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学“全学科阅读”实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小学“全学科阅读”实施方案

一、全学科阅读理念与多学科阅读背景

全学科阅读理念从“全学科”视角出发,以“去学科化”作为基本特征指导课堂阅读教学,涉及绘本、古诗文、名著、时文、数学、外语、科学、美术作品以及音乐作品等阅读内容。打破阅读只是语文学科“自留地”的观念,实施全员参与、全学科覆盖、全方位推进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课程,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会给学生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多学科阅读主要围绕“从1到N”模式展开,其中“1”指语文学科阅读教学,“N”则代表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其他学科。该模式强调以语文阅读为基础,融入其他学科的文本与素材辅助完成阅读课堂建构,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深化其阅读素养,进而辐射至其他学科形成高阶阅读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全科阅读视角下创设“全境化”阅读环境、打破学科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学科群建设实现育人目标。

二、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倡导

建立指向“全员参与”、“全学科融合”、“全学段衔接”的阅读体系,引领师生“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全学科”阅读实施途径

(一)实施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孩子的阅读量就得达到145万字。

主动适应新课改要求,由传统“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转型,构建“大阅读”的全新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由以往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阅读,促进学生阅读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发展,实现全人教育目标。在教学模式建构上,可遵循以下三种思路:其一是以语文学科为核心,融入其他学科课例,建构“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学

模式;其二是面向具体学科进行阅读教学模式建构。

(二)营造全学科阅读氛围

学校积极营造全方位的读书氛围和环境。在校园里,每一处显要位置张贴着各班学生全科阅读的作品成果;学校电子屏每天展播学生的读书宣言;学校公众号每月刊发学生的阅读感悟;图书室、阅览室里全科阅读书目购置齐全,向学生全天候开放;教学楼各楼层打造了温馨的阅读书吧。教室作为读书氛围的主要阵地,班级“图书角”为学生提供适合阅读的特色书目,每个学生至少有两本图书,定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板报、文化墙上贴满读书感悟、思维导图,成为学生展示风采的窗口平台。

(三)完善机制,构建全员参与阅读体系

建立了以学校为主导、师生全员参与的组织网络,制定和完善了《学校全学科阅读实施方案》《“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评选方案》《班级全科阅读计划》等制度,把读书情况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及时树立典型、推广先进,月度评选“读书大王”“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年末评选“年度读书人物”。学校把学科相关阅读内容纳入教学任务,定期组织阅读展示课点评,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开展教师读书分享会,每周二进行全科阅读教研,构建起了多元化全覆盖的全科阅读体系。

(四)科学论证,确定梯级阅读书目

学校以教育经典、国学经典、古诗词、名著、散文、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为重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层次,全面调研、

科学论证,精选和推荐健康向上、质量高、对学习有益的绘本及读物,形成学校、年级全科阅读梯级书单。低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我有友情要出租》《七色花》等书目可以打开阅读的启蒙之门;中年级学生阅读视野更加开阔,理解力增强,可以阅读《安徒生童话》《昆虫漫画》等书目;高年级学生理性认知能力提升,具备了一定的批判眼光,适合阅读《城南旧事》《童年》等具有深刻哲理内涵的书目。教师在为学生确定阅读书目时,涵盖多学科,注重多元内容的融合性,打破了学生头脑中单一结构的阅读概念,基于全学科的多结构形态的阅读概念逐渐建立。

(五)搭建平台,丰富全科阅读形式

全学科阅读倡导各学科都重视阅读,就必须丰富学科阅读供给,拓宽学生的学科阅读视野。学校实施“全科渗透”策略,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巧妙地将大阅读内容渗透到教学、课程和多元活动中,为学生全时段全方位阅读提供条件。

1、专设课型。除晨读、午诵、延时服务时段为学生提供充裕阅读时间外,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探索并构建读物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基本课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热情,教师与学生一同徜徉书海,让阅读旅程充满七色光彩。

2、融合课程。学生在英语课上翻译诗歌、数学课上了解《数书九章》、音乐课上唱读文章、美术课上绘制诗境、传统文化课上复刻古人礼仪,真正实现了跨学科阅读,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综合素养。

3、丰富载体。高效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天读书30分钟,

每周一节阅读课,每月共读分享会,每学期一次“读书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通过“读—写—画—赛—演”,为学生搭建实践与展示平台。一是“佳作荟萃”,学生把自己的佳作编成个人集锦,班级每月整理“作文小报”,学校每学期汇集“佳作汇编”。二是“竞赛比拼”,不定期举行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美文诵读会、读书辩论赛、手抄报展评等活动。三是“经典演绎”,在学校“庆六一”“文化节”等文艺汇演中,学生们将经典诵读优秀篇目加以创新,通过演唱、朗诵、情境剧、沙画等多种形式进行演绎。

(六)家校融合,让全科阅读有温度

家庭阅读是学校阅读的延伸,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的影响和支持,学校致力于营造家庭阅读“外环境”,校内外并进,实现师生共读、家校共读。学校提倡每个家庭建设一个“书角”,一张书桌、一盏台灯、一个书橱,一方小小的天地,容纳着天文地理、诗词歌赋,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要求家长每天设置半个小时的亲子共读时间,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在愉悦的亲子时光中引领孩子将阅读融入生活。同时,在文化节展示活动中,邀请家长到校分享读书体会,观看孩子精彩展示,共享读书成果和美好体验。

五、评价与奖励。

1.过程性评价

对照阅读目标,制定配套的阅读活动评价手册,从自我、同伴、老师三个角度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恰如其分的记录与评价,促使学生保持阅读热情,坚持阅读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