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哲学试卷试卷韦性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填空题(共计20分,每空1分)。

1、中国古代哲学诞生的标志主要有如下两个观点的提出:一是,一是:。

2、先秦哲学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和。

3、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是,要思想这一思想精髓的方法与路径是。

4、墨子认为要做到“取实予名”,衡量与判别的标准是:;

;。

5、儒家哲学思想中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

6、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其对“名实之辩”所持的态度是。

7、孟子提出“仁政”学说的理论依据是。

8、华严宗的中心教义是,它主要分为“四法界”:即是:事法界,理法界,

和。

9、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10、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历史进化论的中心命题是,它一自然科学为基础,把宇宙进化分为:、和“人类进化时期”。

第二题:选择题:(共计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1、庄子认识论的基础是()

A. 相对主义和怀疑论

B.先验主义

C. 经验主义

D.实践

2、“名实之辩”是先秦哲学争论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命题,不同哲学家对这一问题持有不同的态度,一下哪个观点是老子的提出的?()

A. “制名以指实”

B.重视“参验”,反对“前识”

C. 无名

D.静因之道

3、对于人性问题的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讨论的特点问题,其中提出“性三品”的哲学家是()。

A.孟子

B. 告子

C.董仲舒

D.韩愈

4、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路径,西汉著名哲学家董仲舒提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历史观。是分析是它属于什么样的认识论()。

A.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5、在“天人之辩”的关系问题上,荀子所持的观点是()。

A.天道远,人道迩 B.“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C.“明于天人之分”

D.“缘道理以从事”与“因人情”。

6、道家所追求的理想的人格为()。

A.仙人

B.圣人

C.逍遥游

D.成佛

7、在宋明理学时期,“理气(道器)之辩”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对此问题,王阳明所持的观点是()。

A “心即理” B. 理在气中 C.理一分殊 D. 气在理先

8、孔子提出“仁”学的核心内容是爱人,对这一的哲学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A.是在“亲亲”原则下的“爱有差等”,既有较强的阶级性。

B.是一种“爱无差等”的泛爱论,无阶级性。

C.该观点体现了孔子博大的仁爱的人道主义关怀精神。

D.要实现这一观点,就必须方法和路径是“孝悌”原则。

9、孟子的“良知,良能”学说是一种()的人认识论。

A.经验主义

B.先验主义

C.超验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0.禅宗得道成佛的方法是()。

A.渐修式的成佛

B.顿悟成佛

C.内心体悟成佛

D.高僧教化成佛。

第三题:名词解释(共计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反正道之动:

2.天人感应

3.化性起伪

4.童心说:

5.越名教而任自然:

第四题:简答题(共计4题,每题7分,总计28分)

1、孔子“仁”学思想与墨子“兼爱”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2、简答儒家理想人格,以及如何培养,并对他们所构建的理想人格进行评价。

3、隋唐时期儒、释、道得以合流的原因,以及合流后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

4、简答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不能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原因。

第五题:分析题(共计1题,共计12分)

1、分析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哲学命题的含义,产生的背景以及对后世的影

响。

中国哲学史参考答案要点和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共计20分,每空1分)。

1、阴阳学说的提出,五行学说的提出。

2、天人之辩,名实之辩。

3、仁学,忠恕之道

4、由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5、圣人

6、道,无名

7、性善论

8、法界缘起,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9、存天理,灭人欲。

10、突驾说,物质进化时期,物种进化时期。

二、选择题。(共计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A

2、C

3、C

4、B

5、C

6、C

7、A

8、A

9、B 10、B 三.名词解释。(共计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一物两体:该观点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张载的哲学观点(1分),该观点认为万

事万物都是有气所生成,气是一元的,气组成物质,物质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其包含有对立面与统一面,对立面与统一面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运动变化发展。(3分)

2、天人感应:该观点是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的(1分),他认为人是天的一个缩小了副本,

即“人副天数”,既然人是一个缩小了天,所以人所有的情感、意志、行为都是天的基本反映。人的行为受到天的束缚,如果人背天行事,将会遭到天谴,顺天行事,将得到天的奖赏。(3分)

3、化性起伪:这是荀况提出的礼、法起源的一个前提。(1分)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

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3分)

4、童心说:“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之真实感受与真

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2分)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2分)

5、越名教而任自然:这是嵇康的哲学观,(1分),所谓名教就是名分教化,指封建社会

的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1分)自然的意思是自然而然、自然无为,它是道的特性和法则。(1分)从道家的观点来说,名教属于有为的范畴,自然属于无为的范畴,二者是相对的。嵇康认为名教扼杀了人性,人不应该受到这些封建社会的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应该回到自然无为中去(1分)

四、简答题(共计4题,每题7分,总计28分)

1、孔子“仁”学思想与墨子“兼爱”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1)"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墨子的"兼爱",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