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
楢山节考读后感
楢山节考读后感
首先得说说这个故事设定,那可真是够奇特的。
在那个小小的山村里,居然有把老人送上楢山这种习俗。
这就好比是我们现在觉得把家里的旧东西扔掉都得犹豫一下,人家可是把亲人送上山等死呢。
阿玲婆这个角色一出来,就特别抓人眼球。
她就像是一棵在风雨里站了很久的老树,虽然老了,但根扎得很深,透着一种看透世事的劲儿。
她知道自己要被送上山,没有哭天喊地,而是坦然接受,这要是搁在咱现代社会,估计得被当成奇闻了。
她在准备上山的过程中,把家里的事情一件一件安排得井井有条,这就像是一个即将远行的老船长,在离开前把船的每个角落都检查好了,确保它还能稳稳地航行。
再说说这个故事里的生存法则,那真是残酷得像冬天的寒风。
在那个地方,粮食不够吃,资源匮乏,所以才形成了这种把老人送山上去的习俗。
这让我想到了动物世界里,有些动物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也会有一些看似残忍的行为来保证种族的延续。
可是人毕竟不是动物啊,这种习俗让人觉得既原始又无奈。
年轻人们呢,也在这种环境下被塑造得有些麻木了。
他们一边遵循着这个习俗,一边又在这种习俗的阴影下努力活着。
从情感上来说,这故事里的亲情就像是被揉成一团又展开的纸,皱皱巴巴的。
阿玲婆对儿子的爱很复杂,她希望儿子能好好活下去,哪怕这种活下去的方式是把自己送上楢山。
儿子呢,对阿玲婆也有感情,可这种感情在习俗面前好像变得很微弱。
他们之间不像咱们现在的家庭,亲亲热热的。
这种亲情的扭曲让人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像吃了一口没熟透的果子,又酸又涩。
楢山:丑陋着,纯净着
楢山:丑陋着,纯净着
谷月
【期刊名称】《社会观察》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 小时候,看儿童画报里的故事,留下一个依稀而又始终无法磨灭的记忆:日本古代有一个"弃老"的恶俗,将失去劳动力的老人背上高山,任其自身自灭.然而有个善良的孩子不忍心把老人送上山,就将其藏在隐秘的阁楼里.有一天,外国客人赠送给皇帝一条奇怪的鱼,没有人能够认识它是什么鱼,皇帝下令全国的百姓去辨认,结果只有那位幸存的老人认得出,后来人们就放弃了这个残忍的习俗.
【总页数】1页(P68)
【作者】谷月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弃老”习俗的影像重构与艺术想象——以日本电影《楢山节考》为例 [J], 张春;
2.汉江流域“寄死窑”与《楢山节考》 [J], 杨菁;水边的明素素
3.“弃老”习俗的影像重构与艺术想象——以日本电影《楢山节考》为例 [J], 张春
4.弃老与日本人的山岳信仰——深泽七郎《楢山節考》的文化意义 [J], 郭晓丽
5.电影《楢山节考》的叙事特色研究 [J], 宋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楢山节考
电影《楢山节考》
影片根据深泽七郎同名原作和另一部短篇小说《东北的神武们》改编而成。
在日本的部落生活制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形成了只要有生就得有死的节制人口的扔老人上山的可怕民俗。
片中乡下人民生活非常穷苦,男人为了生存每天都很辛苦的工作,女婴一出生就卖给有钱人家,换来的钱来贴补用,男婴则弃道旁。
在乡下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老人家到了70岁的年纪,就要由家人背到深山野岭等死,年已69岁的阿玲婆为了让孙子多一口饭吃,忍痛拿起石头敲掉自己的牙齿,让自己看起来苍老一些。
在影片中有很多性的镜头,而这些镜头又往往跟动物的交配放在一起,我想,也许在片中根本就没有“人”,有的只是一群大自然原始状态下的一群动物罢了,所做的也仅仅是出自一种本性,同样的影片并没有对此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而是试图让观众从冷静的描述中感觉到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性生态是战胜死亡的“生”的最活跃因素,表达了对“生”的赞美。
影片充满生活气息,每个人物都散发着泥土味儿,如阿玲婆,在决心上山后,仍然放不下家中的一切,放不下长子的续弦,放不下被村里人讨厌的次子利助,于是她做了临行前的最后准备,帮长子娶了阿玉,说服阿金和次子过一次夜生活,并教会了阿玉捉鱼,终于临行前的遗憾都一一解决,去参加了送她自己上楢山的仪式。
影片最后辰平背着妈妈攀上了楢山的山路,山上白骨成堆,到了山顶,辰平依依不舍地告别妈妈,返回村里的途中天上飘下大片大片的雪
花儿,阿玲婆在楢山大雪中平静地等待着死亡。
影片呈现出一种诗的意境叙述日本古代信州寒村的山林内弃老传说,这一切看似非常荒谬,却深刻地描绘出严苛的生存环境之下,自然界残酷的生存法则,以及人们在这一环境之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原始的本性,不禁引发观众对人性的进一步思考。
观电影《楢山节考》有感而发1500字
观电影《楢山节考》有感而发1500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死和生一样重要。
“视死如归”、“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等言论表明:中国古人对于死的看法近乎高尚。
这段关于死亡的随想,由日本电影《楢山节考》所激发。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
山村偏僻得仿佛与世隔绝。
于是越遥远淳朴的地方,所激发出来的人性美与人性中的残酷,也就越发真实贴切。
这个村子里面有一个习俗,抑或是说一个规矩:年逾70岁的老人,便不能在村子中继续生活下去。
必须被自己的孩子送到楢山之上等待死亡。
用片中阿玲婆说的话就是:“到楢山神那里去。
”这是他们村庄一直以来的规矩,谁家若是违反,便会被村里的村民瞧不起。
阿玲婆的丈夫利平在年轻的时候,就因为不忍将自己的母亲送上楢山而遭到唾弃。
而事实上,这项规矩确是与人性相悖,利平当年的退缩和矛盾应当被理解!有了前车之鉴,阿玲婆在对自己的儿子辰平说起这件事情时说:“惯例就是惯例,光有慈悲心是行不通的。
”她借着这句话告诉她善良的儿子辰平,不要因为慈悲去破坏规矩,那样会遭到羞耻,和当年的利平一样。
辰平怎么能不憎恨这惯例、怎么能不痛心疾首?他的母亲虽然快到70岁了,但他母亲身体硬朗,甚至能用牙齿咬断草绳。
最重要的是,那是他的母亲啊。
在母亲身体尚为康健的时候,送母亲离开人世,试问几个孝子能够坦然无意。
当然,辰平的忧虑与痛苦,阿玲婆全然看在眼中。
她知道辰平仁心善良,为了不让儿子为难,为了让儿子心里轻松些。
阿玲婆故意制造出一些自己老了的迹象,如用石头砸掉自己的牙齿。
上楢山的日子越来越近,阿玲婆为辰平张罗续弦;将作风不正、喜欢偷东西的孙媳妇——阿松驱逐出门;带领新的儿媳妇阿玉去能够抓到鱼的地方……做好这些事后,阿玲婆知道,归期已到。
但她平平淡淡,泰然处之。
许久之前就开始准备,就像是去赴一场高贵的盛宴,就像是一次朝圣的礼拜。
出门后,被送走的长者不能说话;出门时不能被他人看见;到目的地不能回头……带着种种规矩告诫,辰平背着母亲上路了。
解读电影《楢山节考》中的生、死与性
解读电影《楢山节考》中的生、死与性作者:李跃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5期摘要:电影《楢山节考》由日本导演今村昌平根据深泽七郎的同名小说和其短篇小说《东北的神武门》结合改变而成。
在极端的日本国的生活条件制约下,一个叫楢山的地方不得不制定出可怕的民俗从而保障生态圈迅速有力的发展,影片从人的动物性着手刻画人的本能。
本文将结合影片内容及日本习俗对影片中所体现出的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大主题“生”、“死”、“性”进行进一步解读。
关键词:日本习俗;生;死;性电影《楢山节考》改编自泽七郎的同名小说,由今村昌平执导兼编剧,1983年上映,荣获美国康城电影展最佳影片奖,又在第3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荣获金棕榈奖。
导演今村昌平虽师从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并且担任过其电影《麦秋》、《东京物语》等的助理导演但是其电影画风和主题语言却颠覆了当时以被偶像化的小津安二郎为代表的工匠般的艺术家的正统和雅致,更多的是表现贪婪、欺诈、堕落、邪恶、粗俗、滑稽可笑而又常常使人感动的角色。
所谓“楢山节考”,“楢山”既指地名,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状态;“节”既指规则、规矩,也指仪式、风俗“考”则是考问、推断也指考证、记录。
那么“楢山节考”显而易见,讲的是对一个叫楢山的地方的一些生活方式和风俗的记录。
影片讲述了近代在日本一个叫楢山下贫瘠的小山村老人到70岁就必须要被家里的长子送上楢山的故事,不仅向观众阐释了生存与死亡的意义还阐释了性的意义。
生、死与性是电影《楢山节考》的主题,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一、生——万物的起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榮辱。
”想要生存,必先有食物才能维系生命。
婴儿是食物的消耗者,可由成人进行有选择的存活。
这就解释了冬雪融化后田埂上会出现死了的男婴用来灌溉土地,而女婴可留下来卖给有钱人家换取食物的原因。
女性是村落生命的传递者并可用身体可获得食物。
影片中阿玲婆教会刚过门的阿玉的第一件事便是抓老鼠,避免粮食被偷吃。
试论日本孝养观的历史演变——以《槽山节考》为视角
试论日本孝养观的历史演变——以《楢山节考》为视角李贵鑫【摘要】[摘要]小说《楢山节考》中所描写的将上了年纪的老人遗弃至深山中的故事,从人类伦常道德角度看,确实匪夷所思。
但在日本《古事记》、《日本书纪》等书籍中确有相似的记载。
可见日本在孝养观出现以前有过一段“孝”的真空期,在此期间人们心中并无“孝”的观念。
在中国儒教孝道传入日本之后,日本的忠孝观念由于时代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原因,以中国儒教的孝道为基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
经过几个时代的演进,形成了以“恩”为核心,“忠”大于“孝”,“忠”、“孝”为绝对义务的不平等的日本孝养观。
【期刊名称】学术交流【年(卷),期】2011(000)009【总页数】4【关键词】[关键词]孝养观;儒教;演进《楢山节考》是日本著名作家深泽七郎的代表作,该小说曾两次被改编成电影,并在1983年第36届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棕榈大奖。
《楢山节考》取材于日本民间传说,讲述了近代日本某山区里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小村的传统习俗是只要男性到了70岁、女性到了69岁,无论身体状况如何都要将老人背到村后的楢山上遗弃,任其自生自灭。
从人类伦常道德角度看,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但在日本史实中,《楢山节考》记述的事情并非完全无稽可考。
《楢山节考》虽然是由作者自民间传说改编的文学作品,但在日本长野县长野市与松本市之间确实有一座“姨舍山”,“姨舍”在日语中的意思为“将家中上了年纪的老人丢弃”。
据传说,“姨舍山”是因古代日本长野附近的居民将自己家中上了年纪的老人丢弃于此山而得名。
在日本的《日本书纪》、《今昔物语集》、《古事记》中也都记载了一些体现此类“不孝”的故事与传说,日本《古今和歌集》第十七卷中就有一首关于“姨舎山”的和歌“我が心なぐさめかねつ更級やをばすて山に照る月を見て”(意思为“看着月光照在更级的姨舎山上,我的心里难以平静”),讲述的是一男子将家中上了年纪的老人遗弃至姨舎山上后,由于心情难以平静而又上山将老人背回家中的故事。
从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
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级博士生胡玲玲《楢山节考》是今村昌平根据深泽七郎发表在权威文学杂志《中央公论》上的著名短篇小说《楢山小调考》改编而成的。
"节"就是歌的意思,片名大意是山歌的介绍和研究。
该片年获得了第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影片所讲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信州深山里一个偏僻的村落。
小山村后的楢山连绵不断,峰顶终年积雪,将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由于生活的极端贫困,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粮食让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
这里有个习俗:每户人家,只有大儿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干活,不许结婚,他们被称作"奴崽"。
至于老年人,一到了岁,就要由儿子背到村后的楢山上去,任其自行消灭。
"树墩儿"家的阿玲婆岁,也快到该参拜山神的年龄了,但她的身体却还是那么硬朗,结实的牙甚至还咬得动松子和蚕豆。
阿玲婆对于自己要去参拜楢山似乎并不很在意,只是忙于操办大儿子续弦的事。
她的第二桩心事是二儿子利助,他身为"奴崽",无权娶妻,这让她从心里可怜他。
她决心在去参拜楢山之前给他找个女人,让他尝尝男女之欢的滋味。
深秋,红叶已经落尽,阿玲婆终于把上山前该料理的事情都办清了,于是便放心地决定了上楢山的日期。
最终由大儿子辰平依照村里的规矩背着母亲上了楢山。
影片最后下起了大雪,山顶上雪花纷飞,身着银装的楢山仿佛一座神山,默默无语。
《楢山节考》表现了日本北部山区楢山村残酷的生存状况,影片扣住人类生存发展意识这一线索,反映了日本边远山区人民的求生意识与手段。
这部以人性论的观点表现日本山区的贫困和人民愚昧的影片震惊了国际影坛,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事实上,"贵壮贱老"的观念及习俗在世界的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都曾存在过,而且东亚地区的这一习俗具有更强的相似性。
就我国而言,民族学的资料显示," 贵壮贱老" 习俗圈在我国北方地区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
《楢山节考》读后感1000字
透视生死,感悟楢山《楢山节考》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生死观和深刻的人性探讨,给予了我极大的震撼。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仿佛跟随着主人公们的脚步,穿越了时间的长河,体验了一个关于亲情、传统与生存挑战的故事。
它不仅仅是一个发生在日本深山里的简单故事,更是一部充满哲理、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
小说中,楢山村的风俗习惯成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这个村庄里有一个残酷的传统——老人到了七十岁就要被家人背上山,任其自生自灭。
这一习俗背后所蕴含的生死观念,让我不禁反思我们现代社会对待老年人的态度。
尽管我们不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但在某种程度上,现代社会是否也存在着对老年人的忽视和疏离?小说中的主人公们,特别是阿玲婆的形象深深打动了我。
面对生命的终结,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以一种坦然甚至庄严的姿态去接受。
她的坚韧和勇敢,以及对于自己孩子的深沉爱意,构成了整个故事的情感核心。
通过阿玲婆的形象,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生死,关乎精神传承的力量。
此外,小说还深刻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楢山村的人们生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他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都与大自然紧密相连。
这种生活状态让人不得不思考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自然之间的平衡问题。
在追求物质生活提升的同时,我们是否失去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能力?阅读《楢山节考》,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悟。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开始和终结,而如何度过这有限的时光,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小说中的人物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尊严和爱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环境,只要保持对生活的尊重和对亲人的爱,生命的意义就会得到彰显。
最后,这部作品也引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的文化和习俗逐渐消失。
《楢山节考》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对个体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传承那些能够代表民族精神和历史记忆的文化元素。
综上所述,《楢山节考》不仅是一部文学佳作,更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的作品。
书写蛆虫,至死方休——电影《楢山节考》
书写蛆虫,至死方休——电影《楢山节考》作者:张腾玮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11期摘要:今村昌平是日本继黑泽明之后又一位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导演,他善于从蛆虫般小人物对于生存的本能与欲望层面来挖掘日本文化中所隐藏的丑与恶。
其代表作《楢山节考》采用纪实化的影像风格,以纯客观的叙事视角,冷峻逼真地表现了日本信州楢山地区残酷的生存法则——贵壮贱老,今村昌平借此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生存中一些无法直视的丑陋与野蛮。
关键词:今村昌平生存审丑在20 世纪60 年代日本新浪潮电影运动中,今村昌平可以说是最负国际盛名的一位,他曾两度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戛纳电影节在颁奖词中称他为导演中的人类学家。
今村昌平确实称得起“人类学家”这个称号,他的电影始终在探求人性的底线,直视人性中最真实的丑陋与野蛮。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将书写蛆虫,至死方休。
”这里的“蛆虫”实质上指的是生活在日本社会底层,卑微、粗鄙的一群人。
他们面对生活无能为力,只能苟且地活着。
影片《楢山节考》讲述古时候日本信州深山的一个小村子,由于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活极端贫困,吃饭生存成了最大的问题, 于是为了节省粮食以维系种族的延续,当地有个习俗:凡是年过七旬的老人,无论身体健康与否,都要被长子背到村子后面的楢山上去祭拜山神。
所谓的祭拜山神,实质上是让老人在深山中活活饿死。
在影片中,令人感慨的不仅仅是面对死亡的残酷,更多的是悲悯人类为了生存可以把很多扭曲的事情变得理所应当,就像“弃老”这件不人道的事情就能被当地村民内化成一种必须遵守的道德规则,凡是试图违反这一规则的人都只有死路一条。
在楢山为何“弃幼抛老”会被“合理化”?一、优胜劣汰的生存本能生存本能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与生俱来、不学就会的本领,它是一种简单的生物反射机制。
弗洛伊德说:“本能的刺激(需要)会迫使神经系统抛弃其避开刺激的最终意图,因为这种刺激总是源源不断地到来。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进步的真正动力是本能(内在需要)而不是外部刺激。
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
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东南大学艺术学院08级博士生胡玲玲《楢山节考》是今村昌平根据深泽七郎发表在权威文学杂志《中央公论》上的著名短篇小说《楢山小调考》改编而成的。
"节"就是歌的意思,片名大意是山歌的介绍和研究。
该片1983年获得了第3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影片所讲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信州深山里一个偏僻的村落。
小山村后的楢山连绵不断,峰顶终年积雪,将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由于生活的极端贫困,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粮食让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
这里有个习俗:每户人家,只有大儿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干活,不许结婚,他们被称作"奴崽"。
至于老年人,一到了70岁,就要由儿子背到村后的楢山上去,任其自行消灭。
"树墩儿"家的阿玲婆69岁,也快到该参拜山神的年龄了,但她的身体却还是那么硬朗,结实的牙甚至还咬得动松子和蚕豆。
阿玲婆对于自己要去参拜楢山似乎并不很在意,只是忙于操办大儿子续弦的事。
她的第二桩心事是二儿子利助,他身为"奴崽",无权娶妻,这让她从心里可怜他。
她决心在去参拜楢山之前给他找个女人,让他尝尝男女之欢的滋味。
深秋,红叶已经落尽,阿玲婆终于把上山前该料理的事情都办清了,于是便放心地决定了上楢山的日期。
最终由大儿子辰平依照村里的规矩背着母亲上了楢山。
影片最后下起了大雪,山顶上雪花纷飞,身着银装的楢山仿佛一座神山,默默无语。
《楢山节考》表现了日本北部山区楢山村残酷的生存状况,影片扣住人类生存发展意识这一线索,反映了日本边远山区人民的求生意识与手段。
这部以人性论的观点表现日本山区的贫困和人民愚昧的影片震惊了国际影坛,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事实上,"贵壮贱老"的观念及习俗在世界的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都曾存在过,而且东亚地区的这一习俗具有更强的相似性。
就我国而言,民族学的资料显示," 贵壮贱老" 习俗圈在我国北方地区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
由《楢山小调考》谈古日本的“弃老”
由《楢山小调考》谈古日本的“弃老”作者:刘芹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1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日本近现代文学家深泽七郎的小说《楢山小调考》“弃老”现象的分析,并与中国一些民族曾经存在的同样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弃老”的原因,对研究日本文化、正确认识中日两国意识形态差异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楢山小调考》古日本文化儒家文化孝道“弃老”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自古以来便接受中国的汉字、律令制度、科技工艺及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
公元5世纪左右,中国儒家孝文化已传入日本,但最初并未引起重视,反而一些本土的弃老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两国共处于东亚文化圈,“忠孝为立身之本”已成为大部分中国人的基本信条,为何日本弃老之说流传如此广泛?儒家孝养观在传入之初为何不受重视?下面从弃老传说出发,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一、弃老传说《楢山小调考》是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家深泽七郎的代表作,他曾凭借该作品获得了“中央公论新人奖”。
小说也先后两次被改编成了电影,广受好评,并在1983年第36届华纳电影节获得金棕榈大奖。
小说取材于日本民间传说,讲述了在日本信州深山一个偏僻、与世隔绝的村落里,由于环境恶劣,不宜进行农业生产,村民生活极端贫困。
村里有个习俗,所有活到70岁的老人,无论身体状况如何,都要被背到楢山上“祭奠”山神,所谓“祭奠”,不过是遗弃山顶,任其自生自灭。
虽然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在日本史记中,《楢山小调考》所记述的事情并非完全无稽可考。
在日本长野县长野市与松本市之间确实有一座“姨舍山”,“姨舍”在日语中的意思是“将家中上了年纪的老人丢弃”。
据说,“姨舍山”就是因古代日本长野附近的民众将自己家中上了年纪的老人丢弃于此山而得名。
在日本的古诗歌、和歌中也有与之相关的故事。
日本《古今和歌集》中有一首关于“弃老山”的故事,说的是老人已经六十岁,儿子很孝顺,想赡养老人至终。
但是,他妻子一直让他抛弃老人,终有一天,儿子把老人骗到山上,想丢弃老人。
电影精选《楢山节考》观后感
电影精选《楢山节考》观后感电影精选《楢山节考》观后感趁着午饭和晚饭时间二倍速看了1983年版的《楢山节考》。
看后对于剧中的母亲阿玲婆印象深刻。
整个过程这个母亲是如此淡定,还不停去减轻自己儿子的心理负担,把家里所有后事一一安排好。
这是权衡选择的结果。
但也应该说老人根本没有选择权,这是一个无奈的抉择,虽然说这是一个传统。
毕竟环境恶劣,资源有限,吃不饱饭。
所以才有为了吃饭嫁人;才有因为偷粮食残忍活埋偷粮食的一家人;才有新媳妇一到,多张嘴吃饭,老人立即去磕碎自己的牙齿;也才有牲畜都比人命值钱等。
老人能够一直如此淡定,因为她知道而且坚信,上山是好事,对家对后代能够减轻负担。
她所要做的所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影片最后下雪了,儿子很开心,因为下雪后对他母亲的煎熬应该会少一些,可以更快相对更安乐死去。
正如现在,为什么有病人选择安乐死,因为拖着对大家都是负累。
苟活着又如何?对病人来说很辛苦,又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对于家属来说,高昂的费用又会成为负担或者难以负担。
反观到当下,医疗资源相对稀缺和昂贵,又有多少家庭能担起?担不起,相当于只能等死,不是正如这老人?即使能负担,时间、人力资源也很稀缺,又该如何抉择?由此想到自己,我想,如果我是那个老母亲,在那样条件下,也是不会想拖累自己孩子和后代的,也会想着给自己孩子和后代留活路留后路的。
电影精选《楢山节考》观后感首先我有一个问题:一个老人的生命应该怎样结束?现代人可能想着:首先,得拿多几年退休金,赶紧享福。
其次,必须有子女、社会和政府的照顾。
再者,必须有强大的医疗保健系统来延长老人的生命。
最后,儿孙满堂,家族兴旺,含笑九泉。
但在《楢山节考》中,答案是反过来的:一个老人的生命,应该早点结束,不要拖累家庭和村庄,甚至于故事中阿玲婆的孙子,都看不惯奶奶的康健,希望她早点进楢山。
根据村里的习俗,七十岁的老人需要进楢山,接受死亡之神的指引。
真正的死神是人。
阿玲婆的儿子辰平在饥饿、劳苦和内心的折磨中,终于向阿玲婆发出暗示:你什么时候要进楢山?阿玲婆没有太大的悲伤,也没有给儿子冠以不孝的罪名。
“弃老”风俗在中日文学中的表现及成因
“弃老”风俗在中日文学中的表现及成因作者:李珂玮来源:《日本问题研究》2014年第03期摘要:“弃老”是中日两国共有的古老风俗,尽管与”敬老”的传统相悖,但确是两国漫长的农业文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
日本小说《楢山节考》与中国小说《爸爸爸》中关于”弃老”的故事均能在中日民间传说中找到故事原型。
”弃老”风俗中,老人或是被家庭遗弃,或是为了家庭、种群的存续和繁衍主动放弃生命,这反映了家庭养老能力在残酷的现实生活面前显得弱不禁风。
通过对故事原型以及小说文本的分析,分别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挖掘”弃老”现象的深层原因,其根源在于物资匮乏和粮食短缺,此外还受制于村落共同体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等因素。
中日同为东亚国家,目前又是人口老龄化颇为严重的国家,探讨”弃老”风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弃老”;原型;原因;启示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4)03-0075-06所谓“弃老”,就是以牺牲老人的生命为代价换取青壮年生存保障,也即“贵壮贱老”。
“弃老”泯灭了人性与良知,在当代社会是违反法律、违背伦理纲常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与社会共同体的谴责,但是在很多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弃老”是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如北美洲爱斯基摩老人被劝告躺在雪地里等死,或者被孩子扔到大海里溺死;非洲原始部落的老人被子女抬到一棵老树上,点燃篝火烟薰,使其从高树上栽下来结束生命。
“事实上,‘贵壮贱老’的观念及习俗在世界的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都曾存在过,而且东亚地区的这一习俗具有更强的相似性。
就中国而言,民族学的资料显示,‘贵壮贱老’习俗圈在中国北方地区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
从地域上看,东到日本海和鞑靼海峡,北及黑龙江以北,西至大漠的广大地区,均在历史上存在过这种习俗”[1]。
拙文拟以《爸爸爸》与《楢山节考》为例,就中日两国之间的“弃老”风俗在中日文学中的诸种表现作一比较考察,进而探讨其现代启示意义。
深泽七郎《楢山小调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深泽七郎《楢山小调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深泽七郎《楢山小调考》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者简介深泽七郎(1914 ) 日本战后一代派作家。
《楢山节考》观后感10篇
《楢山节考》观后感10篇《楢山节考》是一部由木下惠介执导,田中绢代 / 高桥贞二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楢山节考》观后感(一):走向死亡,走向新生。
其实这是一部舞台剧。
木下惠介对于色彩的应用简直无敌。
处处充满原始的野蛮的诱惑和活力。
生从来都是和死连在一起的。
细节之一是电影中的角色常常在走,通过各种脚步,路过的细节,喻示着人从生到死一路走来,生生不息。
《楢山节考》观后感(二):和男朋友一起看Narayama bushiko这部电影是和男朋友一起看的,整个过程心情并不明媚..很惊诧在看电影时,我竟分不清,人和动物最基本区分.有点不敢相信这部电影的表现力,竟然可以颠覆一些关于人与自然陈旧定律..强烈推荐,一定要看...《楢山节考》观后感(三):电影的形式阿基的芬兰影片放映故障换到下一场1958年的楢山节考。
早就听说这部,只是对这苦涩故事有点抗拒。
当时的舞台美术具有更极致的形式渲染力,放到现在也不过时,逐渐隐进黑暗里的老者,根据不同情绪安放的滤镜,吟唱出的诗句,使得电影的情绪隐隐流动,又非常简洁明了,具有节制的美感。
带着忧伤的悲剧。
《楢山节考》观后感(四):心念楢山,画地为牢1小时33分,奇迹还是没出现就是缓慢却必然到来的衰老和死亡一样,从第一秒钟起,我们就知道了电影笃定的结局。
就如grace is gone一样,即便早早知道结局,依然阻止不了悲伤如手一般紧紧扼喉。
或许也该积极地看到,人性的某些东西,是超越死亡的,尽管大部分是那么不堪。
灯光和色彩运用是一绝,可是,沉浸在悲伤的故事里,难以再对其它东西作评价。
《楢山节考》观后感(五):“孝”和“快乐”可以装出来,但是残酷现实只能用母爱来化解我记得爷爷曾经给我讲过,老人过了70就被丢弃,后来看电视也说中国古代有“弃老”习俗,没想到日本也有这个习俗,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电影中用了一个山神美好的故事,将残酷的弃老现实包装起来,让他看上去像是体现孝道的现象。
贫穷的底线
贫穷的底线
《楢山节考》,(楢yoú),是一部日本电影。
说的是由于贫穷,当地有一个传统,超过七十岁的老人会被丢弃到山上。
无独有偶,中国中部也有过一种类似的传统。
古代河北有一种叫做砖仓墓子的墓。
说的是到了六十岁的老人会被请到这种墓中。
孝顺的儿女们会给送饭。
而不孝顺的则直接就遗弃了。
看到这样的故事,我们谁都会被震撼。
由此可见,人类伦理的底线是非常低的。
在生存原则下,繁衍生息是最高准则。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种伦理道德的观念根本没有标准。
人类理想的情怀,必须以发展经济为支撑。
古代日本老人,为何会被家人扔到荒郊-原因很残酷。
古代日本老人,为何会被家人扔到荒郊?原因很残酷。
本文导读: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古代,一直有着“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为了尽孝,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如果父母对儿媳不满意,儿子分分钟就会把老婆休了,没有丝毫的商量余地。
之所以讲究孝道,是非常符合人性的。
特别是唐朝时期,日本多次遣使团来我国学习先进文化和制度,这对日本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让人诧异的是,日本在孝道方面,简直与我国大相径庭。
日本有一部叫《楢山节考》的电影,反应的就是古代日本人对待老人的行为。
因为日本是岛国,资源十分匮乏,特别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古代,一旦遇到天灾或者战乱,普通人家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这时候,家里超过70岁的老人,就会被儿子背到荒郊野外,任其自生自灭。
【古代日本老人,为何会被家人扔到荒郊原因很残酷。
】古代日本,虽然学习了中国先进的制度,但仍保留了一些传统且怪异的风俗。
甚至一些惨无人道的原始陋习,如残忍的对待父母,一直就没有改变。
可能在日本人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妥。
为了使家族延续。
日本是个非常残忍且急功近利的名族,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他们非常理性。
在天灾或者战乱发生时,如果不把老人背到荒郊野岭,任其自生自灭,年轻人和孩子就极有可能饿死。
他们认为,老人已经活了那么长时间,也没有啥劳动力,活着就会浪费粮食,不如直接死去。
而年轻人和孩子,还能继续生存,使得家族得以延续。
把老人背到荒郊野外,看似非常残酷,却又体现了日本人的现实的本性。
一个人他爸60背上山的故事
一个人他爸60背上山的故事一个人把他爸60岁背上山的故事: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百善孝为先,在某种意义上“孝”也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小时候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广告,一个端着洗脚水的小男孩儿说:“妈妈洗脚”。
小朋友尚且知道反哺之恩,更何况是而立之后即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的成年人,不是更应该在赡养父母的事情上尽心尽力,得以让他们安享晚年吗?但是在其他国家却并非如此,他们有一个极其残忍的民俗,父母到了该安享晚年的年纪,由亲身儿子背到山中遗弃。
这个国家就是日本,这样残忍的民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真实存在。
在日本的影视作品《楢山节考》中就有这样一个情节,儿子将60岁的母亲背到楢山遗弃。
原来是因为他们的村庄十分贫困,没有足够的粮食果腹,把60岁的母亲背到楢山遗弃,目的是为了节约一份粮食。
而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是有真的原型的,那就是在日本的“姨舍山”。
其实和电影情节很相似,母亲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节约一份粮食,让子孙有饭吃,心甘情愿被儿女们背到“姨舍山”遗弃。
美其名曰,老人们是去“侍奉神山”,实则是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地等死。
这样“残忍”的现象不只是在日本才存在过,在印度和高丽也曾经存在。
而且在高丽这种现象根本不是民俗,而是一种法令,明文规定60岁以上的老人要遗弃。
本来对于一生都在为这个家庭及子女付出的父母来说,应该是到了一个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的年纪,却要被无情的抛弃,这简直是毫无人性,有悖人伦。
日本姨舍山里面的老人至少是为至亲而死,心有希冀。
一旦某种付出被赋予冷冰冰的条例,逝去了原本崇高的意义。
慷慨赴死,心甘情愿而死,与被明文规定要被抛弃差别太大了这种法令真的是毫无人性。
还好时代在发展,人类文明也在不断进步。
这样残忍的民俗早已不复存在,现如今不仅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再也不会出现那些迫于形势,甘愿赴死的情况,而且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赡养老人父母的建设与政策。
因此,也希望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过上自己想要的老年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东南大学艺术学院08级博士生胡玲玲《楢山节考》是今村昌平根据深泽七郎发表在权威文学杂志《中央公论》上的著名短篇小说《楢山小调考》改编而成的。
"节"就是歌的意思,片名大意是山歌的介绍和研究。
该片1983年获得了第3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影片所讲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信州深山里一个偏僻的村落。
小山村后的楢山连绵不断,峰顶终年积雪,将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由于生活的极端贫困,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粮食让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
这里有个习俗:每户人家,只有大儿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干活,不许结婚,他们被称作"奴崽"。
至于老年人,一到了70岁,就要由儿子背到村后的楢山上去,任其自行消灭。
"树墩儿"家的阿玲婆69岁,也快到该参拜山神的年龄了,但她的身体却还是那么硬朗,结实的牙甚至还咬得动松子和蚕豆。
阿玲婆对于自己要去参拜楢山似乎并不很在意,只是忙于操办大儿子续弦的事。
她的第二桩心事是二儿子利助,他身为"奴崽",无权娶妻,这让她从心里可怜他。
她决心在去参拜楢山之前给他找个女人,让他尝尝男女之欢的滋味。
深秋,红叶已经落尽,阿玲婆终于把上山前该料理的事情都办清了,于是便放心地决定了上楢山的日期。
最终由大儿子辰平依照村里的规矩背着母亲上了楢山。
影片最后下起了大雪,山顶上雪花纷飞,身着银装的楢山仿佛一座神山,默默无语。
《楢山节考》表现了日本北部山区楢山村残酷的生存状况,影片扣住人类生存发展意识这一线索,反映了日本边远山区人民的求生意识与手段。
这部以人性论的观点表现日本山区的贫困和人民愚昧的影片震惊了国际影坛,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事实上,"贵壮贱老"的观念及习俗在世界的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都曾存在过,而且东亚地区的这一习俗具有更强的相似性。
就我国而言,民族学的资料显示," 贵壮贱老" 习俗圈在我国北方地区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
从地域上看, 东到日本海和鞑靼海峡, 北极黑龙江以北, 西至大漠的广大地区,均在历史上存在过这种习俗。
从民族上看, 肃慎族系的肃慎、挹娄、勿吉、黑水靺鞨, 东胡族系的乌桓、鲜卑和契丹, 以及匈奴人等,在文献中都明文记载有" 贵壮贱老" 之习俗。
"匈奴,......壮者食肥美, 老者饮食其余。
贵壮健, 贱老弱。
" (《汉书·匈奴传第六十四上》)"乌桓者......贵少而贱老, 其性悍塞。
怒则杀父兄, 而终不害其母, 以母有族类, 父兄无相仇报故也。
"(《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东肃滇氏一名挹娄, 妇贞而女淫, 贵壮而贱老......性凶悍,以无忧哀相尚。
父母死, 男子不哭泣, 哭者谓之不壮。
"(《晋书·列传第六十七·四夷》)"突厥者, 盖匈奴之别种, ......其俗被发左衽, 官庐毡帐, 随水草迁徒, 以畜枚射猎为务。
贱老贵壮, 寡廉耻, 无礼义, 犹古之匈奴也。
"(《周书·列传第四十二·异域下》)"其地气候大寒, ......重壮贱老, 母拜于子, 子据于父, 出入皆少者在前, 老者居其后。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上》)"靺鞨, 盖肃慎之地, 后魏谓之勿吉? ?俗皆编发, 性凶悍, 无忧戚, 贵壮而贱老。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北狄》)"百姓丁壮者驱之以归, 羸老者咸杀之, 或断手凿目, 弃之而去" , 或" 收丁壮弃老而去" (《旧唐书·吐蕃传》)对于此类习俗形成的历史原因,青海师范大学的罗嗣忠、黑龙江民族博物馆的于学斌和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赵静敏等学者已从多方面加以探讨。
" 贵壮贱老" 是一种观念形态, 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社会发展程度等方面的产物。
毋庸置疑,恶劣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导致"贱老"习俗形成的根本原因。
上述各民族虽然所处时代、分布地域不尽相同,但其生存环境基本相似, 居处多为"不食之地" 。
如匈奴、鲜卑、丁零先后所处的大漠南北, 据《汉书·匈奴传》云" 幕北寒苦, 无水草之地" , " 胡地沙卤, 多乏水草......胡地秋冬甚寒, 春夏盛风" , 有时" 连雨雪数月","大雨雪, 一日深丈余" 等等;肃慎分布区也是" 土地多山险......处山林之间, 土气极寒" (《后汉书·挹娄传》);羌与吐蕃所处的青藏高原,"气候多风寒, 五月草始生, 八月霜雪降" (《旧唐书·党项羌传》), " 雷、雨、风、雹、霰、雪, 每隔日有之......其草细不过三寸" (《册府元龟·外臣部·吐蕃国》)。
以上这种地理环境的特性就决定了上述各族只能采取"逐水草迁徙"、"因射猎禽兽为生业"的游牧射猎或半牧半农的生产方式。
民族学研究显示, 这两种生产游动性很强,不仅劳动场所不固定, 处于经常迁徙之中, 而且劳动产品也不稳定。
不仅年老者难于胜任这种跋山涉水、出没荒漠草地、高山森林的强体力劳动,而且游牧经济又十分脆弱, 一但遇上天灾和瘟疫, 牲畜则大批死亡。
如西汉地节三年, 匈奴遇大饥荒,"人民畜产什死六七" (《汉书·匈奴传》);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匈奴中年连旱蝗, 赤地数千里, 草木尽枯, 人畜饥疫, 死耗太半"(《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又如贞观元年, 据有大漠南北的突厥族,"其国大雪, 平地数丈, 羊马皆死, 人大饥" 、" 频年大雪, 六畜多死, 国中大馁" (《旧唐书·突厥传》)等等。
因此, 在原始的条件下, 这两种生产都很难供应人类的衣食之需, 人们将时刻面临食物告罄的威胁之中,《魏书》就曾有他们"田畜射猎, 不足给食"的记载。
在这种恶劣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老弱之人成为部族发展的障碍, 影响了部族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整体实力。
所以崇尚壮健、轻视老弱观念的形成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恶劣的生存条件使社会成员普遍形成了不以"贱老"为耻,反以为荣的社会心理。
社会处于蒙昧状态,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很少,老人丧失向大自然索取现成食物的健壮体魄后便成了集体的累赘。
在这种特殊条件下,社会成员是并不把"贱老""弃老"习俗作为残忍行为来看待的。
相反,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是基于氏族发展的集体利益的,是最符合生物发展规律的不成文的社会契约。
人类学调查材料表明,在原始部落的生存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老人借口衰老了,自己坚持要别人把他杀死","这时候死于亲近的人手中,在他们看来是所有碰到的灾难中最小的灾难了"。
[1]电影《楢山节考》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邻居阿松告知阿玲婆一家说,在西山看见了阿玲婆早年离家出走的丈夫。
阿玲婆和辰平闻迅赶去,却不见丈夫的踪影,阿玲婆疑心是撞见了鬼。
这时,辰平才向母亲坦白:因为他父亲不肯背祖母上山,辰平认为是可耻的事,为此谴责了父亲,结果两人争吵起来,当时年仅15岁的辰平竟然一时冲动用猎枪打死了父亲。
阿玲婆不但没有责备儿子,而且认为利平之死是受到神的谴责,并安慰辰平不用再为此事内疚。
应该说这个与当今价值观念反差极大的细节就是上述社会心理的艺术化再现。
另外,从民间文学的角度看,东亚地区均流行着"弃老型"故事。
根据民间文学研究家刘守华教授的搜集,流行于中国的"弃老型"故事异文共有十四篇,它们是:汉族地区江浙一代的《大鼠》,湖北的《斗鼠记》、《八斤猫》、《不杀老人》、《人过花甲》、《家有老是个宝》,山西的《花尾狸猫》,河北的《六十还仓》、《金毛鼠》,黑龙江的《八斤猫制服千斤猫》;蒙古族地区的《花甲老人》;朝鲜族地区的《花甲葬的规矩是咋改变的》;维吾尔族的《一块黄金》、《老年人的智慧》。
而云南大学人文学院的李道和先生不仅把中国境内的异文扩充到了53例,还把"弃老型"故事的类别作了细分,即"智决难题"、"换位触动"两个亚型,前者偏于理性认知,后者偏于情感触动。
中国的"弃老型"故事以《斗鼠记》最为典型,其主要情节是:古时某王公立了一个规矩:"老人无用",凡是上了60 岁的老人,就要送进山上的"自死窑"里,让他们活活冻死、饿死。
这习俗一代一代往下传,没有人敢违抗。
有一年,"外国黄毛子"送来一只像黄牛那么大的"犀鼠",要同这个国家斗鼠。
如斗败了,就得向它称臣纳贡。
王公放出凶猛的老虎,也被犀鼠斗败,全国上下焦急不安。
这时,有个农民杨三,不忍心让老父在"自死窑"里受罪,每天偷给他送饭供养。
谈及斗鼠事,老人便告诉他:找10只10多斤重的猫,关在一个笼子里,不给食吃,令其互相吞噬,留下最强的那只体重刚好达到13斤半的猫,就可以斗败犀鼠。
农民报告王公,照此办理,果然斗败犀鼠,保持了国威。
王公奖赏农民,他说出真相,王公由此认识到"老人是个宝",便下令废除了弃老于"自死窑"的习俗。
朝鲜半岛的"弃老型"故事一般被称为"高丽葬"故事。
"高丽葬"故事的梗概如下:高丽时期有个残忍的习俗叫做"高丽葬"。
国王规定,老人到了60 岁就得扔到山里,让他们活活冻饿而死。
有一位孝子不忍心把已到60 岁的老父扔到山里,便把老父偷偷藏了起来,每天送饭供养。
后来,敌国送来几个东西,让高丽国王分辨长得一模一样的两匹骒马的母子关系,两头粗细一样的木棒的根梢,颜色一样、大小相等的两条蛇的雌雄。
如不能分辨,敌国就要发兵侵略高丽。
国王立即召集君臣商议此事,可是满朝文武毫无办法,举国上下也无人拿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