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道传承
曾国藩家风
曾国藩的家风所谓家风,指在一个家庭或家族成员中沿袭下来的道德风貌和家庭传统。
全民谈家风,是件大好事,于是想起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
作为近代湖湘文化集大成者,曾国藩一生秉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条,把“齐家”摆在突出位置,他疏理治家方略,形成“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的治家八字诀,推出“尚廉、尚谦、尚劳”的家教家规,使世代子孙从中受益,曾国藩秉承的家风很值得今人借鉴。
最能体现曾国藩家风的,当然是收录一千五百封信札的《曾国藩家书》了。
该“家书”记录了曾国藩三十年从政、领军生涯中的家教心得,涉猎内容涵盖教子、持家、治学、交友、修身、理财、用人、处世、治军、从政等方方面面。
“一滴水可见阳光”,曾氏行文从容镇定,运笔挥洒自如,于平平无奇“拉家常”中蕴含许多真知灼见,充满人文关怀,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这是一部真实生动的生活宝鉴,难怪它成为中华传世家教之经典。
歷年来笔者多次拜读该书,越读越觉得意味深长、歷久弥香。
我们读《曾国藩家书》,最看重的还是其家庭教育,这些全表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及诸弟的家书中。
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曾国藩受此薰陶并发扬光大。
无论在教子读书、研究学问、勤俭持家、自尊自立、修身养性、做官从政等各个方面,他都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其学养造诣和道德操守呼之欲出。
所以民间素有“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巖”之说,近代曾国藩更被奉为“官场楷模”。
研读家书,曾国藩确实不愧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出身农家,他终其一生与俭朴相伴。
笔者探访过位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的曾国藩故居“思云馆”。
导游介绍,曾国藩不讲究膳食,通常每顿饭只有一个菜,因此博得“一品宰相”美誉。
三十岁时曾国藩做过一件缎马褂,却每年只在喜庆日穿一下,珍藏三十年而不换新的。
在京城上朝,他坚决不坐一品官轿,只坐普通蓝呢轿子。
他小女儿少时随母到两江总督府,穿一条缀青边的黄绸裤,曾国藩觉得太奢华,命她立即换一条没花边的裤子……有这等严父,曾家老少自然始终传承俭朴家风,谁也不敢越轨半步。
曾国藩家祖传的“八宝饭”
二、蔬。
中国农业社会重农抑商,商品经济落后,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主要靠自给自足,不仅要耕种以获得粮食,还要种植蔬菜以供日常所需。
有粮食和蔬菜才能解决生存问题,而后才能放眼长远,徐进图之,取得长足的进步。
三、鱼。
“鱼”在中国文化中有表示兴旺的含义,生活中能吃上鱼代表家庭境况不错,意味着家族发展得生机盎然,也预示着这个家庭有兴旺发达的稳定根基。
常言道“年年有鱼(余)”“鲤鱼跳龙门”,都代表家族在走向兴旺发达。
这既是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表明了精神文化追求的提升。
四、猪。
农业社会中,猪占据着扫房屋,也指打扫心灵,和“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吾日三省吾身”是一样的道理。
七、考。
考,即祭祀,现代很多年轻人将祭拜祖先视为封建迷信,这是大错特错的。
中国人以孝为先,孝是为人的根本,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就更别想做好其他事了,这并非危言耸听。
祭祀祖先不仅是对先人的追思,对家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诚心修身的表现,是生活的仪式感。
八、宝。
宝,即善待亲族邻里。
人是群居性物种,任何人身处社会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互帮互助、互亲互爱。
只有懂得善待亲族和邻。
曾国藩家训十六字箴言
曾国藩家训十六字箴言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曾国藩简介
2.曾国藩十六字家训的内容
3.曾国藩十六字家训的含义及启示
4.曾国藩家训的传承和影响
正文
曾国藩,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的十六字家训被誉为千古家训,对后世影响深远。
那么,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是什么呢?
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是:“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这十六个字,简单明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家俭则兴,意味着家庭要勤俭节约,这样才能使家庭繁荣昌盛。
人勤则健,意味着个人要勤奋努力,这样才能保持身心健康。
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意味着只要一个人能够勤奋努力,又能够节俭持家,那么他将永远不会贫穷。
这十六字家训,不仅是曾国藩的人生经验总结,也是他对后人的教诲和期待。
他希望通过这十六个字,教导后人如何过好生活,如何保持家庭的繁荣和幸福。
这十六字家训,既是曾国藩的家训,也是他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对后人的影响深远。
他的家训,既强调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勤奋努力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对后人的品德教育、人生指导和家庭管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曾国藩的家训,也因此被誉为千古家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不仅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曾家后人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家后人,秉承曾国藩的家训,勤俭持家,勤奋努力,使曾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家风和家庭传统。
总的来说,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既是他的人生经验总结,也是他对后人的教诲和期待。
曾国藩的家教家风
曾国藩的家教家风自从唐浩明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出版之后,海峡两岸悄然兴起一股“曾国藩热”。
我是曾国藩家乡人,数十年来,笔者采访了当地村组许多上了年纪的有识之士,因而对曾国藩及其家族后裔的真实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家乡人最为崇尚的,首推曾国藩的家风家教。
纵观古今,凡达官贵人之家,大多好景不长,因其子孙逐渐骄奢淫逸,过不了两三代,便门第没落,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唯独曾国藩兄弟五人的家庭,至今190余年间,绵延至第八代孙,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
曾氏家族之所以如此人才辈出,是与曾国藩良好的家风、严谨的家教、丰富的家庭藏书密不可分的。
(一)曾国藩严谨的家风,既为当时和后人崇尚,也为乡亲和世人称道。
1811年,农历十月十一亥时,曾国藩诞生在今湖南省双峰县荷叶乡神冲天子坪村。
曾家祖祖辈辈都是勤劳节俭、忠厚善良的农民。
曾国藩从小受家庭影响,半耕半读发奋苦学成材,后因战功卓著封侯拜相官至极品,且四个弟弟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齐如雁阵皆受皇封同做高官,赢得满族荣华。
但他时时处处谦虚谨慎,再三告诫子孙后代必须“半耕半读,勤俭持家,以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
”要他们亲自参加打草、捡柴、拾粪、插禾、锄地、收割等农事劳动,不许仗势欺人,不许使婢差奴。
曾国藩对祖父星冈公遗下的“治家八字诀”甚为推崇:“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起、扫屋、祭祖、睦邻八件事情)。
”其住宅取名“八本堂”。
八本即: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这八本是曾氏书香门第家庭教育之精髓,曾国藩兄弟及其子孙后代终身行之不懈。
此外,曾氏祖传家规家风还有三不信:不信僧巫(和尚师公),不信地仙(风水先生),不信医药(凡药三分毒);三致祥:孝致祥,和致祥,恕致祥;以及“勤俭孝友”四字要诀:勤劳俭朴持家,孝敬父母长辈,友好兄弟姐妹,团结左右邻居。
曾国藩家书最有名的一篇[精选3篇]
曾国藩家书最有名的一篇[精选3篇]【曾国藩家书最有名的一篇第1篇】关于曾国藩,作为湖湘学子的我早已对他有所了解,而他所著的《曾国藩家书》在高中学习文言文时就已拜读。
在朝为官的曾国藩,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很显赫也是很有争议的一个人;关于他的家书,却是在平淡的家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也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这个寒假阅读《曾国藩家书》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后辈的态度。
比如家教五个字:书蔬鱼猪竹。
他特别反感孩子们睡懒觉,要求赶紧起床读书、种菜、养鱼、喂猪、种竹子去。
女孩子还要纺线做饭洗衣,家务事自己做。
不但如此,竟然写信通知他弟弟:我将来绝不给子女留钱,做官的人给子女留钱“可羞可恨”。
这样的教育在今年过年时期有很强烈的感受。
一句“回家过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情愫。
新春期间,万家团圆、共享天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因子,也创造出弘扬优良家风、开展家庭教育的绝佳契机。
作为家庭年长的我,今年在家便是成了大扫除、洗碗的主力军,每天在老家院子里都能“日行万步”。
在团圆饭的餐桌上,不仅仅有长辈对去年劳动成果的总结,更有了对晚辈全面发展的殷切期盼。
家庭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
如果轻视了春节的文化意味,把过节仅仅视为“吃、玩、睡、买、游”,那么无疑就冲淡了节日的意义。
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曾国藩家训“书蔬鱼猪竹”,一个个家训故事、一句句家风箴言,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美德。
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在家庭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塑造子女的人生观与敬畏心。
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价值坚守未变,传统家庭美德不应成为束之高阁的冰冷道理,让其潜移默化更多心灵,全社会都会充盈风清气正、和谐美好的正能量。
曾氏家规家训
曾氏家规家训
曾氏家训是曾国藩家道和修养的总结与传承,被称为“曾氏家规”。
这些家规包含了曾国藩对于家庭、个人道德、教育以及行为准则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导。
曾氏家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忠诚敬事:要对国家、社会和家庭保持忠诚和敬意。
对国家有责任心,尽心尽力为国家效力;对上级要诚实尽责,服从指挥;对父母要孝敬顺从,尊重他人;对配偶和子女要关爱、体贴。
2. 勤俭持家:曾国藩非常重视勤俭持家的观念。
他要求家庭成员勤勉努力,不懒惰,节约开支,节制消费。
他认为家境贫寒不是借口放纵奢侈,而是要更加努力工作。
3. 修身养性:曾国藩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到言行一致,端正言谈举止;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要坚持为人谦恭有礼,与人和睦相处。
4. 诚实守信:曾国藩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准则。
要恪守诚信,不撒谎,不欺骗他人;要守信于人,言出必行,不轻易许下承诺而不履行。
5. 善待他人:曾国藩教导家人要善待他人。
他强调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益,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要宽容待人,宽容他人的过失,不与人计较小事。
这些家规和家训都是曾国藩为了培养家人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而制定的准则,旨在提倡家庭和睦、和谐之道。
它们对于后代子孙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曾国藩家族为什么长盛不衰
曾国藩家族为什么长盛不衰?偶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曾国藩的文章,细读后颇有收获,现保存留念。
作为一个以“立德、立言、立功”传世的历史人物,他的遗嘱尤其可看,那里面有他一生大智慧的总结和传给后人的心得。
看后不得不服,人生三大忌:骄、奢、逸,人生六大宝:勤、孝、俭、仁、恒、谦。
曾国藩虽位极人臣,但做事情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对人对事都极其认真。
怪不得周国平说“人类最高的智慧是敏感和警觉。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37岁任礼部侍郎,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曾国藩的家教家风更是令后人传诵。
一、曾国藩跳出“富不过三代”的历史周期率曾国藩在家中是长子,他的教育思想对其兄弟及子女都有很深的影响。
长子纪泽精通诗文书画,他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清代末年,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曾纪泽凭着其斗志和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城,从而取得清末外交史上惟一的胜利。
次子纪鸿喜爱自然科学,精通天文、地理,最精代数,著有《对数详解》《圆率考真图解》,还计算出100位的圆周率。
难得的是不仅其子成才,其孙辈曾宝荪、曾约农等也都成为教育家和学者。
俗话说“富贵不过三代”,但据调查,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没有出一个纨绔子弟。
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原因当归于曾国藩的教子有方。
二、曾国藩教子的六项内容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
(二)尽孝悌,除骄逸。
(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
(四)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
(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
(六)家事忌奢华,尚俭。
(七)治家八字:考、宝、早、扫、书、疏、鱼、猪。
(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
(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
(十)择良师以求教。
归纳起来,曾国藩教子的内容主要有六项,即“勤、孝、俭、仁、恒、谦”六字。
曾国藩的家庭之道
读《 曾 国藩 家书 》 , 我们 首先 感受 到 的 , 是 曾 国藩对 家 族极 强 的责任 心 刚 到北京 为 官之 时 . 他 就要 求弟 弟们 把 作文 定期 寄京 . 不 惮
其烦 . 亲加 批 阅 。
有 一句话 。 说 湖南 人 只有 “ 出湖 ” 之后 , 才有 出息 。 意思 是说 , 湖南 人 虽然 有奋 斗精 神 。 但 是 湖南 毕竟 封 闭偏 僻 , 风 气保 守 。所 以湖南 人不 出洞 庭 湖 . 终是 井底 之 蛙 。
勇而大 败 。 因此 只有 “ 自强 ” 才是 真正 的强 , 处 处 皆强就 是 弱 。
大 心力 。
对 曾 国荃 。 曾国藩 常讲 “ 强” 与“ 弱” 的关 系 。
曾 国藩 一生 推崇 “ 强” 这个 品质 。 但是 , 强 也分 多种 。一种 是 “ 自强 ” , 也 就是 能 战胜 自己。 另一 种是 “ 刚愎 ” , 那 是 虚张 声势 的 逞强 。 处 处争 强好 胜 。 凡事 都 要 占尖 , “ 以客 气胜 人 ” 。
政治。 但是 . 他 在家 书 中的状 态却 非 常真 实 , 毫无 保 留 。 他 对家 人
说话 非 常直接 . 有 的时候 不免 因为过 于直接 惹得 家人 恼 怒 。
曾国藩家 书 的第 三个 特点 是 “ 平易” 。
曾 国藩 是一 个 “ 平庸 ” 的人 。 他 一生 没有 说过 什 么惊人 之语 , 家 书也 都是 老生 常谈 。但 和他 人 不 同 的是 , 首 先 曾 国藩 所说 的 , 都 先 经 过 了 自己的反 复 思 考 , 确有所得 、 确有 体 会 , 他 才会 对 别 人说。 其次 , 他 所说 的 , 自己都做 到 了 , 或 者说 , 要 求别 人做 到 的 , 他 都首 先做 到 了 . 这 就让 他 的 家书有 与众 不 同的说 服力 。 《 曾国藩 家书 》 的第 四个 特点是 因人 施 教 。 由孔子 开创 的 中 国教 育 传统 就是 “ 因材施 教 ” 曾 国藩 的诸 弟 当中 , 能力 最强 的是 曾国荃 。 曾 国藩 对 他全 力培 养 , 花 费 了极
曾国藩治家有道,培养子弟勤俭谦和的品性,重点突出独立个性培养
曾国藩治家有道,培养子弟勤俭谦和的品性,重点突出独立个性培养展开全文咸丰10年,曾国藩在战事上终于取得了主动权。
太平天国内乱自废武功,胜利已经就在手中,曾国藩这位统兵大帅却看到了更远的未来,国事,天下事都是过眼云烟。
家事才是最重要的,的确却没有任何事情比培养后代更重要的事情了。
沧海桑田,天道使然,非人力所能左右。
一曲红楼梦告诉我们: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对这个权倾天下的儒家弟子来说,家族经久不衰才是核心价值。
后来的现实证明了曾国藩是对的!太平天国被攻破后,生生坑了曾国藩一把!洪秀全的身后没有留下一两银子!清皇室的打击报复马上就到,手下的人浴血战斗的报酬,就是卸甲归田!因此,有记载的劝进,就有四次!可是,曾国藩克制了自己,的确就在当时的国情下,谁上位都是受煎熬。
曾国藩不是没有勇气,而是看到了未来!天下经历3000年未有之变局!清朝没有几天了,一个势力的延续,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李鸿章已经是内定的湘军一哥!此时的曾国藩正在总结经验,丰富曾氏家训,作为家族养成教育的张本,这是曾国藩一生的坚持,这才是他给后代留下的遗产,希望家族子弟也能接受。
有人说曾国藩刻板,其实他不是刻板,而是负重太大,神经绷得太紧!其实,曾国藩治家有道,培养子弟勤俭谦和的品性,重点突出独立个性培养。
李鸿章就是一个例子,古人师承关系是要超越血缘的,那是文化和灵魂的继承。
李鸿章有个性,是圈里人都知道的,他做过两件事,几乎都是忌讳,第一件:他曾经公开说自己的老师曾国藩,不会带兵打仗。
第二件:攻下太平天国后,李鸿章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我一直以为大清的官员最腐败,可是看了长毛,才知道大清都是清官。
”第二句是“天王吃苔藓,居然说是上帝的恩赐,我们湘军奋斗了这么多年,对手是一群精神病。
”可见,李鸿章是多么的恃才傲物!曾国藩看到了他的才华,故而要求特别严格!不断的打压李鸿章,磨砺他的心智,希望他能继承勤俭谦和。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
一方面他率湘军残酷地镇压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使腐朽的晚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他也因而落下了一个“曾剃头”的名号;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代鸿儒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道德文章、为官治军可谓卓绝一世,特别是他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为后世所传颂。
历朝官宦贵族之家,往往一代人便享用殆尽,因为教育不当,其子孙骄奢淫逸,放荡不羁,最终走向堕落,家势因而衰败。
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是海内极为少见的长盛之家。
究其原因,就是曾国藩那套独特的集传统文化之精华而不同于传统,有着开拓品质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曾氏家庭教育思想之源曾国藩自幼发奋读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从其求学历程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曾氏获取传统文化之精深,接触面之广博,这在清代列臣之中,实属罕见。
他是清代的大儒学家,毕生信守儒学,信奉孔孟之道,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在他精心挑选认为足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十二位圣哲中,孔子就居其中,他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推崇备至的。
但曾氏并不是一位儒家思想的纯粹守望者,他并非一成不变地接纳儒学,儒学思想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传承又发展,融汇又创新的特质。
他的儒学思想有其自己的特点:一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人世思想。
曾国藩的人生态度是人世的,这从其奋斗不止的人生历履及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可看出来。
当晚清政府面对势如破竹的太平军而束手无策时,曾氏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苦心操办团练,亲自率领湘军与数倍于自己的太平军作战,虽历经挫折磨难,九死一生,但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取得胜利,挽救了行将崩溃的晚清王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曾氏是参透了这一道理的。
他一生高度关注家庭教育,把教育子弟视为自己的重要义务和职责,这与他人世的人生态度是密切相关的,这种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看重自身的社会作用,追求“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价值,他是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来规范自己和家人的。
新时代的家风家训之曾国藩
新时代的家风家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家庭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变革。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积极向上的家风和明确的家训,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培养健康、坚韧的家庭力量。
首先,新时代的家风应当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尊重长辈、敬重师长,培养孝顺之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要注重培养家庭成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每个成员都能在新时代中保持活力和创造力。
其次,家训要注重素质教育。
在新时代,纯粹的知识面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包括情感管理、人际沟通、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使家庭成员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全面发展。
再者,家庭要注重家庭成员的个性发展。
新时代强调个性发展,家庭成员应该被鼓励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梦想,而非过于强调传统的规范和束缚。
家庭应该是一个支持和引导成员发展的平台,为他们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此外,新时代的家风还应注重科技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面对信息爆炸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家庭成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科技素养,同时注重社会责任感,培养对社会的关切和责任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最后,家庭要注重沟通与包容。
在新时代,社会发展变化迅速,家庭成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保持包容的心态。
只有在相互理解与支持的基础上,家庭才能形成紧密的联系,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总体而言,新时代的家风家训需要既注重传承传统文化,又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
家庭要成为每个成员成长的温床,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这样的家庭力量不仅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新时代的家风家训与曾国藩的观点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名将,也是一位重视家庭教育的儒家学者。
他在《曾文正公家书》中详细论述了家风家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首先,曾国藩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中国名人的家风家教小故事7篇
中国名人的家风家教小故事7篇中国名人的家风家教小故事篇1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
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
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以俭持家。
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
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
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
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
”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勤于治学。
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
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
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字缺一不可。
”重视家教。
曾国藩有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活到91岁。
1875年,曾纪芬嫁入湖南聂家。
曾国藩规定,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
曾国藩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
中国名人的家风家教小故事篇2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
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
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宁夏政府主席。
19,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
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
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
”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
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当代家庭教育中优秀家训家风的传承研究——以曾国藩家训为例
【摘要】众所周知,曾国藩十分重视家庭教育。
在曾国藩的家训中,孝悌、勤俭以及谦敬是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
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进行了探讨,一方面探讨了曾国藩家训的思想来源,另一方面探讨了曾国藩优秀家训家风对于当代家庭教育的影响,其主要目的在于有效提升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的整体质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家庭教育;优秀家训家风;曾国藩;传承研究【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7—0114—02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家训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家训的主要作用在于有效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稳定国家整体结构,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
中国古代的一些优秀家训文化对于青少年道德素养的塑造以及良好家风的培育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曾国藩生活于晚清时期,虽然历史学家对曾国藩有褒有贬,但是无论褒贬,其优秀的家庭教育理念依然值得现代家庭学习。
本文就以曾国藩家训为例,探讨其思想来源及其对当代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
一、曾国藩家训的思想来源(一)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曾国藩家训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曾国藩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十分深入的研究,他的历史文化功底深厚,是晚清四大“中兴之臣”之一。
14岁时,曾国藩已经能够熟读儒家优秀文化经典,在这一过程中,他逐步形成了自强不息的积极入世思想,振兴国家的社会责任感也开始逐渐形成。
因此,曾国藩在家训中对家族子弟的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拥有远大的志向,用坚持不懈的精神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
尤其是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一些人非常容易因为利益而迷失了自己的心智,而在这一过程中,曾国藩依然保持着十分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不妒贤害能,不贪利贪民的基本原则[1]。
另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节俭文化也得到了曾国藩的认同,众所周知,曾国藩熟读经史,因此,他对节俭之道与家族兴亡之间的关系有着更加深刻的感悟,对于墨家的勤俭之学十分推崇,要求家族子弟做到量入为出、广开物源。
曾国藩家风传承故事
曾国藩家风传承故事曾国藩啊,那在咱中国近代史上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他的家风传承故事啊,就像一部充满智慧又特接地气的家族宝典。
先说这早起的事儿吧。
曾国藩自己就是个早起的模范,他觉得早起那可是家运兴旺的开始。
他常常天还没亮就爬起来读书、处理事务。
他这习惯可不得了,在曾家就像一场“早起风暴”一样传开了。
他要求家里的子弟也必须早起,就像他给家里人立了个无声的军令状似的。
要是哪个子弟敢睡懒觉啊,那估计都觉得自己犯了个大错。
他大儿子就有一次想偷偷懒,结果被曾国藩发现了。
曾国藩那脸色,就跟乌云密布似的,然后就开始给大儿子讲大道理,什么“一日之计在于晨”啦,早起能养成勤奋的好习惯,这习惯可是能影响一辈子的。
从那以后啊,他大儿子再也不敢睡懒觉了,而且还把这早起的习惯传给了自己的孩子。
曾国藩还特别看重读书。
他家里那藏书啊,就像一座小山似的。
他对子弟们说:“书这东西啊,就像宝贝,比金子都值钱。
”他自己哪怕在打仗那么忙的时候,都不忘抽空看书。
有一回,他的一个小侄子读书不认真,在那儿偷偷玩蛐蛐呢。
曾国藩看到了,也没大声呵斥,而是慢悠悠地走过去,捡起那蛐蛐罐,把蛐蛐放走了,然后对小侄子说:“你看这蛐蛐,它要是不好好待在草丛里,到处乱跑就容易被抓住。
你读书不认真,就像这蛐蛐没在自己该在的地方,以后也会被生活抓住小辫子的。
”小侄子听了,脸一下子就红了,然后乖乖回去读书了。
在持家方面,曾国藩提倡节俭。
他家虽然地位高、财富也不少,但生活一点都不铺张浪费。
家里的女眷们都要自己做针线活,衣服也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他有个妹妹刚开始还不理解,觉得家里又不是没钱,为啥要这么省呢。
曾国藩就给她讲,这节俭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一种品德。
如果从小就大手大脚的,那这品德就没了,人要是没品德,就像房子没了根基,早晚得倒。
妹妹听了,也开始学着节俭持家,还把这个理念传给了自己的孩子。
曾国藩的家风就这么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了。
就像一棵大树,他自己是树干,立得直直的,充满了力量和智慧。
曾国藩家风家训10条
曾国藩家风家训10条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化人物之一。
他注重家风家训,为人所称道。
以下是曾国藩家风家训的10条:
1. 以诚待人:真诚对待别人,不欺瞒、不虚伪。
2. 尊重长辈: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敬重师长。
3. 勤奋努力:做事要勤奋努力,不怕困难、不怕失败。
4. 识时务者为俊杰:明了时局,把握机遇,才能成就大事业。
5. 谦虚谨慎:做人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自满。
6. 庄重肃穆:言行庄重肃穆,不轻浮、不嬉皮笑脸。
7. 知耻近乎勇:知道羞耻,有愧于心,才会更加刻苦努力。
8. 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在困难面前不耐烦、不气馁。
9. 忠诚正直:忠诚于国家和人民,廉洁正直,不屈服于任何权力和金钱的诱惑。
10. 以身作则:做好自己是最重要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始终以身作则,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曾国藩教子有方
曾国藩教子有方•相关推荐曾国藩教子有方曾国藩的一生,谦虚诚实教子有方。
父爱如山,值此父亲节之际,我们今天不但要向这位父亲学习的教子之道,更是向天下所有含辛茹苦的父亲们致敬。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曾国藩教子有方,欢迎阅读与收藏。
曾国藩教子有方篇1孩曾国藩出身低微,然而他不仅学识渊博、见识阔宏、文武兼备;而且当时的朝庭信赖他,满朝文武官员钦佩、尊敬他;死后被谥为“文正”、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
曾国藩的一生,谦虚诚实教子有方。
他的儿子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纪鸿研究古算学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他不幸早逝;他的孙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昭抡,曾约农这样的学者和教育家。
曾国藩在教子方面有三个方面给人启迪:----教育子孙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白事理。
他致力于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注意观察他们的天赋、潜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培养、雕塑。
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身体好,能吟诗作文,能够明白、通晓事理,就能有所作为,就不悉没有饭吃,就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他认为当官是一阵子的事,作人是一辈子的事;官衔的大小不取决于自己,而学问的多寡则主要取决于自己。
----教育子孙要艰苦朴素。
曾国藩在京城时见到不少高于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胸无点墨,且目中无人。
因此,他不让自己的孩子住在北京、长沙等繁华的城市,要他们住在老家。
并告诫他(她)们:饭菜不能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门外不准挂“相府”、“侯府”的匾;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前后不能拜访考官,不能给考官写信等等。
因此,他的子女因为自己的父亲是曾国藩反而更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够检点、学识不够渊博而损害自己的父亲的声誉。
所以他们磨砺自己,迎难而上、奋发图强。
----身教重于言教。
曾国藩很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孩子的影响,凡要求小孩于做到的、先要求自己做到,他生活俭朴,两袖清风。
传说他在吃饭遇到饭里有谷时,从来不把它一口吐在地上,而是用牙齿把谷剥开,把谷里的米吃了,再把谷壳吐掉。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四句 曾国藩家书原文及翻译
所以,好的家风,一定是教会我们勤俭节约的。
03 好的家风,劝人勤勉
公务再繁忙,曾国藩都会花时间给家人写信,帮弟弟和孩子 们改诗文,和他们聊学习、聊生活。
他一辈子笔耕不辍,特别热衷于写东西,文字加起来大概 有 2000 万字。但是曾国藩到底是国之重臣,是要带兵打仗的,那 他还能写出这么多文字,可见他是一个极其勤奋的人。
她心中充满大爱,为人热情大方,但又克制谦让。每每碰见 人家需要帮助,一定毫不犹豫施以援手;若是碰见人家在聊八 卦,则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那些年,奶奶教会我,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对我来说,那就是我所接收到的,最好的家风。
我们今天谈家风,最值得学习的,大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资质平庸”的曾 国藩先生,留下的那些至理名言。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四句 曾国藩家书原文及翻译
好的家风是什么样子呢? 我觉得,是成年后忆起童年,只觉心下欢喜、如沐春风,每 一帧回忆,都让人觉得幸福,让人觉得没有辜负光阴,让人心生 满满的自豪感。 小时候,我是依偎在奶奶身旁的留守儿童,小小年纪的我, 不满十岁就学会了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甚至插秧、割稻谷,也 都不在话下。 可我从来不觉得辛苦,不觉得悲伤。 因为奶奶不只是教会我规矩和劳动,她还给了我这世上最质 朴和宽厚的爱,她教我做一个好人,也教我做一个勇敢的人。 她经常在剥茶籽壳的时候给我讲故事,让我猜谜语,在我心 里种下温暖向上的种子。以致于我现在回忆起那些劳动的时光, 心里只有满满的幸福,属于孩子最渴望的那种幸福。 她督促我学习,要求我按时完成作业,但不准我在黄昏边看 书,因为那个时段光线不好,容易伤眼。
他不光要求自己勤奋,他还要求自己的孩子勤奋。据说他要 求儿子曾纪泽: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 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最后再坐下来读书,并且每天要 练 1000 个字。
关于传承家风的古文
关于传承家风的古文一、颜氏家训1. 作者介绍颜之推可是个超有趣的古人呢。
他生活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经历了好多朝代的更替,那见识可广啦。
这种丰富的经历让他对家庭、社会、教育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就写了这本颜氏家训。
2. 部分内容及翻译比如“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翻译过来就是啊,所谓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行影响的。
所以啊,如果父亲不慈爱,儿子就不会孝顺;哥哥不友善,弟弟就不会恭敬;丈夫不仁义,妻子就不会温顺。
这就告诉我们,家庭里每个人的角色都很重要,相互之间的态度会互相影响呢。
3. 赏析这本书超级接地气。
它不是讲那些高大上、虚头巴脑的大道理,而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说起。
像怎么教育孩子啊,怎么对待亲戚朋友啊,家里的财务怎么管理啊之类的。
就好像是一个亲切的长辈坐在你面前,跟你唠家常,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你。
而且它对后世的家庭教育影响特别大,好多家庭都把它当作教育子女的宝典呢。
二、朱子家训1. 作者简介朱柏庐是个很有学问又很注重品德修养的人。
他写的朱子家训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句句都是精华啊。
2. 内容与注释“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里就是说,哪怕是一顿粥、一顿饭,我们都要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哪怕是半根丝、半缕线,我们也要常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
这就是在教导我们要珍惜粮食和物资,不能铺张浪费。
在家庭里,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家风传承,让子孙后代都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3. 意义它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家庭价值观,从对长辈的尊敬、与邻里的相处,到自身的品德修养等。
就像一盏明灯,给家庭指引着正确的方向。
很多家庭把这些话写在家中的墙上,时刻提醒家人要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做人做事,这样的家风一代代传下去,家族就会越来越兴旺。
三、曾国藩家书1. 作者背景曾国藩可是晚清的一个大人物呢。
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壹
曾氏——家道传承
- 曾氏静心、耐心修身功夫
-
曾 和氏气治修家身及、勤主俭敬持、家贰存诚
- 一代名臣的劝慰
壹
曾氏——家道传承
打坐注意事项
一、打坐时应将裤带、领带等一切束缚身体的物件, 一律松开,使身体松弛,完全休息。 二、气候凉冷的时候,要把两膝及后颈包裹暖和,
否则,在打坐时风寒贰侵入身体,没有药物可以医治,
这一点须特别小心注意。 三、最初修习打坐的人,应该注意调节空气和光线, 光太强容易散乱,光太暗容易昏沉。座前三尺,空 气要能对流。 四、初习定的人,吃太饱时不可打坐,如觉得昏昏 欲睡,也不可勉强坐,应该睡够了再坐,才容易静 定下来。
曾氏——家道传承
壹
家
曾国藩家书中的智慧
慈
勤
壹
曾国藩,汉族,初名子城,字伯 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 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 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
曾胡,与李鸿贰章、左宗棠、张之
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 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 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一生严于律己、勤俭节 约、修生养性、教子有方、治学 严谨、为人正直。
壹
持家之本四大法宝
一、早起(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 二、勤俭(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 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三、仁爱和气(夫家和则福自生) 四、成为耕读之家、孝友之家
壹
交八种益友——种子力量
一、要交 胜已者 二、要交 德盛者 三、要交 趣味者 四、要交 每事吃亏者 五、要交 直言者 六、要交 志趣远大者 七、要“交惠在当厄”者 八、要交 体谅人者
贰
壹
曾氏——家道传承
打坐注意事项
五、无论初习或久习,坐处必须使臀部垫高二、三寸,初
习打坐的人,两腿生硬,可以垫高四、五寸,日久可以渐
渐减低(如臀部不垫高,身体重心必定后仰,使气脉阻塞,
劳而无功)。
贰
六、下座时,用两手揉搓面部及两脚,使气血活动,然后
再离座,并且应当作适度的运动。
七、坐时要面带微笑,使面部的神经松弛,慈容可掬,心
壹
曾氏——家道传承
——曾氏存诚:
一、曾国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诚为本,以拙为用。 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说大话,不求虚名”,做事
“情愿人占我的便益(宜)贰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
(宜)”。别人以巧似伪欺骗他,他却仍然以诚以 拙相待。 二、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
曾国藩左宗棠照顾曾国藩小女儿曾纪芬聂缉椝的故 事。 曾国藩与李鸿章的故事。
壹
不交——九种损友
一、不交志不同者。 二、不交善于奉承的人。 三、不交恩怨颠倒,全无性情者。 四、不交不孝敬长辈,不友爱兄弟的人。 五、不交迂腐人。 六、不交落井下石的人。 七、不交好占便宜的人,特别是不要发生经济往来。 八、不交德薄的人。 九、不交忘恩负义的人。
壹
曾文正公嘱咐
修身、齐家、成事: 就是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 以意测之曰:涵者。如春雨润滑, 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 则难透,过大则离枝,适中则涵 养而没兴。泳则,如鱼之游水、 如人只准足。
《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又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壹
曾国藩——观人的精气神
观人八诀 一、邪正看眼鼻:眼闪鼻歪的人不正直 二、聪明看嘴唇:嘴唇厚的人多半忠厚 三、功名看气宇:气宇轩昂的人更争气 四、事业看精神:精神专注的人易成功 五、寿夭看指爪:手脚要有气而又柔软 六、风波看脚跟:脚步稳重的人有担当 七、条理看语言:透过语言看人的内心 八、信又要不信: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壹
他发现绿营军没有战斗力,并发现三个问题: 第一:军饷少,且为官克扣严重。 第二:官气重、架子大。 第三:操练好看而不实用。
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 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
并派人赴广东贰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
而后创立新军——湘军 湘军特点招募农夫为士兵,将军一职基本文人担 任。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有军歌及一系列制度 和文化。
壹
时年二十七岁 进入仕途后顿感自己才 学疏浅、心中无物。 而后开始不久积极交往良师益友。 31岁时访问理学大师唐鉴,号镜海先生。 后师从镜海先生、艮峰前辈等。
贰
讲躬行心得者,则有镜海先生、艮峰前 辈、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穷经知 道者,则有吴子序、邵蕙西;讲诗文字 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才气奔放, 则有汤海秋;英气逼人志大神静,则有 黄子寿。又有王少鹤、朱廉甫、吴莘畬。 此四君者,皆闻予名而先来拜。 一直到四十岁离开京城,去担任江西主 考官时得知母亲去世,回家乡安排后事。
情自然也放松了。千万不可以使面部表情生硬枯槁,变成
峻冷,内心就会僵硬紧张起来。
八、最初习坐时,应该采取每次时间少,但次数加多的方
式。如果勉强久坐下去,则会心生厌烦,不如每次时间短
一日多坐几次才好。
曾氏——家道传承
壹
其他日课:刚日(单日或晴天)贰读经
柔日(双日或阴雨天)读史。 经书: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 庸》及其《五经》、《道德经》 余平生好四本书:《史记》、《汉书》、《庄子》、 《韩文》
感恩天地自然 感恩国家护佑 感恩祖宗父母 感恩古今圣贤 感恩各位同道、学长们的支持!
谢 谢
壹
曾国藩——《挺经》与《冰鉴》
观人如是: 一、观其精气神,听其言语思维 二、观其刚强之气 ,则能成大事 三、观其寿禄长短,是否是有福之人。
用人: 一、古今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要义。 二、 可以有傲骨,不能有傲气。 三、凡做一事,要全副专注。要有意志 四、要有胆识和恒心 五、心存仁义、肩负重任,才能成为人才。
壹
曾氏——家道传承
——曾氏主敬:
一、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 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贰
二、主敬(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 敬之工夫也)
三、敬恕(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天德王道,彻 始彻终,心性、事功,俱可包括)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 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 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壹
曾氏——家道传承
——曾氏修身:
一、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片刻,来复仁心, 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二、早起(黎明即起,醒后贰勿沾恋。)
三、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 阅,都是徇外为人。) 四、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五、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 六、勤俭(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节约、 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七、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身过、心过、口过, 皆一一记出,终身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