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合集下载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点击考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时安排】1课时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二、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1、品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例1:(海南、宁夏卷)题李世南画扇李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例2: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

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

“寻”与“不遇”,含蓄之极。

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

作用3:题目展示思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

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2、知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

“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

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共三篇文章:《沁园春•长沙》、《登高》和《再别康桥》。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如何读懂诗歌,包括诗歌的基本概念、形式、内容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形式,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2. 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基本概念、形式、内容和阅读技巧。

难点: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创作背景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PPT。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学生熟知的诗歌《静夜思》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读懂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歌基本概念:介绍诗歌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3. 诗歌形式:讲解诗歌的格律、韵律、节奏等外在形式,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外在特征。

4. 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情感等内在内容,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5. 诗歌阅读技巧:教授如何抓住诗歌的关键句子、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等阅读技巧。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阅读教材中的三首诗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讨论。

8.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深入分析,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赏析文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诗歌基本概念2. 诗歌形式3. 诗歌内容4. 诗歌阅读技巧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沁园春•长沙》赏析答案:《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于1925年创作的这首诗。

诗歌通过对长沙秋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象征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百舸争流,急湍甚箭”象征人民的斗志昂扬。

整首诗歌情感激昂,格调高亢,充满了革命的激情和信念。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以大海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06
学生自主创作实践指导
创作灵感来源与捕捉方法
灵感来源
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自然景象、 艺术作品等
捕捉方法
日记记录、瞬间感受、关键词联想、 意象描绘等
写作技巧指导:构思、立意、表达
构思
明确主题,选择合适的形 式和风格,进行整体布局
立意
挖掘深层含义,表达独特 见解,体现个性风格
表达
运用修辞手法,锤炼语言, 注重音韵和节奏
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标准
作品展示
朗诵、演出、展览等多种形式
评价标准
内容深刻、构思新颖、语言优美、表达生动
07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回顾总结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通过对明月的描绘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展现了苏
轼的豁达和乐观。
现代经典诗歌选读
1 2 3
徐志摩《再别康桥》 以康桥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美好 时光的留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慨。
舒婷《致橡树》 通过对橡树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 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女性诗人的细腻和坚 韧。
04
03
诗歌基本元素解读
意象、意境与象征手法
意象
诗歌中通过具体物象表现抽象情感或观念的艺 术手法。如“月亮”常代表思念,“柳”象征 离别。
意境
诗人通过意象创造出的整体艺术氛围,使读者 产生情感共鸣。如“枯藤老树昏鸦”营造出孤 寂、凄凉的意境。
象征手法
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寄托诗人深层的 情感或理念。如“梅花香自苦寒来”象征坚韧 不拔的品质。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诗歌的基本阅读技巧,以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诗歌为例,主要包括鲁迅的《野草》中的《希望》和戴望舒的《雨巷》等。

学生需要理解诗歌中的意象、节奏和情感,解读其深层含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诗歌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现代诗歌的美。

3.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难点:运用诗歌阅读技巧,深入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笔记本、课本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一次雨中的散步经历引入,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美好,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诗歌的基本阅读技巧,包括理解诗歌的意象、节奏和情感。

3. 实例分析:分析鲁迅的《希望》和戴望舒的《雨巷》,讲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4. 学生练习:让学生阅读其他现代诗歌,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互动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诗歌阅读技巧理解意象感受节奏体会情感七、作业设计1. 阅读一首现代诗歌,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回答。

2. 写一首自己的诗歌,尝试运用所学的技巧。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来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歌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更多的现代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补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鲁迅的《野草》中的《希望》和戴望舒的《雨巷》,而是涵盖了中国现代诗歌的不同风格和主题。

选材上除了经典作品,还会包括一些较为先锋的诗歌,以此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同时,教学内容也会延伸至诗歌的创作技巧,如象征、隐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使学生不仅能够读懂诗歌,还能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细节补充在教学目标上,除了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诗歌阅读的基本技巧,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分析和创作诗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高三诗歌阅读读懂诗歌教案

高三诗歌阅读读懂诗歌教案

高三诗歌阅读读懂诗歌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使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难点。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经典诗歌的诗句或者朗诵一些优秀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讲解。

(1)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以节奏和韵律为主要表现手段,以抒发情感和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体裁。

(2)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通过讲解诗歌的韵律、节奏、修辞和意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教导学生如何从这些方面去理解和鉴赏诗歌。

3. 分析。

选择一首经典诗歌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去理解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鉴赏能力。

4. 练习。

让学生阅读若干首诗歌,进行诗歌鉴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5.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文学的热情。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

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歌的诗句、音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

2. 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鉴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素养。

3. 诗歌朗诵。

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得到了提高,诗歌教学的目标得到了达成。

但是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不够高,课堂氛围有些冷淡。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创设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诗歌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诗歌精选》教材的第三章“情感与意象”部分,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意象的运用、情感的抒发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掌握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人情感,理解诗歌内涵的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象的理解,情感的分析。

教学重点: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的识别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意象,引发对诗歌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以教材中的一首诗歌为例,讲解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析一首未学过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4. 课堂讨论(15分钟)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首诗歌。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基本特征节奏韵律意象2. 诗歌解读方法关注意象感受情感理解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展现春天的意象,抒发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提高了诗歌解读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多读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现代诗歌作品,了解不同风格、流派的诗歌,丰富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课堂讨论4. 诗歌解读方法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优质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优质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诗歌欣赏”。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基本知识、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诗歌的意象运用。

详细内容涉及现代诗和古诗的对比分析,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为例,深入解读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掌握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格式。

2. 培养学生分析诗歌语言特点,感受诗歌的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意象的解读和运用。

重点:诗歌的基本知识、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感受到诗意,自然过渡到诗歌欣赏的学习。

2. 新课内容: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对比分析现代诗和古诗的特点。

以《再别康桥》和《月夜忆舍弟》为例,详细解读诗歌的语言魅力和情感表达。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诗歌进行详细解读,指导学生从韵律、节奏、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在课堂上分享。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创作中的难点和技巧,互相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基本知识韵律节奏格式2. 诗歌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意象运用3. 诗歌的情感表达抒情手法情感传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并写出你的心得体会。

仿写一首诗歌,要求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

2. 答案:学生需自行分析,无固定答案。

教师可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邀请诗人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和过程。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表达能力。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精品教案通用2024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精品教案通用2024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精品教案通用202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抒情诗歌的鉴赏》,详细内容涵盖了对诗歌的基本理解、抒情诗歌的情感把握、意象分析与意境领悟等。

重点分析李白的《静夜思》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了解诗歌的韵律与节奏。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理解诗歌意境。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象分析与情感把握。

教学重点:诗歌的基本理解、意境领悟及审美情趣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诗歌的世界。

2. 理解诗歌:讲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了解《静夜思》和《春望》的背景。

3. 分析诗歌:详细解读两首诗歌的意象、情感与意境,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4. 例题讲解:针对诗歌鉴赏题目,指导学生如何分析、解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完成一首诗歌的鉴赏,并进行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抒情诗歌的鉴赏》2. 主要内容:a. 诗歌基本结构b. 意象、情感与意境分析c.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对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鉴赏,分析其意象、情感与意境。

2. 答案提示:从草原、离别等意象入手,体会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及对大自然的赞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鼓励学生参加诗歌朗诵、创作等活动,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提示的引导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关注诗歌的经典性与代表性。

完整版读懂诗歌教案

完整版读懂诗歌教案

完整版读懂诗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诗歌欣赏”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登鹳雀楼》、《夜泊牛渚怀古》、《钱塘湖春行》三首古典诗歌的学习与鉴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首诗歌的基本内容、背景和意境;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 学会运用现代文解读古典诗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把握和现代文解读。

教学重点:三首诗歌的基本内容、背景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三首诗歌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背景介绍:讲解三首诗歌的作者、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3. 诗歌学习:a. 学生自读三首诗歌,理解诗歌基本内容;b.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c. 分析三首诗歌的意象、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d. 逐句解析诗歌,指导学生运用现代文解读古典诗歌。

4. 例题讲解:针对诗歌鉴赏题,进行解题方法指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诗歌鉴赏题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读懂诗歌2. 板书内容:a. 三首诗歌的、作者;b. 诗歌背景、意境;c. 诗歌重点词语、句式;d. 诗歌鉴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选取一首本节课学习的诗歌,进行现代文解读;b. 比较分析三首诗歌的异同,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古典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b. 组织诗歌鉴赏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c. 结合历史、地理等学科,深入了解诗歌背景,提高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境的把握;2. 现代文解读能力的培养;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

如何读懂诗歌课件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

如何读懂诗歌课件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

如何读懂诗歌课件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如何读懂诗歌》这一主题,教材选用《中国现代诗歌鉴赏》第3章“诗歌的解读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基本结构、意象与隐喻的运用、节奏与韵律的感知、情感与哲理的探索,以及诗歌背后的文化背景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歌解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能够分析并感受诗歌中的意象、隐喻和情感,提升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隐喻的深入理解和文化背景的准确把握。

教学重点:诗歌结构分析、意象解读、情感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诗歌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季节的自然风景,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灵感受自然之美,进而引入诗歌中如何表达自然之美。

2. 理论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诗歌的基本结构,通过例诗解析意象与隐喻的运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择一首经典诗歌,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逐步剖析其节奏、韵律、意象和情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诗进行结构分析,讨论并分享感受。

5. 情感体验(10分钟)学生朗读诗歌,尝试感受诗人的情感,分享体验。

6. 文化背景探索(1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理解诗歌背后的深层文化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并解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要求:详细标注诗歌的结构、意象、隐喻,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答案示例:意象:以“土地”、“河流”、“风”等自然意象表达对祖国的深情。

隐喻:将“我”比喻为一只鸟,歌唱土地、河流、风,展现对祖国的热爱。

2. 作业提交:课后第二天,以书面形式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能理解并掌握诗歌解读的基本方法,是否能够独立完成诗歌分析。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现代诗歌,提高文学素养,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1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1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1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二章“诗歌阅读与欣赏”,第一节《如何读懂诗歌》。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读懂诗歌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情感、节奏和韵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节奏和韵律。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难点: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节奏和韵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一首优美动听的诗歌朗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然后提问:“你们听到这首诗歌时,有什么感受?能描绘一下你们心中的画面吗?”2. 讲解诗歌阅读方法: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意象、情感、节奏和韵律。

然后讲解如何通过分析这些方面来读懂诗歌。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如《静夜思》,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意象、情感、节奏和韵律,并解释这些元素在诗歌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首不同类型的诗歌,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主分析,讨论诗歌的意象、情感、节奏和韵律。

5. 课堂互动: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通过互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何读懂诗歌:1. 分析意象2. 理解情感3. 把握节奏4. 感受韵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方法,分析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写出诗歌的意象、情感、节奏和韵律。

2. 答案:(答案因学生个体差异而异,只需体现诗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掌握了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诗歌欣赏”,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的韵律与节奏、诗歌的情感与意象、诗歌的解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不同类型的诗歌形式。

2. 学会分析诗歌的韵律与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 能够通过诗歌的意象与情感,领悟诗人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定义与特点、韵律与节奏、情感与意象。

难点:如何运用解读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古典诗歌朗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何读懂诗歌。

2. 知识讲解:a. 介绍诗歌的定义与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不同类型的诗歌形式。

b. 讲解诗歌的韵律与节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c. 分析诗歌的意象与情感,让学生学会从诗歌中领悟诗人的内心世界。

3. 方法指导:a. 教授解读诗歌的方法,如:关注、了解背景、品味词句、发挥想象等。

b. 通过例题讲解,展示如何运用解读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4. 随堂练习:选取一首诗歌,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读,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2. 诗歌的韵律与节奏3. 诗歌的情感与意象4. 诗歌解读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解读《静夜思》这首诗。

答案:《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寂静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 拓展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解读,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定义与特点掌握较好,但在解读诗歌方面,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解读能力的培养。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学习教案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学习教案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三章《诗歌鉴赏》中的第一节“读懂诗歌”。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基本概念、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形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掌握诗歌的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诗歌美的能力,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的形象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把握。

重点:诗歌的基本概念、语言特点及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首优美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诗歌,讲解如何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另一首诗歌,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拓展:推荐一些诗歌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和欣赏。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基本概念2. 诗歌的构成要素3. 诗歌的语言特点4. 诗歌鉴赏方法语言分析形象分析情感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诗歌创作和鉴赏活动,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安排;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具体性和指导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1)难点解析:诗歌的形象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把握是本节课的难点。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得学生在理解和鉴赏时面临挑战。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导言: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

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读懂诗歌并理解其内涵并非易事。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诗歌,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本文将介绍几个关键步骤和技巧,以读懂诗歌教案。

一、了解基本诗歌元素在读懂诗歌教案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诗歌元素,这对于理解和解读诗歌非常重要。

例如,学生需要了解如韵律、格律、节奏和节拍等基本元素。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夸张和拟人等。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元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表达。

二、分析诗歌语言和意象诗歌的语言和意象是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词语和意象,并对其进行解读。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语言和意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意诗歌中的象征意义,以及诗人通过语言和意象传递的思想和感情。

三、关注诗歌结构和形式诗歌往往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形式,这也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方面。

学生应该学会识别不同类型的诗歌,如抒情诗、叙事诗和戏剧诗等,并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此外,学生还应该注意诗歌的行、节和段等结构组成部分,并分析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探索诗歌背景和文化背景诗歌往往是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作品,因此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文化背景对于读懂诗歌教案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学会研究诗人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当时的历史和社会环境。

通过了解这些背景信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五、参加诗歌解读课程或活动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参加诗歌解读课程或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

在这些课程或活动中,学生可以与其他诗歌爱好者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课程或活动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诗歌资源和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诗歌。

六、多读多练最后,要想真正读懂诗歌教案,多读多练是不可或缺的。

学生应该多读不同类型的诗歌,并进行多次阅读和解读。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诗歌欣赏”,具体内容为《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诗的深入学习。

详细内容涉及诗句的节奏、韵律、意象、修辞手法以及作者情感的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节奏、韵律、意象等,能准确理解诗句的字面意义。

2.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的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创作意图。

3.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诗句,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5分钟)2. 新课导入:介绍作者李白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

(5分钟)3. 课堂讲解:a. 分析诗句的节奏、韵律,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b. 讲解意象、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深层意义。

c. 逐句解读诗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40分钟)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类似的诗歌,进行解题示范,让学生学会分析诗歌的方法。

(20分钟)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另一首诗歌,巩固所学。

(15分钟)(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基本知识:节奏、韵律、意象、修辞手法。

2.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诗句解读。

3. 例题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并阐述其表达的意义。

答案:见教材课后练习。

2. 拓展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如何读懂诗歌学习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学习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诗歌欣赏”。

具体内容为唐诗《登高》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深入学习。

通过分析这两首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表达等,使学生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解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登高》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首诗的基本内容,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修辞手法等,深入解读诗歌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韵律、意象、情感表达的分析。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些分析方法运用到实际的诗歌解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登高活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登高话题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诗人背景介绍(5分钟):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奠定基础。

3. 诗歌原文诵读(5分钟):让学生齐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诗歌内容解析(10分钟):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修辞手法等,详细解读诗歌的基本内容。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关于《登高》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首类似的诗歌,巩固所学内容。

7.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两首诗歌的情感表达,分享各自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登高》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原文。

2. 板书右侧:诗歌韵律、意象、情感表达的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进行解读。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将诗歌原文、韵律分析、意象解读、情感表达等内容整理成一篇完整的分析文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古典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可组织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诗歌教学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诗歌教学可能是比较困难和抽象的任务。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读懂诗歌教案,并提供一些有用的技巧和指导。

首先,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对于读懂诗歌教案至关重要。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表达和语言风格。

因此,学生需要学习并理解诗歌的基本要素,例如韵律、节奏和词汇选择。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和分析诗歌。

其次,有效使用注释和解释对于理解诗歌教案至关重要。

教案通常会提供一些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的解释和注释。

学生可以通过仔细阅读和理解这些注释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背后的含义。

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字典和其他参考资料来解释诗歌中不熟悉的词汇和短语。

第三,尝试模仿和创作诗歌是读懂诗歌教案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模仿诗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他们可以尝试使用类似的语言和韵律来创作自己的诗歌,这将有助于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此外,积极参与诗歌教学活动也是读懂诗歌教案的关键。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讨论、朗读和解释来积极参与诗歌教学活动。

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并借此提高自己的诗歌分析和阅读能力。

此外,提高阅读诗歌的技巧也是读懂诗歌教案的重要因素。

学生可以通过多读诗歌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他们可以选择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诗歌,并尝试不同的阅读策略,例如按句读、按段节奏读或者默读。

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最后,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读懂诗歌教案的关键。

学生可以通过创建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来集中精力阅读和理解诗歌。

他们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噪音和干扰,以便更好地专注于诗歌的阅读和理解。

总结而言,读懂诗歌教案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指导。

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有效使用注释和解释,尝试模仿和创作诗歌,积极参与诗歌教学活动,提高阅读技巧以及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都是帮助学生读懂诗歌教案的关键。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包括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王翰的《凉州词》。

本节课将围绕这三首古诗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2. 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 学会欣赏和评价古诗,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2. 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掌握欣赏古诗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3. 讲解诗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讲解诗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4. 朗读与背诵: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文,教师进行指导;5. 练习与互动: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6. 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2.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2. 请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情感;3. 请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课做好准备;2.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诗人王昌龄、王维、王翰的背景和创作风格,拓展知识面;3. 学生可以尝试阅读其他古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包括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王翰的《凉州词》。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的唐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优质教案通用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优质教案通用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教材第五章“情感的抒发与意象的捕捉”。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掌握捕捉意象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感受诗歌节奏和韵律,分析具体诗歌案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感受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运用捕捉意象的方法,分析诗歌的意境美。

3.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捕捉诗歌意象,分析诗歌情感。

教学重点:诗歌情感的理解与表达,意象的捕捉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诗歌案例、录音机。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诗歌朗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过程细节:教师播放《再别康桥》朗诵,学生闭眼倾听,感受诗歌的美。

2. 新课内容:讲解诗歌情感表达、意象捕捉的方法,分析具体诗歌案例。

过程细节:a. 教师讲解诗歌情感表达的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b. 教师展示意象捕捉的方法,如观察、联想等。

c. 教师分析《再别康桥》中的意象,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等。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诗歌案例,分享自己的感受。

过程细节: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朗读练习: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过程细节: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六、板书设计1. 如何读懂诗歌2. 内容:a. 诗歌情感表达:比喻、拟人等b. 意象捕捉方法:观察、联想等c. 诗歌节奏与韵律:朗读感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首诗歌,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诗歌情感、意象等,写出自己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歌情感和意象的捕捉有一定的理解,但在表达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专题之如何读懂诗歌
【教学目的】
1、明确《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2、明确诗歌鉴赏三步骤。

3、掌握读懂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握意象,体味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
三、如何读懂诗歌
标题: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注释: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
意象: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尾句: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卒章显志
题干:题干是答题的指引,也是理解的依据
(一)从标题初步了解诗歌的表层意义。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例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思考:标题与这首绝句内容上有什么关系?
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例2、
江亭夜月送别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思考:标题交代了什么内容?
亭,话别之所;夜,启行之时;江,分手之处;送别,提示题材,交代事件,暗示情感(对朋友的不舍与思念,分别后的孤寂与怅惘。


(二)从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难懂的典故,深入理解诗意。

细心看下面两首诗的注释,提取有用信息。

例1、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例2、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三)通过诗中意象体味作者情感。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古诗中的“意象”就是客观事物对象(景物、山川草木等),但它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有:月(思乡、念亲);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杨柳(怨别、怀远);松(正直);菊(高洁);梅(坚贞);舟(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愁苦之情)等。

例1、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指出这首诗中主要的意象,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细腻逼真地描写了燕子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言之成理即可)
例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找出诗中的具体意象,简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令人伤怀的暮春时节,杨花落尽,杜鹃悲啼,衬出李白对挚友的遭贬表达无尽的伤感,愁心寄予明月,借她来传达自己的同情与抚慰之情。

(四)通过诗歌卒章显志的结构特点领会诗意。

一般诗人都喜欢在诗的结尾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1、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追求?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1、2句,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3、4句,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例2、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

(五)仔细阅读题干,帮助理解诗意。

题干多是直截了当地提出具体的问题,但有时也会在提问之前有所提示。

这些提示既是对诗文的注释,也是对答题的导向。

如“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节选自张九龄《感遇》)的题干是这样的:“《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请联系这句话,说一说你对‘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一句的理解。

”本来初读时对“自有岁寒心”一句颇费躇踌,但《论语》之语让我们恍然顿悟:丹橘之所以经冬犹绿,并非缘于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具有像松柏一样耐寒的节操。

例1、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2007年四川卷(12)题,王安石的《葛溪驿》,诗的第二题是这样问的:“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从此题干的表达中,我们就可知道“心乱”是理解本诗内容的切入点。

四、课堂练习
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阅读鉴赏下列诗歌,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标题:寒食寄京师诸弟
尾句: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①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②。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②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②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意象:孤桐
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

穿越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

岁月越久根越壮实,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

清醒时,时时想着解决民间疾苦(像帝舜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

【如何读懂诗歌小结】
标题: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注释:每个都有用,每个都要用
意象: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尾句: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卒章显志
题干:题干是答题的指引,也是理解的依据
鉴赏诗歌除了需要关注标题、注释、意象、尾句、题干之外,还需要注意作者的概况(生活背景、经历、思想、风格等);表情、表意的关键词(动词、形容词、词类活用的词等);常用典故的特定含义。

五、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