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钊简历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0 1政治经济学:①《政治经济学教材》蒋学模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②《西方经济学》袁志刚高等教育出版社③《微观经济学》陈钊、陆铭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月④《宏观经济学》袁志刚、樊潇彦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月⑤《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尹伯成复旦大学出版社⑥《国际经济学》华民复旦大学出版社0 2经济思想史:同0 1专业0 3经济史:同0 1专业0 4西方经济学:同0 1专业0 5世界经济:同0 1专业0 0发展经济学:同0 1专业0 1欧盟经济:同0 1专业020201国民经济学:同0 1专业020202区域经济学:同0 1专业020203财政学:同0 1专业020204金融学:①至⑤同0 1专业①至⑤⑥《国际金融新编》(第四版)姜波克复旦大学出版社⑦《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三版)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⑧《投资学》(第二版)刘红忠高等教育出版社020206国际贸易学:同0 1专业020207劳动经济学:同0 1专业020209数量经济学:同0 1专业020221产业组织学:同0 1专业025100(专业学位)金融硕士:待教育部考试大纲公布后,再确定参考书目。
812金融学基础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金融学基础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金融(国际金融与货币银行学)、微观金融(投资学与公司金融)三部分,各部分各占比1/3。
参考书目为: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范里安,格致出版社,2、《宏观经济学》曼昆(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国际金融学》奚君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4、《货币银行学》(第二版)戴国强,高等教育出版社,5、《投资学》金德环,高等教育出版社,6、《公司理财》(原书第7版)斯蒂芬. 罗斯等,机械工业出版,考试大纲为:微观经济学部分:一、消费者行为:预算约束、消费者偏好与效用函数、消费者最优选择、需求、斯勒茨基方程、消费者剩余二、不确定性:期望(预期)效用函数、风险规避、风险性资产三、生产者行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企业供给四、竞争性市场:市场需求、行业供给、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经济租金、竞争性市场中的税收与税负转嫁五、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定价、价格歧视、自然垄断、寡头产量竞争、产量合谋、产量领导者模型、价格领导者模型六、博弈论基础:支付矩阵、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七、一般均衡:交换经济均衡、帕累托有效、均衡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八、外部性与公共品宏观经济学部分:一、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恒等式二、IS-LM模型1、收入与支出2、IS-LM模型3、IS-LM模型中的财政、货币政策4、开放经济下IS-LM模型政策效应分析三、总供给与总需求1、总供给与总需求2、失业与通货膨胀四、经济增长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2、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五、消费1、持久性收入消费理论2、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行为六、投资1、基本投资理论2、投资的Q理论七、经济周期1、价格错觉模型2、实际经济周期模型3、粘性价格模型八、宏观经济政策争论1、积极与消极政策2、政策时滞与政策效应3、规则与相机抉择国际金融部分:一、国际收支及宏观经济均衡1、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各种国际收支理论2、国际收支分析方法、国际收支性质上的不平衡及其成因、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3、国际收支的弹性论、吸收论、乘数论和货币论4、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方法及其效能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部与外部均衡、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和政策分配原则、斯旺模型和蒙代尔模型6、中国的国际收支二、外汇、汇率及汇率制度1、外汇的概念及货币的可兑换性、汇率的标价方法及货币的升值与贬值、汇率种类、外汇风险、外汇市场的概念、主要的外汇交易2、汇率的决定基础、各种汇率决定理论、各种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防范方法3、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购买力平价论、利率平价论、货币论(灵活价格货币模型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资产组合论4、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及中间汇率制度5、最优货币区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三元难题、外汇干预6、中国的汇率制度三、国际储备和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储备的内涵、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的规模与结构管理2、多种货币储备体系的成因和特点3、国际金本位制度和储备货币本位制度的运作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崩溃、买加体系的成因、欧元区的形成和发展4、中国的国际储备管理和人民币国际化四、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1、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构成、发展过程2、国际资本市场的涵义和优势3、国际货币市场以及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经营活动、优劣及其影响4、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类型和动因、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和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形式和特点5、货币危机的基本概念及其成因、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基本机理和经济影响货币银行部分:一、货币、信用与利息1、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的层次2、信用:信用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各种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的作用3、利息与利率:利息本质的理论、利率的种类、利率的作用、利率的决定、利率的结构二、金融市场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创新2、货币市场:特征、主要工具3、资本市场:特征、主要工具4、其它金融市场与工具:金融衍生产品及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三、金融机构体系1、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主要业务、经营管理、巴塞尔协议2、投资银行:产生与发展、主要业务、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3、其它金融机构:存款型、契约型、投资型、政策型4、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主要业务、性质与地位、职能与作用5、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金融危机的原因与表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主要措施四、货币理论与政策1、货币供给:商业银行存款创造、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乔顿模型、内生性与外生性2、货币需求: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传统货币数量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其发展、现代货币数量说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菲利普斯曲线、单一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度量、成因与治理、通货紧缩5、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抑制、金融发展投资学部分:一、证券市场和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1、基本概念、证券市场的要素及运行(1)证券、投资、金融市场、各类金融工具的概念、特点与分类(2)证券市场主体、证券市场中介(3)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方式和运行规则2、证券投资收益和风险(1)证券投资收益和风险的种类(2)各种收益率的计算(3)投资风险的衡量二、证券投资组合管理1、多样化与组合构成(1)有效集及无差异曲线(2)最佳资产组合的选择和投资分散化2、有效市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有效市场理论(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3、因素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1)因素模型(2)套利定价理论4、资产配置三、投资工具分析和投资业绩评估1、股票、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1)股票定价模型与股票投资分析(2)债券定价分析与债券组合管理(3)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与管理2、期权和期货(1)期权和期货的原理、功能及品种(2)期权定价模型与期货价格决定(3)期权和期货的交易机制、交易策略3、投资绩效评估公司金融部分:一、公司概论与资本预算1、公司概论:公司制企业、公司治理、公司目标、净营运资本、财务现金流量。
陈钊(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获奖记录
多次获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
谢谢观看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9年2月 – 2001年7月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博士研究生 (2001年7月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6年9月 – 1999年1月复旦大学经济学系硕士研究生。 1991年9月 – 1996年7月复旦大学经济学系本科生。 学术经历及职务: 2007年11月至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07年10月至今: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7年-2008年: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3月-至今:The Studie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编委会成员。 2005年11月-12月:法国图卢兹一大产业经济研究所(IDEI)高级访问学者。 2004年10月-2005年7月: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发展经济学、信息与激励经济学。
主要贡献
翻著简介学术论文源自国际交流1 Academic Tenure, 2009, Economic Modelling 2008.8。 2 Power &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JAPE 2008.7。 3医疗体制改革,《管理世界》 2008.7。 4 Urban-Rural Inequality, Chinese Economy 2006.9。 5创新的价值、非对称信息与终身教职制度,《经济研究》 2006.9。 6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研究》 2006.6。 7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研究》 2006.5。 8因患寡,而患不均,《经济研究》 2006.3。 9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世界经济》 2006.3。 10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研究》 2005.8。 11就业体制转轨中的渐进改革措施,《经济研究》 2005.8。
现实·理论·证据——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复旦大学陆铭)
现实·理论·证据──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陆铭*今天这个题目,如果由一个研究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来讲可能更有好处。
但是现在来讲这样题目的人太少了,所以我愿意来把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的讲座。
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现实·理论·证据》,这三个词摆放的位置基本上概括了今天晚上所有要讲的东西。
如果你们听完之后明白了我为什么这样摆放三个词的位置,我想你们就听明白我所讲的意思了。
我这样安排今天要说的内容:首先简单讲一下关于如何做研究;然后具体讲写论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穿插一些例子。
一、如何做研究选题(topic)做研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题。
我们首先要区分选题和问题的差异。
经常会有学生来问我怎样做一个研究,我就问他想要研究什么问题?同学就会列出一些关键词,比如教育、农业等等。
这些关键词严格说来不是你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只是你研究的话题(topic),距离你研究的具体问题(question)还非常远。
走完了topic到question的距离,你才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可以真正地开始一项研究了。
选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你对什么感兴趣。
如果对一个问题不感兴趣,你很难做出出色的研究。
曾有一个硕士生跟我说,“陆老师,您有很多想法,随便给我一个我来做。
”我对他说,我没有办法帮你,在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之前,你是做不好的。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某些问题感兴趣。
有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体验,看到一篇文章时有激动的感觉,有时则不会,这就是兴趣的差别。
一个人的兴趣与他的积累、阅读和个人经历都有关系。
来的路上王永钦老师跟我讲了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大爱才能有大智慧。
”怎么理解这句话?你在做一项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去论证自己的研究是重要的。
怎么去论证研究的问题的重要性?就是这个问题的研究能改进人类社会、能为人类带来福利。
接着问下去,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那就要看我们能不能超越个人的喜乐、得失去关注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中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范剑勇个人信息:现工作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技术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区域经济学方向),复旦大学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出生年月:1971.9.社会学术兼职:《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世界经济文汇》、《南方经济》等杂志匿名审稿人,荣誉: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曙光”学者(2009)。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1999.9- 2002.7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
1996.9- 1999.7 浙江行政学院经济学专业,硕士。
1994.7-1996.8 浙江省湖州市经济发展总公司工程部工作。
1990.9- 1994.7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学系生物学专业,学士。
教学:本科: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研究生: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前沿专题。
论文及专著:《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专著,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978-7-5432-1399-9,陈昕主编,2008年3月,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入选第二届新闻出版总署 “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008年12 月。
《制造业扩散的时刻是否已经到来?》,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与王非暗等人合作)。
《房产价格、差异化产品区位分布与城市结构体系:基于ThunenKrugman Helpman -- 模型的估计》,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与邵挺合作,第一作者)。
《产品相似性、区域间贸易的边界效应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Regional Trade and Domestic Market Integration in China”,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与徐振辉合作,第一作者)。
《经济地理、低技能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复旦大学周末先修学堂课程介绍
复旦⼤学周末先修学堂课程介绍复旦⼤学周末先修学堂课程介绍 复旦⼤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
位列国家⾸批“双⼀流”(A类)、“985⼯程”、“211⼯程”重点建设⾼校。
接下来由⼩编为⼤家整理出复旦⼤学周末先修学堂课程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中国⽂学的传统与特质》 1、课程介绍 ①从《诗经》中的呦呦⿅鸣,鸡栖于埘,到《边城》⾥的浅浅流⽔,黄昏薄雾,中国⽂学⾛过了四季流转的千年之旅,从远古⾛向现代,⽽始终保有⼀些特质。
②这⽚⼟地上的习俗与习惯造就了⽂学,也造就了⽂化⾝份的认同;青年、阶级、国家和苦难,这些⽂学母题百写不厌。
本课程通过对⼀些现代⽂学的选讲,带领学⽣了解中国⽂学的传统与特质。
2、主讲教师 ①陈引驰(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学中国语⾔⽂学系教授、博⼠⽣导师。
②张业松(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才⽀持计划”,复旦⼤学中国语⾔⽂学系教授、博⼠⽣导师。
3、上课时间 ①周⽇上午(3⽉28⽇) ②周六上午(4⽉10⽇、5⽉15⽇、5⽉22⽇、5⽉29⽇、6⽉5⽇)。
⼆、《中西⽂化交流史》 1、课程介绍 任何⼀个伟⼤⽂明都不是⽣⽽万事俱⾜的。
本课程拟聚焦于中国,讨论⾃现代⼈类进⼊东亚之后,中国的史前⽂化发展,以及在它跨⼊⽂明门槛后若⼲重要阶段的发育过程,是如何不可或缺地与外部世界直接或间接的交流互动密切联系在⼀起的。
2、主讲教师 姚⼤⼒(教授):复旦⼤学⽂科资深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导师。
3、上课时间 周六上午(3⽉27⽇、4⽉10⽇、5⽉15⽇、5⽉22⽇、5⽉29⽇、6⽉5⽇)。
三、《先秦诸⼦》 1、课程介绍 ①作为古代四⼤⽂明之⼀,中国⽂化有着鲜明的特点,与其他⽂化明显不同。
中国⽂化的这些特点是在先秦时期逐渐形成的。
先秦诸⼦是中国⽂化之根,确定了中国⽂化的基本⾛向。
②《先秦诸⼦》将带领我们重新回到那个精彩纷呈的时代。
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的中国产业经济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的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作者:李芳芳冯艳玲来源:《产业经济评论》2022年第01期关键词:区域协调;产业结构;“双碳”路径;数字贸易;人工智能;环境政策由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具体承办,《产业经济评论》杂志社协办,香樟经济学术圈学术支持的“2021 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于2021 年11 月20 日在线上召开。
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黎烈军、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子学、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兼《产业经济评论》主编刘九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于雪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高运胜教授主持。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江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研究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陈钊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郑世林研究员在大会上做了主旨演讲。
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中关注产业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经济评论》杂志编委参加了会议交流研讨。
本次年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投寄的有关产业经济研究的学术论文172 篇,编委会认真组织评选出2021 年度产业经济优秀论文19 篇,其中一等奖1 篇、二等奖3 篇、三等奖6 篇、优秀奖9 篇,年会入选征文55 篇。
电子工业出版社和《产业经济评论》论文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们遵循客观公正的评审原则,评选出2021 年度《产业经济评论》最佳论文奖1 篇和优秀论文奖11 篇。
会议由开幕式、专家发言、颁奖和分论坛等环节组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高运胜教授、何晓波副教授和华信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芳芳分别主持会议。
本次年会共设置10 个分会场,主持人与会专家就各会场的论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一分会场主题为“国际贸易中的产业问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代中强教授主持了分会场讨论;第二分会场主题为“数字贸易与价值链”,南京财经大学余泳泽教授主持了该会场的报告;第三分会场主题为“宏观金融前沿问题”,湖南大学华岳副教授主持了本场报告;第四分会场主题为“区域发展与产业经济”,中山大学李兵副教授主持了本会场讨论;第五分会场主题为“产业经济理论与应用”,西南大学刘自敏教授主持了本会场的讨论;第六分会场主题为“交通建设与企业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宗庆庆副教授主持了本场报告;第七分会场主题为“‘双碳’与环境经济问题”,东北财经大学韩超研究员主持了本会场报告;第八分会场主题为“人工智能”,华侨大学魏下海教授主持了本场报告;第九分会场主题为“产业经济与劳动力市场”,中山大学梁平汉教授主持了本场报告;第十分会场主题为“区域与环境政策”,昆山杜克大学崔静波副教授主持了本场报告。
复旦经济学院博导介绍
导师姓名 职 称 研究方向 在研课题
张金清 教授
性 别 专业名称
男 金融学
出生年月 是否兼职
1965-11 否
数理金融与金融风险管理
导师姓名 职 称 研究方向 在研课题
张军 教授
性 别 专业名称
男 西方经济学
出生年月 是否兼职
1963-01 否
当代中国经济 转型与增长
导师姓名 职 称
file:///D|/FD/经济学院博导介绍.htm(第 8/10 页)2011/7/27 10:37:27
经济学院博导介绍
研究方向 在研课题
国际金融贸易学
导师姓名 职 称 研究方向 在研课题
姜波克 教授
性 别 专业名称
男 金融学
出生年月 是否兼职
1954-12 否
国际金融 货币理论与政策
导师姓名 职 称 研究方向 在研课题
蒋学模 教授
性 别 专业名称
男 政治经济学
出生年月 是否兼职
1918-03 否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男 西方经济学
出生年月 是否兼职
1953-11 否
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 产业组织
导师姓名 职 称 研究方向 在研课题
尹伯成 教授 外国经济学说史
性 别 专业名称
男 经济思想史
出生年月 是否兼职
1936-08 否
教育部的一个“十一五”课题
导师姓名 职 称
file:///D|/FD/经济学院博导介绍.htm(第 7/10 页)2011/7/27 10:37:27
徐桂华 教授
性 别 专业名称
男 政治经济学
出生年月 是否兼职
1934-12 否
陆铭 陈钊 经济学研究方法漫谈
珞珈青年学者经济与管理论坛Luojia Young Scholars Seminar on Economics andManagement经济学研究方法漫谈1时间:2006年4月23日晚7:00-9:00地点:武汉大学经管院B129出席座谈会的嘉宾:陆铭(以下简称陆)、陈钊(以下简称陈)主持人:代谦(以下简称代)代谦:非常感谢陆老师和陈老师不辞辛苦,和大家交流,今天具体的谈经济学研究方法,在讲的过程中,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直接问。
陆铭:去年下半年开始,学生搞活动,给学生讲,后来将给学生讲的内容整理成三篇文章:1、从建设到理论再到智力2、怎么做研究、怎么写论文3、结合中国是否会寻找增长点来谈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还有是计量经济学的第一节的整理成的文章,在我自己的网页上都有,有机会大家可以看一下。
代:陆老师的这几篇文章都很好,我学习了之后很受启发,而且我已经把把挂在论坛的网页上。
强烈建议大家下载看看。
陆:不觉得自己的研究做得很好,即使今天晚上的讲座对大家有帮助也不会觉得有多高兴,但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
1录音稿,未经陆铭、陈钊本人认可。
整理人:秦永。
陆:如果对我的一系列的研究作一个总结的话,可以从一下几个点来谈。
1、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中国问题的重要性在于:首先我们是中国人,经济学是服务于社会的一门学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研究应该跟这个时代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我们的目标是经济学家,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成为研究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但实际上在国外,所谓经济学家的范围是很广的,在公司、研究机构等都属于经济学家,但在可能只有是教授才叫经济学家,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座的各位已经都是经济学家了,作为经济学家,还是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发展。
我想中国问题的重要性在于中国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是可以提出很多在既有经济学领域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的话,既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好处,也对经济学的研究和经济学理论发展有推动。
尔雅开课
教务处2016年16号校属各教学单位:为进一步丰富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共享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加大推进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学校决定于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继续面向我校普通本科学生开设“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
为保证选课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课程简介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是尔雅通识教育重点打造的国内一流通识课程。
课程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各学科领域名师亲自授业解惑,精加工成“百家讲坛”形式的讲课视频,学生通过在线选课、学习、考核,获得通识课程学分。
本学期我校将引入其中23门课程(见附件1),这23门课程涉及成长基础、通用能力、创业创新和综合素养等几类课程(课程简介详见附件2)。
二、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选课注意事项2015-2016学年第二期引入和开设的尔雅通识课程面向在校本科学生开放,选修本课程的学生需按照尔雅通识网络课程规定的学习及考核办法进行学习并参与考核,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相应学分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公共(通识)选修课程学分。
具体规定如下:(一)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的选课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操作,选课方法及选课时间与现有全校性选修课相同。
学生须在选课结束后登陆系统查看选课结果。
(二)选中课程的学生名单将被导入尔雅通识在线平台,列为该课程的班级成员进行网络在线学习。
(三)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通过学生在线自学的模式进行,学校不提供免费机时,要求自备有电脑或自备有其它能够进行网络视频观看设备的学生选修。
三、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学习及考核办法(一)学生在线登陆学习方式及学习时间:登录教务处主页/,点击导航栏“尔雅通识课”进入尔雅网络课堂(或直接输入/),用户名是学生学号;初始密码是123456。
学生登录后请及时修改密码并填写个人资料,设置常用电子邮箱(找回密码时用),方便及时通知学生相关学习和考核事宜。
(二)学生在学校选课统一截止时间后3-4个工作日即可登录尔雅网络课堂,根据课程的要求及时进行学习和参加考核。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2 50
章元,陆铭,陈钊
时间安排见学院通知(经济学院)
硕博班 ECON8109 经济学讲座一
1 100
外请专家
时间安排见学院通知(经济学院)
硕博班 ECON8128 经济学讲座十三
1 100
外请专家
时间安排见学院通知(经济学院)
硕博班 ECON8129 家
硕统考班 ECON7045 金融制度专题研究 2 30
1-17周,星期四第3-4节(H6507) 张徐乐
硕统考班 ECON7138 商业银行管理专题 2 30
1-17周,星期二第9-10节(H6107) 聂叶
开放经济与货币经济
硕统考班 ECON7151 专题
2 20
1-17周,星期二第9-10节(HGX402) 李天栋
2 20
庄起善 1-17周,星期三第9-10节(H6202)
博士班 ECON8008 欧洲一体化专题研究 2 10
丁纯
1-17周,星期三第3-4节(H5308)
博士班 ECON8010 高级国际经济学
2 20
华民 1-17周,星期二第2-4节(H6307) 谢识予,朱弘鑫,陈诗
博士班 ECON8021 高级计量经济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 可选 学分 课人数 上课时间
任课教师
硕统考
1-17周,星期四第5-7节(H6412)
(1)班 ECON6004 宏观经济学(中级) 3 180
袁志刚
硕统考 (2)班 ECON6004 宏观经济学(中级) 3 30
1-17周,星期二第2-4节(H6308) 外请专家
中国市场经济的走向:行业收入差距、民营企业发展与城乡分割——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钊教授访谈
复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
复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A类,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全国重点大学。
最近也是有同学咨询,所以凯程晶晶学姐整理了复旦大学经济学考研的参考书,分享给需要的同学们。
复旦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
《政治经济学教材》(第十三版)蒋学模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通俗资本论》洪远朋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
《西方经济学》袁志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微观经济学》陈钊、陆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宏观经济学》袁志刚、樊潇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第六版)尹伯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国际金融新编》(第五版)姜波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四版)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投资学》(第三版)刘红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复旦大学856经济学综合基础
《政治经济学教材》(第十三版)蒋学模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通俗资本论》洪远朋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
《西方经济学》袁志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微观经济学》陈钊、陆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宏观经济学》袁志刚、樊潇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第六版)尹伯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国际经济学》(第二版)华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凯程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拥有海量的经济学考研资料。
凯程晶晶学姐祝愿同学们考研顺利!。
教育、人力资本和兼顾公平的增长:理论、台湾经验及启示
中图分类号 : 1 04 文献标识码 : F2. A 文章编号 :05-10 (0 2 1 0 0 6 10 - 3 920 ) —0 1 —0
一
、
经 济 发展 与 收入 分 配 : 论和 实 证研 究 的新 进展 理
在 2 世纪 5 年代到 7 0 0 0年代之 间, 经济学家讨 论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 间关 系时 的主要
结论是所谓的“ 库兹涅茨效 应” K ze f c) 库兹 涅茨 曲线”Kun l C re也称“ U ( unt E f t和“ s e ( ze uv, s 倒 曲线 ” 。也就是说 , ) 在经济发展的初 期 . 收入 分 配先有 利于高 收入 阶层 , 而表 现出收入差 距 从
一
些经济发展指标仍然对一国 的收 入分配状况具有一 定 的解 释力 。例如 , 法国经 济学 家布基
农和莫里森的一项 工作证 明, 一个国家农业和非农业 的二元化程度( 主要 以农 业和非农 业的相 对 劳动生产率作为衡量指标 ) 越强 , 收入分配差距就越 大 , 其 因此 他们提 出发展 中国家的政府 应 采取 一些 提 高农 业部 门劳动 生 产 率 , 减少 经 济 二元 化程 度 的政 策措 施 ( o ru n nad B u i o n gg Mor sn 19 ) 此 外 , 些 利 用截 面数 据 进 行 的 实证 研 究 表 明 , 入 平 等 与 经济 增 长 之 间的 ri o ,9 5 s 一 收 正相关关系要 比收入平等与经济发展水 平之间 的关 系显著 得多 , 而且这 些实证研究均认 为收
复旦大学陈教授做客人大经济学院世纪经英论坛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复旦大学陈教授做客人大经济学院世纪
经英论坛
12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2013年第5期世纪经英论坛在明德主楼729学术活动室召开。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教授做了题为“为了避税而实施高送转——来自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证据”的报告。
在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中,陈教授就企业高送转行为提出了一个新的减持避税假说。
陈教授发现,自2010年1月1日起,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而解禁后限售股的送转股份不算限售股,这使得高送转实施日在解禁日之后可实现避税。
陈教授利用2004年-2012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证实了这一假说。
他发现,自2010年起对个人限售股转让收入征税后,个人解禁股持有量显著地正向影响高送转政策的出台,而法人解禁股持有量无此影响。
相对于征税政策实施前,上市公司在限售股解禁日后实施高送转的比例显著增加,该变化在5月份有限售股解禁时最明显,显著增加39%。
陈钊教授还发现,上市公司为了满足避税条件,会将股东大会决议日和高送转实施日之间的间隔延长约8天。
会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与陈教授围绕减持避税假说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互动。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简介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简介ECON6041 企业管理学Management of Enterprise开课院系:管理学院任课教师:余光胜副教授开课学期:第一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各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掌握产业经济的微观层面的管理问题,提高企业管理的能力,深化企业管理学的研究水平。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针对产业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设,要求具有管理学原理及管理思想史方面的知识背景,本课程将对其进行深入与相关拓展。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深化部分: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探讨;管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管理学方法论。
2、内容拓展:企业变革管理;企业成长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企业危机管理;企业冲突管理;企业人本管理;企业民主管理;企业契约管理等。
考核方式及要求考试。
课内研讨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进行课程考核。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具有管理学原理及管理思想史方面的知识背景。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杨杜,《现代管理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雷恩,《管理思想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ECON6042 高等应用统计Advanced Applied Statistics开课院系:管理学院任课教师:郑明教授开课学期:第二学分:4 周学时:4 总学时:72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各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原理部分:1、假设检验;2、非参数统计推断;3、方差分析;4、多元回归分析;5、判别分析;6、聚类分析;7、时间序列分析。
应用软件:SAS中的有关模块。
根据专业要求和学生基础知识结构情况,在数理统计的原理、应用和软件方面有所兼顾,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考核方式及要求考试。
闭卷笔试,或辅以中型程序作业。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概率论与初等统计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复旦大学,《概率论》(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SAS软件研究所上海办事处编,《SAS基础教程》B. E. Wampolo,C. J. Drew,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s.ECON6043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开课院系:管理学院任课教师:郁义鸿教授等开课学期:第二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各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内容:产业部门的概念,部门划分与国民经济核算,产业经济学的三个组成部分: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与产业组织及产业经济学体系。
复旦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
承载梦想,启航未来
贸易政策分析包括基本政策工具和措施及其衡量、国际贸易政策 效应分析、国际 贸易政策的动因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国际 贸易多边体制分析等内容。
一、李嘉图模型 (一)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二)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三)超额需 求和国际市场均衡 (四)绝对优势和实际工资水平 (五)贸易利得的分配 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 模型)
生具备这些相关课程或内容模块的本科生阶段知识及能力水平。 模块一:世界经济和国别经济 基本要求:该模块要求考生掌握国际经济关系的演变与特点;掌 握经济全球 化与区域经济体一体化发展趋势及规律;掌握国际贸易 与投资协定的发展、内容 与主要特点。 一、引进外资与东道国(母)经济发展 (一)外商直接投资 (二)国际间接投资 (三)中国外资经济 发展战略与外资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经济全球化理论与实践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 践 (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三、国际贸易与投资 协定 (一)多边国际贸易协定的逻辑 (二)双边与区域国际贸易与 投资协定 (三)国际贸易与投资协定中的劳工与环境问题 (四)主 要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协定 模块二:国际贸易 基本要求:该模块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国际贸易纯理论与国 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纯理论包括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异质性企业 贸易理论。国际
(五)斯托珀尔-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简称 SS 定
理) (六)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三、特定要素模型 (一)特定要素模型 (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定理的变型 (三)特定要素模型的实证分析
承载梦想,启航未来
四、新贸易理论 (一)垄断竞争模型下的规模报酬递增 (二)寡头垄断模型下的规模报酬递增 (三)新贸易理论的贸易利得来源 (四)新贸易理论下的引力模型 (五)新贸易理论下的实证分析 五、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又称为新-新贸易理论) (一)地理与贸易成本 (二)企业异质性与企业的出口行为 (三)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贸易利得 (四)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下的引力模型 (五)对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实证检验 六、生产要素贸易 (一)在商品贸易上增加生产要素贸易 (二)生产要素贸易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三)要素贸易与商品贸易之间的替代关系 (四)要素贸易与商品贸易之间的互补关系 七、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及其衡量 (一)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二)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衡量 八、国际贸易政策原理及其经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铭简历(2010年7月1日更新)个人信息: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年3月教育经历: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1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1996工作经历: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教授,2010年7-8月里尔第一大学访问教授,2010年3月加拿大“UWO/CIGI/BRIC (China) +Ontario Project”特邀研究员,2009年11月至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2009年9月至今安徽大学泛长三角社会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2009年7月至今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科发展委员会顾问,2009年6月至今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兼职研究员,2009年4月至今巴黎第一(索邦)大学(Université Paris Sorbone)访问教授,2009年5月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2009年2月至今比利时鲁汶大学(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访问教授,2008年11-12月日本一桥大学客座研究员,2008年9月至今巴黎第九大学(Université Paris Dauphine)访问教授,2007年10-11月世界银行咨询专家,2007年至2008年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3月-2008年3月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8月至今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UNU/WIDER),2004年5月至8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3年10月至今复旦大学匿名审稿杂志《世界经济文汇》编辑,2002年1月至今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2001年7月至今(2003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07年1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法国就业研究中心(le Centre d'études de l'emploi),1999年10月至12月研究领域:劳动经济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学。
教学:劳动经济学(本科生、研究生)应用计量经济学(截面和面板数据处理)(研究生)微观经济学(本科生)主要著作:2010,《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中信出版社。
2009,《政企纽带——民营企业家成长与企业发展》,(与潘慧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中国城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与陈钊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与陈钊、王永钦、章元、张晏、罗长远合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8,《微观经济学》,(与陈钊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经济体制与公共政策》,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与陈钊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中国的大国发展之道──来自经济学的声音》,(与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合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工资、就业的议价:理论及中国二元就业体制的效率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中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与陈钊合著),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3,安德鲁·肖特著,《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与陈钊合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Schotter, Andrew: 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81.)2002,《劳动经济学——当代经济体制的视角》,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隐性失业论》,(与袁志刚合著),立信会计出版社。
主要论文:2010,《行业不平等:日益重要的城镇收入差距成因》,(与陈钊、万广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
2010,《解析中国创新能力的不平等》,(与万广华、范蓓蕾合作),《世界经济》,3-14页。
2009,《拜年与择校》,(与周群力合作),《世界经济文汇》,第6期,19-34页。
2009,《谁进入了高收入行业?——关系、户籍与生产率的作用》,(与陈钊、佐藤宏合作),《经济研究》,第10期,121-132页。
2009,《关系对农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一项基于回归的分解》,(与赵剑治合作),《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363-390页。
2009,《户籍、社会分割与信任:来自上海的经验研究》,(与汪汇、陈钊合作),《世界经济》,第10期,81-96页。
2009, ―Power as a Driving Force of Inequality in China: How Do Party Membership and Social Networks Affe ct Pay in Different Ownership Sectors?‖ (with Shuang Li and Hiroshi Sato),CESifo Economic Studies, 55(3-4):624-647.2009,《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与陈钊合作),《经济研究》第3期,42-52页。
2009,《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与章元合作),《管理世界》,第3期。
2009,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with Wang, Yongqin, Yan Zhang, Yuan Zhang, and Zhao Chen) in Arthur Sweetman and Jun Zhang (ed.), Economic Transitions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MaGill-Queen’sUniversity Press, 141-159.2008,《权势的价值:党员身份与社会网络的回报在不同所有制企业是否不同?》,(与李爽、佐藤宏合作),《世界经济文汇》,第6期。
2008, ―Labor Market Reform,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ith Shiqing Jiang), China & World Economy, V ol. 16, No. 6, 63-80.2008, ―Economic Opening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 (with Zhao Chen and Yu Jin), in M. Fujita, S. Kumagai and K. Nishikimi (eds.),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Perspectives from Spatial and Neoclassical Economic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76-315. 2008, ―Is China Sacrificing Growth when Balancing Interregional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with Zhao Chen), in Y ukon Huang and Alessandro Magnoli Bocchi (eds.), 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in East Asia, The World Bank, 241-257.2008,《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基于家庭养老视角的理论分析》,(与刘永平合作),《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1271-1300页。
2008,《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与李爽合作),《管理世界》,第9期,161-165、179页。
2008,《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三条道路”》,(与陈钊合作),《世界经济》,第8期,57-61页。
2008,《政府干预与企业家满意度——以广西柳州为例的实证研究》,(与王亦琳、潘慧、杨真真合作),《管理世界》,第7期,116-125,159页。
2008,《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农村公共信任的影响》,(与张爽合作),《世界经济文汇》,第4期,77-87页。
2008, ―Power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Entrepreneurs: Evidence from Liuzhou, Guangxi, China,‖ (with Zhao Chen, and Junzhi He), Journal of Asia Pacific Economy, 13(3), 298-312. 2008,《权势与企业家参政议政:一项实证研究》,《世界经济》,(与陈钊、何俊志合作),第6期,39-49页。
2008,《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与陈钊合作),《经济研究》,第1期,21-32页。
2008,《显性失业还是隐性就业?——来自上海家庭调查数据的证据》,(与田士超合作),《管理世界》,第1期,48-56页。
2008,《从家庭养老角度看老龄化的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与刘永平合作),《世界经济》,第1期,65-77页。
2007,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within China,”(with Guanghua Wan and Zhao Chen), in Guanghua Wan (ed.), Understanding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Palgrave Macmillan.2007,《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与陈敏、桂琦寒、陈钊合作),《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125-150页。
2007,《千年史的经济学:一个包含市场范围、经济增长与合约形式的理论》,(与王永钦合作),《世界经济》,第10期,76-85页。
2007, ―Economic Opening and Domestic Market Integration,‖ (with Min Chen, Qihan Gui, and Zhao Chen), in Ross Garnaut and Ligang Song (eds.), China: Linking Markets for Growth, Asia Pacific Press, 369-393.2007,《重构“铁三角”: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与蒋仕卿合作),《管理世界》,第6期,1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