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具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农具发展史(课堂PPT)

中国古代的农具发展史(课堂PPT)
还出现了犁床或犁辕上附有改进犁,可
以清除芦苇杂草,便于垦耕。在水田生产中,则有
平土用的刮板和中耕农具耘荡的应用。砘是一种土
壤镇压器,它与耧车结合可以在播种后压实土壤。
宋代秧马的发明,则可减轻稻田生产中拔秧的劳动
强度。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高效率的联合作业农具如
播种和施肥相结合的下粪耧种,由麦笼、麦钐、麦
2
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农具 的材料以石、骨、蚌、木为主;种类可分 为农耕用、收割用和加工用3类。农耕类大 体有铲、耒、锄等;收割类包括刀、镰等; 加工类最普遍的是石磨盘和石磨棒。此外, 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陶器的发明和应 用很早,主要用以汲水、贮物和烧煮食物。 此后,各个时期农具的发展大致如下。
及畜力、水力、风力等动力机构与工作机的联系,
提高了效率。
9
明、清时期
❖ 明末曾出现绳索牵引的代耕架,是将用于辘 轳的绞关用于犁的牵引,可“坐而用力,往 来自如”地进行垦耕。这期间中国北方出现 了露锄,南方则出现了塍铲、虫梳和除虫滑 车等,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
10
秦、汉至隋、唐、五代
秦统一中国以后,特别是两汉以来,由于冶铁业的 大发展,不但铁制农具更加普及,成为“民之大用”, 而且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具的种类增加,质 量也大为提高。西汉中期以后,木心铁刃农具已被全 铁农具所代替。随着牛耕的推广,耕犁也有所革新, 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加有利于深 耕和碎土。东汉时开沟用的巨型铧,重达15千克、长 达40厘米左右。唐代《耒耜经》中记载的曲辕犁,构 造更加复杂和完备,由犁底等11个部件组成,已能根 据需要进行深耕和浅耕,以及调节耕地的宽窄,操纵 便利。从汉代起,如磨碎磨平土壤用的耱,中耕用的 锄和铲,收获用的钩镰等农具都已出现,并逐步得到 改进。至魏、晋、南北朝又有新的增益,如碎土保墒、 平整土地用的耙就在此时出现。另一种农具耖也在这 时所创。由石磙和木框架两部分构成的碌碡、陆轴, 则是一种碎土压实器,到隋、唐、五代时,它又发展 成为磙上带刺。

传统农具课程PPT

传统农具课程PPT

石犁
此展品为新石器时代石器,乐清市白石镇杨 柳滩遗址出土。纵高19.4厘米,横宽25.7厘米, 器体薄而扁平,辉绿岩石质,坚硬。现收藏于温 州博物馆。
石耜
石斧
石锄
薛家岗石刀
薛家岗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留下的古文 化遗址。现出土了大约3000件文物,主要是 石器,陶瓷和玉器。
青铜镰
青铜铲
兽面纹青铜犁铧
手动打谷机 已经很少人使用
电动打谷机 手动打谷机与电动打谷机的效益差别
五、加工工具
杵臼[chǔ jiù]
踏碓[duì]
现在已基本不用,现在使用电动打米机。
电动打米机
石磨盘:有人推磨和动 物拉磨两种。现在也基 本不用了。现在使用电 动磨面机。
碾[niǎn]:现在也不常用了,现在使用打米机。
砻[lóng] 现在已经基本不用了
扇车原理
七轮扇 西汉丁缓发明
犁壁 犁铧
犁壁,犁上的零件,安在犁铧 上方,表面光滑,作用是把犁 起的土翻在一边。
筒车
类似翻车的提水机具,以 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据史 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 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曲辕犁 唐朝发明的耕犁。其 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 辕犁,又称江东犁。它最 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 地区,它的出现是古代中 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
三、灌溉工具 人力翻车:现在已经不Βιβλιοθήκη 么使用,已由抽水机代替。抽水机
桶,以前使用木桶,现在使用塑料桶。 (木桶与塑料桶的区别)
四、收割工具 镰刀:现在已很少使用,主要依靠机器收割。
稻桶:现在已很 少使用,主要依 靠机器收割。
簸箕
簸箕与筲箕的区别
筲箕
手摇风车:现在已很 少使用,现在都是电 动风车,主要作用是 过滤粮食。

中国农具精品PPT课件

中国农具精品PPT课件

大致说来,时代越是 往前,人类用具的种 类也越少,换言之, 一种器具更是往往有 多种用途。斧的形状 像钁,戈的形状像镰, 可以用于耕种的,也 可以用于战斗。铜的, 尤其是青铜的工具, 比起石质的和木质的 来,要锋利得多
春秋战国时期农具
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一大变 革时期: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材料农具,从 而使农业生产力开始了质的飞跃。战国时期的 农具绝大多数都是木心铁刃的,即在木器上套 了一个铁制的锋刃,这就比过去的木、石质农 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 ,当时使用呈V字形的铁犁头,有利于减少耕 地时的阻力;铁锸可增加翻土深度;铁耨则可 有效地用于除草、松土、复土和培土。此外, 这一时期推广的一种有效的脱粒农具,为后世 所长期沿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任何生产都离不 开工具。农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而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工具是社 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高度评价了生产工具的 巨大作用。《农具史》也在开篇的“引论”中首先着 重阐明了农业与农具的关系,指明农业和农具是同 时产生的,没有农业就没有农具,没有农具也无法 从事和发展农业生产,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辩证统 一的关系。正如《王祯农书》所提出的“器非田不作 ,田非器不成。”
汉代的播种机——三脚耧
我国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播种机械。汉武帝 的时候,赵过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 创造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一 头牛拉着,一人牵牛,一人扶耧,一天就 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 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 的播种机
灌溉机械——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 械之一。龙骨车,古书上都叫翻车,据《 后汉书》记载,这一灌溉机械是东汉末年 发明的。最初是利用人力转动轮轴灌水, 后来由于轮轴的发展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 步,发明了以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动力 的龙骨水车,并且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

2024版中国传统文化之农耕文化PPT课件[1]

2024版中国传统文化之农耕文化PPT课件[1]
农耕文化注重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对现代社会家庭关系紧张、邻里冷漠的现象具有改善作 用。
21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弘扬农耕文化
加强农耕文化的宣传教育
举办农耕文化活动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对农耕 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农耕文化的认 知度和认同感。
定期举办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春耕节、 秋收节等,让更多人亲身体验农耕文化的魅 力。
13
家庭伦理与社会道德观念
01 02
家庭和睦与团结
农耕文化注重家庭和睦与团结,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 之间应该相互扶持、共同努力。这种观念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农 业发展。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在农耕社会中,人们普遍尊重老人、爱护幼儿,这种传统美德体现了对 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类情感的珍视。
尊重劳动成果
农耕文化强调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和尊 重,认为浪费粮食和物品是对劳动的 不尊重,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提倡节俭和精打细算
在农耕社会中,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人 们必须学会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这 种节俭观念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 方面。
2024/1/30
12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
2024/1/30
景。
田园风光
诗词中常出现对田园风光的赞美,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体现了农耕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农耕情感
古代诗词中也表达了农民对土地 和庄稼的深厚情感,如"但愿苍 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等。
2024/1/30
16
民间故事与传说中的农耕元素
神农尝百草
传说中神农氏亲自品尝百草,教会人们耕种和医药知识。
保护与传承农耕文化遗产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ppt课件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ppt课件

【思维火花】
材料:西晋末年戎狄盗贼并起,当时中原避 难之人民……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 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 避戎狄寇盗之难
——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
思考:西欧庄园和魏晋坞堡形成的共同原因和不同国情?
共同:政局动荡或王权衰落;自然经济
不同: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契约规范 魏晋,土地兼并和宗族血缘因素
17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3.手工业家庭与作坊
(1)特点: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相授,由统治者登
记造册管理 (2)区分:
体现一定的封闭性,技艺易失传
家庭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管理方式 个体农户的副业
官府统一管理, 匠户集中生产
个体独立经营 从帮工到雇工
产品用途 自己消费缴纳赋税 官家专用皇家私用
②概况:青铜是珍贵的资源,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 (3)铁器:①出现: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的赫梯人
②传播: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 ③优点: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 ④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逐步推广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原始社会
石、木、骨、蚌 质的耒耜等
新石器晚期
战国时期
原始社会 用泥条盘筑
新石器时代早期 用坯车制坯,不仅 能制成圆形坯件,
还能控制薄厚
南朝 为防止气体和有害物 质污损,将坯件放在 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
唐宋时期 为了器物在烧纸中不 粘连,在器物底部放
置烧制好的支钉
【知识链接】:宋元时期陶瓷业发展的表现 宋:制瓷技术重大改进,出现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迥异的众多特色瓷器。 元:出现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宋元时期的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篇章、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第三篇章、劳作方式的发展 ——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
第一篇章
农业工具的变化 ——农业生产工具中,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格外重要
一、生产工具变化
古代世界 农业工具的发展演进却具有一致性。古代知农识业点 生产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代:石器时代、金石并及用解时读
思考点
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 是怎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
①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 的精耕细作。 ②扩大了农耕区域,加速了对土地的开 发与利用。
一、生产工具变化
(三)畜牧工具
表现: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不少工具设施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
知识点 及解读
农业工具是从事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手段,是 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概念阐释
认识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1)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又称迁移农业,为原始生荒耕
作制。在距今约1万年前,伴随原始农业的产生而出现,一般以石斧、石刀等砍
砸工具为主,没有固定的劳作区域。方式虽然较为原始,但仍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
(2)石器锄耕: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伴随着石耜、石铲、石锄或
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尔乃窈窕
经营整理。贤良美好的女子,贞静和悦
淑媛,美色贞怡。解鸣佩,释罗衣
。解下佩带的美玉,脱掉身上的罗衣,
,披华幕,登神机,乘轻杼,揽床
揭开华美的帷幕,登上了神奇的织机,
史料阅读
陈廷章《水轮赋》
水能利物,轮乃曲成。 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 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 宛转以风生。

《古代的农具与农机》课件

《古代的农具与农机》课件

01
02
03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古代农具和农机的出现, 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 显著提高,为农业经济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古代农具和农机的不断改 进和创新,推动了农业技 术的进步,为农业生产的 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保障农民生活水平
古代农具和农机的使用, 使得农民能够更加高效地 进行农业生产,从而提高 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古代农具与农机对农业的影响比较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01
现代农机能够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使农业
生产更加便捷高效。
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02
现代农机的使用需要较大的投入,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专
业化分工。
提高农业产值和效益
03
现代农机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业产值
和效益。
古代农具与农机的发展趋势比较
技术升级换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机也不断进行 技术升级和换代,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多功能化
现代农机逐渐向多功能化发展,一台农机能 够完成多种作业任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05 结论
对古代农具与农机的总结
1 2
古代农具与农机的发展历程
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再到后来的机械化时代 ,农具与农机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铁锹
铁锄
用于挖土、铲土等作业,结实耐用。
用于松土除草,比青铜锄更加锋利耐 用。
铁犁
在木犁的基础上安装了铁犁铧,大大 提高了耕地效率。
03 古代农机
水力农机
灌溉工具
水车、水磨、水碓等,用于将水 引入农田进行灌溉。
水力加工机械
水轮机、水锤等,利用水流的力 量驱动机械进行加工。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复习课件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复习课件
5、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1、积极: ①自给自足,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②在封建社会前期,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稳定,为国家提供了税源,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消极: ①小农经济封闭性、保守性使人们形成安土重迁思想,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 ②明清时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转型,是封建社会停滞的主 要原因; ③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动荡、不断反复的根本原因。
(5)评价 A、积极: ①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细密分工,相互协作; ②官府统一管理,工匠集中劳动,严格管理产品质量,有利于 手工业技艺提高,代表工匠技艺的最高水平 B、弊端: ①原料由官府提供,不计成本,产品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 ②强制工匠服役,引起工匠不满和强烈反抗,极大影响了生产 积极性; ③管理腐败,导致成本高昂,不利于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革新
探究学习: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
西周: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在工官 的监督下,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
唐代:官营作坊因人手不足,出资临时雇佣工匠。雇者和受雇者两厢 情(愿西、周公)平职业交世易袭,称(为唐“)和出雇现匠临”时。雇佣匠“和雇匠” (宋)
出现_灌__钢__法___ 制作的铁农具
广泛用于
唐朝
农业生产
南北朝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
3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取代石器耜耕,生产力的发展会对社会产 生哪些影响呢?
1.粮食产量增多,人口数量增长; 2.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从集体劳作转向家庭劳作; 3.引发社会变革(变法),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 4.百家争鸣,学术下移;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25张PPT)2024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25张PPT)2024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7
8
9 10 11 12 13 14
3. 下面是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示意图。与图一相比,图二所示工具的进步 之处是( B )
A. 脱离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B. 动力系统发生了变化 C. 转变了农业的耕作方式 D. 在江南地区广泛使用
1
2
3456来自789 10 11 12 13 14
4. 如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此邮票所反映的历 史信息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 B ) A. 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 B. 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 C. 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 D. 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22·北京朝阳区高二期末)我国古代金属器成型方式包括锻打和 铸造两种。如图所示的制作工艺和工具最早出现在( B )
A. 半坡时期 C. 两汉之际
B. 商周时期 D. 唐宋之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3·山西吕梁高一期末)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 型的方向发展,这不同于近代西欧农具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用 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 C ) A. 政府不注重对农具的改进 B. 农具制造技艺比较落后 C. 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 受自然地理环境限制
三、 劳作方式的发展 1. 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⑫ 庄园 式劳作。 2. 手工业有家庭式劳作、作坊式劳作等形式。
1. 观察下列图片,对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信息,表述最准确的 是( B ) A. 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B. 工具改良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特点 C. 铁农具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D. 铁农具的使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农具的发展课件ppt

农具的发展课件ppt
农业航空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 代农业航空已经实现了小型化、智能化和安全化。
影响
农业航空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务,提高了 农作物的防治效果和播种质量。
04 未来农具的展望
智能农具的应用
智能农具
利用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农具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
无人机可以进行空中监测、喷药、施肥等作业, 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力成本。
3
自动化农业机械
自动化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减少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如自动化收割机、拖 拉机等。
精准农业的发展趋势
01
精准农业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如精准播种、施肥、灌
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 约,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机农业的发展
有机农业采用自然的生产方式,不使用化学肥料 和农药,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
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采用生态学原理,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 护相结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05 农具发展的影响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具的改进和革新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减少了人力和时间的投入,提高了单位 面积的产量。
青铜器时代的农具
青铜器时代的农具主要是青铜制的,其硬度高、耐用,主 要用于深耕土地和收割庄稼等。这个时期的农具已经比较 复杂,出现了犁、锄头、镰刀等不同种类的工具。
青铜犁:青铜犁是青铜器时代最常见的农具之一,主要用 于深耕土地。青铜锄头:青铜锄头主要用于松土和除草, 其形状类似于现代的锄头。青铜镰刀:青铜镰刀主要用于 收割庄稼,其刀片比较长,可以一次性收割大量的庄稼。

统编版《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PPT优秀课件1

统编版《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PPT优秀课件1
春秋:出现铁犁牛耕 提供了小农家庭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保证了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 战国:铁犁与牛耕相结合 西汉:犁壁出现,牛耕得以推广 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定型。
(二)灌溉工具的变化 原始社会末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奴隶社会后期:在古埃及和中国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东汉末:翻车,三国马钧革新翻车(人力)后在民间广泛使 用 唐代:筒车(流水的力量,自然力) 宋代:高转筒车 明清:风力水车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取代石器耜耕,生产力的发展 会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1.粮食产量增多,人口数量增长; 2.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从集体劳作转向家庭劳作; 3.引发社会变革(变法),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 4.百家争鸣,学术下移;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拓展补充——铁犁牛耕的发展过程
真题深化
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 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三)手工业劳作方式
手 工 业 家 庭 式 劳 作 : 以 制 作 手 工 业 产 品 为 生 唐以前是家庭小作坊,明中后期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
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积极:农业家庭式劳作是封建社会重要的劳作方式: 1.提供了小农家庭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保证了小农 家庭的自给自足; 2.有利于社会稳定,为国家提供了税源; 消极:但是农业家庭式劳作阻碍商品经济,难以进行技术 创新,在近代以后产生不良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图是有 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①②中最可能填写 的是( ) A.铁犁牛耕 家庭农业 B.采集经济 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 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 铁犁牛耕 答案D 解析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简陋,劳动效率低下,采用集体耕作的方式进行生 产,故①内容应是集体劳作;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逐渐 转向铁犁牛耕,故②内容是铁犁牛耕,因此D项正确。

农民的好帮手农具ppt课件

农民的好帮手农具ppt课件
15
水转翻车
灌溉工具
16
水转翻车
• 水转翻车其制与人踏翻车俱同,但于流水 岸边掘一狭堑,置车于内。车之踏轴外端 作一竖轮,竖轮之旁架木立轴,置二卧轮。 其上轴适与车头竖轮辐支相间,乃擗水 旁, 激下轮既转,则上轮随拨车头竖轮,而翻 车随转,倒水上岸,此是卧轮之制。若作 立轴当别置,水激立轮,其轮辐之末复作 小轮,辐头稍阔,以拨车头竖轮,此 立轮 之法也。然亦当视其水势随宜用之。其日 夜不止绝胜踏车。
40
汉唐以来的耕犁
• 我国很早就发明了耒耜,用耒耜来翻整土地, 播种庄稼,进行农业生产。随着生产的发展, 耒耜发展成犁。不过在战国时期以前,人们使 用的只是石制、木制、骨制和少量的铜制整地 工具。后来由于牛耕的出现和冶铁业的兴起, 战国时期便出现了铁制的耕犁,河北易县燕下 都遗址和河南辉县都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铁犁铧。 铁犁铧的发明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标志着 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也标志着人类改造自 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2
碌碡
• 碌碡又称碌轴”,汉族 农业生产用具,是一种 用以碾压的畜力农具。 总体类似圆柱体,中间 略大,两端略小,宜于 绕着一个中心旋转。用 来轧谷物、碾平场地等。 在中国甘肃、陕西、山 西、河北、河南、山东 等省份的农村大量使用。
23
风扇车
• 风扇车是一种能产生风 (或气流)的机械,也叫“飏 (扬)扇”、“扬谷器”、扇车或扬车。发明于汉代,由 人力驱动,用于清选粮食。在概念上人们往往会把它与利 用风力作业的机械即风车相混淆。
31
中国农具历史
活动一:农民的好帮手——农具
32
最古老的农具
• 古代传说最先出现的农 具是耒耜。这耒耜究竟 是一物还是二物,关于 这个问题,历来一直是 其说不一,而各家的说 法又都是在文献方面有 根有据。看来只靠引经 据典是解决不了这个问 题的。不过无论如何, 耒耜总归是刺土、掘土 的工具,在这一点上没 有异议。

课件1: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1: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劳作方式 可以分为哪几种方式?各有何概况、特点?
(一)农业家庭式 1. 时间: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在各区域文明中 很普遍 2. 原因: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 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3. 概况: (1)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 女织生产模式。 (2)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 作日渐普及。
铁犁牛耕
男耕女织
(二)农业庄园式 1. 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中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 地上,生产力低下。 2. 概况: (1)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 隶制庄园。 (2)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3)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 色彩。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2. 青铜器 (1)条件: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发现了铜,逐渐掌握了青 铜冶炼技术。 (2)概况: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新石器时代 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因资源珍贵,青铜铸造的农具数 量有限。
3. 铁器 (1)概况: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 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中 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 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2)特点: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随着熔炉的进步,铁器 大量出现。
古代 的生 产工 具与 劳作
课堂小结
农业工具的 变化
手工业工具 的进步
劳作方式的 发展
耕作工具(石器、青铜器、铁器)
灌溉工具(陶器、杠杆、翻车、筒车)
畜牧工具 纺织工具、制陶瓷工具 冶铁工具 农业家庭式、农业庄园式 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式

走进中华传统农具(课件)-五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

走进中华传统农具(课件)-五年级上册劳动苏教版
(5)收获工具。收割用具包括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茎杆的镰刀、短镢、推镰等。宋元时期,麦钐、 麦绰和麦笼组成一套割麦工具,一人每天可收麦数亩,可视为古代版的小麦收割机。脱粒工具南方以稻 桶、稻床为主,北方以碡碌为主,梿枷南北通用。清选工具以簸箕、木扬锨、风扇车为主。
(6)加工工具。粮食加工工具从远古的杵臼、石磨盘发展而来,汉代杵臼变化形式为踏碓,石 磨盘改进为磨、砻。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石碾。元代发明了棉搅车、纺车、弹弓、棉织机等棉花加 工工具
14
使用农具应注意
扁担禁忌
民间流传扁担神没有庙殿,也没有固定的塑像和神形。扁担神就在扁担中,
其神俗称扁担大人。使用完扁担后不能乱放、乱插,更不允许女人跨过扁担。如有女人跨
过了扁担,不但用扁担的人要大骂她,连家里人也会齐声训斥她。据说使用被女人跨过的
扁担,用者的肩上要生毒肩疮;而跨扁担的女人也要生阴毒。在江浙一带,女人如果无意
来收割小麦、稻谷等,在农村还
末状。是电器化出现之前常用的粉
有广泛的使用
碎工具,曾遍布世界各地。
12
传统农具我了解
五、风车 风车在一些地方又叫谷 风机,我国农业种植中用来去除 水稻等农作物子实中杂质、瘪粒、 秸秆屑等的木质传统农具。现在 经过改良,除了手摇式而外还有 一种为电动的风车
13
05
使用农具应注意
10
04
传统农具我了解
11
传统农具我了解
0
一、犁 犁是一种耕的农具,是由
1
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
其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
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
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
做好准备
0
二、耙 耙(bà)是农业生产中传统的翻

中国古代农具PPT课件

中国古代农具PPT课件

时间有限,粗制滥造, 请各位同学见谅
——祖杰
第7页/共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8页/共8页
西汉
犁壁》》
耦犁》》
直辕晋南北朝
耕种技术: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主要作物:各种经济作物
翻车》》
第4页/共8页
隋唐时期
耕种技术: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曲辕犁》》
作物:各种经济作物
筒车》》
第5页/共8页
宋朝
主要作物:占城稻 高转筒车》》
第6页/共8页
明清时期
作物:马铃薯、甘薯、玉米(都是进口货) 风力水车》》
夏商西周时期
耕种技术:排水、除草、培土、沤肥、除虫 耒耜》》
主要耕种作物:各种经济作物(好多)
石锄》》
青铜锛 鎛》》》
青铜镰刀
青铜铲
PS:石犁在上一张幻灯片已有;另 外,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农具方兴未 艾
第1页/共8页
春秋战国时期
耕种技术:垄作法 主要作物:各种经济作物
第2页/共8页
耕种方法:代田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农具
6
主要作物:占城稻 高转筒车》》
宋朝
中国古代农具
7
明清时期
作物:马铃薯、甘薯、玉米(都是进口货)
风力水车》》
时间有限,粗制滥造, 请各位同学见谅
——祖杰
中国古代农具
8
中国古代农具
2
春秋战国时期 耕种技术:垄作法 主要作物:各种经济作物
中国古代农具
3
耕种方法:代田法
西汉
犁壁》》
耦犁》》
直辕犁》》
耧车》》
中国古代农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魏晋南北朝
耕种技术: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主要作物:各种经济作物
翻车》》
中国古代农具
5
隋唐时期
耕种技术: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作物:各种经济作物
曲辕犁》》
筒车》》
原始社会(石器时代)
耕种技术:刀耕火种
耕种作物:栗、水稻
石刀——》
石斧》》
石犁》》
中国古代农具
1
夏商西周时期
耕种技术:排水、除草、培土、沤肥、除虫 耒耜》》
主要耕种作物:各种经济作物(好多)
石锄》》
青铜锛 鎛》》》
PS:石犁在上一张幻灯片已有;另 外,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农具方兴未 艾
青铜镰刀
青铜铲
中国古代农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