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酶解液脱色工艺的优化

合集下载

蛋白酶解大豆完全氨基酸的制备工艺及优化研究

蛋白酶解大豆完全氨基酸的制备工艺及优化研究
( 长沙理 工 大学 化 学与生 物 工程 学 院 , 湖南 长沙 4 1 0 0 7 6 )
摘要 : 以 蛋 白酶 解 大 豆 的完 全 氨 基 酸 浓 度 为考 察 指 标 , 在对提 取溶剂及 溶剂浓度 、 提取 时间 、 料液 比、 提 取 温 度 等 因 素 进
行工艺优化后 ,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一步确定各 因素综合效果 , 并 进 行 验 证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较 佳 提 取 工 艺 为 A2 B 1 C 1 D 3 , 综 合考虑经济 、 资 源 利 用 以 及 效 果 等 多 个 因素 , 确定 最 佳 提 取 工 艺 为 A1 B 1 C 1 D 1 , 即: 提取 时间为 2 . 5 h 、 提取温度 为 4 5℃ 、 料 液 比为 1: 4 5 、 乙醇 浓 度 为 5 5 。优 选得 到 的 提 取 工 艺 稳 定 、 可行 。 关 键 词 :总游 离 氨 基 酸 ; 提取工艺 ; 正 交 试 验 中图分类号 : TS 2 0 1 . 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8 3 7 6 ( 2 0 1 6 ) 0 4 — 0 0 5 5 — 0 5
CHEN Du o hu a,LI U Ca i y ua n,RONG Xi a,J I N Yu s h e n g,XI ANG Ya n g
( Ch e mi s t r y& B i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s t i t u t f S c i e n c e 8 L Te c h n o l o g y ,Ch a n g s h a ,4 1 0 0 7 6 ,Hu n a n ,C h i n a )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S s t a b l e a n d f e a s i b l e .

大豆蛋白的Alcalase酶解及酶解液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

大豆蛋白的Alcalase酶解及酶解液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



酶解液的酶解时间 (min)

30 90 120 180
溶液 pH
4.2 4.19 4.2 4.18 4.15
溶液起始状态
++ ++ +Hale Waihona Puke ++ ++1d 后 稳定性
7d 后


++ ++ ++



++

30d 后





酶解液蛋白溶出率 (%)
10.5 43 48.57 50.09 50.05
大豆蛋白的等电点为 pH 值 4.5 左右, 因此, 在酸 性饮料中, 大豆蛋白的稳定性差, 大大限制大豆蛋白 的应用。大豆蛋白酶解液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与稳定性, 且具有较好的消化性, 可用于酸性蛋白饮料的生产。
粮油加工
79 2007 年第 7 期
技术·油脂工程 >>>
C EREALS AND OILS PROCESSING
技术·油脂工程 >>>
C EREALS AND OILS PROCESSING
大豆蛋白的 Alcalase 酶解及酶解液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
陈 中 蔡 蕾 林伟锋 鲍志宁
( 华南理工大学食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研究了 Alcalase 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酶解及大豆酶解液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 酶解条件为: 温度 60℃, 底物浓度 8% (w/ w), 酶用量 0.1% (v/ w)。酶解 120min 时, 大豆酶解液 具有最高的水解度与蛋白溶出率, 分别为 11.25%与 50.09%, 该酶解液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良 好 的 稳 定 性 。酶 解 时 间超 过 120min, 酶 解 液 因 酶 解 产 物间 的 疏 水 性 相 互 作 用 而 形 成 不 溶 性 絮 凝 物 , 酶解液的蛋白溶出率及其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下降。

应用SAS软件优化酶水解大豆蛋白质工艺

应用SAS软件优化酶水解大豆蛋白质工艺
液 的 水 解度 为 2 . 8 7%。
关键 词:大豆蛋 白;酶水解 ;水解度 ;S 软件 AS
S TUDY O E ZYME—HY DROLYZ ED PROCES OYBEAN ROTEI S OF S P N WI TH 1 ISI CALANAL I YS EM s1 1r Ar 1 YS S S T
R A ija, U u w n U N Me un G O F - a g - ( o ee f odE g er g dBo cnlg, i j nvrt oS i c d eh o g, i i 30 5 ,h a C l g o ni ei i eh o yTa i U i sy f c n e cnl yT柚j 04 7C i ) l oF n na n t o n n e i e a T n o n n
ts fr s n e s ra e i Wa o n a eo t m o dio swee e z me c n e ta o 0 /, me 1 0 e to p s u f c ,t s fu d t tt p i eo h h mu c n t n r : n y o c n t n 8 mgs t i ri i 1 i ,e e au e5 C, m n tmp r tr 0 o pH 1 a d s y e rti wd rc n e tain5% . d rte o dto s DH s 1, n o b a p oen p n o e o c n t r o Un e s c n i n , h e i Wa
s de nl f t s O i bs ,orat ( zm ocn a o , m ,e prt eadp a e u d n i ea ot . h s u f o t i i s g c ret nt s ai f c r e y e net tn t e t ea r, Hvl ) s n c ri i m u n u n h eee ‘ sb s s r c m t d R M w r ds n adt e lvl t t y ep ne uf e e o (S 1 ee ei e mD r se ro s a h gd H鹊rs ne a e. hog h ep s l sT ruht o vu e

食品蛋白酶解工艺的优化及产物功能评价

食品蛋白酶解工艺的优化及产物功能评价

食品蛋白酶解工艺的优化及产物功能评价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不断增加,食品行业中的蛋白质功能化利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蛋白酶解工艺作为一种常见的蛋白质功能改良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还能赋予食品更多的功能性特点。

本文将探讨食品蛋白酶解工艺的优化以及产物功能的评价。

一、食品蛋白酶解工艺的优化食品蛋白酶解工艺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优的酶解效果。

工艺的优化可以通过调节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剂浓度等因素来实现。

首先需要确定目标产物的酶解时间,根据所需产物的特性和酶解酶的活性来确定最佳的酶解时间。

同时,酶解温度也是影响蛋白酶解效果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酶解产物的结构和功能性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酶解剂的浓度对酶解效果也有显著影响,需要通过一系列试验来确定最佳的酶解剂浓度。

通过以上的优化步骤,可以实现食品蛋白酶解工艺的最佳化。

二、蛋白酶解产物的功能评价蛋白酶解产物是通过酶解工艺后得到的一种功能性食品原料。

对于蛋白酶解产物的功能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理活性评价:蛋白酶解产物中的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抗氧化、降血压、抗菌等。

可以通过一系列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来评价产物的生理活性,例如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法评价抗氧化能力,使用体外静脉注射血压监测仪评价降血压能力等。

2. 功能性评价:蛋白酶解产物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其对食品的特性改善方面。

例如,蛋白酶解产物可以增强面团的弹性和延展性,提高面包的口感;或者可以增强鱼糜的黏性,改善鱼丸的质地。

这些功能性评价可以通过质感评价、仪器测定等方法来进行。

3. 营养价值评价:蛋白酶解产物对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率有着显著的提高,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率。

可以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实验、小鼠喂养试验等方法来评价产物的营养价值。

4. 安全性评价:蛋白酶解产物在应用于食品中需保证其安全性。

可以通过对产物中各种蛋白酶解产物的抗原性、致敏性等进行检测评价,并确保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大豆蛋白水解液脱苦的研究_百度文库.

大豆蛋白水解液脱苦的研究_百度文库.

中图分类号:TQ64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007-2764(200401-0012-032 大豆蛋白水解液脱苦的研究朱海峰 1 班玉凤 1 周克仲 2(1.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化工学院,辽阳 111003 (2.辽阳石油化纤公司,辽阳111003摘要:大豆蛋白酶解常常会产生苦味,蛋白质水解物苦味肽的苦味是长期困扰其应用的问题。

本文研究了酶法与微生物法对大豆蛋白水解液脱苦的效果。

结果表明:采用端肽酶黑曲霉酸性蛋白酶(3000u/g与内切酶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协同作用水解大豆蛋白可有效降低水解液苦味,并且由酿酒酵母对水解液进一步处理后,大豆蛋白水解液的苦味降至更低。

关键词:大豆蛋白水解液;脱苦;黑曲霉酸性蛋白酶;酿酒酵母大豆蛋白是植物性食物中氨基酸组成比例最合理的蛋白质。

通过水解大豆蛋白制成蛋白肽混合物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的加工性能、营养性以及生理保健功能。

但水解后,原来处于蛋白质内部的疏水性氨基酸就会暴露出来,使水解产物呈现出一定的苦味,限制了水解产物的最终应用,因此必须将苦味消去。

脱苦的主要方法有选择性分离法、掩盖法、膜分离法、和酶法。

文献中报道的在大豆蛋白水解液中多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或活性炭吸附法与包埋法结合法进行脱苦 [1~2], 但在脱苦过程中营养成分会有所损失。

本文在制取大豆蛋白肽工艺中采用酶法和微生物法来脱除大豆蛋白水解液的苦味。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原料及药品枯草杆菌(Alcalase 碱性蛋白酶 2.4L :食品级 (酶活力 2.4AU/g ,丹麦 NOVO 公司出品;黑曲霉酸性蛋白酶:食品级 (酶活力 3000u/g,北京房山酶制剂厂出品;大豆蛋白(含水量 7.35%,蛋白质含量 69.6% :市售;酿酒酵母:大连理工大学生化实验室提供; 其它试剂为国产试剂。

1.2 实验仪器精密酸度计:pHS-2型,上海雷磁仪器厂; 台式离心机:80-1型, 江苏省金坛市医疗仪器厂; 超级恒温水浴:501型,上海市实验仪器厂; 水夹套式三口玻璃发酵罐:250ml ,自加工; 磁力搅拌器:78-1型,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大豆蛋白酶解工艺优化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大豆蛋白酶解工艺优化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大豆蛋白酶解工艺优化曲玲玲;郭长慧;刘丽洁;张娜【摘要】为使灰色关联分析法在食品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并为食品工业提供优质的大豆多肽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酶解条件对大豆蛋白酶解的影响,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蛋白酶解过程模型.利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4.4万U/g)对大豆低温豆粕进行酶解,制备大豆多肽.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反应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大豆脱脂豆粕添加量以及Alcalase碱性蛋白酶添加量的关联系数,得到各因素显著性大小为pH值>温度>底物浓度>加酶量>时间.经实验验证水解度与预测水解度基本一致,证明试验得出的结论可靠.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体系pH值9.0,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h,大豆脱脂豆粕添加量5%(m/V),Alcalase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1 500 U/g,该条件下水解度为13.53%.【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15(031)005【总页数】5页(P217-221)【关键词】大豆蛋白;酶解;模型;灰色关联分析【作者】曲玲玲;郭长慧;刘丽洁;张娜【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黑龙江省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76;;【正文语种】中文大豆蛋白经蛋白酶作用后,再经分离、精制等过程得到蛋白质水解产物,该水解产物由多种肽混合组成,其中还含有少量游离氨基酸、糖类和无机盐等成分[1-3]。

水解产物具有降血压、抗氧化、减肥及促进矿物质吸收等多种生理功能,使其在食品工业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4-6]。

中国对大豆多肽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和应用研究都很薄弱,尚处于初级开发应用阶段,具有极大市场潜力。

本研究采用的豆粕是豆油加工的副产品,成本低廉,来源广泛。

目前豆粕主要用作饲料,在食品方面应用极少,而且只限于酿造食品。

脱脂豆粕中蛋白含量较高(45%~50%),氨基酸平衡,且较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价格便宜,因此利用豆粕加工大豆多肽有很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7,8]。

通过酶解法提取大豆中的蛋白质 工艺流程

通过酶解法提取大豆中的蛋白质 工艺流程

通过酶解法提取大豆中的蛋白质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酶解法在大豆蛋白质提取工艺中的应用大豆作为一种丰富的植物蛋白源,其蛋白质含量高且营养价值全面,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饲料行业。

大豆蛋白水解液脱苦的研究_百度文库.

大豆蛋白水解液脱苦的研究_百度文库.

中图分类号:TQ64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007-2764(200401-0012-032 大豆蛋白水解液脱苦的研究朱海峰 1 班玉凤 1 周克仲 2(1.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化工学院,辽阳 111003 (2.辽阳石油化纤公司,辽阳111003摘要:大豆蛋白酶解常常会产生苦味,蛋白质水解物苦味肽的苦味是长期困扰其应用的问题。

本文研究了酶法与微生物法对大豆蛋白水解液脱苦的效果。

结果表明:采用端肽酶黑曲霉酸性蛋白酶(3000u/g与内切酶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协同作用水解大豆蛋白可有效降低水解液苦味,并且由酿酒酵母对水解液进一步处理后,大豆蛋白水解液的苦味降至更低。

关键词:大豆蛋白水解液;脱苦;黑曲霉酸性蛋白酶;酿酒酵母大豆蛋白是植物性食物中氨基酸组成比例最合理的蛋白质。

通过水解大豆蛋白制成蛋白肽混合物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的加工性能、营养性以及生理保健功能。

但水解后,原来处于蛋白质内部的疏水性氨基酸就会暴露出来,使水解产物呈现出一定的苦味,限制了水解产物的最终应用,因此必须将苦味消去。

脱苦的主要方法有选择性分离法、掩盖法、膜分离法、和酶法。

文献中报道的在大豆蛋白水解液中多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或活性炭吸附法与包埋法结合法进行脱苦 [1~2], 但在脱苦过程中营养成分会有所损失。

本文在制取大豆蛋白肽工艺中采用酶法和微生物法来脱除大豆蛋白水解液的苦味。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原料及药品枯草杆菌(Alcalase 碱性蛋白酶 2.4L :食品级 (酶活力 2.4AU/g ,丹麦 NOVO 公司出品;黑曲霉酸性蛋白酶:食品级 (酶活力 3000u/g,北京房山酶制剂厂出品;大豆蛋白(含水量 7.35%,蛋白质含量 69.6% :市售;酿酒酵母:大连理工大学生化实验室提供; 其它试剂为国产试剂。

1.2 实验仪器精密酸度计:pHS-2型,上海雷磁仪器厂; 台式离心机:80-1型, 江苏省金坛市医疗仪器厂; 超级恒温水浴:501型,上海市实验仪器厂; 水夹套式三口玻璃发酵罐:250ml ,自加工; 磁力搅拌器:78-1型,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利亘等: 大豆蛋白酶解液脱色工艺的优化
・ !<< ・
表!
编号
正交试验与结果分析 "#$%&’&()* +,-+#./+($ )(0 #+12*$ )()*31.1
!
!/!
材料与方法
材料 试验材料为: 大豆蛋白酶解液 (本实验室制
备) ; 大豆分离蛋白 (黑龙江三江食品有限公司生 产) ; 中性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上海宝丰生化公 司生产) ; 菠萝蛋白酶 (广西南宁庞博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生产) ; 盐酸为分析纯; 颗粒活性炭、 粉末 活性炭、 硅藻土为工业级; 混合脱色剂 (本实验室 制备, 粉末活性炭与硅藻土按 ! \ # 比例混合) 。
・ !0! ・
!"#
仪器
主要仪器有: (北京 $% #&&%’()! 电子天平 塞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 ; *" *" % #! " + 电热恒温 水浴锅 (江苏常熟医疗器械厂) ; ,&& 型离心沉淀 器 (上海手术器械厂) ; -./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计 (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等。 !"0 方法 ! " 0 " ! 大豆蛋白复合酶法水解 取一定浓度大豆蛋白溶液, ,.1 预处理 !. , 冷却后加入定量的复合蛋白酶, 234 .&1 恒温酶 解处理, 酶解 . 5 后, 迅速升温至 6&1 使酶失活。 ( 789 法) ! " 0 " # 肽损失率测定方法 肽 损 失 率 的 测 定,采 用 789 法( 789: : :;3<5=>;>?<@:3< ?<3A 即三氯乙酸) !& 2= 酶解液加 入 !& 2= #&B 789 溶液, 混合振荡, 在 + &&& ; C 234 离心 !. 234, 取上清液, 脱色前后的 !&B 789 可 溶性氮由微量扩散法测定
的粉末活性炭, 在 :<= 温度下进行脱色, 比较吸 附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由图 7 可见, 脱色 ! 故脱色时间 ! > 后粉末活性炭已基本吸附饱和, 比较理想。 >
图 7 吸附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7 "##$%& ’# .(2’*-&)’+ &),$2 ’+ ($%’0’*)1.&)’+
浙江农业学报 !"#$ !%&’"()#(&$* +,*-’$.%*./’/ !" (#) : !#$ % !##, &$$’
大豆蛋白酶解液脱色工艺的优化
周利亘!, 王君虹!, 陈新峰!, 袁

亚! , 谢
磊! , 陈
坚& , 管延金!
&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食品加工研究所, 浙江 杭州 #!$$&!; 杭州市豆奶食品厂, 浙江 杭州 #!$$!()

肽损失率 D (E! F E#) C E! G !&&B 酶 解 液 脱 色 前 的 !&B 789 可 溶 性 氮 E!: (2H) ; 酶解液脱色后的 !&B 789 可 溶 性 氮 E#: (2H) 。 ! " 0 " 0 脱色率测定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
[+, .] 处测其吸光度值 。经分析表明大豆蛋白酶
#
#"!
结果与讨论
不同脱色剂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本试验选用颗粒活性炭、 粉末活性炭、 硅藻
图 # 活性炭用量对脱色效果和肽损失率的影响 !"#$ # )MM@<: >M ?<:3O?:@A <?;P>4 >4 A@<>=>;3Q?:3>4 ?4A =>LL ;?:@ >M L>RP@?4 N@N:3A@
解液的吸收峰在 0.& I 0,& 42 之间, 最大吸收峰 故选 0/& 42 为测定波长。酶解液原色 0/& 42, 为棕黄色或褐色, 测其在 0/& 42 处的吸光度值 为 ! " 66-, 记脱色前 JK0/& D ! " 66-。 脱色率 D (! " 66- F JK0/&) C ! " 66- G !&&B 。
#"0
脱色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将大豆蛋白酶解液的 N* 调至 / " ., 加入 #B
土及混合脱色剂对大豆蛋白酶解液进行脱色处 理
[/]
, 结果表明, 粉末活性炭脱色效果明显优于
颗粒活性炭、 硅藻土及混合脱色剂。虽然颗粒活 性炭比粉末活性炭脱色容易, 但考虑到精制的需 要, 本试验选取粉末活性炭, 并对其脱色工艺进 行优化。 #"# 粉末活性炭用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万方数据
567
吸附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将大豆蛋白酶解液的 -8 调至 9 6 :, 加入 5;
率适中。 569 正交试验设计及分析 在以上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 对粉末活性炭 用量、 脱色温度、 -8 值和吸附时间 7 个因素进行 正交试验设计, 每个因素选 ! 个水平, 分别以脱 7 色率与肽损失率为考察指标, 选用正交表 D( @ ! ) 进行试验。 从表 5 和表 ! 可以看出, 因素 E 即粉末活性 炭用量对脱色效果和肽损失率的影响均达到极 显著水平, 因素 F 即 -8 对两者影响显著, 因素 G 即脱色温度对两个指标均无显著影响。通过表 对脱色率影响大小为: ? 比较 7 个因素的极差, 粉末活性炭用量 H -8 H 脱色温度 H 吸附时间, 最佳工艺条件为 E! F? G! C! , 即粉末活性炭用量为 脱色温度为 :<= , 吸附时间 ! >; 对 7; , -8 为 5, 肽损失率影响大小为: 粉末活性炭用量 H -8 H 脱 色 温 度 H 吸 附 时 间,最 佳 工 艺 条 件 为 即粉末活性炭用量为 5; , 脱 -8 为 7, E? F! G? C5 , 色温度为 :<= , 吸附时间 5 >。 随着粉末活性炭用量的增加和酸度的提高, 脱色率明显提高, 而肽损失率也相应增大, 生产 成本随之提高。粉末活性炭用量从 5; 增加到 脱色率得到相应提高, 但是肽损失的速度更 7; , 快, 综合考虑两项指标, 实际生产应用中宜选择 5; 的粉末活性炭用量。 大豆蛋白酶解液酸度过低, 在 -8 回调时会 增加大量的盐份, 将给脱盐带来困难, 而 -8 ! 时 的脱色率已较高, 因此选择 -8 !。温度对脱色 率与肽损失率的影响均不显著, 温度过高会对多
[&] 直径时, 可被活性炭吸附起到脱色作用 。粉末 活性炭的脱色效率高、 速度快、 成本较低, 但也存
高等。本试验以大豆蛋白酶解液为原料, 以脱色 率与肽损失率为指标, 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 试验方法对粉末活性炭脱色工艺条件进行比较。 通过统计分析, 得出影响指标的显著因素, 并由 此组合最优工艺条件。
第 ?A 卷 (5<<:)
图 ! 温度对脱色效果和肽损失率的影响 !"#$ ! "##$%& ’# ()##$*$+& &$,-$*.&/*$ ’+ ($%’0’*)1.&)’+ .+( 0’22 *.&$ ’# 2’34$.+ -$-&)($
图 : 溶液 -8 对脱色效果和肽损失率的影响 !"#$ : "##$%& ’# 2’0/&)’+ -8 ’+ ($%’0’*)1.&)’+ .+( 0’22 *.&$ ’# 2’34$.+ -$-&)($
在一些问题, 如再生困难, 多肽、 氨基酸损失率较
收稿日期: &$$4 5 !$ 5 !$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 (&$$#E#&$&&) 作者简介: 周利亘 (!2(( 5 ) , 男, 浙江绍兴人, 硕士, 从事食品、 农 万方数据 产品深加工研究。
周利亘等: 大豆蛋白酶解液脱色工艺的优化
要: 采用正交试验法, 用粉末活性炭对大豆蛋白酶解液进行脱色处理, 比较粉末活性炭用量、 脱色温 )*、
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脱色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粉末活性炭用量 &+ , 脱色温度 ’$, , 吸附时间 # )* #, 大豆蛋白酶解液脱色效果明显, 肽损失率为 !. / ..+ 。 -, 关键词: 大豆蛋白酶解液; 活性炭; 脱色 中图分类号: 012# 文献标识码: 3 文章编号: (&$$’) !$$4 5 !’&4 $# 5 $!#$ 5 $4
[0]
图 ! 不同脱色剂的脱色率比较 !"#$ ! K@<>=>;34H ;?:@L >M A3MM@;;@4: A@<>=>;34H ?H@4:L
将大豆蛋白酶解液的 N* 调至 / " ., 分别加 入不同含量的粉末活性炭, 在 .&1 温度下脱色 0 比较粉末活性炭用量对酶解液脱色效果的影 5, [-] 响 。结果表明, 随着粉末活性炭用量增大, 脱 色率提高, 但肽损失率也相应增大。粉末活性炭 用 量 !&B , 脱 色 率 为 66 " 66B , 肽损失率达 在允许的肽损失率范围内, /& " 0+B 。综合考虑, #B 的粉末活性炭用量较为合适。
!"#$%&% ’()*$#$()+ (, *-’(.(&/$)0 #-’1)(.(02 (, +(23-4) "/(#-4+- 12*/(.2+4#6*78 9:;<=>! , ?3@A BC>;-D><! , E*F@ G:>;H=><! , I83@ IJ! , GKF 9=:! , E*F@ B:J>& , A83@ IJ>;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