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发酵酶解风味剂的研究

合集下载

酶水解法提高大豆蛋白水解度的研究

酶水解法提高大豆蛋白水解度的研究

酶水解法提高大豆蛋白水解度的研究胥彩云;童军茂;周晓宏【摘要】用蛋白酶水解方法提高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通过对多种蛋白酶的对比分析可知,风味蛋白酶的水解效果好于其它蛋白酶,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在优化条件下水解,单一的风味蛋白酶水解所得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最高只达到43.12%.若先用胃蛋白酶水解再用风味蛋白酶水解则水解度最高可达68.81%,而风味蛋白酶与其它酶的联合应用效果略差;若先使用风味蛋白酶后使用胃酶则水解度只有47.89%.表明不同酶对大豆蛋白分子具有不同的水解特点.【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10(026)001【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胃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作者】胥彩云;童军茂;周晓宏【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大豆分离蛋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在植物蛋白中较为合理,营养价值较高,但大豆蛋白质组成却极为复杂,是非均一蛋白质。

按溶解特性分类,大豆蛋白质的90%是球蛋白[1],且80%的蛋白质分子质量在10万以上,大多数分子内部呈反行B-helix非有序结构,分子高度压缩、折叠。

大豆球蛋白的三、四级结构(特别是二硫键使其亚基牢固结合,高度结构化[2]),大大降低了人体对大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目前,解决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酶解的生物技术手段改善其功能特性,提高其营养价值。

蛋白质在酶水解作用下,可产生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质的肽段,而这些多肽分子量相对较小,且酶解解离过程中通常伴有重要结构的重排,导致一些原来包埋在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疏水区暴露出来[3]。

本试验利用单一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对提高大豆蛋白水解度的反应条件进行研究,为大豆蛋白水解液用于食品工业的营养基料、调味基料和功能基料的生产,提高其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

大豆酶解蛋白的应用原理

大豆酶解蛋白的应用原理

大豆酶解蛋白的应用原理1. 引言大豆酶解蛋白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技术,它通过酶解蛋白质分子,改变其结构和功能。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特别是大豆制品的生产中。

本文将介绍大豆酶解蛋白的应用原理,以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

2. 大豆酶解蛋白的原理大豆酶解蛋白基于酶的作用原理,将大豆中的蛋白质分子通过特定的酶解剂进行酶解。

这些酶解剂可以是多种酶,如蛋白酶、胰蛋白酶等。

酶解的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的肽键被酶水解,从而使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3. 大豆酶解蛋白的作用大豆酶解蛋白能够改变大豆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从而在食品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大豆酶解蛋白的主要应用:•增加水解蛋白含量:大豆中的蛋白质经过酶解后,可以得到更多的水解蛋白,提高食品的蛋白含量。

这对于需要高蛋白质的食品产品,如肉制品、乳制品等,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食品口感:大豆蛋白质经过酶解后,其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例如,在肉制品中添加酶解大豆蛋白,可以增加肉制品的嚼劲和口感。

•增强食品稳定性:酶解大豆蛋白可以形成胶状物质,在食品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这使得酶解大豆蛋白在制造乳制品、调味品等需要稳定性的食品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改善食品营养价值:大豆蛋白质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酶解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更高。

因此,酶解大豆蛋白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增加人体对蛋白质的摄入。

4. 大豆酶解蛋白的生产工艺大豆酶解蛋白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准备:选用优质的大豆作为原料,进行清洗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良豆。

2.浸泡蒸煮:将清洗后的大豆浸泡在水中,然后进行蒸煮处理。

蒸煮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进行控制。

3.酶解处理:将蒸煮后的大豆与酶解剂混合,进行酶解处理。

酶解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具体的酶种和大豆品种进行控制。

酶解结束后,通过加热杀酶或其他方法停止酶反应。

4.离析和浓缩:将酶解后的混合物进行离析,分离出液相和固相。

大豆蛋白的Alcalase酶解及酶解液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

大豆蛋白的Alcalase酶解及酶解液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



酶解液的酶解时间 (min)

30 90 120 180
溶液 pH
4.2 4.19 4.2 4.18 4.15
溶液起始状态
++ ++ +Hale Waihona Puke ++ ++1d 后 稳定性
7d 后


++ ++ ++



++

30d 后





酶解液蛋白溶出率 (%)
10.5 43 48.57 50.09 50.05
大豆蛋白的等电点为 pH 值 4.5 左右, 因此, 在酸 性饮料中, 大豆蛋白的稳定性差, 大大限制大豆蛋白 的应用。大豆蛋白酶解液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与稳定性, 且具有较好的消化性, 可用于酸性蛋白饮料的生产。
粮油加工
79 2007 年第 7 期
技术·油脂工程 >>>
C EREALS AND OILS PROCESSING
技术·油脂工程 >>>
C EREALS AND OILS PROCESSING
大豆蛋白的 Alcalase 酶解及酶解液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
陈 中 蔡 蕾 林伟锋 鲍志宁
( 华南理工大学食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研究了 Alcalase 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酶解及大豆酶解液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 酶解条件为: 温度 60℃, 底物浓度 8% (w/ w), 酶用量 0.1% (v/ w)。酶解 120min 时, 大豆酶解液 具有最高的水解度与蛋白溶出率, 分别为 11.25%与 50.09%, 该酶解液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良 好 的 稳 定 性 。酶 解 时 间超 过 120min, 酶 解 液 因 酶 解 产 物间 的 疏 水 性 相 互 作 用 而 形 成 不 溶 性 絮 凝 物 , 酶解液的蛋白溶出率及其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下降。

蛋白酶脱除大豆蛋白水解物苦味的研究进展

蛋白酶脱除大豆蛋白水解物苦味的研究进展
消化率和生物效价远不及牛奶 、 鸡蛋等动物性蛋 白。 这 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 了大豆蛋 白的应用领域 。为
此 ,各国学者纷纷开展了多种大豆蛋 白功能改性方面 的研究 。 大豆蛋 白的水解 是其中研究较多 的一个方 向。
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 比原蛋 白质或 氨基 酸都好 ;更 重 要 的是 ,各种蛋 白水解得到 的多肽都呈现 出不 同程度
了以大豆蛋 白作 为新 蛋 白质资源 ;并将其 广泛 应用于
各种食 品之 中的研究活 动。相继 也开发 出了多种 大豆 蛋 白制品 , 大豆浓缩蛋 白 , 如 大豆分 离蛋 白 , 大豆组织 蛋 白等 。然而 ,这类产品 自身功能方面又存在一些 缺
陷, , 如 大豆蛋 白溶解度低 , 具有一定 的抗原性 , 而且其
P N Jn q a A i - u n
( i c ne n eh o g c olZ aJ n om l nvrt, hni g 20 8G ag og C ia Lf S i c d cn l y ho, h ni g r a U i sy Z aj n 4 4 , un dn , hn ) e e a T o S a N ei a 5
摘 要 : 要 概 述 大 豆蛋 白 水解 研 究的 起 源 , 白水 解 物 的 苦味 以及 苦 味 形 成 理 论 的研 究进 展 。从 蛋 白酶 催化 特 性 主 蛋
的 角度 阐述 了蛋 白水解物苦味形成的直接根 源, 以及蛋 白酶酶 法脱苦的理论及研 究概 况, 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
提 出 了 自 己的设 想。
白酶 。
基金项 目: 广东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4 20 8 10 9 3 9 54 4 0 0 14 )
步深 ^之中。 本文主要就该领域的研究概况进行 了综述 。

大豆蛋白复合酶解产物在促微生物生长和发酵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大豆蛋白复合酶解产物在促微生物生长和发酵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生 物生长 和发 酵具有 广 阔的应 用和 市场前 景 。本试
1 2 1蛋 白胨生 产工 艺流 程 ..
大豆蛋 白
f -沉 淀
水 解 液
验 利用 20 79碱 性蛋 白酶 和 中性 纤 维 素酶 共 同水 解 大 豆蛋 白 , 并进行 了产 物促 微生 物生长 和发 酵试 验 , 效果 良好 , 试验结 果 为 微 生物 生 的影 响 。 0C)
12 4微生 物生 长 曲线 的测 定 .. 将 已活 化 的微 生物 菌种 接种 在牛 肉膏蛋 白胨液
体 培养 基 中 , 隔 2 h测 定 O 6 , 每 D o 以培 养 时 问为 横 o 坐标 , 以吸光 度为 纵坐标 作 图n ] 。
代谢材 料 。
t滤 浓 产 过 缩 液 液 品
1 2 2工 艺路线 ..
1 材料 与方 法
10 豆一烘 干一 超微 粉碎 机 粉碎 一5倍温 00g大 水浸 泡 4—6h(O~6 o 一 加 质 量 分 数 0 0 % 5 0C) .5 N O ( 总重 量计 ) aC 3按 一升 温到 5  ̄一 加入 20 0C 79碱
性 蛋 白酶 5 6g酶解 1 n 加入 纤 维素 酶 5 5mi一 6g酶
1 1 实验 材料 .
111大豆 , 购 ;7 9碱性 蛋 白酶 , 京美 的生 物 .. 市 20 北
技术 有 限公 司产 品 , 白酶活力 为 8 2万 U g 最 适 蛋 . /,
作用 p H值 为 9~1 , 适作 用 温度 4 5 ℃ ; 维 0最 0~ 0 纤 素酶 , 上海 宝 丰 生 化 有 限 公 司 , 适 作 用 p 值 为 最 H 65 最适 作用 温度 为 5 ℃ 。 ., 0 112牛 肉膏蛋 白胨 培 养 基 。 肉膏 5 0g .. 。牛 . ,蛋 白 胨 (P C T)10g,a 1 . , 脂 18 , 10mL . N C 0g 琼 5 .g水 0 113发 酵 培 养 基 蛋 白胨 10g .. . ,葡 萄 糖 0 5g, .

大豆酶解蛋白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大豆酶解蛋白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大豆酶解蛋白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大豆酶解蛋白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原料,其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大豆酶解蛋白生产建设项目已经成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投资项目。

本文将对大豆酶解蛋白生产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

一、市场需求大豆酶解蛋白具有优越的营养价值和应用价值,因此其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大豆酶解蛋白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

国内酶解蛋白市场目前处于供需矛盾的状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二、生产技术大豆酶解蛋白的生产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工艺,其主要原料是大豆蛋白质。

具体来说,大豆经过预处理、混合、破碎、水解反应、分离、脱色、过滤等一系列工序,最终获得高纯度的大豆酶解蛋白。

酶解过程中需要添加不同种类的蛋白酶,在不同温度、酸碱度、时间等条件下进行反应。

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生产成本也相对较低。

三、投资收益生产大豆酶解蛋白的投资规模较大,需要资金充足、技术先进、人员素质高的团队。

但是,由于该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投资回报期较短,预期收益较高。

据市场调查,每吨大豆酶解蛋白的市场价格在10万元以上。

四、可行性分析从市场需求、生产工艺、投资收益等角度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大豆酶解蛋白生产建设项目是可行的结论。

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定位:需要根据不同用途和客户的需求,开发不同的产品,实现市场分割。

2. 技术研发:应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 生产环境:应选择适宜的生产场地,保证生产设施、环境、卫生合乎国家标准。

4. 资金管理:应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5. 人才建设:应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大豆酶解蛋白生产建设项目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只要注意细节,妥善管理,严格控制质量和成本,依法合规经营,该项目将取得更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大豆蛋白酶解实验方案

大豆蛋白酶解实验方案

大豆蛋白酶解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大豆蛋白的酶解实验,探究酶解对大豆蛋白的影响,为了解大豆蛋白的营养成分及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
1、大豆蛋白粉
2、三倍体蛋白酶
3、磷酸盐缓冲液
4、氯化钠
5、紫外分光光度计
6、酶解仪
三、实验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大豆蛋白粉,加入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搅拌均匀后,调节pH 值至7.0。

2、加入一定量的三倍体蛋白酶,放置于酶解仪中,在恒温下酶解反应。

3、每隔一定时间取少量反应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钠,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

4、反应结束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计算大豆蛋白酶解率。

四、数据处理
1、将实验记录表格中的各项数据,制作成折线图,以反映酶解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

2、计算大豆蛋白酶解率,用酶解前后的蛋白质含量相减,再除以酶解前的蛋白质含量,即可得到酶解率。

3、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组的实验结果,确定酶解参数。

五、实验结果
1、折线图反映了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如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剂量等。

2、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大豆蛋白的酶解率增加;随着酶解温度的升高,酶解率也随之增加;酶解剂量也对酶解率有影响,但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六、实验结论
1、本实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的酶解是可能的,随着酶解时间、温度和酶解剂量的增加,酶解率增加。

2、大豆蛋白的酶解对其营养成分有一定影响,酶解后可释放部分蛋白质和氨基酸,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3、本实验结果可为大豆蛋白的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大豆蛋白肽 多酶分步定向酶解技术

大豆蛋白肽 多酶分步定向酶解技术

大豆蛋白肽多酶分步定向酶解技术1. 引言:大豆蛋白肽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200字)大豆蛋白肽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富含必需氨基酸,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和营养价值,不仅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然而,大豆蛋白肽在天然状态下容易被人体消化酶降解,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利用和开发。

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大豆蛋白肽进行酶解,以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和功能性。

在这些方法中,多酶分步定向酶解技术因其高效和灵活性而备受瞩目。

2. 多酶分步定向酶解技术的原理和步骤(600字)多酶分步定向酶解技术是一种复杂而高效的大豆蛋白酶解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使用多种不同种类的酶,通过分步酶解将大豆蛋白酶解为多肽和小肽。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不同酶有不同的特异性和作用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酶解活性和底物特性进行灵活组合,以实现对大豆蛋白的全面酶解和目标产物的高质量提取。

多酶分步定向酶解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选择适当的酶源根据目标产物的要求和酶源的特性,选择适合的酶源,如蛋白酶、胜肽酶、胡萝卜酶等。

不同酶源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和酶解方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组合使用。

步骤二:调整反应条件通过调节pH、温度等反应条件,以优化酶解过程。

不同酶对温度和pH的适应性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酶源的特性进行合理调节,以获得最佳的酶解效果。

步骤三:多维度酶解将选择的酶源按次序加入反应系统,分别进行酶解。

通过控制酶解时间和底物浓度,实现多维度的酶解,提高大豆蛋白酶解的效率和完整性。

步骤四:产物分离和提取将酶解后的反应液进行分离和提取,获得目标产物。

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将多肽和小肽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并进行后续纯化和检测。

3. 多酶分步定向酶解技术的优势和应用范围(600字)多酶分步定向酶解技术在大豆蛋白肽的酶解过程中具有许多优势。

通过灵活组合不同的酶源和调控反应条件,该技术可以提高酶解效率和底物完整性,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大豆蛋白肽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Laboratory of Food Nutrition and Safety,Ministry of Education,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Tianjin 300457,China)
DOI:10.13364/j.issn.1672-6510.2012.06.008
第 27 卷 第 6 期 2012 年 12 月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Vol. 27 No. 6 Dec. 2012
大豆蛋白发酵酶解风味剂的研究
关键词:大豆蛋白;发酵;酶解;响应面分析
中图分类号:Q9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510(2012)06-0021-06
Study of Flavouring Agent for Soy Protein Fermentation and Enzymolysis
WANG Jianming,WANG Yiyun,LI Ping
pert 软件,以大豆蛋白粉用量、接种孢子量和加酶量
3 个因素为自变量,所测 SN-TCA 指数为响应值,进
行 3 因素 3 水平共 15 个实验点的响应面分析实
验.首先,配制不同大豆蛋白粉用量的发酵培养基,
调节液体发酵培养基 pH 为 5.0,接种孢子,于 28,℃、
200,r/min 条件下,发酵 60,h;之后调节发酵液 pH 7.0,添加风味蛋白酶,于 55,℃酶解 8,h;灭酶后,测
用.酶解法能很好地控制生产,再加上是在比较温和
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还能很好地保存氨基酸的营养 价值.因此,酶解法在工业上应用较广[6].本文通过 雅致放射毛霉[7]和风味蛋白酶 ACCELERZYME NP
混合发酵酶解大豆蛋白,对酶解液进行研究,为大豆
收稿日期:2012-02-20;修回日期:2012-06-12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1ZCKNC01800) 作者简介:汪建明(1972—),女,新疆库尔勒人,教授,wangjianming@.
植物水解蛋白可作为一种天然风味料,又可作为 一种天然氨基酸调味剂,可用于方便面汤和酱包的增 鲜增香、膨化食品和饼干的调味,还可用于调味品如 海鲜酱油、辣汁、醋等的调香增香.张晓鸣等[1]利用 酶解大豆蛋白制备鲜味肽,对我国调味领域的发展有 重要意义.制备植物水解蛋白时,应选择来源广泛、 价 格 便 宜 的 原 料 ,因 此 较 常 用 的 是 脱 脂 大 豆 [ 2 ] .豆 酱、酱油等大豆发酵食品是具有特殊风味、鲜味的调 味品,不仅鲜味醇厚、持久,而且有增香的作用.研究 表明,以大豆蛋白质为原料经过生物降解之后产生的
种孢子量 2.0×109,L-1,于 28,℃、200 r/min 的摇床中发酵 60 h;调节发酵液 pH 为 7.0,加酶量 28,000 U/g,于 55,℃酶
解 8,h.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测得发酵酶解液的风味值为 25,具有特殊的酶解味,风味浓郁,无臭味,三氯乙酸溶
解指数(SN-TCA 指数)可达到 8.70%.
(15.0 、30.0 、45.0 、60.0 、75.0,g/L) 和 加 酶 量 (5,000 、
10,000、15,000、20,000、25,000,U/g)对酶解过程的影 响,并通过 L9(33)正交实验优化酶解条件.
1.5 混合发酵酶解大豆蛋白实验 根据 Box-Behnken 设计的原理,利用 Design Ex-
样品中大豆蛋白总氮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10]进
行测定.
1.3 雅致放射毛霉发酵大豆蛋白实验 样品在 28,℃、200,r/min 振荡培养 60,h 的条件
下,通过测定发酵液中的 SN-TCA 指数并进行感官
评定,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大豆蛋白粉用量(15.0、 30.0、45.0、60.0、75.0,g/L),接种孢子量(0.6×109、 1.2×109、1.8×109、2.4×109、3.0×109,L-1)和培养基
三氯乙酸(TCA)是一种蛋白质沉淀剂,它可以沉 淀蛋白质和肽段.大豆蛋白在裂解时,每裂解一个肽
键就生成一个新的—NH3,因此可根据标准曲线求出 发酵液中—NH3 的含量,从而计算发酵液中 10%TCA 可溶性氮的含量,即 SN-TCA 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 作为蛋白质水解程度的一种表征.
取 2.0,mL 大豆蛋白酶解液,加入 10%的三氯乙 酸液2.0,mL,静置15,min,4,000,r/min 离心 10,min.离 心结束后,取上清液 1.0,mL,按标准曲线制作步骤,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 SN-TCA 指数[11].
霉菌孢子悬浮液:参照文献[8]制备. 1.1.2 培养基
PDA 培养基:参照文献[9]配制. 发酵试验培养基[9]:按大豆蛋白 30.0,g/L,葡萄糖 5.0,g/L,硫酸镁 2.0,g/L,磷酸二氢钾 2.0,g/L,配制溶 液,pH 自然,121,℃灭菌 20,min.
1.2 主要测定方法 1.2.1 大豆蛋白发酵酶解液的风味评定
汪建明,王奕云,李 平
(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 300457)
摘 要:采用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和风味蛋白酶共同发酵酶解大豆蛋白,研究发酵酶解液的风味变化
情况.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酶解过程,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蛋白粉用量 52.5,g/L,液体发酵培养基 pH 5.0,接
Abstract:Soy protein fermentation and enzymolysis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ctinomucor elegans and flavourzyme ACCELERZYME NP. Mixed fermentation and enzymolysis were optimized with response surface method,an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Soybean protein concentration was 52.5 g/L,the pH of liquid fermentation medium
定发酵酶解液的 SN-TCA 指数,确定最佳混合发酵
2012 年 12 月
酶解条件.
汪建明,等:大豆蛋白发酵酶解风味剂的研究
2 结果与讨论
2.1 甘氨酸标准曲线 根据 1.2.2 所述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甘氨酸标准
溶液在 570,nm 下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如图 1 所示.
·23·
(a) 接种孢子量
·22·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第 27 卷 第 6 期
蛋白发酵酶解产物在调味品市场的应用和复合风味 剂的制备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及酶制剂
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实验室保 存 ;ACCELERZYME NP(53,705,U) ,DSM 酶 制 剂 公司.
评定小组由 5 人组成.小组成员对大豆蛋白酶 解液进行风味评定,结果取 5 人评定值的平均值.风 味得分范围为 0~25,具体评分标准见表 1.
风味值 0~5 6~10 11~15 16~20 21~25
表 1 风味评分标准 Tab. 1 Scores for flavour
风味强度描述 几乎无酶解味 稍有酶解味,但风味较弱 具有特殊的酶解味,风味一般,无臭味 具有特殊的酶解味,风味较强,无臭味 具有特殊的酶解味,风味浓郁,无臭味
图 1 甘氨酸标准曲线 Fig. 1 Standard curve of concentration of glycine
2.2 发酵条件的确定 考察大豆蛋白粉用量、接种孢子量、培养基初始
pH 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如图 2 所示. 接种孢子量为 2.4×109 L-1 时,发酵液的风味值最
高(图 2(a)).当接种孢子量偏低时,菌体生长速度缓 慢,产蛋白酶量少,蛋白酶的活性相对较低,不利于 发酵;而当接种孢子量过高时,菌体生长速度过快, 使 得 培 养 基 的 黏 度 增 大 ,供 氧 将 受 到 限 制 ,影 响 发 酵.由于原料和菌种选择的差异,本实验中大豆蛋白 粉 用 量 为 45.0,g/L 时 ,发 酵 液 的 风 味 值 最 高 ( 图 2(b)),这与许多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研究大豆多肽的 结果并不相同,如李理等[12]研究表明,要实现蛋白的 深度水解应控制培养基中大豆分离蛋白含量在 3%左 右.培养基初始 pH 为 6.0 时,发酵液的风味值最高 (图 2(c)),这与王丽英等[1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 研究表明,在液体培养中,雅致放射毛霉的最适生长 起始 pH 为 6.0.这有可能是因为其复合酶系中的中 性蛋白酶的活力最高所致.
产品具有醇厚的风味[3],比如腐乳粉在食品加工过程
中 可 以 补 充 天 然 发 酵 鲜 味 ,促 进 产 品 整 体 风 味 和 谐[4].目前用微生物发酵法是水解大豆蛋白产大豆多 肽较先进的方法[5],但存在着菌种选择范围广及发酵
方 式 复 杂 等 问 题 ,故 在 工 业 上 还 没 有 大 规 模 的 应
的初始 pH(4.0、5.0、6.0、7.0、8.0)对发酵过程的影 响,并通过 L9(33)正交实验优化发酵条件.
1.4 ACCELERZYME NP 酶解大豆蛋白实验 样品在 55,℃、pH 7.0 的条件下,通过测定酶解
液中 SN-TCA 指数并进行感官评定,利用单因素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