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1溶解 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教学设计学习精品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 全章教案 新版粤教版
第七章溶液7.1 溶解与乳化第一课时溶液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特征等。
(2)会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3)知道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溶解现象,知道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溶解现象,明确溶液、溶剂和溶质的概念,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
【难点】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溶液【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92~19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而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或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混合物指溶液中至少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3.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4.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只能是一种,一般是液体。
5.固体、气体分别溶入液体时,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当其他液体与水溶解时,通常把水当作溶剂。
【教师点拨】1.根据溶液的概念,广义的溶液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合金、糖水、纯净空气等。
初中化学研究的溶液一般为液体。
2.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如FeCl2溶液呈浅绿色,CuSO4溶液呈蓝色。
3.溶液不仅均一、稳定,还是混合物;水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
【跟进训练】1.溶液一定是( D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2.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D )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气、液、固体均可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物质C.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知识点二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94~19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影响溶质溶解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溶剂的温度高低、溶质的颗粒大小、是否搅拌等。
九年级化学7.1 溶解现象粤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7.1 溶解现象粤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7. 1 溶解现象1、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2、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生活中的一般应用。
二、重点、难点建立溶液的概念,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三、教学过程第七章溶液7.1 溶解现象(引言)溶液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溶液,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溶液的基础知识。
(一)可溶与不可溶实验:将少量的蔗糖、食盐、酒精、植物油、土壤、高锰酸钾、硫酸铜、粉笔灰分别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仔细观察将不同的物质放到水中,是否都得到溶液?振荡后,各自都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蔗糖、食盐、酒精、高锰酸钾、硫酸铜能均匀地溶解在水中,它们是可溶物质。
植物油、土壤、粉笔灰均不能均匀的溶解在水中,它们是不溶物质。
总结: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观察实验:将少量蔗糖放在水中搅拌[问题]通过刚才的实验,请同学们回答:蔗糖溶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其中哪种物质被溶解?[回答]分糖和水两部分;糖被溶解。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如上例中的糖。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如上例中的水。
[问题]溶质、溶剂通常的状态如何?溶质可以是固体,如糖。
也可以是液体,如酒精。
还可以是气体,如二氧化碳。
溶剂通常是液体。
如不特殊指明,一般的溶剂指的就是水。
其它可以做溶剂的物质是:(二)影响溶解的因素(控制变量法的具体应用)问题:影响硫酸铜晶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假设:假设1:温度假设2:溶质颗粒的大小假设3:是否搅拌实验:结论:温度越高,颗粒越小,搅拌均可加快溶解速率。
(三)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是先测出水的温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质,等溶质溶解后,再测水溶液的温度。
若水溶液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则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的,反之是吸热。
7.1 溶解现象(第一课时 溶液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教案参考
教案参考(请修改后上传到公共邮箱)课题:7.1 溶解现象第一课时溶液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概述:(本节所在教材的位置和教材所设计的知识点与实验的作用)如本节主要内容为:①溶液、溶质、溶剂概念;②常见几种溶剂;③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及探究。
课型:新授课(课型分新授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调查研究课、讨论课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课程标准里有,可查到)三维目标:(锦州苗先生提供的,还不错,但目标不够具体。
可参照陈绍官老师的,很详细。
注意写目标时,主语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你啊)(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理解)。
2.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是常见的溶剂,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了解)。
3.知道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了解)。
4.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物质溶解快慢因素的探究活动和探究实验设计条件公平性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增强控制实验条件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物质溶解实验和探究溶解快慢的因素,培养学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和用化学语言表述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清楚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2.通过对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3.通过探究实验设计条件公平性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写:一是学生对这个课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本节新的知识技能对学生来是容易还是难,于是确定下列的重难点。
有的专家说写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如果你的水平不错,也可进行分析一番。
)教学重点:溶解现象;溶液、溶质和溶剂概念教学难点:对溶液均一性、稳定性的理解;影响溶解快慢因素探究过程和方法教学策略:如五步教学策略: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第1课时溶液的形成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同步练习课件新版粤教版
7.1 溶解与乳化
最新中小学精品PPT课件
1
第七章 溶液
第1课时 溶液的形成 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A知识要点分类练 B规律方法综合练
C高频考题实战练
最新中小学精品PPT课件 2
7.1 溶解与乳化
A知识要点分类练
知识点1 溶液的形成 B
1.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2)有一杯食盐溶液,实验测得其上部密度为a g/cm3,下部密度
= 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是a____( 填“>”“<”或“=”)b。
最新中小学精品PPT课件
7
7.1 溶解与乳化
知识点2 溶质、溶剂的判断 A
6.关于食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B.食盐是溶剂,水是溶质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最新中小学精品PPT课件
12
7.1 溶解与乳化
【解析】 由于碘易溶解在汽油中,所以,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 汽油擦洗。溶液有的是有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由于水、 汽油、酒精都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所以它们都可以作溶剂。由碘易溶 解在汽油、酒精中,不易溶解在水中;高锰酸钾易溶解在水中,不易 溶解在汽油中,说明了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解析】 溶液的均一性是指溶液形成后各部分的性质都一样。
最新中小学精品PPT课件 6
7.1 溶解与乳化
5.请根据溶液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B、E (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溶液的是____
(填字母)。 A.面粉 B.氯化钠 C.植物油 D.金属铁 E.酒精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1溶解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优秀教学案例
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进行实验,鼓励他们合作完成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2.小组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或实验后,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3.小组汇报:让各小组代表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和收获,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2.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同伴评价,相互交流和反馈,促进彼此的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讨论和表达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和效果,也是我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思考。通过这些亮点,我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潜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1溶解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溶解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在这一节课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包括温度、搅拌、研磨等,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因素来加快或减慢溶解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实际生活中的溶解现象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因素对溶解速度的影响。例如,我在课堂上准备了糖块、盐、搅拌器和热水等材料,让学生亲自实验,观察在不同温度和搅拌条件下,糖块和盐的溶解速度。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温度和搅拌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2.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增强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策略: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实验探究作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加深理解。
-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4.应用题: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
-在热水中加入洗衣粉,泡沫为什么会更多?
-冬天河里的水结冰后,为什么盐可以用来融化冰面?
5.阅读拓展:阅读有关溶解度、饱和溶液等概念的文章或资料,了解更多的溶解相关知识,并撰写一篇阅读笔记,不少于300字。
作业要求:
-作业应在课后及时完成,确保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实验报告和思考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课后探究和应用题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阅读拓展作业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知识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如为什么热水泡茶比冷水快?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影响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
7.作业布置: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巩固所学知识。
8.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溶解的知识,如溶解度、饱和溶液等。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了解了溶解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具体的影响机制和实验操作方法尚不明确。此外,学生对实验探究充满兴趣,但可能在数据分析、归纳总结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4.提高思维品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九年级化学下册 7.1 溶解现象精品教案2 粤教版
7.1 溶解现象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4.体验溶液导电性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5.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1.溶解现象。
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教学难点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溶解过程电热现象及溶液的导电性三个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用具试管、烧杯、玻璃棒、低压电源、导线、灯泡、电极;硫酸铜、蔗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食醋。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2.体验溶液导电性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3.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溶解过程电热现象及溶液的导电性三个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用具烧杯、玻璃棒、低压电源、导线、灯泡、电极;蔗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食醋。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溶液是怎样形成的?2.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3.溶液有哪些基本特征?[引入新课]大家在学习燃料的燃烧时,知道了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即有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那么,溶解过程有没有吸热现象会放热现象呢?[板书]三.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探究活动]探究三种固体溶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
(完成教材空白)[板书]四.溶液导电性的探究[探究活动]【实验7-5】溶液的导电性(完成教材空白)[小结]1.有些物质溶解时产生放热现象,使温度升高;有些物质溶解时产生吸热现象,使温度降低。
2.如果溶液中有可移动的离子,该溶液便导电。
如果溶液中没有可移动的离子,该溶液便不能导电。
[课堂练习]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浓盐酸氨水碘酒硫酸锌溶液溶质氯化氢气体(HCl)氨气(NH3)碘(I2)硫酸锌(ZnSO4)溶剂水水酒精水溶液75%的酒精0.9%的生理盐水稀醋酸石灰水溶质酒精(C2H5OH)氯化钠(NaCl)醋酸(CH3COOH)氢氧化钙[Ca(OH)2]溶剂水水水水。
「精品」粤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7.1溶解与乳化(第一课时)-精品资料
水的温度高低影响:在两个烧杯中,一 个加入20℃的水50mL,另一个加入80℃ 的水50mL,分别同时加入3g颗粒大小相 同的蔗糖,都不搅拌,观察记录两个烧 饼中蔗糖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2019/10/16
精心制作,敬请观赏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4、判断
(1)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 (2)冰水混合体是溶液。 ×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
(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蔗糖溶液
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 (5)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2019/10/16
二、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完成【观察活动】及【检查站】
A.A>BB.A<B C.A=BD.不能确定
2 、 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置 一年时间后,KNO3将()
A.会沉降下来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上水面D.不能确定
2019/10/16
3、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氢氧化钠 氯化钠 硫酸铜 碘
水 水 水 酒精
2019/10/16
2019/10/16
小试牛刀
3、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
(1)石灰水_氢___氧__化__钙_____________ (2)520的白酒_酒__精_______________ (3)盐_氯___化__氢__气___体____________ (4)碘酒_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 过 对 比 实 验 可 知 : _ _ _ _温_ _度_ 升_ _高_ _ _ _ 、 __减__小___溶__质__颗__粒________、__搅__拌________能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与乳化》【创新教案】1
7.1 溶解与乳化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能量的变化。
4.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1.溶解现象。
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教学难点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溶解过程电热现象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用具试管、烧杯、玻璃棒、硫酸铜、蔗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食醋。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教学重点1.溶解现象。
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教学难点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用具试管、烧杯、玻璃棒;硫酸铜、蔗糖。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溶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溶液,前面几张学习过程中学过一些溶液,如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等。
在大家印象中,是不是物质溶于水就能形成溶液?是不是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溶液”。
[观察活动]【实验7-1】可溶物质与不溶物质[讲解] 在硫酸铜和蔗糖固体中加入水以后,它们逐渐溶解分散,好像“消失”了一样,最后形成一种透明、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硫酸铜和蔗糖可以在水中“溶解”称为“可溶物质”。
细沙石在水中难溶解,称为“不溶物质”。
[板书] 一.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均匀:指溶液各部分组成、浓度和性质都完全一样;稳定指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即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有溶质析出。
注:分散到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匀而稳定的状态后,仍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状态中。
九年级化学7.1 溶解现象粤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7.1 溶解现象粤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7. 1 溶解现象1、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2、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了解溶液在生活中的一般应用。
二、重点、难点建立溶液的概念,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三、教学过程第七章溶液7.1 溶解现象(引言)溶液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溶液,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溶液的基础知识。
(一)可溶与不可溶实验:将少量的蔗糖、食盐、酒精、植物油、土壤、高锰酸钾、硫酸铜、粉笔灰分别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仔细观察将不同的物质放到水中,是否都得到溶液?振荡后,各自都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蔗糖、食盐、酒精、高锰酸钾、硫酸铜能均匀地溶解在水中,它们是可溶物质。
植物油、土壤、粉笔灰均不能均匀的溶解在水中,它们是不溶物质。
总结: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观察实验:将少量蔗糖放在水中搅拌[问题]通过刚才的实验,请同学们回答:蔗糖溶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其中哪种物质被溶解?[回答]分糖和水两部分;糖被溶解。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如上例中的糖。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如上例中的水。
[问题]溶质、溶剂通常的状态如何?溶质可以是固体,如糖。
也可以是液体,如酒精。
还可以是气体,如二氧化碳。
溶剂通常是液体。
如不特殊指明,一般的溶剂指的就是水。
其它可以做溶剂的物质是:(二)影响溶解的因素(控制变量法的具体应用)问题:影响硫酸铜晶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假设:假设1:温度假设2:溶质颗粒的大小假设3:是否搅拌实验:结论:温度越高,颗粒越小,搅拌均可加快溶解速率。
(三)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
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是先测出水的温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质,等溶质溶解后,再测水溶液的温度。
若水溶液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则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的,反之是吸热。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搅拌引起的涡流和湍流现象有助 于将溶质分子更快地分散到整个
溶液中,进一步促进溶解。
搅拌提高接触面积和碰撞频率
搅拌可以打破溶液表面的静止 层,使更多的溶质分子暴露于 溶剂中,从而增加接触面积。
接触面积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 溶质分子有机会与溶剂分子发 生相互作用,进而加快溶解过 程。
搅拌提高了溶质分子与溶剂分 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使得溶解 反应更容易发生。
优化提高溶质溶解效率策略
升高温度
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溶质 分子的热运动,提高溶解速度。
加强搅拌
通过加强搅拌可以加快溶液中的对流 和扩散,提高溶质分子与水分子的接 触频率,从而加快溶解速度。
减小颗粒大小
通过研磨等方法减小溶质颗粒的大小, 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溶解速度。
选择合适的溶剂
根据溶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可 以提高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
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溶解越快
01
固体溶质的颗粒越小,其表面积 就越大。根据溶解的碰撞理论, 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碰撞几率 增加,从而提高了溶解速率。
02
当颗粒减小时,溶质分子更容易 从颗粒表面脱离并进入溶剂中, 因此溶解过程会加快。
颗粒大小与溶解速率关系曲线图
实验数据表明,随着颗粒大小的减小,溶解速率逐渐增加。 这一趋势可以通过绘制颗粒大小与溶解速率的关系曲线图来 直观展示。
溶解度表示方法
通常用符号S表示,单位为g。例如, 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即表示为S(NaCl)=36g。
溶解过程与热力学原理
溶解过程
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一个物理过程,包括溶质分子或离子 在溶剂中的扩散和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或离子之间的相互作 用。
影响溶解速度原因的因素
影响溶解速度原因的因素
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有:
1. 温度:温度的升高会使溶质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使得溶质分子更容易进入溶剂中,从而加快溶解的速度。
2. 溶质的颗粒大小:溶质粒子的大小越小,可与溶剂分子接触的表面积就越大,溶解速度越快。
3. 溶剂的搅拌程度:搅拌溶液可以加快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溶解速度增加。
4. 溶质浓度:溶质浓度越高,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的碰撞就越频繁,进一步加快了溶解速度。
5. 溶质的溶解度:溶质的溶解度决定了在溶液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如果溶质的溶解度很低,则溶解速度可能会受到限制。
6. 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某些溶质与溶剂之间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反应速度较慢,则可能影响溶解速度。
7. 压力:对固体溶质来说,增加压力可以增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促进溶
解。
需要注意的是,溶解速度也受到溶质种类以及相互关系的影响,不同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具有不同的特性,进而影响其溶解过程的速度。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第1课时溶解及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同步课件新版粤教版
第七章 溶液
7.1 溶解与乳化
第七章 溶液
第1课时 溶解及影响 溶解速率的因素
常考透视
常考透视
常考1 能说出物质的溶与不溶,会判断一种体系是不是溶液。 【出题角度】判断某体系是不是溶液,判断有关溶液的特征描述是否正确。
典例 调味剂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列调味剂加入水中,不
能形成溶液的是( D )
解析 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搅拌可以加快溶解;溶质与溶剂的 接触面积越大,溶解速率越快。注意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要单一,实 验才有说服力。
方法透视 影响溶质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接触面积和搅 拌,为了证明某一个因素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如温度,应使 溶剂的体积、溶质的种类、溶质的质量、溶质颗粒的大小、 搅拌等其他因素保持相同,实验结果才有说服力。
【试题链接】小试身手 1、2,直击中考 6、7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7.1.1溶解 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教案
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第1课时溶解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教材分析溶液是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实验中经常接触并应用的一类较为特殊的混合物,因此他们对溶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溶液,如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等,但对溶液的了解仍很肤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溶液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用途,从而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一般应用。
3.能够找出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酒精、汽油等不同的常见溶剂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2.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溶质溶解速率快慢的因素,体验设计实验条件的公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溶质、溶剂的判断,初步体会事物的相对性。
2.联系溶液的实际应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难点:对溶液、溶质、溶剂的判断。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 溶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小学科学中学过溶液,前面几章的学习过程中也学过一些溶液,如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倾听、思考。
从学生熟悉的常见溶液入手,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等。
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不是物质溶于水就能形成溶液?是不是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那么,什么是溶液?溶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溶液”。
[观察活动] [实验7-1] 可溶物质与不溶物质教师演示: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硫酸铜、酒精、泥沙和食用油,然后再加入约10 mL水,充分振荡后,观察。
[讲解] 在硫酸铜固体和酒精中加入水以后,它们逐渐溶解分散,好像“消失”了一样,最后形成一种透明、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7.1溶解与乳化第1课时溶解教案新版粤教版.doc
第七章溶液本章内容概述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主要内容:1.溶解与乳化;2.物质溶解的量;3.溶液浓稀的表示;4.结晶现象。
这四节内容穿插、渗透了课标中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溶解”涉及对溶解现象的认识,溶解过程中涉及到的吸热、放热现象,溶液、溶剂、溶质的定义,常见溶剂、溶质的种类;“乳化”包括乳化作用、乳化的概念以及对乳化现象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节主要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条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溶解能力的表征、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
第三节涉及气体溶解度的表示、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压力)、溶液浓度的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和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
第四节涉及结晶的概念、除去盐中难溶溶质的方法以及有关过滤操作的知识。
本章教学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5.了解结晶现象。
6.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7.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①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
②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③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④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料上沾有的油污等洗去。
⑤配制某种无土栽培所需的无机盐营养液。
7.1 溶解与乳化本节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辩证关系。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三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绘制简图,实验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溶解与乳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3.了解乳浊液的定义及乳化作用的原理
41.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5.知道溶液的重要应用,学习科学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
1.溶解现象。
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溶解过程热现象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用具
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
硫酸铜、蔗糖、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2.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教学重点
1.溶解现象。
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溶液中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质量关系。
2.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探究过程和方法。
教学用具
试管、烧杯、玻璃棒;
硫酸铜、蔗糖、细沙石。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溶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溶液,前面几张学习过程中学过一些溶液,如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等。
在大家印象中,是不是物质溶于水就能形成溶液?是不是任何物质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什么是溶液?溶液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溶液”。
[观察活动]【实验7-1】可溶物质与不溶物质
[讲解]在硫酸铜和蔗糖、细沙石固体中加入水以后,蔗糖和硫酸铜逐渐溶解分散,好像“消失”了一样,最后形成一种透明、均匀而稳定的混合物。
硫酸铜和蔗糖可以在水中“溶解”称为“可溶物质”。
而细沙石在水中难溶解,称为“不溶物质”。
[板书]一.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溶液: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匀而稳定的混
合物。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均匀指溶液各部分组成、浓度和性质都完全一样;稳定指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即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有溶质析出。
注:分散到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匀而稳定的状态后,仍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状态中。
[讲述]溶液由溶质在溶剂里溶解而成。
细沙石难溶于水,所以细沙石不是水的溶质,水也不是细沙石的溶剂,因而也不能形成溶液。
[讨论交流]1.在【实验7-1】中,溶质分别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2.你怎么理解溶液具有透明、均一、稳定的特点?透明一定是无色的吗?
[讲述]列举几种常见的水溶液。
[阅读]P.192 知识视窗
[板书]二.影响溶解的因素
[探究活动]找出影响溶解的因素
问题影响硫酸铜晶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假设有可能影响硫酸铜晶体溶解快慢的因素是: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实验与事实【实验7-2】
(完成课本P.192~193表格)
[设问]上述活动的三个实验中,如果烧杯的大小不一、水的量或所取的晶体量不同,还能得出上述结论吗?
[讨论交流]“设计条件的公平性”
[课堂练习]1.P.193 检查站
2.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
(1)5g水与5g酒精混合
(2)1g食盐和1g蔗糖投入98g水中
(3)一定量的锌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度所得到的溶液
3.把1g食盐完全溶于
....9g水中,得到 g食盐水溶液。
用四则运算符号及等号完成下列公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4.把9g食盐投入
..1g水中,必然会得到10g食盐水溶液吗?
5.将5mL酒精与5mL水互溶,得到10mL溶液吗?为什么?
[小结]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匀、稳定。
3.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其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
4.溶质或溶剂可以分别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只要它们相互分散,组成均匀稳定
的混合物,便可成为溶液。
5.溶解速度与温度高低、溶质颗粒大小以及是否搅拌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