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机房流行病毒及防治措施
机房杀毒方案
![机房杀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65dc7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8.png)
-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修复高危漏洞。
4.网络安全防护
-在机房出口处部署高性能防火墙,实现数据包过滤和访问控制;
-对内部网络进行分域管理,限制敏感数据访问权限;
-建立虚拟专用网络(VPN),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5.人员培训与管理
-定期组织机房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
-开展技术培训,提升管理人员在病毒防护、系统维护等方面的操作技能;
-制定机房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职责,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建立奖惩机制,激励管理人员积极履行职责。
6.应急响应与处置
-制定机房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人;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
2.提升机房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人为安全风险;
3.建立健全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实现病毒防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4.构建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迅速采取措施。
三、实施方案
1.防护策略制定
-根据机房内计算机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病毒防护策略;
-确保策略涵盖病毒预防、检测、清除、恢复等全方位措施;
(3)在发生安全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损失;
(4)对安全事件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四、总结与展望
本机房杀毒方案旨在提高机房内计算机设备的安全性,降低病毒感染风险。通过实施硬件设备防护、软件防护、网络防护、人员培训与管理、应急响应等措施,确保机房安全稳定运行。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信息安全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优化机房杀毒方案,为企业或机构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驾护航。
浅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特点及防范措施的探究
![浅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特点及防范措施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0110f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c.png)
浅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特点及防范措施的探究1. 引言1.1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成为学生学习和科研的重要场所。
由于实验室网络规模庞大、设备众多且多样化,以及用户行为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病毒威胁。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木马、蠕虫、病毒等。
这些病毒具有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破坏性大等特点,一旦入侵到实验室网络中,就会对网络设备、数据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实验室网络用户的不慎操作和对网络安全意识的缺乏也是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蔓延的重要原因。
部分用户在实验室网络上浏览不安全网站、下载未经检测的文件等行为,容易导致病毒入侵。
加强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的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措施,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带来的风险。
1.2 病毒特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多样性: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种类繁多,包括病毒、蠕虫、木马、间谍软件等多种形式。
这些病毒不断变异、更新,给网络安全带来更大挑战。
2. 隐蔽性: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往往具有隐蔽性,能够在系统中潜伏、隐藏,不易被发现。
这增加了清除病毒的难度。
3. 破坏性: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往往具有破坏性,能够破坏系统文件、篡改数据、窃取个人信息等。
这给学校的信息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4. 快速传播: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具有快速传播的特点,通过网络、移动存储设备、邮件等途径迅速传播。
一旦发生病毒感染,可能影响整个网络系统。
5. 难以预防: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往往具有变异性和难以预测性,防范起来比较困难。
需要不断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防病毒措施。
2. 正文2.1 病毒传播途径病毒传播途径是指病毒在计算机实验室中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通常,病毒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传播:1. 可移动存储介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经常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可移动存储介质传输文件,但这些设备可能被感染病毒。
浅议高校机房病毒危害及其防范
![浅议高校机房病毒危害及其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e05f1722b4daa58da0114a8c.png)
信 息 技 术
S O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浅 议 高校 机 房 病 毒 危 害 及 其 防范
刘 莉 琳 ( 西安财 经学 院 陕 西西安 7 1 0 0 6 1 )
摘 要: 高校计 算机 机房 的设备非 常容 易受 到病毒的 感染 , 给 计算机教 学和带来 了极 大的不便和 危害 。 本文是从 计算机 病毒 的定 义展 开 , 针对 高校 计算机 房常 见病毒 种类 和危 害, 从加 强管理 、 技 术和 网络 三个 方 面进 行 防范提 出的 自己的 见解和 看法 。 关键词 : 病毒 危 害 防范 机房 高校 中 图分 类 号 : G6 4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3 7 9 1 ( 2 0 1 3 ) 0 l ( a ) - 0 0 1 9 — 0 l
随 着科 学技术 的不断 发展 , 计 算 机 及 算 法 , 使 自 己每 传 播 一 份 都 具 有 不 同 的 内 其 技 术 得 到 了更 为 广 泛 的应 用 , 计 算 机 课 容 和 长 度 。 程 已成 为 高 校 的 必 修 课 之 一 。 高校 计 算 机 房 由于 计 算 机 终端 多 , 使用人员复杂 , 且 与 3 计算机病毒 的主要危害 各 种 网络 相 连 , 容 易遭 到病 毒 破 坏 。 计 算 机 病 毒 不 但 可 能 会 对 计 算 机 单 机 硬件 及软件 系统造成破 坏 , 可 能 也 会 对 互 1 计 算机病毒 联 网产生灾难性 的打击 。 随 着 信 息 网 络 技 计算 机病毒 , 是 指 编 制 或 者 在 计 算 机 术 的 发 展 , 计 算 机 病 毒 的 威 胁 日益 严 重 。 程 序 中 插入 的破 坏计 算 机 功 能 或 者 毁 坏 数 ( i ) 直 接破坏数据信 息。 大 部 分 病 毒 激 据, 影响计算机使用 , 并 能 自我 复 制 的 一 组 发 时 直 接 破 坏 计 算 机 的 信 息 数 据 , 包 括 格 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 通俗 来 讲 , 计 算 式 化 磁 盘 、 改 写文 件 分 配表 和 目录 区 、 删 除 机 病毒就是一 个程序或 一段可执行 代码 , 重要文件等。 被病 毒 破 坏 的 硬 盘 , 有 些 还 可 通过 网络、 u盘 等 蔓 延 影 响 计 算 机 正 常 用 。 以进行数据修 复, 不要轻 易放弃。 ( 2 ) 占用 磁 盘 空 间 。 寄 生 在 磁 盘 上 的 病 2 机房常见计算机病 毒 毒 总 要 非 法 占用 一 部 分 磁 盘 空 间 。 一 些 文 计 算 机 病 毒 可 分 类 有 很 多种 , 按 照病 件 型 病 毒 传 染 速 度 很 快 , 在 短 时 间 内感 染 毒 属性 可 分 为 以 下 几 大 类 。 大量文件 , 每 个 文 件 都 不 同 程 度 地加 长 了 , ( 1 ) 按 存 在媒 体 分 。 可分 为 网络 病 毒 , 文 就 造 成 磁 盘 空 间 的 严 重 浪 费 。 件病毒 , 引导 型病 毒 。 网络 病 毒 通过 计算 机 ( 3 ) 抢 占系统资源 。 大 多数 病 毒 会 抢 占 网络 传 播 感 染 网 络 中的 可 执 行 文 件 , 文 件 系 统 资 源 , 抢 占内存 , 还抢 占中断 , 导致 内 病 毒 感 染计 算 机 中 的文 件 ( 如: C 0 M, E XE , 存减少 , 导致一部分软件不能运行 , 从而 干 D OC 等) , 引 导 型 病毒 感 染 启动 扇 区( Bo o t ) 扰 了 系 统 的 正 常运 行 。 和 硬 盘 的 系 统 引导 扇 区( MB R) 。 ( 4 ) 影响运行速 度。 病 毒 影 响 计 算 机 速 ( 2 ) 按传 染方法分 。 病 毒 可 分 为 驻 留型 度 , 主要表现 : 病 毒 判 断传 染激 发 条 件 时 增 病 毒 和 非 驻 留型 病 毒 。 驻 留型 病 毒 感 染 计 加 了 对 计 算 机 的 状 态 监 视 , 病 毒 加 密 运 行 算机后 , 程 序 挂 接 系统 调 用 并 合并 到 操 作 需 额 外 执 行 指 令 , 病 毒 进 行 传 染 时 同 样 要 系 统 中去 。 非 驻 留 型 病 毒 在 得 到机 会 激 活 插 入 非 法 的 额 外 操 作 。
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
![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fac60d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4.png)
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高校多媒体教室是学生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场所,计算机设备的运行对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可能会对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设备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信息泄露和教学中断的风险。
高校多媒体教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保障计算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教学和学习的顺利进行。
一、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U盘、光盘等途径传播的一种恶意程序,它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并且可以破坏计算机系统和文件,使计算机系统运行缓慢或者中断。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系统文件:计算机病毒可能会破坏系统文件,导致计算机操作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计算机崩溃。
2. 窃取信息:一些计算机病毒具有窃取信息的能力,可以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对用户的隐私造成危害。
3. 传播破坏: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网络、U盘等途径快速传播,破坏网络安全和其他计算机设备。
由于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设备常常需要连接网络并进行文件共享,因此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多样化,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设备面临的计算机病毒风险也相对较高。
二、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防范的措施1. 安装杀毒软件: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设备上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及时对计算机进行全盘扫描和杀毒操作。
杀毒软件可以及时发现和清除计算机病毒,保障计算机设备的安全运行。
2. 禁止使用未知U盘和光盘:教师和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使用U盘和光盘时,应当严格控制来源,禁止使用未知来源的U盘和光盘。
未知的U盘和光盘可能携带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设备造成严重危害。
3. 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设备应当定期进行系统和软件的更新,及时安装补丁程序和安全更新,加强计算机设备的防御能力。
4. 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多媒体教室的教师和学生应当加强计算机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知识和技能,增强计算机安全意识。
最新 公用机房电脑病毒的主要特点及治理手段-精品
![最新 公用机房电脑病毒的主要特点及治理手段-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413c51a5901020206409c0c.png)
公用机房电脑病毒的主要特点及治理手段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以下是小编搜集的一篇探究公用机房电脑病毒特点探究的,欢迎阅读参考。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计算机房承担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搜集信息资料提供方便和平台。
特别是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以来,公共机房成为大部分学生完成空间学习的主阵地。
教学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重,同时,计算机安全问题逐渐凸现出来,随着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网络危害性的增加,信息化进程中预防计算机病毒显得尤为重要。
1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1.1寄生性一般来说,计算机病毒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寄生在其他某个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程序就会运行,从而起到破坏的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1.2传染性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是指病毒具有把自身复制到其他程序中的特性。
计算机病毒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他符合自身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后,如不及时进行处理,病毒就会在这台机器上迅速扩散,其中的大量文件(一般是可执行文件)会被感染。
而被感染的文件又成了新的传染源,再与其他机器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或通过网络接触,病毒会继续进行传染。
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条件。
1.3潜伏性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它可以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不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只有在满足其特定条件时才启动其表现(破坏)模块。
比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不到预定时间一点都觉察不出来,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一下子就爆炸开来,对系统进行破坏。
1.4隐蔽性计算机病毒一般都是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程序。
它通常附在正常合法的程序中或磁盘较隐蔽的地方,也有个别的以隐含文件形式出现,目的是不让用户发现它的存在。
机房内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与处理措施
![机房内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与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ef38c0beff9aef8941e06d4.png)
1 计 算机 病毒 的特 征
1 . 1 依 附性
从 一般 意义 上 来 讲 , 计 算 机 病毒 的存 在 是 不 可 能单 体 的 , 都 是依 附 在某 个 程序 中的 , 当使用 者 不小 心 打 开运 行 这个 程 序 时 , 病毒程序才会运行 , 这 样 就 对 计 算 机 有 一定 的破 坏作 用 。 如 果不 启 用 这个 病毒 程 序 , 其 破 坏性 是很 难 预 料 的 。计算 机 病 毒 的这 种 依 附性 必须 要 依 附某 个 程序 才 行 , 所 以尽 量 不要 打 开 些可 能带有 病毒 的程 序 , 以此来 保 障计算 机 的安全 。
文 件 都很 容 易被 感 染 , 这 种受 到 感染 的文 件如 果 不 能得 到及 时
在运行时 , 会 插 入非 法 的操 作 , 特 别 是 一 些传 染 存 储 设 备 时 , 会 使得 计 算 机 的运 行 速度 明 显减 慢 , 有 一些 计 算 机病 毒 为 了更 好 的保 护 自己 , 不 被杀 毒 软 件扫 描 , 对 自身进 行 了加 密 , 计 算 机 在 运行 的 过程 中每次 寻址 到病 毒处 时要 运行 一 段解 密 程 序把 加 密 的病毒 解密 成合法 的指令 , 这样 就 可 以有 效躲 避各 种 扫描 , 但 是无 限制 的运 行 , 使 得 计算 机 执行 了无 效 的指 令 多达 几 十万 条 , 使 得计 算机 运行 的速 度大 大降低 。
一
空 间不 断 减少 , 同时 , 一些 病毒 信 息 侵 入到 计算 机 中的各 种 文 件 中去 , 还 可 以 会对 文 件信 息 造 成破 坏 , 出现数 据 缺 失或 打 不 开 的现象 , 严 重影 响 了计算机 的使 用 。
高校机房的病毒防范措施浅析
![高校机房的病毒防范措施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c5ed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2.png)
高校机房的病毒防范措施浅析【摘要】高校机房是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网络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网络病毒的不断演变和传播,机房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从病毒威胁分析、防范措施建议、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补丁和漏洞修复等方面探讨高校机房的病毒防范措施。
建议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用户对病毒的防范意识;安装专业的防病毒软件,实时检测和清除潜在威胁;定期更新系统补丁,修复可能存在的漏洞。
高校机房的病毒防范工作需要保持警惕,采取综合措施,确保网络安全。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机房的病毒防范措施也将不断完善,为师生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高校机房、病毒防范、病毒威胁、防范措施、网络安全意识培训、防病毒软件、系统补丁、漏洞修复、总结建议、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机房是学校网络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师生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校机房也成为了病毒攻击的重要目标。
病毒会给高校机房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会泄露个人信息和机密文件,还会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
高校机房急需加强病毒防范措施,保障网络安全。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机房的病毒防范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病毒种类繁多、变种频繁、威胁隐蔽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高校机房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保障师生的信息安全。
本文将从病毒威胁分析、防范措施建议、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补丁和漏洞修复等方面对高校机房的病毒防范措施进行深入浅析,为高校机房网络安全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问题提出在高校机房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毒威胁,这些威胁可能对学校的网络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病毒攻击的方式也在不断演变,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更多挑战。
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应对这些病毒威胁,成为了高校网络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高校机房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处理
![高校机房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4455f0770bf78a6529546e.png)
浅谈高校机房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处理摘要:高校计算机机房由于使用时间长,上网群体不同,学生对于网络安全性和木马病毒危害性认识不足,给机房机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本作者根据几年计算机机房管理的经验,对计算机病毒加以介绍和防治,更好的促进教学管理。
关键词病毒防治杀毒软件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公安部出台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将计算机病毒如下: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可以看出,其实计算机病毒就是一组代码产生的指令,从而对整个计算机网络或者个人电脑的数据产生危害。
二、病毒危害(一)电脑运行缓慢当你的电脑出现开机速度很慢或者打开网页速度很慢、操作文档也很慢的情况下,一般认为是系统多余的文件过多或者插件过多,我们一般采用360安全卫士、金山卫士等软件进行扫描清理文件,如果清理后速度还是很慢,一般认为机器中病毒了,病毒危害会导致电脑运行缓慢,病毒运行时不仅要占用内存,干扰系统运行,这必然会使系统运行缓慢。
(二)窃取用户隐私、重要文件、账号等如果机器中了木马病毒,病毒操纵者可以窃取用户信息,如重要的账号、资料或者图片、qq账号、网游账号密码等。
如有隐私图片,上传至网络,对于个人也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损失,同时如果用户账号密码等丢失,就会造成很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堵塞网络机房是一个局域网络,如果一台机器中病毒,往往可以相互感染,造成网络堵塞,学生们无法访问网络,造成了教学的延误,影响教学质量。
三、机房常见病毒的类型(一)系统病毒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in32、win95、w32等。
这些病毒的一般共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 *.exe 和 *.dll 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
(二)—蠕虫病毒.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这种病毒的共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
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
![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49c847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8.png)
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1. 引言1.1 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与手段也愈加多样化和隐蔽化,给高校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系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一旦计算机系统遭受病毒入侵,将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导致信息泄露、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
加强对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显得尤为迫切。
只有建立健全的病毒防范体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故障处理方法,加强教育培训措施并进行日常维护,才能有效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深入探讨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防范与应对的重要性,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总结经验教训,将有助于提升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的整体安全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正是为了维护高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教学教育质量,促进高校科研创新,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 正文2.1 病毒的危害分析病毒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并传播的恶意软件,它可以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损害。
在高校多媒体教室中,计算机病毒可能导致以下危害:1. 数据损坏和丢失:病毒可能会篡改或删除教学资料、学生作业、课程设计等重要数据,导致教学和学习计划受到影响。
2. 系统崩溃:病毒攻击可能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影响教学和学习的进行。
3. 网络被感染:病毒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感染其他计算机,形成病毒链条,加剧病毒的蔓延和危害。
4. 信息泄露:某些病毒可能会窃取敏感信息,如个人隐私、账号密码等,给学校和个人带来安全隐患。
5. 影响教学秩序:病毒导致计算机故障,影响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从而影响教学秩序和质量。
病毒对高校多媒体教室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严重影响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加强对病毒的防范意识,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系统安全性和教育培训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
![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8ce00fa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9.png)
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摘要】在高校多媒体教室中,计算机病毒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计算机病毒,我们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安装权威的杀毒软件,定期进行病毒扫描和更新补丁,以及备份重要数据。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避免病毒攻击带来的损失。
强调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是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途径。
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系统补丁,及时备份重要数据,也是防范病毒攻击的关键步骤。
做好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工作,对于保护教育信息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多媒体教室、防范、应对、网络安全、杀毒软件、病毒扫描、更新补丁、数据备份1. 引言1.1 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应对高校多媒体教室是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场所,计算机在多媒体教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病毒的频繁出现,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破坏性和传播性的特点,一旦计算机感染病毒,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甚至信息泄露。
为了保障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安全,我们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了解其特点和传播方式,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为了防范和应对计算机病毒,首先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师和学生应该定期接受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警惕性。
要安装权威的杀毒软件,定期进行病毒扫描和更新补丁,及时发现和清除潜在的威胁。
备份重要的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数据丢失导致教学受影响。
只有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保障高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的安全。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共同守护教育信息化的安全,确保多媒体教室的正常运行与教学秩序。
2. 正文2.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并植入计算机系统中造成破坏的恶意软件。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对于高校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维护和安全防范至关重要。
浅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特点及防范措施的探究
![浅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特点及防范措施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43a4e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7.png)
浅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特点及防范措施的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计算机实验室更是高校学生学习和科研的重要场所。
随之而来的计算机病毒威胁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就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特点及防范措施展开探究,以期为高校师生提供一些必要的防范指导。
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特点1. 多样性计算机实验室中的设备多样性、网络多样性、以及学生使用的U盘等外部设备多样性,使得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种类也十分繁多。
病毒隐藏在各种各样的文件、程序中,有的会传播到网络,有的会破坏系统文件,因此其多样性给防范工作增加了难度。
2. 潜在性由于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人群广泛,而且难以完全控制,因此在实验室内潜伏着很多潜在的病毒。
这些病毒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外部下载文件、插入移动设备、或者接触感染的电脑等原因带入实验室内,而这时计算机实验室内的各台电脑很可能都会受到感染的威胁。
3. 传播性一旦计算机实验室内的某台电脑感染了病毒,病毒便有可能通过实验室内的共享网络、共享设备、或者共享文件传播到其他的电脑上,迅速扩散。
这种传播性也是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病毒的特点之一。
4. 隐蔽性大部分计算机病毒都具有隐蔽性,就是说在感染计算机后,其自身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使得用户难以发现。
这种隐蔽性给计算机实验室的病毒防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1. 网络隔离针对计算机实验室中的病毒传播性特点,可以采取网络隔离的措施,将计算机实验室的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隔离,防止病毒跨网传播。
2. 安装杀毒软件在计算机实验室的每一台电脑上都安装基础的杀毒软件,并且及时更新病毒库,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实验室内的设备不受病毒侵害。
3. 禁止外部设备插入严格限制学生插入U盘等外部设备的权限,或者在插入外部设备时进行强制扫描,以确保外部设备内不携带病毒。
4. 教育学生加强安全意识通过定期的安全教育,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安全的重视,并且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处理文件和外部设备,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电脑机房的安全隐患及其预防
![电脑机房的安全隐患及其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67e471a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7.png)
电脑机房的安全隐患及其预防电脑机房是企业或组织的重要基础设施, 其中运行着大量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
由于它们的重要性和价值, 电脑机房的安全隐患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将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灾难恢复和人员安全四个方面介绍电脑机房的安全隐患及其预防措施。
一、物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1.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机房。
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机房可能会导致设备被人破坏, 信息被泄露, 或者发生其他安全事件。
因此, 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机房仅供授权人员进入。
预防措施:- 安装门禁系统: 机房入口应安装门禁系统, 并通过指纹、IC卡或密码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 监控摄像头: 在机房的入口和关键区域安装监控摄像头, 以实时记录机房的进出情况。
- 严格权限管理: 限制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人员才能进入机房, 以及限制他们能够进入的区域。
- 值班制度:设立专门值班人员, 负责监控机房的安全, 并及时解决突发事件。
2.火灾。
电脑机房内设备众多、线缆纵横交错,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十分严重。
预防措施:- 定期巡检设备和线缆, 确保其正常运行。
- 安装烟雾报警器: 机房内应安装烟雾报警器以及与消防系统连接, 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报警。
-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 确保灭火器、灭火器具等消防设施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 定期演练逃生:定期组织机房人员进行火灾逃生演练, 提高火灾逃生的能力。
3.水灾。
电脑机房设备一旦被水浸泡,会引起设备损坏,导致系统崩溃,甚至数据丢失。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机房的水管和防水设施, 确保其正常运行。
- 地面防水:机房地面应采用防水设计, 以防止地下水、雨水等液体渗入机房。
- 设备防水:机柜和设备应该放置在干燥的地方, 并采取适当的防水措施, 如安装防水套或使用防水材料。
二、网络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1.黑客攻击。
黑客可能通过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感染等手段, 对电脑机房进行攻击, 导致数据泄露、系统崩溃等安全问题。
预防措施:- 防火墙: 安装和配置防火墙, 限制对机房的非授权访问, 并监控网络流量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中心机房防病毒、防攻击应急预案
![中心机房防病毒、防攻击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909709be23482fb4da4c9e.png)
中心机房防病毒、防攻击应急预案一、中心机房防病毒、防攻击管理规定1.1 网管应定期对各服务器防病毒系统进行维护、升级版本和更新病毒代码库;定期记录计算机病毒检测、告警及最新预防措施。
1.2网管应定期更新(或监督有关人员更新)本单位服务器端、工作站端的病毒码、扫描引擎与程序文件,保证每台计算机上的防病毒产品版本最新。
1.3 网管需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检查,及时组织、安排人员安装微软的操作系统及其它应用工具的最新补丁。
1.4网管应建立完整的防病毒系统管理及维护日志,定期查看报警信息,了解病毒发作情况,跟踪病毒信息;对防病毒系统运行维护日志进行统计和分析,制定适合的防病毒策略。
1.5 在网关、服务器和终端计算机都要安装使用防病毒软件,建立完整的病毒防护体系,网关、服务器和终端计算机的责任人应定期对防病毒软件进行版本升级和病毒代码库更新。
1.6 指导、帮助计算机用户使用专用杀毒工具进行杀毒;参加计算机防病毒培训,并定期组织信息系统使用人员进行计算机病毒防治教育和培训。
1.7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不得向他人提供含有计算机病毒的文件、软件、媒体;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发布虚假的计算机病毒疫情。
1.8对关键服务器的关键数据要经常进行备份,且异地存放,以备数据破坏后恢复。
1.9 除打印机可以共享外,服务器与工作站的硬盘尽量不设置为共享,文件目录一般不进行网络共享。
特殊情况需进行目录共享的必须设定密码,一旦使用完毕后必须立即关闭共享,或加强对该机器的病毒检查。
1.10当在某台服务器发现病毒后,应该检查其最近使用过的软盘、光盘和移动存储设备,以免漏杀。
1.11在病毒出现重大疫情时,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立即向基础设施负责人和部长上报病毒发作和破坏情况。
二、防攻击、防病毒应急预案2.1当病毒大规模发作或有大量的恶意攻击时,网管应立即发出警报,通知服务台及时上报通知负责人和用户。
并通过公司网站或即使消息及时的告知用户自检。
学校防流行性病应急预案
![学校防流行性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73388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a.png)
学校防流行性病应急预案一、目的和原则为了有效预防和管理学校内发生的流行性疾病,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快速反应、科学管理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流行性疾病得到及时控制。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学校防流行性疾病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校长、卫生保健老师、班主任等为成员。
2. 设立预防流行性疾病办公室,负责日常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
3. 成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突发流行性疾病的应急处置。
三、预防和监测1.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监测体系,定期进行环境卫生、食品卫生检查。
3. 落实晨检、午检、晚检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加强与当地卫生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获取疫情信息。
5. 定期组织师生进行预防流行性疾病的培训和演练。
四、疫情报告和信息发布1. 设立疫情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预防流行性疾病办公室。
2. 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 必要时,向上级部门和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做好防控工作。
4. 严格执行疫情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准确、及时、透明。
五、应急处理1. 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
2. 对疑似病例进行采样检测,确诊后按照相关规定采取措施。
3. 对病例所在班级进行临时停课,进行全面消毒和卫生处理。
4.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
5. 组织专家进行疫情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
六、保障措施1. 加强学校卫生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卫生设备和用品。
2. 保障学校预防流行性疾病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生预防流行性疾病的意识和能力。
4.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处理的需要。
学校加强流行性疾病防治预案措范本(三篇)
![学校加强流行性疾病防治预案措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0fdc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a.png)
学校加强流行性疾病防治预案措范本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特别是h7n9禽流感)防治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____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____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件》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1、普及各类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学生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学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学校成立学校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____、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____,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____管理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左长副组长:何述继组员:邓周亭王锡洪杨永华____蒲忠东杨友双李中凡____高志国张咏梅李仕仲王建波各班班主任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应急预案的总指挥,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____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如下:1、建立健全____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____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机房流行病毒及防治措施
摘要:随着计算机普及率的大大提高,高校计算机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如此大规模的计算机集中,给病毒的传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那么,这个所谓的“病毒”是什么,有何特点,在高校机房主要流行哪些病毒,感染了这些病毒我们该怎么办?本文对这一连串的问题做了简单的解说。
关键词:高校;机房;计算机病毒;防治
中图分类号:tp393.08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在我国已经极大程度的普及。
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最早的高校,计算机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已经相当的高。
如此大规模的计算机集中,不可避免的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带来了便利。
1 什么是病毒
计算机病毒与“病毒”不是同义词,只是用生物“病毒”作为比喻。
计算机病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单纯从自身结构上来说,计算机病毒与其他程序一样,能存储可运行。
除此之外,计算机病毒还有感染性、隐蔽性、可触发性等特征。
2.1 感染性:主要是指病毒程序嵌入到其他程序(宿主程序)中,当宿主程序进行执行操作时自动生成病毒。
同时,病毒会自动搜寻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通过相关通道在目标中插入自身特定代码,完成二次感染,并且被感染对象也会成为新的感染源。
依此类推,如果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而且没有进行及时的查杀,那么只要机器是运行状态,病毒就会以此为平台迅速蔓延,更可怕的是,被感染机器如果接入了局域网或者广域网,那么病毒感染的范围会大大增加。
2.2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可执行程序。
它通常粘附在正常程序之中或磁盘引导扇区中,或者磁盘上标为坏簇的扇区中,以及一些空闲概率较大的扇区中,这是它的非法可存储性。
病毒想方设法隐藏自身,就是为了防止用户察觉。
2.3 潜伏性:计算机病毒能够依附于宿主,利用宿主作为自己的保护壳,可以很长时间都隐藏在合法文件里面。
病毒的潜伏性越好,它在系统中存在的时间也就越长,病毒传染的范围也越广,其危害性也越大。
不过一担其隐藏的宿主程序得到运行机会,病毒便会同时运行起来四处繁殖,扩散。
当然,某些病毒并不是以宿主程序的运行为启动条件的,一般这种病毒都有特定的触发机制,比如:特定时间,特定文件等。
2.4 可触发性:病毒因为达到特定要求开始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
上面我们提到了病毒具有潜伏性,如果一直
潜伏的话,即使再危险的病毒也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所以计算机病毒一般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触发条件。
满足其触发条件或者激活其传染机制,病毒便进行感染和攻击。
不满足则继续潜伏躲避查杀。
2.5 衍生性:病毒设计者根据自己的设计思想,针对已有病毒进行修改从而产生出另外一个或者多个来源于同一种病毒,却又不同于原病毒的病毒程序,即原病毒的变种。
2.6 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可以修改、删除数据信息、大量占用系统资源、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甚至破坏计算机硬件等。
3 高校机房主流病毒
3.1 u盘病毒:此中病毒主要通过usb存储设备进行传播。
当计算机接入存在病毒的移动设备后,病毒会通过“windows自动播放”特性激活病毒,从而使系统受感染。
主要会造成u盘识别缓慢,且无法打开。
u盘内所有文件夹成为*.exe格式文件或快捷方式,不能正常打开等。
由于目前移动usb存储设备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所以使用频率很高,从而造成机房内u盘病毒交叉感染情况严重,泛滥成灾。
3.2 宏病毒:是一种寄存在文档或模板的宏中的计算机病毒。
当打开这样的文档时,其中的宏就会被执行,于是病毒被激活,转移到计算机上,并驻留在normal模板上。
那么以后,所有自动保存的文档都会“感染”上这种宏病毒,而且如果其他用户打开了感染病毒的文档,宏病毒又会转移到其他的计算机上。
因为现今多数高校把office办公软件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
部分,并且日常的文字编辑也多数使用该软件,所以宏病毒主要针对word、excel运行的破坏是:不能正常打印;封闭或改变文件存储路径;将文件改名;乱复制文件;封闭有关菜单等。
3.3 蠕虫病毒:该病毒前缀是worm。
主要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传播,大多数病毒具有外发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
一旦系统感染蠕虫,该病毒便会控制计算机上可以传输文件或信息的功能,既而自行传播,将自己从一台机器复制到另一台机器。
可大量复制。
对于机房来说,一旦感染此病毒危害是巨大的:消耗网络带宽,在成局域网甚至是广域网阻塞或者瘫痪;占用网络设备资源,如路由器交换机;占用主机资源,破坏系统文件严重影响主机工作;配合其他工具盗取或者泄露敏感信息。
以上不管哪一种情况都会白白消耗我们的资源。
4 防范措施
4.1 计算机一定要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并且及时更新病
毒库。
4.2 针对不同操作系统要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更新系统补丁及相应应用程序补丁。
4.3 针对u盘病毒--关闭u盘自动播放功能;关闭注册表autorun 功能;每个磁盘建立autorun.inf文件夹。
一旦感染如采用软件查杀外也可采用手工方法清理:进入安全模式—运行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在根目录root中进入drive把shell下所有键值删除,最后把文件夹设置为非隐藏,删除autorun产生的隐藏文件。
4.4 针对宏病毒--安装office2003后,把宏的安全等级调高,调到非常高;关闭excel的自启动;使用高版本office。
一旦感染,使用最新病毒科的防病毒软件进行查杀。
当然,反病毒软件并不能清除所有的宏病毒,一旦出现不能清除但是文档有很重要不能丢失的情况,可尝试使用下面这种应急技巧:
打开这个包含了宏病毒的文档(当然是启用word中的“宏病毒防护”功能并在宏警告出现时选择“取消宏”),然后在“文件”菜单中选择“另存为”,将此文档改存成写字板(rtf)格式。
①
4.5 针对蠕虫病毒--利用防火墙技术,通过配置单机或者网络防火墙软件,禁止一些非必要的端口,切断病毒的传输通道和通信通道。
利用ids技术探测发现病毒。
ids技术分为两种:基于特征模型的ids和基于异常模型的ids。
基于特征模型的ids通过分析已知蠕虫病毒的发病机制和特征,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的数据库。
另外,基于异常模型的ids通过监视不正常的通信量变化探测攻击②。
启用安全软件的实时监控和邮件收发监控功能,及早发现已知蠕虫病毒。
5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对计算的依赖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所产生的破坏效应,同样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在对付病毒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我们不应该恐惧,应该努力去了解它
的特征,掌握发展趋势,和病毒特性,本着预防为主,查杀为辅的原则,和计算机病毒斗争到底。
参考文献:
[1]龚春凤,罗军.多媒体教室u盘病毒的危害及防范措施[j].硅谷,2011,8.
[2]马丽丽.计算机病毒与防范[j].科技信息,2011,23.
[3]张冠群.浅谈计算机病毒防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
[4]王卫平.计算机蠕虫病毒浅析[j].科技信息,2012,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注解:
①百度百科.
②王卫平.计算机蠕虫病毒浅析.
作者简介:宗克玄(1984-),男,硕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技术与应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 0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