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合集下载

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2.4不同物质在⽔中的溶解能⼒教案4、不同物质在⽔中的溶解能⼒【教学⽬标】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中的溶解能⼒不同。

过程与⽅法:研究⾷盐和⼩苏打在⽔中的溶解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地观察、⽐较的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活中应⽤的⼴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中的溶解能⼒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盐和⼩苏打在⽔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天平1、量筒1、装50毫升⽔的杯⼦2、玻璃棒2、⼩勺1、⾷盐20克、⼩苏打20克【教学过程】⼀、新课引⼊师:前⾯我们学习了物质在⽔中的溶解,知道有些固体可以溶解在⽔中,也知道有些固体不能溶解在⽔中,你能说⼀说吗?⽣:⾷盐、糖、味精等可以溶解在⽔中;沙⼦、⾯粉等不能溶解在⽔中。

师:那么同学们你们喝过盐⽔吗?如果你觉的味道淡了,我们可以怎么办啊?(这个问题设计得⽋考虑,其实⽣活中我们很少去喝盐⽔,⽽且这个盐⽔也不宜多放盐。

)这⾥或者这样提问⽐较妥:刚才同学们说盐能溶解在⽔中,那么下⾯⽼师要考考⼤家了,如果我们在⼀杯⽔⾥不断地放盐,那么那些盐会最终全部溶于⽔吗?⽣:可以往⽔⾥⾯放盐。

师:很好。

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试过如果我们⼀直向⽔中放盐,那些盐会不会最终都溶解在⽔⾥呢?到底⽔⾥⾯⼜能溶解多少盐呢?(这段可以不要了)⽣:会全部溶解;不会全部溶解。

师:这些都是你们的猜测,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待会⼉就通过实验来得出结论。

师:出⽰⼩苏打。

师:同学们,⼤家来看⽼师现在出⽰的物质,你们看看它和我们⽣活中的⾷盐有什么相似的地⽅?学⽣回答师:其实这种物质叫⼩苏打,它和⾷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但是它们的颜⾊、状态都⼀样,如果我把它们分别放⼊同样多的两杯⽔⾥,它们溶解的量会不会⼀样多呢?⽣:⼀样;不⼀样。

师:好的,带着前⾯的猜测,我们进⼊今天的实验,来看⼀看到底⽔中能溶解多少盐,再看看不同的固体在⽔中能溶解的是否⼀样多。

师:这⾥有两包固体,⼀包是⼤家熟悉的⾷盐,另⼀包叫做⼩苏打。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50毫升水的烧杯2、玻璃棒1、小勺2、食盐20克、小苏打
板书设计
凡事发生,必有利我!因为凡事都是我赋予它意义,它才对我有意义。

而我的思维模式已经调整成“赋予所有事情对我有利的意义”了。

什么叫做说话的高手?说的人家舒服、感动,同时愿意按你说的做。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你对爱的定义是什么?通过你说话我就知道。

哭泣女:“给他做了20年饭,从来没听他夸我一句。

”——她的爱是“肯定、赞许”
委屈男:“不管她做的好吃不好吃,我不全都吃掉了嘛”——他的爱是“行动”
“纪念日、生日,买个包包就完了,从没见他在家过!”——她的爱是“陪伴”,他的爱是“礼物”。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二 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_137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二 溶解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_137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

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中。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

实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理解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教师实验用具:装50毫升水的烧杯1只、搅拌棒1个、汽水1瓶、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用具:装50毫升水的烧杯2只、搅拌棒2个、食盐20克分为8份、小苏打20克分为8份、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请同学们观察桌上的两种物质,你能够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物质?老师提醒大家这两种物质在厨房经常用到。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生说食盐和小苏打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新课探究1、食盐和小苏打是厨房中常见的两种物质,而且都能溶解在水中。

那你预测下谁的溶解水平强?2、学生汇报,今天我们就要研究这个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是溶解水平不同,想一想溶解水平是什么意思?(溶解水平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数量)3、光有预测吗行?我们得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

做这个对比实验需要什么器材?4、小组讨论做这个对比实验,怎样做才公平?哪些条件要相同?强调如何做这个对比实验公平,相同温度的水、两杯水要一样多,每份食盐和小苏打要一样多,要同时实行搅拌。

5、看书了解实验的要点和步骤,再小结实验步骤。

6、教师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教师示范。

7、分工合作,开始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实验。

(学生实验完后即时填写实验报告单)8、实验汇报交流。

9﹑师:在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10、小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水平不同三、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水平1、拿一瓶雪碧观察静止时的状态(瓶内没有气泡),再用力摇动时瓶内发生的现象(瓶内有气泡产生),老师手没摇晃前,说明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科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

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以及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溶解的快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溶解了的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引导学生围绕着溶解这一主题,逐步深入地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教材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探究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什么不同;二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很多固体物质都可以溶解于水,至于能溶解多少,溶解能力的大小并没有认识;对比实验,学生没接触过,如何使对比过程公平,需要引导;学生对气体能溶解于水是缺少直观认识的,需通过实验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2)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2、过程与方法:(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2)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每小组两小包食盐和小苏打、烧杯2个、玻璃棒2根、注射器1支、橡皮塞一个,食盐、小苏打各20克分8小份、汽水一瓶、实验记录表1个。

教师准备:课件及相关视频、两杯水量不同的烧杯、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两根玻璃棒、一支针筒、一瓶雪碧、一个橡皮塞、小苏打和食盐各20克分8份、两小包食盐和小苏打【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猜一猜这两种物质分别是什么?2、教师讲解:其实盐和小苏打都是厨房中常见的物质,盐可以作为调料,而小苏打可以用来制作面包、去除农药等。

3、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盐能溶于水,那请你猜一猜小苏打也能溶于水吗?4、教师演示小苏打溶于水的实验;5、实验证明小苏打也能溶于水,那么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苏打谁的溶解能力更强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教案1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教案1
(四)PPT出示课外资料,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溶解现象,请同学们课后去认真观察,把你们的发现收集起来,日后一起分享。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2.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3.一些气体也能在水中溶解。
课外活动
收集有关溶解的现象。
(一)提出问题。
到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有很多的固体和液体能在水中溶解,并且它们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那么,同学们有没有看到过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呢?(一些饮料:如汽水)
(二)观察交流。
教师通过摇晃汽水、打开瓶盖等方式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探讨:
1.发现了什么?
2.气体是从哪儿来的?
3.为什么气体能在饮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溶解,打开瓶盖后它怎么又跑出来了?
1.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2.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核心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
重难

重点:认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汽水2.开瓶器1.注射器1.多媒体(气体溶解的课外资料)课件1.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一)科学概念: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科学词汇:溶解能力、公平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及溶解能力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能够感知到物质溶解能力的差异,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物质的基本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及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溶解能力的差异,并引导他们通过实验现象找到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感知物质溶解能力的差异,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物质溶解能力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食盐、糖、面粉、水、烧杯、量筒、搅拌棒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分发实验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

教师引导讨论,讲解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如温度、溶质的颗粒大小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报告单,完成实验总结。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物质溶解能力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物质溶解能力的差异来达到我们的目的?例如,煮饭时为什么要先溶解糖和盐?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质溶解能力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4.14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

4.14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

冀人版(2017年)科学三年级上册《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设计出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食盐。

2.能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溶解现象。

3.能用统计图等记录整理实验现象。

4.能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

5.能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

教学重点:1.能设计出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食盐。

2.能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1.能设计出比较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食盐。

二、教学设计导入教师:同学们,是不是只有糖能溶解在水中呢?(学生反馈)教师:还有哪些物质也可以溶解在水中呢?(学生反馈)新授教师:同学们这些物质的溶解能力一样吗?(学生反馈)教师: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吧!教师:在实验中哪些条件不能改变呢?(学生反馈)归纳:水的体积水的温度溶解物的质量搅拌的次数实验:分别称取质量相同的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若干份。

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毫升相同温度的水。

分别向三个烧杯中各加入1份小苏打、白砂糖和食盐,并轻轻搅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2份、第3份……直到不能溶解。

记录食盐、白砂糖和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分析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呢?(学生反馈)归纳:这三种物质的溶解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白砂糖、食盐、小苏打。

教师:同学们,气体可不可以溶解在水中呢?(学生反馈)归纳: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加压的方法溶解在水中,并且还可以分离出来。

教师:同学们,温度对于物质的溶解能力有没有影响吗?(学生反馈)讲解:我国山西运城的盐湖含有丰富的硝。

湖水中的硝随温度降低溶解能力变小,冬天从湖面析出,出现晶莹剔透的“硝花”现象,因此盐湖就成了产硝基地。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 学
准 备
每小组装50ml水的烧杯2个、玻璃板2根、小勺2个、注射器1支、食盐、苏打各20克、汽水


过程教学设计Fra bibliotek二次备课
一.情景问题引入:
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盐能溶解在水中,在一杯水中不断地加盐,盐会不断地溶解吗?(不会)一杯水中所能溶解盐的多少,这就是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板书:溶解能力)
自主学习:怎样进行实验?阅读29页实验方法,并回答:
1盐和小苏打溶解在水中的比较实验中,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2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什么。第一小份没有溶解完就加第二小份的做法对吗?加到什么时候为止?
3如果杯底有剩余的,怎样估计剩余的?
4提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放物质,另一人搅拌,其余人观察并作好记录。迅速有序完成后整理好器材,举手示意。
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如氧气、二氧化碳。水中的生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
作业设计或典型错题记录分析
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要求手写,300字)
教师备课
课 题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课 时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2.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3.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 学
重、难点
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小苏打和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这就是本节我们要探究的问题。(补充板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出示目标:能通过实验比较出小苏打和盐,哪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科学探究: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科学态度: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实验准备:两个100ml烧杯,一塑料杯的水,量筒,两根玻璃棒,一个勺子,食盐和小苏打各一瓶。

教学环节:一、提出问题Ppt出示:红醋、胶水、洗发水,这三种溶解于水中的液体,它们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一样吗?在搅拌过程中,你有发现什么问题吗?归纳: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二、猜想与假设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厨房里的两位常客——食盐与小苏打。

Ppt简介小苏打,思考一下,这两位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谁强呢,为什么?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

三、制定计划师:今天在实验室,我们可以怎样公平、公正地来比较食盐与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呢?Ppt出示试验计划,学生说一说实验的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实验步骤。

相同条件:同样多的水,分次放入的量一样多,同时用木棒搅拌师:各组桌上已准备20毫升的两杯水,讲坛上也准备了2克一份的食盐与小苏打。

不同条件:放入食盐和小苏打的总量师简介对比实验的概念实验步骤:在两个烧杯中各量取20ml的水,分别加入一勺的食盐与小苏打,等食盐或小苏打全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勺。

直到不能溶解了,再进行比较。

四、实验并记录Ppt出示实验注意点:消失后倒轻声实验及时记录整理桌面学生动手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五、汇报交流实验结束后由将各组的数据书写在黑板上,提问,根据黑板上的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生:20毫升水中溶解的食盐比较多,小苏打比较少,可见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食盐与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小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六.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师:通过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某些固体、液体都能溶解在水中,那么气体呢,它能溶解在水中吗?Ppt出示冒气的可乐图片,师:我们一起来观察水中的气体吧。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知道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如二氧化碳、氧气能溶解在水中。

3.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初步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讨论和设计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能力比较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分组准备:装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筷子2根、20克食盐、20克小苏打、电子秤8个、汽水1瓶、注射器1个附橡皮帽。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聚焦1.回顾旧知,引出新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有很多固体和液体都能在水中溶解,那么它们在水中能一直溶解下去吗?它们能溶解的质量一样多吗?2.出示并介绍实验材料。

出示食盐和小苏打并介绍,小苏打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物品,能溶解在水中,可用于制作面包、馒头等食物。

3.学生观察并预测其溶解情况。

学生观察比较食盐与小苏打,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提问:请同学们猜一猜,在同样多的水中,哪一种物质溶解的多一些呢?理由是什么?4.揭示学习主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这里的溶解能力指的是物质在水中溶解质量的多少。

二、探究新知(一)探究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下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1.制定计划:光有预测还不行,我们得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那么,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呢?怎样才能更科学地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先独立思考1分钟,再小组讨论。

2. 学生反馈交流:需要控制哪些条件相同。

(1)一样多的水(50毫升)(2)怎样加快溶解的速度?(都搅拌)(3)每次加一样多的量(怎么控制,电子秤)3.出示实验要求:(1)一份一份加,充分搅拌。

(2)前一份完全溶解后加入后一份。

(3)食盐和小苏打两个实验同时进行。

(4)及时完成记录,注意卫生。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实验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二、导学内容:1. 溶解现象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2.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 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几种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引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一课题。

2. 进修:讲解溶解现象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何不同。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选取几种常见物质,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5. 总结:总结实验结果,归纳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物质性质的干系。

四、实验设备和材料:1. 实验设备:试管、试管架、酒精灯、温度计等。

2. 实验材料:食盐、砂糖、小苏打、食醋等。

五、实验步骤:1. 将试管分别装入一定量的食盐、砂糖、小苏打和食醋。

2. 加入适量的水并摇匀,观察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记录实验现象并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 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搅拌等。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械,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食盐、砂糖等无机物质在水中易溶解,而小苏打等碱性物质在水中溶解较难。

2. 物质的分子结构、极性等性质会影响其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 温度、搅拌等因素也会对物质的溶解能力产生影响。

八、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与物质性质、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实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溶解现象,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以上就是本次实验的导学案,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和实践,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祝实验顺利!。

教科版科学四上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可能无法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情况,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能运用溶解能力的大小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学会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沙子、食盐、糖、水、烧杯、玻璃棒等。

2.课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溶解能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进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溶解能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5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前言本文是教科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探讨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物质的性质有关,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和实验结果,找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有关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实验材料1.红磷粉、碘酒、白醋、甘油、食盐、白糖、红糖、冰糖。

2.滴管、试管、试管架、筷子、电子天平、标准的5毫升、10毫升、25毫升塞子瓶;3.水。

实验步骤第1步: 预先研究1.把一个小滴管中加入3毫升的水,记录下所加水的重量。

2.把小滴管中加入红磷粉(量不超过⅔管),插上塞子瓶盖,反复悬挂,使红磷粉尽量分散在水中,看看红磷粉溶解了多少,记录下三重量(滴管、水、红磷粉)的总重量3.根据数据计算瓶中红磷粉和瓶中水的质量比,以及红磷粉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第2步: 实验操作1.把一个25毫升的塞子瓶洗净,用电子天平量出精确质量25克的食盐。

2.将食盐加入塞子瓶中,加入10毫升的水,加盖塞子,反复摇晃并悬挂10分钟,观察食盐的溶解度。

3.将同样的量的白糖和红糖分别加入瓶中,对比它们的溶解度。

4.将同样的量的冰糖和白醋分别加入瓶中,对比它们的溶解度。

5.将同样的量的甘油和碘酒分别加入瓶中,对比它们的溶解度。

第3步: 观察实验现象1.观察每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有何不同,是否和我们预先研究到的结论一致。

2.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分析1.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物质的性质有关,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一些物质比其他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

2.红磷粉的溶解度很低,它的溶解能力较弱。

食盐在水中是易溶解的,而冰糖和某些食物甜味剂(如白糖和红糖)的溶解能力比较高。

将需要用到药品的病人要注意它们溶解的速度和能力的不同。

3.在实验中,我们可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和实验结果,找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有关的因素,不同物质在水中与不同的因素之间存在联系。

教科版科学四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具体的实验操作和深入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物质溶解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

同时,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溶解现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物质溶解的微观过程和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一种物理变化。

2.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理解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如温度、搅拌等。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质溶解的概念,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难点: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如温度、搅拌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发现和总结物质溶解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食盐、糖、沙子、水、烧杯、搅拌棒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质变化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物质变化的知识?它们有什么特点?”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总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例如:“同学们,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一些什么规律?”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如温度、搅拌等。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教案: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的概念和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2. 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解的概念和实例;2. 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3.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引入:1. 进入实验室,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和实验场所的情况,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实验的重要性。

探究:2. 导入溶解的概念:与学生讨论溶解的意义和溶解的实例,例如糖溶解在水中、盐溶解在水中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不能。

3. 讨论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学生一起探讨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例如溶质的种类、温度、搅拌等。

4. 进行实验观察:将不同物质(如糖、盐、红砂糖、沙子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总结:5. 总结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6. 归纳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与学生归纳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例如一般情况下,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拓展:7. 拓展实验: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他物质进行实验观察,加深对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实验杯、勺子、纸巾等;2. 实验药品:糖、盐、红砂糖、沙子等;3. PPT或板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实验记录和观察结果;2. 学生对溶解概念和溶解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表现出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1. 在引入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3. 在总结和归纳环节,要加大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拓展知识的广度。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教案标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差异。

2. 掌握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水的特性和溶解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则不能。

实验设计:1. 提供不同种类的物质,如盐、糖、沙子、酒精等,并准备一些透明的容器。

2. 将每种物质分别加入容器中的水中,观察并记录每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细节,并用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1. 将每种物质分别加入不同的容器中的水中,观察物质的变化。

2. 观察物质是否完全溶解,若未完全溶解,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3. 记录每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可以用文字描述、绘制观察图表等方式。

实验总结: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差异。

2. 学生可以讨论和解释不同物质溶解能力的原因,如分子结构、极性等。

3.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总结出一些规律,并与教师和同学分享。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设计更多的实验,探究其他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 学生可以尝试改变水的温度、物质的浓度等条件,观察对溶解能力的影响。

3. 学生可以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3. 进行小组或个人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物质溶解能力的解释和探究能力。

教案延伸:1. 可以与其他科目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如化学、地理等,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2.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在冬天的时候使用盐可以融化冰雪。

教案资源:1. 不同物质(如盐、糖、沙子、酒精等)2. 透明容器3. 放大镜4. 实验记录表5. 实验报告模板教案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接触有毒或危险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猜测是什么物质。
2、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二)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6、阅读关于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小资料。
三、拓展小结
1、课后观察菜市场中是怎样出售活的水产的
2、布置作业:可以做一做糖、味精等物质的溶解能力实验。
板书设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50毫升水的烧杯2、玻璃棒1、小勺2、食盐20克、小苏打20克、汽水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
1、演示:水溶解食盐,食盐能一直溶解下去吗
2、提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一样吗
二、学习新课
(一)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