法
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实验方法1.接触酶实验用枪头取一个菌落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3%的H2O2于菌落上,立即观察有无气泡出现。
2.淀粉水解实验(没有透明圈)淀粉酶活性鉴定培养基:LB培养基(0.5%酵提、1%蛋白胨、1%NaCl),可溶性淀粉1%,琼脂2%取实验菌株的单菌落在淀粉酶活性鉴定培养基中划线,30℃培养2天,形成明显菌落后,在平板上滴加碘液,菌落周围如果有透明圈,则表示淀粉水解为阳性;若仍为蓝黑色则为阴性3.脂酶活性的鉴定实验(有晕圈)脂酶活性鉴定培养基:LB培养基,Tween80 1%,琼脂2%取实验菌株的单菌落在脂酶活性鉴定培养基中划线,30℃培养2天,菌落周围若有晕圈,则为脂酶活性阳性,反之则为阴性。
4.蛋白酶活性的鉴定实验酪明培养基(不可溶性):LB培养基,0.3%酪蛋白(先碱化1g酪蛋白加1ml 1mol/L的NaOH,加水加热溶解),0.5%明胶(加热溶解),2%琼脂(没有)牛奶双层板(可溶性):上层LB培养基加2%琼脂,下层牛奶、琼脂(牛奶琼脂混合后的浓度都是2% 先把下层倒到平板中,待下层冷却后再倒上层(有透明圈)取实验菌株的单菌落在可溶性蛋白酶活性鉴定培养基及不溶性蛋白酶活性鉴定培养基上分别划线,30℃培养2天。
菌株若具有可溶性蛋白酶活性和不溶性蛋白酶活性,则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
5.纤维素分解实验纤维素酶活性鉴定培养基:LB培养基,1%纤维素钠取实验菌株的单菌落在纤维素酶活性鉴定培养基上划线,30℃培养5-7天,用0.1%刚果红染色液染色30min后,用蒸馏水冲洗,再用1mol/L的HCl复染30min后冲洗,观察是否有透明圈。
6.甲基红实验甲基红和V-P鉴定培养基:蛋白胨0.5%,K2HPO4 0.5%接种实验菌株于甲基红鉴定培养基中,每次两个重复,30℃培养2d、6d。
在培养液中加入一滴甲基红试剂,若为红色,则为甲基红实验阳性反应,反之则为阴性。
7.V-P测定用上一个实验的培养基接种实验菌株与V-P鉴定培养基中,每次两个重复,30℃培养2d、6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职业学院教案案首
基本课题:实验十二食品中淀粉分解菌的检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淀粉分解菌检验的操作技术和检验的意义。
教学的重点、难点:
做到无菌操作,难点是能否判断淀粉与碘变蓝的颜色和消失的变化。
对教材的处理和意见:
先讲解,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计数操作的过程。
课后作业:
计算公式:
每平板平均菌落数*5*稀释倍数
个菌落/克食品=
25克
课后体会:
实验十二食品中淀粉分解菌的检验
一、实验原理
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
许多淀粉质食品,受到某些真菌和细菌的污染,产生淀粉酶水解淀粉质原料,不仅造成食品形态发生变化和变质,而且因其产生毒素,食用后引起食物中毒。
因此加强食品淀粉分解菌的检查,在食品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器材
1.灭菌平板、玻璃涂棒、灭菌吸管(或灭菌注射器)、电炉、酒精灯、灭菌研钵、
高压锅、试管、三角瓶的灭菌水230 mL(带玻璃珠)、天平(灭菌纸片)、被
检样品(约250 g)、灭菌镊子或勺子等。
2.淀粉琼脂培养基:可溶性淀粉10 g、琼脂10 g、蛋白胨2.5 g、NaCI 2.5 g、
水500mL、pH7.0 、121℃灭菌30min。
3.碘液:碘1g、KI 2g , 蒸馏水300 mL。
三、操作步骤
(一)样品处理及培养
1、要检查的食品作代表性采样。
用无菌工具采集检样约250 g(全班用)(装于灭菌的容器内送检。
2、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 g(大块的须剪碎)放入225 mL的灭菌水的三角瓶内,充分振摇作成1:10的稀释液(根据污染轻重稀释成不同倍数)。
3、制备平板:将加热溶化冷至约50℃的淀粉琼脂培养基摇均匀,注入灭菌的平板3套(每组),每个约15 mL,冷却凝固后备用。
4、用1 mL灭菌吸管或灭菌注射器吸取稀释检样上层液0.2 mL分别加入上述平板内,用无菌涂棒涂布均匀。
室温培养30min后于30℃的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3天。
(二)检查
取出平板,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滴加碘液数滴旋转平板,使碘液铺满平板,含有淀粉的平板遇碘液即现蓝色。
如能分解淀粉的菌落,其菌落周围因淀粉水解出现无色(碘液颜色的)透明圈,透明圈的大小,标志着该菌水解淀粉能力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