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案例分析
1 2 3 4
THANK YO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
6.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
操作法的优势要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下方能显 现出来,应使每种方法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共同 促进儿童数概念和思维的发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存在的问题
1.只把操作法作 为巩固知识的一
种手段
2.重指令性操 作,轻主动性 操作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
5.体现年龄差异
各个年龄班在运用操作法的过程中应根据儿童的实际水平 和年龄特点有所区别。 例如:物体分类,按照什么分类要交代清楚高矮、颜色、 形状、大小等。大、中、小班的操作要求不一样。 小班:着重用实物和图片进行操作 中班:着重用圆点卡片进行操作 大班:着重用数字卡片进行操作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存在的问题
2、重指令性操作,轻主动性操作 动作操作法的意义在于该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但 在运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将其理解为完全的指令性操作,不是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能主 动地探索、积极地思考,而是教师发布口令,幼儿统一操作,把幼儿视为机器人,完全 听从于教师的指挥。这样的操作活动从形式上看注意了让幼儿通过动作进行学习,但从 实质上看没有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也没给幼儿的数学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更没有尊重幼儿在思维品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性,当然无法达到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目的。我们来看看南京鼓楼幼儿园的一次20多分钟的数学教育活 动:活动开始时教师只用两三分钟时间演示了一组图片,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判断两组物 体是否一样多,然后对每一组幼儿说明操作要求(每组的操作材料不同,有算珠、分类 盒、图片等),接着分组进行操作活动,本组活动进行完的幼儿到其他组活动。孩子们 在操作过程中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情绪愉快,他们无拘无束地讨论操作结果,大胆 地进行探索活动;能力强的幼儿完成全部活动内容后还主动帮助其他幼儿;思维过程不 同的幼儿还在争论判断两组物体的多少时,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还是用点数的方法,当 然教师及时的指导使他们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这样的活动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应该是: 只有充分重视、尊重幼儿在学习上的主体性,承认幼儿思维的个别差异,让幼儿主 动操 作,才能真正发挥操作活动的作用,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培养幼儿数学兴趣和能力的关键阶段,通过适当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思维方式。

下面将从教具运用、游戏化教学和启发式问答法三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教具运用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幼儿喜欢用手触摸、玩弄物品,因此教具的运用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具可以分为实物教具和图形教具两大类。

实物教具可以是水果、玩具等,通过观察、摸索实物,幼儿可以直观地感知数学概念,如数量、大小、高低等。

图形教具可以是拼图、积木等,通过搭建、拼图等活动,幼儿可以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几何形状的认识。

游戏化教学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游戏的方式,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例如,可以利用花球游戏来教幼儿数数,每个球上都有数字,幼儿需要将相应数量的球放入篮子中。

这样一来,幼儿便能通过游戏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提高数数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使用数字卡片游戏来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通过将卡片按照数字大小顺序排列,幼儿可以学习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启发式问答法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启发式问答法强调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探索,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出一道拼图题,以激发幼儿观察、推理、思考的能力。

通过让幼儿思考如何拼出完整的图形,引导他们发现拼图中属于一个整体的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还可以使用数学故事、数学歌曲等形式,在儿童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

数学故事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入数学概念,教育幼儿数学的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数学歌曲可以通过旋律和歌词,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并通过重复唱歌的方式加深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教具运用、游戏化教学、启发式问答法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四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四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识的一种方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寻找法
定义
寻找法是让儿童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 物中寻找数、量、形及其关系或在直 接感知的基础上按数、形要求寻找相
应数量的实物的一种方法。
在自然环 境中寻找
在已准备 好的环境 中寻找
运用记忆 表象来寻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寻找法
注意要点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变形的橡皮泥
为幼儿提供简易的天平秤、橡皮 泥、砝码、记录纸或表格。启发 幼儿称一称橡皮泥的重量并作好 记录,再把橡皮泥捏成其他不同的 形状,如分成若干块、压扁、搓圆、 拉成长条等,并再次记录其重量
第三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环境创设
区角活动中的数学材 料投放案例
有趣的扑克牌
为幼儿提供一副扑克牌,启发幼儿 玩各种有趣的牌的游戏:可以按不 同花色或点子数量将牌分类;可以
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
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 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
相互联系 相互转换 相互补充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
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
1 皮球排队
集体活动案例 数字比大小
4 数字游戏—— 数宝宝
2 帮数字搬积木
报数游戏
3
打电话
5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
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
区域活动案例 寻找规律(小班)
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游戏法
种类Biblioteka 第二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比较法
定义
比较法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普遍采 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比较是思维的一 个过程,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 体的比较,让幼儿找出它们在数、量、

学前教育中的数学教育方法

学前教育中的数学教育方法

学前教育中的数学教育方法在学前教育阶段,数学教育被普遍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数学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数学思维,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学前教育中,采取适当的数学教育方法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1. 游戏与活动结合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因此,将数学教育与游戏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通过互动和合作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

例如,可以用数学游戏来教幼儿数数、比较大小、识别形状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2. 实际生活应用法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将数学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育方法。

通过丰富多样的实际生活应用任务,幼儿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情境相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例如,在购物活动中,引导幼儿使用货币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以提升他们的数学技能。

3. 操作实践法在学前教育中,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操作实践法将数学教育与幼儿的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让幼儿亲自实践,获得直观的感受和经验,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让幼儿使用具体的教具,如小球、积木等进行数学操作实践,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4. 小组合作法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数学教育中,采用小组合作法可以提供给幼儿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机会,通过交流和共同探索,帮助他们共同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在小组合作中,幼儿可以相互启发,互为榜样,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故事情境法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将数学教育融入到故事情境中,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故事情境法,幼儿可以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可以通过故事讲述量、时间、形状等与数学相关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总之,在学前教育中,数学教育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

第二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幼儿数学教育有哪些途径及各自特点2、理解幼儿数学教育基本方法的涵义及掌握的要求,重在掌握如何运用这些基本的要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就是指向学前儿童实施数学教育的活动形式。

幼儿生活中各种形式的活动都是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有效途径和手段。

第一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一、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按计划安排专门时间,提供数学活动环境并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数学教育活动。

(一)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P691、含义: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幼儿,通过他们自身的参与掌握初步概念并发展其思维的一种专项活动。

是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

2、特点:(1)事先有缜密的筹划(2)内容专门指向数学(3)以集体活动形式为主在这种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参与者操作活动。

(二)非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1、含义:是由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数学活动设备和丰富多样的学具、玩具,引发幼儿自发、自主、自由进行的数学活动。

可以是专门开设的数学活动室,也可以是在教室里设置的数学角。

2、特点:(1)没有具体、详细的计划(2)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3)以个别活动为主3、作用(正式数学活动不具备的)(1)能更好地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求知探索、主动探究的愿望。

(2)能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参与不同的活动或同一活动体现不同层次的操作,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收获和提高,既可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又能增强自信心。

(3)能充分发挥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4)有利于培养幼儿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及同伴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上述两种数学教育活动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两条主要途径,它们共同实施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着数学教育的早期启蒙。

数学教育活动的方法有哪些?

数学教育活动的方法有哪些?

数学教育活动的方法有哪些?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常用的教育方法有以下几种。

1、操作法。

操作法是指幼儿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操作、摆弄提供的材料,并在与材料相互作用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2、游戏法游戏法是指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思维的一种方法。

运3、演示讲解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教具和学具展示给幼儿看,或者通过示范的动作或选择的范例来说明所要介绍的知识、技能和规则,使幼儿明确需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一种方法。

讲解法是教师用口语说明或解释向幼儿展示教具、范例、学具的一种方法。

4、观察、比较法。

观察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感知物体的数、量、形的特征的一种方法。

比较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两个(或两组)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感知和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异同的一种方法。

数学教育是研究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方法的学科。

而且,数学教育工作者也关注促进这种实践的工具及其研究的发展。

数学教育是现代社会激烈争论的主题之一。

这个术语有个歧义,它既指各地的教室里的实践,也指新生的一个学科,它有自己的期刊,会议等等。

这方面最重要的国际组织是数学教育国际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Mathematical Instruction)绝大部分的历史时期,数学教育的标准是地域性的,由不同的学校或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来设置。

在现代,有一种趋势是建立地区或国家标准,通常隶属于更广泛的学校教学大纲。

例如在英国,数学教育的标准是英国国家教育大纲的一部分。

在美国,美国数学教师国家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文档,最近的有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为学校数学的总体目标达成了一致。

更具体的教学标准一般在州一级制定-譬如在加利福尼亚,加州教育理事会为数学教育制定了标准。

基础数学是多数古文明的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包括古希腊,罗马帝国,吠陀社会和古埃及。

在多数情况下,只有足够高地位,财富或等级的男性孩童才能接受正规教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运用操作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运用操作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运用操作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 明确操作目的:在进行操作活动之前,教师应明确操作的目的和要求,让幼儿知道他们要通过操作达到什么学习目标。

2. 选择适合的操作材料:操作材料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材料的数量和种类也要适中,避免过于复杂或简单。

3. 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4. 给予及时反馈:教师应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技能。

5. 注意安全问题:在选择操作材料和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易碎或有毒的材料。

6. 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操作法应与其他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讨论等)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7. 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在操作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如整理、保管操作材料等。

单元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方法及设计和指导

单元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方法及设计和指导

单元2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方法及设计和指导思考练习1.数学教育的途径有哪两种?答: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任务,是在学前儿童亲身参与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实现的。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任务的实现,尤其要求教师善于灵活选择合适的数学实践活动途径,因为教师只有根据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和数学教育内容选择适合的数学活动形式,才能真正促成学前儿童在活动中获得数学能力。

数学教育的途径有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和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两种。

2.数学区域活动的价值是什么?答:数学区域活动的价值:有助于培养儿童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能使儿童获得丰富的数学经验;能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照顾到儿童的个别差异。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教育方法是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为实现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既包括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的方法,二者密切联系。

教育方法是教育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的媒介。

常用的方法有:操作法、游戏法、讨论法、比较法、演示和讲解法、寻找法。

4.什么是操作法?结合一个案例谈谈运用操作法的要求。

答:根据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在教育中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儿童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不能从客体本身获得的,而是要从改变客体的动作中获得。

因此,为了让儿童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儿童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儿童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这种体验和经验是儿童建构初级数学概念所必需的。

因此,操作法是儿童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操作法是指儿童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如儿童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计数、进行几何形体的拼拆、组合等。

操作是儿童在头脑中建构初步数学概念的起步,是儿童获得抽象数学概念的必要之路。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资料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资料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资料参考答案多项选择题1.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有[ ABE ]A.儿童从出生起,思维能力就开始萌芽B.儿童出生后的前两年,思维局限于具体的动作C.整个幼儿期,想象思维占主导地位D.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摆脱了具事物的局限E.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尚难摆脱具体实物的局限2.3、4岁幼儿经常会出现口手不一致的错误现象,这种口手不一致往往表现为[ ABCDE ]A.口数得快,手点得慢 B.口数得慢,手点得快 C.手跳着乱点D.漏掉数字 E.重复数3.关于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AC ]A.先认识平面图形,再认识立体图形B.先认识立体图形,再认识平面图形C.先认识圆形后认识半圆形、椭圆形D.先认识半圆形、椭圆形后认识圆形E.幼儿认识几何图形的难易和形体本身的复杂程度有关4.评价的第一步是确定评价目的,评价目的主要涉及的具体问题有[ ABC ]A.为什么评价 B.由谁评价 C.评价什么D.根据什么评价 E.什么时候评价5.对学前儿童排序能力发展的正确表述是[ BDE ]A.分类比排序困难B.儿童认识物体大小的顺序要比认识事物的数序发展早C.认识事物的数序比认识抽象的数序发展早D.排序是幼儿需要发展的重要的逻辑能力E.儿童认识物体长短的次序要比认识事物的数序发展早6.现实生活对于儿童形成数概念的重要性表现为【 CD 】A.使幼儿主动获得发展 B.提供丰寓环境和必要指导C.为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 D.帮助儿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E.提供活动场所与设施7.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注意其【 ABC 】A.启蒙性 B.生活性 C.可探索性D.逻辑性 E.严密性8.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主要表现在【 BC 】A.活动区、角教学活动 B.生活活动 C.游戏活动D.家园联系活动 E.师幼互动9.指导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教育的要点包括【 ABDE 】A.让幼儿明确从哪个方向开始数,开始的一个物体称第一个B.运用教、学具引导幼儿确定物体的位置C.学习10以内基数,理解数的含义D.为幼儿序数学习提供操作材料E.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进行序数练习10.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BCDE 】A.儿童认识物体大小、长短的次序要比认识物的数序发展的早 B.实物顺序的掌握比抽象的数序的掌握先发展C.4~5岁儿童开始尝试真正的排序作业D.6岁幼儿在进行l0以内数的排序时,目测能力明显提高E.排序能帮助幼儿理解数的顺序11.幼儿园数学教学可以存在不同的形式,包括【ABCE】A:上课B:语言指导C:提供操作材料D:鼓励自学E:创设学习环境1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包括【ABC】A: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B: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C:数学教育活动目标D:儿童能力发展目标E:儿童掌握数学知识目标13.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主要有【CDE】A:守恒能力B:辨识能力C:一一对应观念D:序列观念E:类包含观念14.各年龄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育的指导要点包括【CDE】A: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B:运用教具引导幼儿确定物体的位置C:引导儿童感知10以内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D:引导儿童感知和认识10以内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E:在10以内基数教学中,重视守恒观念的渗透15.量的守恒包括【ABCD】A:长度守恒B:面积守恒C:容积守恒D:体积守恒E:数的守恒单项选择题1.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逐一加减到按群运算的发展过程。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方法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方法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方法1、启发探索法启发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儿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其去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这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能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探索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启发探索法要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指导下幼儿进行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过程;(2)启发探索法应与操作法结合进行;(3)教师的提问要能起到引导幼儿思路、引导探索方向的作用;(4)在教师的启发下,鼓励幼儿独立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5)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予以开导、鼓励,并给予帮助。

2、游戏法游戏法的目的是通过游戏引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

主要的游戏方法有:(1)有情节的游戏,如看电影按票号坐座位;(2)运用感官进行的游戏,如听鼓声说数;(3)口头游戏,如数数歌;(4)竞赛游戏,如倒数比赛等。

3、归纳演绎法归纳法是借助已掌握的知识,概括出简单本质特征和规律,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

演绎法是运用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推理以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

通过这两种方法幼儿可以获得初步的推理能力,并能运用之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如幼儿在认识了三角形之后,知道凡是有三角三边的图形都是三角形;在学过1、2,3,4,5的排列规律后可以推理出6-10的排列形式。

其他方法(欣赏法、观察法、谈话法、归纳法、演绎法、情景法)4、比较法比较法的目的是通过两组或两组以上物体的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

按照比较的形式来分,可分为对应比较(如重叠等)和非对应比较(如单双排的不对应等)。

比较法的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1)比较过程中要引导幼儿进行认真观察比较;(2)教师要以启发性的提问(问题要围绕重点要求进行),指导幼儿进行比较;(3)观察的过程中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努力发现,并学会总结和归纳。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A. 掌握数学知识B. 发展数学思维C. 培养数学兴趣D. 以上都是答案:D2.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A. 数的认识B. 几何图形的认识C. 音乐节奏D. 量的比较答案:C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A. 游戏法B. 操作法C. 讲授法D. 探索法答案:C4.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

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纪律的维护者D. 以上都是答案:B5.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以下哪个活动不属于数学活动()。

A. 拼图游戏B. 唱歌跳舞C. 数数游戏D. 形状分类答案:B6.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以下哪个活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数感()。

A. 绘画B. 跳绳C. 点数游戏D. 听故事答案:C感()。

A. 听音乐B. 玩积木C. 看动画片D. 做手工答案:B8.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以下哪个活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

A. 玩沙B. 玩水C. 解决问题游戏D. 模仿游戏答案:C力()。

A. 记忆游戏B. 拼图游戏C. 角色扮演游戏D. 重复练习答案:C10.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以下哪个活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

A. 快速反应游戏B. 寻找宝藏游戏C. 集体唱歌游戏D. 个人绘画游戏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包括()。

A. 培养数学兴趣B. 发展数学思维C. 掌握数学知识D.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答案:ABCD12.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可以包括()。

A. 数的认识B. 几何图形的认识C. 量的比较D. 时间的认识答案:ABCD1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可以包括()。

A. 游戏法B. 操作法C. 探索法D. 讲授法答案:ABC14.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可以包括()。

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纪律的维护者D. 情感的支持者答案:BCD15.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以下哪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数学能力()。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指导 第三单元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途径和方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指导 第三单元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途径和方法

第三单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途径和方法(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一、概述定义: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学前儿童,通过学前儿童参与活动,初步掌握数概念并发展儿童思维的一种专项数学活动。

(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这是我国幼儿园常见的重要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它能围绕教学目标,在短时间内向全体学前儿童传授系统的数学知识和信息,培养学前儿童的数学兴趣、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让学前儿童学习掌握教师预设的系统性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优势:1.效率高和系统性强2.可以学习倾听和表达3.遵守集体活动规则4.对于做好入学准备具有积极的意义局限性:1.难以顾及到学前儿童的个别差异2.不易关注到每个学前儿童的实际学习效果二、设计与组织1.制定活动目标活动目标一般分为三个维度:(1)认知目标:活动中学前儿童应该掌握的知识或学习的内容,立足于“学会”。

(2)能力目标:活动中学前儿童提升的数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其他发展能力等,与认知目标相辅相成。

(3)情感目标:是学前儿童对活动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如情绪、体验、态度等,立足于“乐学”。

这三个维度的活动目标是一体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如何制定三维的活动目标?(1)必须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数学核心经验,基于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数学学习特点和规律,并综合把握数学学科的逻辑体系与特点。

(2)活动目标的难易程度要恰当,与施教学前儿童的能力相匹配,符合大部分学前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通过努力可以做到。

(3)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具体,不能大而空,即在本次活动中能够具体实现的,不能是数学领域普遍存在的泛泛的目标。

如何表述三维的活动目标?活动目标描述的是学前儿童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育行为,所以目标表述的主体应该是学前儿童,从学前儿童学习发展的角度提出,可以运用以下词语,如学习、学会、能、认识、理解、了解、懂得、区分、感受、尝试、体会、体验、发现、探讨、喜欢、乐于、敢于、欣赏、愿意、养成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笔记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笔记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指定的依据1.儿童的发展(个人本位)。

2.社会的要求(社会本位)。

3.学科的特性(学科逻辑)。

4.学习心理学的伦理(心理逻辑)。

皮亚杰的儿童数学学习理论《儿童的数学概念》、《儿童的几何概念》、《儿童的空间概念》、《儿童的时间概念》、《儿童的机遇观念的起源》。

关于知识的建构:图式、同化与顺应、平衡关于认知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阶段1:个体只注重事物的某一特征,并以此特征为判断的依据阶段2:个体能注意事物不同方面的特征,但作出判断时依据的标准不确定阶段3:个体同时兼顾事物各方面的特征,并能综合各方面特征作出判断关于儿童数学概念发展的研究:守恒与守恒概念的发展:守恒是指个体能够不因物体的外在形状的变化或空间位置的改变二正确的感知物体数、量、形。

三个标志:恒同性;可逆性;补偿性数概念与运算:点数-说出点数-数序(自然数中的位置)-数的组成-相邻数-形成数概念在《而然的空间概念》一书中,皮亚杰明确提出儿童最早的空间概念是拓扑性质的观点。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基本主张1.提供实物操作2.注重概念建构的过程3.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理解与顿悟。

凯米在《幼儿重新发明算数》指出关于数学教育的形式是日常生活情境和团体游戏。

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和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重点)分组数学活动特点:(1)幼儿有较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2)以小组学习或个别学习为(3)教师为幼儿提供并投放合适的玩教具(4)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价值:(1)有利于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取得发展(2)最大限度的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3)有利于培养幼儿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4)能更好的培养幼儿数学的兴趣,满足幼儿求知和探索的欲望(5)有利于加强幼儿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促进社会性的发展注意:(1)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是降低(2)教师要有的放矢的投放材料(3)教师要及时观察并指导幼儿的学习(4)不可作为唯一的数学教学途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1.操作法:操作法是指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焦距、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探索,获得数学感知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题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题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题三第三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名词1、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组织或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儿童参加的专项数学活动。

2、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指除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以外的,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和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活动。

3、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正式的数学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儿童,通过儿童自身的参与活动,掌握初步数概念并发展儿童思维的一种专项数学活动。

4、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非正式的数学活动):是指由教师为儿童创设一个较为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数学活动设备和丰富多样的学具、玩具,引发儿童自发、自主、自由地进行的数学活动。

5、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即指实施数学教育所采取的活动组织形式。

6、操作法:是指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

7、游戏法:是根据儿童好动的天性,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儿童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儿童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各种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

8、比较法: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被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

9、对应比较:是把两个(组)物体一一对应加以比较。

13、发现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数学的初步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儿童讲解,而引导儿童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14、讲解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和运用直观教具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加以说明和解释,具体呈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15、寻找法:是让儿童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物中寻找数、量、形及其关系或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按数、行要求寻找相应数量的实物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

2、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分为:正式的数学活动、非正式的数学活动。

3、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分为:日常生活的数学教育渗透、主题及其他各科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游戏活动的数学教育渗透。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名词解释
操作法
答: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数学教学活动
答: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是指在教师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集体参加的数学学习活动。

计数活动
答:技术活动的指导要点包括:按物点数,认识总数,感官计数,强化总数,进行各种寻找活动。

小组活动形式
答:小组活动形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内容,一种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形式。

感知集合教育
答:幼儿感知集合的教育是指再不交给集合术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元素,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数量,并将有关集合,子集及其关系的一些思想渗透到整个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去。

数的守恒
答:数的守恒指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状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数学区
答:在幼儿活动的场所内,专辟一个小区域,设置各种可用以进行数学活动的各种材料,供幼儿子优选择和运用。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四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四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 操作法
(一) 操作法的含义及其分类 2.分类:
按其性质
• 示范性操作 • 验证性操作 • 探索性操作 • 发散性操作
按其组织形式
• 集体操作 • 个人操作
一、 操作法
(二)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
明确操 作目的
创设操 作条件
交待操 作规则
评价操 作结果
体现年 龄差异
与其他 方法有 机结合
二、 游戏法
第四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 •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 2 •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3 •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环境创设
第一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即实施数学教育所采取的活动 组织形式。
专门的数学 教育活动 渗透的数学
教育活动
一、 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
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组织或安排特定的时 间让儿童参加的专项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儿童接触 的是以数学为主要内容的材料和环境。
五、 发现法
(二)运用发现法组织教学,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 第二,初探阶段 第三,交流与再探阶段 第四,总结阶段 第五,运用阶段
六、 寻找法
(一) 寻找法的含义及其分类 1.含义 寻找法是让儿童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物中寻找数、量、形 及其关系或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按数、形要求寻找相应数 量的实物的一种方法。
(三) 两类数学教育活动之关系与平衡
相互关联而统一体现在: (1)内容上的相互贯通和互补 (2)形式上的统一和联系 (3)安排上的关联和互补
教师预 定Leabharlann 数 学活动儿童自 主选择 的数学 活动
集体活动案例:数字比大小(中班)
一、皮球 排队
二、帮数 字搬积木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大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大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学大纲编写说明一、本学科试图较系统而全面并有所侧重地阐述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发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大纲力求吸收国内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以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

在选材上,编入了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需要具备的一些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概述学前儿童学习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有关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方法的规律性知识。

二、作为幼师“六法”之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和学前课程学有关思想的具体化和运用。

一方面,本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未来的幼教工作者掌握从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了解学前儿童学习数学初步知识的认知特点,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掌握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初步具有分析、处理学前儿童数学教材能力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未将来从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本课程的发展也必将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三学”有关理论。

三、本大纲在编写过程中遵循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既注意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又注意结合幼儿园数学的实际,,同时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四、本课程共分为十章(共45学时):《绪论》: 2学时《第一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任务》:4学时《第二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2学时《第三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4学时《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及教育》: 3学时《第五章学前儿童初步书概念的发展及教育》:11学时《第六章: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及教育》:6学时《第七章:学前儿童量的认识的发展及教育》:3学时《第八章:学前儿童对几何形体认识的发展及教育》:3学时《第九章:学前儿童对时间和空间方位认识的发展及教育》:4学时《第十章:幼儿园数学环境的创设和利用》:2学时习题课:1课时五、参考书:《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林嘉绥北师大出版社《学前儿童初步书概念的形成》列乌申娜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计算教学法》矫德凤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园课程指导丛〃科学》王志明南师大出版社《幼儿园目标与活动课程(教师用书)〃幼儿认知活动》王月媛北师大出版社绪论[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含义、特点以及与幼儿的关系,了解学科名称的改变及其与“四学”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幼儿数学的特点及其要求。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五)发现法 ★发现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教学教学的初步知识和概念直接 讲解,而是引导儿童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 获得初步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儿童数学学习的自主探索精神及独立解决问 题的能力。 ★运用发现法的前提是教师必须为儿童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创设一个 合适的环境,能让儿童在一定的材料中操作、发现、讨论、验证, 从而学到概念与技能。让儿童在宽松、自由、充分享有空间、时 间的环境中,自信的、主动地尝试,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一般运用发现发组织教学,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正式进入发现过程首先让儿童明确探究的目的、 意义、途径、方法,并做好物质和精神的准备。 第二:初探阶段——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儿童通过操作或 观察,主动概括出原理、概念的定义,探求问题的答案。它是发 现过程的主要环节,也是儿童获得知识的基础。 第三:交流与再探索——引导儿童通过讨论,再次操作探索。 第四:总结阶段——把探索中获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 知识系统化 第五:运用阶段——通过一系列的口头或书面练习,使儿童初步获 得知识迁移的能力
2、运用讨论法的注意点 (1)以操作体验作为讨论的基础 对儿童来说,在开展讨论前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准备,因为 讨论往往是伴随着操作活动开展的,所以操作体验应是讨论的基础,儿 童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才能对要讨论的内容作出积极的反应,才能接 受讨论的最终结果。比如:要让儿童通过讨论来掌数组成的规律,就必 须在儿童有了关于数组成的操作经验,对数组成的关系有所体验的情况 下进行,在教学中,应力求避免那种毫无准备,只求形式、不求实效的 讨论。 (2)注重讨论的过程 儿童数学学习的重点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讨论 过程比讨论的结果更重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开动脑筋、促进思 维能力的发展才是讨论的目的所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儿 童的操作体验,观察分析儿童在讨论中的反应,了解儿童的思维形式和 思维活动的过程,鼓励儿童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们自己得出结 论。 (3)体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作为每一个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有些能力较弱 的儿童往往较少参与讨论。作为老师,以激励者的身份鼓励他们积极参 与,给儿童更多自由讨论的空间、时间,在宽松自由、无拘无束的讨论 环境中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紧张感,树立起自信心,大胆的说出自 己的意见,同时也可以从较简单问题引入讨论,当儿童有了一定的基础 之后,在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小班
1、根据范例和口头指示从 一堆物体中分出一组物体。 2、按物体的某一特征(颜 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 类。 3、区分“1”he和“许多”, 并理解他们的关系。 4、学会以一一对应方法来 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 多。(物体个数在5以内)
中班
大班
感知集合 与分类
1、初步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能 根据指示找出集合中的子级类。 1、能从一堆物体中把不属于 这一集合的元素找出来。 2、初步感知集合中的交集、并集、 后集。 2、按物体量的某一特征(高 矮、精细、厚薄等)进行分类。 3、按物体两种(或两种以上)特 征进行分类。 3、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4、学习自由分类。 4、进一步以对应方法比较不 同类物体或圆点的多、少和一 5、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样多。(物体个数在10以内) 6、比较两个集合的对应关系,能 说出其对应法则。
二、1984年苏联教育部批准并颁布了新的《幼儿园教育和教学示范大纲》
小班
区别“1”和“许多” 数量 区别两组物体的数量多少 利用重叠法确定两组物品的数 量 比较物体长短、宽窄
中班
计数在3以内的物品、认识5以内的数字 给量少的一组补充物品使两组物品等量 计数5以内的物品 熟悉5以内的物品计数 用重叠法比较物体长宽高
(一)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促进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四、有助于日后的小学数学学习
案例:“幼小衔接班”运营相当成熟,供需两旺
幼小衔接班的报名非常火爆,个别知名培训机构的幼 小衔接班甚至出现了报不上名的现象。大部分家长为孩子 选择的是“周末班”,一般早上8点半开始上课,一节课 40至 45分钟,下午5点左右放学,而培训费用从数百元到 几千元不等。还有个别家长为孩子选择了“全日制班”。 这部分家长的“起跑焦虑”,得到了部分幼儿园及其 幼小衔接培训机构的响应和放大,反过来进一步刺激了其 它家长。整个学前教育的秩序被打乱。 思考: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及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
1.明确操作目的
明确操作的意义在于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及促进思维的 发展。因此,教师在运用操作法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 重视操作的结果,而且要重视操作的过程。
2.创设操作条件
包括为幼儿提供可供选择利用、数量足够的操作材料; 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空间和时间;允许幼儿有同伴间的 交流机会。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
6.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
操作法的优势要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下方能显 现出来,应使每种方法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共同 促进儿童数概念和思维的发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存在的问题
1.只把操作法作 为巩固知识的一
种手段
2.重指令性操 作,轻主动性 操作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操作法
目录
操作法的含义 操作法的分类 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 运用操作法存在的问题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操作法的含义
操作法是指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 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 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 的一种方法。
操作对象——直观教具,各种物品 ➢代表:蒙(蒙台梭利)式教学法在教育中 非常重视操作
3.缺乏系列化 操作材料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存在的问题
1、只把操作法作为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过程中,操作活动应真正成为幼儿探索数学逻辑关系、积累数学经验的 主要手段。但不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先演示,先讲解,然后通过操作法来巩固练 习,这种作法是与幼儿的认知特点相背离的,当然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某幼儿园 一教师教中班幼儿认识单双数的数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教师站在那 儿演示,讲解,幼儿则按教师的指令“小手背后、小脚并拢”,坐在那儿安静地听、看, 然后反复记忆: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因而尽管教 师反复强调纪律,幼儿还表现出说话、做小动作等各种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虽然在教学 活动结束时部分幼儿记住了单双数,但在我追问为什么这几个数是单双数时,幼儿又无言 以对。这说明他们是通过机械记忆掌握知识的。这样的教育又怎么能实现培养兴趣、发展 幼儿思维的数学教育目标呢?后来听课的专家问这位老师,为什么不把教师演示的配对活 动变成幼儿的动手操作,然后再让他们用语言和数字表示配对结果,这样既发挥了幼儿学 习的主动性、调动了积极性,又能使幼儿通过动作体验单双数的涵义。这位老师说操作活 动安排在下次的复习课上,如果这次安排,教学秩序怕是要乱的。由此看来,在我们的幼 儿园教育工作中,教师对操作法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怕乱的思想(这种思想的根源是没把幼 儿的发展放在教育的首位)是造成重演示,轻操作这一弊病的主要原因。 而一切从幼儿 园数学教育目标出发,从幼儿发展出发选择教育方法是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
5.体现年龄差异
各个年龄班在运用操作法的过程中应根据儿童的实际水平 和年龄特点有所区别。 例如:物体分类,按照什么分类要交代清楚高矮、颜色、 形状、大小等。大、中、小班的操作要求不一样。 小班:着重用实物和图片进行操作 中班:着重用圆点卡片进行操作 大班:着重用数字卡片进行操作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操作法的分类
按性质分:
按组织形式分:
1.示范性操作 2.验证性操作 3.探索性操作 4.发散性操作
1.集体操作 2.个人操作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
1.明确操作目的 4.评价操作结果 2.创设操作条件 5.体现年龄差异 3.交代操作规则 6.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存在的问题
3、缺乏系列化操作材料 操作材料是操作活动的物质支柱,要想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就必须为幼儿提供符合其思维特点的数学活动材料。我们知道,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 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物操作阶段,幼 儿通过作用于物体的动作,获得对某个概念内涵的体验,为下一步的抽象储存充分的 图象,与这一阶段相适应,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实物操作材料(如小石子、木珠等); 第二阶段是形象表征阶段,即幼儿用语言、图片或具有概括性的标记把自己的动作体 验表达出来,为了促进这一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为幼儿多提供具有概括意义 的标记(如圆点卡牌);第三阶段是符号表征阶段,这时幼儿已完成对数学概念的建 构过程,学习用抽象的数字符号来表征概念内涵。当然与此相适应的,教师应为幼儿 提供数字操作卡片。所以只有提供与幼儿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相适应的操作材料才能有 效地促进幼儿思维的进一步深化。但在幼儿园实际数学教育中,常常会忽略这一点, 缺少系列化操作材料,尤其忽视概括性标记的提供,往往从实物操作 直接进入数字抽 象,越过了幼儿的形象表征心理阶段,当然这样的操作活动不利于幼儿抽象性思维的 发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案例分析
1 2 3 4
THANK YOU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存在的问题
2、重指令性操作,轻主动性操作 动作操作法的意义在于该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但 在运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将其理解为完全的指令性操作,不是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能主 动地探索、积极地思考,而是教师发布口令,幼儿统一操作,把幼儿视为机器人,完全 听从于教师的指挥。这样的操作活动从形式上看注意了让幼儿通过动作进行学习,但从 实质上看没有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也没给幼儿的数学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更没有尊重幼儿在思维品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性,当然无法达到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目的。我们来看看南京鼓楼幼儿园的一次20多分钟的数学教育活 动:活动开始时教师只用两三分钟时间演示了一组图片,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判断两组物 体是否一样多,然后对每一组幼儿说明操作要求(每组的操作材料不同,有算珠、分类 盒、图片等),接着分组进行操作活动,本组活动进行完的幼儿到其他组活动。孩子们 在操作过程中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情绪愉快,他们无拘无束地讨论操作结果,大胆 地进行探索活动;能力强的幼儿完成全部活动内容后还主动帮助其他幼儿;思维过程不 同的幼儿还在争论判断两组物体的多少时,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还是用点数的方法,当 然教师及时的指导使他们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这样的活动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应该是: 只有充分重视、尊重幼儿在学习上的主体性,承认幼儿思维的个别差异,让幼儿主 动操 作,才能真正发挥操作活动的作用,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
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
3.交代操作规则
教师应在儿童动手操作前,先向幼儿说明操作的目的、 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以保证幼儿的操作具有一定的 方向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4.评价操作结果
教师要重视对儿童操作过程的归纳、评价,帮助其形成 比较完整、正确的数学概念,对儿童操作中表现出的合 理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给予充分肯定,以激发其进一步 探索和学习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