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3.3 DNA的复制 (共13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3.3  DNA的复制 (共13张PPT)
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 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DNA分子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 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大肠杆菌在含15NH4Cl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然后将大 肠杆菌移至含14NH4Cl培养液中培养大肠杆菌分裂产生后代, 其DNA根据半保留复制原则复制。然后,在不同时刻收集
脱氧 G 核糖 磷酸
脱氧 G 核糖 磷酸
脱氧 A 核糖 磷酸
脱氧 C 核糖 磷酸
脱氧 T 核糖 磷酸
脱氧 G 核糖 磷酸
脱氧 A 核糖 磷酸
脱氧 C 核糖 磷酸
脱氧 T 核糖
概念 时间 场所 条件 模板
复制过程 的特点 精确复制 的保证
原料 原则 产物
特点 意义
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B
解:含15N的DNA分子总数是2个。 所以DNA分子总数是32个。 所以DNA分子复制的次数是25=32个,是5次。 所以新合成的DNA分子数是32-1=31个。 每个DNA分子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00×2-200×2×20%×2)/2=120 消耗了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1×120=3720
然后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
间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
A
A.3/4轻氮型、1/4中间型 B.1/4轻氮型、3/4
C.1/8中间型、1/8轻氮型 D.1/2轻氮型、1/2
14 15 14 14
15 14
14 14
14 15
14 14 15 14
14 15 14 14 14 14 14 14
思考?
1.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链的DNA分子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3 DNA的复制》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3.3 DNA的复制》课件

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
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下图,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
•Con确ten的t 是
( D)
【解析】假设亲代DNA分子为n个,则繁殖四代后,DNA分子 总数为16n,其中,只含15N的DNA分子为0个,同时含14N和1 5N的有2n个,只含14N的有14n个,它们呈现D图所示的比例。
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Fra bibliotek•Content
A. 1
B. 2
C.n
n
n
( B)
D.1/2
【解析】亲代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后,在细菌中利用 细菌的化学成分进行复制,因为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亲 代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将被保留下来,并代代 传递下去,最后,在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总是有两个含有亲代噬 菌体DNA初始母链的。
2.细菌先在含有14N的环境中培养,然后转到含有重氮(15N)的环
•Co境于nt两中en次,t 连经续过复相制当的于时一间次后复,制分的析时细间菌,D再N转A到组含成14N,的结环果境应中为,(经过A相当)
可能的答案
A B C D
14N 3/4 1/4
— 1/2
DNA 居中
1/4 3/4 1/2 1/2
第三节 DNA 的 复 制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Cont假en说t : 半保留 复制方式。
1.提出者: 沃森和克里克 。 2.内容:
(1)解旋: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 双螺旋 解开,互补的 碱基之间的 氢键 断裂。
(2)复制:以 解开的两条单链 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 核苷酸依据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通过形成 氢键 ,结合到作为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 DNA分子的复制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  DNA分子的复制

活动任务----演绎推理:
请依据两种假说分别演绎推理15N标记的DNA在14N的培养 基中培养1代前后的DNA,并分别预测两种假说第0代和第1代 DNA密度梯度离心后的结果,并画在离心管相应的位置上。
实验结果:
大肠杆菌在含15NH4Cl的 培养液中生长若干代
转移到含14NH4Cl 的培养液中
15N/15N DNA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有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4、用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 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 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 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 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2.半保留复制
新合成的DNA 分子一半新的, 一半旧的
3.分散复制
新合成的DNA分子新的和旧 的都有
1956年,两位年轻的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 尔合作开展关于DNA复制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于1958 年正式发表。
关键问题1: 肉眼看不见的DNA分子,用什么方法区分
亲代和子代的DNA单链?
( )个;第4次复制时需要游离的胞嘧 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 ( )个
五、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
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
进行第二次有丝分裂:
1.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 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 分布情况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DNA的复制高一生物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DNA的复制高一生物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三、DNA复制的过程
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 (1)原核生物:单起点双向复制 (2)真核生物:多起点双向复制
在复制速率相同的前提下,图中DNA是从其最右边开始复制的,这种复 制方式提高了DNA复制的效率。
课堂巩固
1.将在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的某真核细胞转移到含14NH4Cl的培 养液中培养,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下列相关说
巩固提升
4.用32P标记了某玉米体细胞(正常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
B 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完成了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中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2P标记的染 色体数分别是20和20
B.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2P标记的染 色体数分别是40和40
讨论: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暗示DNA的复制机制可能是怎样的?
in the following communications. We were not aware of the details of the results presented there when we devised our structure, which rests mainly though not entirely on published experimental data and stereochemical arguments.
四、DNA复制相关计算
(3)过程:用15N标记细胞的DNA分子,然后将其放到含14N的培养液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 情况如图所示:
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都呈“杂合状态”,即15N/14N-DNA; 第二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有多种可能性,可能子细胞的所有染色体都含15N,也可能子细胞

DNA复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课件

DNA复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课件
DNA复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
3.3 DNA的复制
DNA复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
半保留复制
全保留复制
DNA复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
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 运用技术: 同位素标记技术
想一想 :可以用什么同位素去标记DNA? NP
怎样把不一样的DNA分开呢?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3) 酶: 解旋酶、 DNA聚合酶等
(4) 能量: ATP等直接供能
6. 特点: 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复制 多起点复制
7. DNA复制的结果:
→ 1个DNA分子 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

(变异除外)
8.DNA准确复制的原因: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
供了精确的模板;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 确地进行。
15N
14N
15N
第二代
14N
14N 14N
14N
第三代
类推第五代时在离心管中,上中下层的比例如何?
DNA复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
DNA复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
一个亲代DNA分子经 n 次复制后,则
(2)脱氧核苷酸链数
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n+1条
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
2条
③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 2n+1-2条
15N/14N DNA
14N/14N DNA
DNA复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
15N/14N DNA
【小结】 DNA复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 (1)DNA是如何进行复制的?
提出问题
(2)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提出假说
(3)根据假说演绎复制后 子代DNA可能的情况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DNA复制的意义在于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知识点梳理一、DNA分子的结构5种元素:C、H、O、N、4种脱氧核苷酸3个小分子: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2条脱氧核苷酸长链1种空间结构——双螺旋结构(沃森和克里克)双螺旋结构(1)由两条反向平行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得双螺旋结构(2)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3)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相连,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2个氢键) G=C(3个氢键) G、C含量丰富,DNA结构越稳定。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磷酸数=含氮碱基数(1个磷酸可连接1个或2个脱氧核糖)二、互补配对原则及其推论(双链DNA分子)A=T G=C A+G=C+T=(A+G+C+T)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2个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与另外两个互补配对碱基之和相等2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一半三、DNA分子的复制1、复制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2、复制场所:(只要有DNA得地方就有DNA复制和DNA转录)A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B 原核生物:拟核、细胞核(基质)C宿主细胞内3、复制条件:①模板:亲代DNA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尤里的脱氧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4、复制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5、准确复制的原因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进行6、复制的意义:讲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四、DNA复制的有关计算1、1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2n 个DNA分子2、1个DNA分子含有某种碱基m个,则经复制n次,需游离的该种碱基为m(2n-1),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算m﹡2n-13、一个含15N的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n次,后代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后代中含有15N的DNA链有2条,含有14N的DNA分子有2n个,含14N的DNA链有2n+1-2。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

2.演绎推理
问题1:如果DNA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后得到的子一代DNA和子二代 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问题2:如果DNA是全保留复制,复制后得到的子一代DNA和子二代 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问题3:如果DNA是分散复制,复制后得到的子一代DNA和子二代的 组成是怎样的呢?
半保留复制
亲代DNA 子一代DNA 子二代DNA
2.过程
解链
合成子链 螺旋
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 特点2:半保留复制
课堂小结
巧记DNA的复制——“一所,两期,三步,四条件”: 1.“一所”是指复制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
2.“两期”是指复制的时期主要是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 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三步”是指“三个步骤”是解旋、形成子链、母链与 子链形成新的DNA分子; 4.“四个条件”是指原料、模板、能量和酶。
全保留复制
亲代DNA 子一代DNA 子二代DNA
分散复制
亲代DNA 子一代DNA 子二代DNA
问题:要判断前面假设的正确性,就可通过分别观察亲代和子一代、子二代 DNA的情况是否和我们假设的相一致。但在实验中,DNA是看不见的,怎么 办呢?
科学家巧妙地准备了材料和精巧的实验方法
他的思路是:培养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置在只含14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已 知细菌20分钟分裂一次,分别在20分钟、40分钟。。。。。。取样,然后破 碎细胞,分离出DNA,就可以准确地获得各代DNA。通过离心处理,完全含 有15N的DNA密度大,位于离心管的最下面,称为重带;完全含有14N的DNA 密度小,位于离心管的最上面,称为轻带;既有15N又含14N的DNA,密度居 于中间,称为中带。
(一)DNA的复制方式是怎样的?
(二)主要提出两种假说

高中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PPT课件
2n-2个
⑤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数与子代DNA分子数之比为:
2/ 2n
二、脱氧核苷酸链数
亲代DNA分子经 n 次复制后,则
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
2n+1条
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
2条
③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
2n+1-2条
三、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 脱氧核苷酸m个,则
→ 7、结果:1个DNA分子 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1
2
4
……
2n
8、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 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总结提升
DNA分子复制的相关计算
动动手:
画出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在含14N的 培养基中培养3代的DNA复制过程(标 出每条链是15N还是14N)
亲代 第一代
亲代DNA分子
半 保 留 复 制
一、对DNA复制的推测
有人持不同观点,提出全保留复制等不同假说。
亲代DNA分子
全 保 留 复 制










思考:1.怎样验证这个假说呢? 2.关键思路?
区分亲代和子代的DNA,标记亲 代DNA链,然后观察它们在子代DNA 中如何分布。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背景知识:
15N
15N
14N
15N
14N
15N 21
第二代
14N
14N 14N
14N
22
第三代
23Leabharlann 两 无论DNA复制多少次,含有15N-DNA分子永远只有

一.DNA分子数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3.3《DNA的复制》pdf课件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3.3《DNA的复制》pdf课件

B、叶绿体中
C、线粒体中
D、核糖体中
4、某些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 制,从而达到控制癌症的目的。这些药物 作用的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的( A )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不能确定
2.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中,正确顺序是
( C)
①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 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③DNA分子在解旋酶作用下解旋 ④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③①②④⑤ B.③④②⑤① C.③①④②⑤ D.①③④②⑤
3、DNA的复制不可能发生在( D )
A、细胞核中
【智慧眼——寻找规律】
规律2:亲代DNA分子经 n 次复制后, 所需某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为:
R =a (2 n-1) 其中 a 表示亲代DNA含有的某种
碱基数,n 表示复制的次数。
变通:复制第n次所需的某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 R =a×2n-1 导学案P26训练案第4题
规律3:碱基总数=失去H2O数+2
亲代 第一代
15N
15N
14N
15N
14N
15N
第二代
14N
14N 14N
14N
第三代
类推第五代时在离心管中,上中下层的比例如何?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 运用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
想一想 :可以用什么同位素去标记DNA? NP
怎样把不一样的DNA分开呢? 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A1 T2
因为第一条链上的A的数量等于第二条链上T的 数量,所以一条链上的A+T的数量=这条链上的 T的数量+第二条链上的T的数量=两条链中T的 数量=200个,所以共需要游离的T脱氧核苷酸 =200*(22-1)=600个

高中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

高中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

高中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
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复制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确保了新细胞和旧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NA复制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解旋、配对、连接。

第一步:解旋。

DNA双链被一个酶叫做螺旋酶解开,使得双链分开形成两个单链,形成两个模板链。

这个过程称为DNA解旋。

第二步:配对。

每个单链上的碱基与其它碱基配对。

这个过程由另外一种酶叫做聚合酶完成,它沿着单链移动,在模板链上读取碱基,然后把适当的碱基加入到新的单链上。

A碱基总是和T碱基配对,C 碱基总是和G碱基配对。

这个过程被称为DNA复制的配对。

第三步:连接。

新的碱基被添加到单链上之后,会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在每个碱基被加入到新的单链上之后,这个新的单链就会和原来的单链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DNA双链。

这个过程由另外一种酶叫做连接酶完成,它把新的碱基与模板链上的碱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新的DNA分子都包含了一个原来的DNA分子的完整拷贝。

这就是DNA复制的过程。

只有当DNA分子被正确地复制时,细胞才能够分裂并产生新的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课件

04
原料
脱氧核苷酸是合成新链的基本原料, 包括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
DNA复制的特点
半保留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
双向复制
精确性高
DNA复制后,每条新链 都保留了原来模板链的
一半序列。
DNA复制时,前导链连 续合成,后随链不连续
合成。
DNA复制时,两条链同 时进行复制,形成两个
子代DNA分子。
DNA聚合酶具有校对功 能,能够保证复制的精
02
DNA复制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 繁殖的基础,是遗传信息传递的 关键环节。
DNA复制的过程
DNA解旋
DNA双链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 开,形成单链模板。
校对与修复
合成过程中存在校对和修复机 制,确保新合成的子链准确性 。
DNA复制起始
DNA复制起始于特定的起始点 ,由特定的起始蛋白激活。
合成子链
DNA聚合酶按照单链模板的顺 序,合成新的子链。
高中生物必修二DNA的复制课件
• DNA复制的概述 • DNA复制的条件和特点 • DNA复制的过程和机制
• DNA复制的调控 • DNA复制的错误与修复 • DNA复制的应用与展望
01 DNA复制的概述
DNA复制的定义
01
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 裂前,通过复制的方式,将遗传 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考古研究等,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DNA复制的研究展望
探索DNA复制的分子机制
01
深入研究DNA复制的分子机制,了解DNA复制过程中各种蛋白
质的作用和相互调控关系。
开发新型DNA复制技术
02
探索新的DNA复制技术,提高DNA复制的速度、准确性和效率

人教生物 必修2第3章3DNA的复制(共18张PPT)

人教生物 必修2第3章3DNA的复制(共18张PPT)
6、条件: 模板、原料、能量、酶
7、结果: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8、准确复制原因: ①精确的模板(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复制准确无误)
9、特点: ①边解旋边复制 ②半保留复制 ③多起点复制 10、意义:①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②由于复制差错而出现基因突变,从而为进化提供了原始 的选择材料
(2)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3)能量:ATP (4)酶: 解旋酶 、DNA聚合酶等 7、结果: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8、准确复制原因:①精确的模板(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复制准确无误)
9、特点:
一、DNA的复制过程
1、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场所: 3、时间: 4、方式: 半保留复制 5、过程: 解旋 → 合成子链 → 重新螺旋
1、子代DNA分子数为 2n个 ①含15N的DNA分子数= 2个
②含14N的DNA分子数= 2n个
③只含15N的DNA分子数= 0个 ④只含14N的DNA分子数= 2n-2个
2、脱氧核苷酸链数为 2n+1条 ①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 2 条 ②含14N脱氧核苷酸链数= 2n+1-2 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设亲代DNA分子中含某脱氧核苷酸a个 (1)经过n次复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 a·(2n-1)个 (2)在第n次复制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 a·2n-1 个
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
培养产物
A
B
B的子I代
B的子II代
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 仅为重带 仅为中带 1/2为轻(14N/14N) (14N/14N) (15N/15N) (14N/15N) 1/2为中(14N/15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着遗传信息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D )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⑤子链与母链盘 旋成双螺旋状结构。
A.①③④②⑤
B.①④②⑤③
C.①③⑤④②
D.③①④②⑤
2. 1个DNA分子经过4次复制,形成16DNA 分子,其中不
DNA
基因 非基因的碱基序列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关系
染 色 体 是 DNA 的主要载体
染色体
每个染色体上有 1 或 2 个 DNA 分

DNA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
DNA 每个DNA分子
基因是有遗传效 应的DNA片断
基因
上有许多基因 每个基因由许多
基因中的脱氧核
脱氧核苷酸组成
苷酸排列顺序代 脱氧核苷酸
温故而知新—DNA的结构
主链(骨架) 碱基对

1)脱氧核糖与磷 酸交替连接;
1)主链上对应碱基 以氢键连结成对;
成 方
2)两条主链呈 反向平行;
2)碱基互补配对原


3)盘绕成规则 (A T,G C)
的双螺旋。
位置 双螺旋外侧
双螺旋内侧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1、根本规律: A=T; G=C
2、a链中(A+G)/(T+C)=m, 则互补链b链中(A+G)/(T+C)=1/m, 在整个DNA中该比值为1。
3、a链中(A+T)/(C+G)=m, 则互补链b链中(A+T)/(C+G)=m, 在整个DNA中该比值为m 。
DNA分子的复制
解旋: 解旋酶催化,供能
模板 同时进行
复制: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利用游 离的脱氧核苷酸进行) 复制后的DNA: 组成 母链(旧链)
子链(新链)
基因=DNA?
资料1: 基因是一段DNA。
资料2: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资料3: 一段DNA不一定是基因。
资料4: 基因能控制生物性状。
基因(gene)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是生物体遗传的结构单位和功能 单位。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数量关系: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
DNA 分子。其上有很多个基因
15N 15N
亲代DNA
子一代 DNA
15N 14N
复制1次 14N15N
15N/ 15N-DNA 15N/ 14N-DNA
复制2次
子二代 DNA 15N 14N 14N 14N 14N 14N
14N 15N
14N/ 14N-DNA 15N/ 14N-DNA
重带 (下部)
中带 (中间)
轻带 (上部) 中带 (中间)
三、DNA复制有关计算规律总结 亲代DNA分子经 n 次复制
(1)子代DNA分子数2:n ① 含亲代母链(15N)的DNA分子数2: ②含(14N)的DNA分子数2n
(2)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n+1
①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含(15N):2 ②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14N)2:n+1-2
半保留复制
【DNA分子的复制小结】
概念: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1.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2.场所:主要:细胞核;其次:线粒体、叶绿体 3.条件:模板:DNA分子的两条母链
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4.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5.结果:一个DNA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 6.DNA复制的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 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7.DNA准确复制的原因(结构基础):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DNA复制所需的某种碱基数=m(2n-1), m:该种碱基在一个DNA分子中的数量, n:代表复制的次数。
跟踪训练
一个有N15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 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
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C )
A.1/10 C.1/16
B.1/5 D.1/32
含亲代母链的DNA分子为( C)
A.2个
B.8个 C.14个
D.3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