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作业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哲学史》考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中国哲学发端于()A. 原始宗教与神话传说B.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 秦汉大一统思想整合D. 魏晋玄学清谈之风答案:A。

解析:原始宗教蕴含古人对天地神灵、自然现象的敬畏与思考,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投射出先民对世界起源、人类诞生的想象与追问,奠定哲学思辨雏形,是中国哲学思想源头。

2. 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在于()A. 统治者以身作则,凭借道德感召力治理国家B. 用严苛刑法约束百姓,维持社会秩序C. 倡导百姓自我修养,忽视官方引导D. 以物质赏赐换取百姓的忠诚与顺从答案:A。

解析: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统治者要修身正己,做道德楷模,以仁德风范引领百姓,使民众心悦诚服,自发遵循政令,摒弃严刑峻法,契合“德治”本意。

3. 老子“柔弱胜刚强”理念体现的哲理是()A. 力量弱小者总能战胜强大对手B. 以柔为表象,暗藏韧性与持久力,伺机而动C. 否定刚强的价值,一味追求柔弱D. 柔弱只是暂时妥协,目的是积蓄力量发动强攻答案:B。

解析:老子洞察自然与社会规律,深知柔能克刚,如水滴石穿。

柔弱并非真弱,而是蕴含内敛韧性、持久耐力,遇强不硬拼,顺势迂回、隐忍蓄力,待时机成熟再破局反击。

4. 孟子“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依据是()A. 人生来就有完备的道德观念B. 人在后天教育中逐渐养成善良品性C. 人天生具备“四端”之心,可发展为美德D. 社会环境促使人性向善,摒弃恶念答案:C。

解析:孟子提出人天生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之心,见孺子将入于井,人下意识生恻隐欲施救,是“仁之端”;借此扩充、涵养,能转化为仁义礼智等完备美德,为“性善论”关键证据。

5. 庄子倡导“齐物论”,目的是()A. 抹杀万物差异,追求绝对统一B. 让人们摒弃主观偏见,平等看待万物C. 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性,陷入虚无主义D. 建立统一标准,衡量世间万物价值答案:B。

中国哲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试题及答案尊敬的读者:以下是中国哲学试题及答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思考试题1. 什么是中国哲学?2. 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有哪些?3.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有何区别和联系?4. 孔子和老子是中国哲学的两位重要思想家,请简要介绍他们的主要思想。

5. 如何理解中国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二、试题答案1. 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和思考中形成的关于宇宙、人生、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哲学思维和理论。

2. 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包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治国平天下”等概念。

其中,“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谐;“治国平天下”强调国家的治理应以天下众生的利益为出发点。

3.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论和文化背景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哲学注重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和谐、平衡,对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较为包容和灵活。

而西方哲学则注重分析、理性和实证,强调个体、竞争,更加注重推理和逻辑。

4.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包括仁爱、孝道、中庸以及礼制等。

孔子强调个体修养和社会责任,认为通过人伦关系的和谐可以实现社会的和平与安定。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强调无为而治、自然法则以及反思社会规范等。

老子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的规律,通过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5. 中国哲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国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要借鉴。

其次,中国哲学注重人的内外修养,倡导正直、勇敢、宽容、谦虚等美德,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培养有道德意识的公民具有积极作用。

最后,中国哲学强调集体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的统一,提供了一种与当代多元文化相适应的精神追求和认同。

三、总结通过对中国哲学试题的解答,我们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核心思想以及与西方哲学的异同。

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第一卷客观题部分一、单选。

(1′×15=15′)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就是()A、581B、587C、589D、6182、南宋初年,被任命为东京戍守的就是()A、李纲B、岳飞C、韩世忠D、宗泽3、唐肃宗时期的权宦就是()A、李辅国B、高力士C、程元振D、鱼朝恩4、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事务机构就是()A、中书省B、宣政院C、枢密院D、御史台5、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是()A、土木之变B、夺门之变C、庚戌之变D、大礼仪之争6、清雍正帝实行全国的经济政策就是()A、两税法B、诸色户计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7、金扶植谁创建了伪齐政权()A、刘豫B、张邦昌C、石敬瑭D、蔡京8、明朝四大权宦依次就是()A、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B、王振、冯保、刘瑾、魏忠贤C、魏忠贤、汪直、冯保、刘瑾D、刘瑾、王振、汪直、魏忠贤9、南宋和谁通过什么确立了君臣关系()A、西夏庆历和议B、辽澶渊之盟C、金绍兴和议D、金隆兴和议10、“西厂”的设置时在哪个皇帝时期()A、永乐B、宣德C、正统D弘治11、唐朝管理天山以南的机构是()A、安西都护府B、北庭都护府C、西域都护府D、宣政院12、“柜房”与“飞钱”出现在()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13、年,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是()A、沙勿略B、马可波罗C、利玛窦D马戛尔尼14、“八旗制度”是以什么作为基层社会组织单位的` ()A、牛录B、固山C、甲喇D、谋克15、《古今图书集成》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组织编写的 ( )A、永乐B、康熙C、雍正D、乾隆二、填空。

(1′×20=20′)1、隋朝的东都就是________。

2、____________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3、____________的失利,使得北宋死守内虚外统治者方针的构成。

4、元朝法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靖难之役的时间就是______________。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

中国哲学史题目与答案

1、我们的祖先大约在黄帝时已开始向文明时代过渡。

从夏代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商和西周是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2、(理解)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除了使用国家机器外,还把原始的宗教迷信加以改造,使它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夏代的统治者已利用宗教迷信和天命论来欺骗人民了。

到了商代,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王权的加强,奴隶主贵族便按照地上最高统治者的模样,炮制了一个他们称为“帝”或“上帝”的最高主宰,编造了政权神授的谎言,说“帝立子生商”。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上帝的意志和命令呢?其办法是通过“卜筮”。

“卜”“筮”都是一种预测吉凶祸福的迷信活动。

西周统治者承继了商奴隶主贵族祭天祀祖、敬事鬼神和政权神授的思想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使之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永恒性,又提出了“德”和“以德配天”的理论,《尚书召告》说“惟天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3、(小题)周朝奴隶主所谓的“德”,其具体内容是:一是“敬天”,二是“保民”,三是“孝祖”。

4、中国古代哲学的真正诞生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阴阳说和五行说,早期的阴阳说可以追朔到《易经》。

现存《周易》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所谓《经》,另一部分是所谓《传》,记录了后人对卦辞和爻辞的各种解释和理论上的发挥。

5、《易经》大概是在殷周之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卜筮记录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而编纂成的一本书,以供人们卜筮时参考。

《易经》64卦是由八卦重叠组成的,而八卦又是由“一”“一一”两个符号排列组合而成。

《易经》中包含有由对立而引起变化和“物极必反”的思想。

如乾()卦。

泰()卦,九三爻卦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把互相对立的概念联系起来,指出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

早期五行说可以追溯到《尚书洪范》篇。

《洪范》说:“五行。

”水、火、木、金、土。

6、阴阳说和五行说在西周时期又有了发展?A 、周幽王时,伯阳父曾用阴阳二气失调来解释地震现象。

B、西周末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中国哲学史作业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作业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期末作业及答案1.荀子的性恶论(1)荀子反对孟子宣扬的天赋道德观念的“性善论”,提出了与之相对的“性恶论”。

(2)荀子以自然资质为“性”,认为“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

这种天就的、自然禀得的性与欲相连,是恶的,所以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等。

人性是恶的,若顺其自然发展,就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争夺、残杀,导致社会混乱。

(3)“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观。

荀子明确了“善”“恶”的含义,认为“善”即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仪制度,“恶”即是破坏封建统治秩序。

正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才需要圣人去引导、教化。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有“善”是人为的结果。

人的本性只是一种原始的质朴材料,而人为则是用礼仪道德加工后的成品。

没有礼仪道德的加工,人的本性也不能变得完满美好,圣人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把“性”和“伪”很好地结合起来。

“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

(4)“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

荀子认为道德的最高要求便是“成圣”。

他认为在天生的情性方面,君子与小人无异,君子之所以能成圣,在于后天的努力。

荀子在强调要努力修习“成圣”的根本途径的同时,也强调了以礼义去导化百姓的巨大作用。

(5)荀子的性恶论仍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又企图把它说成是具有超阶级性的。

2.荀子的认识论(1)荀子认为“形具而神生”,即先有人的形体,然后才有人的精神活动。

人的精神活动必须依赖于“耳目鼻口形”和“心”等器官。

肯定了人具有认识能力,客观事物可以被认识,“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可知论)(2)他肯定了知识、才能来自客观,人只有与客观事物相接触才能构成知识和才能。

他把认识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通过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相接触,获得初步的认识,并重视经验知识的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次,通过“心”的思维作用,对感官得到的初步知识加以综合、分类、整理。

“心有征知”,即“心”的认识作用更深入,有统率感官,检验感觉,得到正确认识的作用。

中国哲学史课后习题

中国哲学史课后习题

《中国哲学史》课程习题一、填空1、《老子》又叫做《______》.答案:道德经2、孔子,名____,字_____。

答案:丘,仲尼3、六经指《___》、《___》、《___》、《___》、《___》、《___》等六部中国上古经典。

答案:诗、尚、礼、乐、易、春秋4、四书指《___》、《___》、《___》、《___》等四部儒家经典。

答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5、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概括的六大哲学流派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道、墨、法、名、阴阳:6、八卦是乾、___、震、___、离、___、兑、___。

答案:坤、艮、坎、巽7、董仲舒哲学的宗旨是:答案:“屈民而申君,屈君而申天。

”8、王充《论衡》一书的宗旨是______。

答案:疾虚妄。

10、明清之际著名哲学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是_________。

答案:《明夷待访录》11、孟子的四端说中,仁之端是___________。

答案:恻隐之心12、三纲领八条目是对先秦儒家修养理论的概括,其中三纲领指:_____、_____、_____;八条目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3、佛教华严宗的四法界指:_____、_____、_____ 。

答案: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14、唐代禅宗最著名的禅师是____。

答案:慧能。

15、冯友兰的“贞元六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二、名词解释1、和实生物2、道法自然3、无待4、名教与自然5、明心见性6、慎独7、仁者以通为第一义8、俱分进化论答案略三、指出下列哲学思想和哲学典故的出处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中哲思习题及答案

中哲思习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复习思考题(1)中国哲学产生的条件: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2)中国哲学的精神及特质。

第一,知行合一。

第二,天人合一第三,真善同一。

第四,重人生而不重知论第五,重了悟而不重论证。

第六,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第七,哲学与政治紧密相联。

第八,哲学家与他的哲学合一。

第九,中国哲学的重点:主体性与道德性。

第二讲老子1. 如何理解老子之“道”的具体含义。

(一)形而上意义上的“道”1.“道”的含义:本体论的含义和宇宙论的含义“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端倪,边际)。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1章》)具体的事物都是可以用名称来表示的,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是从“道”那里产生出来的,道是无形无体的,没法用名称来表达,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0章)老子这里讲的是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无”或“道”,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原、万物的老根,似乎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一具体的有规定性的东西,加深了对世界统一问题的理解。

P282.“道”的性质p29(二)规律性的“道”1.老子看到了对立转化规律的存在。

P302.老子也看到了循环运动的规律。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第16章》)(三)生活准则的“道”“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老子·第22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2. 如何理解老子之“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试以“自然无为”为例来加以分析。

中国古代哲学史试题(A)带答案

中国古代哲学史试题(A)带答案

中国古代哲学史试题(A)带答案1. 请解释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的概念,并指出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

答:儒家思想中的“仁”是指爱心和仁爱之道。

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尊重的精神。

而“礼”是指社会行为规范和仪式。

它是通过规范个人行为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在社会中,“仁”与“礼”起到了塑造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2. 道家思想强调追求“无为”,请解释“无为”的含义并分析它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道家思想中的“无为”意味着追求自然而然的状态,不加干预或控制。

它强调个人应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追求功利,不为外在的荣誉和利益而努力。

这种态度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

在个人层面上,追求“无为”可以使人保持心境平和,减少内心的纷扰与焦虑,从而有助于探寻内心的真实需求。

在社会层面上,倡导“无为”可以减少人为干预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墨家思想主张“兼爱”,请解释“兼爱”的含义,并阐述它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墨家思想中的“兼爱”指的是无私的关怀和关爱所有人。

它强调平等对待他人,不分贵贱、亲疏。

兼爱的意识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社会发展方面,兼爱可以减少利己主义的存在,强调全社会共同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发展。

4. 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请解释“法治”思想的含义,并谈谈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答:法家思想中的“法治”是指以法律为准则来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念。

法治强调法律的公正、公平和权威性。

在社会治理中,法治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法治可以确保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维护。

其次,法治可以增加社会公正,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利益。

最后,法治可以提供一种统一的准则和规范,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

5. 兵家思想注重战争策略,请解释兵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以及它对国家安全和战略决策的影响。

答:兵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实用主义和灵活性。

兵家思想着重于战争策略和军事技巧的研究,注重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战略和战术。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

我整理的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绝对有用)(心血之做)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题库四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题库四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题库四1、问答题试述朱熹关于理气之辩的观点。

正确答案:1、朱熹的“理”有三层意思:一是物之“所以然之故”或物之“所以为是物者”;二是物之“所当然之则”;三是物之必然即“自不容己”者。

朱熹认为(江南博哥),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当然之则”,而人的活动的准则也应有客观必然性。

“理”作为“所以然之故”既是动力因,又是目的因。

2、程朱把理看作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永恒性等特征。

2、名词解释道南指觉正确答案:在修养工夫方面,杨时十分重视未发的体验,强调静的方法,认为在一种特殊宁静的状态下进行内向的直觉体验,以体验道心,并保持之,人就可以实现道德境界,这一工夫被称之为道南指觉。

3、名词解释礼正确答案: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规范与礼仪的总和。

4、名词解释环中正确答案:环,体圆而中空,立于环中,可以周转贯通。

意喻道的枢要。

《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郭象注:“夫是非反复,相寻无穷,故谓之环,环中,空矣;今以是非为环而得其中者,无是无非也。

”庄子认为人对是非进行无休止争论,好像环之无端一样。

只要把握住道的枢要,犹如把握住环之中空处一样,才能应付无休止的争论。

5、名词解释絪缊正确答案:同氤氲。

原指一种孕育着动荡和矛盾的混沌状态。

《易•系辞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

”朱熹注:“絪缊,交密之状。

”后来被用来指万物本原混沌未分的气的一种运动状态。

张载《正蒙•太和》:“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王夫之注:“絪缊,太和未分之本然。

”6、名词解释一阐提迦正确答案:梵文Icchantika的音译,亦译“一阐提”或“阐提”。

意为“不具信”、“断善根”。

指被认为断绝一切善根的人。

《大涅盘经》卷五:“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援一切善法。

”对一阐提是否具有佛性,能否成佛,佛教内部有长期争论。

中国哲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孔子认为“仁”的内涵是什么?A. 礼B. 义C. 智D. 信答案:A2. 老子在《道德经》中主张的哲学思想是?A. 无为而治B. 有为而治C. 以德治国D. 以法治国答案:A3.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其理论依据是?A. 性恶论B. 性善论C. 性空论D. 性无善无恶论答案:B4. 庄子主张的“逍遥游”是指?A. 游历四方B. 逍遥自在C. 无为而治D. 以德治国5.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是指?A. 知识和行动是分离的B. 知识和行动是统一的C. 知识是行动的基础D. 行动是知识的来源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A. 仁B. 义C. 礼D. 智E. 信答案:ABCDE2. 道家思想中,以下哪些是老子的主张?A. 无为而治B. 以德治国C. 道法自然D. 以法治国E. 知足常乐答案:ACE3. 墨家思想中,以下哪些是墨子的主张?A. 兼爱B. 非攻C. 尚贤D. 尚同答案:ABCDE4. 法家思想中,以下哪些是韩非子的主张?A. 以法治国B. 以德治国C. 以力服人D. 以智服人E. 以礼治国答案:AC5. 佛教思想中,以下哪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A. 四圣谛B. 八正道C. 六度D. 五戒E. 十善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孔子的“中庸之道”。

答案:孔子的“中庸之道”是指在行为和思想上寻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既不过于激进,也不过于保守,而是在各种极端之间寻找一个适中的点。

2. 老子的“道”是什么含义?答案:老子的“道”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运行规律,是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抽象概念,是宇宙的根本法则。

3. 孟子的“性善论”是如何论证的?答案: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他通过观察婴儿的行为和情感,认为人们天生具有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和是非心,这些都是善的表现。

《中国哲学史》题集

《中国哲学史》题集

《中国哲学史》题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以下哪位哲学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子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自哪部经典著作?A. 《论语》B. 《道德经》C. 《孟子》D. 《庄子》3.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普遍的爱与反对战争?A. 荀子B. 墨子C. 孟子D. 庄子4.“知行合一”是哪位明代心学大师的核心思想?A. 朱熹B. 王阳明C. 程颐D. 陆九渊5.“无为而治”是哪一学派的核心政治理念?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6.《周易》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如何?A. 儒家经典之一B. 道家经典之一C. 阴阳家经典之一D. 独立的哲学著作7.下列哪一项不是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A. 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B. 提倡格物致知C. 主张心即理,心外无理D. 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在精神的培养8.“白马非马”的辩论出自哪位哲学家?A. 公孙龙B. 惠施C. 荀子D. 韩非子9.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春秋》10.“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哲学中主要体现在哪个学派?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________是《道德经》的作者,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中国哲学中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______。

3.“性善论”是______提出的,他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可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4.“__________”是朱熹提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强调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来获得知识和智慧。

5.“__________”是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主张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的法则。

6.《__________》是荀子的著作,其中详细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观点。

7.“__________”是董仲舒提出的,认为天和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行为应该顺应天意。

《中国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哲学史》考试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主张“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思想家是()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B。

解析:此句出自《论语》,凸显孔子“仁”的思想,强调践行“仁”就在一念之间,关键在于个人主观意愿与行动。

2. 道家“柔弱胜刚强”理念体现的是()A. 以弱示人、伺机而动的策略B. 消极避让的处世态度C. 力量上真的弱于对手D. 轻视刚强力量答案:A。

解析:道家洞察自然、社会规律,深知柔能克刚、弱可胜强,劝人遇强不硬抗,隐忍迂回、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反击。

3. 孟子“养浩然之气”目的在于()A. 强身健体B. 涵养道德、充盈精神C. 威慑他人D. 修炼法术答案:B。

解析:“浩然之气”是孟子道德修养论的关键,靠日积月累的义举、自省涵养而成,使人胸怀正气、坚守道义,无畏权势、利益诱惑。

4. 庄子反对“人为物役”,提倡()A. 回归自然、逍遥自在B. 大肆掠夺自然资源C. 消灭物质欲望D. 消极怠工答案:A。

解析:庄子批判世人追名逐利,沦为物质、功名利禄的奴隶;倡导摆脱世俗羁绊,顺应自然天性,于天地间悠游,寻内心自由。

5. 荀子主张“性恶论”,补救措施是()A. 隆礼重法B. 放任自流C. 单纯依靠道德感化D. 压制人性答案:A。

解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有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等恶端,需借礼仪规范约束行为、法律制度严惩恶行,双管齐下,使人向善。

6. 董仲舒新儒学融合的思想不包括()A. 法家B. 道家C. 墨家D. 阴阳家答案:C。

解析:董仲舒吸纳法家集权、法治理念,道家自然观、辩证思维,阴阳家阴阳五行学说,构建新儒学体系,迎合汉武帝大一统诉求,独未融入墨家思想。

7. 王充《论衡》驳斥“天人感应”,依据是()A. 现实中灾异与人事不符B. 天无意志,不能与人感应C. 迷信之说缺乏实证D. 以上皆是答案:D。

解析:王充以理性、实证眼光考量“天人感应”,指出灾异多为自然现象,与人事无关;天无情感、意志,无法与人互动;谶纬迷信无证可依,荒诞不经。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1、问答题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正确答案: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

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

“道”的特征在于自自然然,毫不造作。

所以它在(江南博哥)一切之上又在一切之中,这正是人所应该崇拜学习的。

一切事物都是生死始终的,都局限在一定具体的时空范围内。

只有这个“道”是超越这一切的。

它无始终,无生死,无喜怒,无爱恶。

它表现为万物的自生自化,它自身也就在这万物之中。

这一点双方一致。

;老子讲“反者,道之动”,“无为”,庄子的“道”论,即庄子的本体论哲学。

庄子讲的“道”并不是自然本体,而是人的本体。

他把人作为本体提到宇宙高度来论说,也就是说,它提出的是人的本体存在与宇宙自然存在的同一性。

在庄子看来,这个人的本体存在,由于摆脱了一切“物役”从而获得了绝对自由,所以它是无限的。

庄子要求人必须仿效自然事物,既无知识又无愿欲、任凭那无目的而又合规律的客观过程运行,庄子认为这样才合乎“道”。

表面上庄老并称,老子讲权术、重理智,确乎不动情感;庄子则道是无情却有情,外表上讲了许多超冷酷的话,实际上却深深地透露出对人生、生命、感情的眷恋和爱护。

这正是庄子的特色之一,他似乎看透了人生和生死,但终于并没有舍弃和否定它。

2、名词解释万法唯识正确答案:亦称一切唯识。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唯识宗的主要教义之一。

唯识宗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万物,都非独立存在,而是由“识”变现出来。

离心识外,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客体。

《成唯识论》卷一:“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

”由识变出见分和相分,亦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才有宇宙间一切万物。

故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3、名词解释志功正确答案:志即动机,功指效果。

《墨子•鲁问》:“合其志功而观焉”,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结合。

孟子虽辨名利,但也兼重志功:“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

且子食志乎?食功乎?”《孟子•滕文公下》后朱熹与陈亮之争,朱尚志,陈崇功。

中国哲学史答案

中国哲学史答案

1.按西汉学者刘的说法气象恢宏的先秦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有阴阳家、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2.儒家是春秋末期由孔子(孔丘)所创立的学派。

“儒”本来是指替贵族阶层相礼的知识分子。

孔子适时地创办私学,广招学生,并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人。

3.中国哲学以哲学为主,兼摄哲学与儒家、道家、本土佛学。

4.先秦哲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分而合的转变历程,其关键即在于战国时期齐国的设立,从而促成了学术的交流与思想的融合。

以“道”为本而兼融各家学说所成的稷下学宫、黄老道家之学,就是此一文化背景下的成果。

5.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原创期,其代表人物是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学、孟子的中心思想是心性之学与荀子的中心思想是礼仪之学;其特点在以仁为主,强调性与礼的探究;其表现为人文化的儒学。

6.“人性本善”和“吾善养吾浩然正气”的理论由孟子提出。

7.董仲舒开创了儒家的今文经学;其特点在以儒学为主,融合道、阴阳、墨、法、名等诸家思想;其表现为宗教化的新儒学。

8.“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9.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10.“陆王”心学指的是陆九渊和王阳明。

11.北宋大儒张载明确提出“内圣外王”的思想,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话。

12.中国古代所谓的“三不朽”首先指立德,其次立功,再其次立信。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

14.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其代表作是《道德经》。

15.道家诸子中,较著名的有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主张“虚已游世”的庄子、与主张“为我贵己”的杨朱等人,其中尤以老子与庄子的影响最大。

16.先秦时期的原始道家,与原始儒家对峙而立。

两汉时期的黄老道家,已呈儒道融合之势。

魏晋玄学上本黄老之学,结合儒家仁义纲常之教,使中华文化由儒学独尊而拓展为儒道互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史》期末作业及答案1.荀子的性恶论(1)荀子反对孟子宣扬的天赋道德观念的“性善论”,提出了与之相对的“性恶论”。

(2)荀子以自然资质为“性”,认为“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

这种天就的、自然禀得的性与欲相连,是恶的,所以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等。

人性是恶的,若顺其自然发展,就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争夺、残杀,导致社会混乱。

(3)“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观。

荀子明确了“善”“恶”的含义,认为“善”即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仪制度,“恶”即是破坏封建统治秩序。

正因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才需要圣人去引导、教化。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有“善”是人为的结果。

人的本性只是一种原始的质朴材料,而人为则是用礼仪道德加工后的成品。

没有礼仪道德的加工,人的本性也不能变得完满美好,圣人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把“性”和“伪”很好地结合起来。

“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

(4)“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

荀子认为道德的最高要求便是“成圣”。

他认为在天生的情性方面,君子与小人无异,君子之所以能成圣,在于后天的努力。

荀子在强调要努力修习“成圣”的根本途径的同时,也强调了以礼义去导化百姓的巨大作用。

(5)荀子的性恶论仍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又企图把它说成是具有超阶级性的。

2.荀子的认识论(1)荀子认为“形具而神生”,即先有人的形体,然后才有人的精神活动。

人的精神活动必须依赖于“耳目鼻口形”和“心”等器官。

肯定了人具有认识能力,客观事物可以被认识,“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可知论)(2)他肯定了知识、才能来自客观,人只有与客观事物相接触才能构成知识和才能。

他把认识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通过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相接触,获得初步的认识,并重视经验知识的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次,通过“心”的思维作用,对感官得到的初步知识加以综合、分类、整理。

“心有征知”,即“心”的认识作用更深入,有统率感官,检验感觉,得到正确认识的作用。

“征”即“检验”之意。

(3)他认为,要得到正确的认识,必须使“心”保持“虚壹而静”(是对《管子》四篇关于认识主体思想的发展)。

“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

“虚”,是指不要为已有的认识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壹”是说不使同时接受的不同知识互相妨碍;“静”,就是不要使幻想、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

保持“心”的“虚壹而静”十分重要,可使头脑达到“大清明”,而不为客观的片面性所蒙蔽,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4)荀子重视理性认识,看到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准确,克服了墨子经验主义缺陷,具有积极意义,但却夸大了“心”的作用,表现出唯理论倾向。

3.荀子的逻辑思想(1)在名实关系上,荀子认为“实”是第一性的,“名”是第二性的,“制名以指实”,“实”是客观存在,“名”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用来说明客观事物,用以表达、交流思想的,名由实派生。

(2)荀子分析了概念的分类。

事物的类有大小、种属,所以概念也有大小、种属关系,高一级的类概念,称为“共名”,低一级的类概念,称为“别名”。

两级的区分是相对的,最高最普遍的概念是“大共名”,如“物”之概念。

事物的一个大类是“大别名”,如“乌兽”。

(3)荀子研究了判断和推理的性质和作用,认为判断是用几个不同概念来表达一种意思,推理是用前后一致的概念来反复说明事物的情况,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3)荀子指出了当时诡辩论中的三大谬误:(一)“惑于用名以乱名”,就是说混淆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杀盗非杀人”;(二)“惑于用实而乱名”,即是说,用个别事物的相对现象,否定或混淆概念的确定含义,比如“山渊平”;(三)“惑于用名以乱实”,用概念的不同否定事实,根本错误在于颠倒名实关系,比如“白马非马”。

(4)荀子强调要“稽实定数’,既要考察客观事物,然后来证实、确定概念、名的含义。

批判了诡辩论只重概念的抽象逻辑推理,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实在性,即“蔽于辞而不知实”,颠倒了名实关系的认识,对古代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异同(1)战国时期的人性善恶之辩,对我国古代人性理论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孟子以言“性善”闻名,荀子却以言“性恶”著,两者的异同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2)首先,关于什么是人性及道德观念的起源问题。

孟子反对“生之谓性”,认为并不是人生来具有的一切本能都可以称之为性,只有那些为人所特有的,区别于禽兽的属性才可称之为“性”。

比如仁义礼智,君子才称之谓性,并且认为这四种善端是人性中所固有的,“非由外铄我也”。

荀子认为所谓性,指的是人生来具有的,自然而然的属性。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者,天之就也”,而通过自觉的思虑、学习而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荀子称之为“伪”(即人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把道德观念、行为看作后天人为的结果。

(3)其次,关于人的道德行为、理想的道德境界如何养成的问题。

孟子注重善性的“扩充”,强调发扬并扩充人的四端之心,同时诉诸于“良心”、“内省”。

他认为,通过自我反省,把丢掉的“良心”找回来,使自身固有的“善端”扩充起来,这就是“养气”的过程,就是从凡人到达圣人之境界的途径。

荀子则主张“化性起伪”,认为只有通过“化性起伪”,背弃本性,才能达到符合礼义的道德境界,强调礼义法度对人的强制、教化,正是改造了人之本性,圣人才可以为圣人。

但二者对于人通过修习达理想之道德境界,都是乐观的,积极的。

(相同之处)(4)再次,关于两种人性论的社会作用与理论实质问题。

在社会作用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有共同之处。

他们都认为,道德是可以通过教育养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实际上都持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他们都把“仁义”、“礼义”等这类道德意识夸大为人类普遍的道德意识,把它说成是超阶级的。

无论如何,都为巩固封建等级制起着各自作用。

另外,从两种人性论的理论实质来说,性善论、性恶论都是抽象的人性论。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两者都是唯心主义命题。

他们都把人性看作是一种超社会的、超阶级的抽象的东西。

虽都看到了环境对人性养成的作用,但都强调了圣人的教化作用。

(5)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并非绝对对立而无联系。

5.王弼的“名教”本于“无为”思想(1)王弼认为,“无为”是推行礼仪之治的根本,如果“名教”根据它来建立,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本在无为,母在无名”。

他认为,只有以“无为”为本,仁义的作用才会真正显示出来,礼法的作用才会真正发挥出来。

要做到“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提倡无为以巩固名教。

(2)王弼认为,对任何事情都应采用“无为”的态度,“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

对统治者来说,“行无为之治”才能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老百姓也就效法“无为”,过着无知无欲、安分守己的生活,这样仁义、刑法的作用也就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这种办法称之为“崇本以息末”。

(3)“名教”本于“无为”思想,“崇本以息末”的方法反映了王弼不同于儒家而更多倾向于道家的政治文化诉求。

6.王弼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1)王弼认为,万物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这就是“道”(或“无”)。

世界万物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这个本体;多种多样的世界万物,就是这个本体的表现。

这就是“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2)王弼认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万物(有)只是现象(末),而在这些现象之中,有一个更根(2)张载依据“太虚即气”说,批判了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气是太虚所产生的,即道家“有生于无”的观点;一是认为万物是空无的太虚中出现的幻象,即佛教认为山河大地都是假象的观点。

认为二者都割裂了本体与现象的联系。

坚持太虚即是气,气是万物统一的唯一实体,有力地批驳了佛、老宣扬的唯心主义。

(3)张载对气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解释。

认为凡有刚柔、动静、广大深远的现象都是气,气无形而有象,气的基本特点是有运动,有静止,有广度,有深度,同一般的气区别开来。

(4)气是经常运动永恒变化,气内部含有正反两方面,阴和阳,这统一的气称为“太和”,含有运动变化的本性。

气的运动变化是非常复杂、微妙而不可预测的。

“阴阳不测之谓神”。

张载肯定了物质的自己运动,物质具有运动变化的内在根源,运动变化是物质世界的内在本性。

(5)张载还讨论了物质世界变化的规律性问题。

认为气的变化是有理的,天地之气,虽时聚时散,或相斥或相吸,变化多样,但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即是“理”。

肯定了“万物皆有理”,理不能脱离事物而独立存在。

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理从属于气。

10.张载的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1)在宇宙观上,张载提出了“一物两体”的辩证观点。

他认为,作为世界物质实体的气是一个统一体,它包含两部分,这两部分相互作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在一个实体中。

因气作为对立面的统一体,故神妙不测;因统一体中包含对立面,故变化无穷。

对立的相互作用就是变化运动的根源。

“一物两体,气也。

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

”对立面合成统一体叫做“参”。

(2)张载强调对立面的相互作用。

指出,整个物质世界的变化,无非是阴阳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肯定了事物的内在矛盾是运动和变化的根源,进一步论证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的永恒性。

(3)张载还着重说明了“两”与“一”,即对立面与统一体的关系。

指出没有对立面,也就没有统一体,如果对立的两面不在统一体中,则对立的两方面也就不会相互作用了。

(4)张载还提出变化的两种形式的学说。

认为变化有两种形式,一是显著地变化,专称“变”,一是逐渐的变化,专称“化”。

两种形式是相互转移的。

事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处在变化过程中,相互影响。

(5)张载同时也认识到对立的两方有一个斗争的过程,但斗争的结果必归于调和,“仇必和而解”。

(6)张载的辩证法的宇宙观看到了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运动变化的泉源,但未认识到“互相排斥的对立面是绝对的”这一面,而把融合统一看成最高理想。

11.张载的认识论(1)在认识论方面,张载肯定自然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人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外物是感觉的源泉。

“人本无心,因物为心”。

人的认识在于主观和客观的的结合,强调必须穷究万物之理,“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

这些都坚持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2)张载还着重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作用问题,认为仅有耳目感官的感性认识是不能穷尽万物之理的,必须扩大自己的心,运用理性认识方能体会天下万物之本性。

即所谓的“尽心”“尽性”。

(3)张载对知识进行了分类。

一是“见闻之知”,即感性认识;一是“德性之知”,即以理性为基础的超经验的知识。

认为“德性之知”是不依赖于“见闻之知”的,而主要依靠道德修养,它虽不靠见闻,却还是对于外在世界的认识,即“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但又认为不依赖感觉经验便可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又倒向了唯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